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c語言語句的結構圖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語言語句的結構圖

發布時間: 2023-01-29 19:03:38

c語言的流程圖怎麼畫

如果會編程序而不會畫流程圖,建議先把自己的程序研究一遍。
若是畫主程序流程圖,那就需看懂主函數的程序,按照main()函數中的具體書寫過程來畫,例如:
程序開始---定義變數---初始化變數---使用選擇或者循環或者順序結構---調用某一個子函數(可以沒有)---程序結束
以上是最簡單的程序流程圖畫法。
若你是畫某一演算法或是某一模塊的流程圖,就要把相應的演算法或是模塊看懂。分析演算法或是模塊的具體走法,根據此走法就可以畫出對應的流程圖。
如果你是初學者,想根據流程圖的畫法而去嘗試編程,建議就一定要研究清楚每一個使用到的演算法,讀懂題目再開始編程。
下面是使VISO畫流程圖的幾個要點:
1、選擇下載一個合適版本的VISO
2、程序開始結束用膠囊
3、分頁用圓圈
4、輸入用平行四邊形
5、語句用方塊
6、判斷用菱形
7、列印用波浪

② c語言的語言組成

數據類型
C的數據類型包括:整型、字元型、實型或浮點型(單精度和雙精度)、枚舉類型、數組類型、結構體類型、共用體類型、指針類型和空類型。
常量與變數
常量其值不可改變,符號常量名通常用大寫。
變數是以某標識符為名字,其值可以改變的量。標識符是以字母或下劃線開頭的一串由字母、數字或下劃線構成的序列,請注意第一個字元必須為字母或下劃線,否則為不合法的變數名。變數在編譯時為其分配相應存儲單元。
數組
如果一個變數名後面跟著一個有數字的中括弧,這個聲明就是數組聲明。字元串也是一種數組。它們以ASCII的NULL作為數組的結束。要特別注意的是,方括內的索引值是從0算起的。
指針
如果一個變數聲明時在前面使用 * 號,表明這是個指針型變數。換句話說,該變數存儲一個地址,而 *(此處特指單目運算符 * ,下同。C語言中另有 雙目運算符 *) 則是取內容操作符,意思是取這個內存地址里存儲的內容。指針是 C 語言區別於其他同時代高級語言的主要特徵之一。
指針不僅可以是變數的地址,還可以是數組、數組元素、函數的地址。通過指針作為形式參數可以在函數的調用過程得到一個以上的返回值,不同於return(z)這樣的僅能得到一個返回值。
指針是一把雙刃劍,許多操作可以通過指針自然的表達,但是不正確的或者過分的使用指針又會給程序帶來大量潛在的錯誤。
字元串
C語言的字元串其實就是以''字元結尾的char型數組,使用字元型並不需要引用庫,但是使用字元串就需要C標准庫裡面的一些用於對字元串進行操作的函數。它們不同於字元數組。使用這些函數需要引用頭文件<string.h>。
文件輸入/輸出
在C語言中,輸入和輸出是經由標准庫中的一組函數來實現的。在ANSI C中,這些函數被定義在頭文件<stdio.h>;中。
標准輸入/輸出
有三個標准輸入/輸出是標准I/O庫預先定義的:
stdin標准輸入
stdout標准輸出
stderr輸入輸出錯誤
運算
C語言的運算非常靈活,功能十分豐富,運算種類遠多於其它程序設計語言。在表達式方面較其它程序語言更為簡潔,如自加、自減、逗號運算和三目運算使表達式更為簡單,但初學者往往會覺的這種表達式難讀,關鍵原因就是對運算符和運算順序理解不透不全。當多種不同運算組成一個運算表達式,即一個運算式中出現多種運算符時,運算的優先順序和結合規則顯得十分重要。在學習中,對此合理進行分類,找出它們與數學中所學到運算之間的不同點之後,記住這些運算也就不困難了,有些運算符在理解後更會牢記心中,將來用起來得心應手,而有些可暫時放棄不記,等用到時再記不遲。
先要明確運算符按優先順序不同分類,《C程序設計》運算符可分為15種優先順序,從高到低,優先順序為1 ~ 15,除第2.13級和第14級為從右至左結合外,其它都是從左至右結合,它決定同級運算符的運算順序。 關鍵字又稱為保留字,就是已被C語言本身使用,不能作其它用途使用的字。例如關鍵字不能用作變數名、函數名等標識符
由ISO標準定義的C語言關鍵字共32個:
auto double int struct break else long switch
case enum register typedef char extern return union
const float short unsigned continue for signed void
default goto sizeof volatile do if while static inline
restrict _Bool _Complex _Imaginary _Generic 基本數據類型
void:聲明函數無返回值或無參數,聲明無類型指針,顯示丟棄運算結果。(C89標准新增)
char:字元型類型數據,屬於整型數據的一種。(K&R時期引入)
int:整型數據,表示範圍通常為編譯器指定的內存位元組長。(K&R時期引入)
float:單精度浮點型數據,屬於浮點數據的一種。(K&R時期引入)
double:雙精度浮點型數據,屬於浮點數據的一種。(K&R時期引入)
_Bool:布爾型(C99標准新增)
_Complex:復數的基本類型(C99標准新增)
_Imaginary:虛數,與復數基本類型相似,沒有實部的純虛數(C99標准新增)
_Generic:提供重載的介面入口(C11標准新增)
類型修飾關鍵字
short:修飾int,短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K&R時期引入)
long:修飾int,長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K&R時期引入)
long long:修飾int,超長整型數據,可省略被修飾的int。(C99標准新增)
signed:修飾整型數據,有符號數據類型。(C89標准新增)
unsigned:修飾整型數據,無符號數據類型。(K&R時期引入)
restrict:用於限定和約束指針,並表明指針是訪問一個數據對象的唯一且初始的方式。(C99標准新增)
復雜類型關鍵字
struct:結構體聲明。(K&R時期引入)
union:聯合體聲明。(K&R時期引入)
enum:枚舉聲明。(C89標准新增)
typedef:聲明類型別名。(K&R時期引入)
sizeof:得到特定類型或特定類型變數的大小。(K&R時期引入)
inline:內聯函數用於取代宏定義,會在任何調用它的地方展開。(C99標准新增)
存儲級別關鍵字
auto:指定為自動變數,由編譯器自動分配及釋放。通常在棧上分配。與static相反。當變數未指定時默認為auto。(K&R時期引入)
static:指定為靜態變數,分配在靜態變數區,修飾函數時,指定函數作用域為文件內部。(K&R時期引入)
register:指定為寄存器變數,建議編譯器將變數存儲到寄存器中使用,也可以修飾函數形參,建議編譯器通過寄存器而不是堆棧傳遞參數。(K&R時期引入)
extern:指定對應變數為外部變數,即標示變數或者函數的定義在別的文件中,提示編譯器遇到此變數和函數時在其他模塊中尋找其定義。(K&R時期引入)
const:指定變數不可被當前線程改變(但有可能被系統或其他線程改變)。(C89標准新增)
volatile:指定變數的值有可能會被系統或其他線程改變,強制編譯器每次從內存中取得該變數的值,阻止編譯器把該變數優化成寄存器變數。(C89標准新增) 流程式控制制關鍵字 跳轉結構
return:用在函數體中,返回特定值(如果是void類型,則不返回函數值)。(K&R時期引入)
continue:結束當前循環,開始下一輪循環。(K&R時期引入)
break:跳出當前循環或switch結構。(K&R時期引入)
goto:無條件跳轉語句。(K&R時期引入)
分支結構
if:條件語句,後面不需要放分號。(K&R時期引入)
else:條件語句否定分支(與if連用)。(K&R時期引入)
switch:開關語句(多重分支語句)。(K&R時期引入)
case:開關語句中的分支標記,與switch連用。(K&R時期引入)
default:開關語句中的「其他」分支,可選。(K&R時期引入) 編譯 #define 預編譯宏
#if 表達式 #else if 表達式 #else #endif 條件編譯
#ifdef 宏 #else #endif 條件編譯
#ifndef 宏 #else #endif 條件編譯與條件編譯 順序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設計是最簡單的,只要按照解決問題的順序寫出相應的語句就行,它的執行順序是自上而下,依次執行。
例如:a = 3,b = 5,現交換a,b的值,這個問題就好像交換兩個杯子水,這當然要用到第三個杯子,假如第三個杯子是c,那麼正確的程序為:c = a; a = b; b = c;執行結果是a = 5,b = c = 3如果改變其順序,寫成:a = b; c = a; b =c;則執行結果就變成a = b = c = 5,不能達到預期的目的,初學者最容易犯這種錯誤。順序結構可以獨立使用構成一個簡單的完整程序,常見的輸入、計算,輸出三步曲的程序就是順序結構,例如計算圓的面積,其程序的語句順序就是輸入圓的半徑r,計算s = 3.14159*r*r,輸出圓的面積s。不過大多數情況下順序結構都是作為程序的一部分,與其它結構一起構成一個復雜的程序,例如分支結構中的復合語句、循環結構中的循環體等。 選擇結構 順序結構的程序雖然能解決計算、輸出等問題,但不能做判斷再選擇。對於要先做判斷再選擇的問題就要使用選擇結構。選擇結構的執行是依據一定的條件選擇執行路徑,而不是嚴格按照語句出現的物理順序。選擇結構的程序設計方法的關鍵在於構造合適的分支條件和分析程序流程,根據不同的程序流程選擇適當的選擇語句。選擇結構適合於帶有邏輯或關系比較等條件判斷的計算,設計這類程序時往往都要先繪制其程序流程圖,然後根據程序流程寫出源程序,這樣做把程序設計分析與語言分開,使得問題簡單化,易於理解。程序流程圖是根據解題分析所繪制的程序執行流程圖。 循環結構 循環結構可以減少源程序重復書寫的工作量,用來描述重復執行某段演算法的問題,這是程序設計中最能發揮計算機特長的程序結構,C語言中提供四種循環,即goto循環、while循環、do while循環和for循環。四種循環可以用來處理同一問題,一般情況下它們可以互相代替換,但一般不提倡用goto循環,因為強制改變程序的順序經常會給程序的運行帶來不可預料的錯誤。
特別要注意在循環體內應包含趨於結束的語句(即循環變數值的改變),否則就可能成了一個死循環,這是初學者的一個常見錯誤。
三個循環的異同點:用while和do…while循環時,循環變數的初始化的操作應在循環體之前,而for循環一般在語句1中進行的;while循環和for循環都是先判斷表達式,後執行循環體,而do…while循環是先執行循環體後判斷表達式,也就是說do…while的循環體最少被執行一次,而while循環和for就可能一次都不執行。另外還要注意的是這三種循環都可以用break語句跳出循環,用continue語句結束本次循環,而goto語句與if構成的循環,是不能用break和 continue語句進行控制的。
順序結構、分支結構和循環結構並不彼此孤立的,在循環中可以有分支、順序結構,分支中也可以有循環、順序結構,其實不管哪種結構,均可廣義的把它們看成一個語句。在實際編程過程中常將這三種結構相互結合以實現各種演算法,設計出相應程序,但是要編程的問題較大,編寫出的程序就往往很長、結構重復多,造成可讀性差,難以理解,解決這個問題的方法是將C程序設計成模塊化結構。
具體內容:
for循環
for循環結構是c語言中最具有特色的循環語句,使用最為靈活方便,它的一般形式為:
for(表達式1;表達式2;表達式3)循環體語句 。(其中;不能省略)
表達式
表達式1為初值表達式,用於在循環開始前為循環變數賦初值。
表達式2是循環控制邏輯表達式,它控制循環執行的條件,決定循環的次數。
表達式3為循環控制變數修改表達式,它使for循環趨向結束。
循環體語句是在循環控制條件成立的情況下被反復執行的語句。
但是在整個for循環過程中,表達式1隻計算一次,表達式2和表達式3則可能計算多次,也可能一次也不計算。循環體可能多次執行,也可能一次都不執行。
先執行表達式2,然後執行循環結構,最後表達式3,一直這樣循環下去。
for循環語句是c語言種功能最為強大的語句,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代替其他的循環語句。
do
do循環結構,do 1 while⑵;的執行順序是1->2->1...循環,2為循環條件。
while
while循環結構,while(1) 2; 的執行順序是1->2->1...循環,1為循環條件
以上循環語句,當循環條件表達式為真則繼續循環,為假則跳出循環。 C語言的模塊化程序結構用函數來實現,即將復雜的C程序分為若干模塊,每個模塊都編寫成一個C函數,然後通過主函數調用函數及函數調用函數來實現一大型問題的C程序編寫,因此常說:C程序=主函數+子函數。因此,對函數的定義、調用、值的返回等中要尤其注重理解和應用,並通過上機調試加以鞏固。 判斷語句(選擇結構): if 語句:「如果」語句;if—else 語句:「若…(則)…否則…」語句;switch 語句:「切換」語句;switch—case:「切換—情況」語句。 循環語句(循環結構): while 語句:「當…」語句;do—while 語句:「做…當…(時候)」語句;for 語句:條件語句(即「(做)…為了…」語句)。 跳轉語句(循環結構:是否循環): goto 語句:「轉舵」語句,也稱「跳轉」語句;break 語句:「中斷」(循環)語句,即結束整個循環;continue 語句:「繼續」語句(結束本次循環,繼續下一次循環);return 語句:「返回」語句。
需要說明的是: 1、一個C語言源程序可以由一個或多個源文件組成。
2、每個源文件可由一個或多個函數組成。
3、一個源程序不論由多少個文件組成,都有一個且只能有一個main函數,即主函數。是整個程序的入口。
4、源程序中可以有預處理命令(包括include 命令,ifdef、ifndef命令、define命令),預處理命令通常應放在源文件或源程序的最前面。
5、每一個說明,每一個語句都必須以分號結尾。但預處理命令,函數頭和花括弧「}」之後不能加分號。(結構體、聯合體、枚舉型的聲明的「}」後要加「 ;」。)
6、標識符,關鍵字之間必須至少加一個空格以示間隔。若已有明顯的間隔符,也可不再加空格來間隔。 書寫規則 1、一個說明或一個語句佔一行。
2、用{} 括起來的部分,通常表示了程序的某一層次結構。{}一般與該結構語句的第一個字母對齊,並單獨佔一行。
3、低一層次的語句或說明可比高一層次的語句或說明縮進若干格後書寫。以便看起來更加清晰,增加程序的可讀性。在編程時應力求遵循這些規則,以養成良好的編程風格。 C程序是由一組變數或是函數的外部對象組成的。 函數是一個自我包含的完成一定相關功能的執行代碼段。我們可以把函數看成一個「黑盒子」,你只要將數據送進去就能得到結果,而函數內部究竟是如何工作的的,外部程序是不知道的。外部程序所知道的僅限於輸入給函數什麼以及函數輸出什麼。函數提供了編製程序的手段,使之容易讀、寫、理解、排除錯誤、修改和維護。
C程序中函數的數目實際上是不限的,如果說有什麼限制的話,那就是,一個C程序中必須至少有一個函數,而且其中必須有一個並且僅有一個以main為名,這個函數稱為主函數,整個程序從這個主函數開始執行。
C 語言程序鼓勵和提倡人們把一個大問題劃分成一個個子問題,對應於解決一個子問題編制一個函數,因此,C 語言程序一般是由大量的小函數而不是由少量大函數構成的,即所謂「小函數構成大程序」。這樣的好處是讓各部分相互充分獨立,並且任務單一。因而這些充分獨立的小模塊也可以作為一種固定規格的小「構件」, 用來構成新的大程序。
C語言發展的那麼多年來,用C語言開發的系統和程序浩如煙海。在發展的同時也積累了很多能直接使用的庫函數。
ANSI C提供了標准C語言庫函數。
C語言初學者比較喜歡的Turbo C 2.0提供了400多個運行時函數,每個函數都完成特定的功能,用戶可隨意調用。這些函數總體分成輸入輸出函數、數學函數、字元串和內存函數、與BIOS和DOS有關的函數、 字元屏幕和圖形功能函數、過程式控制制函數、目錄函數等。
Windows系統所提供的Windows SDK中包含了數千個跟Windows應用程序開發相關的函數。
其他操作系統,如Linux,也同樣提供了大量的函數讓應用程序開發人員調用。
作為程序員應盡量熟悉目標平台庫函數其功能。這樣才能游刃有餘地開發特定平台的應用程序。比如作為Windows應用程序的開發者,應盡量熟悉Windows SDK;作為Linux應用程序開發者,應盡量熟悉Linux系統調用和POSIX函數規范。 比較特別的是,比特右移(>>)運算符可以是算術(左端補最高有效位)或是邏輯(左端補 0)位移。例如,將 11100011 右移 3 比特,算術右移後成為 11111100,邏輯右移則為 00011100。因算術比特右移較適於處理帶負號整數,所以幾乎所有的編譯器都是算術比特右移。
運算符的優先順序從高到低大致是:單目運算符、算術運算符、關系運算符、邏輯運算符、條件運算符、賦值運算符(=)和逗號運算符。 ()、 []、 -> 、 .、!、 ++、 --圓括弧、方括弧、指針、成員、邏輯非、自加、自減++ 、 -- 、 * 、 & 、 ~ 、!單目運算符+、 - 、 sizeof、(cast)* 、 / 、%算術運算符+ 、 -算術運算符<< 、 >>位運算符< 、 <= 、 > 、 >=關系運算符== 、!=關系運算符號&位與^位異或|位或&&邏輯與||邏輯或? 、:條件運算符/= 、%= 、 &= 、 |= 、 ^=賦值運算符= 、 += 、 -= 、 *= 、,順序運算符

③ 簡述c語言中的三種基本控制結構,循環結構。

順序結構,選擇結構,循環結構。

④ C語言的分支語句有哪幾種C語言分支結構的基本形式是什麼,區別是什麼

C語言中的分支結構有三種:

1、單分支結構

單分支結構的基本形式是:

if( <條件表達式> )

{

(語句塊)

}

2、雙分支結構

雙分支結構的基本形式是:

if( <條件表達式> )

{

語句塊1;

}

else

{

語句塊2;

}

3、多分支結構

多分支結構又分為:「分支結構的嵌套」「switch語句」

(1)分支結構的嵌套的基本形式是:

if( <條件表達式> )

{

if( <條件表達式> )

{

語句塊1

}

else

{

語句塊2

}

}

else

{

if( <條件表達式> )

{

語句塊3

}

else

{

語句塊4

}

}

(2)switch語句

(2)switch語句的基本形式是:

switch(表達式)

{

case 常量1:語句1;break;

case 常量2:語句2;break;

case 常量3:語句3;break;

……

case 常量n:語句n;break;

default : 語句n+1;

}

這三種分支結構的區別在於:

1、單分支結構在滿足條件時執行,不滿足條件不執行;

2、在雙分支結構中,如果條件表達式成立,則執行語句塊1,否則,執行語句塊2,所以雙分支結構至少執行一次

3、多分支結構的分支結構的嵌套中,分支結構的嵌套包含了單分支結構與雙分支結構的特性,可以用單分支結構嵌套雙分支結構,也可用雙分支結構嵌套單分支結構,通俗的來講就是分支結構中放入一個分支結構,當條件成立則執行分支結構中嵌套的分支結構;

4、switch語句可以理解成其他的分支結構的總和,switch集成了上述所有分支結構的特性,在有多種情況的時候才使用switch,當switch(條件)滿足case 後面的常量,則執行對應的語句,若滿足的條件未能匹配到對應的常量,則執行default後的語句,有default的switch語句是至少執行一次的,當然default也可省略不寫,這樣switch語句也可以一次都不執行。

⑤ 如下圖,C語言結構體

主程序一共有四行:第一行p=a是把a的地址賦值給p,也就讓p指向數組a。
第二行就開始列印了,由於a是一個結構體數組,所以每一個a的元素含有兩個子元素,就是n和c。需要說明的是,當p=a這條賦值語句出現的時候,p是指向a數組的第一個元素,也就是零號元素a0,這是毫無疑問的。
下面看他列印的內容:第二行程序列印的是指針指向的當前元素a[0]的第一個子元素——整型數n,由於a[0]的n的值是10,而且在列印前程序又做了一個先自增運運算,這樣的列印的值的是10+1=11了。
下面看第三句程序,這一次在列印之前,先把p做了一個先自增,這樣,p就指向了數組a的第二個元素a[1]。所以這時候再列印n的時候,就列印出來20了。
最後看第四個語句,它是列印指針當前指向的元素的那個字元c的值。由於指針現在指向的是1號元素a[1],它包含的字元是d[1],也就是字元'b'。
可是,這里還有一個運算,就讓這個字元'b'加了一,'b'+1自然是'b'的asc碼+1就變成了"c?所以最後列印出來的是c。
所以根據這個分析呢,這個列印的,結果是11,20和c
根據這個題目的四個選項,比較可知,a正確選項是a。

⑥ c語言程序的基本結構是什麼

c語言程序的基本結構:

#include<stdio.h>
void main (void)//這個就是主函數,第一個void 就是返回類型:有void,int ,float等可以選擇,
//第二個是main就是函數名,這里是主函數,它名字固定的,其他的函數可以隨
//意定義,第三個是void,是就是參數類型,一樣可以由void,int,float等等選擇。

{ //中括弧內就是函數體了,是函數的具體內容了
int a,b;
a=b=0;

}

⑦ c語言結構體畫圖

就是定義一個班級結構體,裡面有班號,老師和學生,學生又是一個結構體,有年齡,性別,名字等屬性。不知道滿不滿足你的要求

⑧ c語言的9種控制結構都有哪些以及45個標准運算符

這里有張圖是c語言運算符及優先規則你可以看一下

控制語句:

if~else(條件語句:滿足條件則執行if後面的語句,不滿足執行else後的語句)

continue(用於循環語句中表該次循環結束進入下次循環)

switch

break(用於循環語句中表循環結束,跳出循環,執行下一條語句,不再循環)

for()

goto(基本不推薦使用)

while()

return(表函數執行結束)

do~while()

變數聲明語句:由類型關鍵字後接變數名(如果有多個變數名,則用逗號分開)和分號構成的語句,如:inta,b,c;

表達式語句:由表達式後接一個分號構成的語句,常見的函數調用語句和賦值表達式語句

復合語句:兩個或者兩個以上的語句序列用一對大花括弧「{}」括起來所組成的語句

空語句:只有一個分號構成的語句,表什麼也不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