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過去兩年,亞馬遜雲在中國都做了些啥
自從2013年底AWS亞馬遜雲宣布中國區域雲計算平台服務開始有限預覽服務以來,業界一直都很關注亞馬遜雲在中國的進展。在亞馬遜AWS正式推出商用服務之前,業界普遍認為這個真空期是其它雲服務廠商在中國發展的絕佳窗口期。看起來過去的兩年中,亞馬遜雲在中國市場似乎沒太多作為,事實是這樣的么?
掘金中國企業「走出去」大市場
在深圳的TCL通訊科技控股有限公司移動互聯網新興業務中心總經理李友林說,TCL要在海外選雲服務供應商,選來選去沒的選,只有選亞馬遜雲。為什麼呢?
先說TCL如何在海外用AWS亞馬遜雲服務。首先,TCL與AWS亞馬遜在海外市場屬於深度合作,特別是在FOTA(Firmware Over-the-Air ,移動終端空中下載軟體升級技術)方面。TCL向海外用戶推送手機的固件更新就是使用AWS的雲服務及其技術架構,每年通過FOTA更新的海外用戶約在1000萬量級以上。其次,TCL的海外移動增值服務也依託於AWS的雲服務及其CloudFront內容分發CDN服務,目前TCL海外手機應用商店的月APP下載量已經突破1000萬,每個月的下載量以20%的速度增長。第三,TCL根據不同的國家為用戶免費提供2G到5G不等的存儲空間,也是通過AWS雲服務方式實現的。個人雲業務剛剛開始,將很快會達到很高的量級。目前TCL採用了亞馬遜雲在亞太兩個服務節點、北美兩個服務節點、歐洲一個服務節點以及在南美和澳洲各設有一個CDN節點。
那麼,為什麼TCL要在海外市場選AWS亞馬遜雲服務呢?一個最重要的原因在於AWS亞馬遜雲的銷售模式和技術服務模式。負責TCL客戶的AWS客戶經理介紹說,AWS亞馬遜雲在中國的客戶經理同時負責中國雲服務和海外雲服務的服務,並面向客戶同時負責中國與海外的技術支持服務。其他的國際雲服務廠商都是各個國家市場分開來單獨承擔銷售任務,各個國家市場獨立核算。AWS對於中國客戶,無論是國際還是中國的服務需求,中國的客戶一個電話打到中國的客戶經理那就能解決問題。
很多中國企業在「走出去」的過程中,向海外雲服務公司采購了當地的雲服務。可一旦涉及到當地的雲服務技術支持,或者語言不通或者文化上不理解等,造成中國企業海外上「雲」的極大困難。而AWS亞馬遜雲從基因上就解決了這些問題,這就是李友林說的「選來選去沒的選」的重要原因,實際上很多中國企業走出去的過程中選擇亞馬遜雲,都是因為同樣的原因。
讓中國創業者裂變式增長
來自廣州的Mobvista是一家成立於2013年的創業公司,從成立到現在主要有兩塊業務,一是全球移動網路廣告分發,二是海外游戲發行。在過去兩年多的時間中,該創業公司可以說是經歷了裂變式的發展:從一開始的4個人到現在250人以上,在香港、廣州、北京以及美國都設有辦公室,還准備在東南亞和印度開設辦公室。Mobvista目前服務的廣告主包括了網路、阿里巴巴、360、91助手等在內的國內互聯網公司以及各類游戲公司等。
Mobvista聯合創始人、CTO 黃偉堅表示,選用AWS亞馬遜雲要的原因是隨著業務的發展,整個系統架構越來越復雜,針對每一次比較大的技術架構升級,AWS亞馬遜雲都能提供相應的解決方案。以Mobvista的移動廣告業務為例,其流量覆蓋了全球236個國家和地區,每天的移動廣告展現量為100億次左右,點擊量在1億次到2億次,通過轉化流程每天激活量在百萬級別。自公司成立以來,Mobvista經歷了三次大的系統架構升級,分別對應系統承載點擊量達到100萬次、1000萬次和1億次三個節點。
每一次系統架構升級的時候,一方面Mobvista自己會去研究、組合、調研和測試雲服務,另外一方面AWS亞馬遜雲也給出了專業性的建議,能根據業務場景相應建議如何搭建業務架構。Mobvista曾想嘗試用機器學習,AWS亞馬遜雲專門派了一個機器學習專家做了兩場介紹,後續還不停地郵件溝通。「這是我們選擇AWS亞馬遜雲一個非常重要的原因,每一次業務架構的升級,AWS豐富的產品線都能滿足我們在技術上的訴求。此外,AWS後台自動化程度很高、技術文檔做得很全、技術支持也做得挺不錯,整個雲服務用起來非常順暢。」
AWS亞馬遜雲讓Mobvista的廣告延遲性維持在非常低的水平。廣告本身是一個點擊和跳轉的行為,用戶點了廣告後就會跳轉到Mobvista的伺服器,再跳轉到真正要去的頁面或者是購買頁面。無論用戶在世界哪個地區,Mobvista都可以把用戶從點擊一個廣告到跳轉到伺服器的用時控制在200毫秒以內,這與AWS亞馬遜的全球部署緊密相關。」對創業公司來說是一個非常快的起步過程,前提是雲服務能提供非常穩定可靠的支持才行,到了我們這個量級對系統的穩定性、可靠性要求非常高。」
借勢物聯網、中外一把抓
物聯網應用通常會產生海量數據存儲,因為不論是設備端現有的諸多感測器,還是感測器在控制過程中,都會產生海量數據。在大數據的時代,很多設備造商會把數據存儲交給雲服務,之後再做數據分析。「AWS亞馬遜雲提供了相當穩定的IO效果。我們在其他平台上也試用過,當流量增長之後資料庫的品質就大幅度下滑了,下滑的部分主要是因為系統的IO效果不足,所以導致在響應和體驗方面都很差的效果。」艾拉物聯中國區技術總監楊閩鍾如是說。
實際上物聯網是一個萬物互聯的基礎設施,物聯網更需要全球化的部署及高穩定、高可靠、高可用性。艾拉物聯於2010年成立於美國矽谷,2014年5月份在中國深圳成立了辦事處,艾拉物聯是AWS亞馬遜雲中國有限預覽版的用戶之一。公司聯合創始人之一Adrian Caceres,曾在亞馬遜126實驗室工作過,是四代Kindle的架構團隊成員之一。另外一位聯合創始人Tom Lee是斯坦福教授,在斯坦福任教22年並主導開設了世界上第一門物聯網IoT課程。
楊閩鍾表示,艾拉物聯是一個有著全球化戰略的公司,在美國和中國都有自己的團隊。很多美國大品牌生產的產品其實都是針對中國市場的,當這些美國品牌公司聽說艾拉物聯能在中國提供本地的雲服務,都非常高興,這是因為這些產品在真正上市之前都需要做測試。反過來,很多中國廠商想做OEM產品再賣給國外的客戶,通過艾拉物聯的品牌及其在全球的支持網路,很容易擴張海外的業務。現在艾拉物聯除了在中國和美國外,還將在歐洲搭建平台。AWS亞馬遜雲為艾拉物聯提供IaaS層,艾拉物聯在此基礎上向客戶提供自己的PaaS開發層。
「我們預計未來物聯網上有500億的設備,很多平台都面臨著如何形成一個系統而不是碎片化的狀態。把設備聯上網了,後續將產生很多問題。新功能如何更新?產品設計出來後,需求發生了變化怎麼辦?我們經常說在IoT行業里沒有水晶球,沒有人會知道在一年後或者是3年、5年後整個市場會變成什麼樣。一個靈活的平台可以讓自身隨著需求變化而迅速改變。」當AWS亞馬遜雲在中國開放有限預覽後,艾拉物聯迅速加入。
AWS亞馬遜雲中國華南區、西南區團隊負責人黃皓介紹說,AWS亞馬遜雲在全球除中國外是一個統一的賬戶,用戶無論在哪個國家使用了雲服務,都是通過一個統一的賬戶進行管理。而中國相對獨立,單獨設置了一個賬戶進行區分。因此,AWS亞馬遜雲的全球化管理相當簡單、靈活。
上述三個企業的經歷表明了AWS亞馬遜過去兩年在中國市場的積極布局與推進,其中AWS中文支持服務的推出極大推進了AWS亞馬遜雲針對中國企業的銷售。2014年底,AWS亞馬遜雲面向中國市場的有限預覽客戶推出了中文技術支持(AWS Support)服務,提供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專業服務團隊,實現全球覆蓋、全時區、24x7x365 全年無休的客戶服務。客戶使用AWS Support服務,無需簽訂長期的合同,而是按照實際使用時間付費,而且所有級別的 AWS Support 均為供不限次數的案例支持。
AWS的人士告訴記者,現在AWS亞馬遜雲在中國有幾百人的技術銷售團隊,專門負責針對中國企業的全球化雲服務需求及中文技術支持。可見在過去的兩年中,AWS亞馬遜雲在中國也沒閑著,而是積極拓展業務,曲線進入中國市場。隨著與寧夏政府合作數據中心工程的推進, AWS亞馬遜雲全面進入中國市場已經指日可待,屆時將給中國雲計算市場帶來多大沖擊?套用貴州大數據的一句推廣語:「人在干,雲在算」!
B. 亞馬遜中國雲計算伺服器20億出售,預示退出中國市場嗎
這並不意味著亞馬遜退出中國,只是其中的一塊業務而已。
光環新聞在公告中表示,為遵守中國法律法規,進一步提高公司運營的AWS雲服務的安全性與服務品質,公司與亞馬遜簽署了《分期資產出售主協議》,公司將向亞馬遜購買基於亞馬遜雲技術的雲服務相關的特定經營性資產,從而在中國境內持續穩定地提供並運營基於亞馬遜雲技術的雲服務。
而此次交易並非是光環新網對亞馬遜中國雲計算業務的收購,只是根據中國監管要求,購買了AWS伺服器等資產,還有軟體服務等資產並未在出售范圍內,且僅限於AWS和光環新網合作的北京區域,不涉及AWS寧夏區域。
亞馬遜發言人也澄清說,公司仍致力於在中國發展業務,但為了遵守中國法律,必須出售特定物理基礎設施資產。
C. 亞馬遜雲科技是什麼公司
Amazon Web Services(亞馬遜雲科技)是美國最大網購平台Amazon的技術子公司,最開始負責支持Amazon的業務,後來做大做廣後開始將伺服器的盈餘內存提供給其他公司和程序員使用,也是現在亞馬遜雲科技的前身⌄當然亞馬遜雲科技和大家所熟悉的亞馬遜購物網站並也不是同一個公司,不要混淆。
D. 亞馬遜雲科技中國區都是誰在運營
據我所知,國內亞馬遜雲科技有兩個區,北京光環新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依託其在北京及周邊地區的基礎設施和亞馬遜雲科技雲技術,作為亞馬遜雲科技中國(北京)區域雲的服務運營方和提供方。寧夏西雲數據科技有限公司依託其在寧夏地區的基礎設施和亞馬遜雲科技雲技術,作為亞馬遜雲科技中國(寧夏)區域雲服務運營方和提供方。
E. 亞馬遜雲科技的雲存儲,最應該知道的有這三點
傳統存儲在以各種方式對接公有雲生態,公有雲的雲上服務類型也在不斷完善,作為企業信息化負責人要做的是更多地了解公有雲,然後,考慮如何充分利用公有雲的優勢。
本文通過介紹亞馬遜雲 科技 存儲服務的三個關鍵點,帶您認識雲存儲的現狀。
正文:
乘著互聯網產業的春風,雲存儲在過去近二十年走過了可遇不可求的發展歷程。也讓從90年代開始,就一直坐著冷板凳,負責數據歸檔的對象存儲,一躍成為整個互聯網數據的基石。
如今,絕大部分互聯網上可訪問的數據都靠對象存儲來存,偶爾曝出的數據泄露事件也大多都跟對象存儲有關,當然,問題不在於對象存儲本身。
從2006年,亞馬遜雲 科技 的對象存儲服務Amazon S3發布,到現在,算起來也有十六年的時間了,這也是亞馬遜雲 科技 推出的第一款雲服務。
從市場表現來看,Amazon S3是非常成功的,前兩年有人推測說,亞馬遜雲 科技 在存儲方面的營收規模非常大,甚至被稱作是全球最大的存儲公司,Amazon S3無疑是功勞最大的一個。
有人說,許多亞馬遜雲 科技 用戶使用的第一個產品就是Amazon S3對象存儲,在所有亞馬遜雲 科技 的用戶案例,在所有技術文檔里,Amazon S3的出鏡率都非常高。
雲上原生存儲Amazon S3的主線任務:不斷降低成本
如果亞馬遜雲 科技 的用戶沒用過Amazon S3,就好比去包子鋪吃飯沒點包子,光顧燒烤店沒吃烤串一樣,令人費解。
Amazon S3的易用性高、可用性高,開發者很喜歡,Amazon S3幾乎不丟數據的可靠性,穩定性也很高,運維管理人員很喜歡,Amazon S3在互聯網應用場景被普遍應用。
如今,Amazon S3上存著超過100萬億個對象,每秒需要處理上千百萬次請求。
Amazon S3一開始解決了可靠性和可用性以及安全方面的基本問題,性能也一直在提升,多年看下來,最大的工作重點就是不斷降低成本。
亞馬遜雲 科技 大中華區產品部總經理 陳曉建介紹稱,同樣存儲一份數據,如果2006年需要100塊錢,而在2022年就只需要大概15塊錢,16年間,Amazon S3的存儲成本降低了大約7倍。
2021年12月,亞馬遜雲 科技 宣布在全球九大區域,將Amazon S3 Standard In Frequent Access和Amazon S3 One Zone In Frequent Access的價格降低了31%。
Amazon S3存儲分了八個層級。
對於需要經常訪問的數據,首選標准版的Amazon S3,它具有毫秒級的訪問表現,而不太經常訪問的數據就選Amazon S3 Standard-IA上,相較於前者能節省大概40%的費用。
而對於那些很少訪問的數據,則可以選擇放在Amazon S3 Glacier DeepArcihve上,它的成本非常低,大約1美刀1個TB,但代價是,想把數據拿回來就得多等等,大概需要12到48個小時。
有人覺得這等的時間也太長了,於是,亞馬遜雲 科技 又推出了Amazon S3 Glacier Flexible Retrieval,只需要等上幾分鍾到幾小時。
就沒有一種,既可以便宜,訪問性能又高的存儲嗎?還真有。
這就是Amazon S3 Glacier Instant Retrieval,它是最新的一個存儲層級,拿回數據的速度是毫秒級的,成本與Amazon S3 Glacier相當,適合每季度才訪問一次、又需要毫秒級取回的海量數據。
另外,Amazon S3 One Zone-IA的成本也很低,顧名思義,數據只存在單個可用區上,而其他S3存儲的數據都在多個可用區上存著好幾分,相比之下,理論上丟數據的風險高了些。
最後,出於合規的要求,用戶有些數據不能上雲,亞馬遜雲 科技 可以提供Amazon Outposts,把雲的硬體放到了用戶的數據中心裡。使用Amazon S3 on Outposts,就像在雲上使用S3一樣。
總的來說,Amazon S3的存儲層級還是挺多的,但問題是,這給選型和管理也帶來了負擔。
為此,亞馬遜雲 科技 推出了Amazon S3 Intelligent-Tiering(智能分層),它會根據對象被訪問的次數在多個存儲層級間進行自動化遷移。
如果不能確定要選什麼或者存儲需求會變,那就選它,它不僅能解除選擇困難症,還能避免用戶自行管理數據分層的麻煩。
一家在東南亞和北美市場非常有影響力的互聯網公司,在亞馬遜雲 科技 上存放了大約幾十PB的數據,原本主要使用的是Amazon S3 Standard—IA,在使用Amazon S3智能分層後,沒有進行任何額外操作,就將存儲成本降低了62%。
亞馬遜雲 科技 最早在2018年就推出了Amazon S3智能分層功能,如今,Amazon S3智能分層已經涵蓋了Amazon S3家族的幾乎所有存儲類別,最多可節省68%的成本。
不僅如此,如今數據分層還拓展到文件存儲Amazon EFS,Amazon EFS提供四種文件存儲等級,數據分層能節省高達72%的存儲成本。
打通雲應用與傳統應用的隔閡:靠多種文件存儲
如果說,對象存儲是雲存儲的標配的話,那文件存儲就是雲存儲連接本地存儲的橋梁。
如今常見的應用分為兩類。
一類是雲原生的現代化應用,也就是在雲上開發的、充分利用雲架構優勢的應用,比如電商、 游戲 、社交媒體等平台。對應需要的存儲,大部分是對象存儲Amazon S3來滿足,少部分需要文件存儲Amazon EFS。
另一類是傳統企業應用,它誕生在公有雲之前,常見的有高性能計算、EDA、視頻渲染等場景,通常由本地的文件存儲系統,比如NAS來支撐的,為提升安全性和可靠性,通常都帶有快照、鏡像、遠程復制等功能特性。
這類工作負載並沒有根據雲架構的特點來設計,如果強行上雲,不僅需要調整應用本身,而且還可能出現兼容性的問題,為了避免此類問題,亞馬遜雲 科技 推出了FSx文件存儲家族。
從2018年開始,陸續推出了面向Windows環境的Amazon FSx for Windows,面向高性能計算場景的Amazon FSx for Lustre,面向大數據分析場景推出了Amazon FSx for OpenZFS。
金風慧能採用了亞馬遜雲 科技 構建HPC高性能計算系統,其中使用了Amazon FSx for Lustre共享存儲系統,不僅使氣象預測系統性能提升了10%,氣象計算時間縮短了1/3,還將成本降低了70%,運維復雜度也大大降低。
此外,還與知名存儲廠商NetApp合作推出了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把NetApp的經典NAS文件存儲系統NetApp ONTAP放到了公有雲上。
NetApp在2015年就提出了Data Fabric的概念,大意就是想要實現數據在雲上和雲下的自由流動,是比較早積極擁抱混合雲的存儲廠商之一。
與一些存儲廠商的雲上託管服務不同,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沒有刪減任何功能,它是雲上唯一完整且全託管的NetApp ONTAP文件存儲系統,能夠無縫地跟企業本地的ONTAP系統對接,所以,用戶的IT系統不需要做任何改動,就能使用雲上服務。
2019年,NetApp與聯想成立合資公司——聯想凌拓,聯想凌拓在中國區提供相關服務,聯想凌拓產品管理與營銷高級總監林佑聲表示,從發布到現在,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得到了非常多客戶的認可,包括金融、醫療、石油以及高 科技 行業客戶。
嘉里物流原本是本地存儲NetApp ONTAP的用戶,隨著業務全球化發展,在數據擴容以及數據共享方面碰到的問題越來越多,通過使用亞馬遜雲 科技 提供的Amazon FSx for NetApp ONTAP,將數據從本地遷到雲上,解決了這些問題。
上雲之後,不僅可以使用原來NetApp ONTAP自帶的快照和備份等功能,同時,還可以使用亞馬遜雲 科技 遍布全球的數據中心,實現跨區域的災備。
補足數據保護方面的短板:Amazon Backup
一直以來,雲存儲被詬病的點還在於缺少數據災備功能,在如何維持業務連續性方面有一些爭議,而亞馬遜雲 科技 正在試著消除這一顧慮,這就是Amazon Backup。
由於缺少與業務價值的強關聯性,數據保護經常容易被忽視,同時,由於數據保護系統本身很復雜,合規的要求還特別多,實踐起來也特別麻煩,所以,數據保護的實踐相對落後。
可能也是基於這樣的考慮,亞馬遜雲 科技 的數據保護服務Amazon Backup才特別喜歡強調「一站式」「操作簡單」的特點,讓用戶知道,數據保護也沒有那麼麻煩。
於是我們看到,Amazon Backup能覆蓋旗下的幾乎所有存儲產品,包括塊存儲(Amazon EBS)、對象存儲、文件存儲、資料庫,以及計算和存儲網關等相關產品。
Amazon Backup的操作比較簡單,通過圖形的界面即可完成大部分操作,用戶還可以通過預設的策略進行自動化的備份,降低手動備份帶來的問題。
安全合規的問題讓許多用戶頭疼,Amazon Backup深度集成了亞馬遜雲 科技 自帶的KMS數據加密服務,整個備份操作許可權、數據訪問許可權都可以用IAM進行細顆粒度監控,滿足個人信息安全規范、信息安全等級保護等方面的合規要求。
Amazon Backup避免讓數據保護帶來太多的成本負擔,因此也用上了智能分層技術,用戶通過冷熱分層策略可以有效降低約75%的成本。
澳大利亞石油天然氣的供應商Santos要對Amazon EBS塊存儲做備份,原本都是用手動備份的方案,但隨著業務量的發展,備份的出錯率越來越高,成功率越來越低。
而在用了Amazon Backup後,平均備份任務用時和運營成本均有大幅降低,備份成功率到了100%,而且還完全做到企業數據合規。
結束語
確實如陳曉建所言,亞馬遜雲 科技 存儲服務已經成為IT行業的「水」和「電」,讓各行各業的業務都能從存儲服務中獲得價值。
亞馬遜雲 科技 的存儲服務類型和存儲的相關實踐都非常有代表性,而且,很多做法已經成了上雲的參考實踐,企業用戶應該多少了解亞馬遜雲 科技 的雲存儲,特別是有上雲打算的企業。
當然,上雲帶來的便捷和靈活,穩定性和安全性,以及對運維的解放都很吸引人。
還有顧慮?據我個人了解,亞馬遜雲 科技 非常在意企業在雲上的成功和成本節省,不僅會幫企業不斷優化。除此之外,市場上有一些專門的服務,幫助企業做規劃實施,讓你充分利用雲的優勢。
F. 從亞馬遜(AWS)遷移到阿里雲
眾所周知,亞馬遜電商已經撤出了中國,具體原因我想大家都心知肚明,但是作為雲計算市場的老大,亞馬遜在中國依舊運營著它的公有雲服務。
由於政策原因,亞馬遜不能在中國大陸運營雲計算服務,其在中國有三個數據中心分別為北京、寧夏和香港,而這三個數據中心分別由三家公司負責運營,分別是光環新網、西雲數據和亞馬遜自營,對於要多區域部署的企業來說也是稍微有些分裂。
AWS中國不接受個人用戶注冊,也就是說你必須是企業才能在亞馬遜上運行業務,而且亞馬遜不支持預付費,只有按量付費和RI預留實例券,多少與很多中國企業的財務制度有些沖突。另外看AWS中國官網的成功案例大多是歐美企業,中國客戶不多,而且很多用AWS中國的也大多是跨國企業在中國的分支或者主營業務在海外的中國公司。
雖然AWS是全球第一,且遙遙領先於老二和老三,但是在中國乃至亞太地區,AWS還是有點水土不服,落後於阿里雲。不可否認,阿里一開始就是學的亞馬遜,不管是電商還是雲計算。從服務模式到產品命名都有濃郁的亞馬遜味道。當然今時不同往日,阿里雲已經走出了自己的一片天,雖然還是落後很多,但技術創新和增長率卻是持續領先。
我們回歸主題,如果我們的業務部署在AWS上,現在感覺不爽了怎麼辦?可以遷移嗎?往哪遷?答案是肯定的,哪個廠商也不能綁定我們,我們可以用腳投票,哪裡不爽就搬家。當然遷雲是要講策略、有技術、用工具的。雲上搬家最主要是應用、數據和存儲,下面我們分別講怎麼做。
應用 :最簡單粗暴的做法就是將運行應用的伺服器連鍋端,各家雲廠商都提供伺服器的搬家服務,以阿里雲的伺服器遷移中心(SMC)為例,它可以
具體流程如下:
資料庫 :資料庫遷移要求不停機且能保證數據一致性。阿里雲的資料庫遷移服務(DTS)可以滿足這個需求。
資料庫遷移服務(DTS)支持多種數據之間的遷移
文件存儲: 亞馬遜的S3無疑是眾多用戶存儲海量文件的首選,那麼我們就看看如何從S3遷移到阿里雲的對標產品OSS。
首先,在AWS側,先預估需要遷移的文件存儲量和個數
然後創建用於遷移的訪問密鑰。你可以在 AWS 控制台的 IAM 頁面創建用戶並授予AmazonS3ReadOnlyAccess許可權,然後創建訪問密鑰。
然後,在阿里雲側,登陸OSS的數據在線遷移控制台,按照提示賦予角色許可權。
創建源地址,登錄阿里雲數據在線遷移控制台,選擇 在線遷移服務 > 數據地址 ,然後單擊 創建數據地址 ,具體參數如下
創建目標地址,選擇 在線遷移服務 > 數據地址 ,然後單擊 創建數據地址 。配置相關參數如下:
創建遷移任務,選擇 在線遷移服務 > 遷移任務 ,然後單擊 創建遷移任務 。配置參數如下:
在 性能調優 頁簽的 數據預估 區域,填寫 遷移存儲量 和 遷移文件個數
在 性能調優 頁簽的 流量控制 區域,設置 限流時間段 和 最大流量 ,然後單擊 添加 。
單擊 創建 。等待遷移任務完成。
不知道看過上面的介紹,你是否有嘗試一下的想法或者有其他的方法,歡迎大家一起來討論。
G. 國內雲存儲廠商群雄逐鹿,哪家會脫穎而出
對於以騰訊為代表的巨頭進軍雲存儲後對既有創業格局帶來的變化和挑戰,我的觀點可能會讓創業者和投資人失望。我認為這個領域贏家通吃、強者愈強的可能性極大,而處在夾縫中的小團隊很可能步履維艱。首先,從投入成本來看,雲存儲背後需有一套完整的基礎設施作為支撐,海量的數據存儲、運算和日常運維工作也非輕易能夠駕馭。這方面大公司顯然在資源、經驗、技術上有著先天的優勢,並非一般小創業團隊所能比擬。雖然雲存儲不完全等同於網盤,空間大小也不是決定成敗與否的唯一因素,但光看阿里雲推出時大手一揮號稱為用戶免費提供100G雲存儲空間這個舉動,就不是一般人能玩的起的(雖然事後被指或為噱頭)。相比之下,一些國內的雲存儲創業團隊,實際是將用戶數據寄存在Amazon S3(由亞馬遜公司利用自身網路服務系統構建的線上存儲服務,Twitter也是其客戶之一)上,自身並不能對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和服務的穩定性承擔完全責任,而這卻又恰恰會是用戶挑選服務時所關心的。
雲存儲服務的商業模式,重點不在「存儲」,而在「服務」。被存儲在雲端的信息本身是靜態的位元組,不具有任何價值,只有通過某種服務某種語境被人為地賦予意義後,才能顯現出其價值。雲存儲作為底層性的基礎服務,與許多現有的商業模式具有良好的相性,大公司能夠將自身已經成熟的業務線向雲存儲作拓展,繼而產生增強、互補、延伸效應,帶來新的增長點。例如QQ郵箱文件中轉站、360的「安全」雲、迅雷雲點播、WPS雲辦公空間等。相較之下,創業團隊由於資源和精力有限,更「樂於」將視線鎖定在做雲存儲本身,而忽視了與之相關的配套服務的搭建和附加價值的延伸,於是雲存儲就做成了單純賣空間的生意,缺乏更廣闊的想像空間。
H. Kyligence與亞馬遜雲科技會如何實現雙贏
Kyligence又稱上海跬智信息技術有限公司,是一家專注於大數據的科技公司,經營范圍包括信息技術、軟體技術、網路科技等。自2017年8月開始,Kyligence與亞馬遜雲科技進行合作,在2021年9月加入亞馬遜雲科技ISV加速贏計劃。近日亞馬遜雲科技ISV加速贏計劃2.0正式發布。這兩家科技公司的強強聯手引發了關注,兩者如何實現雙贏?正如KyligenceCEO韓卿所說:「Kyligence和亞馬遜雲科技之間很好的互補。Kyligence有專業的數據服務與管理能力,亞馬遜雲科技擁有較強的雲計算技術,雙方合作會給全球用戶帶來更多便利。」兩者間的雙贏,從下面這張圖就能清楚地了解。
第三是市場和業務拓展,亞馬遜雲科技已經定義了金融、製造、汽車、零售等十大行業。Kyligence在亞馬遜雲科技生態中可以展示多樣化的解決方案、案例,以及利用線上和線下多種市場虧站通道,進行多項培訓和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