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c語言中define用法
C語言中define的用法(2009-08-17 19:21:11)轉載標簽: 雜談
define是C語言中的預處理命令,它用於宏定義,可以提高源代碼的可讀性,為編程提供方便。
預伏虛處理命令以「#」號開頭,如包含命令#include,宏定義命令#define等。一般都放在源文件的前面,它們稱為預處理部分。
所謂預處理是指在進行編譯之前所作的工作。預處理是C語言的一個重要功能,它由預處理程序負責完成。缺侍燃當對一個源文件進行編譯時,系統將自動引用預處理程序對源程序中的預處理部分作處理,處理完畢自動進入對源程序的編譯。
宏的定義
在C或C++語言源程序中允許用一個標識符來表示一個字元串,稱為「宏」。被定義為「宏」的標識符稱為「宏名」。在編譯預處理時,對程序中所有出現的「宏名」,都用宏定義中的字元串去代換,這稱為「宏代換」或「宏展開」。宏定義是由源程序中的宏定義命令完成的。宏代換是由預處理程序自動完成的。
在C或C++語言中,「宏」分為有參數和無參數兩種。
無參數宏定義
無參數宏就是不帶參數,其定義的一般形式為:
#define 標識符 字元串
「標識符」為所定義的宏名。「字元串」可以是常數、表達式、格式串等。
例如:
#define PI 3.14
它的作用是指定標識符PI來代替常數3.14。在編寫源程序時,所有用到3.14的地方都可用PI代替,而對源程序作編譯時,將先由預處理程序進行宏代換,即用3.14去置換所有的宏名PI,然後再進行編譯。
宏定義是用宏名來表示一個字元串,在宏展開時又以該字元串取代宏名,這只是一種簡單的代換,字元串可以是常數,也可以是表達式,預處理程序對它不作任何檢查。如有錯誤,只能在編譯已被宏展開後的源程序時發現。
宏定義不是說明或語句(它是預處理指令),在行末不必加分號,如加上分號則連分號也一起置換。
下面舉一個無參數宏替代常數的例子:
#define PI 3.14
#include
int main()
{
float r = 1.0;
float area = PI*r*r;
printf("The area of the circle is %f",area);
return 0;
}
再舉一個使用無參數宏替代字元串的例子:
#define M (y*y+3*y)
#include
int main()
{
int s,y;
printf("input a number: ");
scanf("%d",&y);
s = 3*M + 4*M + 5*M;
printf("s=%d\n",s);
return 0;
}
# define M (y*y+3*y) 定義M表達式(y*y+3*y)。在編寫源程序時,所有的(y*y+3*y)都可由M代替,而對源程序作編譯時,將先由預處理程序進行宏代換,即用 (y*y+3*y)表達式去置換所有的宏名M,然後再進行編譯。
上常式序中首先進行宏定義,定義M表達式(y*y+3*y),在s= 3*M+4*M+5* M中作了宏調用。在預處理時經宏展開後該語句變為:s=3*(y*y+3*y)+4* (y*y+3*y)+5* (y*y+3*y);但要注意的是,在宏定義中表達式(y*y+3*y)兩邊的括弧不能少。否則會發生錯誤。
帶參數宏定義
C語言允許談拿宏帶有參數。在宏定義中的參數稱為形式參數,在宏調用中的參數稱為實際參數。對帶參數的宏,在調用中,不僅要宏展開,而且要用實參去代換形參。
帶參數宏定義的一般形式為:
#define 宏名(形參表) 字元串
在字元串中含有各個形參。
帶參數宏調用的一般形式為:
宏名(實參表)
例如:
#define M(y) y*y+3*y
....
k=M(5);
....
在宏調用時,用實參5去代替形參y,經預處理宏展開後的語句為:
k=5*5+3*5
舉一個具體例子:
#define MAX(a,b) (a>b)?a:b
#include
int main()
{
int x,y,max;
printf("input two numbers: ");
scanf("%d%d",&x,&y);
max = MAX(x,y);
printf("max=%d\n",max);
return 0;
}
上常式序的第一行進行帶參數宏定義,用宏名MAX表示條件表達式(a>b)?a:b,形參a,b均出現在條件表達式中。程序第七行max = MAX(x, y)為宏調用,實參x,y,將代換形參a,b。宏展開後該語句為: max = (x>y)?x:y;用於計算x,y中的大數。
對於帶參的宏定義有以下問題需要說明:
1. 帶參宏定義中,宏名和形參表之間不能有空格出現。
例如把: #define MAX(a,b) (a>b)?a:b寫為: #define MAX (a,b) (a>b)?a:b 將被認為是無參宏定義,宏名MAX代表字元串 (a,b)(a>b)?a:b。
宏展開時,宏調用語句: max = MAX(x,y);將變為: max = (a,b)(a>b)?a:b(x,y);這顯然是錯誤的。
2. 在宏定義中的形參是標識符,而宏調用中的實參可以是表達式。
#define SQ(y) (y)*(y)
#include
int main()
{
int a,sq;
printf("input a number: ");
scanf("%d",&a);
sq=SQ(a+1);
printf("sq=%d\n",sq);
return 0;
}
上例中第一行為宏定義,形參為y。程序第七行宏調用中實參為a+1,是一個表達式,在宏展開時,用a+1代換y,再用(y)*(y) 代換SQ,得到如下語句: sq=(a+1)*(a+1); 這與函數的調用是不同的,函數調用時要把實參表達式的值求出來再賦予形參。而宏代換中對實參表達式不作計算直接地照原樣代換。
3. 在宏定義中,字元串內的形參通常要用括弧括起來以避免出錯。在上例中的宏定義中(y)*(y)表達式的y都用括弧括起來,結果是正確的。如果去掉括弧,把程序改為以下形式:
#define SQ(y) y*y
#include
int main()
{
int a,sq;
printf("input a number: ");
scanf("%d",&a);
sq=SQ(a+1);
printf("sq=%d\n",sq);
return 0;
}
運行結果為:input a number:3
sq=7 (我們期望的結果卻是16)。
問題在哪裡呢? 這是由於代換只作符號代換而不作其它處理而造成的。 宏代換後將得到以下語句: sq=a+1*a+1; 由於a為3故sq的值為7。這顯然與題意相違,因此參數兩邊的括弧是不能少的。有時候,即使在參數兩邊加括弧還是不夠的,請看下面程序:
#define SQ(y) (y)*(y)
#include
int main()
{
int a,sq;
printf("input a number: ");
scanf("%d",&a);
sq=160/SQ(a+1);
printf("sq=%d\n",sq);
return 0;
}
本程序與前例相比,只把宏調用語句改為: sq=160/SQ(a+1); 運行本程序如輸入值仍為3時,希望結果為10。但實際運行的結果如下:input a number:3sq=160。
為什麼會得這樣的結果呢?分析宏調用語句,在宏代換之後變為: sq=160/(a+1)*(a+1);a為3時,由於「/」和「*」運算符優先順序和結合性相同,則先作160/(3+1)得40,再作40*(3+1)最後得160。為了得到正確答案應在宏定義中的整個字元串外加括弧,程序修改如下:
#define SQ(y) ((y)*(y))
#include
int main()
{
int a,sq;
printf("input a number: ");
scanf("%d",&a);
sq=160/SQ(a+1);
printf("sq=%d\n",sq);
return 0;
}
以上討論說明,對於宏定義,保險的做法是不僅應在參數兩側加括弧,也應在整個字元串外加括弧。
4. 帶參數的宏和帶參函數很相似,但有本質上的不同,把同一表達式用函數處理與用宏處理兩者的結果有可能是不同的。
下面舉一個例子進行對比:
使用函數:
#include
int SQ(int);
int main()
{
int i=1;
while(i<=5)
printf("%d\n",SQ(i++));
return 0;
}
int SQ(int y)
{
return((y)*(y));
}
使用宏:
#define SQ(y) ((y)*(y))
#include
int main()
{
int i=1;
while(i<=5)
printf("%d\n",SQ(i++));
return 0;
}
在使用函數的例子中函數名為SQ,形參為Y,函數體表達式為((y)*(y))。在使用宏的例子中宏名為SQ,形參也為y,字元串表達式為(y)*(y))。兩例表面是相同的,函數調用為SQ(i++),宏調用為SQ(i++),實參也是相同的。但輸出結果卻大不相同,分析如下:
在使用函數的例子中,函數調用是把實參i值傳給形參y後自增1。然後輸出函數值。因而要循環5次。輸出1~5的平方值。而在使用宏的例子中,宏調用時,只作代換。SQ(i++)被代換為((i++)*(i++))。在第一次循環時,由於i等於1,其計算過程為:表達式中前一個i初值為1,然後i自增1變為2,因此表達式中第2個i初值為2,兩相乘的結果也為2,然後i值再自增1,得3。在第二次循環時,i值已有初值為3,因此表達式中前一個i為3,後一個i為4,乘積為12,然後i再自增1變為5。進入第三次循環,由於i 值已為5,所以這將是最後一次循環。計算表達式的值為5*6等於30。i值再自增1變為6,不再滿足循環條件,停止循環。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函數調用和宏調用二者在形式上相似,在本質上是完全不同的。
"\","#","#@"和"##"
在用#define 定義時 , 斜杠("\")是用來續行的,"#"用來把參數轉換成字元串,是給參數加上雙引號。"##"則用來連接前後兩個參數,把它們變成一個字元串,"#@"是給參數加上單引號。下面的例子會使您很容易理解。
#define Conn(x,y) x##y
#define ToChar(a) #@a
#define ToString(x) #x
int n = Conn(123,456); 結果就是n=123456;
char* str = Conn("asdf", "adf")結果就是 str = "asdfadf";
char a = ToChar(1);結果就是a='1';
char* str = ToString(123132);就成了str="123132";
為什麼需要」#」,」 #@」和」##」這三個操作符呢?原因如下:
宏名在源程序中若用引號括起來,則預處理程序不對其作宏代換。如下:
#define OK 100
#include
int main()
{
printf("OK");
printf("\n");
return 0;
}
上例中定義宏名OK表示100,但在printf語句中OK被引號括起來,因此不作宏代換。程序的運行結果為:OK,這表示把「OK」當字元串處理。
同樣,宏名在源程序中若用單引號括起來,則預處理程序也不對其作宏代換。
宏定義的嵌套
宏定義允許嵌套,在宏定義的字元串中可以使用已經定義的宏名。在宏展開時由預處理程序層層代換。例如:
#define PI 3.1415926
#define S PI*y*y
對語句: printf("%f",s);
在宏代換後變為: printf("%f",3.1415926*y*y);
結束語
使用宏代替一個在程序中經常使用的常量,這樣該常量改變時,不用對整個程序進行修改,只修改宏定義的字元串即可,而且當常量比較長時,我們可以用較短的有意義的標識符來寫程序,這樣更方便一些。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子,圓周率π是在數學上常用的一個值,有時我們會用3.14來表示,有時也會用3.1415926等,這要看計算所需要的精度,如果我們編制的一個程序中要多次使用它,那麼需要確定一個數值,在本次運行中不改變,但也許後來發現程序所表現的精度有變化,需要改變它的值,這就需要修改程序中所有的相關數值,這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不便,但如果使用宏定義,使用一個標識符來代替,則在修改時只修改宏定義即可,還可以減少輸入 3.1415926這樣長的數值多次的情況,我們可以如此定義 #define pi 3.1415926,既減少了輸入又便於修改,何樂而不為呢?
另外,使用帶參數的宏定義可完成函數調用的功能,又能減少系統開銷,提高運行效率。正如C語言中所講,函數的使用可以使程序更加模塊化,便於組織,而且可重復利用,但在發生函數調用時,需要保留調用函數的現場,以便子函數執行結束後能返回繼續執行,同樣在子函數執行完後要恢復調用函數的現場,這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子函數執行的操作比較多,這種轉換時間開銷可以忽略,但如果子函數完成的功能比較少,甚至於只完成一點操作,如一個乘法語句的操作,則這部分轉換開銷就相對較大了,但使用帶參數的宏定義就不會出現這個問題,因為它是在預處理階段即進行了宏展開,在執行時不需要轉換,即在當地執行。宏定義可完成簡單的操作,但復雜的操作還是要由函數調用來完成,而且宏定義所佔用的目標代碼空間相對較大。所以在使用時要依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使用宏定義。
2. define在c語言中用法
define指的是可以將一個變數的值變成我們所定義的值,比如#definePI=3.14,那麼後面的PI在使用過程中,PI自身的數值都將一直是3.14。
系統變數分為四種:
1、int整形變數。
2、用戶存放整數的變數。
3、佔4個位元組的大小;float單精度浮點型,就是存放小數點的數值;佔4個位元組大小;double高精度浮點型,相對float而言,double保留的小數點位數更精確。
4、佔8個位元組的大小;char字元變數,主要存放字母,佔1個位元組的大小。
define優點:
使用簡單宏定義可用宏代替一個在程序中經常使用的常量,這樣在將該常量改變時,不用對整個程序進行修改,只修改宏定義的字元串即可,而且當常量比較長時, 我們可以用較短的有意義的標識符來寫程序,這樣更方便一些。我們所說的常量改變不是在程序運行期間改變,而是在編程期間的修改。
3. C語言宏語句的格式是啥
例如:
#define PI 3.14
其中:
1. #define為宏定義;
2.PI為定義的量(後面將要用到的);
3.3.14為被定義的量(後續需逗明要修改這里攔敬就山衡告可以)
4. c語言中define的用法
C語言是計算機軟體領域非常經典的編程語言,unix、linux等眾多操作系統均是由C語言編寫而成。而在硬體控制、底層驅動等應用領域,C語言更是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下面我就跟你們詳細介紹下c語言中define的用法,希望對你們有用。
c語言中define的用法如下:
#define是C語言中提供的宏定義命令,其主要目的是為程序員在編程時提供一定的方便,並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但學生在學習時往往不能 理解該命令的本質,總是在此處產生一些困惑,在編程時誤用該命令,使得程序的運行與預期的目的不一致,或者在讀別人寫的程序時,把運行結果理解錯誤,這對 C語言的學習很不利。
1. #define命令剖析
1.1 #define的概念
#define命令是C語言中的一個宏定義命令,它用來將一個標識符定義為一個字元串,該標識符被稱為宏名,被定義的字元串稱為替換文本。
該命令有兩種格式:一種是簡單的宏定義,另一種是帶參數的宏定義。
(1) 簡單的宏定義:
#define <宏名><字元串>
例: #define PI 3.1415926
(2) 帶參數的宏定義
#define <宏名> (<參數表>) <宏體>
例: #define A(x) x
一個標識符被宏定義後,該標識符便是一個宏名。這時,在程序中出現的是宏名,在該程序被編譯前,先將宏名用被定義的字元串替換,這稱為宏替換,替換後才進行編譯,宏替換是簡單的替換。
1.2 宏替換發生的時機
為了能夠真正理解#define的作用,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對C語言源程序的處理過程。當我們在一個集成的開發環境如Turbo C中將編寫好的源程序進行編譯時,實際經過了預處理、編譯、匯編和連接幾個過程,見圖1。
源程序預處理器修改後的源程序編譯器匯編程序匯編器可重定位的目標程序連接器可執行的目標程序圖1C語言的編譯過程
其中預處理器產生編譯器的輸出,它實現以下的功能:
(1) 文件包含
可以把源程序中的#include 擴展為文件正文,即把包含的.h文件找到並展開到#include 所在處。
(2) 條件編譯
預處理器根據#if和#ifdef等編譯命令及其後的條件,將源程序中的某部分包含進來或排除在外,通常把排除在外的語句轉換成空行。
(3) 宏展開
預處理器將源程序文件中出現的對宏的引用展開成相應的宏 定義,即本文所說的#define的功能,由預處理器來完成。
經過預處理器處理的源程序與之前的源程序有所有不同,在這個階段所進行的工作只是純粹的替換與展開,沒有任何計算功能,所以在學習#define命令時只要能真正理解這一點,這樣才不會對此命令引起誤解並誤用。
2#define使用中的常見問題解析
2.1 簡單宏定義使用中出現的問題
在簡單宏定義的使用中,當替換文本所表示的字元串為一個表達式時,容易引起誤解和誤用。如下例:
例1 #define N 2+2
void main()
{
int a=N*N;
printf(“%d”,a);
}
(1) 出現問題:在此程序中存在著宏定義命令,宏N代表的字元串是2+2,在程序中有對宏N的使用,一般同學在讀該程序時,容易產生的問題是先求解N為2+2=4,然後在程序中計算a時使用乘法,即N*N=4*4=16,其實該題的結果為8,為什麼結果有這么大的偏差?
(2)問題解析:如1節所述,宏展開是在預處理階段完成的,這個階段把替換文本只是看作一個字元串,並不會有任何的計算發生,在展開時是在宏N出現的地方 只是簡單地使用串2+2來代替N,並不會增添任何的符號,所以對該程序展開後的結果是a=2+2*2+2,計算後=8,這就是宏替換的實質,如何寫程序才 能完成結果為16的運算呢?
(3)解決辦法:將宏定義寫成如下形式
#define N (2+2)
這樣就可替換成(2+2)*(2+2)=16
2.2 帶參數的宏定義出現的問題
在帶參數的宏定義的使用中,極易引起誤解。例如我們需要做個宏替換能求任何數的平方,這就需要使用參數,以便在程序中用實際參數來替換宏定義中的參數。一般學生容易寫成如下形式:
#define area(x) x*x
這在使用中是很容易出現問題的,看如下的程序
void main()
{
int y=area(2+2);
printf(“%d”,y);
}
按理說給的參數是2+2,所得的結果應該為4*4=16,但是錯了,因為該程序的實際結果為8,仍然是沒能遵循純粹的簡單替換的規則,又是先計算再替換 了,在這道程序里,2+2即為area宏中的參數,應該由它來替換宏定義中的x,即替換成2+2*2+2=8了。那如果遵循(1)中的解決辦法,把2+2 括起來,即把宏體中的x括起來,是否可以呢?#define area(x) (x)*(x),對於area(2+2),替換為(2+2)*(2+2)=16,可以解決,但是對於area(2+2)/area(2+2)又會怎麼樣 呢,有的學生一看到這道題馬上給出結果,因為分子分母一樣,又錯了,還是忘了遵循先替換再計算的規則了,這道題替換後會變為 (2+2)*(2+2)/(2+2)*(2+2)即4*4/4*4按照乘除運算規則,結果為16/4*4=4*4=16,那應該怎麼呢?解決方法是在整個 宏體上再加一個括弧,即#define area(x) ((x)*(x)),不要覺得這沒必要,沒有它,是不行的。
要想能夠真正使用好宏定義,那麼在讀別人的程序時,一定要記住先將程序中對宏的使用全部替換成它所代表的字元串,不要自作主張地添加任何其他符號,完全展 開後再進行相應的計算,就不會寫錯運行結果。如果是自己編程使用宏替換,則在使用簡單宏定義時,當字元串中不只一個符號時,加上括弧表現出優先順序,如果是 帶參數的宏定義,則要給宏體中的每個參數加上括弧,並在整個宏體上再加一個括弧。看到這里,不禁要問,用宏定義這么麻煩,這么容易出錯,可不可以摒棄它, 那讓我們來看一下在C語言中用宏定義的好處吧。
3 宏定義的優點
(1) 方便程序的修改
使用簡單宏定義可用宏代替一個在程序中經常使用的常量,這樣在將該常量改變時,不用對整個程序進行修改,只修改宏定義的字元串即可,而且當常量比較長時, 我們可以用較短的有意義的標識符來寫程序,這樣更方便一些。我們所說的常量改變不是在程序運行期間改變,而是在編程期間的修改,舉一個大家比較熟悉的例 子,圓周率π是在數學上常用的一個值,有時我們會用3.14來表示,有時也會用3.1415926等,這要看計算所需要的精度,如果我們編制的一個程序中 要多次使用它,那麼需要確定一個數值,在本次運行中不改變,但也許後來發現程序所表現的精度有變化,需要改變它的值, 這就需要修改程序中所有的相關數值,這會給我們帶來一定的不便,但如果使用宏定義,使用一個標識符來代替,則在修改時只修改宏定義即可,還可以減少輸入 3.1415926這樣長的數值多次的情況,我們可以如此定義 #define pi 3.1415926,既減少了輸入又便於修改,何樂而不為呢?
(2) 提高程序的運行效率
使用帶參數的宏定義可完成函數調用的功能,又能減少系統開 銷,提高運行效率。正如C語言中所講,函數的使用可以使程序更加模塊化,便於組織,而且可重復利用,但在發生函數調用時,需要保留調用函數的現場,以便子 函數執行結束後能返回繼續執行,同樣在子函數執行完後要恢復調用函數的現場,這都需要一定的時間,如果子函數執行的操作比較多,這種轉換時間開銷可以忽 略,但如果子函數完成的功能比較少,甚至於只完成一點操作,如一個乘法語句的操作,則這部分轉換開銷就相對較大了,但使用帶參數的宏定義就不會出現這個問 題,因為它是在預處理階段即進行了宏展開,在執行時不需要轉換,即在當地執行。宏定義可完成簡單的操作,但復雜的操作還是要由函數調用來完成,而且宏定義 所佔用的目標代碼空間相對較大。所以在使用時要依據具體情況來決定是否使用宏定義。
形式參數不能用帶引號的字元串替換。
但是,如果在替換文本中,參數名以#作為前綴則結果將被擴展為 由 實際參數 替換 此實際參數的帶引號的字元串。
例如,可以將它與字元串連接運算結合起來編寫一個調試列印宏:
#define dprint(expr) printf(#expr “ = %\n”,expr)
使用語句 dprint(x/y);
調用宏時,該宏將被擴展為:printf(“x/y”“ = %\n”,x/y);
其中的字元串被連接起來了,這樣便等價於printf(“x/y = %\n”,x/y);
在實際參數中,每個雙引號 “ 將被替換為 \” ;反斜杠\將被替換為\\,因此替換後的字元串是合法的字元串常量。
預處理運算符 ## 為宏擴展提供了一種連接實際參數的手段。如果替換文本中的參數與 ## 相鄰,則該參數將被實際參數替換,##與前後的空白符將被刪除,並對替換後的結果重新掃描。
例如,下面定義的宏paste用於連接兩個參數
#define paste(front, back) front ## back
因此,宏調用past(name,1)的結果將建立記號name1.
c語言中沒有swap這個函數,C語言不支持重載,也沒有模版的概念,所以對於每一種類型,都要寫出相應的swap,如
intSwap (int *, int *);
longSwap (long *, long *);
stringSwap (char *, char *);
宏定義swap(t,x,y)以交換t類型的兩個參數(要使用程序塊結構)。
程序如下:
#include <iostream.h>
#define SWAP(t,x,y) \
{\
t temp = *y;\
*y = *x;\
*x = temp;\
}
main()
{
int a = 10, b = 5;
SWAP(int,&a,&b)
cout << a << endl << b<<endl;
}
用\換行,\的意思是說把下一行看作和這行是同一行.換行必須要反斜杠,而且\後面直接回車,不能有空格。
5. c語言define用法是什麼
1、簡單的define定義#define MAXTIME 1000
一個簡單的MAXTIME就定義好了,它代表1000,如果在程序裡面寫if(i<MAXTIME){.........}
編譯器在處理這個代碼之前會對MAXTIME進行處理替換為1000。
這樣的定義看起來類似於普通的常量定義CONST,但也有著不同,因為define的定義更像是簡單的文本替換,而不是作為一個量來使用,這個問題在下面反映的尤為突出。
2、define的「函數定義」
define可以像函數那樣接受一些參數,#define max(x,y) (x)>(y)?(x):(y);
這個定義就將返回兩個數中較大的那個,看到了嗎?因為這個「函數」沒有類型檢查,就好像一個函數模板似的,當然,它絕對沒有模板那麼安全就是了。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模板來使用而已。
C語言中無參宏定義的一般形式:
#define 宏名 字元串,其中的「#」表示這是一條預處理命令。凡是以「#」開頭的均為預處理命令。「define」為宏定義命令。「標識符」為所定義的宏名。「字元串」可以是常數、表達式、格式串等。
例如:#define M (a+b)它的作用是指定標識符M來代替表達式(a+b)。在編寫源程序時,所有的(a+b)都可由M代替,而對源程序作編譯時,將先由預處理程序進行宏代換,即用(a+b)表達式去置換所有的宏名M,然後再進行編譯。
6. c語言define用法舉例
define的用法如下三種:
1、第一種是定義標識,標識有效范圍為整個程序,斗擾形如defineXXX,常碰拍與#if配合使空吵旦用。
2、第二種是定義常數,如#definemax100,則max代表100(這種情況下使用const定義常數更好,因為:const常量有數據類型,而宏常量沒有數據類型。
編譯器可以對前者進行類型安全檢查,而對後者只進行字元替換,沒有類型安全檢查,並且在字元替換時可能會產生意料不到的錯誤)。
3、第三種是定義"函數",如#defineget_max(a,b)((a)>(b)?(a):(b))則以後使用get_max(x,y)就可以得到x和y中較大的數(這種方法存在一些弊病,如get_max(a++,b)時,a++會被執行多少次取決於a和b的大小。
所以建議還是用內聯函數而不是這種方法提高速度。雖然有這樣的弊病,但這種方法的確非常靈活,因為a和b可以是各種數據類型。)efine的用法。
7. C語言#define的用法(2)
例如:如果x是一個宏參量,那麼#x可以把參數名轉化為相應的字元串。該過程稱為字元串化。
#include
#define PSQR(x) printf ("The square of " #x" is %d\n", ((x)*(x)))
int main (void)
{
int y = 2;
PSQR (y);
PSQR (2 + 4);
return 0;
}
輸出結果:
The square of y is 4
The square of 2 + 4 is 36
#include
#include
#define VEG(n) #n
int main()
{
char str[20];
strcpy(str,VEG(num));//num
printf("%s\n",str);//拷貝
return 0;
}
輸出結果:
num
預處理器的粘合劑:##運算符
和#運算符一樣,##運算符可以用於類函數宏的替換部分。另外,##還可用於類對象宏的替換部分。這個運算符把兩個語言符號組合成單個語言符號。
#include
#define XNAME(n) x##n
#define PRINT_XN(n) printf ("x"#n" = %d\n", x##n)
int main (void)
{
int XNAME (1) = 14; //變為 int x1 = 14;
int XNAME (2) = 20; //變為 int x2 = 20;
PRINT_XN (1); //變為 printf ("x1 = %d\n", x1);
PRINT_XN (2); //變為 printf ("x2 = %d\n", x2);
return 0;
}
輸出結果:
x1 = 14
x2 = 20
宏用於簡單函數:
#include
#define MAX(x,y) ((x)>(y) ? (x) : (y)) /*比較大小*/
#define ABS(x) ((x) < 0 ? -(x) : (x)) /*絕對值*/
#define ISSIGN(x) ((x) == '+' || (x) == '-' ? 1 : 0) /*正負號*/
int main()
{
printf ("較大的為: %d\n", MAX(5,3));
printf ("絕對值為: %d\n", ABS (-2));
printf ("正負號為: %d\n", ISSIGN ('+'));
return 0;
}
輸出結果:
較大的為: 5
絕對值為: 2
正負號為: 1
下面是需要注意的幾點:
1、宏的名字中不能有空格,但是在替代字元串中可以使用空格。ANSI C 允許在參數列表中使用空格。
2、用圓括弧括住每個參數,並括住宏的整體定義。
3、用大寫字母表示宏函數名,便於與變數區分。
4、有些編譯器限制宏只能定義一行。即使你的編譯器沒有這個限制,也應遵守這個限制。
5、宏的一個優點是它不檢查其中的變數類型,這是因為宏處理字元型字元串,而不是實際值。
面試:用預處理指令#define 聲明一個常數,用以表明1年中有多少秒(忽略閏年問題)
#define SEC (60*60*24*365)UL
考察內容:
1、懂得預處理器將為你計算常量表達式的值,因此,可直接寫出你是如何計算一年中有多少秒而不是計算出實際的值,這樣更清晰而沒有代價。
2、意識到這個表達式將使一個16 位機的整形數溢出,因此要用到長整形符號 L ,告訴編譯器這個常數是長整形數。
3、如果你在你的表達式中用到UL(表示無符號長整型),那麼你有了一個好的`起點。
面試:寫一個“標准”宏MIN ,這個宏輸入兩個參數並返回較小的一個
#define MIN(A,B) ((A) <= (B) ? (A) : (B))
考察內容:
1、三目表達式的使用
2、使用必須的足夠多的圓括弧來保證以正確的順序進行運行和結合
3、進一步討論,在宏中不要使用增量或減量運算符
參看:宏名必須用大寫字母嗎?
研究:C語言中用宏定義(define)表示數據類型和用typedef定義數據類型有什麼區別?
宏定義只是簡單的字元串代換,是在預處理完成的,而typedef是在編譯時處理的,它不是作簡單的代換,而是對類型說明符重新命名。被命名的標識符具有類型定義說明的功能。
請看下面的例子:
#define P1 int *
typedef (int *) P2
從形式上看這兩者相似,但在實際使用中卻不相同。
下面用P1、P2說明變數時就可以看出它們的區別:
P1 a, b; 在宏代換後變成: int *a, b; 表示 a 是指向整型的指針變數,而 b 是整型變數。
P2 a, b; 表示a,b都是指向整型的指針變數。因為PIN2是一個類型說明符。
由這個例子可見,宏定義雖然也可表示數據類型, 但畢竟是作字元代換。在使用時要分外小心,以避出錯。
總結,typedef和#define的不同之處:
1、與#define不同,typedef 給出的符號名稱僅限於對類型,而不是對值。
2、typedef 的解釋由編譯器,而不是是處理器執行。
3、雖然它的范圍有限,但在其受限范圍內,typedef 比 #define 更靈活。
用於定義字元串,尤其是路徑
A),#define ENG_PATH_1 E:\English\listen_to_this\listen_to_this_3
B),#define ENG_PATH_2 “ E:\English\listen_to_this\listen_to_this_3”
A 為 定義路徑, B 為定義字元串
C), #define ENG_PATH_3 E:\English\listen_to_this\listen\
_to_this_3
還沒發現問題?這里用了 4 個反斜杠,到底哪個是接續符?回去看看接續符反斜杠。反斜杠作為接續符時,
在本行其後面不能再有任何字元,空格都不行。所以,只有最後一那給 ENG_PATH_1 加上雙引號不就成了:“ENG_PATH_1”。但是請注意:有的系統里規定路徑的要用雙反斜杠“ \\” ,比如:
#define ENG_PATH_4 E:\\English\\listen_to_this\\listen_to_this_3
8. c語言define用法舉例
C語言中#define用法總結:
1、簡單的宏定義
#define標識符替換列表(替換列表可以是數,字元串字面量,標點符號,運算符,標識符,關鍵字,字元常量。注意:替換列表是可以為空的)。
典型錯誤:
#define N =100
int a[N];/*這樣會成為int a[=100],這里會處理成為一種標識記號一樣*/
#define N 100;
int a[N]; /*帶分號的定義會成為int a[100;],這是一種很常見的錯誤*/
#define pin(int*);
pin a,b;
int* a,b;/*本意是a和b都是int型指針,但是實際上變成int* a,b;a是int型指針,而b是int型變數。這是應該使用typedef來代替define,這樣a和b就都是int型指針了。*/
2、帶參數的宏
#define標識符(x1,x2,x3...xn) 替換列表 (注意:x1,x2,x3..是宏的參數,標識符和其左括弧之間不能有空格)
使用方法:
#define MAX(x,y) ((x)>(y)?(x):(y))
i=MAX(j+k,m-n);
3、宏的特殊單行定義
#define A(x) T_##x
#define B(x) #@x
#define C(x) #x
x=1
替換為:
A(1)------> T_1 (T_##x,##符號是記號粘黏符號,將前後的字元粘黏起來。)
B(1)------> '1' ( #@x , #@ 符號會將宏的參數進行字元串字面量化,並且加『』號)
C(1)------> "1" ( #x ,#符號會將宏的參數進行字元串字面量化,並且加""號)
4、define的多行定義
define可以替代多行的代碼,在每一個換行的時候加上一個""
#define MAX(X,Y) do {
語句1;
語句2;
/* 注釋的寫法 */
} while(0) /* (no trailing ; ) */
9. C語言中的#define是什麼意思,有什麼作用,怎樣用
#define 定義一個標識符來表示一個常量。
其特點是定義的標識符不佔內存,只是一個臨時的符號,預編譯後這個符號就不存在了。
用 #define 定義標識符的一般形式為:
#define 標識符 常量 //注意, 最後沒有分號
#define 和 #include 一樣,也是以「#」開頭的。凡是以「#」開頭的均為預處理指令,#define也不例外。
(9)c語言define的語句格式擴展閱讀:
宏定義 #define 一般都寫在函數外面,與 #include 寫在一起。當然,寫在函數裡面也沒有語法錯誤,但通常不那麼寫。#define 的作用域為自 #define 那一行起到源程序結束。如果要終止其作用域可以使用 #undef 命令。
使用宏定義可以用宏代替一個在程序中經常使用的常量。注意,是「經常」使用的。這樣,當需要改變這個常量的值時,就不需要對整個程序一個一個進行修改,只需修改宏定義中的常量即可。
且當常量比較長時,使用宏就可以用較短的有意義的標識符來代替它,這樣編程的時候就會更方便,不容易出錯。因此,宏定義的優點就是方便和易於維護。
10. c語言define用法是什麼
是定義的意思,將一個變數強制定義為你想要的值。如#define PI 3.14就是將PI的值定義成3.14,這樣在程序里看到PI就可以替換成3.14了。
在程序執行期間其值可以改變的量稱為變數,變數類型又分為系統變數和用戶自定義變數。
define可以像函數那樣接受一些參數:#define max(x,y) (x)>(y)?(x):(y);
這個定義就將返回兩個數中較大的那個,因為這個「函數」沒有類型檢查,就好像一個函數模板似的,當然,它絕對沒有模板那麼安全就是了。可以作為一個簡單的模板來使用而已。
C語言中無參宏定義的一般形式為:
#define 宏名 字元串
其中的「#」表示這是一條預處理命令。凡是以「#」開頭的均為預處理命令,「define」為宏定義命令。「標識符」為所定義的宏名。「字元串」可以是常數、表達式、格式串等。
例如:#define M (a+b)它的作用是指定標識符M來代替表達式(a+b)。在編寫源程序時,所有的(a+b)都可由M代替,而對源程序作編譯時,將先由預處理程序進行宏代換,即用(a+b)表達式去置換所有的宏名M,然後再進行編譯。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defi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