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網路管理 » 美國wifi頻段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美國wifi頻段

發布時間: 2023-02-15 22:35:55

㈠ 世界各地區wifi 6GHz頻段分配現狀

隨著全球影響力最大的移動通信大展MWC2022的正式開展,高通於全球首發Wi-Fi 7解決方案-FastConnect 7800,支持高達5.8Gbps的峰值速度和低於2ms的時延。大眾也期待能從成熟的WIFI4、WIFI5向更新的WIFI6、WIFI6E、WIFI7產品過渡,享受更加流暢的無線體驗。與WIFI相關的6GHz頻段,在世界各地區的分配也是無線人關注的重點。

WIFI6所使用頻段與WIFI5是一樣的,即2.4GHz+5GHz,只是支持更新的802.11 AX協議。WIFI6E與WIFI7則是三頻同時支持2.4GHz+5GHz+6GHz。從圖中我們可以看到6GHz頻率范圍是 5.925~7.125GHz,共有1200MHz帶寬,可容納7個160MHz的頻帶,或14個80MHz,60個20MHz頻帶,極大拓展了WIFI頻段,對減少日常WIFI同頻干擾會有很大幫助。

目前世界各地區WIFI 6GHz劃分尚未完全明確,下面整理出各主要地區劃分現狀。

從圖表能看出,海外對於WIFI 6GHz使用較為明確,我國尚未確定,所以現在的WIFI6E與WIFI7原則上不可以使用6GHz頻段。

不過我們也可以通過WIFI6、WIFI7新協議體驗到比WIFI4、WIFI5更好的性能,同樣晶元廠商也通過技術層面讓用戶可以體驗到更好的吞吐性能。如採用高通QCA206X系列晶元設計的 Q2064PM1 ,雖然只支持2.4GHz+5GHz,但通過DBS(Dual-Band Simultaneous)並發雙頻技術,將2.4GHz+5GHz合一使用,進一步提升傳輸吞吐。

相信隨著技術進一步提升,WIFI這一無線技術也會不斷進步,在市場上大放光彩。

㈡ wifi信號的頻率是多少

Wi-fi技術由IEEE 802.11b/g/n定義,其工作頻率為2.4ghz,其中2.4ghz頻譜被劃分為14個重疊和錯開的20 MHz無線載波通道,其中心頻率分別為5 MHz。

802.11a/n在5.0ghz的頻譜中有更多的通道,802.11n也使用通道焊接技術將兩個20MHz的載波通道合並成一個40mhz的通道來增加吞吐量。

(2)美國wifi頻段擴展閱讀

頻率(MHz)

1. 2412

2. 2417

3. 2422

4. 2427

5. 2432

6. 2437

7. 2442

8. 2447

9. 2452

10. 2457

11. 2462

12. 2467

13. 2472

14. 2484

參考鏈接:WIFI-網路

㈢ wifi的頻段規定問題

分類: 電腦/網路 >> 硬體
問題描述:

802.11g在中國是FCC頻段被允許還是ETSI被允許?如果說ETSI被允許那是不是FCC頻段的WIFI設備都不允許出售呢?謝謝!

解析:

HOTSPOT就是提供無線上網服務的地方

WIFI全稱Wireless Fidelity,又稱802.11b標准,它的最大優點就是傳輸速度較高,可以達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離也很長,同時也與已有的各種802.11 DSSS設備兼容。今夏最流行的筆記本電腦技術——迅馳技術就是基於該標準的。

IEEE 802.11b無線網路規范是IEEE 802.11網路規范的變種,最高帶寬為11 Mbps,在信號較弱或有干擾的情況下,帶寬可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帶寬的自動調整,有效地保障了網路的穩定性和可靠性。其主要特性為:速度快,可靠性高,在開放性區域,通訊距離可達305米,在封閉性區域,通訊距離為76米到122米,方便與現有的有線乙太網絡整合,組網的成本更低。

Wi-FiWirelessFidelity,無線保真技術與藍牙技術一樣,同屬於在辦公室和家庭中使用的短距離無線技術。該技術使用的使2.4GHz附近的頻段,該頻段目前尚屬沒用許可的無線頻段。其目前可使用的標准有兩個,分別是IEEE802.11a和IEEE802.11b。該技術由於有著自身的優點,因此受到廠商的青睞。

Wi-Fi技術突出的優勢在於:

其一,無線電波的覆蓋范圍廣,基於藍牙技術的電波覆蓋范圍非常小,半徑大約只有50英尺左右約合15米,而Wi-Fi的半徑則可達300英尺左右約合100米,辦公室自不用說,就是在整棟大樓中也可使用。最近,由Vivato公司推出的一款新型交換機。據悉,該款產品能夠把目前Wi-Fi無線網路300英尺接近100米的通信距離擴大到4英里約6.5公里。

其二,雖然由Wi-Fi技術傳輸的無線通信質量不是很好,數據安全性能比藍牙差一些,傳輸質量也有待改進,但傳輸速度非常快,可以達到11mbps,符合個人和社會信息化的需求。

其三,廠商進入該領域的門檻比較低。廠商只要在機場、車站、咖啡店、圖書館等人員較密集的地方設置「熱點」,並通過高速線路將網際網路接入上述場所。這樣,由於「熱點」所發射出的電波可以達到距接入點半徑數十米至100米的地方,用戶只要將支持無線LAN的筆記本電腦或PDA拿到該區域內,即可高速接入網際網路。也就是說,廠商不用耗費資金來進行網路布線接入,從而節省了大量的成本。

根據無線網卡使用的標准不同,WIFI的速度也有所不同。其中IEEE802.11b最高為11Mbps(部分廠商在設備配套的情況下可以達到22Mbps),IEEE802.11a為54Mbps、IEEE802.11g也是54Mbps。

WIFI是由AP(Access Point)和無線網卡組成的無線網路。AP一般稱為網路橋接器或接入點,它是當作傳統的有線區域網絡與無線區域網絡之間的橋梁,因此任何一台裝有無線網卡的PC均可透過AP去分享有線區域網絡甚至廣域網路的資源,其工作原理相當於一個內置無線發射器的HUB或者是路由, 而無線網卡則是負責接收由AP所發射信號的CLIENT端設備。

而wireless b/g表示網卡的型號,按照其速度與技術的新舊可分為802.11a、802.11b、802.11g

------------------------------------

--

講起無線網,大家都有一種似是而非的感覺,無線是否簡單地兩台計算機互聯?No!這已經是上個世紀的無線概念,新一代的無線網路,將以無須布線和使用相對自由,建立起人們對無線區域網的全新感受。需求決定了市場的發展,很少見到哪種IT技術或是產品能夠象它樣有如此迅猛的增長勢頭,不受任何約束隨時隨地訪問互聯網不再是夢想,其中,WiFi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Wi-Fi代表了"無線保真",指具有完全兼容性的802.11標准IEEE802.11b子集,它使用開放的2.4GHz直接序列擴頻,最大數據傳輸速率為11Mbps,也可根據信號強弱把傳輸率調整為5.5Mbps、2Mbps和1Mbps帶寬。無需直線傳播傳輸范圍為室外最大300米,室內有障礙的情況下最大100米,是現在使用的最多的傳輸協議。它與有線網路相較之下,有許多優點:

無須布線

WiFi最主要的優勢在於不需要布線,可以不受布線條件的限制,因此非常適合移動辦公用戶的需要,具有廣闊市場前景。目前它已經從傳統的醫療保健、庫存控制和管理服務等特殊行業向更多行業拓展開去,甚至開始進入家庭以及教育機構等領域。

健康安全

IEEE802.11規定的發射功率不可超過100毫瓦,實際發射功率約60~70毫瓦,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概念呢?手機的發射功率約200毫瓦至1瓦間,手持式對講機高達5瓦,而且無線網路使用方式並非像手機直接接觸人體,應該是絕對安全的。

簡單的組建方法

一般架設無線網路的基本配備就是無線網卡及一台AP,如此便能以無線的模式,配合既有的有線架構來分享網路資源,架設費用和復雜程序遠遠低於傳統的有線網路。如果只是幾台電腦的對等網,也可不要AP,只需要每台電腦配備無線網卡。AP為AccessPoint簡稱,一般翻譯為「無線訪問節點」,或「橋接器」。它主要在媒體存取控制層MAC中扮演無線工作站及有線區域網絡的橋梁。有了AP,就像一般有線網路的Hub一般,無線工作站可以快速且輕易地與網路相連。特別是對於寬頻的使用,WiFi更顯優勢,有線寬頻網路(ADSL、小區LAN等)到戶後,連接到一個AP,然後在電腦中安裝一塊無線網卡即可。普通的家庭有一個AP已經足夠,甚至用戶的鄰里得到授權後,則無需增加埠,也能以共享的方式上網。

長距離工作

別看無線WIFI的工作距離不大,在網路建設完備的情況下,802.11b的真實工作距離可以達到100米以上,而且解決了高速移動時數據的糾錯問題、誤碼問題,WIFI設備與設備、設備與基站之間的切換和安全認證都得到了很好的解決。

WiFi的發展和未來

這兩年內,無線AP的數量呈迅猛的增長,無線網路的方便與高效使其能夠得到迅速的普及。除了在目前的一些公共地方有AP之外,國外已經有先例以無線標准來建設城域網,因此,WiFi的無線地位將會日益牢固。

WiFi是目前無線接入的主流標准,但是,WiFi會走多遠呢?在Intel的強力支持下,WiFi已經有了接班人。它就是全面兼容現有WiFi的WiMAX,對比於WiFi的802.11X標准,WiMAX就是802.16x。與前者相比,WiMAX具有更遠的傳輸距離、更寬的頻段選擇以及更高的接入速度等等,預計會在未來幾年間成為無線網路的一個主流標准,Intel計劃將來採用該標准來建設無線廣域網路。這相比於現時的無線區域網或城域網,是質的變革,而且現有設備仍能得到支持,保護人們的每一分錢投資。

總而言之,家庭和小型辦公網路用戶對移動連接的需求是無線區域網市場增長的動力,雖然到目前為止,美國、日本等發達國家仍然是目前WiFi用戶最多的地區,但隨著電子商務和移動辦公的進一步普及,廉價的WiFi,必將成為那些隨時需要進行網路連接用戶的必然之選。

--------------------------------------------------------------------------------

--

最近,業界紛紛傳出WIFI已出現生存危機的消息。據國外媒體報道,日前很多企業仍然在WIFI這方面投入巨資,但從中贏利的企業幾乎沒有。據悉很多企業因WIFI而破產,前不久R Wireless公司也放棄了該項業務。那麼WIFI的盈利情況是否真的出現危機了?

不可否認,WIFI技術的商用目前碰到了許多困難。一方面是受制於WIFI技術自身的限制,比如其漫遊性、安全性和如何計費等都還沒有得到妥善的解決。另一方面,由於WIFI的贏利模式不明確,如果將WIFI作為單一網路來經營,商業用戶的不足會使網路建設的投資收益比較低,因此也影響了電信運營商的積極性。 但從WIFI技術定位看,我認為,對於電信運營商而言,WIFI技術的定位主要是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將來逐漸也會成為蜂窩移動通信的補充。

雖然WIFI技術的商用在目前碰到了一些困難,但這種先進的技術也不可能包辦所有功能的通信系統。可以說只有各種接入手段相互補充使用才能帶來經濟性、可靠性和有效性。因而,它可以在特定的區域和范圍內發揮對3G的重要補充作用,WIFI技術與3G技術相結合將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WiFi是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

目前,有線接入技術主要包括乙太網、xDSL等。WIFI技術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具有為可移動性、價格低廉的優點,WIFI技術廣泛應用於有線接入需無線延伸的領域,如臨時會場等。由於數據速率、覆蓋范圍和可靠性的差異,WIFI技術在寬頻應用上將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 而關鍵技術無疑決定著WIFI的補充力度。現在OFDM、MIMO(多入多出)、智能天線和軟體無線電等,都開始應用到無線區域網中以提升WIFI性能,比如說802.11n計劃採用MIMO與OFDM相結合,使數據速率成倍提高。另外,天線及傳輸技術的改進使得無線區域網的傳輸距離大大增加,可以達到幾公里。

WiFi是蜂窩移動通信的補充。

WIFI技術的次要定位——蜂窩移動通信的補充。蜂窩移動通信可以提供廣覆蓋、高移動性和中低等數據傳輸速率,它可以利用WIFI高速數據傳輸的特點彌補自己數據傳輸速率受限的不足。而WIFI不僅可利用蜂窩移動通信網路完善的鑒權與計費機制,而且可結合蜂窩移動通信網路廣覆蓋的特點進行多接入切換功能。這樣就可實現WIFI與蜂窩移動通信的融合,使蜂窩移動通信的運營錦上添花,進一步擴大其業務量。

WiFi是現有通信系統的補充,可看作是3G的一種補充。

無線接入技術則主要包括IEEE的802.11、802.15、802.16和802.20標准,分別指WLAN、無線個域網WPAN:藍牙與uwb、無線城域網WMAN:WIMAX和寬頻移動接入WBMA等。一般地說WPAN提供超近距離的無線高數據傳輸速率連接;WMAN提供城域覆蓋和高數據傳輸速率;WBMA提供廣覆蓋、高移動性和高數據傳輸速率;WIFI則可以提供熱點覆蓋、低移動性和高數據傳輸速率。

對於電信運營商來說,WIFI技術的定位主要是作為高速有線接入技術的補充,逐漸也會成為蜂窩移動通信的補充。 當然WIFI與蜂窩移動通信也存在少量競爭。一方面,用於WIFI的IP話音終端已經進入市場,這對蜂窩移動通信有一部分替代作用。另一方面,隨著蜂窩移動通信技術的發展,熱點地區的WIFI公共應用也可能被蜂窩移動通信系統部分取代。但是總的來說,他們是共存的關系,比如一些特殊場合的高速數據傳輸必須藉助於WIFI,象波音公司提出的飛機內部無線區域網;而在另外一些場合使用WIFI可以較為經濟,象實現高速列車內部的無線區域網時。

此外,從當前WIFI技術的應用看,其中熱點公共接入在運營商的推動下發展較快,但用戶數少並缺乏有效的盈利模式,使WIFI呈現虛熱現象。所以,WIFI雖然是通信業中發展的新亮點,但是主要應定位於現有通信系統的補充。如果炒作過熱,面對相對狹小的市場可能出現投資過度和資源閑置的狀況。據報道,在美國T-Mobile移動通訊公司經營的遍布2000多家星巴克咖啡廳的「熱點」網路,平均每天只有不到兩個人使用,而運營商為此每個月就要花費數百美元。

另外目前公共接入服務的應用,除了上網、接收email等既有應用之外,並未出現對使用者而言具有獨占性、迫切性、必要性之應用服務,可使消費者產生另一種新的使用需求,這也是它難以大量吸引用戶族群的原因。 百年來通信發展的歷史證明,使用一種包辦所有功能的通信系統是不可取的,各種接入手段的混合使用才能帶來經濟性、可靠性和有效性的同時提高。毫無疑問,第三代蜂窩移動通信(3G)技術是一個比較完美的系統,它有較高的技術先進性、較強的業務能力和廣泛的應用。但是WIFI可以在特定的區域和范圍內發揮對3G的重要補充作用,WIFI技術與3G技術相結合會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㈣ 超級WiFi的簡介

超級Wi-Fi不是使用2.4 吉(位元組)赫茲/GHz無線電頻率的WiFi,「超級無線保真」建議在電視頻道頻率之間使用較低頻率的白色空間。這些較低的頻率允許信號到更遠的地方和穿透牆壁優於以前使用的較高頻率。如發生在WiFi和藍牙。
「超級WiFi」不是嚴格意義上的WiFi網路,兩者使用的頻段不同。超級Wi-Fi將電視未使用的「空白頻段」建構成無線網路,需要特別設計的設備,與普通WiFi相比優勢明顯。理論上,超級WiFi傳播距離可以達到160公里。由於實際操作中的一些限制,這種無線網路目前的覆蓋半徑為數公里。(超級Wi-Fi使用的電視「空白頻段」一般在30Mhz-450Mhz 間,而wifi 使用2.4吉(位元組)赫茲/Ghz )
據稱,「超級電視信號能夠傳播更遠的距離,不受建築、樹木阻隔,更適應惡劣天氣。該技術可以用於向人煙稀少的地區提供高速互聯網服務。」目前該技術已可初步應用,但因現有WiFi裝置不支持,需重新研製專用接收器,離普及尚有一段時間。
美國聯邦通信委員會(英語全稱:、英語簡稱:FCC)給予了9家公司對「白色空間」的無線頻譜的管理許可權,除了Google,還包括Comsearch, Frequency Finder, KB Enterprises, LS Telecom, Key Bridge, Neustar, Spectrum Bridge, Telcordia Technology 和 WSdb。所謂「白色空間」,它過去是為電視頻道保留的緩沖頻段,但由於電視已經在向數字化發展,所以這個保留的頻段已經沒用了。
研發公司「MobileTrax」顧問珀迪表示,美國萊斯大學去年及今年初分別在休斯敦及威爾明頓試用「超級WiFi」,收到了滿意的結果,受美國企業及英國、巴西等國家關注。
網路巨頭谷歌及微軟均表示,明年將合作推出「AIR.U」計劃,將新技術擴展至鄉鎮大學內。
電信服務供貨商有望藉助該新技術,緩解智能手機熱潮導致的網路擁堵。

㈤ 世界各個地區WIFI 2.4G及5G信道一覽表(附無線通信頻率分配表)

目前主流的無線WIFI網路設備802.11a/b/g/n/ac:

傳統 802.11

802.11a

802.11b

802.11g

802.11n

表1

802.11ac

表2

不管是802.11b/g還是802.11a/b/g/n/ac一般都支持13個信道。它們的中心頻率雖然不同,但是因為都占據一定的頻率范圍,所以會有一些相互重疊的情況。了解這13個信道所處的頻段,有助於我們理解人們經常說的三個不互相重疊的信道含義。

信道也稱作通道(Channel)、頻段,是以無線信號(電磁波)作為傳輸載體的數據信號傳送通道。無線網路(路由器、AP熱點、電腦無線網卡)可在多個信道上運行。在無線信號覆蓋范圍內的各種無線網路設備應該盡量使用不同的信道,以避免信號之間的干擾。

下表是常用的 2.4GHz頻帶的信道劃分。實際一共有14個信道(下面的圖中畫出了第14信道),但第14信道一般不用。表中只列出信道的中心頻率。每個信道的有效寬度是 20MHz,另外還有2MHz的強制隔離頻帶(類似於公路上的隔離帶)。即,對於中心頻率為 2412 MHz 的1信道,其頻率范圍為2401~2423MHz。

當然,實際的電磁波譜使用規定因國家不同而有所差異,以上只是舉個例子。而且,20MHz的信道寬度也只是「有效帶寬」,因為實際上一個信道在其中心頻率兩側有很寬的延展,但是超過10MHz以外的部分強度很弱,基本無用。這個就屬於比較專業的通信原理問題了。

從下圖很容易看到其中 1、6、11 這三個信道之間是完全沒有交疊的,也就是人們常說的三個不互相重疊的信道。每個信道 20MHz 帶寬。圖中也很容易看清楚其他各信道之間頻譜重疊的情況。

另外,如果設備支持,除 1、6、11 三個一組互不幹擾的信道外,還有 2、7、12;3、8、13;4、9、14 三組互不幹擾的信道。

世界各個地區WIFI 2.4G及5G信道一覽表

2.4 GHz(單擊查看清晰原圖)

5 GHz ****(單擊查看清晰原圖)

史上最全最詳細無線通信頻率分配表

1、5G NR (標准未完成,建議關注)

2、LTE/LTE-Advanced/LTE-Advanced Pro

3、 WCDMA/HSPA/HSPA+

4、TD-SCDMA

5、GSM/GPRS/EDGE/ EDGE Evolution/VAMOS

備註:

P-GSM,基準GSM-900頻帶

E-GSM,擴展GSM-900頻帶(包括基準GSM-900頻帶)

R-GSM,鐵路GSM-900頻帶(包括基準和擴展GSM-900頻帶)

T-GSM,集群無線系統-GSM

ER-GSM900,即為Extended Railway GSM 900, 在原鐵路通信系統的基礎拓寬了其頻率范圍(TX:873-915,RX:918-960)。

6、CDMA2000 1xEV-DO/CDMA2000 1xRTT/ 1xAdvanced

7、WiMAX/WiMAX Advanced

8、公共安全領域

9、低功耗廣域物聯網(LPWAN)

10、其它無線連接

11、全球衛星導航系統(GNSS)

12 、國內頻譜分配情況

三大運營商頻率劃分

註:

來自 https://www.sohu.com/a/143179782_2023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