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密碼管理 » 紅樹林生態密碼是什麼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紅樹林生態密碼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9-27 11:34:05

❶ 紅樹林 資料

紅樹林(Mangrove)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濕地木本生物群落。組成的物種包括草本、藤本紅樹。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它是熱帶、亞熱帶海灣、河口泥灘上特有的常綠灌木和小喬木群落,具有呼吸根或支柱根,種子可以在樹上的果實中萌芽長成小苗,然後再脫離母株,墜落於淤泥中發育生長,是一種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全世界約有55種紅樹林樹種。在中國,紅樹林主要分布在的海南島、廣西、廣東和福建。
紅樹以凋落物的方式,通過食物鏈轉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同時,由於紅樹林區內潮溝發達,吸引深水區的動物來到紅樹林區內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由於紅樹林生長於亞熱帶和溫帶,並擁有豐富的鳥類食物資源,所以紅樹林區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徒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
紅樹林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禦風浪襲擊。
紅樹林的工業、葯用等經濟價值也很高。

❷ 紅樹林的資料

紅樹林

1、植物
mangrove
紅樹林是一種稀有的木本胎生植物。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調查研究表明,紅樹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數幾個物種最多樣化的生態系之一,生物資源量非常豐富,如廣西山口紅樹林區就有111種大型底棲動物,104種鳥類、133種昆蟲。廣西紅樹林區還有159種和變種的藻類,其中4種為我國新記錄。這是因為紅樹以凋落物的方式,通過食物鏈轉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同時,由於紅樹林區內潮溝發達,吸引深水區的動物來到紅樹林區內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由於紅樹林生長於亞熱帶和溫帶,並擁有豐富的鳥類食物資源,所以紅樹林區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

紅樹林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禦風浪襲擊。1958年8月23日,福建廈門曾遭受一次歷史上罕見的強台風襲擊,12級台風由正面向廈門沿海登陸,隨之產生的強大而兇猛的風暴潮,幾乎吞沒了整個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但在離廈門不遠的龍海縣角尾鄉海灘上,因生長著高大茂密的紅樹林,結果該地區的堤岸安然無羔,農田村舍損失甚微。1986年廣西沿海發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風暴潮,合浦縣398公里長海堤被海浪沖跨294公里,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紅樹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沖跨,經濟損失就小。許多群眾從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紅樹林是他們的「保護神」。1982年,華僑郭春秧特地從南洋帶回"秋加樹"等三種紅樹林種苗進行育種栽植。紅樹林的工業、葯用等經濟價值也很高。

我國紅樹林共有37種,分屬20科、25屬(另有資料為16科20屬31種)。主要分布於廣西、廣東、海南、台灣、福建和浙江南部沿岸。其中以廣西自治區紅樹林資源量最豐富,其紅樹林面積佔全國紅樹林面積的三分之一強。無論是種類和分布范圍,在太平洋西岸,我國的紅樹林都具有代表性。

紅樹林是我國保護物種,近10多年來,先後建立了國家級(3個)、省級(4個)、縣級(8個)紅樹林保護區15個,並制訂了相應的保護法律法規。然而,得到10多種國家和地方法律、法規保護的紅樹林並沒倖免刀俎之災。近40年來,特別是最近10多年來,由於圍海造地、圍海養殖、砍伐等人為因素,紅樹林面積由40年前的4.2公頃減少到1.46萬公頃,不及世界紅樹林面積1700萬公頃的千分之一。特別是在《海洋環境保護法》和《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定》頒布實施多年的今天,有些人無視國家法規,急功近利,仍然在大片地砍伐紅樹林,包括幾個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都遭到不同程度的砍伐破壞,其中尤以廣西自治區砍伐紅樹林為甚。全區原有紅樹林22387公頃,到1993年僅剩5654公頃。據不完全統計,廣西近幾年己砍伐和己列入填海造地規劃的(已批准)即將砍伐的紅樹林將達近1000公頃。

已列入《中國濕地名錄》,國家保護的重要濕地之一的福建龍海紅樹林保護區內,1998年龍海市政府未經保護區主管部門批准,將上馬一頂耗資2500萬元的圍墾工程,圍墾面積460公頃(6900畝)用於搞養殖,將危及33多公頃(490多畝)紅樹林的成活。

廈門西海域,80年代在東渡等海域仍有成片紅樹林,隨著這幾年的圍海造地的不斷擴大而消失。

深圳福田國家級紅樹林鳥類自然保護區。自1988年以來,深圳城市建設就有8項工程佔用福田紅樹林鳥類保護區紅線范圍內土地面積達147公頃(2200畝),占原整個保護區面積的48.8%,共毀掉茂密紅樹林35公頃(526畝),占原紅樹面積的31.6%。

海南省文昌市鋪前鎮約6公里長的沿海岸線上,67多公頃(1000多畝)的紅樹林區已全面挖塘養殖,近半數的紅樹林遭受嚴重破壞。海南東寨港國家級紅樹林自然保護區是我國目前面積最大的紅樹林自然保護區,總面積3300多公頃(5萬多畝),有林面積2000多公頃(3萬多畝),列入《世界濕地名錄》。但從1993年以來,不斷有群眾進入保護區砍紅樹、挖塘搞養殖,大片大片的紅樹林區成為荒蕪的水泥塘。

我國的紅樹林遭受如此嚴重的圍墾砍伐破壞,而且還在繼續遭受破壞,除了少數破壞紅樹林事件是由於管理不嚴,被群眾的圍墾養殖等活動破壞外,大量的還是當地政府的行為。這就不能簡單地用環保意識差、對紅樹林生態系的重要性缺乏認識、或法制觀念不強等原因來解釋。而是有更深刻的原因-急功近利,經濟利益的驅動。因此,只有提高《國家海域使用管理暫行規定》的法律地位,使我們的藍色國土海洋也同陸域土地一樣具有同樣的法律地位,才能有效地控制灘塗海域「無法、無償、無序」的開發使用狀態,才能更有效地保護包括紅樹林在內的灘塗和海洋資源環境。

我國加強紅樹林保護

我國政府近年來採取有力措施保護有「海底森林」之稱的紅樹林資源,特別是發揮紅樹林在凈化重金屬、農葯、生活和養殖污水能力強,防止赤潮發生方面的重要作用。

廣西壯族自治區擁有我國面積最大的紅樹林,但由於沿海一些漁民毀林建蝦塘,近10年來,廣西的紅樹林面積減少了10%。大量紅樹林被砍伐、破壞,引起了我國政府的極大關注。目前,我國已建立7個省級以上的紅樹林保護區,保護紅樹林約佔全國紅樹林總面積的一半,並成立了廣西紅樹林研究中心,這是我國建立的第一個比較完整的紅樹林保護、科研與管理體系。

平山吉隆鎮的鹽洲島的海邊也有紅樹林。

2、社會工作項目
紅樹林是中國大陸第一個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關懷和支持服務的全國性項目。紅樹林的寓意就是:能在極度艱難的環境中生存和壯大,彼此之間雖然有許多不同,但是能夠團結起來面對風浪,又能為弱小者提供庇護。 紅樹林的宗旨是,配合政府以及各相關組織機構為感染者工作和服務,以改善和提高他們的生存狀態和生活質量,倡導積極健康的生活,自立自強,減少社會歧視。

通過紅樹林支持熱線,為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提供相關的咨詢服務和心理支持;通過紅樹林www.chinamsg.org、《攜手》讀物等方式進行感染者之間的信息交流;紅樹林支持地方互助小組和自助項目,包括提供相關材料、技術支持、人員培訓以及可能的資金支持;通過書、展覽、電視記錄片、媒體合作等方式進行社會宣傳和倡導,加強理解和溝通,減少無知和歧視。

紅樹林把為當地項目提供持續的能力建設、培訓和支持,為盡可能多的感染者和病人提供咨詢和服務和實際的、多方面的關懷和支持作為工作目標。

❸ 紅樹林的主要特徵有哪些

紅樹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數幾個物種最多樣化的生態系之一,生物資源量非常豐富,如廣西山口紅樹林區就有111種大型底棲動物、104種鳥類133種昆蟲。廣西紅樹林區還有159種和變種的藻類,其中4種為我國新記錄。這是因為紅樹以凋落物的方式,通過食物鏈轉換,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同時,由於紅樹林區內潮溝發達,吸引深水區的動物來到紅樹林區內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由於紅樹林生長於亞熱帶和溫帶,並擁有豐富的鳥類食物資源,所以紅樹林區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徙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柄息、生產繁殖的場所。

紅樹林是熱帶、亞熱帶河口海灣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落。以紅樹林為主的區域中動植物和微生物組成的一個整體,統稱為紅樹林生態系統。它的生境是濱海鹽生沼澤濕地,並因潮汐更迭形成的森林環境,不同於陸地森林生態系統。熱帶海區60%~70%的岸灘有紅樹林成片或星散分布。

紅樹林另一重要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的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禦風浪襲擊。1958年8月23日,福建廈門曾遭受一次歷史上罕見的強台風襲擊,12級台風由正面向廈門沿海登陸,隨之產生的強大而兇猛的風暴潮,幾乎吞沒了整個沿海地區,人民生命財產損失慘重。但在離廈門不遠的龍海縣角尾鄉海灘上,因生長著高大茂密的紅樹林,結果該地區的堤岸安然無恙,農田村舍損失甚微。1986年廣西沿海發生了近百年未遇的特大風暴潮,合浦縣398千米長海堤被海浪沖跨294千米,但凡是堤外分布有紅樹林的地方,海堤就不易沖跨,經濟損失就小。許多群眾從切身利益中感受到紅樹林是他們的「保護神」。

胎生現象——紅樹林最奇妙的特徵是所謂的「胎生現象」,紅樹林中的很多植物的種子還沒有離開母體的時候就已經在果實中開始萌發,長成棒狀的胚軸。胚軸發育到一定程度後脫離母樹,掉落到海灘的淤泥中,幾小時後就能在淤泥中紮根生長而成為新的植株,未能及時紮根在淤泥中的胚軸則可隨著海流在大海上漂流數個月,在幾千里外的海岸紮根生長。

特殊根系——紅樹林最引人注目的特徵是密集而發達的支柱根,很多支柱根自樹乾的基部長出,牢牢扎入淤泥中形成穩固的支架,使紅樹林可以在海浪的沖擊下屹立不動。紅樹林的支柱根不僅支持著植物本身,也保護了海岸免受風浪的侵蝕,因此紅樹林又被稱為「海岸衛士」。

紅樹林經常處於被潮水淹沒的狀態,空氣非常缺乏,因此許多紅樹林植物都具有呼吸根,呼吸根外表有粗大的皮孔,內有海綿狀的通氣組織,滿足了紅樹林植物對空氣的需求。每到落潮的時候,各種各樣的支柱根和呼吸根露出地面,縱橫交錯,使人難以通行。

泌鹽現象——熱帶海灘陽光強烈,土壤富含鹽分,紅樹林植物多具有鹽生和適應生理乾旱的形態結構,植物具有可排出多餘鹽分的分泌腺體,葉片則為光亮的革質,利於反射陽光,減少水分蒸發。

紅樹林的生存環境地質地貌紅樹林主要分布於隱蔽海岸,該海岸多因風浪較微弱、水體運動緩慢而多淤泥沉積。因此,它與珊瑚礁一樣都是「陸地建造者」。自然發育的灘面,平坦而廣闊,常可沿河口海灣、三角洲地區或沿河口延伸至內陸數公里。紅樹林大部分分布於潮間帶,而以中潮灘為最繁茂區。

紅樹林生長與地質條件也有關系,因為地質條件可能影響灘塗底質。如果河口海岸是花崗岩或玄武岩,其風化產物比較細粘,河口淤泥沉積,適於紅樹林生長。如果是砂岩或石灰岩的地層,在河流出口的地方就形成沙灘,大多數地區就沒有紅樹林生長。

底質紅樹林適合生長在細質的沖積土上。在沖積平原和三角洲地帶,土壤(沖積層)由粉粒和黏粒組成,且含有大量的有機質,適合於紅樹林生長。一般紅樹林土壤是初生的土壤,含鹽量0.2%~2.5%,pH值為4~8,少有pH值在3以下或8以上。

溫度紅樹林分布中心地區海水溫度的年平均值為24~27℃,氣溫則在20~30℃范圍內。我國海南島海口的海水溫度年平均在25℃左右,而廈門全年平均水溫為21.7℃,平均氣溫為20.9℃。後者紅樹林種類僅5種,比前者紅樹植物種類25種少得多。

海水和潮汐含鹽分的水對紅樹植物是十分重要的,紅樹植物具有耐鹽特性,在一定鹽度海水下才成為優勢種。雖然有些種類如桐花樹、白骨壤既可以在海水中生長,也可以在淡水中生長,但在海水中生長較好。另一個重要條件是潮汐,沒有潮間帶的每日有間隔的漲潮退潮的變化,紅樹植物是生長不好的。長期淹水,紅樹很快死亡;長期乾旱,紅樹將生長不良。

❹ 什麼是紅樹林與生態

紅樹林是指生長在熱帶、亞熱帶低能海岸潮間帶上部,受周期性潮水浸淹,以紅樹植物為主體的常綠灌木或喬木組成的潮灘濕地木本生物群落。它生長於陸地與海洋交界帶的灘塗淺灘,是陸地向海洋過度的特殊生態系。

紅樹林在維護生態平衡方面具有很大的作用。它不僅為海洋動物提供良好的生長發育環境,還是候鳥的越冬場和遷徏中轉站,更是各種海鳥的覓食棲息、生產繁殖的場所。紅樹林另一重要的生態效益是它的防風消浪、促淤保灘、固岸護堤、凈化海水和空氣等功能。盤根錯節的發達根系能有效地滯留陸地來沙,減少近岸海域的含沙量;茂密高大的枝體宛如一道道綠色長城,有效抵禦風浪襲擊。

❺ 紅樹林有什麼生態價值

國外研究資料表明,一公頃的農田一年的生態價值為940美元,而一公頃的沼澤地(紅樹林)一年的生態價值為1.4萬美元。紅樹林生態系統的生態價值主要有以下方面:
1.紅樹林具有豐富的生物資源
以紅樹林有機質作起點的生物鏈及物質循環非常豐富,即:紅樹林吸取土壤的養料,使自己生長,而它的殘枝落葉(每公頃有9至13噸落葉物)又是魚、蝦、蟹、貝、螺等的豐富食物,鷺、雁等鳥類又以魚蝦等海洋動物為食,微生物再將鳥類、魚蝦等動物的屍體、遺物和一部分枯枝落葉進行分解,把物質還原於土壤中。在海南的紅樹林中,已記錄到鳥類144種(佔全島344種鳥類的40%以上),昆蟲100多種,水生動物100多種,平均每平方米紅樹林每年可產魚、蝦、蟹、貝、螺等海產品一千克以上。
2.紅樹林生態系統保存了生物的多樣性
紅樹林具有很高的旅遊和研究價值。它體型千姿百態,生長氣勢磅礴,其生物特性和生態學特徵成為海岸的一大奇觀,被譽為「海灘明珠」,其觀賞和研究價值極高,是寶貴的旅遊資源和理想的植被群落及生態系統研究產所。
3.紅樹林具有防浪固堤的功能
紅樹林是一道海上的綠色長城,能抵禦風浪的侵襲,護衛海岸和堤防,使沿海的農田和村莊避免或減少損失,被譽為:海岸衛士「。
4.具有造陸地的功能
紅樹林發達的根系,能緊緊抓住泥土,隨著紅樹林的生長,發展和擴大,可以增加陸地面積,因此被視為「造陸生綠「。
5.具有凈化海水的功能
紅樹林發達的根系和茂密的枝葉具有吸附污染物,防治污染物的能力,只要污染物不超過它的吸附能力,就能起到凈化海水、防止赤潮、保護海水水質的作用。
6.此外,紅樹林全身都是寶,其中單寧可作鞣料和燃料;有的木材堅硬,耐腐蝕,是建築、橋梁和船舶的優質用材;有的樹木還可以葯用,醫治皮膚病、瘧疾病、淋巴結核和治療癌症等;有的葉子可做作綠肥、飼料;有的果實可食用……

❻ 紅樹林的生態效應有哪些

紅樹林是生長在熱帶和亞熱帶沿海潮間帶的木本植物群叢。全球有二個紅樹林分布中心:一個在東南亞:另一個在中南美洲。中國的紅樹林屬於東南亞類型。紅樹林有許多經濟價值,而它對人類的重要貢獻在於它的環境生態效應:①防風、固堤,減輕沿海風災的影響;②凈化大氣,減少空氣污染:③抵禦溫室效應造成海平面上升的影響;④濃集Hg、 ̄(90)Sr等放射性物,凈化海水水質;⑤作為水產養殖場;⑥綠化海灘滿意請採納 評個5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