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管理 » 辟謠wifi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辟謠wifi

發布時間: 2022-11-30 04:15:30

1. wifi能殺死植物嗎

在微信圈裡看到一則消息,說丹麥五名初中女生因為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懷疑是睡覺前手機放在身邊導致的,於是做了一個實驗,將水芹種子分別放在有wifi路由器和沒有路由器的房間里。結果發現,在同等條件下,沒有路由器的房間里的種子正常發芽,有路由器的房間里種子全都死掉了,據說還「變異」了。

在網路上搜索這條消息的來源,發現不是空穴來風,這條消息已經被眾多中外媒體轉載。其中中國青年報經過求證認為這條新聞是假新聞,有的媒體求證專家,比如人民日報采訪了多個專家,以及果殼網的成員,都對實驗的設計和結果表示懷疑,可惜最後狗尾續貂似的加了幾句所謂使用wifi的注意事項,如「最好不要將WiFi設備放置在卧室內,尤其是放在床側;如果不使用WiFi,最好將其關閉,以降低不必要的風險」等等,最終還是讓人覺得wifi是有害的,只是丹麥女生證明方法不對而已。但大多數媒體僅僅是簡單轉載介紹。

不僅僅是國內媒體,這則消息也被國外大量媒體轉載,其中不乏ABCnews這樣有名的。有的媒體報道說幾位女孩的實驗結果引起了國際關注,但只具體給出了一位國際知名專家的名字:瑞典卡洛琳斯卡學院的奧勒·約翰森教授。奧勒·約翰森對幾位女孩的實驗贊不絕口,稱她們「熟練地實施了一項非常精緻的實驗」,並且表示會重復幾位女孩的實驗。不僅如此,奧勒·約翰森希望幾位女孩從事研究工作,他個人甚至希望她們加入他的團隊工作。對於他的表態,同行里不乏揶揄,有人在skeptics網站上問這項實驗究竟重復了沒有,還是乾脆被揭穿了?有人批評這項實驗本身就有傾向性,女孩們可能為自己上課注意力不集中找了一個借口,最起碼,要把兩撥種子交換房間之後再實驗一次。有的乾脆舉例說他工作地方有兩個無線電站,每年春天無線電信號都要被一棵樹擋住,但樹葉卻沒有任何損傷,除非把為了信號而修剪樹木算在內。還有人直接重復了這個實驗,把一些種子直接放在路由器旁邊,另一些種子放在更適合生長又遠離路由器的地方,結果沒有什麼差別。通過觀察丹麥女孩們給出的圖片,有人發現所謂不生長的水芹種子裡面有一些綠色的葉子,推測很可能是沒澆水乾死的。

其實簡單了解一下奧勒·約翰森的工作就可以理解他為什麼會如此支持幾個初中生女孩的實驗。其本人的專業是實驗皮膚病學,多年來認為電腦屏幕,無線信號可以造成人們的皮膚疾病,不僅如此他認為20世紀哮喘和某些癌症的高發也是由於電磁場引起的。據他個人的介紹,所謂「電磁敏感症」也是在他的努力下被命名的。不過根據主流醫學觀點,所謂電磁敏感症和其他很多自訴與電磁輻射有關的症狀一樣,缺少科學根據,或者乾脆就是不存在的。英國兩位心理醫生撰文對多份媒體的所謂「電磁輻射相關症狀」的分析認為,這些媒體的報道令人失望,並且加劇了很多人對電磁輻射的恐懼,號召相關科學家勇於辟謠。

但是與很多和主流對抗實際不靠譜的所謂專家一樣,奧勒·約翰森有眾多的支持者,把他當做英雄一樣。2010年,因為調整實驗室(奧勒·約翰森對別人說是被辭退),奧勒·約翰森號召大家給卡洛琳斯卡學院寫聯名信抗議。搞得他學院領導親自回信答復說並不是辭退,而是調動實驗室,並且說明自從2000年以來奧勒·約翰森的實驗室就沒動過,而別人包括領導本人的都調整過不止一次。其實從有些抗議信中得知,約翰森的目的只是不想調實驗室,因為他覺得自己現在的辦公室「電磁輻射低」。

對於wifi路由器這類常用的設備,很多人明知離不開,也沒有可信的證據證明它有害,為何卻如此熱衷傳播聳人聽聞的傳聞,以及不可靠的所謂實驗結果呢?科學素養低,又懶得、或者不會檢索信息大概是主要原因。

2. 在卧室裝了wifi發射出的信號有輻射對身體有傷害

wifi發射出的信號確實有輻射。但是如果離他過於進是會有輻射傷害的。無線路由器一般都裝在書房。裝在卧室並不是很好。

3. 專家辟謠:公共場所WIFI可以隨便連接嗎

經過安全確認的可以連接,絕對不要隨便連接。
是免費就上,有時候要吃虧的。

4. 無處不在的wifi會致癌嗎

專家辟謠:wifi不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大影響
在過去的幾十年,研究人員對這一波段的電磁輻射與某些疾病發病率的關系進行過很多研究,其中也不乏認為會產生影響的結果,但是這些研究大都只是猜想或者很微弱的聯系,沒有得到廣泛認可,也沒有上升到令人擔憂的程度。科學界對於日常生活中這一類輻射的基本看法仍然是:「目前沒有可信的證據可以證明微弱的射頻信號會對人體健康產生影響」。
其次要說明的是,無線上網的輻射大小主要取決於信號的功率,和無線路由器的帶寬沒有必然聯系。帶寬相當於你在同樣的時間內表達的信息量大小,功率相當於你說話的時候的聲音大小。通信的帶寬取決於很多因素,帶寬大不意味著輻射一定大,比如第一代手機大哥大的輻射比現在的手機大很多,可是帶寬卻很小,只能傳輸聲音信號,連簡訊功能也沒有;最新的手機可以傳輸各種多媒體信息,產生的輻射反而在減小。
電子科技大學電子工程學院副教授沈曉峰表示,由無線路由器發射的WiFi無線網路,功率不大,對人體並不會造成多大影響,且會隨著距離逐漸衰減。WiFi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基本都在安全范疇以內,不會影響到體內細胞。
重慶郵電大學移動通信技術實驗室常務副主任唐宏教授表示,在實際工作中,手機真正的發射功率都小於其設計的最大值,即使在最大輻射功率情況下,對人體的影響也是極小的,而且隨著網路的升級換代,手機輻射強度將更小。同時唐宏提醒,孕婦和兒童使用手機時還是應當注意,因為胎兒和兒童顱骨、神經等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輻射影響。
英國健康保護局:一年輻射量等於打幾十分鍾手機的輻射量
2007年香港電訊管理局曾經測量了市內餐廳,便利店,圖書館,住宅,辦公室等各類地點62個wifi無線路由器周圍的輻射強度,發現測量值只有國際非電離性輻射委員會的安全上限0.03%到0.3%,而且這些輻射值都是在很靠近無線路由器的位置測量的,大多數情況下從路由器接收到的輻射還會比這些值低很多。因為香港人口稠密,面積狹小,無線上網又很普及,wifi站點很密集,其他城市的輻射情況應該會更低,不大可能高於香港。加上不同城市使用的無線上網設備也基本沒什麼差異,所以這個測量結果還是具有普遍性的。
英國健康保護局曾估計,即使一個離身體有一段距離的無線路由器常年開著,它1年所產生輻射大概也只相當於打幾十分鍾手機的輻射量。

5. 辟謠:WiFi輻射真的對兒童的危害更大嗎

WiFi其實就是一個小的區域網,主要做數據傳輸。而作為一個無線設備,WiFi具有一個發射機,確實會對周圍產生電磁輻射。目前沒有會對人的身體產生傷害。最常見的無線路由器,其工作功率在30—500毫瓦之間,比普通手機的功率小(約125毫瓦—2瓦)。相比手機,無線路由器等WiFi設備離使用者的距離要遠得多,這使人們接受其輻射的功率密度要小得多。輻射的強度和距離成反比,這時候的輻射值只有國家限值的十分之一,甚至幾十分之一。wifi其實與手機信號並無本質區別,都屬於微波,一般位於800兆赫-1900兆赫的波段。

6. 央視澄清了防輻射服嗎防輻射服到底有沒有用啊

只有在電磁發射強度較高的區域,工作人員才需要採取防輻射措施,而很多防輻射服廠家聲稱防輻射率達99.9%以上是根本不科學的,日常生活中的電磁波輻射方向雜亂無章,防輻射服的衣領、袖口等都有可能成為電磁波輻射的「入口」。

冬季里防輻射服更是阻礙陽光與身體的接觸,常曬太陽可降低骨質疏鬆症的風險,減少佝僂病兒的發生率,增強的抵抗力,預防各種感染,同時陽光中的紫外光有殺滅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只要防護得當,並不是每個孕婦都要穿戴防輻射裝備,更沒有「多穿即好」的說法,千萬不要成天捂在防輻射服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