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喜歡刪微博刪朋友圈的人的心理性格
身邊有一些人特別喜歡把自己的微博刪除,或者微信刪除,很有可能,他們心裡是有一個潛在的閱讀自己的微博或者微信的人。
他們可能想要改過自新,從頭做人,但這說法嚴重了。也就是說,他們可能只是想換一種活法想以全新的一個姿態去構建自己的生活,這也包括他們不想再看到自己原先的狀態,所發出那種慣性去影響自己的計劃,影響自己對未來生活所作的全新的規劃,所以他們會把自己以前的記錄刪掉。
如果你發現他們刪了微博微信的話,可能你只是覺得他的生活過得比較精彩吧,這在他的眼裡可能並不是一個比較有趣,會比較好玩的東西,就在他的眼裡,可能這只是自己的一個污點,所以他們願意,寧願把自己的微博微信的東西刪掉,也不願意他人對自己仍然保留以前的看法,以前的記憶。
⑵ 一個人把自己所有微博全部刪光 代表什麼意思呢
微博里有太多某人的照片和信息,想刪掉,以免被看到
⑶ 女生刪微博是什麼心態急!!!
你好!我也經常刪微博心情什麼的,我覺得刪了微博大約就是不想讓太多人看到吧,不見得有什麼動機,可能覺得不想大家看到那些回復,以免造成誤會,不能說說明她不喜歡你也不能說明她就喜歡你了,不過倒是說明了一點就是這件事你在她的心裡跟別人不太一樣(也不一定就是喜歡也不一定就是不喜歡,比如你知道有個女生喜歡你,你看到她或者得知與她相關的事是不是心裡會聯想到她喜歡你的這個方面呢,是這種不一樣。)所以,放輕松吧,沒什麼,你要是想知道她對你到底有沒有意思,還需要更多的小提示~
⑷ 喜歡刪微博刪朋友圈的人是什麼心理
可能是維護個人形象。實際上,即使社交媒體是虛擬的,其發布的內容仍然是真實的。這就好比我們穿的衣服、戴的首飾,在心理意義上,這些內容也是一種對外的展示。刪除舊的朋友圈和微博內容可以類比於我們衣櫥里舊衣服的更替。這是每個人都有維護個人在他人心中形象的需求,不過有的人需求大、有的需求小,特別在意他人評價的人更需要維護個人形象。
⑸ 女友把微博有關我的消息都刪了 這是什麼意思
我覺得你應該要做好分手或是死纏爛打的准備了,我是女的
⑹ 把自己發出不久的微博刪除,還會刪除評論,是種什麼心理
有可能是發錯了,有的人在辛辛苦苦編輯好文案和圖片以後,不小心忘記了屏蔽某些不想讓看的人,這樣發出去,就會刪除掉,屏蔽了不讓看的人,再重新發,這屬於手誤,並不是故意的。還有一種可能就是心情不好,喜歡刪東西,我就屬於那種說心情不好就會刪一些以前自己的動態,但是上完之後就會很後悔。
⑺ 刪微博朋友圈背後的心理探析
刪微博朋友圈背後的心理探析
你有刪微博朋友圈的習慣嗎?你知道這背後的心理探析嗎?刪微博朋友圈背後的心理探析是我為大家帶來的,歡迎瀏覽。
每天網路上產生海量的社交信息,喧囂不止,但是也有一些信息在寂靜消失。那些被發布者主動刪除的微博和朋友圈是發布者的真實記錄和記憶碎片,為什麼有人會有秒刪行為,還有人一夜刪掉所有記錄?從心理到行為,源自社交恐懼、激情表達、印象管理、公關修復和自我否定等因素 。
一是社交恐懼症與私密空間的拉鋸。
部分存在社交恐懼症的人,不喜歡通過任何社交媒體與人交往,甚至討厭社交,懼怕微信語音、微信視頻電話等功能。
但是他們又不想與社會脫節,因此,偶爾會發一些記錄生活事跡的信息。這些信息可能會引發朋友的關注、評論與點贊,亦或者沒有引發任何的波瀾。社交場所提供了一種表演的場景,而發布者對鏡頭存在天生恐懼,會擔憂這些日常信息再次暴露自己,也讓別人更加地了解了自己,而這是他們不想要的,因此,便將發布的'信息再盡數刪除。
如知友“韓抖抖”表示,“我上一條朋友圈是2.24日發的,最新的朋友圈是3.21發的,其實這之間我也發了不少,但陸陸續續基本都被我刪了,我非常喜歡刪朋友圈,潛意識會默默控制朋友圈數量,類似強迫症。我的朋友圈更多是記錄日常生活狀態,不重復不啰嗦不矯情不雞湯,可我還是不滿意,既希望別人了解我的生活,但又怕別人過多了解我的生活。”
二是激情表達後的理性回歸。
人人都會情緒化,尤其是在情緒高峰時期,最喜歡胡思亂想,發一些與心情相關的動態,期待得到他人的關注與安慰。
而一旦過了心情保鮮期,再次回頭看的時候,便發現大多動態都是無病呻吟,當初的哪些小情緒、小感慨甚至會顯得矯情可笑。如知友“楊浩”表示,“我只保留最近發的一條朋友圈,因為覺得時間久了那些都是過去式了。不論是突然的小情緒或者感慨亦或是所見所聞,過去就過去了,記得活在當下。”微博網友@犀利話:“因為這一秒高傲冷漠的自己,討厭上一秒愚昧矯情的自己。”
也有人認為,處於情緒高峰時的朋友圈或微博動態,大多隻是在發泄某種情感,發泄完了相關的信息也就可以刪了。知友“四月”:“有時候只是想發泄一下,發泄完情緒過去就可以刪了。”
此外,喜歡刪除微博及朋友圈動態,還有一個原因,即信息過了時效期。如5月份轉發的活動鏈接或幫朋友客戶轉發的廣告、投票等,到了10月份,自然就過了時效性,此時清空相關信息,就像丟垃圾一樣,手機還省出不少內存呢。
三是印象管理和公關修復的必要手段。
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社交環境里,人們會通過調整自己的言行試圖管理和控制他人對自己所形成的印象,稱之為印象管理。印象管理可以通過自我表現和自我行動兩種形式實現,自我表現即美化自我,增加個人魅力,自我行動則是投人所好,拉近與他人的距離。
基於印象管理刪微博、朋友圈經常發生於結識新朋友或進入新環境前後。一是想通過社交網路塑造一種不完全真實的形象來滿足新朋友的審美或交友標准,二是修剪自己不滿意的社交發布記錄建立全新的社交形象,比如成熟、高雅、低調等優質人格。微博網民@喜歡殺生丸的小花痴 稱:“為了我看起來成熟,把朋友圈裡的很多珍貴東西刪了。”
還有一種與形象有關的刪除動機源自公關修復。部分網民曾經發布或轉發的信息被證實為虛假信息、詐騙信息,可能或已經遭到大量圍攻謾罵,通常都會選擇刪除了之。尤其是公眾人物或意見領袖,網路影響力大,信息輻射面廣,稍有不慎就可能引發眾怒,且網路輿論直接關系個人事業發展,對不利於個人公關形象的微博只能選擇刪除。
@孫楊 微博透露真人秀都靠演,之後迅速刪除微博;張靚穎結婚風波末尾,@張靚穎 發布暗諷網民博文之後秒刪;演員文章@文章同學 在微博發布多條微博炮轟宋喆,稱其逮誰咬誰,隨後不久刪除了所有相關微博。
四是否定過去和自我審視的社交儀式。
記錄是微博、朋友圈的主要功能之一,記錄自己當下的小心思,記錄一年一度的旅遊假期,記錄與親愛的人走過的每條街道、說過的每句蜜語,吃過的每道美食。對很多人來說,微博、朋友圈像一個可以公開或半公開的日記本,裡面是回憶的碎片,是友情、愛情的鐵證。
然而時過境遷,物是人非,故人既已不再,那些惹人心傷的光影、只言片語又有何意義?因此,當一段較為重要的關系結束後,部分網民就會選擇刪除與之相關的微博和朋友圈。一是作為一種結束的儀式,象徵你我再無瓜葛,既沒有照片書信也沒有任何電子記錄;二是勉勵自己抬頭向前,莫要留戀過往。
很多情況下,刪除與某人相關的微博、朋友圈會被猜忌是關系的破裂。11月初,王楠老公@親見郭斌 將微博中有關王寶強的內容全部刪除,有網友稱,現在只要在其微博里評論王寶強的事,立馬被拉黑。對此,部分網友猜測“難道兩個人關系掰了?”
時過境遷的除了外界還有自我,人的成長在時間維度上可能是一夜之間,在方向性上可能發生了180度大轉彎。不少人回看幾年前甚至是幾個月前發的微博、朋友圈,不自覺會認為“too young too naive”,也可能認為曾經的自己價值觀偏誤,在這種自我審視的過程中,呈現出對一種自我否定的進步。
這是一種很常見的社交現象,知友“Lachesis”表示,“向某個時間點的自己告別——因為那時候說的話,很愚蠢。雖然刪圍脖並不能改變這種愚蠢,但至少可以證明自己已經意識到了這種愚蠢。”但也有人對刪除的記憶表示惋惜,微博網民@海嘯soler-:“不管怎樣,不會再刪微博、朋友圈了,想尋記憶都沒機會了。QQ空間早已清空,本以為刪除了的是幼稚,才發現消失的是記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