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sqlserver鎖表優化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sqlserver鎖表優化

發布時間: 2023-02-16 22:50:11

Ⅰ spring 事務 sqlserver 鎖表問題

方案一:
可以將查詢的代碼單出去,新建立一個方法包含它們,在原來的service方法中調用它就好,然後在配置事務時,注意別把這個方法加上事務內。

方案二:
將sqlserver的事務級別下降一個級別,別造成鎖表。sqlserver支持鎖行的。

Ⅱ sqlserver鎖表機制

這個問題要具體分析:
第一,事務隔離級別基本兩種模式,一種是阻塞式(read committed,repeatable read,serializable)
,一種是非阻塞式(read uncommitted,snapshot)。

默認是read committed,這種情況一般在更新表的時候,如果不使用hint 提示,基本是先對表添加IX鎖,級別不算高,基本和其他鎖兼容,但是repeatable read,serializable 事務隔離級別就會先對表添加IX鎖,然後向X鎖轉化,而X鎖和大多數鎖都不兼容,容易發生表阻塞。

第二種隔離級別不會有以上問題,但是又引入了其它的問題。

以上是一種情況。
另外一種就是 鎖升級,一個鎖是96B內存,如果太多,sqlserver就會升級為表鎖,一般是5000以上行級鎖就升級為一個表X鎖。
所以適當的文件分組和表分區 是有必要的。

其次就是資源互相引用導致事務長時間不能釋放,導致真正的死鎖,不過SQL2005以後,這種情況發生的概率很低。

留個問題你自己去想。

兩個SQL,兩個連接,同時執行。

update A set A.NAME=xxx where A.id=55

update A set A.NAME=xxx where A.id=56, 如果 56 不存在你說會發生什麼情況呢?

Ⅲ 怎麼進行mysql資料庫優化

有八個方面可以對mysql進行優化:
1、選取最適用的欄位屬性
MySQL可以很好的支持大數據量的存取,但是一般說來,資料庫中的表越小,在它上面執行的查詢也就會越快。因此,在創建表的時候,為了獲得更好的性能,我們可以將表中欄位的寬度設得盡可能小。
2. 使用連接(JOIN)來代替子查詢(Sub-Queries)
MySQL從4.1開始支持SQL的子查詢。這個技術可以使用SELECT語句來創建一個單列的查詢結果,然後把這個結果作為過濾條件用在另一個查詢中。
3、使用聯合(UNION)來代替手動創建的臨時表
MySQL從4.0的版本開始支持union查詢,它可以把需要使用臨時表的兩條或更多的select查詢合並的一個查詢中。在客戶端的查詢會話結束的時候,臨時表會被自動刪除,從而保證資料庫整齊、高效。
4、事務
盡管我們可以使用子查詢(Sub-Queries)、連接(JOIN)和聯合(UNION)來創建各種各樣的查詢,但不是所有的資料庫操作都可以只用一條或少數幾條SQL語句就可以完成的。更多的時候是需要用到一系列的語句來完成某種工作。但是在這種情況下,當這個語句塊中的某一條語句運行出錯的時候,整個語句塊的操作就會變得不確定起來。設想一下,要把某個數據同時插入兩個相關聯的表中,可能會出現這樣的情況:第一個表中成功更新後,資料庫突然出現意外狀況,造成第二個表中的操作沒有完成,這樣,就會造成數據的不完整,甚至會破壞資料庫中的數據。要避免這種情況,就應該使用事務,它的作用是:要麼語句塊中每條語句都操作成功,要麼都失敗
5、鎖定表
盡管事務是維護資料庫完整性的一個非常好的方法,但卻因為它的獨占性,有時會影響資料庫的性能,尤其是在很大的應用系統中。由於在事務執行的過程中,資料庫將會被鎖定,因此其它的用戶請求只能暫時等待直到該事務結束。其實,有些情況下我們可以通過鎖定表的方法來獲得更好的性能。
6、使用外鍵
鎖定表的方法可以維護數據的完整性,但是它卻不能保證數據的關聯性。這個時候我們就可以使用外鍵。
7、使用索引
索引是提高資料庫性能的常用方法,它可以令資料庫伺服器以比沒有索引快得多的速度檢索特定的行,尤其是在查詢語句當中包含有MAX(),MIN()和ORDERBY這些命令的時候,性能提高更為明顯。
8、優化的查詢語句
絕大多數情況下,使用索引可以提高查詢的速度,但如果SQL語句使用不恰當的話,索引將無法發揮它應有的作用。

Ⅳ sqlserver表被鎖了怎麼解決

查出鎖表中的SPID
然後輸入:kill SPID

Ⅳ MYSQL為什麼要鎖表 有什麼好處

給高並發情況下的mysql進行更好的優化

MySQL有三種鎖的級別:頁級、表級、行級,這3種鎖的特性可大致歸納如下:
表級鎖:開銷小,加鎖快;不會出現死鎖;鎖定粒度大,發生鎖沖突的概率最高,並發度最低。
行級鎖:開銷大,加鎖慢;會出現死鎖;鎖定粒度最小,發生鎖沖突的概率最低,並發度也最高。
頁面鎖:開銷和加鎖時間界於表鎖和行鎖之間;會出現死鎖;鎖定粒度界於表鎖和行鎖之間,並發度一般。

Ⅵ 解析:如何快速掌握SQLServer的鎖機制

各種大型資料庫所採用的鎖的基本理論是一致的,但在具體實現上各有差別。SQLServer更強調由系統來管理鎖。在用戶有SQL請求時,系統分析請求,自動在滿足鎖定條件和系統性能之間為資料庫加上適當的鎖,同時系統在運行期間常常自動進行優化處理,實行動態加鎖。對於一般的用戶而言,通過系統的自動鎖定管理機制基本可以滿足使用要求,但如果對數據安全、資料庫完整性和一致性有特殊要求,就需要了解SQLServer的鎖機制,掌握資料庫鎖定方法。 鎖是資料庫中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概念,它主要用於多用戶環境下保證資料庫完整性和一致性。我們知道,多個用戶能夠同時操縱同一個資料庫中的數據,會發生數據不一致現象。即如果沒有鎖定且多個用戶同時訪問一個資料庫,則當他們的事務同時使用相同的數據時可能會發生問題。這些問題包括:丟失更新、臟讀、不可重復讀和幻覺讀: 1.當兩個或多個事務選擇同一行,然後基於最初選定的值更新該行時,會發生丟失更新問題。每個事務都不知道其它事務的存在。最後的更新將重寫由其它事務所做的更新,這將導致數據丟失。例如,兩個編輯人員製作了同一文檔的電子復本。每個編輯人員獨立地更改其復本,然後保存更改後的復本,這樣就覆蓋了原始文檔。最後保存其更改復本的編輯人員覆蓋了第一個編輯人員所做的更改。如果在第一個編輯人員完成之後第二個編輯人員才能進行更改,則可以避免該問題。 2.臟讀就是指當一個事務正在訪問數據,並且對數據進行了修改,而這種修改還沒有提交到資料庫中,這時,另外一個事務也訪問這個數據,然後使用了這個數據。因為這個數據是還沒有提交的數據,那麼另外一個事務讀到的這個數據是臟數據,依據臟數據所做的操作可能是不正確的。例如,一個編輯人員正在更改電子文檔。在更改過程中,另一個編輯人員復制了該文檔(該復本包含到目前為止所做的全部更改)並將其分發給預期的用戶。此後,第一個編輯人員認為目前所做的更改是錯誤的,於是刪除了所做的編輯並保存了文檔。分發給用戶的文檔包含不再存在的編輯內容,並且這些編輯內容應認為從未存在過。如果在第一個編輯人員確定最終更改前任何人都不能讀取更改的文檔,則可以避免該問題。 3.不可重復讀是指在一個事務內,多次讀同一數據。在這個事務還沒有結束時,另外一個事務也訪問該同一數據。那麼,在第一個事務中的兩次讀數據之間,由於第二個事務的修改,那麼第一個事務兩次讀到的的數據可能是不一樣的。這樣就發生了在一個事務內兩次讀到的數據是不一樣的,因此稱為是不可重復讀。例如,一個編輯人員兩次讀取同一文檔,但在兩次讀取之間,作者重寫了該文檔。當編輯人員第二次讀取文檔時,文檔已更改。原始讀取不可重復。如果只有在作者全部完成編寫後編輯人員才可以讀取文檔,則可以避免該問題。 4.幻覺讀是指當事務不是獨立執行時發生的一種現象,例如第一個事務對一個表中的數據進行了修改,這種修改涉及到表中的全部數據行。同時,第二個事務也修改這個表中的數據,這種修改是向表中插入一行新數據。那麼,以後就會發生操作第一個事務的用戶發現表中還有沒有修改的數據行,就好象發生了幻覺一樣。例如,一個編輯人員更改作者提交的文檔,但當生產部門將其更改內容合並到該文檔的主復本時,發現作者已將未編輯的新材料添加到該文檔中。如果在編輯人員和生產部門完成對原始文檔的處理之前,任何人都不能將新材料添加到文檔中,則可以避免該問題。 所以,處理多用戶並發訪問的方法是加鎖。鎖是防止其他事務訪問指定的資源控制、實現並發控制的一種主要手段。當一個用戶鎖住資料庫中的某個對象時,其他用戶就不能再訪問該對象。加鎖對並發訪問的影響體現在鎖的粒度上。為了控制鎖定的資源,應該首先了解系統的空間管理。在SQLServer2000系統中,最小的空間管理單位是頁,一個頁有8K。所有的數據、日誌、索引都存放在頁上。另外,使用頁有一個限制,這就是表中的一行數據必須在同一個頁上,不能跨頁。頁上面的空間管理單位是盤區,一個盤區是8個連續的頁。表和索引的最小佔用單位是盤區。資料庫是由一個或者多個表或者索引組成,即是由多個盤區組成。放在一個表上的鎖限制對整個表的並發訪問;放在盤區上的鎖限制了對整個盤區的訪問;放在數據頁上的鎖限制了對整個數據頁的訪問;放在行上的鎖只限制對該行的並發訪問。 SQLServer2000具有多粒度鎖定,允許一個事務鎖定不同類型的的資源。為了使鎖定的成本減至最少,SQLServer自動將資源鎖定在適合任務的級別。鎖定在較小的粒度(例如行)可以增加並發但需要較大的開銷,因為如果鎖定了許多行,則需要控制更多的鎖。鎖定在較大的粒度(例如表)就並發而言是相當昂貴的,因為鎖定整個表限制了其它事務對表中任意部分進行訪問,但要求的開銷較低,因為需要維護的鎖較少。SQLServer可以鎖定行、頁、擴展盤區、表、庫等資源。 行是可以鎖定的最小空間,行級鎖佔用的數據資源最少,所以在事務的處理過程中,允許其他事務繼續操縱同一個表或者同一個頁的其他數據,大大降低了其他事務等待處理的時間,提高了系統的並發性。 頁級鎖是指在事務的操縱過程中,無論事務處理數據的多少,每一次都鎖定一頁,在這個頁上的數據不能被其他事務操縱。在SQLServer7.0以前,使用的是頁級鎖。頁級鎖鎖定的資源比行級鎖鎖定的數據資源多。在頁級鎖中,即使是一個事務只操縱頁上的一行數據,那麼該頁上的其他數據行也不能被其他事務使用。因此,當使用頁級鎖時,會出現數據的浪費現象,也就是說,在同一個頁上會出現數據被佔用卻沒有使用的現象。在這種現象中,數據的浪費最多不超過一個頁上的數據行。 表級鎖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鎖。表級鎖是指事務在操縱某一個表的數據時,鎖定了這個數據所在的整個表,其他事務不能訪問該表中的其他數據。當事務處理的數據量比較大時,一般使用表級鎖。表級鎖的特點是使用比較少的系統資源,但是卻佔用比較多的數據資源。與行級鎖和頁級鎖相比,表級鎖佔用的系統資源例如內存比較少,但是佔用的數據資源卻是最大。在表級鎖時,有可能出現數據的大量浪費現象,因為表級鎖鎖定整個表,那麼其他的事務都不能操縱表中的其他數據。 盤區鎖是一種特殊類型的鎖,只能用在一些特殊的情況下。簇級鎖就是指事務佔用一個盤區,這個盤區不能同時被其他事務佔用。例如在創建資料庫和創建表時,系統分配物理空間時使用這種類型的鎖。系統是按照盤區分配空間的。當系統分配空間時,使用盤區鎖,防止其他事務同時使用同一個盤區。當系統完成分配空間之後,就不再使用這種類型的盤區鎖。特別是,當涉及到對數據操作的事務時,不使用盤區鎖。 資料庫級鎖是指鎖定整個資料庫,防止任何用戶或者事務對鎖定的資料庫進行訪問。資料庫級鎖是一種非常特殊的鎖,它只是用於資料庫的恢復操作過程中。這種等級的鎖是一種最高等級的鎖,因為它控制整個資料庫的操作。只要對資料庫進行恢復操作,那麼就需要設置資料庫為單用戶模式,這樣系統就能防止其他用戶對該資料庫進行各種操作。 行級鎖是一種最優鎖,因為行級鎖不可能出現數據既被佔用又沒有使用的浪費現象。但是,如果用戶事務中頻繁對某個表中的多條記錄操作,將導致對該表的許多記錄行都加上了行級鎖,資料庫系統中鎖的數目會急劇增加,這樣就加重了系統負荷,影響系統性能。因此,在SQLServer中,還支持鎖升級(lockescalation)。所謂鎖升級是指調整鎖的粒度,將多個低粒度的鎖替換成少數的更高粒度的鎖,以此來降低系統負荷。在SQLServer中當一個事務中的鎖較多,達到鎖升級門限時,系統自動將行級鎖和頁面鎖升級為表級鎖。

Ⅶ sqlserver跳過鎖表等待

減少程序中 DML(insert,update,delete) 操作所花費的時間,對此類操作做好隔離控制,防止阻塞。如果事務產生異常,確保事務可以正常回滾。
通常情況下,資料庫鎖表大多是因為程序設計不合理導致的,在寫代碼的時候,我們要對業務場景充分考慮,盡量做到以下兩點:減少程序中 DML(insert,update,delete) 操作所花費的時間,對此類操作做好隔離控制,防止阻塞。如果事務產生異常,確保事務可以正常回滾。
在資料庫開發過程中,不得不考慮並發性的問題,因為很有可能當別人正在更新表中記錄時,你又從該表中讀數據,那你讀出來的數據有可能就不是你希望得到的數據。可以說有些數據同時只能有一個事物去更新,否則最終顯示給用戶的數據不是資料庫中現存的數據。鎖表就限制不同的事物在同一時間內不允許同時操作一張表,實例很簡單,可以用select來鎖定整張表,那別人就不可能更新或是讀取表的記錄。

Ⅷ 如何對sqlserver進行簡單的優化

SQL Server資料庫查詢速度慢的原因有很多,常見的有以下幾種:
1、沒有索引或者沒有用到索引(這是查詢慢最常見的問題,是資料庫設計的缺陷)
2、I/O吞吐量小,形成了瓶頸效應。
3、沒有創建計算列導致查詢不優化。
4、內存不足
5、網路速度慢
6、查詢出的數據量過大(可以採用多次查詢,其他的方法降低數據量)
7、鎖或者死鎖(這也是查詢慢最常見的問題,是程序設計的缺陷)
8、sp_lock,sp_who,活動的用戶查看,原因是讀寫競爭資源。
9、返回了不必要的行和列
10、查詢語句不好,沒有優化
●可以通過以下方法來優化查詢 :
1、把數據、日誌、索引放到不同的I/O設備上,增加讀取速度,以前可以將Tempdb應放在RAID0上,SQL2000不在支持。數據量(尺寸)越大,提高I/O越重要。
2、縱向、橫向分割表,減少表的尺寸(sp_spaceuse)
3、升級硬體
4、根據查詢條件,建立索引,優化索引、優化訪問方式,限制結果集的數據量。注意填充因子要適當(最好是使用默認值0)。索引應該盡量小,使用位元組數小的列建索引好(參照索引的創建),不要對有限的幾個值的欄位建單一索引如性別欄位。

Ⅸ SQL語句的幾種優化方法

1、盡可能建立索引,包括條件列,連接列,外鍵列等。

2、盡可能讓where中的列順序與復合索引的列順序一致。

3、盡可能不要select *,而只列出自己需要的欄位列表。

4、盡可能減少子查詢的層數。

5、盡可能在子查詢中進行數據篩選 。

Ⅹ 我的Myqls資料庫中有2個數據表,每個數據表都有超過3千萬條記錄,查詢效率很低,有沒有什麽好的辦法優化

首先換資料庫,MySQL處理這個數量級數據比較吃力。推薦你用DB2 或ORACLE

如果不能換,檢查一下存儲引擎用InnoDB,如果是,檢查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這個選項,是否是1
如果是1 用SET AUTOCOMMIT = 0 ,提高數據修改速度

PHP優化需要
MySQL Slow Log 分析工具分析日誌:mysqlmpslow或mysqlsla比較不錯。

Explain/ DESC 分析SQL 的執行情況和SHOW PROCESSLIST
使用SHOW PROCESSLIST 看是否有鎖表情況,
設置 my.cnf 中的long-query-time 和log-slow-queries 記錄伺服器那些SQL執行速度比較慢

根據上述情況查看對對應的SQL語句進行優化

優化伺服器性能,用RAID5(SAN),加內存本身的升級,提高硬碟I/O性能。

資料庫總體性能優化:
數據表最好能拆成小表。
資料庫切片,分到不用的伺服器上,

資料庫訪問性能優化
修改my.cnf, 下面是影響比較大的:
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 設置為0

如果比下面值大就不用調整了:
query_cache_size 設置為16M
sort_buffer_size 設置為16M
record_buffer 設置為16M
key_buffer_size 設置為8M
innodb_buffer_pool_size 設置為32M

下面是建議設置的
table_cache 設置為512
read_buffer_size 設置為16M
myisam_sort_buffer_size設置為16M
innodb_additional_mem_pool_size 設置為128M
innodb_log_file_size 設置為256M
innodb_log_buffer_size設置為8M

資料庫表優化,
1 建立相應的INDEX
2 統一編碼,MySQL的默認編碼是Latin1,不支持中文,需要把資料庫的默認編碼修改為gbk或者utf8
show variables like 'character%' 查看

另外表的編碼也要與資料庫統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