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c語言編程如何降級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c語言編程如何降級

發布時間: 2023-03-19 09:43:27

❶ 請按照如下下降沿/上升沿觸發時序圖寫一段c語言程序

電子的課程我幾乎全忘了,我翻了翻書,我當初學51單片機串口通信,用的是匯編。
我當初用C語言寫51單片機代碼的時候,編譯變成機器代碼,但是keil編輯器可以把機器代碼轉成助記符,就是匯編。我看了之後發現一條C語言代碼會翻譯成多條匯編,如果是循環,翻譯成匯編就會更復雜,所以用C語言寫51單片機代碼,代碼運行時間會更長,時間不能自己掌握,因為我不知道翻譯成多少條匯編了。所以51單片機還是要用匯編寫比較好。
我也不知道為什麼你會直接用C語言寫時序圖,我只是覺得用匯編會簡單點。

❷ 最速下降法的c語言編程,急求大神

// this program made by lusiyuan

#include<stdio.h>

#include<math.h>

#define N 10

#define eps pow(10,-6)

double f(double x[],double g[],double t)

{

double s;

s=pow(x[0]-t*g[0],2)+4*pow(x[1]-t*g[1],2);

return s;

}

void sb(double *a,double *b,double x[],double g[])

{

double t0,t1,t,h,alpha,f0,f1;

int k=0;

t0=10; /*初始值*/

h=1; /*初始步長*/

alpha=2; /*加步系數*/

f0=f(x,g,t0);

t1=t0+h;

f1=f(x,g,t1);

while(1)

{

if(f1<f0)

{

h=alpha*h; t=t0;

t0=t1; f0=f1;

k++;

}

else

{

if(k==0)

{h=-h;t=t1;}

else

{

*a=t<t1?t:t1;

*b=t>t1?t:t1;

break;

}

}

t1=t0+h;

f1=f(x,g,t1);

}

}

double hjfg(double x[],double g[])

{

double beta,t1,t2,t;

double f1,f2;

double a=0,b=0;

double *c,*d;

c=&a,d=&b;

sb(c,d,x,g);

printf("\n[a,b]=[%lf,%lf]",a,b);

beta=(sqrt(5)-1.0)/2;

t2=a+beta*(b-a); f2=f(x,g,t2);

t1=a+b-t2; f1=f(x,g,t1);

while(1)

{

if(fabs(t1-t2)< eps)

break;

else

{

if(f1<f2)

{

t=(t1+t2)/2; b=t2;

t2=t1; f2=f1;

t1=a+b-t2; f1=f(x,g,t1);

}

else

{

a=t1; t1=t2;

f1=f2; t2=a+beta*(b-a);

f2=f(x,g,t2);

}

}

}

t=(t1+t2)/2;

return t;

}

void zsxjf()

{

double x[N],g[N],t=0,f0,mod;

int i,n;

printf("請輸入n(為幾元函數)=");

scanf("%d",&n);

printf("\n請輸入初始值:\n");

for(i=0;i<n;i++)

scanf("%lf",&x[i]);

f0=f(x,g,t);

g[0]=2*x[0]; g[1]=8*x[1];

t=hjfg(x,g);

printf("\nt=%lf",t);

while(1)

{

mod=sqrt(pow(g[0],2)+pow(g[1],2));

printf("\nmod=%lf",mod);

if(mod<eps)

break;

else

{

x[0]=x[0]-t*g[0];

x[1]=x[1]-t*g[1];

f0=f(x,g,t);

g[0]=2*x[0];

g[1]=8*x[1];

t=hjfg(x,g);

}

printf("\n-----------------------------------------------");

printf("\nt=%lf",t);

}

printf("\n最優解為:x%d=%lf,x%d=%lf",1,x[0],2,x[1]);

printf("\n函數最有值為:f=%lf",f(x,g,t));

}

int main()

{

zsxjf();

}
編譯通過,這種代碼很好寫的。

❸ 如何寫一個單片機輸入上升沿和下降沿的脈沖輸出信號的c語言程序

這個簡單,從低到高就是上升輸出,重高到低就是下降輸出
#include<reg51.h>
sbit pluse=P1^0;
main()
{
int i;
while(1)
{
pluse=0; //此時為下降輸出
i=100;
while(i--);
pluse=1; //此時為上升輸出
i=100;
while(i--);
}
}

❹ c語言編程

C語言編程如何快速實現

在我們初次學習C語言的時候,總想著快速的實現編譯過程。那麼C語言編程究竟是如何實現的呢,當然是要通過自己喜歡的編譯器來編譯完成,那麼今天就為大家介紹C語言編程是如何快速的實現。

1. 首先我們下載一款適合C語言的編譯器,今天為大家講解的C語言編譯器為CodeBlocks,該編譯器沒有太過復雜,很符合初學者,簡單上手快。

❺ 如何學習C語言編程

目錄部分1:准備工作1、下載和安裝編譯器。2、理解基本概念。3、查看一些基本的代碼。4、嘗試編譯這段程序。5、要養成寫注釋的習慣。部分2:變數的使用1、理解變數的功能。2、學習聲明變數。3、理解在何處聲明變數。4、用變數來存儲用戶的輸入。5、處理變數。部分3:使用條件語句1、理解條件語句的基本概念。2、學習基本的比較符號。3、寫一個IF語句。4、使用ELSE/ELSE IF語句來擴展你的條件判斷。部分4:學習循環語句1、理解循環的原理。2、使用FOR循環。3、使用WHILE循環。4、使用DO?WHILE 循環。部分5:使用函數1、理解函數的基本原理。2、從函數原型開始。3、把函數添加到程序中。部分6:不斷學習1、找一些C語言編程相關的書來看。2、加入一些社區。3、參加一些課程。4、考慮學習C++。誕生於上世紀70年代的C語言是一門古老的語言了, 但作為一門底層語言,時至今日它仍然非常強大。學習C語言能夠為學習其他更復雜的語言打下良好的基礎,因為你在C語言中學習到的知識對幾乎所有的編程語言都適用。下面就來看看如何開始用C語言編程吧。
部分1:准備工作
1、下載和安裝編譯器。 C語言需要通過編譯器解釋為計算機可以理解的機器碼。 編譯器通常是免費的, 不同的操作系統上一般使用不同的編譯器。 對於Windows系統, 可以嘗試 Microsoft Visual Studio Express,其是Windows平台上最流行的多語言IDE(集成開發環境),其集成了Microsoft開發的C語言編譯器。
對於OS X系統, Xcode是一款優秀的多語言IDE,其集成了C語言的編譯器。
對於Linux, gcc是一個不錯的也是最流行的選擇。
2、理解基本概念。 C語言是一門古老的語言, 但卻十分強大。它最初是為Unix操作系統設計的, 但後來被移植到了幾乎所有的操作系統上,並得到了很多擴展。C語言的現代版本是C++。 C語言本質上是由函數構成的,在函數體中你可以使用變數,條件語句,循環等語句來存儲和處理數據。
3、查看一些基本的代碼。 下面是用C語言寫的一段非常基本的代碼, 閱讀這些代碼,嘗試理解這種語言的不同部分是如何工作的, 並對程序的運作原理有初步的認識。
#include <stdio.h>int main() { printf("Hello, World!
"); getchar(); return 0;}這里的#include 指令在程序開始之前就出現了, 它的功能是把包含有你需要的函數的庫載入進來。 在這個例子中,引入stdio。h 使得我們能夠使用 printf() 和 getchar() 這兩個函數。
這里的 main() 指令會告訴編譯器,程序需要運行一個叫做「main」的函數,該函數運行完畢後返回一個整數值。所有的C語言都要運行一個「main」函數。
{} 符號表示括弧內的所有內容都是函數的一部分。在本例中,他們標記了所有的內容都是「main」函數的一部分。
printf() 函數能夠將小括弧中的內容顯示在用戶的屏幕上。雙引號保證了這個字元完全按照字面的樣子輸出,
組合告訴編譯器這串字元輸出完之後將游標移動到下一行 。
; 符號表示一行的結束。絕大部分C代碼都以分號結束。
getchar()函數告訴編譯器這段程序要等待一個按鍵的輸入才能夠繼續。考慮到大部分編譯器在運行完程序之後會立刻關掉程序窗口,這個功能還是很有用的,因為這樣可以讓程序保持運行直到有鍵被按下才會結束。
return 0 指令表示程序的結束。請注意」main」函數是一個int類型的函數,也就是說當函數結束時需要返回一個整數。如果返回0則表示程序正確的執行了,其他數字表示程序運行時發生了錯誤。
4、嘗試編譯這段程序。 把上面的代碼輸入到你的代碼編輯器中,然後保存為」*。c」文件。 用你的編譯器編譯它, 一般來說點擊Build或Run按鈕即可。
5、要養成寫注釋的習慣。 注釋是代碼中的一部分,它不會被編譯, 但是卻可以告訴你代碼做了些什麼。這對於提醒你自己你的代碼是干什麼的以及讓其他開發者理解你的代碼都很有幫助。 在C語言中添加註釋只需要把要注釋的部分的前面添加/*, 後面添加 */。
不要吝嗇你的注釋,除了特別簡單明了的地方都盡量加上注釋吧。
注釋功能也可以快速的屏蔽一部分代碼但不刪除它們。只需要給你想要排除的代碼用注釋標簽包起來它們就不會被編譯。如果你想要改回來,去掉注釋標簽即可。
部分2:變數的使用
1、理解變數的功能。 變數是用來存儲數據的,不管是計算得出的還是用戶輸入的數據。變數在使用前要先定義,並且有不同的類型可以選擇。有以下幾種常見的變數類型 int, char, 和 float。 每種變數類型都代表一種數據存儲的格式。
2、學習聲明變數。 變數在使用前要先被創建出來,或者叫」聲明」。 聲明一個變數只需要在變數類型的後面寫出變數的名字即可。比如,下面就是一些變數聲明的例子:
float x;char name;int a, b, c, d; 注意,你可以在一行中聲明多個變數,只要它們的類型是一樣的就行,你只需用逗號把變數名隔開即可。
和大多數的C代碼一樣,變數的聲明也要以分號結尾。
3、理解在何處聲明變數。 變數的聲明必須要放在每個代碼塊之前(代碼塊是指用大括弧{}包起來的一段代碼)。如果你在代碼塊後邊聲明變數,程序就不能正確執行了。
4、用變數來存儲用戶的輸入。 現在你了解到了變數的一些基本原理, 你可以寫一段簡單的程序來存儲用戶的輸入。這次你需要用到另外一個叫scanf的函數, 它的功能是把用戶的輸入賦值給指定的變數。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x; printf( "請輸入一個數: " ); scanf( "%d", &x ); printf( "你輸入了: %d", x ); getchar(); return 0;} 這里的"%d"符號告訴scanf函數在用戶的輸入中找出整數。
x前面的&符號告訴scanf在哪裡找到要修改的變數,並把輸入的整數值存進去。
最後的printf命令讀出輸入的整數並返回給用戶。
5、處理變數。 你可以用數學表達式來處理之前存儲的變數。需要注意一個重要的差別:在數學表達式中單個=是賦值號,作用是把等號右邊的值賦給等號左邊的變數, 而==則是比較兩個變數是否相等。
x = 3 * 4; /* 把x設為3*4,也就是12 */x = x + 3; /* 把x的值增加3,然後把新的值賦值給x */x == 15; /* 檢查x是否等於15 */x < 10; /* 檢查x是否小於10 */
部分3:使用條件語句
1、理解條件語句的基本概念。大多數程序都是由條件語句驅動的, 這樣的語句可以判斷一個條件是TRUE(真)還是FALSE(假), 然後據此執行不同的動作。最基本的條件語句是if語句。C語言中的TRUE和FALSE和你平常理解的有點不太一樣。TRUE和任何非0的數總是相等的。當你執行一個比較時,如果結果是TRUE,會返回一個」1」。如果結果是FALSE,會返回0。弄清楚這一點能幫助你更好的理解IF語句的執行過程。
2、學習基本的比較符號。條件語句是以比較大小的數學表達式為核心的。下面列出了最常用的一些比較符號:
> /* 大於 */< /* 小於 */>= /* 大於或等於 */<= /* 小於或等於 */== /* 等於 */!= /* 不等於 */


10 > 5 TRUE6 < 15 TRUE8 >= 8 TRUE4 <= 8 TRUE3 == 3 TRUE4 != 5 TRUE
3、寫一個IF語句。 利用IF語句,你可以根據一個表達式計算的結果決定之後的程序如何運行。之後學習了其他條件語句後你可以把它們組合起來實現更強大的功能,不過現在寫一段簡單的代碼熟悉一下就行了。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f ( 3 < 5 ) printf( "3比5小"); getchar();}
4、使用ELSE/ELSE IF語句來擴展你的條件判斷。 在IF語句中你可以添加ELSE 和ELSE IF語句來處理更多不同的結果。 ELSE後面的語句在IF中的判斷結果為FALSE時執行。 ELSE IF則可以讓你在一個代碼塊中使用多個IF語句來處理更多的情況。閱讀下面的代碼看一下他們是怎麼工作的。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age; printf( "請輸入您的年齡: " ); scanf( "%d", $age ); if ( age <= 12 ) { printf( "你是個孩子!
" ); } else if ( age < 20 ) { printf( "年輕的感覺真好!
" ); } else if ( age < 40 ) { printf( "你充滿了青春的活力!
" ); } else { printf( "充滿智慧的年紀!
" ); } return 0;}這段代碼接收用戶輸入的一個數據然後傳遞給IF語句。如果這個數據滿足第一個條件,則第一個printf被執行。如果沒有滿足第一個條件,則後面的各個ELSE IF會逐個進行判斷直到有一個滿足條件的分支為止。如果沒有任何分支滿足條件,則ELSE語句被執行。。
部分4:學習循環語句
1、理解循環的原理。 循環是編程中很重要的一部分, 它們讓你可以重復執行一段代碼直到滿足特定條件為止。這個機制使你可以很容易的實現重復的動作,同時省去了每次做條件判斷的麻煩。 有3種類型的循環:FOR, WHILE, 和 DO?WHILE。
2、使用FOR循環。這是最常見和好用的循環類型。它會不斷的運行循環內的函數直到循環條件不再成立。FOR循環需要包含3條語句:初始化變數,循環條件,和變數更新的方式。如果你不需要其中的某個語句,把該處空著打一個分號即可,否則的話循環會無限運行。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y; for ( y = 0; y < 15; y++;){ printf( "%d
", y ); } getchar();}在上面的程序中,y被設為0,循環繼續運行的條件是y小於15。每次循環中y的值被列印出來,並且被增加1。一旦y=15,循環就結束了。
3、使用WHILE循環。WHILE循環比FOR循環要簡單的多。它們只有一個語句,只要該語句為TRUE循環就不斷執行。你不需要初始化或更新變數,不過你可以在循環體中做這些事。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y; while ( y <= 15 ){ printf( "%d
", y ); y++; } getchar();}這個循環每執行一次,y++命令就把y的值增加1。一旦y達到16,循環就結束了。(記住只有在y小於等於15的條件下循環才會執行。)
4、使用DO?WHILE 循環。這種循環在你想要確保一個循環至少要被執行一次時非常管用。在FOR和WHILE循環中,循環條件的檢測是在循環開始之前進行的,這也就意味著有可能第一次檢測就無法通過,那樣的話循環體一次都不會被執行。然而DO。。。WHILE循環會先執行一次循環體然後再做檢測,這就保證了循環體至少會被執行一次。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y; y = 5; do { printf("循環被執行!
"); } while ( y != 5 ); getchar();}在上面的循環中,即使循環條件檢測的結果為FALSE還是會展示一條信息。變數y的值被設為5而WHILE循環被設置為只有當y 不等於5時才運行,所以循環執行到條件檢測時就會終止。但信息還是被展示出來了,因為條件檢測是在輸出信息之後的。
DO?WHILE循環中的WHILE語句必須以;結尾。這是唯一一種循環體以分號結尾的情形。
部分5:使用函數
1、理解函數的基本原理。 函數是可以被程序的其他部分調用的自成一體的代碼塊。使用函數可使你更容易重復一段代碼,同時也讓程序變得簡單易讀、便於修改。函數中可以包含前面提到的所有技術,甚至可以包含其他函數。 前面的例子中的main()就是一個函數,同樣getchar()也是。
要想寫出高效且易讀的代碼,函數是至關重要的。用好函數可以使你的程序條理更清晰。
2、從函數原型開始。在真正開始編寫一個函數之前,你最好先搞清楚你要完成什麼功能,並從函數原型開始編寫。函數的基本語法格式為: 「返回值類型 函數名 (參數1, 參數2, ?);」。 比如下面是一個把兩個數相加的函數:
int add ( int x, int y );上面的代碼創建了一個把輸入的x和y相加然後返回他們的和的函數。
3、把函數添加到程序中。你可以用上面的函數原型實現一個把用戶輸入的兩個數相加的函數。下面的程序展示了"add"函數是如何處理輸入的數字的。
#include <stdio。h>int add ( int x, int y );int main(){ int x; int y; printf( "請輸入要求和的兩個數: " ); scanf( "%d", &x ); scanf( "%d", &y ); printf( "您輸入的數字之和為 %d
" add( x, y ) ); getchar();}int add ( int x , int y ){ return x + y;} 請注意,函數的原型也需要放在程序的頂部,這樣能保證當這個函數被調用時編譯器已經知道存在這個函數,同時也知道它的返回類型。不過只有你想在函數調用處之後再實現這個函數時才有必要這么做。如果你直接把add()函數的實現放在main()函數之前,那麼即使不聲明函數原型也是一樣的。
這個函數的實現代碼其實是放在程序的底部的。main() 函數獲取了用戶輸入的兩個整數並把他們傳給add()函數以便後者進行處理,然後add()函數把計算的結果返回給main() 。
當add()函數被定義之後,你就可以在程序中的任何地方調用它了。
部分6:不斷學習
1、找一些C語言編程相關的書來看。 這篇指南涵蓋了C語言中最基礎的部分,但對於完整的C語言只是體系來說這只是皮毛。如果能有一本好的參考書你在學習C語言的道路上能省去許多麻煩
2、加入一些社區。不論是在線上還是線下,都有一些很棒的致力於學習和發展優秀編程語言的社區。如果能找到一些志同道合的C語言程序員,並和他們相互交流, 你一定能進步的很快。 如果可能的話還可以嘗試黑客馬拉松活動。在這項活動參賽的團體或個人需要在有限的時間里對給出的問題提出自己的程序和解決方案,因此很能培養人的創造力。你還可以籍此認識許多優秀的程序員。並且世界各地都有規律性舉辦的黑客馬拉松活動。
3、參加一些課程。雖然你沒必要重新回到學校修得計算機科學的學位,但是適當的參加一些相關課程還是會讓你的學習過程有質的飛躍。沒有什麼能比一位C語言專家的言傳身教更能幫助你了。通常你總能在網路上找到一些培訓課程,也有一些專業的計算機培訓機構可供選擇。還有一些大學的優秀課程是免費對外開放的,你可以去旁聽。
4、考慮學習C++。 如果你已經掌握了C語言,了解一下C++將對你大有裨益。因為C++是C語言更現代的版本, 它更加的靈活和方便。C++是以面向對象的思想設計的,掌握C++之後你就可以在幾乎所有操作系統中編寫強大的程序了。
小提示多給程序寫注釋。注釋不僅可以幫助其他可能看到你的代碼的人更好的理解代碼, 還能幫你會一起你寫的代碼是什麼意思以及你為什麼要這么寫。當你寫代碼的時候你可能很清楚你要干什麼,但兩三個月之後呢?你很可能已經忘的差不多了。
如果你在編譯時遇到語法錯誤而被困擾,記得用谷歌或其他搜索引擎搜索一下你遇到的問題。有可能已經有人遇到了同樣的問題並貼出了解決辦法。
你的源代碼需要以。c擴展名做後綴,這樣編譯器才能夠知道這是一個C語言源碼文件。

❻ 這道C語言編程題學生為0時代碼如何修改

代碼修改如下圖:

在一處,scanf後增加

if(N == 0)

{

printf("錯誤:學生亂扮人數為0。 ");

return 1;

}

第二後面第二個框僅保留最核臘後改陪滑一個printf語句,其它刪除。

❼ C語言編程題如果一個十進制數的數碼從左到右是先嚴格單調下降,然後嚴格單調上升,我們稱這個數為凹數。

#include <stdio.h>
#include <褲猜stdlib.h>
#include <string.h>
char num[1000001]={0};
int ber[1000001]={0};
int main()
{int n,i;
for(n=100;n<1000001;n++)
{int i=0;
itoa(n,num,10);
int len=strlen(num);
while(num[i]>num[i+1]&&i<len-1) i++;
if(i==len-1||i==0) continue;
while(num[i]<num[i+1]) i++;
if(i==len-1) ber[n]=1;
}
int N,a,b;
scanf("%d",&N);
while(N--)
{int count=0;
scanf("%d %d",&a,&b);
for(i=a;i<=b;i++)
if(ber[i]) count++;
printf("%d\n",count);
}
}
//這個好像還是會超神簡時,但是下面這個可以通過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char num[1000001]={0};
int ber[1000001]={0};
int main()
{int n,c;
for(n=100;n<1000001;n++)
{int i=0;
itoa(n,num,10);
int len=strlen(num);
while(num[i]>num[i+1]&&i<len-1) i++;
if(i==len-1||i==0) continue;
while(num[i]<胡瞎型num[i+1]) i++;
if(i==len-1) ber[n]=1;
}
for(c=100;c<1000001;c++)
ber[c]+=ber[c-1];
int N,a,b;
scanf("%d",&N);
while(N--)
{
scanf("%d %d",&a,&b);
printf("%d\n",ber[b]-ber[a-1]);
}
}

❽ C語言程序設計 學生成績管理信息系統

我還有代碼呢,要的話,馬上帖出來..給個紅棋吧,呵呵

一、 課題設計名稱
學生成績管理信息系統分析設計
二、 課題設計目的
通過本次課程的設計,加深對信息系統基礎理論和基本知識的理解,掌握使用信息系統分析、設計的基本方法,提高解決實際管理問題、開發信息系統的實踐能力。
三、 任務要求:
用信息系統開發工具(例如Visual Foxpro、Visual Basic、Delphi等)開發一個實用的中小型管理信息系統。
1、根據課程設計時間選擇適當規模大小的設計課題。
2、根據合理的進度安排,按照系統開發的流程及方法,踏實地開展課程設計活動。
3、課程設計過程中,根據選題的具體需求,在開發各環節中撰寫相關的技術文檔(小組各成員可分別完成某階段的技術文檔),最後要求提交詳細的課程設計報告。
4、開發出可以運行的管理信息系統,通過上機檢查。
四、 課題設計報告書要求:
1、 課題設計報告書第一頁為封面,封面上寫清楚標題、班級、姓名、指導老師、完成日期,格式自己設計。
2、 課題設計報告書第二頁為本任務書。
3、 課題設計報告書第三頁為教師評語。
4、 課題設計報告書第四頁為目錄。
5、 課題設計報告書第五頁開始為具體內容:

(1)可行性分析
(2)系統分析部分
1)業務流程圖
2)數據流程圖
3)功能分析圖
4)數據字典
5)數據加工處理的描述
6)管理信息系統流程設想圖(新系統模型)
(3)系統設計部分
1)功能結構圖設計
2)新系統信息處理流程設計
3)輸出設計(主要指列印輸出設計)
4)存儲文件格式設計(資料庫結構設計)
5)輸入設計(主要指數據錄入卡設計)
6)代碼設計(職工證號和部門代號等)
7)程序設計說明書
(4)附錄或參考資料

6、課題設計報告書最後一頁是本次課程設計的小節和參考文獻。
7、字數要求不少於4000字。
8、列印紙張使用B5紙,頁邊距設為上、下、左2厘米,右1.5厘米,
五、 如有雷同,將作不及格處理。
六、 完成時間:2007.1.5
計算機二系
尚晉
2007.10.28
教師評語

評分模塊 評分標准及分值 得分
平時成績(20分) 1. 態度(10分)
2. 考勤(10分)
分析與設計部分
(65分) 3. 需求分析(5分)
4. 系統復雜度(5分)
系統分析部分(20分) 5. 業務流程圖(5分)
6. 數據流程圖(5分)
7. 功能分析圖(3分)
8. 數據字典(7分)
系統設計部分
(35分) 9. 系統配置方案設計(5分)
10. 用戶界面導航圖(5分)
11. 界面設計(5分)
12. 有效性驗證(5分)
13. 錯誤處理(5分)
14. 編碼設計(5分)
15. 資料庫設計(5分)
報告部分(10分) 16. 條理清晰、語言精練准確(5分)
17. 描述圖形工具使用恰當(5分)
組長加分(5分) 18. 組織得力,合作完成情況好(5分)
總分(100分)

成績:

學生成績管理信息系統
1. 系統規劃

1.1項目開發的背景
伴隨著信息社會的到來,信息的極大豐富必然要求人們適應信息社會,信息和材料、能源一樣成為一種社會的基本生產資料,在人類的社會生產活動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其中最重要的前提就是充分利用人們的才智和學習能力。傳統的教學只教會了學生相關的知識,沒有教會學生如何利用這些知識,以及再學習的能力。特別對於「管理信息系統」這類實用性比較強的課程,更需要培養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教與學互動與結合,強調應用,不僅讓學生了解課程上講授的管理信息系統方法和原理,而且讓學生們利用這些知識解決實際問題。這對學生的實際工作能力是一個很好的鍛煉。密切結合學生獨立完成的系統開發作業,通過指導教師的點評,使學生能夠在較短的時間內,通過實踐,真正掌所學的知識。同時人們對信息和數據的利用與處理也已經進入了自動化、網路化和社會化的階段,因此,開發相關的管理信息系統已經成為各行各業的必要和必需了,管理信息系統作為一門邊緣學科,集管理科學、信息科學、系統科學、現代通信技術和電子計算機技術於一體,可以解決企業或組織所面臨的問題,對於成績管理員的勞動強度、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方便管理人員對信息的查詢、提高信息資源的利用效率和管理水平都具有重要意義。
1.2 可行性分析
基於以上對問題的調查和分析,利用計算機給我們提供的信息,及時地了解學生的信息,並且形成一整套動態的管理就十分必要了。本系統開發的主要目的是對學生信息和成績的實現計算機管理。學生管理系統的建立,是在進行對大量用戶需求與調查分析得到的。
(1)技術可行性
成績管理系統主要是用於計算機教育部關於教學計劃、課程、教師信息、成績的查詢和管理。通過使用Microsoft公司提供的Visual FoxPro 6.0工具以及SQL Server資料庫可以實現對有關課的教學計劃、課程等的網上查詢和管理,主要目的是對學生成績實現計算機管理。
(2)經濟可行性
開發學生成績管理系統費用較底,可利用現有的微機設備,經濟上是可行的,非常適合於成績管理,因為該系統實現了將管理和查詢網路
化,極大地方便了管理員、教師、學生。
(3)操作可行性
本系統的界面設計簡單直觀,易於理解。它使用的控制項都是用戶常用的或常見的,操作起來很容易上手。不需要特別的培訓和講解,用戶便能使用該系統。
(4)組織與管理可行性
成績管理員是對學生的成績進行管理的,但過去由於採用人工方法進行管理,工作效率低,勞動強度大,所以他們希望採用計算機管理,將已有的管理經驗轉化到管理軟體中。這就使得系統調查、需求分析能夠得到有關人員的大力支持和積極配合。
1.3 制定系統開發計劃
開發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計劃見表1-1
表1-1 實驗小學學生成績管理系統開發簡略計劃表

序號 項目內容 時間進度 項目負責人
1 系統規劃和可行性分析 2007年12月 向萬秀
2 系統分析 2007年12月 張春先、向萬秀、刁勝
3 系統設計 2007年12月 向萬秀、張春先
4 系統實施與測試 2007年12月 向萬秀
5 系統評價與維護 2007年12月 張春先
6 安全保障措施 2007年12月 向萬秀、張春先

2系統分析
1現行系統業務流程的調查
對某學校進行實地調查,其現行的成績管理工作都是採用傳統的手工管理,經過對成績管理員、學生和教師的全面的調查研究,手工工作效率低,工作質量差,不適合現在學校成績管理系統的需求,所以需要改進傳統的成績管理模式。實現科學化管理。
對現行系統的調查業務流程圖如下圖1-1所示:

學生

1-1 業務流程圖
2 需求分析
(1) 功能描述
本系統包括用戶管理、學生注冊、班級信息錄入、學生信息錄入、班級課程錄入、學校專業信息錄入、課程信息錄入、學生成績錄入、教師信息錄入、各方面的查詢等等。
1.教學管理功能
① 新本學期所開設課程的錄入與查詢:例如在2006年上學期開設課程:C語言與經濟數學。
說明:所有的課程成績均由三部分組成:平時成績,上機成績, 筆試成績。所佔的比重分別為:30%,10%,60%,在該系統中這三部分及其比重是固定不變的。
② 對各系科的課程安排的錄入與查詢,課程安排即是該學期每個學科
的選課課程、任課教師以及上課時間和上課地點。
說明:每一個院系中所有的不同專業所選的課程都是一樣的。但是同一院系的學生不一定有同一個教師授課。
(2).成績管理的功能(教師使用)如下:
① 錄入成績:既可以單個錄入也可以批量錄入,其中批量錄入以成績單單位,每次從系統中調出一張成績單,編輯完成後一次性提交。
成績單:成績單包括學期、院系、專業、課程、任課教師、學生成績。
② 查詢成績:單個查詢(學生可使用),根據學生的學號或姓名查詢出該學生的所有課程的成績信息。批量查詢以成績單為單位,每次查詢出一張成績單。
③ 列印成績:可以一次列印一張成績單,也可以按要求批量列印。
④ 統計調整:對成績單中的成績進行統計,指出各個分數段的人數分布情況。因為有時學生的成績整體上偏低,需要進行調整,一次系統可以按照用戶設置的規則對成績單中的成績進行調整。
成績調整規則:將成績單中總分在某一分數段的學生成績調整到另外一個分數段。例如將50到60分的學生成績全部調整到60到65分之間。為了使調整過程盡可能合理,還可以對待調整分數段的學生成績進行限制,例如設置其筆試成績必須在50分以上,而平時成績則可以適當放寬。
⑤ 每學期考試不及各的學生自動納入新學期的跟考或輔修教學計劃中。
(3).許可權說明:
① 管理員可使用功能:教師信息管理、系科顯示、課程管理、教學計劃管理、學生成績查詢;
② 教師可使用成績管理各項功能:對學生成績的添、刪除、修改、查詢、分析、調整;
③ 學生可使用的功能:查詢單個學生所有成績,班級成績,學生平均成績,最高分,最低分等。
為學校教師和學生提供快捷的查詢手段,讓老師和學生能夠及時查詢學生成績信息,更快而又方便的進行查詢。
(4).性能要求
本系統採用計算機對學生成績進行管理,進一步提高辦學效益和現代化水平。幫助廣大教師提高工作效率,實現學生成績信息管理工作流程的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如果本系統能被學校所採用,將會改變以前靠手工管理學生成績的狀況,可以樹立良好的辦學形象,提高工作效率。由於現在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學校學生不斷增加,該系統可高效的進行大規模的查詢。系統的安全保密性高,能防止非法訪問
3新系統的邏輯模型的建立

(1) 新開發的學生成績管理系統的功能分析
在學生成績管理信息系統中,主要有三類外部實體:學生、教師、教務處工作人員。學生成績管理信息系統的大部分功能是為教務處工作人員設置的。經調查分析,新開發飛的學生成績管理信息系統應具有以下的功能。
(1.1) 查詢學生的基本信息和成績信息,包括學生信息的添加、修改、刪除等。
(1.2) 管理學生成績,包括考試管理,成績管理等。
(1.3) 成績的處理,即統計成績、分析成績等。

(2) 繪制數據流圖
繪制數據流圖時,只考慮學生和教務處兩個外部實體,頂層數據流圖如圖1-2所示。

學生成績錄入 教師課程信息

學生成績單
學生登錄信息
學生選課信息 輔修/跟考通知單

用戶名、密碼 部門信息
課程類型 學生成績信息
課程信息 學生考試信息

圖1-2 頂層數據流圖
0層數據流如圖1-3所示。由於1層圖沒有完整繪制,0層圖中只屬於一個加工的文件(例如許可權表)也在0層圖上出現。
0層數據流圖通過反應整個系統中不同數據流向,來揭示系統的組成結構以及各組成部門之間的關系,這種關系主要體現在對數據的操作和處理上。

用戶名、密碼
學生信息
部門信息
學生成績
學生信息

學生成績單
成績類型 輔修/跟考通知

學生成績 不及格成績
缺考

圖1-3 0層數據流圖
學生信息數據流程圖如圖1-4、1-5所示。

學生信息 審查1.1 合格單 是否新生1.2 新生信息

學生紀錄

學生成績

總學生紀錄表及成績

圖1-4 1層數據流圖
(3) 數據字典
數據字典是進行數據收集和數據分析所獲得的主要成果,是系統中各類數據描述的集合。數據字典通常包括數據項、數據流、數據存儲、處理邏輯。

數據項
名稱:學生信息
別名:學生信息
說明:學生信息=學生基本信息+學生記錄+學生成績記錄
類型:字元型
長度:12
取值范圍:0000000000001~99999999999

數據流條目:
合格單=姓名+系別+班級+專業
新生信息=入學時間+姓名+性別+年齡+專業+系別+班級
加工條目:
加工名:審查
編號:1.1
輸入:學生信息
輸出:合格單
加工邏輯:根據學生信息判斷是否是新生

加工邏輯

加工邏輯
加工名:是否是新生
編號:1.2
輸入:合格單
輸出:新生信息
加工邏輯:根據合格單建立新生信息
加工名:錄入、存儲學生信息、各科成績
編號:1。3
輸入:新生信息、考試成績
輸出:本次考試成績

2層數據流圖

學號、課程號 有效查詢 成績

考試成績 成績單

學生紀錄 班級 統計成績

各科

本次成績 升留級名單 學生紀錄

成績標准

圖1-5 2 層數據流圖
數據字典:
數據項
名稱:學號、課程號
別名:編號
說明:惟一標識一個學生編號
類型:字元型
長度:12
取值范圍:0000000000001~9999999999999

數據存儲文件
數據存儲條目:
數據存儲名稱:考試成績

組成:姓名+班級+專業+系別+成績+學號

組織方式:索引文件,以學號為關鍵字

加工處理
加工邏輯
加工名:有效性檢查
編號:2。1
輸入信息:學號、課程號
輸出信息:有效查詢
加工邏輯:根據所輸入的信息來檢查有效性
加工名:查詢成績
編號:2。2
輸入信息:考試成績
輸出信息:成績
加工邏輯:根據考試成績查詢成績

加工條目:
加工名:統計選擇
編號:3。1
輸入信息:學生記錄
輸出信息:按規定統計成績
加工邏輯:根據所輸入學生記錄,按班級、單科統計成績
數據存儲條目:
文件名:成績標准 組成:成績

加工條目:
加工名:是否升級
編號:4。1
輸入信息:本次成績、成績標准
輸出信息:升留級名單
加工邏輯:根據本次成績
IF 大於等於標准成績 ELSE 降級
ENDLF THEN 升級

加工名:更新記錄
編號:4。2
輸入信息:升留級名單
輸出信息:學生記錄
加工邏輯:根據升留級名單修學生記錄

3.系統設計
1. 系統總體結構設計與功能模塊劃分及系統功能描述
本系統的主要任務是實現對學校教導處的學生信息管理、成績管理、課程管理及相關查詢。其主要功能包括:
學生成績管理模塊,學生信息管理模塊、系統模塊等等。
學生信息管理功能
(1)班級管理。提供給班主任進行本班學生的信息更新、刪除。
(2)添加學生。以班級為單位,進行學生入庫。其中分為單個添加和成批添加。單個添加學生供數量較少的學生信息入庫;成批添加可以從現存的學生信息EXCEL文件中成批錄入到資料庫中。
(3)刪除學生。當學生畢業後,學生信息轉移備份資料庫中,系統的基本資料庫中需要刪除學生信息。該功能主要進行成批地刪除學生信息,如連續學號區段的多位學生信息刪除,整個班級的刪除,所有學生信息的刪除。
(4)新生管理。本部分的功能主要有新生導入、分班、及設置學號。新生導入實現從現存的EXCEL新生名單中錄入學生信息。分班功能實現按新生的報考專業、成績及性別進行分班。設置學號實現自動為各班學生編發學號。
學生信息備份。在學生信息刪除前,將其按班級為單位保存到備份資料庫。
(5)學生信息模塊主要包括對學生信息的存儲,審查記錄以及學生對學生整個信息的調查進行分類和查找。可以實現添加、修改、刪除、查詢學生信息管理的調查。
(6)學生基本信息管理功能包括:學生信息、學生記錄、學生成績、總學生記錄表和成績。
(7)學生基本信息包括:學生學號、學生班級號、課程號、學生聯系方式等等
(8)課程管理。提供本學期各年級各專業所開課程名稱的錄入、修改、刪除。它是學生成績管理的基礎。用以保證資料庫中一致性原則。
2.系統功能分析
系統開發的總體任務是實現學生信息關系的系統化,規范化和自動化。
學生基本信息所需要完成的功能主要有:
●學生信息的輸入,包括輸入學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級、所學課和 成 績等。
● 學生信息的查詢,包括輸入學生基本信息、所在班級、已學課程和成績 等。
● 學生信息的修改。
● 班級管理信息的輸入、查詢、修改,包括輸入班級設置,年級信息等。
● 基本課程信息的輸入、查詢、修改。
● 學生成績信息的輸入、查詢、修改。
對上述各功能進行集中、分塊、按照結構化程序設計的要求。
2.繪制學生信息管理模塊功能結構圖如圖

圖1-6 學生信息系統管理的功能結構圖

3.系統配置方案設計
鑒於本系統的業務性質,必須選擇具有較高的可靠性、穩定性和必要的容錯能力的計算機硬體和軟體系統,以保證任何情況下都不至於丟失、損壞數據。
必須具有較高的響應速度,以保證各項具體業務的順利進行。
應考慮具有良好的可維護性,可操作性和可擴充性,以保證將來系統規模的擴展和升級的需要。
4.開發與運行環境的使用
開發前台工具:Visual FoxPro 6.0
操作系統對整個網路起著重要的作用,Windows 2000作為一種強健的、多用途的操作系統,不僅能夠運行強有力的客戶/伺服器應用軟體,還可以提供可靠的文件與列印服務,再加其內置的通信與Internet/Internet服務功能,以及安裝、使用、管理和維護的方便性,因此,本系統採用Microsoft Windows 2000Server作為操作系統。
本系統准備採用客戶機/伺服器(C/S)結構模式。C/S結構的最大優勢在於廣泛採用了網路技術,將系統中的各部分任務分配給分布在網路上的擔任不同角色的計算機。把較復雜的計算機管理任務交給伺服器完成。再把一些頻繁與用戶打交道的任務交給客戶機完成。通過這種結構完全實現了網路上信息資源的共享。
開發基於C/S結構的管理系統所用到的開發工具包括前台開發工具和後台資料庫管理系統,主要根據開發者對開發工具的熟悉程度而定。本系統的前端開發工具採用Visual FoxPro 6.0。
5.編碼(Code)設計
6.資料庫設計
(1) 概念結構設計
經過本次實驗,概念結構設計的主要工作是根據用戶需求設計概論性數據模型。概念模型是一個面向問題的模型,它獨立於具體的資料庫管理系統,從用戶的角度看待資料庫,反映用戶的現實環境,與將來資料庫如何實現無關。概念模型設計的典型方法是E-R方法,即用實體—聯系模型表示。
E-R方法使用E-R圖來描述現實世界,E-R圖包含三個基本成分:實體、聯系、屬性。E-R圖直觀易懂,能夠比較准備地反映現實世界的信息聯系,從概念上表示一個資料庫的信息組織情況。
實體:是指客觀世界存在的事物,可以是人或物,也可以是抽象概念。E-R圖中各實體的關系說明如下。
學號記載學生成績管理系統中所登記的一類編號,而所有的學生姓名是所代表的是學生的代碼。中兩個實體之間為一對多關系。
學生可以選擇多門課程,一門課程可以有多個學生選擇。其中本系統中E-R圖包括學生性別、出生日期等等。課程中包括課程號、課程名、教師姓名等等。

M N

學生與課程之間的關系

課程名是惟一的,而選課的學生是多個的,這兩個實體之間為一對一關系。
一個學校有多位老師,這兩個實體之間為一對多關系。
學生與課程表中的同一課程對應多個不同的老師與學生,這兩個實體間為一對多關系。

❾ 請問下面這個實例用C語言程序怎樣編程

#include <stdio.h>

int main() {
int score;
char grade;

printf("請輸入成績:");
scanf("%d", &score);

switch (score / 10) {
case 10:
case 9:
grade = 'A';
break;
case 8:
grade = 'B';
break;
case 7:
grade = 'C';
break;
case 6:
grade = 'D';
break;
default:
grade = 'E'坦孫;
break;
}

printf("成績等級為:%c\n", grade);

return 0;
}

在程序中,先定義了一個整型變數 score 和一個字元型變數 grade,用來讓祥鏈分別存儲輸入的成績和計算出的等級。然後,使用 scanf 函數從鍵盤上讀入成績,使用除法運算將成績轉化為 1~10 的整數,並將其作為 switch 語句的選擇器。根據成績范圍,使用不同的 case 標號計算出等級,並將其賦值給 grade 變數。最後,使用 printf 函數輸出等級。
注意,在 switch 語句中,可以宴銀使用多個 case 標號來表示同一種情況,這樣可以簡化代碼。例如,case 10 和 case 9 都表示成績在 90 分以上的情況,因此可以將它們寫在一起。另外,在 switch 語句中,必須使用 break 語句來結束每個 case 分支,否則程序將繼續執行後面的 case 分支。

❿ c語言編程題目求解

#include<stdio.h>
int fun(int a)
{
int i;
for(i=2;i<=a;i++)
{
if(a%i==0)
{
break;
}
}
if(i>=a)
{
return 1;
}
else{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a;
scanf("%d",&a);
if(fun(a))
{
printf("yes\n");
}
else{
printf("no\n");}

return 0;
}
第二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