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用命令提示符刪除文件夾啊
自己多學學
——最常用命令
上課里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DOS命令,胡蘆但那隻是很小的一部分,在這課將簡要介紹其它一些命令。
首先,在這一節先回憶一下上課的內容,不要學過就忘啊,多使用幾次就能記住的。好,開始吧,看你學得怎麼樣。
cd 改變當前目錄 sys 製作DOS系統盤
拷貝文件 del 刪除文件
deltree 刪除目錄樹 dir 列文件名
disk 制磁碟 edit 文本編輯
format 格式化磁碟 md 建立子目錄
mem 查看內存狀況 type 顯示文件內容
rd 刪除目錄 ren 改變文件名
記得多少啊,忘了就去上課看看,下面四個命令是新的,給出命令格式,你自己試試看,學電腦重要的就是摸索。
cls 清屏
〔適用場合〕 屏幕上太亂了,或是屏幕上出現亂碼了, 清除屏幕上顯示內容但不
影響電腦內部任何信息
〔用 法〕 cls 回車
move 移動文件,改目錄名
〔適用場合〕 移動文件到別的目錄
〔用 法〕 move [文件名] [目錄] 移動文件至新目錄下
move [目錄名] [目錄名] 改目凳滑錄名
〔例 子〕 c:\>move c:\autoexec.bat c:\old�
移動autoexec.bat文件至old目錄下
c:\>move c:\config.sys c:\temp�
移動config.sys文件至old目錄下
more 分屏顯示
〔適用場合〕 當輸出很多一屏顯示不下時採用,幾乎適合所有命令,尤其是type
等命令時很有用。 使用more時磁碟不能有防寫,也不適合光碟機。
〔用 法〕 type [文件名] | more 分屏顯示文件內容
more < [文件名] 分屏顯示文件內容
〔例 子〕 C:\>type msdos.w40 | more
x 拷貝目錄和文件
〔適用場合〕 在進行連同子目錄一起拷貝時很有用,在拷貝大量文件時比COPY命令
要快得多
〔用 法〕 x [文件名] [目錄] 將指定文件拷貝到指定目錄
x [源目錄] [目的目錄] 將源目錄連子目錄考到目的目錄下
x *.* [目錄] /s 將文件與非空子目錄拷貝到指定目錄
其它常用參數還有: v 拷貝後校驗,會影響速度
e 與s 相似,但即使子目錄是空的也會拷貝。
我們已經學習了不少DOS命令,是不是感到記憶起來很困難,其實高手都不記命令的用法,而只是知道某個命令可以解決某個問題,或在哪個場合下該用哪個命令,用時就現查該命令的用法(當然這要求你首先得有一定英文基礎,而且知道哪個命令是幹啥的,如果都不行沒辦法,就只好記了,或者學windows吧)
那該怎樣查一個命令的用法呢?這就要用到help命令,它可提供所有命令的幫助。
help 幫助
〔適用場合〕 當您想具體了解DOS命令的使用方法時使用
〔用 法〕 help 提供所有DOS命令幫助
help [DOS命令] 提供有關命令的幫助
如果你只大致記得某個命令,可以在提褲粗帶示符後直接輸入help命令,然後將出現下面的畫面:
attrib 設置文件屬性
〔適用場合〕 想對文件做較特殊的處理時
〔用 法〕 attrib 顯示所有文件的屬性
attrib +r或-r [文件名] 設置文件屬性是否為只讀
attrib +h或-h [文件名] 設置文件屬性是否隱含
attrib +s或-s [文件名] 設置文件屬性是否為系統文件
attrib +a或-a [文件名] 設置文件屬性是否為歸檔文件
attrib /s 設置包括子目錄的文件在內的文件屬性
〔例 子〕 C:\TEST>attrib +r wina20.386
C:\>attrib +h *.* /s� 隱含所有文件
date 顯示及修改日期
〔適用場合〕 想知道或修改時間和日期
〔用 法〕 date 顯示和改變當前日期
〔例 子〕 C:\>date 09-20-1996� 將日期改為1996年9月20日
C:\>date�
Current date is Tue 08-20-1996
Enter new date (mm-dd-yy):09-20-1996
按月-日-年的順序修改當前日期 直接按回車鍵忽略修改日期
lable 設置卷標號
〔適用場合〕 用來為磁碟做個標記
〔用 法〕 label 顯示磁碟卷標
label [盤符] [卷標名] 設定指定盤的卷標
〔例 子〕 C:\>label�
Volume in drive C is WANG
Volume Serial Number is 2116-1DD0
volume label (11 characters,Enter for none)?
可以輸入卷標,直接回車後
Delete current volume label (Y/N)?
按y刪除舊卷標,按n不更改
defrag 磁碟碎片整理
〔適用場合〕 磁碟讀寫次數很多,或磁碟使用時間很長了,可能需要使用這條命令
整理磁碟。磁碟碎片並不是指磁碟壞了,而只是由於多次的拷貝和刪
除文件後,磁碟使用會很不連貫,致使速度變慢。
〔用 法〕 1. C:\>defrag�
2. 選擇要整理的磁碟
doskey 調用和建立DOS宏命令
〔適用場合〕 經常需要輸入重復的命令時,有非常大的用處
〔用 法〕 doskey
將doskey駐留內存,開辟出緩沖區,以後輸入的命令都將保存在緩沖
區中,可以隨時調用
doskey [宏命令名]=[命令名]
將宏命令定義為命令,以後輸入宏命令,電腦就會執行相應的命令
doskey /reinstall 重新安裝doskey
doskey /bufsize= 設置緩沖區的大小
doskey /macros 顯示所有doskey宏
doskey /history 顯示內存中所有命令
doskey /insert|overstrike 設置新鍵入的字元是否覆蓋舊的字元
〔例 子〕 C:\>DOSKEY�
C:\>dir
C:\> C:\temp\*.* a:
C:\>del c:\temp\*.*
C:\> b:\*.* c:\temp
上述四條命令都已被保存,用游標控制鍵的上下可以依次選擇使用或
修改, 也可以用F7鍵列出保存的所有命令
C:\>doskey di=dir/w/p� 定義di為宏命令,意思是執行dir/w/p
fdisk 硬碟分區
〔建 議〕 只有硬碟被很利害的病毒感染時,或是一塊新硬碟才需要分區,最好
請懂行的人指導。硬碟都需經過低級格式化,分區,格式化三個步驟
才可使用,成品電腦內的硬碟都已經做過這些加工了。
〔用 法〕 輸入fdisk後按回車即可進入提示界面
emm386 擴展內存管理
〔建 議〕 這條命令比較復雜,在第五章中系統配置里將詳細介紹
lh/loadhigh 將程序裝入高端內存
〔適用場合〕 這條命令一般用在autoexec.bat中,當有些軟體需要的基本內存很大
時,它會有用
〔用 法〕 lh [程序]
將程序裝入高端內存 使用此命令時,config.sys文件中需有下面兩
條語句。 device=emm386.exe dos=umb
lh [程序] /l:區號 將程序裝入指定的umb區
lh /s 一般是由memmaker專用
〔例 子〕 C:\MOUSE\>lh mouse� 將滑鼠驅動程序裝入高端內存
memmaker 內存優化管理
〔適用場合〕 這個命令現在已經很少用了,在當年DOS流行時,想玩游戲可少不了
它,它可以騰出許多基本內存供游戲使用,只需安裝一次即可
〔用 法〕 1. C:\>memmaker�
2. 回車繼續,F3退出
3. 選擇手動安裝和自動安裝,直接回車表示自動安裝(回車得了)
4. 選擇是否有程序需要擴充內存,可用空格鍵選擇,Yes表示需要,
No不需要,按回車鍵即可。
5. 程序自動檢測硬碟內是否安裝了WINDOWS
6. 軟碟機中若有軟盤則應將其取出,然後按回車鍵,電腦將重新起動
兩次,不要中斷,只需按回車鍵。
(其實很簡單,一直按回車鍵就行了,呵呵)
msd 系統檢測
〔適用場合〕 用於檢查系統信息
〔用 法〕 1. C:\>msd 回車後可見到如下畫面,在每個選項旁邊加了註解,表
示該按鈕的功用
2. 選擇需查詢的項目,比如選第一個Computer,將會彈出一個對話框
顯示電腦的一些基本信息。你可以試試其他的選項,看看有什麼用。
3. 按Alt+F鍵激活下拉菜單後, 選擇"Exit"項退出。
undelete 恢復被刪除的文件
〔適用場合〕 當不小心刪錯了文件時,它可以用得上。
DOS刪除文件時,只是將文件從分配表中去除,在磁碟存儲區內將文
件名的第一個字母刪除,文件內容並未馬上從磁碟中刪除,所以能恢
復。
〔用 法〕 undelete 恢復已刪除的文件
undelete /all 恢復文件且不再詢問是否恢復,
以"#%&-"的順序為第一個
字母來恢復文件
undelete /list 列可恢復的文件名
undelete /s 可將undelete駐留內存,但幾乎沒人這樣使用
prompt 設置提示符
〔適用場合〕 當你厭煩了c:\>的提示符或者您想使您的提示符與眾不同時,您可以
試一試,非常有趣的DOS命令,可以隨時顯示時間與日期。
〔用 法〕 prompt $p$g 以當前目錄名和>號為提示符,這是最常用的提示符
prompt $t 表示時間 prompt $d 表示日期
prompt $$ 表示$ prompt $q 表示=
prompt $v 表示當前版本 prompt $l 表示<
prompt $b 表示| prompt $h 表示退位符
prompt $e 表示Esc代表的字元 prompt $_ 表示回車換行
〔例 子〕 C:\DOS>prompt wang$g� 將wang>作為提示符
WANG>prompt $t$d$g� 使用時間、日期和>號做為提示符
0:01:07.77Thu 08-29-1996>prompt $p$g�
C:\DOS>
restore 恢復已備份的文件
〔建 議〕 如果以前用backup做過文件備份,則當原文件損壞時可以用它來恢復
文件。
將用backup命令備份的磁碟中的文件恢復到另一磁碟中,備份磁碟中
應有backup.00X和control.00X這兩條文件。
〔用 法〕 restore [備份盤符] [目標盤符]
將備份盤上備份文件恢復到指定盤上
restore /s 將備份文件包括子目錄都恢復到指定盤上
restore /p 讓用戶判斷是否恢復文件
restore /b:日期 恢復日期以前的文件
restore /a:日期 恢復日期之後的文件
restore /l:時間 恢復時間之前的文件
restore /e:時間 恢復時間之後的文件
restore /m 只恢復上次備份後修改過的文件
restore /n 只恢復上次備份後已刪 除的文件
restore /d 只顯示要恢復的文件名
〔例 子〕 C:\DOS>restore a: c:�
Insert backup diskette 01 in drive A: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 . .
在A驅中放入第一張備份盤,按任意鍵即可,恢復完第一張後,按順
序放入其它盤即可。
當您用上述命令不能正確恢復文件時請用:
C:\DOS>restore a: c:\ /s�
time 顯示及修改時間
〔適用場合〕 用於顯示及修改時間,用法同date
〔例 子〕 C:\DOS>time�
Current time is 12:15:26.04a
Enter new time: 11:20:20.00p
按時:分順序輸入時間,再加上下午(a/p)即可 直接按ENTER鍵可忽略
修改時間。
set 設置環境變數
〔適用場合〕 設置音效卡和路徑等時用到
〔用 法〕 set [環境變數]=[字元串]
這條命令常常用在autoexec.bat中
〔例 子〕 C:\>set blaster=a220 i5 d1 設置音效卡的參數
C:\>set path=c:\dos path c:\dos含義相同
smartdrv 設置磁碟加速器
〔建 議〕 它可以提高硬碟訪問速度,最好在autoexec.bat文件中載入吧。
〔用 法〕 smartdrv /x
執行並駐留內存,開辟磁碟加速緩存區,並屏蔽所有驅動器緩存,是
較常用的方法(一般用這個命令就夠了)
smartdrv /c 將緩存內的信息都寫入硬碟
smartdrv /e: 數字 設置一次移動的信息量
smartdrv /b: 數字 設置預先讀取的緩沖區大小
append|debug|diskcomp
append 設置非執行文件的路徑
〔適用場合〕 當您無法在多個目錄中尋找到自己輸入的文稿時,可以試一試這個命
令,用法類似path。
〔用 法〕 append [路徑];[路徑]
〔例 子〕 C:\>append c:\test�
設置尋找非可執行文件路徑為c:\test如果該目錄下有文件1.txt時,
在其它目錄下調用1.txt找不到時,可自動尋找到c:\test目錄。
D:\UCDOS>edit 1.txt 可找到C:\test\1.txt文件
debug 程序調試命令
〔建 議〕 如果你學過匯編語言,那你應該會使用debug,如果沒學過,最好別
使用
〔用 法〕 debug [文件名]
diskcomp 比較磁碟
〔適用場合〕 比較兩張盤是否相同,沒想到什麼時候會用到,在比較用disk拷
貝的兩張盤,為什麼不用disk/v校驗呢?
〔用 法〕 diskcomp [盤符1] [盤符2] 比較盤1和盤2
diskcomp /1 只比較磁碟的第一面
diskcomp /8 只比較沒磁軌的前8個扇區
〔例 子〕 C:\>diskcomp a: a:
在同一軟碟機中比較兩張盤
Insert FIRST diskette in drive A:
放入第一張盤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 . .
Comparing 80 tracks 18 sectors per track, 2 side(s)
Insert SECOND diskette in drive A:
放入第二張盤
Press any key to continue . . . Compare OK
比較未發現不同
Compare another diskette (Y/N) ?n
是否比較其它盤,選y繼續比較,選n停止
expand|fasthelp|fc
expa
nd 解壓工具
〔適用場合〕 微軟公司軟體原始安裝盤中有許多後綴以"_"結尾的壓縮文件,可以
用它解壓,解除您因為少數幾個文件丟失造成的麻煩。
〔用 法〕 expand [源文件名] [目的文件]
〔例 子〕 C:\>expand a:vsafe.co_ c:\dos\vsafe.com
� 解壓vsafe.co_為vsafe.com文件
Microsoft (R) File Expansion Utility Version 2.10
Copyright (C) Microsoft Corp 1990-1993. All rights
reserved.
Expanding a:vsafe.co_ to c:\dos\vsafe.com. a:vsafe.co_:
33046 bytes expanded to 62576 bytes, 89% increase.
C:\DOS>
fasthelp 快速顯示幫助信息
〔建 議〕 可以看看所有的命令,對於單個的命令,還不如在命令名後加/?參數
方便
〔用 法〕 fasthelp 列出所有DOS命令的用處
fasthelp [命令名] 顯示命令的用處,等價於 [命令名]/?
fc 文件比較
〔建 議〕 也許對於大多數人是永遠不會用到它的
〔用 法〕 fc [文件名1] [文件名2] 比較兩文件的不同
參數還有: a c l Lbn n t w nnnn
〔例 子〕 C:\TEST>fc a.bat b.bat�
Comparing files A.BAT and B.BAT
***** A.BAT
choice /c:dme defrag,mem,end
if errorlevel 3 goto defrag
if errorlevel 2 goto mem
if errotlevel 1 goto end
***** B.BAT choice /c:dme defrag,mem,end
***** C:\TEST>
interlnk 啟動簡易網客戶機
〔適用場合〕 如果有兩台電腦可以通過它和intersvr聯成簡易的網路,這是條很有
用的命令,但不常用
〔用 法〕 DOS新增支持網路的功能,
它可以使兩台電腦通過並口線或串口線相聯組成簡易的網路
使用interlnk 必須在config.sys中增添一句:
device=c:\dos\interlnk
並口線的兩頭都應是25針公接頭,針之間的連接如下圖:對應
p2------------------------p15
p3------------------------p13
p4------------------------p12
p5------------------------p10 公接頭指接頭為帶針的
p6------------------------p11 母接頭指接頭為帶孔的
p15-----------------------p2
p13-----------------------p3
p12-----------------------p4
p10-----------------------p5
p11-----------------------p6
p25-----------------------p25 地線
〔例 子〕 C:\DOS\>interlnk Port-LPT1
this Computer Other Computer
(Client) (Server)
----------------------------------------
E: equals A:
F: equals C:
在客戶機中E盤即為服務機的A盤,F盤為服務機的C盤
intersvr 啟動簡易網伺服器
〔適用場合〕 使用它,電腦就成了伺服器了(只限與DOS提供的簡易網)
〔用 法〕 intersvr 啟動服務機
intersvr /lpt:1 啟動服務機,用lpt1口作為數據傳輸口
intersvr /com:1 啟動服務機,用com1口作為數據傳輸口
參數還有 x baud: b v r (參見interlnk)
〔例 子〕 C:\DOS>intersvr�
qbasic 啟動Basic集成環境
〔建 議〕 也許對於大多數人是永遠不會用到它的
〔用 法〕 如果會qbasic語言,那麼可以利用它編寫自己的程序。edit.com必須
有它才可用。
qbasic 起動basic語言環境
qbasic/editor 以全屏方式編輯語言
參數還有: b g h mbf nohi run
〔例 子〕 C:\DOS>qbasic�
setver 設置版本
〔適用場合〕 當希望使用其它版本的dos命令時可以用它來欺騙電腦。在高版本
DOS中,某些舊版本程序需要DOS3.3時,可用setver來設置
〔用 法〕 使用時一般在config.sys中加入 device=setver.exe
setver 顯示文件的版本
setver [文件名] n.nn 設置指定文件的版本號
〔例 子〕 C:\DOS>setver�
KERNEL.EXE 5.00
DOSOAD.SYS 5.00
EDLIN.EXE 5.00
BACKUP.EXE 5.00
ASSIGN.COM 5.00
EXE2BIN.EXE 5.00
JOIN.EXE 5.00
RECOVER.EXE 5.00
WINWORD.EXE 4.10
C:\>
若程序AAA.exe必須在MS-DOS3.3下執行,則鍵入
C:\DOS>setver aaa.exe 3.30�
又如net5.exe僅在MS-DOS5.0下執行,則在config.sys中加入
device=setver.exe後也可在Ms-DOS6.22下運行。
share 文件共享
〔建 議〕 只有在軟體聲明必須要運行它時才用
〔用 法〕 可在config.sys中加入 install=share.exe 也可直接運行
參數有 f l
subst 路徑替換
〔建 議〕 一個非常有趣的命令,如果經常用光碟軟體,可能有用。
〔用 法〕 subst 顯示當前的替代路徑
subst [盤符] [路徑]
將指定的路徑替代盤符,該路徑將作為驅動器使用
subst /b 解除替代
〔例 子〕 C:\DOS>subst a: c:\temp� 用c盤temp目錄替代a盤
C:\>subst a: /d� 解除替代
⑵ DOS下強制刪除文件夾的命令是什麼
DOS下強制刪除文件夾的命衡咐令是del 。
DOS下強制刪除文件夾的步驟如下:
1、首先點擊電腦桌面左下角「開始」。
⑶ 命令行取消自動啟動服務
使用命令行啟動服務
在cmd下可有兩種方法打開,net和sc,net用於打開沒有被禁大慧用的服務,語法是:
net start 服務名 啟動 net start 服務名
停止 net stop 服務名
net stop 服務名
用sc可打開被禁用的服務,語法是:
sc config 服務名 start= demand //手動
sc condig 服務名 start= auto //自動
sc config 服務名 start= disabled //禁用
sc start 服務名
sc stop 服務名
註:1)服務名不一定是你在服務面板看到的那個名,例如,你要打開被禁用的telnet服務,sc config telnet start= auto,報錯:[SC] OpenService FAILED 1060,因為telnet的服務名不是telnet而是tlntsvr, sc config tlntsvr start= auto 就OK了,在服務面板里查看telnet屬性,從可執行文件的路徑里可看到服務程序名,即命令中的服務名。 2)start=後面有空格,少了就有錯
sc.exe命令功能列表: 註:旅仿衫以拆腔下命令中。=號後面都有一個空格,=號前面沒有空格!
1.更改服務的啟動狀態(這是比較有用的一個功能)
2.刪除服務(除非對自己電腦的軟、硬體所需的服務比較清楚,否則不建議刪除任何系統服務,特別是基礎服務)
3.停止或啟動服務(功能上類似於net stop/start,但速度更快且能停止的服務更多)
具體的命令格式如下:
修改服務啟動類型的命令行格式為(特別注意start=後面有一個空格)
sc config 服務名稱 start= demand(設置服務為手動啟動)
sc config 服務名稱 start= disabled(設置服務為禁用)
停止/啟動服務的命令行格式為
sc stop/start 服務名稱
注意:平時常接觸的都是服務的顯示名稱,而以上所指是服務名稱,都可以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務裡面,雙擊對應的服務來查詢。
先舉例說明一下具體的設置方法:
如設置遠程注冊表服務為手動其格式為
sc config RemoteRegistry start= demand
設為禁用的格式為:
sc config RemoteRegistry start= disabled
停止服務則格式為:
sc stop RemoteRegistry
首先把自己所需設置的服務名稱查到之後,按照上面的格式做成批處理文件,重裝系統之後只要運行批處理文件即可。
以下是我的設置,以XpSp2為藍本,可比對所用的系統進行增刪和修改。註:未加入XpSp2的自動更新、安全中心、防火牆。
sc config Alerter start= demand
sc config TrkWks start= demand
sc config helpsvc start= demand
sc config policyAgent start= demand
sc config dmserver start= demand
sc config WmdmpmSn start= demand
sc config Spooler start= demand
sc config RemoteRegistry start= demand
sc config NtmsSvc start= demand
sc config seclogon start= demand
sc config Schele start= demand
sc config WebClient start= demand
sc config W32Time start= demand
sc config WZCSVC start= demand
sc config ERSvc start= demand
sc config Themes start= demand
sc config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Messenger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protectedStorage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SSDpSRV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TermService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ShellHWDetection start= disabled
如果需要立即關閉服務也可把以下代碼跟在上面的代碼之後
sc stop W32Time
sc stop ShellHWDetection
sc stop TrkWks
sc stop helpsvc
sc stop dmserver
sc stop policyAgent
sc stop Spooler
sc stop RemoteRegistry
sc stop seclogon
sc stop Schele
sc stop WZCSVC
sc stop ERSvc
sc stop Themes
sc stop
sc stop protectedStorage
sc stop SSDpSRV
sc stop WebClient
最後把修改好之後的代碼存為services.cmd,在以後進行服務設置時,直接運行事先保存好的批處理文件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了。
看到這里,使用Win2000的朋友也不必失望,sc.exe這個命令行工具對Win2000同樣適用,可從裝有WinXp或者Win2003的機器裡面拷貝sc.exe文件,與保存好的批處理文件放在一起,然後執行批處理文件即可。
對注冊表比較熟悉的朋友可能會想到用注冊表來設置服務的啟動類型,這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本身卻有著內在不足。原因是服務啟動類型在注冊表中對應的鍵值較長且分散,進行整理不方便直觀且易錯漏,所以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無人值守的安裝時使用。
使用案例:
在命令行下啟動自動更新服務:
C:\>sc config wuauserv start= auto
[SC] ChangeServiceConfig SUCCESS
C:\>sc start wuauserv
SERVICE_NAME: wuauserv
TYPE : 20 WIN32_SHARE_PROCESS
STATE : 2 START_PENDING
(NOT_STOPPABLE,NOT_PAUSABLE,IGNORES_SHUTDOWN)
WIN32_EXIT_CODE : 0 (0x0)
SERVICE_EXIT_CODE : 0 (0x0)
CHECKPOINT : 0x0
WAIT_HINT : 0x7d0
PID : 1156
FLAGS :
C:\>
使用命令行啟動服務
在cmd下可有兩種方法打開,net和sc,net用於打開沒有被禁用的服務,語法是:
net start 服務名 啟動 net start 服務名
停止 net stop 服務名
net stop 服務名
用sc可打開被禁用的服務,語法是:
sc config 服務名 start= demand //手動
sc condig 服務名 start= auto //自動
sc config 服務名 start= disabled //禁用
sc start 服務名
sc stop 服務名
註:1)服務名不一定是你在服務面板看到的那個名,例如,你要打開被禁用的telnet服務,sc config telnet start= auto,報錯:[SC] OpenService FAILED 1060,因為telnet的服務名不是telnet而是tlntsvr, sc config tlntsvr start= auto 就OK了,在服務面板里查看telnet屬性,從可執行文件的路徑里可看到服務程序名,即命令中的服務名。 2)start=後面有空格,少了就有錯
sc.exe命令功能列表: 註:以下命令中。=號後面都有一個空格,=號前面沒有空格!
1.更改服務的啟動狀態(這是比較有用的一個功能)
2.刪除服務(除非對自己電腦的軟、硬體所需的服務比較清楚,否則不建議刪除任何系統服務,特別是基礎服務)
3.停止或啟動服務(功能上類似於net stop/start,但速度更快且能停止的服務更多)
具體的命令格式如下:
修改服務啟動類型的命令行格式為(特別注意start=後面有一個空格)
sc config 服務名稱 start= demand(設置服務為手動啟動)
sc config 服務名稱 start= disabled(設置服務為禁用)
停止/啟動服務的命令行格式為
sc stop/start 服務名稱
注意:平時常接觸的都是服務的顯示名稱,而以上所指是服務名稱,都可以在控制面板->管理工具->服務裡面,雙擊對應的服務來查詢。
先舉例說明一下具體的設置方法:
如設置遠程注冊表服務為手動其格式為
sc config RemoteRegistry start= demand
設為禁用的格式為:
sc config RemoteRegistry start= disabled
停止服務則格式為:
sc stop RemoteRegistry
首先把自己所需設置的服務名稱查到之後,按照上面的格式做成批處理文件,重裝系統之後只要運行批處理文件即可。
以下是我的設置,以XpSp2為藍本,可比對所用的系統進行增刪和修改。註:未加入XpSp2的自動更新、安全中心、防火牆。
sc config Alerter start= demand
sc config TrkWks start= demand
sc config helpsvc start= demand
sc config policyAgent start= demand
sc config dmserver start= demand
sc config WmdmpmSn start= demand
sc config Spooler start= demand
sc config RemoteRegistry start= demand
sc config NtmsSvc start= demand
sc config seclogon start= demand
sc config Schele start= demand
sc config WebClient start= demand
sc config W32Time start= demand
sc config WZCSVC start= demand
sc config ERSvc start= demand
sc config Themes start= demand
sc config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Messenger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protectedStorage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SSDpSRV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TermService start= disabled
sc config ShellHWDetection start= disabled
如果需要立即關閉服務也可把以下代碼跟在上面的代碼之後
sc stop W32Time
sc stop ShellHWDetection
sc stop TrkWks
sc stop helpsvc
sc stop dmserver
sc stop policyAgent
sc stop Spooler
sc stop RemoteRegistry
sc stop seclogon
sc stop Schele
sc stop WZCSVC
sc stop ERSvc
sc stop Themes
sc stop
sc stop protectedStorage
sc stop SSDpSRV
sc stop WebClient
最後把修改好之後的代碼存為services.cmd,在以後進行服務設置時,直接運行事先保存好的批處理文件就可以做到事半功倍了。
看到這里,使用Win2000的朋友也不必失望,sc.exe這個命令行工具對Win2000同樣適用,可從裝有WinXp或者Win2003的機器裡面拷貝sc.exe文件,與保存好的批處理文件放在一起,然後執行批處理文件即可。
對注冊表比較熟悉的朋友可能會想到用注冊表來設置服務的啟動類型,這也是一種可行的方法,本身卻有著內在不足。原因是服務啟動類型在注冊表中對應的鍵值較長且分散,進行整理不方便直觀且易錯漏,所以這種方法比較適用於無人值守的安裝時使用。
使用案例:
在命令行下啟動自動更新服務:
C:\>sc config wuauserv start= auto
[SC] ChangeServiceConfig SUCCESS
C:\>sc start wuauserv
SERVICE_NAME: wuauserv
TYPE : 20 WIN32_SHARE_PROCESS
STATE : 2 START_PENDING
(NOT_STOPPABLE,NOT_PAUSABLE,IGNORES_SHUTDOWN)
WIN32_EXIT_CODE : 0 (0x0)
SERVICE_EXIT_CODE : 0 (0x0)
CHECKPOINT : 0x0
WAIT_HINT : 0x7d0
PID : 1156
FLAGS :
C:\
⑷ 如何刪除windows服務
方法與步驟:
1.首先我們點擊電腦左下角的開始圖標,然後在彈出的選項中,我們點擊「控制面板」 如圖
⑸ 怎樣用CMD命令刪除或是強行刪除文件
工具/材料
CMD命令提示符
首先,我們在Windows系統中的搜索框中輸入「命令提示符」關鍵字,並對其擊右鍵,以「管理員身份」運行打開命令窗口。
打開命令窗口頁面之後,我們可以輸入del /?,然後按下回車鍵,可以看到刪除文件的教程命令。
假如要刪除C盤下的123.txt文件,那麼應該輸入以下命令:
del C:123.txt
如果是強制刪除,則輸入:del /F /S /Q C:123.txt
如果是要強制刪除其中的一個文件夾,應該輸入:
del /F /S /Q C:XXX(XXX指文件夾名稱)
最後,我們完成命令的輸入之後,按下回車鍵,即可執行我們的刪除文件命令操作。
⑹ 如何把一個服務刪除
1、右鍵開始菜單,選擇控制面板;
⑺ 如何使用命令提示符窗口刪除文件
1、在電腦桌面上單擊「開始」;
2、在「搜索程序和文件」框中輸入「cmd」;
3、單擊「cmd.exe」,彈出cmd命令提示符窗口;
族亮4、在命令提示符窗口中鍵戚穗者入「del 文件地址」命令;
5、單擊「回車鍵」執行命令,就可將文件刪除。高薯
⑻ 在linuxcentos系統裡面怎麼用命令刪除服務
一.更改telnet登錄慢的問題: cd /etc vi resolv.conf 將裡面內容清空 二.更改root用戶不能直接遠程登錄問題: cd /etc cd pam.d vi login 注釋掉這行 #auth required pam_s
一.更改telnet登錄慢的問題:
cd /etc
vi resolv.conf
將裡面內容清空
二.更改root用戶不能直接遠程登錄問題:
cd /etc
cd pam.d
vi login
注釋掉這行
#auth required pam_securetty.so //該行注釋掉 三.掛接usb移動硬碟
將移動硬碟掛上.
#df 查看linux下硬碟盤符
mount /dev/sda1 /mnt/usb (舉例) 四.linux時區同步問題(安裝ntp軟體過程)
首先在http://www.meinberg.de/english/sw/index.htm
下載了一個windows的ntp服務程序:ntp4171.zip
windows 192.168.1.32
1.安裝是提示設置伺服器地址,我設置的本機widows機器的ip
2.ntpd的控制在:
控制面板->管理工具->組件服務-networktimeprotocol
3.可以啟動ntpd守護進程保持時間同步
4.在c:\winnt目錄下有個ntp的配置文件ntp.conf
設置為:
server 127.127.1.0 prefer
fudge 127.127.1.0 stratum 10
5.確定ntp是否工作: ntpq -p
linux和windows同步,我用的是redhat 9.0
執行命令:ntpdate 192.168.1.32
你就會發現你的時間變化了,和192.168.1.32的時間一樣
如果執行命令出現一下錯誤
1.提示:7 dec 19:24:55 ntpdate[2120]: the ntp socket is in use, exiting
這個是你linux機器上已經存在這個進程,輸入:ps -ef | grep ntpd
kill掉ntp的進程
2.提示:no server suitable for synchronization found
這個是最容易出現的問題,比較常見的是配置好伺服器並啟動伺服器進程後 ,馬上
啟動客戶進程,那麼客戶進程就會報錯。解決方法是,在大約3-5分鍾以後 啟動進程就行
我想每10分鍾就和windows服務同步時間
1.創建自己的一個crontab文件,隨便建立一個文件date.cron,首先可以使用 任何文本
編輯器建立一個新文件,然後向其中寫入需要運行的命令和要定期執行的時 間。
vi date.cron加入下面要運行的命令和要定期執行的時間
*/10 * * * * /usr/sbin/ntpdate 192.168.1.32
然後存檔退出
2.使用crontab命令來安裝這個文件,使之成為該用戶的crontab文件。鍵入:
crontab date.cron
這個文件已經建立好了
3.使用命令:
crontab -l (查看安排的作業序列)可以看到剛才的作業
如:
[root@nxd-test root]# crontab -l
# do not edit this file - edit the master and reinstall.
# (date.cron installed on tue dec 7 18:22:42 2004)
# (cron version -- $id: crontab.c,v 2.13 1994/01/17 03:20:37 vixie exp $)
*/10 * * * * /usr/sbin/ntpdate 192.168.1.32
現在就ok了,每10分鍾linux就和服務端同步一次。 更改linux啟動時用圖形界面還是字元界面
cd /etc
vi inittab
將id:5:initdefault: 其中5表示默認圖形界面
改id:3: initdefault: 3表示字元界面 6.重新啟動xinetd)
/etc/init.d/xinetd restart 7.重啟smb服務
/etc/init.d/smb restart 8.配置smb可以被哪些ip所用.
cd /etc/samba
vi smb.conf
找到hosts allow = 192.168.1. 192.168.2. 127.
修改其為哪些機器所用,注意ip之間用逗號分開
舉例:
hosts allow =192.168.1.110,192.168.1.120 9.禁止在後台使用ctrl-alt-delete重起機器
cd /etc/inittab
vi inittab 在文件找到下面一行
#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注釋掉這一行)
如: # trap ctrl-alt-delete
#ca::ctrlaltdel:/sbin/shutdown -t3 -r now 10.修改主機名
vi /etc/sysconfig/network
修改hostname一行為hostname=主機名 11[.重新啟動ftp服務
/sbin/service vsftpd restart 12.[查看開機檢測的硬體
dmesg | more 13.查看硬碟使用情況
df –m 14.查看目錄的大小
–sh dirname 15.解壓小全
tar xvfj lichuanhua.tar.bz2
tar xvfz lichuanhua.tar.gz
tar xvfz lichuanhua.tgz
tar xvf lichuanhua.tar
unzip lichuanhua.zip
.gz
解壓1:gunzip filename.gz
解壓2:gzip -d filename.gz
壓縮:gzip filename
.tar.g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gz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gz dirname
---------------------------------------------
.bz2
解壓1:bzip2 -d filename.bz2
解壓2:bunzip2 filename.bz2
壓縮: bzip2 -z filename
.tar.bz2
解壓:tar jxvf filename.tar.bz2
壓縮:tar jcvf filename.tar.bz2 dirname
---------------------------------------------
.bz
解壓1:bzip2 -d filename.bz
解壓2:bunzip2 filename.bz
壓縮:未知
.tar.bz
解壓:tar jxvf filename.tar.bz
壓縮:未知
---------------------------------------------
.z
解壓:uncompress filename.z
壓縮:compress filename
.tar.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z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z dirname
---------------------------------------------
.tg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gz
壓縮:未知
.tar.tgz
解壓:tar zxvf filename.tar.tgz
壓縮:tar zcvf filename.tar.tgz filename
---------------------------------------------
.zip
解壓:unzip filename.zip
壓縮:zip filename.zip dirname
---------------------------------------------
.rar
解壓:rar a filename.rar
壓縮:rar e filename.rar
rar請到:http://www.rarsoft.com/download.htm 下載!
解壓後請將rar_static拷貝到/usr/bin目錄(其他由$path環境變數指定的目錄 也可以):
[root@www2 tmp]# cp rar_static /usr/bin/rar
---------------------------------------------
.lha
解壓:lha -e filename.lha
壓縮:lha -a filename.lha filename lha請到:http://www.infor.kanazawa-it.ac.jp/~ishii/lhaunix/下載!
解壓後請將lha拷貝到/usr/bin目錄(其他由$path環境變數指定的目錄也可以 ):
[root@www2 tmp]# cp lha /usr/bin/
---------------------------------------------
.tar .tgz .tar.gz .tar.z .tar.bz .tar.bz2 .zip .cpio .rpm .deb .slp .arj .rar .ace .lha .lzh .lzx .lzs .arc .sda .sfx .lnx .zoo .cab .kar .cpt .pit .sit .sea
解壓:sex x filename.*
壓縮:sex a filename.* filename
16.顯示內存使用情況
free –m 17.忘記了root密碼 一. lilo
1. 在出現lilo菜單的時候按「ctrl+x」或者「tab",然後輸入:linux single
或者用光碟
在出現 lilo: 提示時鍵入 linux single
畫面顯示 lilo: linux single
2. 回車可直接進入linux命令行
3. #vi /etc/shadow
將第一行,即以root開頭的一行中root:後和下一個:前的內容刪除,
第一行將類似於
root::......
保存
4. #reboot重啟,root密碼為空 二.grub
1.出現grub畫面時,用上下鍵選啟動linux的哪一項,按e鍵
2.上下鍵選擇 kernel /boot/……… 然後按e鍵
3.修改現在見到的命令好,加入single 結果:
kernel /boot/vmlinuz-2.4.20-8 single ro root=label=
4.回車返回,按b鍵啟動,直接進入linux命令行
直接執行: passwd root
修改密碼,你的密碼就搞定
5.也可以修改/etc/shadow中
將第一行,即以root開頭的一行中root:後和下一個:前的內容刪除,
第一行將類似於
root::......
保存
reboot重啟,root密碼為空 18.顯示系統運行了多長時間
uptime 19.重新啟動網路
/etc/init.d/network restart 20.顯示開機自檢的內容命令
dmesg 21.查看埠
netstat –an
netstat -anp 22..埠的詳細列表
/etc/services 23.查看物理信息
lspci 24.安裝圖形界面不能出現,使用解析進行安裝
linux lowres (使用的是640x480解析度) 25.屏蔽主機的ping 命令,是被別人無法ping你的機器
echo 1 > /proc/sys/net/ipv4/icmp_echo_ignore_all 26.徹底刪除oracle安裝的程序,刪除一下幾個目錄
/etc/orainst.loc /tmp/<otherowerdfile
/etc/oratab $oracle_base/* 27.linux啟動到文字界面(不啟動xwindows界面)
vi /etc/inittab在下面一行
id:5:initdefault: 一行中的5改為3
啟動xwindows 是5
文字截面是 3
28.rpm包
1.卸載 rpm –e
2.查詢 rpm –q
-a 查詢所有已安裝的軟體包
-f 查詢包含文件<file>的軟體的包
-i 顯示軟體包信息
-l 顯示軟體包的文件列表
3.驗證 rpm –v
rpm –va 驗證整個文件丟失了哪些文件
碰到不認識的文件使用
rpm –qf
4.一個rpm包安裝到哪裡去了(已經安裝的包)
rpm –qi 包名(這里不包括.rpm後綴的軟體名稱,也就是說只能用mysql或者 mysql-3.23.54a而不是mysql-3.23.54a.rpm)
5.一個rpm包中包含哪些文件
一個沒有安裝過的軟體包:使用rpm –qip ***.rpm
一個已經安裝過的軟體包: 使用rpm –qi ***.rpm 29.看已經安裝的字元集
locale –a 30.抓包命令tcpmp
例:抓獲192.168.1.32 的主機收到和發出的所有的數據包
tcpmp host 192.168.1.32
截獲特定的埠
tcpmp tcp port 21 host 192.168.1.32 31.文本截面的中文支持
rh 9.0自帶安裝包 zhcon_0.2.3_1.rh9.i386.rpm
安裝完成後,執行: zhcon 就可以支持中文了 32.查看埠現在運行什麼程序
lsof –i:8001 33.察看實時的日誌
tail –f /var/log/messages 34.當mount出現死的現象
1.fuser –m /mnt/share 查出該程序的進程,然後kill掉
2.再umount /mnt/share 35.linux 控制 windows
1.用rh9.0自己帶rdesktop,版本是1.2.0
命令:rdesktop –u user –f 192.168.1.70 色默認的是8位
2要達到16色,就要下載新版本1.3.0
rdesktop –a 16 –u lichuanhua –g 800*600 192.168.1.70
36. linux掛載windows分區
mount ntfs分區
一.單機掛windows的ntfs分區
1. 上www.google.com搜索並下載 kernel-ntfs-2.4.18-14.i686.rpm
2. rpm -ivh kernel-ntfs-2.4.18-14.i686.rpm
3. mkdir /mnt/share
4. mount -t ntfs /dev/hda1 /mnt/share
要掛載windows分區,首先新建一個目錄/mnt/share,修改/etc/fstab,在最末 尾添上(假設windows安裝在硬碟的第1個分區)
/dev/hda1 /mnt/share ntfs defaults 0 0
二.網路上一台windows和linux機器,linux機器掛載windows上的共享文件
windows ip:192.168.1.1
1.linux掛載192.168.1.1(windows)上共享文件dbf,掛在linux的/mnt/share目 錄下,在/mnt下建立share目錄
mount -t smbfs -o username=massky,password=massky //192.168.
1.1/dbf /mnt/share
2.機器重啟自動掛載,vi /etc/fstab最後加入:
//192.168.1.1/dbf /mnt/share smbfs defaults,auto,username=m
assky,password=massky 0 0 37.oracle9i在linux9.0上的安裝
1.確保rpm開發包,使用下面命令查看是否已安裝這些包
rpm -q gcc cpp compat-libstdc++ glibc-devel glibc-kernheaders binutils
2.進行解壓
zcat linux9i_disk1.cpio.gz | cpio -idmv
zcat linux9i_disk2.cpio.gz | cpio -idmv
zcat linux9i_disk3.cpio.gz | cpio -idmv
3.設置內核參數
vi /etc/sysctl.conf,加入下面參數
kernel.shmmax=4294967295 內存512m
計算方法為:kernel:shmmax=1024*1024*ram(m)/2
執行sysctl -p生效
4.建立數據目錄和用戶
groupadd dba
groupadd oinstall
useradd –g oinstall –g dba oracle
passwd oracle mkdir /opt/oracle
mkdir /opt/oracle/proct
mkdir /opt/oracle/proct/9.2.0
chown –r oracle.oinstall /opt/oracle
mkdir /var/opt/oracle
chown oracle.dba /var/opt/oracle
chmod 755 /var/opt/oracle
5.vi .bash_profile 設置變數
export ld_assume_kernel=2.4.1
export oracle_base=/opt/oracle
export oracle_home=/opt/oracle/proct/9.2.0
export oracle_sid=ora9i
export oracle_term=xterm
export tns_admin=$oracle_home/network/admin
export nls_lang=american_america.zhs16gbk
export ora_nls33=$oracle_home/ocommon/nls/admin/data
ld_library_path=$oracle_home/lib:/lib:/usr/lib
ld_library_path=$ld_library_path:/usr/local/lib
export ld_library_path export path=$path:$oracle_home/bin
classpath=$oracle_home/jre:$oracle_home/jlib:$oracle_home/rdbms/jlib
classpath=$classpath:$oracle_home/network/jlib
export classpath
38.網卡的激活與停止
超級用戶;
ifconfig eth0 down 停止
ifconfig eth0 up 啟動 40.linux下cvs的安裝配置
1.安裝cvs軟體包.
2.groupadd cvs
3.useradd -g cvs cvsroot
4.chmod 777 -r /home/cvsroot
5.cd /etc
6.vi profile
新增以下二行:
cvsroot=/home/cvsroot export cvsroot
cvsedit=vi export cvsedit
7.查看/etc/services文件中cvspserver 所在行的注釋狀態(有則把注釋去掉)
8.進入 /etc /xinetd.d, vi cvspserver該文件不存在,內容如下:
service cvspserver
{
disable = no
socket_type =stream
wait =no
user =root
env =home=
server =/usr/bin/cvs
server_args =--allow-root=/home/cvsroot pserver
log_on_failure +=userid
}
9.vi /etc/xinetd.conf 內容如下,每次開機自動啟動服務:
service cvspserver
{
port = 2401
socket_type = stream
wait = no
user = root
server = /usr/bin/cvs
server_args = -f --allow-root=/home/cvsroot pserver
bind = 168.168.1.110
}
重新登錄 換cvsroot用戶
10./etc/init.d/xinetd restart
11.cvs init(初始化:cvs版本庫的初始化)
12.cvs -d :pserver:[email protected]:/home/cvsroot login(用戶登錄 )沒有任何提示信息就成功。
13.首先要導入庫,假設項目名稱為linuxisquote.
步驟:
1、進入linuxisquote.
2、一個項目的首次導入
cvs import linuxisquote lch v_0_0_1
此時到$cvsroot目錄下,可以看到多了一個linuxisquote的目錄。 41.命令絕對路徑
.如果不是絕對路徑的話,你可以這樣輸入
(1)[root@redhat linux]# whereis adser
adser: /usr/sbin/adser /usr/share/man/man8/adser.8.gz
你這樣輸入就可以了 /usr/sbin/adser xxx
(2) 或者改vi /etc/profile,加入一句:path=$path:/usr/sbin:. export path,
就可以直接輸入adser 42.修改用戶的許可權
.改用戶許可權的話,你可以改vi /etc/passwd
如:我想lll變成和root用戶一樣,就改: lll:x:508:508::/home/lll:/bin/bash
改後面的 508 為和root後面的數據一樣的就可以了!
改為:lll:x:508:0::/home/lll:/bin/bash
lll就擁有root的許可權了。 43.修改grub啟動時的背景圖片
1將一圖片轉化成640*480,14色的xpm #convert abc.jpg -colors 14 -geometry 640x480! abc.xpm
2 壓縮生成的xpm文件,使用gzip
#gzip -9 abc.xpm
3 將abc.xpm.gz拷到/boot/grub下
4修改/boot/grub/menu.lst
splashimage=(hd0,0)/boot/grub/abc.xpm.gz 44.vnc for linux的安裝
1.第一步在linux上安裝vncserver
tar zxvf vnc-x.tgz
cd x
cp *vnc* /usr/local/bin/
沒有vnc 目錄,就建vnc目錄
mkdir /usr/local/vnc
cp -r classes/ /usr/local/vnc/
2.設置vnc server的訪問密碼
vncpasswd
3.linux版vnc server的改進.首先執行vncserver
修改/root/.vnc/xstartup里的 twm $ 為gnome-session &
4.啟動vnc server
vncserver
注意new x desktop is kill:3 記住3是客戶端要用到的埠
5.客戶端啟動vncviewer,輸入:如192.168.1.110:3
ok,你就看到了。。哈。。
如果在windows客戶機中安裝了ie或netscape,還可以啟動ie或netscape
然後在地址欄輸入(如果是1的話)
http://192.168.1.64:5801
⑼ jtagserver.exe
使用Windows命令提示符卸載服務:
1. 在Windows命令提示符輸入以下命令
jtagserver --uninstall
2. 重新啟動計算機。
· 使用Windows命令提示符刪除服務:
1. 在Windows命令提示符輸入以下命令
sc delete Altera JTAG Server
2. 重新啟動計算機。
· 如果以滾孫上方法均不奏效,逗唯使用Windows注冊表刪除服務。做任何改變之前,建議你備份注冊表。
1. 通過在Windows命令提示符鍵入regedit打開注冊表編輯器
2. 在注冊表編輯器窗口,使用左側的導航窗格定位到文件夾 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Services\JTAGServer
3. 在左側的導航窗格中,右山備培鍵單擊JTAGServer文件夾並選擇刪除
4. 重新啟動計算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