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平時所說的人類基因密碼,人類基因密碼到底是什麼
人類基因密碼終露尖尖一角
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常見差異圖譜公布,加速疾病和人類進化的研究
人類將探索的腳步邁向深海、地心,甚至宇宙的同時,探索自身奧秘的努力一直沒有停止。作為焦點的人類基因研究如今獲得了重大進展,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差異圖譜面世,
全圖繪制也即將大功告成。基因時代或許真的近在眼前了。
由美國、中國、日本等國200多位科學家參加的「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HapMap)」日前取得階段成果,科學家於26日公布了第一階段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科學家說,這份描述人類基因組中最常見差異的圖譜,將大大促進疾病和人類進化的研究。
「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於2002年開始啟動,由美國、中國、加拿大、英國、日本和奈及利亞六國科學家共同完成。科學家們計劃用三年時間繪制出人類基因組最常見差異的圖譜。他們在27日出版的新一期《自然》雜志上發表的論文,標志著這一工作的第一階段已完成。這一項目的第二階段成果,包含全基因組所有SNP(DNA鏈上單一鹼基對差異)的單體型圖譜也很快就要完成。
在三年的研究中,科學家們搜集了269名志願者的全基因組信息。從這些基因組數據中,科學家們發現了100多萬個常見SNP位點,標定了單體型「模塊」在DNA鏈上的「邊界」,並劃分了基因組上包含最常見DNA變異的10個區域。
該計劃負責人之一、美國哈佛大學和麻省理工學院共同下屬的布羅德學院教授阿爾茨胡勒說,這是「醫學研究上劃時代的成就」。
新華
什麼人提供DNA樣本?
國際HapMap計劃分析祖先來自非洲、亞洲和歐洲人群的DNA樣品,統一使用這些DNA樣品可以使參與HapMap 計劃的研究人員確定世界人群中大多數常見的單體型。
由於人類的歷史,人類染色體中大多數常見的單體型在所有的人群中都存在。然而,任一確定單體型都可能在一個人群中常見,卻在另一個人群中不常見,而有些較新的單體型也許只在單一人群中存在。有效地選擇標簽SNP需要確定單體型,因而並需要確定單體型在多個群體中的頻率。另外,從多個人群中得到的遺傳數據將有助於研究疾病在不同族群的流行性。
用於HapMap項目的DNA樣品共來自270個人。奈及利亞伊巴丹市的約魯巴人提供了30組樣本,每組包括父母和他們的一個成年孩子(這樣的一組樣本被稱為一個三體〔trio〕家系);日本東京市和中國北京市各自提供了45個不相關個體的樣本;美國也提供了30個三體家系的樣本,這些樣本來自祖籍為歐洲西部和北部地區的美國居民。
網路鏈接
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
科研價值
差異的0.1% 救命的0.1%
人類基因組擁有大約32億對鹼基。不同的人基因組中鹼基對序列的99.9%都是一模一樣的,只有不到千分之一左右的序列有所不同。這些差異的主要形態,是被稱為「單核苷酸多態性」的DNA鏈上單一鹼基對差異(SNP)。這不到千分之一的差異不僅決定了人們是否易於得某些疾病,也決定了他們在身高、膚色和體型等方面的差異。
而「單體型」可以理解為構成DNA鏈的基本「模塊」,每個「模塊」包含有5000至2萬個鹼基對,具有特定的SNP變異方式,不同的「模塊」類型,就決定了基因組的不同變異態。
人類基因組的差異圖譜將成為一種有力工具,幫助尋找不同人易於發生病變的基因,使得基因治療方法更具針對性。比如,在糖尿病、早老性痴呆症、癌症等疾病的研究中,科學家可以利用這份「差異圖」,將患者與健康人全基因組的SNP進行比較,更高效地尋找與疾病相關的基因變異。
利用這份「差異圖」,還能更快地找到決定人們對葯物、毒物和環境因素產生不同反應的基因變異,醫生可以「對人下葯」,為不同基因型的患者開出最佳葯方,也可以為不同基因型的人確定最佳防病方案。
此外,人類基因組的「差異圖」還將揭示人類進化的線索。科學家們發現,人類的基因變異最多地發生在基因組的一部分「熱點」區域,研究這些變異頻率最高的「熱點」,將有助於研究人類在歷史和環境因素影響下逐步進化的過程。
「國際人類基因組單體型圖計劃」通過分析祖先來自非洲、亞洲和歐洲人群的DNA樣品,來確定世界人群中大多數常見的單體型。
㈡ 關於基因密碼
中國有句諺語:「一母生九子,母子十不同」,道理很簡單,就是說生命不僅是一
個遺傳、復制的重復過程,同時也是一個不斷變化的過程。到了20世紀基因的密碼完全
破譯之後,「世界上從未出現過兩個性狀完全一樣的個體」這個顯而易見的事實便上升
到科學的高度而合乎邏輯地解釋為生命遺傳中的變異。
生命遺傳中的變異與基因突變密切相關,最先較為系統地闡述突變理論的人是19世
紀荷蘭學者德·弗里斯。早在1886年,弗里斯就開始用月見草進行遺傳與突變試驗,並
於1901年到1903年間發表了「突變」理論。在突變理論中,弗里斯認為,突變是不需要
經過中間過渡而突然出現的,而且突變一旦產生,便可能一代代遺傳下去。弗里斯把
「突變」定義為:
由種種原因而引起的基因結構和功能上的改變。弗里斯認識到,貯存生命遺傳信息
的使RNA的密碼「對號入座」,這樣就合成了各種不同性質的蛋白質。在蛋白質工廠核
糖體內,RNA合成蛋白質的工作效率相當驚人,有的每分鍾可以連接1500個氨基酸。
以上過程可以綜合為:遺傳信息由DNA流向RNA,再由RNA流向蛋白質。這一過程就
是遺傳學中的「中心法則」,這一法則最終闡明了DNA、RNA和蛋白質三者的關系。在遺
傳的「中心法則」被發現之後,科學家們又發現了一種新的情況,即在「逆轉錄酶」的
作用下,能夠發生以RNA為模板、合成DNA的逆轉錄現象,因此,他們認為,在蛋白質合
成的過程中,DNA能決定RNA,RNA也同樣可以決定DNA,再通過轉運RNA翻譯成蛋白質。
這一發現設置了一個至今未能解開的謎團:到底是先有DNA呢,還是先有RNA?此外,科
學家還發現,這種逆轉錄現象不只是少數病毒所特有,甚至在高級機體內也有可能存在。
據此,有人斷言,這種現象可能和生命的起源有些淵源。回日本東京大學育種科學研究
所孵化雞卵時,偶然發現了一隻兩股全有缺陷的小雞雛,而且它的左右兩爪都缺第三趾。
據了解,這只小雞雛雙親系統上從未出現過如此性狀,而且又不是近親繁殖的於代。這
只缺趾雞隨後茁壯成長,孵化185無後,它便開始提前產蛋,蛋重60克。它與品種內或
品種外的雄雞交配而生的後代中,一部分不同程度地存在著缺趾現象。
自從建立了DNA的雙螺旋模型之後,人們都已經知道,當細胞進行分裂時,細胞中
所有的DNA都要進行復制,使每一個新細胞都能得到一套與原來細胞完全相同的DNA。在
大多數情況下,DNA的復制都能以嚴格的方式進行著,但是,偶爾也會出現差錯。舉例
說明,一條裂開的基因核昔酸鏈的鹼基順序.A-AA-A-,依據配對規律,新形成的核
苷酸鏈應當是一T-T-T-T一的鹼基順序與之匹配,但由於某種意外,一個帶C的核苷
酸投錯了位置,於是就形成了如下螺旋結構:.A.A.A.A.D雷ID-T-C-T-T一這
個錯誤的螺旋就封存於新形成的細胞中,當這個細胞再次分裂時,新復制的DNA中就出
現了一A-G-A-A一的鹼基順序。這就是基因突變的內在機理。
基因突變既可以給生物帶來好處,也可以給它們帶來壞處。如果突變給有機體帶來
了某種有利的因素,那麼,這個變異了的個體適應環境的能力就很強,成活的可能性就
比較大,而且極有可能將突變的性狀遺傳給後代。反之,這些個體常常會因為不適應生
存環境而死亡,甚至絕種。億萬年來,無數的生物都經歷了這樣的風風雨雨,在物競天
擇的天律下生滅繁衍,延伸著生命的漫漫長河。
在許多科學家看來,基因突變的價值遠不止於解釋生物世代遺傳性狀的改變導致生
物進化過程中的自然選擇,研究基因突變的誘因則對於改造生命具有現實意義。早在20
世紀初,一些科學家便開始利用自然界中的各種存在因?素,比如提高溫度、紫外線照
射以及化學物質處理等方法進行誘導突變實驗。此外,科學家還發現,生物體內有一些
化學物質在某些條件下會引起生物體的自然突變,這些化學物質被稱為誘變劑。1927年,
美國遺傳學家穆勤發現,用X射線照射果蠅精於,後代發生突變的個體數會大大增加。
同年,蘇聯學者斯塔德列爾用X射線和Y射線照射大麥和玉米種子也得到了類似的結論。
當人們掌握了人工誘發突變的方法以後,改造生命便成了一項時髦的科學活動。比如今
天人們熟知的無籽西瓜就是人工誘發突變的傑出成果。因此,作這樣的設想絕非是科學
家的異想天開:將來如果有一天人們能像使用手槍那樣地使用誘變劑,想讓哪個基因發
生突變,就用手槍的「子彈」射中哪個基因的「靶子」,那麼人們就可以按照自己的意
願來改造某些對人類有利用價值的生命了。當然,人類是否具有這樣的權利或者人類是
否願意為這種生命游戲制訂規則卻是另外一個問題了
㈢ 人類基因密碼的意思
基因密碼是指基因(DNA)中的脫氧核苷酸的排列順序。作用是:控制蛋白質中氨基酸的排列順序。 (有點精簡,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不清楚那就找高中生物教材查看吧)
㈣ 什麼是基因密碼
基因密碼又稱密碼子、遺傳密碼子、三聯體密碼。指信使RNA(mRNA)分子上從5'端到3'端方向,由起始密碼子AUG開始,每三個核苷酸組成的三聯體。
它決定肽鏈上每一個氨基酸和各氨基酸的合成順序,以及蛋白質合成的起始、延伸和終止。遺傳密碼是一組規則,將DNA或RNA序列以三個核苷酸為一組的密碼子轉譯為蛋白質的氨基酸序列,以用於蛋白質合成。
幾乎所有的生物都使用同樣的遺傳密碼,稱為標准遺傳密碼;即使是非細胞結構的病毒,它們也是使用標准遺傳密碼。但是也有少數生物使用一些稍微不同的遺傳密碼。
(4)中國現象的基因密碼是多少擴展閱讀:
遺傳密碼的發現是20世紀50年代的一項奇妙想像和嚴密論證的偉大結晶。mRNA由四種含有不同鹼基腺嘌呤(簡稱A)、尿嘧啶(簡稱U)、胞嘧啶(簡稱C)、鳥嘌呤(簡稱G)的核苷酸組成。最初科學家猜想,一個鹼基決定一種氨基酸,那就只能決定四種氨基酸,顯然不夠決定生物體內的二十種氨基酸。那麼二個鹼基結合在一起,決定一個氨基酸,就可決定十六種氨基酸,顯然還是不夠。
如果三個鹼基組合在一起決定一個氨基酸,則有六十四種組合方式(4 *4*4=64)。前蘇聯科學家喬治伽莫夫(George Gamow)最早指出需要以三個核酸一組才能為20個氨基酸編碼。克里克的實驗首次證明密碼子由三個DNA鹼基組成。
1961年,美國國家衛生院的海因里希 馬太(Heinrich Matthaei)與馬歇爾 沃倫尼倫伯格(Marshall Warren Nirenberg)在無細胞系統(Cell-free system)環境下,把一條只由尿嘧啶(U)組成的RNA轉釋成一條只有苯丙氨酸(Phe)的多肽,由此破解了首個密碼子(UUU -> Phe)。
隨後科拉納(Har Gobind Khorana)破解了其它密碼子,接著霍利(Robett W.Holley)發現了負責轉錄過程的tRNA。1968年,科拉納、霍利和尼倫伯格分享了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㈤ 什麼是基因密碼
人體里各種組織的每一個細胞都有一套基因密碼。基因密碼儲存在細胞核里的脫氧核糖核酸(簡稱DNA)的分子中。基因密碼通過(轉錄)合成出核糖核酸(簡稱RNA〕,RBA再合成出蛋白質,所合成出的蛋白質可以是催化細胞里新陳代謝過程的酶類,或是多肽激素等具有生理活性的蛋白質,從而由這些活性蛋白質進一步調控細胞的生命活動過程,以上所說的遺傳信息表達過程,被稱之為「中心法則」。
基因密碼是以三聯體形式存在於DNA分子中,以DNA為子中相鄰的三個鹼基代表一個密碼子。鹼是一共有四種,它們是腺嘌呤,烏漂呤。胞嘧啶和胸腺嘧啶,用英文字母A、G、C和T來表示。任何三個鹼基相鄰排列在DNA分子中,就形成一個三聯體密碼,一系列的三聯體密碼構成基因密碼。每一個三聯體密碼都具有一定意義,有的代表轉錄的起始,有的代表轉錄的終止,但是大多數三聯體密碼分別代表一種氨基酸的密碼。所以說,在DNA分子中有序排列的三聯體密碼子形成的基因密碼,是人類進化過程中,長期積累的生命活動進化的信息結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