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如何快速提升sql能力
您好:
閱讀商業版的資料庫結構。
對常用邏輯的實現方法進行熟悉。
參與團隊項目開發,從需求到建表的過程需要理解。
多寫SQL。。。
2. 如何提高sql語句的執行效率
1、使用ordered提示
Oracle必須花費大量的時間來剖析多表的合並,用以確定表合並的最佳順序。SQL表達式涉及七個乃至更多的表合並,那麼有時就會需要超過30分鍾的時間來剖析,Ordered這個提示(hint)和其他的提示一起使用能夠產生合適的合並順序。
2、使用ordered_predicates
ordered_predicates提示在查詢的WHERE子句里指定的,並被用來指定布爾判斷(Booleanpredicate)被評估的順序。在沒有ordered_predicates的情況下,Oracle會使用下面這些步驟來評估SQL判斷的順序:子查詢的評估先於外層WHERE子句里的Boolean條件。
所有沒有內置函數或者子查詢的布爾條件都按照其在WHERE子句里相反的順序進行評估,即最後一條判斷最先被評估。每個判斷都帶有內置函數的布爾判斷都依據其預計的評估值按遞增排列。
3、限製表格合並評估的數量
提高SQL剖析性能的最後一種方法是強製取代Oracle的一個參數,這個參數控制著在評估一個查詢的時候,基於消耗的優化器所評估的可能合並數量。
(2)如何提高sql功力擴展閱讀:
1、表設計的優化,數據行的長度不要超過8020位元組,如果超過這個長度的話在物理頁中這條數據會佔用兩行從而造成存儲碎片,降低查詢效率。
2、語句的查詢優化,保證在實現功能的基礎上,盡量減少對資料庫的訪問次數;
3、建立高效的索引創建索引一般有以下兩個目的:維護被索引列的唯一性和提供快速訪問表中數據的策略。
大型資料庫有兩種索引即簇索引和非簇索引,一個沒有簇索引的表是按堆結構存儲數據,所有的數據均添加在表的尾部,而建立了簇索引的表,其數據在物理上會按照簇索引鍵的順序存儲。個表只允許有一個簇索引。
4、強制查詢轉換,有時候oracle 的優化器未必能走正確的查詢路線,這個時候就需要添加一些hint 之類的來規定他的執行路線。當然了,這個未必是最好的處理方案。因為雖然現在走這個路線是對的,以為因為數據的變化到這這個HINT 變得不可取。
3. 怎麼樣短時間提高自己的SQL資料庫水平
用你最熟練的語言規劃做一個項目,比如學生管理系統,基本的增刪改查就不說了,主要是涉及到資料庫表和表之間的級聯查詢和級聯操作,比如一個班級下邊有N個學生,一個學生又涉及到成績表科目表選課記錄等等,那麼添加或者刪除一個學生的話就應該直接在資料庫里完成級聯操作而不應該在程序里實現,這個時候就需要用到存儲過程、游標、觸發器,等等。一個項目下來基本上就數量了。
4. 如何提高sql查詢效率
轉帖一下
1.對查詢進行優化,應盡量避免全表掃描,首先應考慮在 where 及 order by 涉及的列上建立索引。
2.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對欄位進行 null 值判斷,否則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s null
可以在num上設置默認值0,確保表中num列沒有null值,然後這樣查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0
3.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或<>操作符,否則將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
4.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 or 來連接條件,否則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or num=20
可以這樣查詢: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
union all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0
5.in 和 not in 也要慎用,否則會導致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in(1,2,3)
對於連續的數值,能用 between 就不要用 in 了: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 between 1 and 3
6.下面的查詢也將導致全表掃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若要提高效率,可以考慮全文檢索。
7.如果在 where 子句中使用參數,也會導致全表掃描。因為SQL只有在運行時才會解析局部變數,但優化程序不能將訪問計劃的選擇推遲到運行時;它必須在編譯時進行選擇。然 而,如果在編譯時建立訪問計劃,變數的值還是未知的,因而無法作為索引選擇的輸入項。如下面語句將進行全表掃描: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num
可以改為強制查詢使用索引:
select id from t with(index(索引名)) where num=@num
8.應盡量避免在 where 子句中對欄位進行表達式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2=100
應改為: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um=100*2
9.應盡量避免在where子句中對欄位進行函數操作,這將導致引擎放棄使用索引而進行全表掃描。如:
select id from t where substring(name,1,3)='abc'--name以abc開頭的id
select id from t where datediff(day,createdate,'2005-11-30')=0--『2005-11-30』生成的id
應改為:
select id from t where name like 'abc%'
select id from t where createdate>='2005-11-30' and createdate<'2005-12-1'
10.不要在 where 子句中的「=」左邊進行函數、算術運算或其他表達式運算,否則系統將可能無法正確使用索引。
11.在使用索引欄位作為條件時,如果該索引是復合索引,那麼必須使用到該索引中的第一個欄位作為條件時才能保證系統使用該索引,否則該索引將不會被使用,並且應盡可能的讓欄位順序與索引順序相一致。
12.不要寫一些沒有意義的查詢,如需要生成一個空表結構:
select col1,col2 into #t from t where 1=0
這類代碼不會返回任何結果集,但是會消耗系統資源的,應改成這樣:
create table #t(...)
13.很多時候用 exists 代替 in 是一個好的選擇: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num in(select num from b)
用下面的語句替換:
select num from a where exists(select 1 from b where num=a.num)
14.並不是所有索引對查詢都有效,SQL是根據表中數據來進行查詢優化的,當索引列有大量數據重復時,SQL查詢可能不會去利用索引,如一表中有欄位sex,male、female幾乎各一半,那麼即使在sex上建了索引也對查詢效率起不了作用。
15.索引並不是越多越好,索引固然可以提高相應的 select 的效率,但同時也降低了 insert 及 update 的效率,因為 insert 或 update 時有可能會重建索引,所以怎樣建索引需要慎重考慮,視具體情況而定。一個表的索引數最好不要超過6個,若太多則應考慮一些不常使用到的列上建的索引是否有 必要。
16.應盡可能的避免更新 clustered 索引數據列,因為 clustered 索引數據列的順序就是表記錄的物理存儲順序,一旦該列值改變將導致整個表記錄的順序的調整,會耗費相當大的資源。若應用系統需要頻繁更新 clustered 索引數據列,那麼需要考慮是否應將該索引建為 clustered 索引。
17.盡量使用數字型欄位,若只含數值信息的欄位盡量不要設計為字元型,這會降低查詢和連接的性能,並會增加存儲開銷。這是因為引擎在處理查詢和連接時會逐個比較字元串中每一個字元,而對於數字型而言只需要比較一次就夠了。
18.盡可能的使用 varchar/nvarchar 代替 char/nchar ,因為首先變長欄位存儲空間小,可以節省存儲空間,其次對於查詢來說,在一個相對較小的欄位內搜索效率顯然要高些。
19.任何地方都不要使用 select * from t ,用具體的欄位列表代替「*」,不要返回用不到的任何欄位。
20.盡量使用表變數來代替臨時表。如果表變數包含大量數據,請注意索引非常有限(只有主鍵索引)。
21.避免頻繁創建和刪除臨時表,以減少系統表資源的消耗。
22.臨時表並不是不可使用,適當地使用它們可以使某些常式更有效,例如,當需要重復引用大型表或常用表中的某個數據集時。但是,對於一次性事件,最好使用導出表。
23.在新建臨時表時,如果一次性插入數據量很大,那麼可以使用 select into 代替 create table,避免造成大量 log ,以提高速度;如果數據量不大,為了緩和系統表的資源,應先create table,然後insert。
24.如果使用到了臨時表,在存儲過程的最後務必將所有的臨時表顯式刪除,先 truncate table ,然後 drop table ,這樣可以避免系統表的較長時間鎖定。
25.盡量避免使用游標,因為游標的效率較差,如果游標操作的數據超過1萬行,那麼就應該考慮改寫。
26.使用基於游標的方法或臨時表方法之前,應先尋找基於集的解決方案來解決問題,基於集的方法通常更有效。
27.與臨時表一樣,游標並不是不可使用。對小型數據集使用 FAST_FORWARD 游標通常要優於其他逐行處理方法,尤其是在必須引用幾個表才能獲得所需的數據時。在結果集中包括「合計」的常式通常要比使用游標執行的速度快。如果開發時 間允許,基於游標的方法和基於集的方法都可以嘗試一下,看哪一種方法的效果更好。
28.在所有的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開始處設置 SET NOCOUNT ON ,在結束時設置 SET NOCOUNT OFF 。無需在執行存儲過程和觸發器的每個語句後向客戶端發送 DONE_IN_PROC 消息。
29.盡量避免大事務操作,提高系統並發能力。
30.盡量避免向客戶端返回大數據量,若數據量過大,應該考慮相應需求是否合理
5. 怎麼提高這個sql語句的效率
1.zu欄位和zhanid欄位在三張表中建索引;
2.如果還是效果不好的話,把in替換成exists子句,舉例如下:select * from biao1 where exists (select 1 from2 biao where zu = biao1.zu and userid=?) and exists (select 1 from biao3 where zhanid = biao1.zhanid userid=?);
這樣就改就差不多了。
6. 怎麼提高這個很簡單的SQL的性能
在SQL查詢中,為了提高查詢的效率,我們常常採取一些措施對查詢語句進行SQL性能優化。本文我們總結了一些優化措施,接下來我們就一一介紹。
1.查詢的模糊匹配
盡量避免在一個復雜查詢裡面使用 LIKE '%parm1%'—— 紅色標識位置的百分號會導致相關列的索引無法使用,最好不要用。
解決辦法:
其實只需要對該腳本略做改進,查詢速度便會提高近百倍。改進方法如下:
a、修改前台程序——把查詢條件的供應商名稱一欄由原來的文本輸入改為下拉列表,用戶模糊輸入供應商名稱時,直接在前台就幫忙定位到具體的供應商,這樣在調用後台程序時,這列就可以直接用等於來關聯了。
b、直接修改後台——根據輸入條件,先查出符合條件的供應商,並把相關記錄保存在一個臨時表裡頭,然後再用臨時表去做復雜關聯。
2.索引問題
在做性能跟蹤分析過程中,經常發現有不少後台程序的性能問題是因為缺少合適索引造成的,有些表甚至一個索引都沒有。這種情況往往都是因為在設計表時,沒去定義索引,而開發初期,由於表記錄很少,索引創建與否,可能對性能沒啥影響,開發人員因此也未多加重視。然一旦程序發布到生產環境,隨著時間的推移,表記錄越來越多。這時缺少索引,對性能的影響便會越來越大了。
法則:不要在建立的索引的數據列上進行下列操作:
避免對索引欄位進行計算操作
避免在索引欄位上使用not,<>,!=
避免在索引列上使用IS NULL和IS NOT NULL
避免在索引列上出現數據類型轉換
避免在索引欄位上使用函數
避免建立索引的列中使用空值
3.復雜操作
部分UPDATE、SELECT 語句 寫得很復雜(經常嵌套多級子查詢)——可以考慮適當拆成幾步,先生成一些臨時數據表,再進行關聯操作。
4.update
同一個表的修改在一個過程里出現好幾十次,如:
update table1 set col1=... where col2=...; update table1 set col1=... where col2=... ...
這類腳本其實可以很簡單就整合在一個UPDATE語句來完成(前些時候在協助xxx項目做性能問題分析時就發現存在這種情況)
5.在可以使用UNION ALL的語句里,使用了UNION
UNION 因為會將各查詢子集的記錄做比較,故比起UNION ALL ,通常速度都會慢上許多。一般來說,如果使用UNION ALL能滿足要求的話,務必使用UNION ALL。還有一種情況大家可能會忽略掉,就是雖然要求幾個子集的並集需要過濾掉重復記錄,但由於腳本的特殊性,不可能存在重復記錄,這時便應該使用 UNION ALL,如xx模塊的某個查詢程序就曾經存在這種情況,見,由於語句的特殊性,在這個腳本中幾個子集的記錄絕對不可能重復,故可以改用UNION ALL)。
6.在WHERE 語句中,盡量避免對索引欄位進行計算操作
這個常識相信絕大部分開發人員都應該知道,但仍有不少人這么使用,我想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可能是為了編寫寫簡單而損害了性能,那就不可取了。9月份在對XX系統做性能分析時發現,有大量的後台程序存在類似用法,如:where trunc(create_date)=trunc(:date1),雖然已對create_date 欄位建了索引,但由於加了TRUNC,使得索引無法用上。此處正確的寫法應該是where create_date>=trunc(:date1) and create_date< pre=""><>或者是where create_date between trunc(:date1) and trunc(:date1)+1-1/(24*60*60)。
注意:因between 的范圍是個閉區間(greater than or equal to low value and less than or equal to high value.),故嚴格意義上應該再減去一個趨於0的小數,這里暫且設置成減去1秒(1/(24*60*60)),如果不要求這么精確的話,可以略掉這步。
7.對Where 語句的法則
7.1 避免在WHERE子句中使用in,not in,or 或者having。
可以使用 exist 和not exist代替in和not in。
可以使用表鏈接代替 exist。Having可以用where代替,如果無法代替可以分兩步處理。
例子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NAME NOT IN (SELECT CUSTOMER_NAME FROM CUSTOMER)
優化
SELECT * FROM ORDERS WHERE CUSTOMER_NAME not exist (SELECT CUSTOMER_NAME FROM CUSTOMER)
7.2 不要以字元格式聲明數字,要以數字格式聲明字元值。(日期同樣)否則會使索引無效,產生全表掃描。
例子使用:
SELECT emp.ename, emp.job FROM emp WHERE emp.empno = 7369;
--不要使用:
SELECT emp.ename, emp.job FROM emp WHERE emp.empno = '7369'
8.對Select語句的法則
在應用程序、包和過程中限制使用select * from table這種方式。看下面例子
--使用
SELECT empno,ename,category FROM emp WHERE empno = '7369'
--而不要使用
SELECT * FROM emp WHERE empno = '7369'
9. 排序
避免使用耗費資源的操作,帶有DISTINCT,UNION,MINUS,INTERSECT,ORDER BY的SQL語句會啟動SQL引擎 執行,耗費資源的排序(SORT)功能. DISTINCT需要一次排序操作, 而其他的至少需要執行兩次排序。
10.臨時表
慎重使用臨時表可以極大的提高系統性能。
關於SQL性能優化的知識就介紹到這里了,希望本次的介紹能夠帶給您一些收獲,謝謝!
7. 如何提高SQL語句的能力
不建議在工作中寫很復雜的sql語句 這樣會讓代碼復用率降低很多 而且不易後期維護和擴展 建議把復雜的sql語句拆分成多個簡單的語句 封裝成存儲過程 這樣會比較好 而且大量的多表查詢會讓系統延遲很高 容易死鎖
如有疑問追問,如滿意記得採納,
如果有其他問題也可點我名字向我求助
答題不易,
如果沒有回答完全,請您諒解,
請採納最快回答的正確答案!!謝謝!
8. 如何提高SQL語句執行效率
調整不良SQL通常可以從以下幾點切入:
? 檢查不良的SQL,考慮其寫法是否還有可優化內容
? 檢查子查詢 考慮SQL子查詢是否可以用簡單連接的方式進行重新書寫
? 檢查優化索引的使用
? 考慮資料庫的優化器
2. 避免出現SELECT * FROM table 語句,要明確查出的欄位。
3. 在一個SQL語句中,如果一個where條件過濾的資料庫記錄越多,定位越准確,則該where條件越應該前移。
4. 查詢時盡可能使用索引覆蓋。即對SELECT的欄位建立復合索引,這樣查詢時只進行索引掃描,不讀取數據塊。
5. 在判斷有無符合條件的記錄時建議不要用SELECT COUNT (*)和select top 1 語句。
6. 使用內層限定原則,在拼寫SQL語句時,將查詢條件分解、分類,並盡量在SQL語句的最里層進行限定,以減少數據的處理量。
7. 應絕對避免在order by子句中使用表達式。
9. 如何提高sql查詢的效率
你的題目太籠統,因為不同的寫法,不同的處理方式,不同的數據量,都會有不同的考慮,需要根據實際情況來提升,對於mssql,以下幾點可以參考
1、少用子查詢
2、少用or,當有or時,可以用union代替
3、查詢數據量太大,太慢,並且有子查詢時,可以考慮下臨時表處理
4、數據量大時,索引是提升效率的好手段
5、需要用到in的條件可以考慮用exists來取代
6、mssql的軟體有一個顯示計劃時間,可以幫助優化sql,就寫這么多吧,畢竟優化包含太多了,需要自己一點點的積累,並且不同場景不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