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哲學是什麼意思
意思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
哲學是一門特殊的學問,是與通常局限於某種具體對象的知識體系不同的學問。
在漢語中,「哲」是聰明的意思,在希臘文中則意味著愛智慧,所以,按照字義解釋,哲學是一種使人聰明、啟發智慧的學問。
哲學家們對哲學的定義
哲學的定義一直存有爭議,這爭議隨著歷史而不斷地擴張,且根據不同的時代對不同的問題興趣而改變著。一般認同哲學是一種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張、命題或理論。哲學的研究是基於理性的思考,尋求能做出經過審視的假設且不跳脫信念或者只是純粹的類推。不同的哲學家對推理的本質有不同的想法。
② 什麼叫哲學
哲學(英語:Philosophy,希臘語:Φιλοσοφία),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之意。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就是元知識、元理學,即所謂大道至簡。哲學任務就是對現實世界進行元理層面的把握,把多綜合為一或把一區分為多,一和多都是元理。元理也要清晰表達、系統構造,這樣的元理系統才適用於闡釋世界或指導實踐。哲學是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2)哲學是什麼擴展閱讀
第一方面:思維和存在、意識和物質何者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
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唯物主義和唯心主義對這個問題的解決在原則上是不同的。
唯物主義是在承認物質世界及其規律的客觀存在,承認思維是存在於反映的基礎上,承認世界是可以認識的;唯心主義則把客觀世界看作思維、精神的產物,認為認識世界就是精神的自我認識。
③ 什麼叫哲學哲學是什麼
哲學是對世界基本和普遍的問題研究的學科,是關於世界觀的理論體系。
哲學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的學科,一般具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一般認同哲學是一種方法,而不是一套主張、命題或理論。哲學的研究是基於理性的思考,尋求能做出經過審視的假設且不跳脫信念或者只是純粹的類推。不同的哲學家對推理的本質有不同的想法。
原因
形而上的思考是哲學發展的本質。在原始社會中,人們對各種自然現象還不了解,打雷閃電、山洪暴發等自然現象激起了人們對自然和自身的探索和認識,這便是宗教的早期雛形,可以說,在這一時期,哲學解釋宗教的形式存在。
哲學產生於社會生產力長足進步的古代奴隸制時期,當時社會經濟的發展推動了人們認識能力的較大提高,人們開始思索世界的本質等理論問題,人類早期的哲學思想出現了。
在古代,哲學研究的對象是龐雜的,上至天文,下至地理。凡是能給人以智慧、使人聰明的各種問題,都是哲學的研究對象。這時期的哲學研究對象,包含了具體科學的對象,哲學和科學渾然一體。
④ 哲學是什麼
哲學是對基本和普遍之問題的研究的學科,一般具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人類對事物的認識有一個過程,這個過程總是:從感知具體到理知抽象、再合而理知抽象性的具體。「理知抽象性的具體」就是通常所說的「智慧」或「哲知」。進一步地各種哲知形成了理論系統就產生了「哲學」或稱「智慧之學」。
哲學基本問題有兩方面的內容:
第一方面:存在和意識、物質和思維何為本源的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歷來有兩種根本不同的回答,由此在哲學上形成了唯心主義和唯物主義兩大陣營、兩個基本派別、兩條對立的路線。凡是認為意識是第一性的,物質是第二性的,即意識先於物質哲學派別屬於唯心主義;
凡是認為物質是第一性的,意識是第二性的,即物質先於意識哲學派別屬於唯物主義。除了這兩種根本對立的回答(一元論)外,還有一種回答,認為物質和意識是兩個獨立的、互不依賴的本原,持這種觀點的哲學流派屬於二元論。
哲學基本問題的另一個方面是思維和存在的同一性問題,對這一方面的問題,絕大多數哲學家,包括唯物主義哲學家和一些唯心主義哲學家都做了肯定的回答。
⑤ 哲學到底是什麼
哲學家用系統的知識解決人如何最好地達成個人和集體的實現。學習哲學的總任務是去吸收哲學家的教益,運用於今日世界。重點不在於知道這個或者那個哲學家說了什麼,而是致力於在個人和社會層面上運用這些智慧――從現在就開始
哲學是什麼?
人們對於哲學是什麼感到困惑是可以理解的。哲學從遠處看有點怪異、無關緊要、乏味,而它也讓人還有那麼一點點興趣,但人們很難確切指出真正的興趣點在哪裡。哲學家是什麼人?他們是做什麼的?為什麼我們需要他們?
幸運的是,答案已經包含在哲學(philosophy)這個詞裡面了。希臘語里philo意思是愛,或者投入,sophia意思是智慧。哲學家是投身於智慧的人。
智慧這個說法很抽象,但它的概念並不神秘。智慧意指努力做到生死得宜,在生存的混亂處境中過盡可能好的生活。智慧的目標是實現。你可能會說是「幸福」,但「幸福」可能會誤導,因為它讓人想到持續的快樂,而「實現」似乎和很多苦痛相連,這是每段像樣的人生必然經歷的。
所以哲學家或者「投身於智慧的人」是指努力用系統的知識來解決人如何最好地達成個人和集體的實現的那些人。
在追尋智慧的過程中,哲學家們發展出一套特定技能。千百年來,他們已成為很多普遍的大問題的專家,人們面對這些問題表現得不是很有智慧。這其中有六個主要方面:
1.我們不去問大問題
生活的意義是什麼?工作上我應該怎麼做?社會走向何方?什麼是愛?大多數人在某個時刻(通常在夢里)總會有這些疑問,但要回答這些問題我們又感到絕望了。它們在社交圈裡的地位和笑話差不多:我們不好意思說出口(除了青春期的某些短暫時刻),因為我們害怕被認為自命不凡,不著邊際。但這些問題至關重要,因為只有得出了合理的答案我們才能有意義地管理我們的精力。
哲學家們不懼怕這些大問題。千百年來他們提出過最大的那些問題。他們意識到這些問題總能被分解為更好解決的部分,而真正的自命不凡是認為人經常不屑於提出聽起來很幼稚的問題。
2.我們易受常識錯誤的影響
公眾的想法,或者稱為「常識」,在無數領域是明智的、合理的。它是你從朋友和鄰居那兒聽來的,不假思索就假定正確而接受的那些東西。每天媒體也滔滔不絕講述它們。但常識在某些情況下也充滿愚蠢、錯訛和非常糟糕的偏見。
哲學讓我們對常識的各個方面都遵從理智。它讓我們為自己思考,更加獨立。人們關於愛、金錢、孩子、旅行、工作的看法真是正確的嗎?哲學家們很願意去質疑一個想法是否合理,而非因為它受歡迎和由來已久就假定其一定正確。
3.我們在精神上很困惑
我們不善於了解自己的頭腦里在發生什麼。我們知道自己很喜歡一首曲子,但很難說清楚為什麼。我們覺得見的人很討厭,但也不能確切地說清楚問題在哪裡。我們怒發沖冠,但也不容易搞清楚我們為什麼那麼生氣。我們缺乏對自身喜怒哀樂的洞悉。
這是為什麼我們需要省察自己的思想。哲學家們盡力追求自知,關於這點最重要的格言由最早的最偉大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明確提出,只有兩個詞:了解你自己。
4.我們對什麼是幸福的看法很混亂
我們極力追求幸福,但在這過程中不斷地犯錯。我們對一些能提升生活的東西估計過高,對其他一些估計過低。在消費社會里,我們犯錯是因為被虛假的誘惑吸引,不斷地想像某個假期、汽車或是電腦會讓生活大不同。同時我們低估了其他東西的作用――比如散步、收拾櫥櫃、進行有條理的談話或者是早點上床睡覺。這些聽起來不那麼令人嚮往,但對我們存在的品質大有裨益。
哲學家們通過更准確地找出真正能讓我們生活更好的行動和態度來追求智慧。
5.我們的情緒把我們引往錯誤的方向
我們是免不了有情緒的生物,但我們經常忘記了這個讓人不安的事實。偶爾某些情緒――某種憤怒、嫉妒或者氣憤――給我們帶來大麻煩。哲學家們教我們思考情緒,而不只是有情緒。我們可以通過理解和分析我們的感受,來學習情緒是如何以意想不到的、與直覺相反的、有時候很危險的方式來影響我們的行為的。
6.我們會恐慌,不能權衡輕重
我們不斷地失去權衡輕重的判斷力。而權衡輕重是哲學家們擅長的。斯多葛派哲學家芝諾在得知他在海難中失去了所有的財產的時候淡淡地說:「命運讓我成為少點拖累的哲學家。」這樣的反應讓「哲學的(philosophical)」這個詞代表了鎮靜、深謀遠慮和堅韌剛毅,簡言之,能權衡輕重。
我們所稱的「哲學史」包括了由千百年來為解決人們愚蠢這個問題的種種努力和嘗試。比如古代雅典,蘇格拉底特別關注人們思想混亂的問題。他感覺到人們並不了解一些關鍵思想的確切含義――比如勇氣、正義或者成功――即便人們總是用它們談論人生。蘇格拉底建立了一套方法(現在還以他的名字命名),通過故意唱反調用來明確你的想法。目的不是要改變你的想法,而是測試你用來指導人生的想法是否站得住腳。
小編我已經將哲學的46集視頻課程推送完畢,接下來會推送心理學的視頻,請大家繼續關注學習。
⑥ 哲學是什麼意思
哲學意思: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其按其詞源有「愛智慧」的意思。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是建立在物質基礎上的社會意識形態,它是人類研究世界的基本學科和手段。從歷史的角度看,哲學的產生具有必然性和合理性。
(6)哲學是什麼擴展閱讀:
哲學分類
1、形而上學在不同的語境下意義不同,主要包括兩個。一個是指哲學中探究宇宙萬物根本原理的那一部分。而另一個則是黑格爾開始使用,馬克思也沿用的術語,它指的是與辯證法對立的 ,用孤立 、靜止 、片面的觀點觀察世界的思維方式。
2、邏輯學的發明者是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士多德,狹義的邏輯學指:研究推理的科學,即研究如何從當前已知條件推理出未知必然結果的科學。廣義的邏輯學指:研究思維形式,思維規律和思維的邏輯方法的科學。
3、認識論來源於希臘語知識和演講,它是探討知識的本質、起源和范圍的一個哲學方法。目前知識論和認識論之間的關系存在爭議,有人認為它們是同一個概念,而也有人認為它們其實是存在一些密切聯系的兩個不同概念。
4、倫理學是關於道德問題的理論,是研究道德的產生、發展、本質、評價、作用以及道德教育、道德修養規律的學說。而道德則是社會與自然一切生存與發展的利益關系中,善與惡的行為規范,及其相應的心理意識與行為活動的總和。
5、美學的研究對象是藝術,美學就是藝術的哲學。西方美學的歷史是從柏拉圖開始的。盡管在柏拉圖之前, 畢達哥拉斯等人已經開始討論美學問題,但柏拉圖是第一個從哲學思辨的高度討論美學問題的哲學家。
⑦ 哲學是什麼包括哪些方面
哲學關於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理論體系。世界觀是關於世界的本質、發展的根本規律、人的思維與存在的根本關系的認識,方法論是人類認識世界的根本方法。方法論是世界觀的功能,世界觀決定方法論。
對稱關系是宇宙的最深層本質,對稱規律是社會的最根本規律,對稱原理是科學的最基本原理,主體與客體(包括思維與存在)的對稱關系是人與自然的最根本關系,所以哲學嚴格來講就是對稱哲學。
哲學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7)哲學是什麼擴展閱讀:
哲學分支有中國哲學、西方哲學、倫理學、宗教學、美學、邏輯學、科學技術哲學等。[3]其按其詞源有「追尋智慧」的意思。哲學是有嚴密邏輯系統的宇宙觀,它研究宇宙的性質、宇宙內萬事萬物演化的總規律、人在宇宙中的位置等等一些很基本的問題。
哲學為元理,科學是原理、方法、事實,元理與原理劃分並非絕對,實用依據可以是:元理是需要時刻記著即時可用的元初理論,原理是可以查工具書利用的基礎理論。
⑧ 哲學是什麼什麼是哲學
「哲學」一詞源於希臘文「Φιλοσοφία」一詞,意思是愛智慧或追求智慧。19世紀70年代,日本最早的西方哲學傳播者西周借用古漢語譯作「哲學」,1896年前後,黃遵憲、康有為等把日本的譯稱介紹到中國,後漸通行。而在漢語中,「哲」的本義就是智慧,因此在漢語中,「哲學」就是智慧之學或者追求智慧之學。從本義上看,哲學是追求智慧的學問。
人們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對這個世界會有一個總體看法和根本觀點,也就是世界觀。但這些世界觀是零散的、樸素的、是自發形成的,把這些零散的、樸素的世界觀,自覺地用精密的邏輯,加以理論化、系統化而形成的思想體系就成為了哲學。從本質上看,哲學是關於世界觀的學問,是理論化、系統化的世界觀,是世界觀的最高表現。
世界觀和方法論是同一問題的兩個方面,人們關於世界是什麼、怎麼樣的根本觀點是世界觀,用這種觀點作指導去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就成了方法論。一般來說,世界觀決定方法論,方法論體現世界觀,有什麼樣的世界觀就有什麼樣的方法論。二者是統一而不可分割的,不存在脫離世界觀的方法論,也不存在脫離方法論的世界觀。所以,哲學也是關於方法論的學問,也是理論化、系統化的方法論,也是方法論的最高表現。從形式上看,哲學是世界觀和方法論的統一,是如何將兩者的有機結合的學問。
哲學的研究對象是整個世界,包括客觀世界(自然界與人類社會),也包括主觀世界(人的思維),具體科學的研究對象是某一具體領域。哲學揭示整個世界變化發展的一般規律,具體科學揭示某一具體領域的特殊規律。哲學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具體科學為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提供具體認識和具體方法的指導。對具體科學進行概括與升華,從中抽象出最一般的本質和最普遍的規律,就成為了哲學。哲學與具體科學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個別、普遍與特殊的關系,不是整體與部分、多數與少數、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具體科學為哲學研究提供理論基礎,哲學為具體科學研究提供世界觀和方法論的指導。從內容上看,哲學是自然、社會、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是探究世界最一般本質和最普遍規律的學問。
思考哲學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