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編程語言 » sql兩種重要成分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sql兩種重要成分

發布時間: 2023-03-29 06:17:06

sql語言分類有哪幾種分別都對應著哪些關鍵字都整理在這里了

本文是mysql系列之第三篇文章 ,主要介紹常用的SQL語句 ,具體如下 ,若要查看mysql客戶端工具的使用,請見:mysql系列之一文詳解Navicat工具的使用(二)

1.表(Table )

資料庫中的表與我們日常生活中使用的表格類似,它也是由行(Row) 和列(Column)組成的。列由同類的信息組成,每列又稱為一個欄位,每列的標題稱為欄位名。行包括了若干列信息項。一行數據稱為一個或一條記錄,它表達有一定意義的信息組合。一個資料庫表由一條或多條記錄組成,沒有記錄的表稱為空表。每個表中通常都有一個主關鍵字,用於惟一地確定一條記錄。

2.索引(Index)

索引是根據指定的資料庫列表建立起來的順序。它提供了快速訪問數據的途徑,並且可監督表的數據,使其索引所指向的列中的數據不重復。

3.視圖(View)

視圖看上去同表似乎一模一樣,具有一組命名的欄位和數據項,但它其實是一個虛擬的表,在資料庫中並不實際存在。該視圖是由查詢資料庫表產生的,它限制了用戶能看到和修改的數據。由此可見,視圖可以用來控制用戶對數據的訪問,並能簡化數據的顯示,即通過視圖只顯示那些需要的數據信息。

4.圖表(Diagram)

圖表其實就是資料庫表之間的關系示意圖。利用它可以編輯表與表之間的關系。

5.預設值(Default)

預設值是當在表中創建列或插入數據時,對沒有指定其具體值的列或列數據項賦予事先設定好的值。

6.規則(Rule)

規則是對資料庫表中數據信息的限制。它限定的是表的列。

7.觸發器(Trigger)

觸發器是一個用戶定義的SQL事務命令的集合。當對一個表進行插入、更改、刪除時,這組命令就會自動執行。

8.存儲過程(Stored Procere)

存儲過程是為完成特定的功能而匯集在一起的一組SQL 程序語句,經編譯後存儲在資料庫中的SQL 程序。

9.用戶(User)

所謂用戶就是有許可權訪問資料庫的人。用戶分為:管理員用戶和普通用戶。管理用戶可對資料庫進行修改刪除,而普通用戶只能進行閱讀查看等操作。

10. 總結

針對以上的對象 ,我們主要抽取其每個對象的關鍵字 ,因為這些關鍵字都會在後面的sql語句用到 。

而以上的DDL語言多是對這些對象的操作,而對象本身又具有增、刪、改、查特性 。 所以 ,DDL語言多是對對象本身的增刪改查操作 ,下面就具體的介紹每個關鍵字的SQL實現 。

創建資料庫:

創建表:

創建視圖:

創建索引:

創建觸發器:

創建存儲過程

創建用戶:

修改表名:

以下主要是對表的列做出的修改:

增加一列:

刪除列

重命名列

修改列的類型名稱

添加主鍵:

修改主鍵:

刪除主鍵:

添加索引

刪除語句比較簡單,具體如下

AS作用和用法

DISTINCT關鍵字

說明 : where後面的條件語句 ,其實並非這么簡單 ,它是非常靈活且強大的 ,這里我們先拆解條件語句的一部分 。

條件語句 由三部分組成,分別是 : 欄位 操作符 值 ,這三部分其實都非常靈活 ,都可以有不同情況,下面主要解決操作符的情況,操作符主要包括如下幾種情況:

邏輯運算符主要包括邏輯與,邏輯或,非 三種情況 。

示例:

是指使用關鍵字like進行的查詢

當然 ,分組後也可以進行數據篩選 ,它使用到的關鍵字having ,和where有點相似,但又不完全一樣 。

where和having的區別:

grant主要是授權用戶許可權 ,主要控制以下訪問許可權 :

revoke正好與grant相反 ,是回收許可權(取消許可權) 。

commit和rollback主要用於事務處理 。使用事務有兩種方式,分別為隱式事務和顯式事務。隱式事務實際上就是自動提交,在MySQL中,自動提交(autocommit)在支持事務(transaction)的引擎中,若autocommit=true,則不需要commit的情況下直接提交語句形成永久性修改,Mysql默認打開autocommit,也可以通過配置設置。



❷ 資料庫系統有哪些組成部分

資料庫系統組成部分包括資料庫,硬體,軟體和人員。

1、資料庫(database,DB)是指長期存儲在計算機內的,有組襲冊孫織,可共享的數據的集合。資料庫中的數據按一定姿神的數學模型組織、描述和存儲,具有較小的冗餘,較高的數據獨立拍鏈性和易擴展性,並可為各種用戶共享。

2、硬體:構成計算機系統的各種物理設備,包括存儲所需的外部設備。硬體的配置應滿足整個資料庫系統的需要。

3、軟體:包括操作系統、資料庫管理系統及應用程序。資料庫管理系統(database management system,DBMS)是資料庫系統的核心軟體,是在操作系統的支持下工作,解決如何科學地組織和存儲數據,如何高效獲取和維護數據的系統軟體。其主要功能包括:數據定義功能、數據操縱功能、資料庫的運行管理和資料庫的建立與維護。

4、人員:主要有4類。第一類為系統分析員和資料庫設計人員:系統分析員負責應用系統的需求分析和規范說明,他們和用戶及資料庫管理員一起確定系統的硬體配置,並參與資料庫系統的概要設計。資料庫設計人員負責資料庫中數據的確定、資料庫各級模式的設計。第二類為應用程序員,負責編寫使用資料庫的應用程序。這些應用程序可對數據進行檢索、建立、刪除或修改。第三類為最終用戶,他們利用系統的介面或查詢語言訪問資料庫。第四類用戶是資料庫管理員(data base administrator,DBA),負責資料庫的總體信息控制。DBA的具體職責包括:具體資料庫中的信息內容和結構,決定資料庫的存儲結構和存取策略,定義資料庫的安全性要求和完整性約束條件,監控資料庫的使用和運行,負責資料庫的性能改進、資料庫的重組和重構,以提高系統的性能。

❸ 什麼是SQL``````````請詳細點的告訴我

說sql之前,我們首先需要聊聊資料庫,那麼資料庫到底是什麼東西呢,顧名思義,資料庫就是保存數據的倉庫,它可以存儲我們日常生活中的數據,比如學校的一些基本信息,公司的人員信息甚至是我們日常的一些照片或者視頻之類的都可以保存。
那麼我們如何團物能夠將我們的這些數據信指或扮息保存到資料庫呢,資料庫是存放在物理計算機上的,為了能夠很好地去操作資料庫,這時候我們就需要藉助sql來進行操作,sql按照一定的語法規范,將我們所需要的數據,按照一定的規范組裝之後,就可以和資料庫進行交互了。
平時我們進行較多的操作也就是數據的添加,修改,刪除和查看,當我們需要進行這些操作的時候,我們通過sql發出相對應的命令即可,而且它的操作非常的簡單,對於初學者來書,也很容易上手。
現如今互聯網的發展速唯灶度很快,幾乎我們所能看到的網站的數據,都是存儲在了資料庫中,因此對於資料庫的操作也是非常的重要了,因而sql也就我們所需要掌握的技術,對於我們開發網站,你可以不懂資料庫的底層原理,但是你需要了解基本的sql語句,只有了解了sql你才可以完成一個完整的網站開發。所以sql對於我們開發來說也是非常的重要了。
對於不同的資料庫來說,sql的語法基本大似相同,學會了一種sql語句,其他的也基本就都了解了,而且對於同一個資料庫來說,即使運行在不同的操作系統上,sql語句都不需要進行修改,對於資料庫管理員(DBA)或者開發者來說,我們需要考慮的事情就少了很多,因為像其他有些編程語言,對於不同的操作系統,還需要考慮不同平台的差異。
sql的語法也是非常的簡單,即使對於不同的資料庫來說,創建資料庫或者數據表使用`CREATE`(創建)關鍵字即可,查看數據使用`SELECT`(選擇)即可,插入數據使用``(插入)即可,修改數據使用`UPDATE`(修改)即可,刪除數據使用`DELETE`(刪除)即可,有了這幾個基本語句,我們就可以很方便的處理很多數據。總之學好sql不論是對我們開發還是對數據的處理都是非常有用的。

❹ SQL語言的問題

SQL語言快速入門之一
SQL是英文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的縮寫,意思為結構化查詢語言。SQL語言的主要功能就是同各種資料庫建立聯系,進行溝通。按照ANSI(美國國家標准協會)的規定,SQL被作為關系型資料庫管理系統的標准語言。SQL語句可以用來執行各種各樣的操作,例如更新資料庫中的數據,從資料庫中提取數據等。目前,絕大多數流行的關系型資料庫管理系統,如Oracle, Sybase, Microsoft SQL Server, ACCESS等都採用了SQL語言標准。雖然很多資料庫都對SQL語句進行了再開發和擴展,但是包括Select, Insert, Update, Delete, Create, 以及Drop在內的標準的SQL命令仍然可以被用來完成幾乎所有的資料庫操作。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SQL語言的基本知識。

資料庫表格

一個典型的關系型資料庫通常由一個或多個被稱作表格的對象組成。資料庫中的所有數據或信息都被保存在這些資料庫表格中。資料庫中的每一個表格都具有自己唯一的表格名稱,都是由行和列組成,其中每一列包括了該列名稱,數據類型,以及列的其它屬性等信息,而行則具體包含某一列的記錄或數據。以下,是一個名為天氣的資料庫表格的實例。

城市 最高氣溫 最低氣溫
北京 10 5
上海 15 8
天津 8 2
重慶 20 13

該表格中「城市」, 「最高氣溫」和「最低氣溫」就是三個不同的列,而表格中的每一行則包含了具體的表格數據。

數據查詢

在眾多的SQL命令中,select語句應該算是使用最頻繁的。Select語句主要被用來對資料庫進行查詢並返回符合用戶查詢標準的結果數據。Select語句的語法格式如下:
select column1 [, column2,etc] from tablename
[where condition];
([] 表示可選項)
select語句中位於select關鍵詞之後的列名用來決定那些列將作為查詢結果返回。用戶可以按照自己的需要選擇任意列,還可以使用通配符「*」來設定返回表格中的所有列。
select語句中位於from關鍵詞之後的表格名稱用來決定將要進行查詢操作的目標表格。
Select語句中的where可選從句用來規定哪些數據值或哪些行將被作為查詢結果返回或顯示。
在where條件從句中可以使用以下一些運算符來設定查詢標准:
= 等於
> 大於
< 小於
>= 大於等於
<= 小於等於
<> 不等於
除了上面所提到的運算符外,LIKE運算符在where條件從句中也非常重要。LIKE運算符的功能非常強大,通過使用LIKE運算符可以設定只選擇與用戶規定格式相同的記錄。此外,我們還可以使用通配符「%」用來代替任何字元串。舉例如下:
select firstname, lastname, city
from employee
where firstname LIKE 『E%』;
(注意,字元串必須被包含在單括弧內)
上述SQL語句將會查詢所有名稱以E開頭的姓名。或者,通過如下語句:
select * from employee
where firstname = 『May』;
查詢所有名稱為May的行。

SQL語言快速入門之二
創建表格
SQL語言中的create table語句被用來建立新的資料庫表格。Create table語句的使用格式如下:
create table tablename
(column1 data type,
column2 data type,
column3 data type);
如果用戶希望在建立新表格時規定列的限制條件,可以使用可選的條件選項:
create table tablename
(column1 data type [constraint],
column2 data type [constraint],
column3 data type [constraint]);
舉例如下:
create table employee
(firstname varchar(15),
lastname varchar(20),
age number(3),
address varchar(30),
city varchar(20));
簡單來說,創建新表格時,在關鍵詞create table後面加入所要建立的表格的名稱,然後在括弧內順次設定各列的名稱,數據類型,以及可選的限制條件等。注意,所有的SQL語句在結尾處都要使用「;」符號。
使用SQL語句創建的資料庫表格和表格中列的名稱必須以字母開頭,後面可以使用字母,數字或下劃線,名稱的長度不能超過30個字元。注意,用戶在選擇表格名稱時不要使用SQL語言中的保留關鍵詞,如select, create, insert等,作為表格或列的名稱。
數據類型用來設定某一個具體列中數據的類型。例如,在姓名列中只能採用varchar或char的數據類型,而不能使用number的數據類型。
SQL語言中較為常用的數據類型為:
char(size):固定長度字元串,其中括弧中的size用來設定字元串的最大長度。Char類型的最大長度為255位元組。
varchar(size):可變長度字元串,最大長度由size設定。
number(size):數字類型,其中數字的最大位數由size設定。
Date:日期類型。
number(size,d):數字類型,size決定該數字總的最大位數,而d則用於設定該數字在小數點後的位數。
最後,在創建新表格時需要注意的一點就是表格中列的限制條件。所謂限制條件就是當向特定列輸入數據時所必須遵守的規則。例如,unique這一限制條件要求某一列中不能存在兩個值相同的記錄,所有記錄的值都必須是唯一的。除unique之外,較為常用的列的限制條件還包括not null和primary key等。Not null用來規定表格中某一列的值不能為空。Primary key則為表格中的所有記錄規定了唯一的標識符。
向表格中插入數據SQL語言使用insert語句向資料庫表格中插入或添加新的數據行。Insert語句的使用格式如下:
insert into tablename
(first_column,...last_column)
values (first_value,...last_value);
例如:
insert into employee
(firstname, lastname, age, address, city)
values (『Li』, 『Ming』, 45, 『No.77 Changan Road』, 『Beijing」);
簡單來說,當向資料庫表格中添加新記錄時,在關鍵詞insert into後面輸入所要添加的表格名稱,然後在括弧中列出將要添加新值的列的名稱。最後,在關鍵詞values的後面按照前面輸入的列的順序對應的輸入所有要添加的記錄值。

更新記錄
SQL語言使用update語句更新或修改滿足規定條件的現有記錄。Update語句的格式為:
update tablename
set columnname = newvalue [, nextcolumn = newvalue2...]
where columnname OPERATOR value [and|or column OPERATOR value];
例如:
update employee
set age = age+1
where first_name= 『Mary』and last_name= 『Williams』;
使用update語句時,關鍵一點就是要設定好用於進行判斷的where條件從句。

刪除記錄
SQL語言使用delete語句刪除資料庫表格中的行或記錄。Delete語句的格式為:
delete from tablename
where columnname OPERATOR value [and|or column OPERATOR value];
例如:
delete from employee
where lastname = May;
簡單來說,當需要刪除某一行或某個記錄時,在delete from關鍵詞之後輸入表格名稱,然後在where從句中設定刪除記錄的判斷條件。注意,如果用戶在使用delete語句時不設定where從句,則表格中的所有記錄將全部被刪除。

刪除資料庫表格

在SQL語言中使用drop table命令刪除某個表格以及該表格中的所有記錄。Drop table命令的使用格式為:
drop table tablename;
例如:
drop table employee;
如果用戶希望將某個資料庫表格完全刪除,只需要在drop table命令後輸入希望刪除的表格名稱即可。Drop table命令的作用與刪除表格中的所有記錄不同。刪除表格中的全部記錄之後,該表格仍然存在,而且表格中列的信息不會改變。而使用drop table命令則會將整個資料庫表格的所有信息全部刪除。

以上,我們對SQL語言主要的命令和語句進行了較為詳細的介紹。應該說SQL語句的語法結構和風格還是相當簡單和直觀的,只要用戶結合實踐多加練習,一定會在短期內迅速掌握。

SQL語言快速入門之三
我們日常使用SQL語言的工作過程中,使用最多的還是從已經建立好的資料庫中查詢信息。下面,我們就來詳細介紹一下如何使用SQL語言實現各種資料庫查詢操作。

SELECT…FROM

為方便講解,我們在資料庫中創建名為Store_Information的如下數據表。

Store_Information

Store_Name
Sales
Date

Los Angeles
$1500
Jan-10-2000

San Diego
$250
Jan-11-2000

Los Angeles
$300
Jan-12-2000

Boston
$700
Jan-12-2000

SQL語言中用於資料庫查詢的最簡單的命令就是SELECT…FROM,語法格式為:
SELE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例如,如果我們希望查詢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中所有的商店名稱時,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詢結果顯示為:
Store_Name
Los Angeles
San Diego
Los Angeles
Boston
如果用戶希望一次查詢多個欄位,可以將所要查詢的欄位名稱依次加入SELECT關鍵字之後,中間用「,」隔開即可。

DISTINCT

SELECT關鍵字支持用戶查詢數據表中指定欄位的所有數據,但是這樣有時就會不可避免的出現重復信息。如果用戶希望只查詢那些具有不同記錄值的信息的話,可以使用SQL語言的DISTINCT關鍵字。語法格式如下:
SELECT DISTIN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例如,我們可以使用以下命令查詢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具有不同記錄值的所有記錄。
SELECT DISTIN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詢結果如下:
Store_Name
Los Angeles
San Diego
Boston

WHERE

除了選擇具有不同記錄值的記錄之外,有時我們可能還會需要根據某些條件對資料庫中的數據進行查詢。例如,我們可能需要查詢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中銷售額超過1000美圓的商店。為此,我們可以使用SQL語言的WHERE關鍵字設定查詢條件。語法格式如下:
SELECT "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WHERE "condition"
由此,我們可以使用如下命令查詢銷售額超過1000美圓的商店信息:
SELE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WHERE Sales > 1000
查詢結果顯示為:
store_name
Los Angeles
運算函數

現在,我們已經了解到在使用SQL語言進行資料庫查詢操作時可以通過對數值的判斷設定靈活的查詢條件。為了增強對運算的支持能力,SQL提供了眾多實用的運算函數供廣大用戶使用。例如,我們可以直接在SQL命令中調用SUM或AVG這兩個分別用於計算總數和平均數的函數。語法格式如下:
SELECT "function type"("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如果我們希望查詢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中所有商店的總銷售額的話,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SUM(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詢結果顯示為:
SUM(Sales)
$2750

COUNT

除了SUM和AVG函數之外,COUNT函數是SQL語言中另一個較為常用的運算函數。COUNT函數可以用來計算數據表中指定欄位所包含的記錄數目。語法格式為:
SELECT COUNT("column_name")
FROM "table_name"
例如,如果我們希望查詢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中的有關商店的記錄條數時,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COUNT(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詢結果顯示為:
Count(store_name)
4
COUNT函數可以和DISTINCT關鍵字一起使用從而可以查詢數據表中指定欄位中所有具有不同記錄值的記錄數目。例如,如果我們希望查詢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中不同商店的數目時,可以使用如下命令:
SELECT COUNT(DISTINCT store_name)
FROM Store_Information
查詢結果顯示為:
Count(DISTINCT store_name)
3

GROUP BY

下面我們來進一步看一下SQL語言中的集合函數。上文中,我們曾使用SUM函數計算所有商店的銷售總額,如果我們希望計算每一家商店各自的總銷售額時該怎麼辦呢?要實現這一目的我們需要做兩件事:首先,我們需要查詢商店名稱和銷售額兩個欄位;然後,我們使用SQL語言的GROUP BY命令將銷售額按照不同的商店進行分組,從而計算出不同商店的銷售總額。GROUP BY命令的語法格式為:
SELECT "column_name1", SUM("column_name2")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_name1"
我們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實現上述查詢目的:
SELECT store_name, SUM(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GROUP BY store_name
查詢結果顯示為:
store_name SUM(Sales)
Los Angeles $1800
San Diego $250
Boston $700
小註:
GROUP BY關鍵字一般應用於同時查詢多個欄位並對欄位進行算術運算的SQL命令中。
HAVING

用戶在使用SQL語言的過程中可能希望解決的另一個問題就是對由sum或其它集合函數運算結果的輸出進行限制。例如,我們可能只希望看到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中銷售總額超過1500美圓的商店的信息,這時我們就需要使用HAVING從句。語法格式為:
SELECT "column_name1", SUM("column_name2")
FROM "table_name"
GROUP BY "column_name1"
HAVING (arithematic function condition)
(GROUP BY從句可選)
由此,我們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實現上述查詢目的:
SELECT store_name, SUM(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GROUP BY store_name
HAVING SUM(sales) > 1500
查詢結果顯示為:
store_name SUM(Sales)
Los Angeles $1800
小註:
SQL語言中設定集合函數的查詢條件時使用HAVING從句而不是WHERE從句。通常情況下,HAVING從句被放置在SQL命令的結尾處。下面,我們重點介紹一下如何在SQL命令中設定別名。SQL語言中一般使用兩種類型的別名,分別為欄位別名和數據表別名。
簡單的說,使用欄位別名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組織查詢的輸出結果。例如,上文所列舉的多個實例中,當我們計算商店銷售總額時,顯示結果中就會出現SUM(sales)。雖然SUM(sales)並不會對我們理解查詢結果帶來不便,但是如果我們需要在查詢中使用多項復雜運算時,顯示結果就不會這么直觀了。如果這時我們使用欄位別名就會極大的提高查詢結果的可讀性。
對於數據表別名,我們可以通過將別名直接放置在FROM從句中數據表名稱的後面設定。數據表別名在我們下面將要講述的連接多個數據表進行查詢的操作中極為有用。
欄位和數據表別名的語法格式如下:
SELECT "table_alias"."column_name1" "column_alias"
FROM "table_name" "table_alias"
即別名都直接放置在各自對應名稱的後面,中間用空格分開。
以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為例,我們可以在GROUP BY一節中所使用的SQL命令中設置如下欄位和數據表別名:
SELECT A1.store_name Store, SUM(Sales) "Total Sales"
FROM Store_Information A1
GROUP BY A1.store_name
查詢結果顯示為:
Store Total Sales
Los Angeles $1800
San Diego $250
Boston $700

連接多個數據表

最後,我們來看一下如果使用SQL語言連接多個數據表,實現對多個數據表的查詢。為方便講解,我們在資料庫中分別創建了兩個名為Store_Information和Region的數據表。

Store_Information

Store_Name
Sales
Date

Los Angeles
$1500
Jan-10-2000

San Diego
$250
Jan-11-2000

Los Angeles
$300
Jan-12-2000

Boston
$700
Jan-12-2000

Region

Region_Name
Store_Name

East
Boston

East
New York

West
Los Angeles

West
San Diego

下面,我們就來看一下通過數據表的連接實現按不同區域查詢銷售額。
我們注意到在名為Region的數據表中包含區域和商店兩個欄位信息,而在名為Store_Information的數據表中則包含每一家商店的銷售信息。因此,為了得到按區域劃分的銷售信息,我們需要將兩個不同數據表的信息結合在一起進行查詢。通過對上述兩個數據表的分析,我們發現每個數據表中都包含一個名為Store_Name的欄位,因此,我們可以使用如下命令實現查詢目的:
SELECT A1.region_name REGION, SUM(A2.Sales) SALES
FROM Geography A1, Store_Information A2
WHERE A1.store_name = A2.store_name
GROUP BY A1.region_name
查詢結果顯示為:
REGION SALES
East $700
West $2050
說明:
上述查詢命令的前兩行用於指定所要查詢的目標欄位,分別為Region數據表中的Region_Name欄位和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中Sales欄位的記錄值總數。這里,我們設定兩個欄位的別名分別為REGION和SALES,兩個數據表的別名分別為A1和A2。如果我們只使用欄位別名而不設定數據表別名的話,上述SQL命令的第一行就變成 如下形式:
SELECT Region.Region_Name REGION, SUM(Store_Information.Sales) SALES
由此我們可以看出有效的使用數據表別名,可以極大的簡化對多個數據表進行操作的SQL命令。
上述查詢命令的第3行為WHERE從句,正是該從句設定了兩個數據表的連接條件。因為我們希望確保Region數據表中的Store_Name欄位能夠與Store_Information數據表中的同名欄位相對應,所以我們規定兩個欄位的記錄值應當相等。在連接多個數據表時,一定要准確設定數據表的連接條件,如果WHERE從句設定不正確,則可能導致查詢結果中出現眾多不相關的數據

❺ sql相同的id是否對應多條數據

sql相同的id是對應多條數據
SQL 語法結構包括:
子句 - 是語句和查詢的組成成分。(在某岩銀些情況下,這些都是可選的。)
表達式 - 可以產生任何標量值,或由列和行的資料庫表
謂詞 - 給需要評估的 SQL 三值邏輯(3VL)(true/false/unknown)或布爾真值指定條件,並限制語句和查詢的效果,或改變程序流程。
查詢 - 基於特定條件檢索數據。這是 SQL 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語句 - 可以持久地影響綱要和數據,也者嫌可以控制資料庫事務、程序流程、連接、粗嫌宴會話或診斷。

❻ SQL的四個組成部分,到底是怎麼分的

(1)數據定義語言,即SQL DDL,用於定義SQL模式、基本表、視圖、索引等結構。

(2)數據操縱語言,即SQL DML。數據操縱分成數據查詢和數據更新兩類。

(3)數據查詢語言,即SQL DQL。

(4)數據控制語言,即SQL DCL,這一部分包括對基本表和視圖的授權、完整性規則的納脊描述、事務控制等內容。

結構化查詢語言是高級的非過程化編程語言,允許用戶在高層數據結構上工作。它不要求用戶指定對數據的存放方法,也不需要用戶了解具體的數據存放方式,所以具有完全不同底層結構的不同資料庫系統, 可以使用相同的結構化查詢語言作為數據輸入與管理的介面。結構化查詢語洞宴滲言語句可以嵌套,這使它具有極大的靈活性和強大的功能。

(6)sql兩種重要成分擴展閱讀:

SQL可以獨立完成資料庫生命周期中的全部活動,包括定義關系模式、錄入數據、建立資料庫、査詢、更新、維護、資料庫重構、資料庫安全性控制等一系列操作,這就為資料庫應用系統開發提供了良好的環境,在資料庫投入運行後,還可根據需要隨時逐步修改祥沒模式,且不影響資料庫的運行,從而使系統具有良好的可擴充性。

❼ SQL語言有哪幾種元素

SQL語言分成了幾種要素,包括:
子句,是語句和查詢的組成成分。
表達式,可以產生任何標量值,或由列和行的資料庫表
謂詞,給需要評估的SQL三值邏輯或布爾真值指定條件,並限制語句和查詢的效果,或改變程序流程。
查詢,基於特定條件檢索數據。這是SQL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
語句,可以持久地影響綱要和數據,也可以控制資料庫事務、程序流程、連接、會話或診斷。
SQL語句也包括分號(";")語句終結符。盡管並不是每個平台都必需,但它是作為SQL語法的標准部分定義的。
無意義的空白在SQL語句和查詢中一般會被忽略,更容易格式化SQL代碼便於閱讀。

❽ SQL Server常用數據類型

SQL Server常用數據類型

數據類型是數據的一種屬性,是數據所表示信息的類型。下面是我為大家搜索整理了關於SQLServer常用數據類型,歡迎參考閱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SQLServer2000提供了比較多的數據類型供用戶使用,包括字元型數據類型、數值型數據類型、貨幣型數據類型、日期/時間型數據類型等。

一、字元型數據類型

字元型數據類型是使用最多的數據類型。它可以用來存儲各種字母、數字元號、特殊符號。在使用字元類型數據時,必須為其加上單引號。若將數值數據包括在單引號中,將被視為字元類型數據。一般來說,字元型數據類型有兩種基本形式:

(一)CHAR定長字元型數據類型

CHAR數據類型的定義形式為CHAR(n),n為長度,n的取值范圍為1-8000,共佔n個位元組。若存儲的字元串長度小於n,則系統自動使用空格填補剩餘的位置。若存儲的字元串長度大於n,那麼在執行插入記錄語句時將導致執行錯誤。

(二)VARCHAR變長字元型數據類型

VARCHAR數據類型的定義形式為VARCHAR(n),最大長度為n,n的取值范圍為1-8000。VARCHAR數據類型的存儲長度為實際字元串的長度,若存儲的字元串長度小於n,系統不會使用空格填補剩餘的位置。VARCHAR數據類型通常用於存放長度變化較大的字元串,這樣可以節約大量的存儲空間。但是使用varn)數據類型的缺點是,這種變長的存儲方法使得用戶無法確切地估計存儲數據所使用的空間大小。

二、數值型數據類型

數值型數據類型包括整型數據類型、數字數據類型和浮點數據類型三種。

(一)整型數據類型

整型數據類型只存儲整數。整型數據類型包括以下四種:

bigint數據類型

bigint數據類型佔8個位元組,共64位,能夠存儲-263~263-1之間的所有正負整數。在64位中,63位用來存儲數值,1位用來存儲數值的正負。

int數據類型

int數據類型佔4個位元組,共32位,能夠存儲-231~231-1之間的所有正負整數。在32位中,31位用來存儲數值,1位用來存儲數值的正負。

smallint數據類型

smallint數據類型佔2個位元組,共16位,能夠存儲-215~215-1之間的所有正負整數。在16位中,15位用來存儲數值,1位用來存儲數值的正負。

(二)數字數據類型

數字數據類型包括decimal數據類型和numeric數據類型兩種,numeric數據類型與decimal數據類型完全相同。decimal數據類型可以提供小數所需要的實際存儲空間,decimal數據類型最多可存儲38位數字。

decimal數據類型的定義形式為decimal(p,s)。

其中:

p:為指定精度或對象能夠控制的數字個數。

s:為指定可放到小數點右邊的小數位數或數字個數。

p和s必須遵守以下規則:0<=s<=p<=38。

(三)浮點數據類型

浮點數據類型包括float數據類型和real數據類型,這兩種數據類型被稱為近似數據類型。

real數據類型

real數據類型佔4個位元組,共32位,能夠存儲-3.40E+38~3.40E+38之間所有的浮點數。

float數據類型

float數據類型佔8個位元組,共64位,能夠存儲-1.79E+308~1.79E+308之間所有的浮點數。float數據類型可精確到第15位小數。float數據類型可以定義為float(n),n為數據的精度。若n取1到7時,實際上是定義了一個real類型的數據,系統將分配4個位元組的.空間存儲數據;若n取8到15時,系統認為其是float類型,將分配8個位元組的空間存儲數據。

三、貨幣型數據類型

貨幣型數據類型用於存儲貨幣值。在SQLServer2000中提供兩種貨幣型數據類型:money數據類型和smallmoney數據類型。

(一)money數據類型

money數據類型使用8個位元組存儲數據,由兩部分組成,前面4個位元組表示貨幣值的整數部分,後面4個位元組表示貨幣值的小數部分。

(二)smallmoney數據類型

smallmoney數據類型類似於money類型,使用4個位元組存儲數據,前面2個位元組表示貨幣值的整數部分,後面2個位元組表示貨幣值的小數部分。

四、日期/時間型數據類型

日期/時間型數據類型用於存儲日期和時間的結合體。

(一)datetime數據類型

datetime數據類型可以存儲從公元1753年1月1日零時起到公元9999年12月31日23時59分59秒之間的所有日期和時間,其精確度可達三百分之一秒。datetime數據類型佔用8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

(二)smalldatetime數據類型

smalldatetime數據類型與datetime數據類型相似,但其日期時間范圍較小,可以存儲從1900年1月1日到2079年6月6日,精度可以達到分鍾。smalldatetime數據類型佔用4個位元組的存儲空間。

SQL Server vNext on Linux安裝

今天微軟正式發布上SQL Server 2016 SP1,根據以往的SP1定律,可以在生產環境上使用了。打了SP1的標准版將具有企業版幾乎所有的的功能。只有RAM 超過128GB或者超過24核心或者超過4路的環境才必須要安裝企業版。

還有一個重要的發布:SQL Server vNext on Linux。也是本文介紹安裝的版本。長話短說,開始安裝。

這個版本的SQL Server,官方支持的平台是Red Hat Enterpise 7.2 或者Ubuntu 16.04。但是我手上暫時沒有Red Hat,就用CentOS 7.2試試。我是以root身份安裝的。

1. 安裝

#下載庫配置文件curl https://packages.microsoft.com/config/rhel/7/mssql-server.repo > /etc/yum.repos.d/mssql-server.repo#安裝sudo yum install -y mssql-server

2. 運行配置文件

#運行SQL Server的配置文件進行配置。#這個過程會要你同意License條款,設置SA密碼,設置SQL Server服務開機啟動/opt/mssql/bin/sqlservr-setup

3. 檢查服務狀態

#檢查SQL Server的服務狀態systemctl status mssql-server

4. 修改防火牆

#修改防火牆,允許1433埠systemctl start firewalldfirewall-cmd --zone=public --add-port=1433/tcp --permanentfirewall-cmd --reload

5. 安裝SQL工具,包括sqlcmd和bcp

#下載源的庫配置文件curl https://packages.microsoft.com/config/rhel/7/prod.repo > /etc/yum.repos.d/msprod.repo#安裝toolsyum install mssql-tools

6. 連接測試

# 使用sqlcmd的本地連接。直接在-P參數後填密碼或者回車後輸入密碼。sqlcmd -S . -U SA -p

發現sqlcmd的使用方式和windows下是一樣的。返回內容最後有一個根據當前查詢的耗時預估的每秒事務處量。

然後建個庫,建個表試試。

遠程連接。從windows使用sqlcmd,用外網IP連接

使用SSMS連接,我使用是SQL 2014安裝時自帶SSMS,可能會有一些不支持問題。可以看到Agent沒啟動的,實際上是這個版本沒有Agent。

有意思的是,使用SSMS可以創建庫,卻不能創建表。從錯誤信息來看,似乎是不支持圖形界面創建表。

總結:

嘗鮮性地測試一下,有機會還會測試更多功能。目前不支持Agent,復制和大部分BI功能組件。

很多人對SQL Server On Linux是有所期待。如果它在Linux上的表現與之在以往Windows上的表現一樣優秀的話,我相信會有更多人會使用它的。

SQL Server On Linux的更多文檔內容:SQL Server on Linux Documentation

;

❾ 能幫忙解釋一下關於微軟官網的下載的sql都是什麼意思

1、這些都是windows版本的關於sql server的安裝包,電腦是64位的話安裝x64的版本。

2、文件名的解釋:

1)SQLEXPR開頭的是sql server的express的各個版本,express就是精簡版,免費但功能少。

2)SQLEXPRADV與SQLEXPRWT版本是增強版,也是免費的,同時增強了某些功能。

3)SQLManagementStudio是資料庫可視化管理工具。

4)x64是指適合64位的系統,x86是指適合86位的系統。

3、另外學習資料庫sql有兩種,分別是sql server還是mysql。這兩個資料庫是有區別的,如果學習sql server,那麼下載是:sql server 2008經典版本(SQLEXPR_x64_CHS.exe)。如果學習mysql,那麼下載是:mysql 5.7版本

(9)sql兩種重要成分擴展閱讀:

1、學習的教程推薦:《SQL從入門到精通》、《SQL Server實用基礎教程》等。

2、sql server是一個資料庫工具,一般只有在學校的時候使用。重要的是sql語句,因為不管是oracle資料庫、sql server資料庫還是mysql資料庫,sql語句都是通用的。

3、可以把 SQL 分為兩個部分:數據操作語言 (DML) 和 數據定義語言 (DDL)。

1)數據操作語言 (DML)---主要是查詢和更新

SELECT - 從資料庫表中獲取數據

UPDATE - 更新資料庫表中的數據

DELETE - 從資料庫表中刪除數據

INSERT INTO - 向資料庫表中插入數據

2)數據定義語言 (DDL)---主要是創建、刪除、增加索引、鍵、約束

CREATE DATABASE - 創建新資料庫

ALTER DATABASE - 修改資料庫

CREATE TABLE - 創建新表

ALTER TABLE - 變更(改變)資料庫表

DROP TABLE - 刪除表

CREATE INDEX - 創建索引(搜索鍵)

DROP INDEX - 刪除索引

❿ SQL 中有哪幾種類型的變數,各自有什麼特點。

bit
整型
bit 數據類型是整型,其值只能是0、1或空值。這種數據類型用於存儲只有兩種可能值的數據,如Yes 或No、True 或Fa lse 、On 或Off

int
整型
int 數據類型可以存儲從- 231(-2147483648)到231(2147483 647)之間的整數。存儲到資料庫的幾乎所有數值型的數據都可以用這種數據類型。這種數據類型在資料庫里佔用4個位元組

smallint
整型
smallint 數據類型可以存儲從- 215(-32768)到215(32767)之間的整數。這種數據類型對存儲一些常限定在特定范圍內的數值型數據非常有用。這種數據類型在資料庫里佔用2 位元組空間

tinyint
整型
tinyint 數據類型能存儲從0到255 之間的整數。它在你只打算存儲有限數目的數值時很有用。 這種數據類型在資料庫中佔用1 個位元組

numeric
精確數值型
numeric數據類型與decimal 型相同

decimal
精確數值型
decimal 數據類型能用來存儲從-1038-1到1038-1的固定精度和范圍的數值型數據。使用這種數據類型時,必須指定范圍和精度。 范圍是小數點左右所能存儲的數字的總位數。精度是小數點右邊存儲的數字的位數

money
貨幣型
money 數據類型用來表示錢和貨幣值。這種數據類型能存儲從-9220億到9220 億之間的數據,精確到貨幣單位的萬分之一

smallmoney
貨幣型
smallmoney 數據類型用來表示錢和貨幣值。這種數據類型能存儲從-214748.3648 到214748.3647 之間的數據,精確到貨幣單位的萬分之一

float
近似數值型
float 數據類型是一種近似數值類型,供浮點數使用。說浮點數是近似的,是因為在其范圍內不是所有的數都能精確表示。浮點數可以是從-1.79E+308到1.79E+308 之間的任意數

real
近似數值型
real 數據類型像浮點數一樣,是近似數值類型。它可以表示數值在-3.40E+38到3.40E+38之間的浮點數

datetime
日期時間型
datetime數據類型用來表示日期和時間。這種數據類型存儲從1753年1月1日到9999年12月3 1日間所有的日期和時間數據, 精確到三百分之一秒或3.33毫秒

Smalldatetime
日期時間型
smalldatetime 數據類型用來表示從1900年1月1日到2079年6月6日間的日期和時間,精確到一分鍾

cursor
特殊數據型
cursor 數據類型是一種特殊的數據類型,它包含一個對游標的引用。這種數據類型用在存儲過程中,而且創建表時不能用

timestamp
特殊數據型
timestamp 數據類型是一種特殊的數據類型,用來創建一個資料庫范圍內的唯一數碼。 一個表中只能有一個timestamp列。每次插入或修改一行時,timestamp列的值都會改變。盡管它的名字中有「time」, 但timestamp列不是人們可識別的日期。在一個資料庫里,timestamp值是唯一的

Uniqueidentifier
特殊數據型
Uniqueidentifier數據類型用來存儲一個全局唯一標識符,即GUID。GUID確實是全局唯一的。這個數幾乎沒有機會在另一個系統中被重建。可以使用NEWID 函數或轉換一個字元串為唯一標識符來初始化具有唯一標識符的列

char
字元型
char數據類型用來存儲指定長度的定長非統一編碼型的數據。當定義一列為此類型時,你必須指定列長。當你總能知道要存儲的數據的長度時,此數據類型很有用。例如,當你按郵政編碼加4個字元格式來存儲數據時,你知道總要用到10個字元。此數據類型的列寬最大為8000 個字元

varchar
字元型
varchar數據類型,同char類型一樣,用來存儲非統一編碼型字元數據。與char 型不一樣,此數據類型為變長。當定義一列為該數據類型時,你要指定該列的最大長度。 它與char數據類型最大的區別是,存儲的長度不是列長,而是數據的長度

text
字元型
text 數據類型用來存儲大量的非統一編碼型字元數據。這種數據類型最多可以有231-1或20億個字元

nchar
統一編碼字元型
nchar 數據類型用來存儲定長統一編碼字元型數據。統一編碼用雙位元組結構來存儲每個字元,而不是用單位元組(普通文本中的情況)。它允許大量的擴展字元。此數據類型能存儲4000種字元,使用的位元組空間上增加了一倍

nvarchar
統一編碼字元型
nvarchar 數據類型用作變長的統一編碼字元型數據。此數據類型能存儲4000種字元,使用的位元組空間增加了一倍

ntext
統一編碼字元型
ntext 數據類型用來存儲大量的統一編碼字元型數據。這種數據類型能存儲230 -1或將近10億個字元,且使用的位元組空間增加了一倍

binary
二進制數據類型
binary數據類型用來存儲可達8000 位元組長的定長的二進制數據。當輸入表的內容接近相同的長度時,你應該使用這種數據類型

varbinary
二進制數據類型
varbinary 數據類型用來存儲可達8000 位元組長的變長的二進制數據。當輸入表的內容大小可變時,你應該使用這種數據類型

image
二進制數據類型
image 數據類型用來存儲變長的二進制數據,最大可達231-1或大約20億位元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