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華為鴻蒙生態系統「亮」了!一表在手,萬物互聯
華為6月2日晚間8點正式舉辦HarmonyOS2產品發布會,此前只用於智慧屏、可穿戴設備等產品的HarmonyOS系統將在更多產品品類上使用。
一個超級NB的操作生態系統在老美的重重壓制下閃亮登場,我們來看一下華為鴻蒙系統都有哪些了不起的黑 科技 :
(一)分布式生態系統架構,讓應用開發不再重復,一套應用功能一次開發即可分發使用
(二)全球最高的操作系統安全級別,OpenHarmoney開放式安全框架,讓開放不再風險
(三)存儲器系統的動態管理,讓空間使用更加合理,更加流暢
(四)華為系統的全套的圖形棧,GPU和CPU聯合圖形渲染,業務邏輯和渲染邏輯相互不幹擾,色彩更飽滿,使用更流暢
(五)更持久的效能比,和蘋果系統相比,在同樣電池容量的情況下,一款拉風級的 游戲 軟體,蘋果滿電能玩3.9個小時,而HarmonyOS2手機可以玩5.1個小時
(六)超級終端,讓手機和pad,手機和電腦,手機和各種智能設備之間高效鏈接和資源調配,大屏和音響一觸即連
(七)暢聯,讓設備之間不再互動不再困難,讓智能設備更智能,像冰箱可以調整溫控適應食材需要,像微波爐可以根據菜譜啟動智能烹飪模式
(八)全新的大文件夾卡片式設計,讓應用歸類和使用更加便捷
打破現有系統的局限,構建全新的系統架構,讓智能時代如影隨形:
HarmonyOS全新交互體驗:操控更方便,體驗更智能
HarmonyOS創新的多設備交互,讓消費者操控多個設備像操作一台設備一樣簡單
全面的性能提升,可靠的隱私安全保障,純凈安全的手機操作系統
HUAWEI WATCH 3 系列:獨立智能,像手機一樣強大,超長續航21天,鴻蒙互聯,手錶和手機都能智慧互聯其他設備,一款手錶,形成腕上智能家居中心
華為手錶與華為手機互聯:打車信息和航班動態抬腕可見;搭乘公交地鐵快要到站時,手機和手錶會同步提醒;專業的運動 健康 管家,能監測100多種運動模式,搭載全新高精度溫度感測器首次實現體溫檢測,還支持血糖管理、跌倒檢測及SOS功能,可以實時監測身體 健康 狀況。
2. 華為鴻蒙首發體驗:當有一套系統,可以連接所有硬體
智東西(公眾號:dxcom)
作者 | 雲鵬
編輯 | 漠影
這周華為發布的HarmonyOS 2(也就是大家所知的鴻蒙操作系統),像一枚核彈,引爆了2021上半年相對沉寂的 科技 圈。一時間,HarmonyOS的落地成為了業內熱議的焦點,華為鴻蒙到底能給行業帶來怎樣的改變?
一張小小二維碼、跳轉下載,讓多少人「下次再說」,但實際上就沒了下次。許多智能硬體最終只是作為一件「普通家電」擺在角落,履行著最基本的使命。
智能家居、智能辦公,聽起來就讓人感覺很美好,一系列科幻的場景一下子躍入腦海中。
然而回過神來,絕大多數人在「萬物互聯」時代的互聯體驗,往往超不出一塊手錶顯示運動步數後同步在手機上。
硬體之間的互聯,需要一次大膽破局,甚至可以說是革命,而華為剛剛發布的HarmonyOS,就做了這么一件事:用一套系統,把所有硬體串成一體,提供一致化的協同體驗。
智東西第一時間拿到了包括華為平板、筆記本電腦、智慧屏、智能手錶、智能音箱在內的「鴻蒙全家桶」,並著重針對居家、辦公兩大核心場景進行了深度體驗。
這回從軟體底層到上層體驗服務,華為確實玩了個大的。
在這次鴻蒙發布會上,最經典的畫面之一,就是許多硬體設備通過簡單拖拽吸附到一起,完成連接。這個畫面就像宇宙中的星系,不同的行星圍繞著恆星旋轉。
超級終端
華為將這個控制界面稱為超級終端,在手機、手錶、平板的下拉控制中心裡都可以找到這個模塊。
在超級終端里,我可以直接把智慧屏的氣泡拖到手機上,兩者馬上就會吸附在一起,隨著一聲清晰的提示音,手機跟智慧屏就完成了連接,沒有掃碼,沒有配對。
在超級終端里連接智慧屏和手機
在連接電視後,手機視頻可以通過電視的大屏更好地呈現,觀影效果更好,同時讓電視擺脫了內容資源的束縛。
另外在電視上與家人分享照片也是非常實用的,比如家中老人視力不佳,但你有珍貴的回憶要與他分享,就可以通過大屏來顯示手機上的圖片。
當然,這樣功能,一般的手機通過投屏也可以實現,但數據傳輸速度、數據傳輸延遲和便捷度都不及基於HarmonyOS的超級終端互聯,這也是華為底層軟匯流排技術的優勢。
後續,HarmonyOS會支持多設備同時連接,這樣在完成手機跟電視的連接、通過電視觀看視頻後,我還可以將華為TWS耳機氣泡拖拽過來,讓音頻通過耳機輸出。
在超級終端里同時連接智慧屏和耳機
也就是說,我在享受「視頻」這個服務時,可以通過大屏來體驗視頻,通過耳機來體驗音頻,此時拿在手上的手機則是應用實際運行的載體。
為了進一步強化這種體驗,HarmonyOS還在後台任務中心裡增加了「流轉」功能,讓不同設備之間的後台任務可以自由流轉,運行在需要的設備上。
通過後台任務流轉功能,將視頻流轉到智慧屏
比如當我用手機觀看視頻時,可以通過流轉將視頻任務轉到大屏上,而當我用手機打 游戲 的時候,我還可以通過流轉將 游戲 任務流轉到平板或者PC上,通過更大的屏幕和操控體驗更好的鍵盤滑鼠來體驗 游戲 。
可以看到,華為的思路比較明確,什麼是「超級終端」的概念呢,就是讓每個設備把自己的長板抽象出來,需要的時候就用。
這樣用戶在體驗服務的時候,不論需要視頻、音頻或者其他能力,都可以獲得當下所有硬體設備中最適合的那個,一個沒有短板的終端,當然可以稱得上「超級」。
除了居家影音體驗,這種利用設備長板來提供服務的思路在我辦公時也有所體現。
在日常工作中,我經常遇到類似手機屏幕太小、平板電腦操作不夠精確、筆記本電腦屏幕不夠大等細碎問題。
HarmonyOS加持下,我在手機超級終端里點擊平板或者拖拽氣泡,就可以完成跟平板的連接,平板就可以更直觀地呈現我想瀏覽的文檔或者網頁,同時我可以快速進行批註或者標記後發送給手機。
手機與平板連接
通過平板與筆記本電腦的連接,我可以直接通過電腦的鍵盤和滑鼠操作,來編輯處理平板上的圖片,效率提升明顯。同理手機上的文件也可以連接PC通過鍵鼠來編輯處理。
手機與PC連接
總之就是,誰擅長做什麼,就讓誰來做什麼。
HarmonyOS的超級終端在我的體驗中給我留下了深刻印象,而在這種協同的背後,我還看到了更深層的「打通」,一個是文件系統,一個是應用和服務。
在體驗這些設備的連接的過程中,我最突出的一個感受就是,這些設備不光是在系統交互層面連接在了一起,更重要的是在系統底層實現了打通。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當手機和平板連接在一起後,手機可以直接查看平板上的文件、照片,並且還可以編輯,編輯後直接存儲在手機或者平板上。
在手機上查看平板中的文件
後續華為會讓平板也能夠利用上手機的文件,比如手機拍照後,平板可以直接將手機照片中的素材用到平板上的創作內容中。這對於圖片、視頻工作者來說可以提供很多新鮮有趣的玩法。
在手機和平板之外,手機跟PC、平板跟PC也可以完成同樣的文件共享。這是令我非常意外的,因為目前其他生態產品很難做到這種「無縫」的文件共享。
比如當平板連接上筆記本電腦後,你可以直接將電腦中的照片拖拽到平板上來寫寫畫畫,而平板上的照片也可以直接拖拽,跨過屏幕之間的那道「鴻溝」,完成無縫的文件傳輸。
PC與平板之間圖片無縫拖拽互傳
而當手機跟筆記本電腦連接後,手機會直接變成電腦中的一個硬碟符,其實就可以理解成手機變成了一個大號「U盤」,此時手機中的文件也會直接呈現在電腦中。
PC與手機通過超級終端連接後,手機成為電腦中的一個盤符
當我在電腦上收到一個重要文件,我甚至可以直接點擊右鍵,另存為來存儲在手機中。
這種感覺就是,這些設備是真的完成了某種形式上的「融合」,已經不僅僅是簡單的連接,它們構成了一個整體。
要注意,這不是簡單的投屏過去,而是完成了系統底層資源的打通,據了解,為了實現這些功能,華為在系統底層架構上做了很多創新,尤其是分布式數據管理的相關技術。
可能就像之前我與華為鴻蒙掌門人王成錄溝通時了解到的一樣,華為把便捷的體驗留給了用戶,把難啃的技術硬骨頭留給了自己,這背後的艱辛是難以想像的,王成錄曾坦言,沒有被逼到絕路上,是很少有人願意去做的。
除了這種文件的打通,服務的打通也給了我非常新奇的體驗。
什麼是服務?聽上去很抽象,其實很簡單。我們打開手機,打開各種應用(APP),都是為了使用某一項功能,而這些功能提供的就是一個個服務,比如叫個外賣、打個車、網購一部手機。
現在,我們似乎被APP困住了,各種各樣的APP佔領了我們的屏幕,而且隨著服務越來越多,APP也開始變得臃腫。
要知道,給你的微波爐下載一個幾百MB的APP其實是非常不現實的,這些智能家居IoT設備的存儲容量是非常有限的,甚至可以小到幾MB大小。
HarmonyOS就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根據我的實際體驗來看,只需要用手機觸碰一下加入HarmonyOS生態的電烤箱,就可以直接在手機上彈出操作卡片,卡片上會有控制電烤箱的各類功能選項。
手機與電烤箱「一碰連」
隨著如美的、海爾、蘇泊爾這樣的家電巨頭的加入,越來越多的智能設備都會像這台烤箱一樣,可以直接脫離APP提供服務,我可以用手機、手錶的觸碰來實現對這些設備的操控。
在控制中心的底部,會以卡片的形式呈現這些IoT設備,直接點擊就可以彈出完整的功能界面。
下拉控制中心下放的IoT設備控制卡
進一步說,其實未來這些服務就可以脫離設備的限制,我想提供一個服務,我不必考慮提供這個服務的設備的硬體存儲規格或者處理器性能是否支持。
華為將這種服務稱為「原子化」服務,APP的開發也會變成原子化的服務開發。這對於整個應用生態的影響都會是非常深遠的。
並且這對於三方智能硬體廠商來說,也是非常有利的,用戶使用門檻降低,不需要掃碼下載,只要一碰就可以完成與用戶的交互。
王成錄說,從功能機到智能手機,用戶擁有了選擇應用和服務的權力,而HarmonyOS要做的,就是讓用戶可以根據服務來選擇、整合硬體產品。
HarmonyOS生態下設備眾多,我無法一一體驗完全,但僅從辦公和居家兩個場景中,我能夠感受到HarmonyOS帶來的顯著改變和華為的野心。華為在嘗試用更高維度的視角,來解決現在我們所面臨的問題。
HarmonyOS,可能正如「Harmony」的中文含義一樣,和諧、協調、融洽。在這個硬體、系統愈發紛亂的IoT時代,華為反而要用一套簡潔統一的語言,將所有硬體連接起來。
這種思維其實已經跳出了「為硬體開發系統」,而是讓系統服務於人,人則可以自由選擇、支配硬體,這也是HarmonyOS的靈魂所在。
每一個時代都有這個時代的破局者、引領者,都有屬於這個時代的玩法。萬物互聯時代,不論是冗雜厚重的谷歌安卓系統,還是封閉的蘋果生態,或許都不再是最佳解決方案。
華為的格局,遠不止於手機,他看向的是可能10倍於手機的IoT星辰大海。有人說,讓子彈再飛一會兒,而我想說,好戲才剛剛開始。
3. 華為萬物互聯是這樣嗎 一一一生活篇
華為公司推出的高端手機p系和M系,一直捆綁人性對未知遠處的真實世界的偷窺渴望和未來 科技 發展對個人的便捷帶來前所未有的幸福感,以至於擁躉者趨之若鶩,聲勢浩大,人們尊稱為「花粉」。不可否認,以一己之力對抗整個西方列強的圍追堵截而不倒者,為華為耳。因華為的「拜師學藝」,也因華為的「同伴發展」,以及華為的「深謀遠慮」、「備胎計劃」和科研的重金投入加上華為公司特別的股權設計,即使面對任何的驚濤駭浪,也能輕松面對。
華為公司推出的鴻蒙萬物互聯系統搭載手機後,在 科技 界掀起狂風巨浪,一時間吸引全世界的目光。在華為手機的保有量中,升級下載者每8秒就有一個,到現在已經有5000萬之多,還在源源不斷的升級之中。西方國家想阻斷華為公司的發展計劃純屬是一種夢想,因中國有巨大的市場,完全有能力撐起一個世界級的 科技 企業,正如韓國的三星一樣。
萬物互聯網,顧名思義,就是任何的物體均可通過網路互相聯接,隨時隨地都可以通過網路控制萬物服務於人民,提高使用者的幸福感獲得感。萬物互聯網,說白了就是誰撐握了萬物的數據,誰就有發言權,但這種權利發展利用到那種程度,就會引起人們的數據和隱私擔憂,到現在還沒有權威的政策法規規定,法律上更是一種空白,急需立法者去思考如何平衡。
萬物互聯網,嚴格來講應分為民用,軍用,企用,政用,因為各個使用主體的訴求不同,要求達到的安全等級也不盡相同。下面來談談民用的萬物互聯網。
民用的互聯網即大家所使用的手機網路和家裡的監控網路及各種用電器(機)的待機網路,說白了就是有關人們的衣食住行而已。
一 衣、食,衣即衣服也,食即是食物,又是人們所指的吃。說起衣服食物包括衣食的生產、加工、包裝、存儲、銷售、運輸、等過程。萬物互聯網在衣食的過程中可發揮的作用非常廣泛,在衣食的各個環節中均可採用華為的物聯網設備,比如,在生產環節里,安裝各種華為的感應設備,如食,從下種子開始,澆水施肥,治蟲修整,成熟採摘,均可通過安裝華為物聯網的設備,如耕地機,播苗機,無人施肥機,無人噴霧機,採收機等等一系列的數據全部記錄下來,並通過華為雲存儲,在食物成熟上市後,給食物標注二維碼,當人們在超市,購物商場,菜市場等地買此產品(食物)時,人們通過掃二維碼,在華為雲里(按年費或vip)就可以在手機上看到此食品從下種子到成熟,從包裝運輸銷售到如何燒制地全過程,可稱之為衣、食的全生產鏈。這樣即滿足了購買者對衣食安全的心理預期,同時又滿足了購買者對衣食本身的成長或製作過程的好奇心。華為通過這種渠道幫生產者宣傳衣食的品質,可以對生產者收取一定的平台使用、存儲(數據)費(合理),對消費者用手機掃碼後看的資詢,數據,照片,按網路流量收取即可。在此過程中,華為只要與生產者訂立隱私協議和衣食安全生產品質協議即可,至於其他因消費者通過瀏覽華為雲後對生產者提出對衣食安全質量的糾紛,在國家沒有出台相應的萬物互聯網在使用產生中的法律法規規定,協商解決即可。說白了,這就是網紅的企業化,有種像網紅大咖李子柒,不過李子柒是網播走紅後,創辦了以李子柒為品牌的實業公司。而萬物互聯網以企業平台網路幫助生產者傳播有別於網紅,不可同日而語。當市場上出現上千萬種物品的二維碼時,不管是華為公司還是其他公司,此時的市場規模都不會輕易放棄,正如當初的淘寶、京東、拼多多一樣,也會涌現出兩三家高度集中的高 科技 企業,這種創新這種方式這種現象正符合當下創新時代人們的心理預期,相信不久的將來終將刷新你的想像。
二 住,即現在全世界都在宣傳的智慧之家。就是家中的所有用品用俱通過互聯網連接,都能在手機上操作,提高人們生活的便利性安全性。比如在你下班之前,通過手機即可採用模塊化來調節家中的各類電器,也可通過自我設計來調節家中的各類電器。所謂的模塊化是預先由設計者設計好的,比如打開溫度感知模塊化後,在你進入家中之前的多少時間內(可調),已經為你打開了客廳的空調,在你習慣洗澡的時間段里(可調),熱水器已經把水熱好,在你睡覺的時間段內(可調),睡房的空調早已經按排好了,而且還是睡眠模式之下,窗戶窗簾也已早關閉,並且用上了你喜歡的香味,把房間調整出了無比溫馨得氣氛。再比如打開餐飲模塊化後,廚房裡的機器人早已按照你設定的餐飲套餐為你在繁忙操勞,當然你得先把菜肉調料等等食材先按預先歸置的格子放好,然後選好套餐即可,在你籌待其間,還可以選用咖啡、綠茶紅茶或涼白開來調節等待時間,也可設定用餐時間,時間一到,你選定的二菜一湯三菜一湯或四菜一湯即時擺上餐桌,等你用餐後,只要原位擺上空碗空盆,筷子湯匙,機器人就會收走清潔干凈,並且把餐具消毒烘乾,以備下次使用。當然在此時間里,廚余垃圾也已經經過消毒包裝後通過專業通道送到小區的垃圾處理中心,在那裡經過進一步的處理,等待無人車來運到垃圾處理工廠進行下一步處理。當你用餐完畢後,按下 娛樂 模塊時,會有多種選擇, 游戲 ,電影,卡拉0k,麻將,橋牌,消消樂等等,同時家裡的智慧電視(投影牆),音響,藍牙話筒,燈光,投影儀等等均已就位,就等你的指令。當你按下健身模塊時,家中的跑步機,舉重器,拉升機,p腿器,扭腰機等等,按照健美身材的標准流程,把各種器材依次打開,調整歸檔,虛位以待。因為住房裡的設備多,參與萬物互聯的各類企業也成百上千,此時與衣食的萬物互聯網有所不同,各類參與的企業不再是以搏流量和用Vip來贏利,而是要依託一家在軟體設計人性化,市場佔有集中化,口埤流傳美好化,信譽當旦榜樣化的高 科技 企業來一起拓展業務,實現多贏格局。時下國內家電巨頭美的格力九陽蘇泊爾等等均明確表示與華為合作,把 科技 與使用完美接合,創造一個新的 科技 時代,把一流的產品輸送到全世界,把一流的 科技 成果送到千家萬戶。
三 行,即出行,一搬指借住工具走出去。現在來說就是指車,燃油車新能源車,時下最流行就是新能源電瓶車,帶有自動駕駛功能的電動車更是市場的寵愛,比如特斯拉,吉利,小鵬等等前先推出的電動車,受市場歡迎的程度前所未有。現在華為公司與北汽及小康 汽車 合作,推出了北極狐自動駕駛 汽車 ,廣受市場歡迎,以華為的實力,加上市場定位,在每個領域均能突破技術的封鎖,實現創新 科技 的領軍作用。在 汽車 行業,華為再三表示不造車,只做 汽車 的「靈魂」,引來一小批自以為傲的合資車企的不滿,大談軀殼和靈魂論,有失中國 汽車 行業的水準。想想中國在燃油車中跟本就沒有什麼靈魂之類的東西,完全以合資的方式,依附於外資之下,賺取一點錢財而已。現在中國在電瓶車上實現了彎道超車的實力,看看吉利的刀片電池,看看寧德時代的電池,完全是領先世界的電池技術,加上華為的自動駕駛技術,可以說是獨步全球。
華為公司推出的馬路感知系統加上華為的自動駕駛技術,以及越來越多的車企與華為合作,相信不久的將來,滿大街的自動駕駛 汽車 都安裝著華為的 汽車 軟體,使用華為公司的智能另配件。到那時,當你下班時,在華為手機上按下 汽車 按鍵時,搭有華為軟體及另配件的 汽車 便會自動從停車場按時地開到你公司的門口,並且車上的空調,窗簾,音樂等均已開啟,並為你打開車門,當你上車後,車子便會自動關門,確認你坐好後,顯示屏上自動彈出華為地圖,並通過語音告訴你:現在按B線方案把你送回家,因A線路上有多處堵車,到家大約用時65分鍾,如果你要改變目的地,只要跟我說一聲就行。當你在車上想聽聽今天的國際國內大事,你只要說一聲請播放今天重大新聞,車內的顯示屏就會給你播放國際國內大事,有圖有真相。當你說請播放誰的音樂時,車內便立即切換成了你要的音樂,顯示屏上同時給你播放著原唱的KTV。在車里你即可以通過車載顯示屏控制家中的所有設備,同樣也可以用語音來控制。當到達家門時, 汽車 里便有語音對你說:先生,已經到家門口了,請帶好隨身物品下車吧,車門自動為你開啟,下車後,車子會自動關門,開到家中的車庫里,並且會根據 汽車 的電量多少自動啟動充電裝置,讓你省事省心。
以上是對華為萬物互聯的一點粗淺看法,也是對華為公司萬物互聯在人們日常生活中所能達到使用體驗,有朝一日,華為真能實現以上所寫的目標,那麼萬物互聯便會是華為獨步全球的系統,那時什麼iOS,安桌,英特爾早已經消失不見了。
4. 「鴻蒙OS」正式官宣,詳解鴻蒙的終極框架!華為之志,不僅是手機
鴻蒙系統十年磨一劍,如今終於和大家見面,作為里程碑一般的存在,鴻蒙2.0在大范圍推廣的同時,還在貫穿華為的全場景體系,如今終極框架也揭開面紗,但是華為之志 不僅是手機。
一直以來,華為研發鴻蒙最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帶給消費者跨終端最好的體驗,致力於通過鴻蒙將手機 電腦等,多種智能設備連接在一起, 是華為的一個重要的戰略性布局,更是一個長期規劃,首次提出這個策略,是在2012年9月,華為的一個專家座談會上,任正非提出要做終端操作系統,他認為這樣可以防患於未然,可以在面臨斷糧危機的時候,讓鴻蒙挑起大梁,2017年 鴻蒙系統1.0完成技術驗證,並開始了2.0的研發,在2019年1.0正式亮相時,這一系統的關鍵模塊已經全部實現自研,到了2020年,升級過的鴻蒙系統,還增加了通用微內核架構等功能, 說到鴻蒙的框架,主要包括內核層 系統服務層,框架層以及應用層,今天熊貓君就為大家詳解,鴻蒙系統的終極框架。
首先是內核層,它包含著內核與驅動兩個子系統,在當前的框架中,鴻蒙是一個多內核管理的系統,在面對不同的設備時,可以選擇不同的內核, 因為內核可以提供調度和通信的服務,安卓系統使用的是宏內核,而鴻蒙系統使用的是微內核,與安卓的內核不同的是,微內核可以與多套系統服務共存,更適合多處理器的系統設計,通過內核抽象層,就能將底層不同內核的差異屏蔽,從而提供統一的介面,而驅動子系統則可以提供驅動開發,與管理框架,是鴻蒙生態開放的基礎,另外核心能力的集合,就是系統服務層,主要包括基本能力 基礎軟體服務,增強軟體服務以及硬體服務4個子系統,可以通過框架層,為應用程序提供這些系統,將分布式應用在多個設備上,還能進行調度和遷移,是鴻蒙系統主要能力的集合,接著是框架層,可以為鴻蒙系統的應用開發,提供多種語言用戶程序,和多個框架,而這最後一層就是應用層了,因為鴻蒙屬於開源性的操作系統,它的軟體應用層則存在於,系統應用和第三方非系統應用中,從以上的分析來看, 鴻蒙系統的框架與普通的操作系統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它管理的是所有設備的功能,那麼它的價值與意義也有所不同。
就拿熊貓君來說,本人並不是喜歡玩電子設備的人,平時也更願意用筆寫字,但是隨著 社會 的不斷發展,熊貓君發現, 科技 發展的作用就是延伸人的能力范圍,因此鴻蒙系統就帶來了無限的可能性,可以催生出不同的應用方式和生活方式,這也是它最有價值的意義所在,此前熊貓君一直認為,鴻蒙系統只是一款智能手機操作系統,但現在熊貓君知道,它不僅是華為的一個可以面向多種智能終端,以及全場景的一個操作系統,還是可以連接手機和其他智能家居的設備,為實現萬物互聯提供了最重要的前提,在華為手機升級為鴻蒙系統後,就可以隨意連接鴻蒙的系統設備,不過這還只是最基本的操作,可以隨時調用不在身邊的鴻蒙設備,才是它最重要的作用,這對我們消費者來說,無疑是更加便利的存在,即使不在家也可以為孩子打開台燈,對於懶癌患者來說,躺在床上就能把廚房裡的豆漿打好,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這也就表明,鴻蒙系統是一個以華為產品為基礎,可以連接所有支持鴻蒙系統設備的一個平台,熊貓君覺得,鴻蒙與安卓 蘋果相比,最獨特的地方就在於,它可以用在手機 車機,以及電視等多種硬體設備上,而安卓和蘋果只是一個簡單的,面向智能手機終端的一個操作系統, 至於鴻蒙為什麼叫做分布式操作系統,其實是基於它要處理的4件事,那就是輸入 輸出 計算以及存儲。
其實在此之前,分布式並沒有被用來形容過操作系統,大多都是分布式存儲 分布式計算,現在華為不僅要實現這兩個分布式操作,還要將分布式輸入和輸出一起實現, 這四個操作結合在一起,就形成了鴻蒙這個分布式操作系統,這樣一來,不管是在哪個設備上,都能隨時調用其他設備上的資源,就好像自己擁有的一樣,舉個例子,比如我們正在使用電腦,但是老闆突然說要開會,這個時候我們就會一邊走向會議室,一邊用手機把剛剛的工作完成,這時手機就可以隨時把個人計算機接入,用來做存儲設備,省去傳遞文件的過程,還有華為的發布會曾演示過的,無人機與手機的互動,就是把無人機的攝像頭,作為手機的輸入設備,手機的屏幕就成了無人機的輸出設備, 所以分布式操作系統,就是在統一的用戶賬號下,所有設備的輸入和輸出設備,另外鴻蒙在實現完全開源後,它是安卓套殼的謠言也不攻自破了。
一直以來我國主要的手機系統,都是安卓和蘋果,並且從2017年開始到2019年,安卓系統在我國的市場份額,從原來的90.7%直接上升到了91.1%,就是因為安卓系統的開源性,幫助系統在軟體應用上實現多元化的作用,比蘋果系統更加突出, 只是也有消費者更願意選擇知名度更高的,手機產品終端廠商,所以蘋果手機的市場份額也得到了提升,但是鴻蒙操作系統的出現,也許會改變整個物聯網,據熊貓君了解,鴻蒙系統依靠分布式技術,可以實現多種類設備之間,硬體互助和資源共享的目標,讓各種不同類型的設備,都能按照需求選擇到最合適的部署方案,在2020年華為舉辦的發布會上,余承東就曾表示,華為萬物互聯的發展戰略,是在5G時代到來之際,為了打造出全場景的智慧生活,從而制定出來的重要部署,並不只是單純的取代安卓系統。從2016年開始到現在,華為的銷售收入增長了快4千億,主要是全球領先的5G帶來了不菲的收入,並且在涉及道德領域中,晶元 基站 信息安全等領域,都處於業內領先水平, 有相關媒體報道,鴻蒙系統今年的覆蓋目標是3億台,並且截止到今年3月,已經有將近300家企業加入,作為一款國產的操作系統,熊貓君也預祝華為早日突破晶元難關,鴻蒙系統未來可期。
5. 智能互聯網時代 萬物互聯齊頭並進
智能互聯網時代 萬物互聯齊頭並進
經過幾十年發展,傳統互聯網已經在一定程度上進入發展的瓶頸,未來的機會將是全新的智能互聯網時代。互聯網作為人類歷史上一次重要的信息革命,它追求的是自由、開放、共享,把人類的信息革命推向了極致,相距幾千公里,人與人之間可以用互聯網進行實時、高速度、多媒體、多向交互的信息交流。在這個背景上,人類面臨了一次信息爆炸。當互聯網發展了幾十年,全世界越來越多的人成為網民,互聯網已經滲透到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互聯網再往前發展是什麼?更高的速度,更多的信息?
下一個機會是智能互聯網
智能互聯網具有高速度移動網路、大數據分析和挖掘、智能感應能力形成的綜合能力。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是它的基礎,但是必須要用數據挖掘、數據分析來整合,而智能感應能力,更讓傳統的信息傳輸增加了感應能力,這些能力整合起來,形成的力量是傳統互聯網不可比擬與想像的。
毫無疑問,智能互聯網和傳統互聯網一樣依然需要高速度的網路,這個網路不僅需要高速度,它還應該是廣域覆蓋,在社會生活任何一個地方都存在,實時和泛在。也就是說,任何人,在任何地方,無論是在家裡、辦公室還是在移動的交通工具中,在野外,都有網路存在,他可以隨時隨地利用這個網路。高速度的網路是智能互聯網的基礎。
除此之外,大數據分析能力完全改變了我們對網路的理解。傳統的網路還只是信息傳輸,我們只關注信息的流動,很少關注信息的存儲和分析。因為越來越多的用戶在使用網路,甚至生活的所有事情都在這個網路中進行,雲存儲記錄了我們每一次網路活動,訪問的網站、電子商務的交易、玩了什麼游戲、導航去了何地、看了什麼影片……所有的這些信息,都不再像傳統世界,發生過,又消失了。在智能互聯網世界裡,雲存儲幫助我們記錄了一切。因此,對這些數據整理、挖掘、分析,就具有巨大的價值。
最後,智能感應能力開始出現在智能互聯網中,智能互聯網世界不僅是信息傳輸,同時它還對人的感知能力進行了完善與補充。以手機為代表的終端產品出現,大量的智能穿戴設備開始慢慢形成自己的力量,智能感應成為可能。一個普通的智能手機,遠不再是一個計算、存儲與通信的工具,傳統電腦的那些基本能力,手機已經具有,甚至超越了電腦的能力。
但是手機最為不同的是,大量的感應器被內置在裡面,讓手機具有了強大的感應能力,這些感測器包括:壓力感應、重力感應、矢量感應、旋轉感應、加速度感應、高度感應、方向感應、方位感應、位置感應、影像感應、聲音感應、溫度感應、紅外感應、輻射感應、RFID、NFC等等。這些眾多的感應器已經讓手機成為一個電腦不可企及的工具,它的能力更加強大。
傳統互聯網解決了自由的信息傳輸問題,自由、開放、共享是它的最基本的精神,免費是它最基本的商業模式。傳統互聯網最核心的力量就是信息傳輸,這個傳輸要突破各種限制實現信息自由的傳輸。在這個系統中雖然也有服務,也在逐漸建立起電子商務,但是它最核心的力量還是信息傳輸。
智能互聯網卻增加了對世界的認知和感應,在這個基礎上,可以建立起越來越有價值的服務能力。傳播是傳統互聯網的核心,服務卻是智能互聯網的核心。傳統的互聯網中,可以有獨有的互聯網公司存在,它的功能就是做平台和傳播。但是智能互聯網時代,很少有專門的網路公司,所有的智能互聯網服務是和傳統行業結合在一起,滲透到傳統行業中,形成有價值的服務。
例如,近一兩年火起來的打車應用,在傳統的互聯網時代,是不是可以用電腦和互聯網去叫車?其實這個服務也是可以做的,只是使用起來非常不方便。用戶打車時不可能帶著電腦,計程車上也很難安裝電腦,並且聯網。手機徹底解決了這一問題,用戶手裡有手機,他可以隨時隨地叫車,司機手中也有手機,它可以進行應答。
叫車應用火起來的根本原因不止這些,定位系統讓信息推送更加准確,定位系統也可以清楚用戶在什麼位置,定位和電子地圖還可以讓用戶很清楚看到自己叫的車到了什麼位置,離自己有多遠。電子支付系統讓用戶可以到了目的地就下車,下車以後再付錢。
這些功能,沒有智能感應和移動網路的傳統互聯網體系是無法支撐的。更多的智能感應器不但內置在手機中,還會通過可穿戴產品出現在更多的產品中,它們和大數據分析、移動網路一起,將改變傳統行業未來的服務能力與服務體系。
智能互聯網將創造一個服務新時代
智能互聯網不是創造和形成一個新的行業,它一定是滲透到傳統行業中,和傳統行業結合,提升傳統行業的服務能力,改變傳統行業的推廣和傳播能力,令傳統行業的能力更加強大。我們相信未來所有的傳統行業都要被智能互聯網所影響和改造。
同時,在這個智能改造的過程中,互聯網又找到了新的機會。在傳統的互聯網發展過程中,曾經有過新浪、搜狐、騰訊這樣的互聯網公司,這些互聯網公司的核心業務,是和傳統行業沒有關系的,是單獨建立起了一個行業。
但是到了阿里和淘寶這樣的互聯網公司,它的核心業務就是和傳統行業緊密相關,發展了傳統行業,它是幫助傳統行業提高效率,解決支付,形成遠程的業務銷售。而智能互聯網所支撐的未來遠程醫療、移動支付、智能家居,哪個業務和傳統行業沒有關系呢?
傳統互聯網一開始把傳播當作自己的核心,它的商業模式是免費,通過免費業務逐漸找到收入。智能互聯網的核心業務將會是有價值的服務,是提升傳統服務的水平和能力。它本身就是有商業價值的,也具有更多的市場空間和市場機會。
未來,哪些領域和行業會被智能互聯網滲透和改造?
1.軍事領域。軍事領域已經被智能互聯網所改造。我們都知道新技術總是在軍事領域首先出現,也被軍事領域廣泛採用。互聯網就是從軍方的阿帕網產生,然後逐漸民用化,最後成為全世界最大的一個網路體系。智能互聯網也是首先在軍隊中開始出現,並且被軍隊採用,一點點向民間發展。
今天我們看世界軍事的發展,大規模的步兵作戰,早已經是很過時的理論,而且也很少再出現。在現代戰爭中起著重大作用的,就是一個龐大的網路體系。除了相互之間進行通信的網路體系,同時還用光纜、移動通信網路和通信衛星構成一個全覆蓋的網路,這個網路覆蓋了全球任何一個地方。這些網路不僅是提供通信支持,還進行偵察、執行遠程打擊、管理遠程設備。每天我們頭頂上都有數顆間諜衛星飛過。從伊拉克戰爭到最近的所有戰爭,我們看到軍人的身影越來越少,但是器材和設備越來越多,從大規模轟炸,變成了定向、精準的打擊。
除了龐大的網路體系在起作用,大數據的分析,每天都在進行著,收集數據,進行對比,進行分析,找到變化,提供有價值的情報。大量的計算機每天在擔負著這些工作,使打擊越來越精準,打擊越來越有沖擊性。
未來的戰爭將是一場智能的戰爭。一個遠離智能互聯網產業,靠人去拼的戰場,一定只會有屠殺。相信有一天單兵也會變得越來越智能化,甚至只有機器人作戰。所有這一切,都不是商業,但是我們一定要知道,這些技術的發展,將會是商業的基礎。
2.交通領域。智能交通體系正在開創新的人類出行模式。智能互聯網在交通領域的應用,我們已經在導航產品中看到了最初的端倪。幾年前,導航還是一個專門的產品,我們經常聽到對導航的抱怨,因為地圖品質不高,地圖沒有更新,我們經常被導到溝里了。導航產品還存在著較大的問題。
但是隨著4G網路的逐漸完善,地圖不再是封裝在汽車和手機里的地圖,它變成了一個可以實時更新的地圖,我們會發現,導航變得越來越精準。除了基本的導航功能,實時的交通路況,周邊商業等眾多的服務被加入其中。導航已經是一個功能強大、效率很高、用戶廣泛使用的產品。
從導航和打車應用,我們看到智能交通的第一步。那智能交通的未來是什麼?我相信是一個強大的無人駕駛、數字地圖構成的一個全新綜合管理體系。
首先,所有的汽車出行,必須要由中央控制系統進行控制。每一輛車到達目的地,應該走哪一條路,速度是多少,都需要通過大數據分析和規劃,由中央控制系統進行控制。這樣,就不會發生某條路已經有交通事故、已經出現擁堵還有車往裡擠的情況了。
其次,未來的車一定是無人駕駛汽車。無人駕駛不僅要把人從駕駛狀態中解放出來,最為重要的是通過無人駕駛提升安全性。在中國每年死於道路交通事故的人有10萬之多,一個主要原因是駕駛員隊伍存在很多問題,信息處理和反應能力較差,例如在前車出現事故的情況下,一輛車的駕駛員用眼睛接受光線的信息,再把這些信息輸送到大腦,通過大腦進行處理,發出剎車指令。這個指令用生物電通過大腦神經,傳達到腳部。這個傳輸的速度是很有問題的,經常是沒有反應過來,車已經撞上了。
要解決這個問題,就要讓車變得智能化。無人駕駛汽車上,必須有大量的感應設備,取得道路情況、天氣情況、道路質量等各方面數據,不但車需要接受中央控制中心的管理,同時車與車之間也是相通的,前面一輛車剎車,會把後面影響安全距離的所有的車都剎住。
最後,今天的地圖也要從模擬地圖改變成未來的數字地圖。今天的模擬地圖只是記錄了道路的情況,它是一個極為粗放的記錄,而沒有重新進行數字編碼,無法精確地記錄某一點,所以無法給用戶精準的指向。
數字地圖應該是通過一套科學的辦法,對陸地甚至海洋所有的地方進行精準的數字編碼。這樣我們才能很精準地區分車的來去,能分出車在哪條車道,這輛車應該到達什麼位置,而不是一個大概地方。
3.健康領域。智能健康管理讓人類的壽命更長。現代社會健康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復雜,大量的健康問題,不是到了生病才去解決。健康問題其實是需要養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
什麼是良好的生活習慣?這就是生理協調、環境清潔、飲食均衡、運動適度、睡眠充足、心理平衡。但我們發現,現代人很少能夠遵守這樣的生活習慣。很多人運動不夠,飲食非常不均衡,心理壓力大,睡眠非常差。
要形成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必須要有一定的數據監測,大家要了解自己的身體的情況,然後進行有針對性的干預。
未來的智能健康系統,會包括佩戴在身上的智能穿戴產品。這些智能穿戴產品會是智能手機、智能手環、智能鑰匙扣、智能健康卡。通過這些智能設備採集人體和環境的各方面信息,通過藍牙等低功耗的通信網路將信息和手機同步。
未來在5G技術中,這些信息也可能通過低功耗的通信網路直接傳送到網路的雲端,在雲端的大數據分析系統根據多維度的人體健康模型進行分析,之後對用戶進行提示、提醒,幫助用戶形成健康的生活習慣。
除此之外,專用的血壓、血糖、心電圖監測等設備,可以對人體的基本健康信息進行實時跟蹤,可以通過醫療大數據系統進行分析,及時發現用戶可能出現的病症,及時提醒用戶就醫或是休息,調整生活習慣。
而大量的數據被綜合性地集中在一個龐大復雜的資料庫中,進行全面的分析。通過這個體系幫助用戶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同時及時發現可能出現的疾病,在治療和康復過程中,也可以進行跟蹤、提示、提醒與矯正。
智能健康管理和智慧醫療最大的特色是,它不再僅僅是突發疾病時治病。手機和智能穿戴產品幫助做了實時信息的採集,同時大數據幫助了解更細致的身體變化情況。最後這一切轉化為服務與治療手段。
4.家居領域。智能家居不僅是讓生活更加方便。智能家居市場已經啟動,成為智能互聯網的一個重要突破口。家裡所有燈、所有插座都可以智能控制,這不僅是方便,同時也有安全和節能的作用。
眾多的廠商都在搶占智能網關這個市場。未來的家用路由器,不僅是一個外接互聯網的介面,可以通過光纜連接互聯網,同時這個路由器會成為一個家庭存儲中心,一個家庭智能產品的管理中心。
我們會有大量的數據,包括文檔、圖片和視頻等等,但是分散在電腦、Pad、手機、存儲卡、照相機、攝像機等多個產品中,常常一個設備出問題,或是換手機、換電腦,數據都丟掉了。如果存在雲端,目前上傳還不方便,而且空間也有限。而在自己的家中建立一個存儲系統是非常有價值的事。路由器就可以完成這個工作,在路由器中,集成了硬碟,集成了Wifi能力,可以通過管理功能,把所有產品的數據自動地傳到路由器上,形成了一個永遠的家庭存儲系統。(家中的硬碟很容易買一個較大的,而雲端其實都是有限的)
除了存儲之外,通過家庭網關對所有家居產品進行管理也是未來的一大方向。除了燈和插座,我們家中的空氣凈化器、抽油煙機、洗衣機、冰箱、窗簾、空調、門窗、馬桶都可以進行管理,通過這樣一個管理系統,讓這些家居用品更加安全、高效,符合我們生活的需要。
目前智能家居已經進入一個爆發點,相信未來三年會有大量同類產品出現,不斷提升用戶的感受與體驗。
5.電子商務領域。移動電子商務完全不同於電子商務。今天的電子商務和傳統的商業本質上是沒有區別的,只是把傳統的超市和貿易市場搬到網上,通過網路進行銷售,銷售模式與行為習慣和傳統的商業是沒有區別的。
未來智能感應和電子支付被引入到移動電子商務中。任何人在看到某個產品,比較喜歡、打算購買時,就可以用手機靠近這個產品,進行購買。這樣一種轉換,用戶不需要去逛商店,或是專門找網店,而是看到任何產品,只要想買,就可以馬上通過NFC等技術進行識別購買。(這種形態下,商店可能轉化為展示廳,而展示廳會在更多地方和更多情境下出現。)
這種情況完全可能改變整個電子商務的格局。一方面因為在產品中內置了識別晶元,這個產品基本無法做假,假貨可能會成為歷史;另一方面,因為不再需要網店,就意味著不再需要流通渠道,產品本身就是宣傳渠道,產品本身就是銷售渠道。每一個生產商本身就成為銷售商,生產商成為了移動電子商務的企業。這種情況可能對移動電子商務的平台商,對純粹的電子商務網店都是沖擊。未來的產業結構也會發生巨大變化。
除了上面所述,其實公共服務、移動支付和金融領域都會因為智能互聯網發生重大變化,效率和能力也會大大提高。
運營商的機會與挑戰
智能互聯網發展的基礎是什麼?還是移動互聯,一個高速度、低功耗、低時延、萬物互聯、高安全性、泛在的網路是智能互聯網的基礎。而這些都需要電信運營商建立一個高可靠的網路體系。以保證所有業務的正常運行。和傳統的通信網不同,未來的智能互聯網的發展,對網路提出更多的新要求。
高速度。是在4G的基礎上,上網的速度可以提升100倍,達到每秒20Gbps。很多人會認為,我們真是需要這么快的速度嗎?這樣快的速度有用嗎?當然用今天的業務要求看5G,這種速度,真是有一點浪費,我們確實不需要這樣的速度。但是,我們還記得我們從每秒56Kbps的撥號向ADSL過渡時,我們會覺得我們需要10M甚至更高的帶寬嗎?那時我們認為,這么快的速度不是很必要。事實證明,不但是有必要,而且是很有必要。業務永遠是發展的,只要速度到了,就會有隨之配合的業務出現,我們永遠不要覺得速度是不必要的。
而且速度的提高,其實不僅是用戶感受,速度變得更快,從技術和產業領域更是非常有價值,這樣的高的速度,意味了一方面頻譜利用率大大提升,以前20M的頻譜現在可能利用大大提升,傳輸能力更強。同時速度做到20Gbps,這意味了,我們技術可以把一些以前認為不可能有商用價值的頻譜利用起來,用作移動通信,它的價值如同把塔克拉瑪乾的地也開發出來蓋房子一樣。將一些不可能商的資源,變成有價值的東西。我們都知道這樣一句名言:有線的資源是無限的,無線的資源是有限的。就是說的頻譜資源不足。其實不是頻譜資源不足,頻譜是大量的,只是我們人類可以商用的資源太少。很長一段時間,我們可以商用的資源在2GHz以下,更高頻段的頻譜很難使用。但是通信技術的發展,就是把這些資源一點點利用起來。3G才開始發展時,曾經有南郵的教授基於落後的理論,認為3G發展不起來,因為頻譜太差。事實上今天4G使用的頻譜已經到了3.5GHz,5G一定會把更多的頻譜資源利用起來,這意味了人類對於移動通信資源開發能力大大提升。
有必要的一提的,速度的提升,一定會伴隨了流量費的急劇下降。有一天,我們1G流量1毛錢,甚至1分錢也不是不可能。
低時延。這也許是普通用戶很少關心的一個角度。對於用戶的命令,基站用最高的速度反應。今天一個用戶手機聯上網,略等可能並不是什麼痛苦的事,大家都接受這種感受,幾毫秒、幾十毫秒可能並不重要。5G要做的就是讓這個時延做到盡可能小,基站用最快的速度處理用戶的命令,最及時地做出反應。這個問題在用電腦上網時,用戶根本不關注,等個幾秒不算什麼,用手機上網,用戶也沒有太當回事,就是打電話,總要有接通的過程,等待是通信一個正常的行為習慣。但是,對於5G以後智能服務,要求就完全不同。用它來支持導航,一個路口,反應慢了,用戶可能就過了路口,掉頭,需要很長時間了。尤其是智能交通體系,所有的車都通過中央控制中心進行管理。一秒鍾的時延可以會導致一連串的車相撞。因此,低時延是5G必須解決的問題。
低功耗。今年我們大量的智能穿戴產品,基本的思路是通過一個手機相連,再由手機和基站進行通信,把數據發到網上。這些產品基本不可能和基站相聯。因為今天的基站解決的主要是語音通信,即使是數據也是把速度做得越來越快,功耗高是自然。但是未來的可穿戴產品是不可能有大電池,在供電技術沒有根本突破的情況下,這些產品要與基站通信,需要建立起新的通道,這些通道不提供高速度,但是可以在低速率的情況下,提供低功耗的數據通信。這就可以讓很多數據量要求不高,但是對功耗要求很高的產品提供服務。
萬物互聯。以語音為核心的時代,移動通信支持的鏈接數是非常有限的,現在中國基站不過支持了12億左右個終端,也就是每個人有一個或是兩個終端,5G時代,每個人有可能擁有5個甚至10個終端,每個基站鏈進去的設備會增加5倍甚至10倍。大量的可穿戴產品會接入網路中。這意味了未來的設備認證、管理、計費、都會發生巨大變化。5G時代,上網的概念會徹底被忘記,聯網才是常態,而大量的可穿戴產品,永遠會聯上網路中,提供各種有價值的數據。成為智能互聯網的基礎。
電信業會因為智能互聯網發生較大的變化,甚至是局變。一直到今天,電信運營商的主要業務都是較為單一,傳統的語音時代,電信業務網路和業務是統一的,業務和網路被整合在一起,到了3G時代,流量導致了網路和業務的分離,電信運營商一直擔心的是自己變成管道,這十幾年,電信商一直在掙扎,想擺脫管道的地位。經過這些年的掙扎,全世界運營商努力結果證明了一件事,運營商基本上是做不好業務,除了語音之外,目前為止,電信運營商沒有一件業務是取得了較大成功。
智能互聯網時代,電信網路會形成三層,傳輸層、管理層、業務層。在最早的電信體系中,這三層是融合在一起。一通電話就包括傳輸、管理和業務,這三者融合在一起。到了3G時代,傳輸層和業務層開始分離,電信運營商主要提供流量,成為管道,而業務雖然電信運營商也做過較大的嘗試,但是絕大部分不夠成功,業務還是大量互聯網公司在參與。到了5G時代,除了傳輸的管道層和業務層,管理層將會變得更加重要,而整合體系都會發生質的變化。在傳統的電信中,管理的無非是用戶,或是某個終端,基本就是鑒權、計費。5G不僅是用戶的管理、終端的管理,同一用戶會使用大量的終端,對於不同的終端會採用不同的計費模式,管理會變得復雜,計費也會更加復雜。而管理層和計費層的能力又是和業務層緊密相聯。這個過程中,電信運營商是還以傳輸為核心,或是在傳輸的基礎上,通過管理來影響業務層,形成和業務層更緊密的聯系與合作。這在很大程度上會促使電信運營商的分化。守住傳輸,競爭能力較弱,除了做到傳輸,在管理層上找到自己位置和突破。
我相信,未來的5年,電信行業會較為穩定,但是2020年之後,隨著5G的發展,電信運營商會根據自己的情況進行調整,調整的快慢不同,選擇方向不同,會產生完全不同的結果,有的會在發展中獲得大機會,有的會面臨了衰落。而每一次這種變化,那些曾經較弱,但是富有開創精神的企業,會在變化中爆發與突破。而曾經強大的企業也可能逐漸衰落。
以上是小編為大家分享的關於智能互聯網時代 萬物互聯齊頭並進的相關內容,更多信息可以關注環球青藤分享更多干貨
6. 面向萬物互聯的HarmonyOS(鴻蒙OS)真的要來了
鴻蒙OS真的要來了!
5月25日,HarmonyOS及華為終端官方宣布將於6月2日20點正式面向全球發布可以覆蓋手機等移動終端的鴻蒙操作系統,用不了多久,華為手機用戶或可以一鍵升級為鴻蒙OS,親自感受鴻蒙OS的魅力。
備受期待的華為鴻蒙OS
2019年8月9日,華為鴻蒙1.0版發布。作為國內首款真正意義上的自研系統,它一出世就被寄予了為國產信息系統突破重圍、實現自主可控的重任。但是,鴻蒙OS自誕生以來就「爭議」不斷,望好者,希望鴻蒙盡早崛起,也實現國產手機操作系統的自主可控,質疑者,說鴻蒙OS只不過是換了殼的安卓。
鴻蒙OS在質疑中成長,2020年9月10日,華為發布了性能更強大,適用范圍更廣泛的鴻蒙2.0。相比鴻蒙1.0,鴻蒙2.0在設備擴展、分布式技術、組件化3個方面的能力有了質的提升。
2020年12月16日,華為宣布正式推出鴻蒙OS的手機開發者Beta版。彼時華為消費者業務軟體部總裁王成錄表示,已有美的、九陽、老闆電器、海雀 科技 搭載鴻蒙OS,2021年的目標是覆蓋40+主流品牌1億台以上設備。更早之前,華為曾宣布,2021年,華為手機將全面升級支持鴻蒙2.0。
華為在加速鴻蒙OS研發的同時,也同步在推進鴻蒙OS生態系統的建設。2020年1月,華為面向全球正式發布了連接華為「1+8+N」全場景生態體系的HMS Core4.0,使得華為真正具備了能夠與蘋果旗下產品矩陣相提並論的聯動能力、以及在系統和硬體層面 上的深度結合優勢,從而開拓出獨立於谷歌Android操作系統、以及谷歌GMS服務體系之外的 全新發展路徑。2020年6月,華為又發布了HMSCore5.0,並新增音頻、視頻、圖像、圖形引 擎、計算機圖形、增強現實引擎等6項服務能力。定位服務,支持網路定位眾包及圍欄管理 能力;推送服務,支持LBS、情景化推送等6項服務。
2021年5月18日,華為舉辦HarmonyOS Connect夥伴峰會,正式宣布HarmonyOS Connect品牌升級計劃。此前,華為為鴻蒙分別打造了HUAWEI HiLink以及Powered by HarmonyOS兩大品牌。此次,華為宣布將這兩者合二為一,升級為「HarmonyOS Connect」。
隨著華為鴻蒙及鴻蒙生態建設的推進,人們對鴻蒙OS的期待也越來越強烈。
鴻蒙OS的能力
鴻蒙OS具備什麼樣的能力?這應該是不少用戶都關心的問題。
從華為已經發布的鴻蒙OS 2.0來看,它起碼具有以下幾點能力:
1、將生活場景中各類終端進行整合的能力。 HarmonyOS能夠將生活場景中的各類終端進行能力整合,形成一個「超級虛擬終端」,並可以實現不同的終端設備之間的快速連接、能力互助、資源共享,匹配合適的設備、提供流暢的全場景體驗。這個理念較智能家居、物聯網更為宏大,也更具想像力。
2、分布式管理能力。 鴻蒙2.0為開發者提供了效率更高的分布式軟匯流排、分布式數據管理、分布式安全方案,還發布了自適應的UX框架,讓開發者能夠快速觸達千萬級新設備和用戶,使得應用程序的開發實現與不同終端設備的形態差異無關,降低了開發難度和成本。這能夠讓開發者聚焦上層業務邏輯,更加便捷、高效地開發應用。此外,HarmonyOS 2.0通過組件化和小型化等設計方法,支持多種終端設備按需彈性部署,能夠適配不同類別的硬體資源和功能需求。支撐通過編譯鏈關系去自動生成組件化的依賴關系,形成組件樹依賴圖,支撐產品系統的便捷開發,降低硬體設備的開發門檻。
除了以上兩大能力外,鴻蒙OS還有一些特色功能。據近期不少參與鴻蒙OS2.0手機版的用戶反饋,HarmonyOS2.0可以直接安裝以APK為後綴的大部分安卓應用。也就是說,更換到HarmonyOS之後,用戶的使用將不會因為系統更換而受到影響。還有用戶反饋,設備更換為HarmonyOS2.0後,可用的運行內存和機身存儲空間變多了。
如華為一直所強調的那樣,鴻蒙OS是為萬物互聯打造的智能終端操作系統,它的目標是讓不同設備實現同語言調配,進而實現硬體互助,形成超級終端,讓服務跨終端流轉,脫離單設備依賴。
這就是鴻蒙OS的能力,遠大又實在。
璽哥看HarmonyOS
此前網路曾傳過一份鴻蒙OS發展歷程及未來應用方向的規劃圖,根據規劃,華為在2019年如期發布了鴻蒙OS1.0和方舟編譯器,還有首款搭載鴻蒙OS的硬體產品——華為智慧屏,2020年,華為發布了鴻蒙OS2.0,並在更多的硬體產品上搭載了鴻蒙OS,比如華為PC、手錶、手環和車機。
據媒體此前報道,鴻蒙OS吸引了20多家硬體廠商和280多家應用廠商參與生態建設。據測算,今年將有40多個主流品牌、1億台生態設備成為鴻蒙系統體驗的新入口。
華為輪值董事長徐直軍前不久在華為生態大會上也表示,面向2021,華為1+8設備將會全面升級到鴻蒙操作系統,預計到年底整體的規模會超過2億。同時面向華為三方的合作夥伴,也會進行全面適配,包括智能家居, 健康 儀器,出行,教育等各類終端的設備也會超過1億。
從鴻蒙OS的發展來看,它基本完全是按照華為方面之前規劃的路徑在穩步推進,鴻蒙不僅在按照自己的節奏在走,而且路也越走越寬。這說明了什麼?說明鴻蒙是一款華為在認真做,而且發展穩定的操作系統。
說到這里,璽哥覺得有必要再說一下華為剛舉辦HarmonyOS Connect夥伴峰會,華為在該峰會上進一步向合作夥伴展示了HarmonyOS Connect能為夥伴帶來的新價值。如加入HarmonyOS Connect生態,合作夥伴的智能硬體產品能夠基於HarmonyOS,獲得極簡配網、萬能卡片、極簡交互、硬體互助等能力。用戶手機一碰即可將智能設備聯網,無需安裝APP也能隨時控制,有效解決了設備智能特性使用率低等難題。不僅如此,基於這一系統,各合作品牌廠商之間相互分離的設備還可以根據消費者不同的需求、不同的場景,組合不同設備的軟硬體能力,融合成「超級終端」,實現差異化競爭。此外還有「賣好產品」、運營產品等價值。
這意味著華為正全面向合作夥伴開放自己的軟硬體平台,只要設備廠商加入華為鴻蒙生態,就能獲得華為生態的加持。它還意味著,加入鴻蒙生態,自家產品在下沉市場的競爭力將更具競爭力。
可能不少人對華為鴻蒙帶給合作夥伴諸如極簡配網、萬能卡片、極簡交互、硬體互助等能力還不夠重視,但璽哥要說的是,這些能力對家電硬體廠商來說其實是很有好處的,特別對提升家電廠商在下沉市場的競爭力很有好處。不管是一線二線還是下沉市場, 科技 就是競爭力。
到這里璽哥明白 為什麼美的、九陽、老闆等數十家硬體廠商會加入鴻蒙生態了,因為那裡不僅有流量,還有技術、服務,以及廣袤的下沉市場。
所以對鴻蒙來說,一二三線城市之外廣袤的縣鄉鎮也是大市場。
按照鴻蒙的發展規劃,接下來將會發布鴻蒙3.0。3.0版的鴻蒙OS將進一步對軟硬體協同做優化,可以預見,鴻蒙3.0的能力將更加強大。
璽哥認為,只要鴻蒙OS按照自己的節奏穩步推進,努力做好產品,鴻蒙OS就能獲得越來越多用戶的認可。甚至最後完成對IOS、安卓的超越。
7. NAS新手玩家的絕配套裝,西部數據紅盤與聯想個人雲T2使用體驗
信息化時代的資料、信息大都以數據形式直接保存在硬碟設備中,記錄、保存和查閱都非常便捷,但數據安全存在隱患。這時,在企業中常用的NAS網路存儲器逐漸平民化,為普通用戶的日常辦公、移動訪問提供了極大的便利性。
NAS即網路附屬存儲,簡單來說就是與網路連接而且具備數據存儲、訪問功能的裝置,也被稱為網路存儲器,其主要功能是讓用戶可以使用它來儲存、備份、分享彼此的資料,也可以將文件數據傳送到多台電腦並且不需要多餘的硬碟做媒介。
相比企業級NAS,平民級NAS的定位更有針對性,各大NAS品牌針對普通用戶的多元化需求推出了許多簡單易上手的NAS產品,我們往往只需要安裝硬碟、插上網線然後在進行簡單的設置就能上手使用。家用NAS的使用需求相對比較簡單,無非就是通過網路隨時存儲與分享文件,保證文件和數據的安全性;進階用戶還可以使用NAS搭建影音 娛樂 、網路伺服器等。就我個人而言,NAS便捷的存儲、分享與備份功能,實用的網路服務與影音 娛樂 功能讓我對它喜愛有加,用過之後就再也放不下了。
威聯通與群輝的NAS產品我都在使用,它們的共同特點是可玩性高、拓展性強,但這兩個品牌NAS的系統的配置與操控都比較復雜,對新手玩家相當不友好。有沒有一款滿足大多數用戶的使用需求的同時,系統操控簡單易上手的NAS?有,我推薦聯想個人雲T2。
聯想個人雲T2相比群輝、威聯通這些NAS產品最大的區別是它的系統,聯想個人雲T2的NAS系統雖然可玩性不如這兩個品牌,但其功能基本可以滿足大多數用戶的使用需求,並且系統界面簡潔明了,通俗易懂,非常適合出入NAS的新手玩家。
聯想個人雲T2的外觀比傳統NAS產品更年輕化、潮流化,在這個顏值即正義的時代,它這種 時尚 簡約的設計更能迎合年輕用戶的喜歡。
聯想個人雲T2是雙盤位設計,兼容3.5英寸及2.5英寸硬碟,最大支持36TB,支持RAID1模式,使用兩塊硬碟能組成一個磁碟陣列,把每一個要儲存的文件分別同步存放在主硬碟和鏡像硬碟里,一旦主硬碟故障,鏡像硬碟就能立刻頂替上來,讓NAS服務保持連續不中斷,保證數據安全。
作為一款NAS產品,聯想個人雲T2具備隨時隨地儲存、備份、分享、在線下載等NAS基本功能,其中我最喜歡的依然是自動備份功能。在手機端APP使用自動備份功能可自動備份手機相冊,節省手機存儲空間的同時還能防止誤刪照片。同時,不論是安卓手機、蘋果手機,或者Windows系統、MacOS系統,通過備份功能可輕松跨設備、跨系統互傳文件,簡直就是我這種多設備用戶的福音。
前文提過,聯想個人雲T2相比傳統NAS的短板是它的可玩性,它沒有像群暉和威聯通那種豐富的系統服務和軟體生態。聯想個人雲T2的App端只內置了網路網盤、大鵬提速、玩物下載三個比較實用的第三方應用。
網路網盤: 綁定網路網盤賬號,實現網盤與聯想個人雲T2之間文件的相互傳輸。
大鵬提速: 將現有的電信或聯通寬頻提速,收費項目,而且價格不便宜,比如聯通200M提升至300M的費用192元/年。
玩物下載: 第三方下載工具,支持HTTP、磁鏈接、FTP、BT和迅雷種子。
能夠與網路網盤之間相互傳輸文件可以解決很多用戶網盤限速的苦惱,但相互傳輸的速度只有100KB/s上下,小文件的傳輸速度和普通用戶使用網路網盤的速度不相上下,好在大文件的傳輸有明顯優勢,即便關閉電腦也可以7*24小時全天運行。
即使在外觀和系統上千差萬別,但群暉、威聯通這類傳統NAS和聯想個人雲T2這類年輕化產品還是有共通之處,那就是硬碟。NAS所使用的的硬碟比普通硬碟有更快的傳輸速度、更長的使用壽命和更高的穩定性。
我在權衡了性能與性價比之後,選擇了比較主流的西部數據紅盤,容量4+12TB。你沒看錯,就是一塊現階段炒的火熱的大容量硬碟。
我這塊12TB的西部數據紅盤是普通版,貴在容量大,如果你對存儲需求沒有那麼大,我比較建議買4TB容量的Plus版。西部數據紅盤Plus採用CMR垂直式架構,擁有更好的性能與更快的RAID重建能力,可以滿足中小型企業NAS環境中的工作需求,家用NAS對於西部數據紅盤Plus來說綽綽有餘。
西部數據紅盤採用NASWare 3.0技術,可有效提高NAS存儲性能,極大程度減少NAS系統中常見的穩定性、功耗、噪音等硬碟問題。NASWare 3.0技術可以會在突然斷電的情況下,將正在運行中的命令執行完畢後才關機,最大限度減少數據受損或丟失。
畢竟是機械硬碟,7*24小時的不間斷工作一定要具備良好的避震策略。西部數據紅盤採用3D主動平衡增強技術和RAFF技術來增強硬碟的振動保護;同時採用StableTrac穩定尋道技術,降低系統引起的震動,穩定碟片,確保讀寫過程的准確度。
大家使用網盤時有沒有過這樣的體驗,明明100M、200M的寬頻,下載速度卻只有100KB/s上下,即便付費開了VIP會員,下載速度依然不理想,限速已經成為限制網盤發展的最重要因素之一。
相同的網路環境下(200M聯通寬頻),聯想個人雲T2的下載速度可達到110MB/s左右,上傳速度45MB/s左右,外網下載速度也可以達到15MB/s左右;而我使用網路網盤下載文件速度基本在200KB/s上下,兩者之間的下載速度簡直是天壤之別。
正常情況下,西部數據紅盤的順序讀寫速度在150MB/s左右,我使用聯想個人雲T2外接USB 3.0介面移動硬碟在兩者之間傳輸文件時,傳輸速度可以達到90MB/s左右,速度相當可觀。
在萬物互聯的大背景下,5G時代的到來勢必會影響我們平時網路的使用習慣,無線傳輸將會成為用戶與設備、設備與設備、用戶與用戶之間最重要、最便捷的傳輸手段之一,隨之而來的就是傳統的移動存儲設備被NAS這類網路存儲設備逐漸取而代之。
就目前來看,在基本功能基本相同的前提下,硬碟成為影響NAS使用的關鍵環節。西部數據紅盤是我從自入坑NAS以來一直在用的硬碟,其傳輸性能、穩定性等使用體驗都讓我相當滿意,幾塊掛在NAS上高頻使用的硬碟多則超過三年,少則一年,都沒有出現過任何問題。
以上就是本次分享的全部內容,想玩NAS的小夥伴可以按需購買,想折騰的就群暉、威聯通之流,想安安靜靜的享受NAS帶來的便捷那就選聯想個人雲T2這類容易上手的NAS。至於硬碟,我還是推薦西部數據紅盤,高性價之選。
8. 萬物互聯指的是什麼呀
一 般 認 為 , 萬 物 互 聯 網 (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 建立在人員 (Person) 、數據(Data) 、流程 (Process) 和事物 (Things) 這「四個支柱」上,能將事物、人、數據和業務流程連接起來,能擴展工業和服務的流程,能豐富人們的生活。
與物聯網相比,萬物互聯網的連接對象更為廣泛,能與人和社會環境進行強烈的交互, 而物聯網僅連接事物 (感測器和設備) 。當然,在學界和業界對萬物互聯網的定義和認知不盡相同。有人認為,物聯網 (IoT) 也可稱之為萬物互聯網 (IoE) 。但也有人認為,萬物互聯網與物聯網具有本質的不同。如未來主義者戴夫·埃文斯 (Dave Evans) 指出,問題不只是「事物」,而是更多有關「人、過程、數據和事物之間的聯系」,這些聯系才是萬物互聯的核心,能創造「價值」。
9. realme怎麼連接手機u盤
通過OTG線,將手機與U盤、移動設備等USB存儲設備相連接,然後進入 文件管理——本地——USB 即可在手機和USB儲存設備間互傳文件。在沒有電腦的和網路的情況下,傳輸文件方便快捷。
注意:
realme(真我)是為年輕人而來的科技潮牌 。秉持「敢越級」品牌理念 ,realme為全球年輕用戶提供兼具越級性能和潮流設計的高品質手機和AIoT產品。
realme圍繞「手機+AIoT」戰略,加速AIoT賽道布局,升級「1+5+T」生態戰略。以智能手機為核心,TWS、穿戴、TV、筆記本、平板電腦5大核心AloT產品為依託,打造萬物互聯的TechLife生態平台,為年輕人打造萬物互聯的智能潮玩生活。
其中手機產品分為以下系列:性能旗艦GT系列,為大促而生的Q系列,以及續航越級的V系列。
2020年年初,realme發布「手機+AIoT」雙驅動戰略。據市場分析機構Counterpoint全球智能⼿機出貨量統計數據,新興智能⼿機品牌realme在全球智能⼿機出貨量排⾏榜排名第七,連續四個季度成為全球成長最快的智能手機品牌,穩居主流智能⼿機品牌之列。
10. 雲端存儲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如何
海量數據催生新型的存儲模式——雲存儲
近年來,大數據發展浪潮席捲全球,企業對信息存儲提出了新的需求,雲存儲由此而誕生。雲存儲是基於雲計算相關技術延伸和發展而來的全新的產品形態。
雲存儲的核心技術主要包括虛擬化技術、重復數據刪除技術、分布式存儲技術、數據備份技術、內容分發網路技術和存儲加密技術。雲存儲利用這些核心技術將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從而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並節約存儲空間。
雲存儲往企業級方向發展,市場規模持續擴大
我國雲存儲行業的發展可以追溯到2007年,雲計算、雲存儲的概念在國內開始出現。2011年,雲計算、雲存儲的概念落地;2012年,國家將雲計算列為重點發展的戰略性新興產業,各大互聯網企業紛紛推出自己的雲存儲應用,類Dropbox和類Evernote的應用層出不窮。該階段雲存儲的發展以個人雲存儲發展為主。
2016年,監管政策收緊導致大批網盤企業關停,致使個人雲存儲用戶規模急劇下降。企業雲存儲迎來高速發展期,國家積極鼓勵企業上雲。同時伴隨著海量數據的增長,市場對信息存儲的安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各大企業也紛紛推出了存儲容災、專屬企業存儲等服務。
據統計,目前企業雲存儲占據了98.63%的雲存儲市場規模,個人雲存儲市場規模佔比僅在1.37%左右。
從整體市場規模看,2015年我國雲存儲市場規模約為115億元,2019年我國雲存儲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326億元。2020年,海量數據的持續增長進一步推動了我國企業對雲存儲的需求,2020年我國雲存儲市場規模預計接近400億元。
萬物互聯將催生更大雲存儲市場
未來,我國5G的發展與雲計算交織並進,5G時代網路速度的提升帶來萬物互聯,而其背後大量的數據需要有雲計算強大的計算和存儲能力支撐,我國雲存儲市場發展空間大,市場規模在未來幾年仍將保持較快的增速增長,2026年有望突破1800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