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一個說明書中數據存儲怎麼寫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一個說明書中數據存儲怎麼寫

發布時間: 2022-01-25 19:56:57

Ⅰ 數據存儲形式有哪幾種

【塊存儲】

典型設備:磁碟陣列,硬碟

塊存儲主要是將裸磁碟空間整個映射給主機使用的,就是說例如磁碟陣列裡面有5塊硬碟(為方便說明,假設每個硬碟1G),然後可以通過劃邏輯盤、做Raid、或者LVM(邏輯卷)等種種方式邏輯劃分出N個邏輯的硬碟。(假設劃分完的邏輯盤也是5個,每個也是1G,但是這5個1G的邏輯盤已經於原來的5個物理硬碟意義完全不同了。例如第一個邏輯硬碟A裡面,可能第一個200M是來自物理硬碟1,第二個200M是來自物理硬碟2,所以邏輯硬碟A是由多個物理硬碟邏輯虛構出來的硬碟。)

接著塊存儲會採用映射的方式將這幾個邏輯盤映射給主機,主機上面的操作系統會識別到有5塊硬碟,但是操作系統是區分不出到底是邏輯還是物理的,它一概就認為只是5塊裸的物理硬碟而已,跟直接拿一塊物理硬碟掛載到操作系統沒有區別的,至少操作系統感知上沒有區別。

此種方式下,操作系統還需要對掛載的裸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後,才能使用,與平常主機內置硬碟的方式完全無異。

優點:

1、 這種方式的好處當然是因為通過了Raid與LVM等手段,對數據提供了保護。

2、 另外也可以將多塊廉價的硬碟組合起來,成為一個大容量的邏輯盤對外提供服務,提高了容量。

3、 寫入數據的時候,由於是多塊磁碟組合出來的邏輯盤,所以幾塊磁碟可以並行寫入的,提升了讀寫效率。

4、 很多時候塊存儲採用SAN架構組網,傳輸速率以及封裝協議的原因,使得傳輸速度與讀寫速率得到提升。

缺點:

1、採用SAN架構組網時,需要額外為主機購買光纖通道卡,還要買光纖交換機,造價成本高。

2、主機之間的數據無法共享,在伺服器不做集群的情況下,塊存儲裸盤映射給主機,再格式化使用後,對於主機來說相當於本地盤,那麼主機A的本地盤根本不能給主機B去使用,無法共享數據。

3、不利於不同操作系統主機間的數據共享: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操作系統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統,格式化完之後,不同文件系統間的數據是共享不了的。例如一台裝了WIN7/XP,文件系統是FAT32/NTFS,而Linux是EXT4,EXT4是無法識別NTFS的文件系統的。就像一隻NTFS格式的U盤,插進Linux的筆記本,根本無法識別出來。所以不利於文件共享。


【文件存儲】

典型設備:FTP、NFS伺服器

為了克服上述文件無法共享的問題,所以有了文件存儲。

文件存儲也有軟硬一體化的設備,但是其實普通拿一台伺服器/筆記本,只要裝上合適的操作系統與軟體,就可以架設FTP與NFS服務了,架上該類服務之後的伺服器,就是文件存儲的一種了。

主機A可以直接對文件存儲進行文件的上傳下載,與塊存儲不同,主機A是不需要再對文件存儲進行格式化的,因為文件管理功能已經由文件存儲自己搞定了。

優點:

1、造價交低:隨便一台機器就可以了,另外普通乙太網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專用的SAN網路,所以造價低。

2、方便文件共享:例如主機A(WIN7,NTFS文件系統),主機B(Linux,EXT4文件系統),想互拷一部電影,本來不行。加了個主機C(NFS伺服器),然後可以先A拷到C,再C拷到B就OK了。(例子比較膚淺,請見諒……)

缺點:

讀寫速率低,傳輸速率慢:乙太網,上傳下載速度較慢,另外所有讀寫都要1台伺服器裡面的硬碟來承擔,相比起磁碟陣列動不動就幾十上百塊硬碟同時讀寫,速率慢了許多。


【對象存儲】

典型設備:內置大容量硬碟的分布式伺服器

對象存儲最常用的方案,就是多台伺服器內置大容量硬碟,再裝上對象存儲軟體,然後再額外搞幾台服務作為管理節點,安裝上對象存儲管理軟體。管理節點可以管理其他伺服器對外提供讀寫訪問功能。

之所以出現了對象存儲這種東西,是為了克服塊存儲與文件存儲各自的缺點,發揚它倆各自的優點。簡單來說塊存儲讀寫快,不利於共享,文件存儲讀寫慢,利於共享。能否弄一個讀寫快,利 於共享的出來呢。於是就有了對象存儲。

首先,一個文件包含了了屬性(術語叫metadata,元數據,例如該文件的大小、修改時間、存儲路徑等)以及內容(以下簡稱數據)。

以往像FAT32這種文件系統,是直接將一份文件的數據與metadata一起存儲的,存儲過程先將文件按照文件系統的最小塊大小來打散(如4M的文件,假設文件系統要求一個塊4K,那麼就將文件打散成為1000個小塊),再寫進硬碟裡面,過程中沒有區分數據/metadata的。而每個塊最後會告知你下一個要讀取的塊的地址,然後一直這樣順序地按圖索驥,最後完成整份文件的所有塊的讀取。

這種情況下讀寫速率很慢,因為就算你有100個機械手臂在讀寫,但是由於你只有讀取到第一個塊,才能知道下一個塊在哪裡,其實相當於只能有1個機械手臂在實際工作。

而對象存儲則將元數據獨立了出來,控制節點叫元數據伺服器(伺服器+對象存儲管理軟體),裡面主要負責存儲對象的屬性(主要是對象的數據被打散存放到了那幾台分布式伺服器中的信息),而其他負責存儲數據的分布式伺服器叫做OSD,主要負責存儲文件的數據部分。當用戶訪問對象,會先訪問元數據伺服器,元數據伺服器只負責反饋對象存儲在哪些OSD,假設反饋文件A存儲在B、C、D三台OSD,那麼用戶就會再次直接訪問3台OSD伺服器去讀取數據。

這時候由於是3台OSD同時對外傳輸數據,所以傳輸的速度就加快了。當OSD伺服器數量越多,這種讀寫速度的提升就越大,通過此種方式,實現了讀寫快的目的。

另一方面,對象存儲軟體是有專門的文件系統的,所以OSD對外又相當於文件伺服器,那麼就不存在文件共享方面的困難了,也解決了文件共享方面的問題。

所以對象存儲的出現,很好地結合了塊存儲與文件存儲的優點。

最後為什麼對象存儲兼具塊存儲與文件存儲的好處,還要使用塊存儲或文件存儲呢?

1、有一類應用是需要存儲直接裸盤映射的,例如資料庫。因為資料庫需要存儲裸盤映射給自己後,再根據自己的資料庫文件系統來對裸盤進行格式化的,所以是不能夠採用其他已經被格式化為某種文件系統的存儲的。此類應用更適合使用塊存儲。

2、對象存儲的成本比起普通的文件存儲還是較高,需要購買專門的對象存儲軟體以及大容量硬碟。如果對數據量要求不是海量,只是為了做文件共享的時候,直接用文件存儲的形式好了,性價比高。

Ⅱ 怎麼寫一個向表內添加數據的存儲過程

確定數據來源
組織好數據
創建添加數據的sql
執行添加數據的sql

以上循環

Ⅲ 產品說明書怎麼寫

1、標題。通常是產品名稱後面加上說明書三個字,如《VCD說明書》。如果有些是側重介紹使用方法,稱為使用說明書,即產品名稱加上使用說明,如vcd使用說明。

2、正文。正文要詳細介紹產品的有關知識:產地、原料、功能、特點、原理、規格、使用方法、注意事項、維修保養等知識。當然,不同產品,其說明書側重的內容也不同。

一般的產品說明書分為⑴家用電器類。⑵日用生活品類。⑶食品葯物類。⑷大型機器設備類。⑸設計說明書。

3、附文。附文一般包括廠名、地址、電話、電掛、電傳、聯系人和生產日期等。出口產品在外包裝上要寫明生產日期、中外文對照。

Ⅳ 軟體使用說明書如何寫(包含哪些內容)有沒有模板的

有的,網上可以搜到挺多,我不知道怎麼提供給你下載,這個你可以參考參考。
軟體使用說明書模板
1. 引言
1.1編寫目的【闡明編寫手冊的目的。指明讀者對象。】
1.2項目背景【說明項目來源、委託單位、開發單位及主管部門】
1.3 定義【列出手冊中使用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和縮寫詞的原意】
1.4參考資料【列出有關資料的作者、標題、編號、發表日期、出版單位或資料來源,
可包括:a.項目的計劃任務書、合同或批文;b.項目開發計劃;C. 需求規格說
明書;d.概要設計說明書;e。詳細設計說明書;f.測試計劃;g。手冊中引用
的其他資料、採用的軟體工程標准或軟體工程規范。】

2. 軟體概述
2.1目標
2.2功能
2.3 性能
a.數據精確度【包括輸入、輸出及處理數據的精度】
b.時間特性【如響應時間、處理時間、數據傳輸時間等。】
c.靈活性【在操作方式、運行環境需做某些變更時軟體的適應能力。】

3. 運行環境
3.1硬體【列出軟體系統運行時所需的硬體最小配置,如a. 計算機型號、主存容量;b.
外存儲器、媒體、記錄格式、設備型號及數量;c。輸入、輸出設備;d.數據傳輸設
備及數據轉換設備的型號及數量。】
3.2支持軟體【如:a。操作系統名稱及版本號;b. 語言編譯系統或匯編系統的名稱及版
本號;C。資料庫管理系統的名稱及版本號;d.其他必要的支持軟體。】

4. 使用說明
4.1安裝和初始化【給出程序的存儲形式、操作命令、反饋信息及其含意、表明安裝完成
的測試實例以及安裝所需的軟體工具等。】
4.2輸入【給出輸入數據或參數的要求。】
4.2.1數據背景【說明數據來源、存儲媒體、出現頻度、限制和質量管理等。】
4.2.2數據格式【如:a。長度;b.格式基準;C,標號;d.順序;e。分隔符;f.
詞彙表;g. 省略和重復;h.控制。】
4.2.3輸入舉例
4.3輸出【給出每項輸出數據的說明】
4.3.l數據背景【說明輸出數據的去向使用頻度、存放媒體及質量管理等。】
4.3.2數據格式【詳細闡明每一輸出數據的格式,如:首部、主體和尾部的具體形式。】
4.3.3舉例
4.4出錯和恢復【給出:a。出錯信息及其含意;b.用戶應採取的措施,如修改、恢復、
再啟動.】
4.5求助查詢【說明如何操作】

5. 運行說明
5.1運行表【列出每種可能的運行情況,說明其運行目的。】
5.2運行步驟【按順序說明每種運行的步驟,應包括:】
5.2.1運行控制
5.2.2操作信息
a. 運行目的;b.操作要求;C。啟動方法; d.預計運行時間;e。操作命令格
式及格式說明;f.其他事項。
5.2.3輸入/輸出文件【給出建立或更新文件的有關信息,如:】
a.文件的名稱及編號;b.記錄媒體;C。存留的目錄;d.文件的支配
【說明確定保留文件或廢棄文件的准則,分發文件的對象,佔用硬體的優先
級及保密控制等.】
5.2.4啟動或恢復過程
6. 非常規過程
【提供應急或非常規操作的必要信息及操作步驟,如出錯處理操作、向後備系統切換操作以
及維護人員須知的操作和注意事項。】

7. 操作命令一覽表
【按字母順序逐個列出全部操作命令的格式、功能及參數說明。】

8. 程序文件(或命令文件)和數據文件一覽表
【按文件名字母順序或按功能與模塊分類順序逐個列出文件名稱、標識符及說明。】

9. 用戶操作舉例

Ⅳ 資料庫設計說明書中的數據字典應該如何編寫啊

正文

1 引言

1.1編寫目的

說明編寫這份資料庫設計說明書的目的,指出預期的讀者。

1.2背景

說明:

a.說明待開發的資料庫的名稱和使用此資料庫的軟體系統的名稱;
b.列出該軟體系統開發項目的任務提出者、用戶以及將安裝該軟體和這個資料庫的計算站(中心)。

1.3定義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外文首字母組詞的原片語。

1.4參考資料

列出有關的參考資料:

a.本項目的經核準的計劃任務書或合同、上級機關批文;
b.屬於本項目的其他已發表的文件;
c.本文件中各處引用到的文件資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軟體開發標准。

列出這些文件的標題、文件編號、發表日期和出版單位,說明能夠取得這些文件的來源。

2 外部設計

2.1標識符和狀態

聯系用途,詳細說明用於唯一地標識該資料庫的代碼、名稱或標識符,附加的描述性信息亦要給出。如果該資料庫屬於尚在實驗中、尚在測試中或是暫時使用的,則要說明這一特點及其有效時間范圍。

2.2使用它的程序

列出將要使用或訪問此資料庫的所有應用程序,對於這些應用程序的每一個,給出它的名稱和版本號。

2.3約定

陳述一個程序員或一個系統分析員為了能使用此資料庫而需要了解的建立標號、標識的約定,例如 用於標識資料庫的不同版本的約定和用於標識庫內各個文卷、、記錄、數據項的命名約定等。

2.4專門指導

向准備從事此資料庫的生成、從事此資料庫的測試、維護人員提供專門的指導,例如將被送入數據 庫的數據的格式和標准、送入資料庫的操作規程和步驟,用於產生、修改、更新或使用這些數據文卷的操 作指導。 如果這些指導的內容篇幅很長,列出可參閱的文件資料的名稱和章條。

2.5支持軟體

簡單介紹同此資料庫直接有關的支持軟體,如資料庫管理系統、存儲定位程序和用於裝入、生成、修 改、更新資料庫的程序等。說明這些軟體的名稱、版本號和主要功能特性,如所用數據模型的類型、允許 的數據容量等。列出這些支持軟體的技術文件的標題、編號及來源。

3 結構設計

3.1概念結構設計

說明本資料庫將反映的現實世界中的實體、屬性和它們之間的關系等的原始數據形式,包括各數據項、記錄、系、文卷的標識符、定義、類型、度量單位和值域,建立本資料庫的每一幅用戶視圖。

3.2邏輯結構設計

說明把上述原始數據進行分解、合並後重新組織起來的資料庫全局邏輯結構,包括所確定的關鍵字和屬性、重新確定的記錄結構和文卷結構、所建立的各個文卷之間的相互關系,形成本資料庫的資料庫管理員視圖。

3.3物理結構設計

建立系統程序員視圖,包括:

a.數據在內存中的安排,包括對索引區、緩沖區的設計;
b.所使用的外存設備及外存空間的組織,包括索引區、數據塊的組織與劃分;
c.訪問數據的方式方法。

4 運用設計

4.1數據字典設計

對資料庫設計中涉及到的各種項目,如數據項、記錄、系、文卷、模式、子模式等一般要建立起數據字典,以說明它們的標識符、同義名及有關信息。在本節中要說明對此數據字典設計的基本考慮。

4.2安全保密設計

說明在資料庫的設計中,將如何通過區分不同的訪問者、不同的訪問類型和不同的數據對象,進行分別對待而獲得的資料庫安全保密的設計考慮。

Ⅵ 數據存儲設計 數據訪問設計怎麼寫

這個主要要著重寫幾個方面,你一定要多寫,寫的詳細一點。 1,管理系統的資料庫需求【這個算是概況】 2,資料庫對象模型設計 【設計核心部分】 3,資料庫的創建以及表間關系,存儲過程,視圖,觸發器的設計和定義。【標準定義部分】 4,資料庫的...

Ⅶ 資料庫存儲 過程怎麼寫!

/*
選擇出需要分析的數據。
添加循環費用的詳細數據時用。
*/
ALTER PROCEDURE dbo.StCycCharges
AS
-- 創建臨時表
Create Table #out(
[Id] [int], -- 不能對int類型的欄位指定寬度
[EndDate] [smalldatetime] null,
[ChargeMoney] [money] null,
[CycNo] [int]
)
-- 將數據填充到臨時表中
Insert Into #out
Select
Id, EndDate, ChargeMoney,
Case
When Cyc='Daily' Then DateDiff(d, getdate(), EndDate)
When Cyc='Weekly' Then DateDiff(ww, getdate(), EndDate)
When Cyc='Monthly' Then DateDiff(m, getdate(), EndDate)
When Cyc='Annually' Then DateDiff(yy, getdate(), EndDate)
When Cyc='bi-Annually' Then DateDiff(yy, getdate(), EndDate)/2
End As CycNo
From
TBL_Resident_ChargesList
Where
IsOnce=0 And (DateDiff(d, getdate(), EndDate)>=0)

-- 選取臨時表中的數據
Select * From #out Where Id Not In(
Select a.ListID From TBL_Resident_ChargesDetails a, #out b Where a.ListID=b.ID And a.CycNo=b.CycNo
)
-- 刪除臨時表
Drop Table #out
RETURN

Ⅷ 需求規格說明書中的數據描述中的靜態數據怎麼寫,動態數據怎麼寫

真感動。。。同一個模板用到現在了。。。

Ⅸ 設計說明書怎麼寫,應該注意什麼正確格式

概要設計說明書又可稱系統設計說明書,這里所說的系統是指程序系統。編制的目的是說明對程序 系統的設計考慮,包括程序系統的基本處。流程、程序系統的組織結構、模塊劃分、功能分配、介面設計。 運行設計、數據結構設計和出錯處理設計等,為程序的詳細設計提供基礎。

編制概要設計說明書的內容,要求如下:
11.1引言
11.1. 1編寫目的
11.1.2背景
11.1.3定義
11.1.4參考資料
11.2總體設計
11.2.1需求規定
11.2.2運行環境
11.2.3基本設計概念和處理流程
11. 2. 4」結構
11.2.5功能需求與程序的關系
11. 2. 6人工處理過程
11.2.7尚未解決的問題
11.3介面設計
11.31用戶介面
11.32外部介面
11.3 3內部介面
11.4運行設計
11. 4. 1運行模塊組合
11.4.2運行控制
11.4.3運行時間
11.5系統論據結構設計
11. 5. 1邏輯結構設計要點
11. 5. 2物理結構設計要點
11.5.3數據結構與程序的關系
11. 6系統出錯處理設計
11. 6. 1出錯信息
11.6.2補救措施
11.6 3系統維護設計

概要設計說明書的編寫提示(參考件)

E.1引言
E.1.1編寫目的
說明編寫這份概要設計說明書的目的,指出預期的讀者。
E.1.2背景
說明:
a.待開發軟體系統的名稱;
b.列出此項目的任務提出者、開發者、用戶以及將運行該軟體的計算站(中心)。
E.1.3定義
列出本文件中用到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和外文首字母組詞的原片語。
E.1.4參考資料
列出有關的參考文件,如:
a.本項目的經核準的計劃任務書或合同,上級機關的批文;
b.屬於本項目的其他已發表文件;
c.本文件中各處引用的文件、資料,包括所要用到的軟體開發標准。 列出這些文件的標題、文件編號、發表日期和出版單位,說明能夠得到這些文件資料的來源。
E.2總體設計
E.2.1需求規定
說明對本系統的主要的輸入輸出項目、處理的功能性能要求,詳細的說明可參見附錄C。
E.2.2運行環境
簡要地說明對本系統的運行環境(包括硬體環境和支持環境)的規定,詳細說明參見附錄C。
E.2.3基本設計概念和處理流程
說明本系統的基本設計概念和處理流程,盡量使用圖表的形式。
E.2.4結構
用一覽表及框圖的形式說明本系統的系統元素(各層模塊、子程序、公用程序等)的劃分,扼要說明每個系統元素的標識符和功能,分層次地給出各元素之間的控制與被控制關系.
E.2.5功能器求與程序的關系
本條用一張如下的矩陣圖說明各項功能需求的實現同各塊程序的分配關系:

E.2.6人工處理過程
說明在本軟體系統的工作過程中不得不包含的人工處理過程(如果有的話)。
E.2.7尚未問決的問題
說明在概要設計過程中尚未解決而設計者認為在系統完成之前必須解決的各個問題。
E.3 介面設計
E.3.1用戶介面
說明將向用戶提供的命令和它們的語法結構,以及軟體的回答信息。
E.3.2外部介面
說明本系統同外界的所有介面的安排包括軟體與硬體之間的介面、本系統與各支持軟體之間的接 口關系。
E.3.3內部介面
說明本系統之內的各個系統元素之間的介面的安排。
E.4運行設計
E.4.1運行模塊組合
說明對系統施加不同的外界運行控制時所引起的各種不同的運行模塊組合,說明每種運行所歷經的內部模塊和支持軟體。
E.4.2運行控制
說明每一種外界的運行控制的方式方法和操作步驟。
E.4.3運行時間
說明每種運行模塊組合將佔用各種資源的時間。
E.5系統數據結構設計
E.5.1邏輯結構設計要點
給出本系統內所使用的每個數據結構的名稱、標識符以及它們之中每個數據項、記錄、文卷和系的標識、定義、長度及它們之間的層次的或表格的相互關系。
E.5.2物理結構設計要點
給出本系統內所使用的每個數據結構中的每個數據項的存儲要求,訪問方法、存取單位、存取的物理關系(索引、設備、存儲區域)、設計考慮和保密條件。
E.5.3數據結構與程序的關系
說明各個數據結構與訪問這些數據結構的形式:

E.6系統出錯處理設計
E.6.1出錯信息
用一覽表的方式說朗每種可能的出錯或故障情況出現時,系統輸出信息的形式、含意及處理方法。
E.6.2補救措施
說明故障出現後可能採取的變通措施,包括:
a.後備技術說明准備採用的後備技術,當原始系統數據萬一丟失時啟用的副本的建立和啟動的技術,例如周期性地把磁碟信息記錄到磁帶上去就是對於磁碟媒體的一種後備技術;
b.降效技術說明准備採用的後備技術,使用另一個效率稍低的系統或方法來求得所需結果的某些部分,例如一個自動系統的降效技術可以是手工操作和數據的人工記錄;
c.恢復及再啟動技術說明將使用的恢復再啟動技術,使軟體從故障點恢復執行或使軟體從頭開始重新運行的方法。
E.6.3系統維護設計
說明為了系統維護的方便而在程序內部設計中作出的安排,包括在程序中專門安排用於系統的檢查與維護的檢測點和專用模塊。 各個程序之間的對應關系,可採用如下的矩陣圖的形式;

Ⅹ 緊急求助啊。要寫論文,涉及到資料庫的建立,裡面要寫到,數據存儲結構的設計,這一小節應該怎麼寫呢



資料庫設計:
1.分析網站的客戶工作流程
2.流程的每個事物都用資料庫表示(如:會計的賬單:賬單號,賬單時間,金額)
3.畫出每個表的圖解
4.標出兩個表間的引用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