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詩經》具有怎樣的文化精神和文化品格
作為中國第一部詩集,《詩經》以其豐富的生活內容、廣泛的創作題材,向我們展示了殷商社會乃至包含著遠古社會的歷史風貌。可以這樣說,《詩經》中的305篇作品,交織成一幅多層次的、多角度的,從多個方面展現殷周社會歷史的立體畫卷。它的每篇作品,都潛含著無數的可以發揚的文化內容。因此對於《詩經》,我們不僅僅需要從題材上的大體分類中去認識其偉大,而且更需要從整體上去把握這部作品中所包孕的中華民族的文化精神。從這方面講,它的意義也是無限的,下面,我們從幾個方面略作概括。
一、植根於農業生產的鄉士情蘊
中國是一個古老的農業民族。農業發展,一方面使中國人很早就擺脫了依賴自然採集和漁獵的謀生方式,有了更為可靠的食物來源,促進了文明的進步;另一方面也改變了因採集和漁獵不得不經常遷徙的生活方式,形成了高於周邊民族的定居農耕文化。從而也很早就培養了中國人那種植根於農業生產的安土重遷、勤勞守成的濃重的鄉土情蘊。
《詩經》是具有濃重的鄉土之情的藝術。且不說十五《國風》散發著濃郁的各地鄉土的芬芳,即便是在《雅》、《頌》的抒情詩中,也莫不沉潛著植根於農業文化的深深情蘊。這不僅僅表現為周人對農事的關心,對農神的崇拜和農事詩的創作,而且表現為體現在《詩經》中大部分作品中的眷戀故土乃是各民族的共同心理。
農業生產培養了周人安土重遷的文化品格,反過來,對農業生產的破壞,由於戰爭、徭役等造成的遠離故土家園,也就成了詩人最痛苦的事件。翻開《詩經》,我們感受最為深刻的內容之一,就是《國風》和《小雅》中那種濃濃的相思懷歸之情,如《擊鼓》、《揚之水》、《匪風》、《東山》、《破斧》、《出車》、《卷耳》、《汝墳》、《草蟲》等等。如此眾多的作品,盡管各有其獨特的藝術表達和情感抒發的不同情境,卻又共同指著眷戀故土家園的鄉思之情,這不能不說是農業文明所培養起來的特殊民族情感。
《詩經》是植根於中國農業文明的藝術,農業社會塑了中國人的農業文化心態。從一定意義上說,《詩經》就是我國一部充分體現了中國農業文化精神的詩集。這不獨表現為在思想情感上濃厚的鄉土情蘊,還表現在創作態度、表現方式、寫作目的、審美觀念等各個方面。所有這些得到農業社會集體文化心理的普遍認同,從而成為創作與鑒賞的審美規范,並構成傳統詩歌農業文化形態的基本特徵,在《詩經》中,我們都可以得到或多或少的印證。正是這些,使《詩經》不但在作品題材內容上,更使它在文化精神上成為後世中國詩歌創作的楷模與典範,成為中國人讀來最親切因而也最喜愛的作品。
二、以為人本的人文精神
人本來是文化的主宰,豐富多彩的社會生活都是人的創造,文學作品豐富的內容以人為中心得以表現,應該是世界各民族文學的基本表徵。因此,人在世間的一切活動,都是一種神意的安排,古希臘文學中最偉大的作品,據說是盲詩人荷馬創作的史詩《伊利亞特》和《奧德修記》,是以歌詠氏族部落和過去歷史事實為基礎的。「荷馬的史詩以及全部神話——這就是希臘人由野蠻時代帶入文明時代的主要遺產」。在古希臘,把神看做人的主宰,認為上帝和眾神永遠控制著人類的生活與命運,並且以這種觀念和情感進行藝術創作,是古代西方文學的重要特徵。
可是,在中國文化中,卻沒有一個像西文基督教那樣創造了宇宙和人類,而且一直干預並指導人類生活的「上帝」。中國文化中的「天」(或「上帝」)主要指宇宙的自然力量,「天」對人的主宰只能以一種潛移默化的方式出現,而不是有意志的神發號施令,人的命運主要由人自己來把握。中國古代文化中也有一種所謂「天命」的東西,但是這種「天命」只是人自身的善惡之行的必然結果。人的命運,或者是國家的命運靠人自身來爭取,正因為具有這種面對人類自身的理性精神,中國文化才真稱得上是人文文化,中國文學才真正稱得上是人的文學而不是神的文學。
《詩經》作為我國古代第一部詩集,表現出鮮明的以人為本的民族文化特色。在這里我們看不到眾神的足跡,也看不到神對人事的判決和預言。
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本,這使中國人很早就擺脫了原始社會的巫術宗教觀念,也使詩這種文學體裁很早就從巫術宗教中脫離出來。所以在《詩經》中,除了頌詩這種「美盛德之形容,以其成功告於神明」的祭祀歌之外,在佔有作品總數近十分之九的雅詩和風詩中,幾乎很少帶有宗教巫術觀念的詩作。其實,即使是在《周頌》這樣的祭祀詩中,面對冥冥中的上天先祖,周人也並不把自身的一切託付於神,更重要的意義是藉此追念先公先王的道德功業,表達自己要「不懈於位」,要敬德保民,以求國家長治久安的想法。這里沒有像奧林帕斯山上的眾神存在的場所,他們也不能相信神能主宰自己的命運並決定自己的生活,在這里人就是自己生活的主宰,是詩歌的全部內容,情感投射的全部指向。他們是那樣肯定自己,信任自己,愉快地表現著自己,並且以自已的創作實踐,把「文學是人學」這一在西方近代社會才真正提出的永恆命題,早在2500多年前的時代就給予了充分的表現,並且奠定了以人為本而不是以神為本的中國詩歌發展的民族心理傳統。它使《詩經》充滿了濃郁的人情味,使詩成為表達人宗族倫理情感和鄉土情蘊的最好形式,凡是他們的念親、愛國、思舊、懷鄉等各種喜怒哀樂之情,都可以在這里得到最好的表達。
三、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
植根於農業生產的鄉土情蘊,宗法制下濃重的倫理情味和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也必然形成《詩經》創作的現實主義態度。
「現實主義」本是我們借用西方的名詞,它最早在文學領域里的出現是在席勒的《論素樸的詩和感傷的詩》(1794-1796年)這篇論文里。作為一種創作方法,恩格斯曾概括其特點為「除細節的真實外,還要再現典型環境中的典型人物」。而它進行比較寬泛的理解,當代中國文學研究者又泛指那些以描寫現實主義為主的文學創作,由此他們認為《詩經 國風》里有許多優秀的現實主義詩篇。這里借用「現實主義」這一名詞來概括《詩經》的創作傳統,並不僅僅止於《國風》的一些創作,而是從民族文化的傳統出發,看整部《詩經》的創作者們如何立足於社會現實,用自己特殊的文化眼光去觀察生活,描寫生活,抒發情感和表現理想,並如何形成一種特殊的民族文學創作精神的。
首先,我們這里所說的現實主義,指《詩經》是直面現實的藝術。古老的反映農事生活的詩篇《豳風 七月》,最鮮明地表現了周人由農業生產實踐而產生的面對現實的創作態度。全詩從夏歷七月初大火星開始西移的天象說起,一一敘述每一個節令農夫們的生產與生活,細備而周詳。它說明,正是農業社會的生產實踐,培養了周人的務實精神,使他們把自己的生活看成是不需依賴超自然的神靈的可以把握的生活。面對生活進行認真的記述和描繪,從而引導和教育他們對現實採取正確的認識態度,樹立起直面對現實的生活觀念。
《詩經》是面向現實的藝術,不僅表現為農事詩的描寫,而且面向現實的生活觀念使人把詩的創作看成對自己現實生活的真實再現,是現實主義的眼光使詩人對社會生活具有了最為敏銳的觀察能力從而對各種生活現實進行深刻的提示與描寫。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使《詩經》具有寫實和朴真特徵,具有生活的親切感,從而引導人們去關注現實,熱愛生活,批判社會中的一切不合理現象,激發人們對於理想生活進行不懈的追求,它本身就成為一部生活的教科書,具有巨大的社會教育力量。
其次,這里所說的現實主義,指《詩經》直面現實的情感抒發。中國很早就有「詩言志」的傳統,把詩歌看作表達詩人思想情志的主要藝術形式,這也使抒情詩很早就成為中國詩歌的主要樣式,使中國成為抒情詩的國度。按黑格爾的話說,「正式史詩只能出現於原始時代,而抒情詩卻在民族發展的任何階段中都可以出現。」從這一角度上講,抒情詩的產生和史詩不同,更需要文明的高度發展和人的詩心的啟悟,需要有高度的文化修養。正是由於抒情詩要求打開心胸的凝聚幽禁狀態,去容納多種多樣的情感和進行更廣闊的考察,所以,抒情詩也需要一種用力得來的藝術修養。總之,詩人在直面現實生活中所產生的各各樣的情感,都可以在一首首短小的抒情詩中得到表現。
以上我們從植根於農業生產的鄉土情蘊、以人為本的人文精神、現實主義的創作態度等三個方面對《詩歌》的文化精神做了概括。其實,它所包含的文化精神遠不止此。《詩經》是中國上古文化詩的總結和藝術的升華,它生成於中華民族豐厚的文化土壤,具有極為豐厚的文化內容。這使它在中國歷史上影響遠遠超出了詩的界域,關於它的文化意蘊的開掘也將是無限的。
(網上抄來的,比我還懶啊!)
B. 以個人論述《詩經》與周文化的關聯
《詩經》是周代禮樂文化中產生的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在其傳播和流傳過程中曾經是作為「禮樂」之樂,「賦詩」之詩,《五經》之一,並且《詩經》的主要部分為周人的歌唱,其結集與周代禮樂文化及其影響密切相關。
《詩經》本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定為「五經」之一後正式稱「詩經」。《詩經》大多始於西周初年,終於春秋中葉,因此《詩經》的存在本身就與周代的政治文化和經濟背景密切相關,而《詩經》的藝術形態和思想內容與周文化更有密切的關聯,深受周代文化的影響。
《詩經》婚戀詩的創作地域廣闊,存在不同地域婚制、婚俗差異。如《周南》、《召南》是因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分郟(今河南郟縣)而治劃分的兩個地區的詩歌,其創作直接受到周朝禮樂文化的影響,故其婚戀詩與周禮之婚禮的關系相對緊密。《詩經》婚戀詩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婚戀生活,按照詩中主人公的社會地位劃分,大致可以分為平民婚戀詩和貴族婚戀詩。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稱為「國風」,亦稱「邦風」,以《風》中《漢廣》為例,就是一首平民婚戀詩,反應了當時人們的婚嫁禮儀即過程,這首詩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當時周代正處在文化上升階段,西漢時研究詩經的三家認為,江漢之間的廣大地域被周文王文明化,那裡的女性有貞守之德,於是詩人便作此詩,以喬木、神女、江漢為比,贊美那裡的美麗女子。《漢廣》的詩境被概括為「可見而不可求」,受當時周文化的影響,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表達主人公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
而除了《漢廣》還有以平民婚戀詩反映平民的婚姻形態也很復雜,有些詩反映出平民還沒有受到更多禮法的約束,還保留古老的遺風,青年男女還有自由擇偶的自由。如《詩經》中的《靜女》這是-首充滿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反映農村青年男女戀愛約會的婚戀詩,也受當時周文化影響,都敢於表達自己的擇偶對象選擇的自由。
但是當時周代的統治影響,男尊女卑的社會地位,男子具有婚姻的主動權,隨時可以休棄妻子。薄情丈夫不會受到社會的譴責,無辜妻子卻要遭到非議猜疑。以《詩經》中的《氓》為例,即反應了當時周代不平等社會的不平等制度。
除了平民婚戀詩還有貴族婚戀詩以《詩經》中《鵲巢》為例,這是一首描寫婚禮的詩,並且從詩中描寫的車輛之盛可知是貴族的婚禮現場,深受周代禮樂文化的影響,反應了當時貴族婚戀詩注重禮節。
《詩經》中的婚戀詩與周代的婚禮有著密切的關系,深受當時周代社會生活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反應的婚俗儀式過程,亦反應當時周代的現狀,對我們如今研究《詩經》的文化背景也有重要的意義。
以個人論述《詩經》與周文化的關聯
《詩經》是周代禮樂文化中產生的中國古代第一部詩歌總集,在其傳播和流傳過程中曾經是作為「禮樂」之樂,「賦詩」之詩,《五經》之一,並且《詩經》的主要部分為周人的歌唱,其結集與周代禮樂文化及其影響密切相關。
《詩經》本稱「詩」或「詩三百」,漢代定為「五經」之一後正式稱「詩經」
《詩經》大多始於西周初年,終於春秋中葉,因此《詩經》的存在本身就與周代的政治文化和經濟背景密切相關,而《詩經》的藝術形態和思想內容與周文化
更有密切的關聯,深受周代文化的影響。
《詩經》婚戀詩的創作地域廣闊,存在不同地域婚制、婚俗差異。如《周南》、《召南》是因周公姬旦、召公姬奭分郟(今河南郟縣)而治劃分的兩個地區的詩歌,其創作直接受到周朝禮樂文化的影響,故其婚戀詩與周禮之婚禮的關系相對緊密。《詩經》婚戀詩反映了當時社會各階層的婚戀生活,按照詩中主人公的社會地位劃分,大致可以分為平民婚戀詩和貴族婚戀詩。
《詩經》分為《風》,《雅》,《頌》三部分,《風》稱為「國風」,亦稱「邦風」,以《風》中《漢廣》為例,就是一首平民婚戀詩,反應了當時人們的婚嫁禮儀即過程,這首詩是男子追求女子而不能得的情歌。抒情主人公是位青年樵夫。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全詩三章的起興之句,傳神地暗示了作為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當時周代正處在文化上升階段,西漢時研究詩經的三家認為,江漢之間的廣大地域被周文王文明化,那裡的女性有貞守之德,於是詩人便作此詩,以喬木、神女、江漢為比,贊美那裡的美麗女子。《漢廣》的詩境被概括為「可見而不可求」,受當時周文化的影響,抒情主人公的青年樵夫,伐木刈薪的勞動過程,表達主人公他鍾情一位美麗的姑娘,卻始終難遂心願。情思纏繞,無以解脫,面對浩渺的江水,他唱出了這首動人的詩歌,傾吐了滿懷惆悵的愁緒。
而除了《漢廣》還有以平民婚戀詩反映平民的婚姻形態也很復雜,有些詩反映出平民還沒有受到更多禮法的約束,還保留古老的遺風,青年男女還有自由擇偶的自由。如《詩經》中的《靜女》這是-首充滿著濃郁鄉土氣息的、反映農村青年男女戀愛約會的婚戀詩,也受當時周文化影響,都敢於表達自己的擇偶對象選擇的自由。
但是當時周代的統治影響,男尊女卑的社會地位,男子具有婚姻的主動權,隨時可以休棄妻子。薄情丈夫不會受到社會的譴責,無辜妻子卻要遭到非議猜疑。以《詩經》中的《氓》為例,即反應了當時周代不平等社會的不平等制度。
除了平民婚戀詩還有貴族婚戀詩以《詩經》中《鵲巢》為例,這是一首描寫婚禮的詩,並且從詩中描寫的車輛之盛可知是貴族的婚禮現場,深受周代禮樂文化的影響,反應了當時貴族婚戀詩注重禮節。
《詩經》中的婚戀詩與周代的婚禮有著密切的關系,深受當時周代社會生活和文化背景的影響,反應的婚俗儀式過程,亦反應當時周代的現狀,對我們如今研究《詩經》的文化背景也有重要的意義。
C. 《詩經密碼》
在中國長大的孩子讀《詩經》是我們必不可少的內容,其中有一些膾炙人口的詩篇,雖然過了很多年還是能夠讓人記住的。但是也只是課本少數的篇幅並不能讓我們很好的理解《詩經》的大體內容。《詩經密碼》這本書通過十個章節,以春秋戰國時期的主體國家所流傳下來的作品為主,翻譯了其中一些重要詩歌的內容,還詳細的介紹了其中歷史背景和故事發展的脈絡。
當然《詩經》里的文字是古文言文,和當下的情景也已經不一樣,我們不能保證其中的翻譯全部准確,《詩經密碼》這樣一本書剛好以「詩經」中作品的給我介紹了春秋戰國時期發生的故事。
剛開始看的時候讓人覺得煩躁,都是些八卦的內容,或許是為了滿足大眾較快進入書中的原因吧。隨著看到書的一半,才發現,真實的歷史或許就是許許多多的八卦組成,因為人要生活在一起,就有不同的個性,也能出各種奇葩。而書中個人演繹的結果就是真實的人性的發展。為什麼讀史書讓人明智,因為人性是一樣的,人性的弱點也是一樣的,所以我們要時刻警醒自己不要犯著史上眾人一樣的錯誤。
春秋戰國是我國一個特別動亂的時期,孔子的形容是禮崩樂壞,怎麼個崩壞呢?在《衛風》中,各詩篇寫到衛國的國君不僅破壞了周禮,更是達到了道德淪喪的地步,因此國家不僅變得孱弱,國民也越來越沒有禮數,後來孔子說衛風里音樂不好就是從這里開始的。
《鄭風》一篇則寫到鄭國的國君是如何挑戰周天子的底線,破壞周禮,於是諸侯國明白了,大家完全可以不遵守周禮,以後誰軍事強大了誰就是大哥,對天子完全可以不理不睬,或者看著不舒服還能把周天子暴打一頓。最終從春秋的君子之戰,變成戰國的兼並消亡之戰。
《詩經》一書從古自今有無數篇,到戰國時期編創出來到現在還流傳的有三百零五篇,其中有貴族的創作,也有平民,更有首次出現的愛國女詩人,有抒情的故事,也有敘事的情書,我們去讀的時候附加一些歷史背景知識該會豐滿很多。
D. 什麼是文化密碼
文化密碼,就是千百年來潛移默化在同一種族,民族的一種思想,思維定式,風俗習慣。
多少年來,融化在一個民族的血液中,語言中,眼神中的文明烙印。
E. 詩經之桃夭,上古桃文化,蘊含著什麼文化密碼
詩經中說: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於歸,宜其室家。 在華夏歷史發展的進程中,桃樹都佔有重要的地位。李時珍曾經在本草綱目中也說過:桃樹辛氣惡、故能厭邪氣,所以桃樹有驅邪鎮妖的作用。桃樹又稱為降龍木、仙木。
中國的門神郁壘和神荼也跟桃樹也產生了不解之緣。在上古時期,郁壘和神荼居住的地方有一顆巨大無比的桃樹。據說這個桃樹有一個洞,這個洞口正對著東北方向,而這個洞口就是鬼門。
他們兩個人一邊一個守著鬼門,發現有鬼從門中私自逃跑的話,就會把他們抓起來,要受鞭茨之行。根據刑法的輕重,有的鬼怪會被他們打到殘疾,有的會直接打到魂飛魄散。
之所以選桃樹當做陽間跟陰曹地府連接的鬼門,就是因為桃木本身有鎮妖的作用,可以壓制住鬼怪不做怪。
F. 詩經·鹿鳴 所表現的文化內涵什麼是文化內涵
《詩經》中的《鹿鳴》一篇,其中包含的文化內涵有三大類,分別為禮儀、鹿鳴宴,以及鹿。
1鹿鳴宴」是科舉制度中規定的一種宴會。起於唐代,明清沿此,於鄉試放榜次日,宴請科舉人和內外簾官等,詩歌《詩經》中的《鹿鳴》一篇,可稱「鹿鳴宴」。飲宴之中先奏響《鹿鳴》之曲,隨後朗讀《鹿鳴》之歌以活躍氣氛,顯示某公的才華。
2禮樂文化是周代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詩經》在很大程度上是周代禮樂文化的載體。《詩經》中的宴饗詩,根據反映禮儀內容的不同,又分為:饗禮詩、燕禮詩、鄉飲酒禮詩三種。饗禮詩,表現的是周天子在太廟舉行的一種象徵性的宴會。如《鹿鳴》一詩,就是天子宴群臣嘉賓的詩歌,後來也被用於貴族宴會賓客。詩中雲:「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吹笙鼓簧,承筐是將。人之好我,示我周行。」
3麋鹿本有的生物習性和先民擬喻思維及圖騰崇拜的文化背景,孕育了鹿意象喻比君子和女性的人文意蘊。《鹿鳴》一詩歌中,鹿子發現美食後,發出「呦呦」之聲,關愛夥伴,邀請共食,體現了鹿的溫順與友善這兩個特點。
G. 《詩經》體現了中國先秦時期的文化傳統和美學思想。
論語:詩可以怨,可以興,可以群。遠之事君,近之事父。
這是孔子說的,孔子從一千首經典歌曲中,刪去繁重,精選了三百首。
他老人家說,詩經的教化作用,
可以怨,就是說你在現實生活中,遭遇到挫折,內心充滿煩惱怨恨,甚至是義憤填膺,怎麼辦,難道你有那麼多錢去摔盤子。不用忙,熟讀了詩經,寫一首詩,聽一首歌,感情就平復了。
子曰:溫柔敦厚,詩經之教也。
那麼興致勃勃,豪情萬丈的時候,躊躇滿志的,自己的遠大理想,也可以由詩來表達。
怎麼使自己合群,這是詩的教化。詩就是用來調節自己的感情的,情商教育,人之常情的認識。
所以遠的說,事領導,近的書,家庭環境氣氛的融洽,一部詩經搞定。
論語子曰:依於道,據於德,發於仁,游於藝。
優游於藝術的海洋,過藝術化的生活。詩經正好是思想情感和藝術的結合。
南無觀世音菩薩
H. 傳習《詩經》文化,校園吟唱風雅頌,你都知道哪些詩中文化
《詩經》是中國最早的詩歌和文學作品。林奇解釋說,「抒情抒志」是文學和人物之間最大的區別。歌曲表達情感,詩歌表達志向,《詩經》具有這樣的特點。它用簡潔而有節奏的文字表達作者的感情,這與古代主要用來記錄事件的原始文字不同。
《詩經》是根據音樂性質的不同而收錄的歌曲。分為風、雅、歌三大類。「風」指的是音樂曲調,國風是不同諸侯國和地區的地方音樂。《詩經》有十五種民族風格。主要是民歌。「雅」是鄭,指周朝京都地區的雅鄭樂。《雅》分為大雅、小雅、大雅3L、小雅74首,《雅》詩大多是貴族文人的作品,也有一些民歌。「歌」是一種用於祭祀神和祖先的歌舞音樂。音樂相對較慢。「宋」包括周宋、魯宋和商宋。「賦、比、興」不僅是《詩經》藝術特色的重要象徵,而且開啟了中國古代詩歌創作的基本技法。
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小編針對問題做得詳細解讀,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如果還有什麼問題可以在評論區給我留言,大家可以多多和我評論,如果哪裡有不對的地方,大家也可以多多和我互動交流,如果大家喜歡作者,大家也可以關注我哦,您的點贊是對我最大的幫助,謝謝大家了。分享就到這里了,喜歡我,就請關注我吧。如果大家有什麼想法,可以在下面的評論中告訴我們。
I. 《詩經》是孔子收集古代各種詩歌編訂而成,在歷史上有什麼影響
《詩經》是國代古代最早的一部詩歌總集,收集了從西周初年到春秋中葉這期間五百多年的一些詩歌一共是305篇,在先秦時期稱為《詩》,在西漢的時候被稱為儒家經典,叫做《詩經》。詩經是我國古代詩歌輝煌的開端,對我國後世文學詩歌都有重大的影響。
J. 詩經的文化意義
《詩經》的文化意義:
《詩經》內容豐富,反映了勞動與愛情、戰爭與徭役、壓迫與反抗、風俗與婚姻、祭祖與宴會,甚至天象、地貌、動物、植物等方方面面,是周代社會生活的一面鏡子。
《詩經》在中國文學史上具有崇高的地位和深遠的影響,奠定了中國詩歌的優良傳統,中國詩歌藝術的民族特色由此肇端而形成。
一、現實主義精神與傳統
《詩經》立足於社會現實生活,沒有虛妄與怪誕,極少超自然的神話,描述的祭祀、宴飲、農事是周代社會經濟和禮樂文化的產物,對時政世風、戰爭徭役、婚姻愛情的敘寫,展現的是周代政治狀況、社會生活、風俗民情,這一「飢者歌其食,勞者歌其事」的精神傳統為後世所代代繼承和發揚。
二、抒情詩傳統
從《詩經》開始,抒情詩成為詩歌的主要形式之一。
三、風雅與文學革新
《詩經》中關注現實的熱情、強烈的政治和道德意識、真誠積極的人生態度,為屈原所繼承和發揚,被後人概括為「風雅」精神 。
後世詩人往往倡導「風雅」精神,來進行文學革新。陳子昂感嘆齊梁間「風雅不作」 ,李白慨嘆「大雅久不作,吾衰竟誰陳 」杜甫更是「別裁偽體親風雅」,白居易稱張籍「風雅比興外,未嘗著空文」,以及唐代的許多優秀詩人,都繼承了「風雅」精神。而且這種精神在唐以後的創作中,從宋代的陸游延伸到清末的黃遵憲。
四、賦比興的垂範
《詩經》的「賦、比、興」的表現手法,在古代詩歌創作中一直被繼承和發展著,成為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重要特點。《詩經》還以鮮明的事實證明了勞動人民的藝術創造才能,《詩經》民歌重疊反復的形式,准確、形象、優美的語言,被後世詩人、作家大量的吸取運用。《詩經》以它所表現出的深刻的社會內容和優美的藝術形式,吸引著後代文人重視民歌,向民歌學習。《詩經》靈活多樣的詩歌形式和生動豐富的語言也對後代各體文學產生了重要影響。魏晉時期,曹操、嵇康等人都學習《詩經》,創作四言詩。文學史上的賦、頌、箴、銘等韻文也都與《詩經》不無關系。
《詩經》的誕生(包括產生、採集與編成),首先在詩歌體裁形式上創立了中國詩歌史上的新體式——四言體。在《詩經》之前,詩歌雖說已誕生,但尚無自己固定的體式,且還流於口頭形式,一般以二言為主;到《詩經》時,中國詩歌開始真正奠定了自己的創作格局,形成了相對穩定的體式,也就是說,中國詩歌的真正起步,始於《詩經》時代。
《詩經》不僅創立了中國詩歌史上第一個有形的歷史階段——四言詩,且這種體式影響波及了後世各代的詩歌創作:一,後代的五、七言詩,尤其五言詩,是在它基礎上的突破與擴展;二,即便在五、七言時代,也還有作者創作了不少四言詩,沿襲了《詩經》形式。
從詩歌的節奏韻律上說,《詩經》也為後世詩歌創了先例,尤其在詩歌的押韻形式與韻部等方面,為後世詩歌提供了範式與典型,這在詩歌創作史上具有重要價值與意義。
更重要的是,《詩經》在創作上首開了寫真的藝術風格——以其樸素、真切、生動的語言,逼真地刻畫和表現了事物、人物及社會的特徵,藝術地再現了社會的本質,為後世文學創作(尤其詩歌創作)提供了藝術寫真的楷模與借鑒範式。具體地說,《詩經》為當時和後世活畫了一卷社會與歷史圖畫,真實地反映了上古時代社會的面貌,謳歌了上古時代人民的勤勞、勇敢,鞭撻了統治階級的卑劣、無恥,為後世留下了立體的、具象的歷史畫卷,是一部豐富生動的上古時代網路全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