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圖書館網路信息服務文獻綜述
一、圖書館網路信息服務研究
1.文獻研究的數量
關於我國「網路信息服務」的文獻研究起步於1998年,1998年上海醫科大學圖書館莫梅琦、徐一新在《圖書館雜志》上發表的《網路環境下用戶教育模式研究》,探討了網路環境下的用戶教育模式,指出網路環境改變了用戶獲取信息的傳統方式,用戶教育成為當今網路信息服務中的熱門。1998年武漢大學圖書情報學院張立發表了《高校用戶潛在網路信息需求的顯化》,指出隨著社會信息化、信息網路化的推進,網路化的信息服務在社會生活的各個方面發揮著愈來愈重要的作用。由此,開始出現相關方面的研究成果。
1998~2009年間,共發表有關「網路信息服務」的論文319篇,這些論文分別來自包括圖書館學專業及人文社會科學其他專業167種國內公開出版的學術期刊,從論文年代分布來分析發展進程,12年的研究大體上可以分為3個階段:
第一階段:1998~2000年,起步階段,有18篇論文發表。
第二階段:2001~2005年,高峰階段,研究論文逐年增多,5年中共有208篇論文發表,占總文獻量的65.2%,並逐漸形成研究熱點,這一時期可以看作是網路信息服務研究的高峰平台期。
第三階段:2006~2009年,穩步階段,4年共發表論文93篇,占總文獻量的29.2%。
2.文獻研究的內容
網路信息服務的理論研究方面。隨著社會信息的網路化,圖書館已不再是獲取信息的唯一場所,信息資源的社會化、信息服務手段的現代化、信息服務資源的網路化、信息服務效率的高效化已成為時代的主流,圖書館依託互聯網這一數字化信息手段,利用信息處理技術與計算機終端設備向用戶提供多方位的遠程服務。通過對12年來發表的319篇論文主題的歸納分析,發現關於圖書館網路信息服務的理論研究占論文大多數(60%以上),如《文獻信息服務業何去何從?——網路環境下的重組和功能實現》(祁延莉等,2003)、《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面臨的挑戰與對策》(朱雅蘭,2001)、《圖書館網路服務縱橫談》(高賢,2001)、《網路環境下圖書館網上信息的特色服務》(徐衛星,2002),等等,都從網路信息服務的概念、意義、作用、內容、方式、手段及館員知識結構等諸多方面,對圖書館文獻信息服務作了充分論述。
網路信息服務的模式方面。用「網路信息服務*模式」為關鍵詞,對319篇論文進行再次檢索,共檢索到25篇文獻,佔7.8%。這些文章都對網路信息服務模式進行了研究論述,尤其是其中的6篇碩士學位論文,研究論述得比較深入。《基於Internet的個性化信息服務模式及應用研究》(常昕,2007),首先從經濟學的角度闡述了個性化信息服務的理論基礎,由於信息服務模式是隨著信息服務的主要支撐技術發展而變化的,所以在對個性化信息服務的主要支撐技術基礎上,對個性化信息服務基本模式進行了研究,並提出個性化信息服務功能模型;《現代圖書館網路信息服務模式研究》(沈英等,2007),在充分調研和對國內外圖書館進行比較研究的基礎上,運用問卷調查、文獻調研和實例研究等多種科學研究方法,對現代圖書館網路信息服務的發展模式及其相關問題,進行了較為系統和深入的研究,從運營機制、服務類型、數字化信息資源建設和用戶管理等方面詳細論述了現代圖書館網路信息服務的發展模式;《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的探討》(章麗華,2001)一文中,論述了網路環境下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戰略性轉變的有效途徑;《中南大學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研究》(羅新星,2008)一文中,重點闡述了中南大學圖書館現有的聯機公共目錄查詢、虛擬閱覽室閱覽、網路參考咨詢、網路資料庫服務、輔助性讀者服務、信息資源導航、統一平台跨資料庫文獻檢索等多種服務模式,分析了7種服務模式的功能、技術和流程,對存在的問題提出了解決辦法。
3.總結與分析
當前,國內許多學者在研究圖書館網路信息服務,從網路信息服務的概念、意義、作用、服務方法、人員培養、運行模式及服務管理等方面進行了大量探討,取得了許多有意義的理論成果。
一是網路信息服務研究文獻增長迅速。從「中國學術文獻網路出版總庫」以「圖書館*網路信息服務」為檢索策略,檢出文獻(1998~2009年)319篇中可以明顯看出增長的概況。
二是網路信息服務研究的熱點。網路信息服務研究在不同時期的研究熱點、熱度有所不同,研究成果的數量也有起伏變化,特別是2001年以來,國內對網路信息服務研究的論文呈明顯增長趨勢。主要表現為:第一是信息服務手段現代化。互聯網改變了傳統圖書館信息服務賴以生存的內外環境,使圖書館成為全球網路中的一個節點,以網路為基礎的電子化、虛擬化、數字化成為圖書館的發展方向,眾多的論文都從這一點出發,研討了現代圖書館信息服務手段的現代化。第二是信息服務資源網路化。網路環境下的圖書館不但要加快、加強資源庫的建設,還要依託互聯網環境,以網站為開發與服務平台,以豐富的電子資源、數字化的館藏和購買的商業資料庫為主要內容,以信息傳遞、資源共享為特色的新型服務模式。第三是信息服務人員高素質。人員素質是決定信息服務質量的關鍵因素之一,要提高信息服務人員的素質,除需要引進人才外,還要加大資金投入,對現有的服務人員進行在職培訓和繼續教育,為他們參加各種培訓、學術研討提供方便,從而提高圖書館信息服務的水平和檔次。
三是網路信息服務研究存在的主要問題。第一,用戶缺乏網路知識和檢索知識。圖書館用戶對網路知識和檢索知識缺乏深入的了解,一些用戶與網路之間存在知識與技能障礙,用戶所需的信息無法從網路上獲得,豐富的網路資源得不到充分利用。第二,網路信息資源缺乏規范化統一標准。圖書館在信息加工、信息處理、數據錄入等方面標准各異,沒有統一的管理機構、統一的目錄及統一的發布標准。第三,圖書館缺乏復合型人才。在網路信息服務環境下,圖書館館員需要掌握現代網路信息檢索知識和技術,在服務中起到網路信息導航員、網路系統維護專家、信息資源協調者等不同角色的作用,而實際上由於網路化建設、運行超前於復合型人才的培養鍛煉,所以形成了高素質復合型人才嚴重缺乏的局面,直接影響網路信息服務的質量和效率。第四,網路信息服務缺乏合作。資源共享、服務共享是信息服務網路化發展的最終目標,網路的開放性和分布性決定了用戶地域的分散性和廣泛性,導致用戶需求繁雜多樣,依靠任何一個單一館藏都無法從根本上滿足讀者需求,而許多圖書館競相發展自己的網路系統,由於互不溝通,重復組網建庫,使大量信息重復存儲在各館系統內,又因數據格式、標准體系不同及信息服務能力的差異,形成了一處處的資源割據。第五,理論探討多,應用研究少,缺乏深度和創新。我國的研究者從各個方面對網路信息服務進行了探討,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理論探討多,應用研究少;研究的學科特色不夠突出;理論研究的文章觀點大量重復、雷同;研究成果較為空泛,實用性不強;缺乏有說服力的實例。
二、圖書館信息服務模式研究
信息服務是圖書館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職能,信息服務是通過不同的信息服務模式來完成的,所以信息服務模式的研究也具有很長的歷史。不過深入系統的研究是開始於20世紀90年代,我國信息服務模式的研究還落後於國外信息服務模式的研究。伴隨著新技術的出現,新的服務模式也同步發展並處在不斷探索中。
1.國內信息服務模式研究綜述
(1)信息服務模式的分類
第一,三模式分類法。①傳統的信息服務。在網路環境下,傳統的信息服務還將繼續存在。傳統的信息服務包括館藏文獻的外借、閱覽、復制、宣傳報道服務、參考咨詢服務、定題信息服務、專題信息服務、科技查新服務等,以及二次文獻的書目、索引、文摘等形式的文獻信息服務等。②網路化的傳統信息服務。在網路環境下傳統的信息服務的內涵和外延得到進一步擴展和延伸。文獻信息機構利用網路進行外借、閱覽、定題、專題、參考咨詢,以及書目宣傳、報道和檢索等信息服務。③新型的信息服務。在網路環境下,出現了許多新的信息服務方式:網路資料庫服務、搜索引擎、文獻信息的全文檢索服務、光碟信息服務、信息推送服務等。
第二,四模式分類法。①聯機公共目錄查詢(OPAC)。通過聯機書目查詢系統,用戶可以查詢圖書館的館藏書目信息。②資料庫檢索服務。包括光碟資料庫、在線資料庫、自建特色資料庫、鏡像資料庫。③輔助性讀者服務。包括簡訊要聞、讀者指南、網上咨詢、讀者反饋等。④電子化參考咨詢服務。包括定題服務、虛擬圖書館、網上科技查新。
第三,二模式分類法。①傳統信息服務在網路環境下的應用。這實際上是傳統信息服務網路化的結果,主要有以下幾種形式:基於文獻檢索的流通服務、基於網路閱覽的文獻傳遞服務、網上參考咨詢服務、光碟遠程檢索服務。②新型的網路信息服務。包括基礎網路信息服務、資料庫服務、搜索引擎服務、網路信息資源導航服務、信息推送服務、數字圖書館服務及其他。
第四,還有一種基於網路范圍的另一種三模式分類法。①基於圖書館內部區域網的信息服務。主要有提供圖書館書目文獻聯機目錄和索引、網上預約服務、新書通報、定題服務、光碟資料庫檢索服務。②基於校園網開展信息服務。建立圖書館信息伺服器、光碟區域網上網服務。③基於互聯網開展信息服務。主要是建立各館的網上在線目錄體系,鏈接外部的虛擬圖書館開展館際合作,利用互聯網網路資源開展服務。其重要的標志就是數字化圖書館的出現和廣泛應用。
(2)信息服務模式其他研究
研究者的主要觀點有:①網路環境的形成,不僅使以計算機技術、網路技術等為核心的現代信息技術在圖書館得以廣泛應用,而且使傳統的文獻信息服務在網路環境中進一步得到拓展,網路信息服務將成為主要的服務方式。②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網路信息資源建設已初具規模,初級網路信息服務如簡單瀏覽與檢索服務已較為成熟。③新的信息技術不斷涌現,如信息轉播技術、指引庫技術、智能代理技術和推送技術等。伴隨著新技術的出現,新的服務模式也同步發展並正在不斷探索中。④面對社會信息化和信息服務產業的挑戰,高校圖書館存在如何以現代化的信息技術和產品來革新其服務內容與服務形式,加大信息資源開發力度,更好地利用網路開展信息服務的問題。
2.國外信息服務模式研究綜述
美國作為世界上信息技術最為發達的國家,其高等學校圖書館的綜合服務水平也很高,具有代表性。美國網路信息服務項目相當豐富,主要有下面幾類特色鮮明的服務模式:
(1)專題數字館藏服務
美國許多高等學校都根據其學科特點,對館藏的特色文獻進行了數字化,並且在網上提供組合利用。
(2)電子參考服務
不少高等學校都設有研究咨詢服務,為信息用戶在識別和定位最有價值的信息資源方面提供深入的幫助。
(3)網路出版
美國各高等學校圖書館積極和出版機構合作,探索新型學術信息出版和交流形式。
(4)用戶培訓教育
提供館藏使用培訓,還提供對用戶研究和教學中信息技術的使用培訓。
(5)網路教參服務
提供教程和學習資料兩類電子信息。這些教材版本均與教育支持軟體集成,以便學生進行註解和討論。
(6)個性化主動信息推送服務
實時推送用戶定製的專業信息或其他想要的信息。
(7)提供學習研究用的各種工具
集成各種對校園學術研究和教學有價值的信息資源與工具。
(8)聯機目錄查詢
提供萬維網模式的館藏目錄查詢。
三、圖書館信息服務發展演變
1.國內圖書館信息服務發展演變
圖書館信息服務觀念隨著時代的演變不斷發展、完善。我國是具有5000年悠久歷史的文明古國,縱觀歷史,圖書館服務的理念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機械到科學、從片面到全面主要經歷了以下幾個發展階段:
(1)「公開藏書」服務觀念的萌芽
由於受到封建社會制度的影響和制約,早期的藏書樓將藏書保存起來,作為其工作的主要職能。起初的藏書通常只允許封建統治者使用,平民百姓無從閱覽。到宋朝以後,一些個別藏書者同意平民百姓借閱圖書。為了擴大藏書的流通范圍及傳播力度,明末的曹榮在其著作中提出了要用傳抄和刊刻的方法促使書籍實現傳播、流通,但是在當時的社會反響力並不是很大。到了清朝道光年間,出現了以藏書樓為原型的「共讀樓」,「共讀樓」的作用是可以允許少量讀者進入其中進行閱覽,其管理者還制定了借閱細則,在細則中規定了開館時間、借閱數量、管理辦法等,這個借閱細則是當代圖書館工作準則的最早形態,也是早期較為完善的借書規則。古代公開藏書的目的是啟迪大眾的智慧,所以古代信息服務的特點為:第一,服務局限性較大,服務對象僅僅是少數有文化的人,但對平民百姓的服務卻十分匱乏;第二,空間局限性較大,閱覽范圍僅限於室內,室外閱覽無從提及;第三,出現了早期借書制度和規則。
(2)「面向大眾」服務觀念的產生
在1901年至1905年期間,書刊借閱活動及有關借閱方面的宣傳活動被大力開展,其主張擴大讀者服務范圍,並採取積極熱情的服務態度,體現了進步、新潮的服務思想。到1909年,《京師圖書館及各省圖書館通行章程》由清政府頒布,它的宗旨是全面開放,供人閱覽。「五四」運動之後,革命先驅李大釗提出自己對圖書館的教育職能的理解,他認為圖書館不單單是存放書籍的地方,而且是教育人的地方;李大釗提倡將圖書館的藏書進行對外開放,讓更多的人享受閱讀書籍的快樂。有了先進思想的指導,當時的圖書館服務工作開展迅速,少數圖書館可以不定時地延長開館的時間,為讀者提供更多的閱讀空間等。值得一提的是,在當時,有些圖書館還設置了流通代理處等設施和場所,並開展種類繁多的閱讀指導活動。讀者服務工作隨著近代圖書館的產生而產生,它的服務工作特點是:第一,服務對象廣泛,涉及社會各階層人員;第二,服務方式由單一化向多樣化發展;第三,服務時間延長,服務空間擴大。
(3)「讀者第一」服務觀念的形成
1949年以後,圖書館在服務理念及服務方式上發生了本質性的變化,圖書館逐漸摒棄影響圖書館發展的落後思想,形成了資源共享的服務理念。圖書館服務工作類型日趨多樣化,服務范圍和服務效率不斷擴大和提高,圖書館服務工作發生了前所未有的變化。現代圖書館服務工作表現為:第一,讀者成為圖書館服務工作的重心,圖書館已經徹底脫離了「藏書樓」的概念,已成為服務大眾的文化教育場所和機構;第二,網路信息服務發展日趨完善,有替代普通流通服務之勢;第三,服務手段及方式日趨現代化。
2.國外圖書館信息服務發展的演變
自從有了語言文字,人類就開始以泥板、竹、木為書寫的載體,將最初的知識信息以符號文字的形式記錄在載體上,這就產生了早在公元前2600年前,位於伊拉克境內的巴爾撥爾圖書館。從世界范圍內看,公元前8世紀到公元前6世紀,圖書館經歷了產生、發展、繁榮的過程。例如,希臘在雅典創建了第一個圖書館,亞述帝國在尼尼微建立了皇宮圖書館,阿拉伯文化鼎盛時期,巴格達城圖書館的數量高達30多所等。當文藝復興運動興起、改革運動開展時期,也就是西方近代圖書館起源時期。當歐洲進入資本主義時期,迫於機器生產需要高素質工人的實際情況,教育開始在歐洲廣泛普及,從此文獻需求量大大增加,致使原來封閉的圖書館向社會大眾開放。與此同時,近代大學圖書館和專業性質的圖書館也得到了快速發展。在歐洲中世紀之前,西方並沒有「大學」這一概念。這一時期之後,大學隨之出現。但是,西方早期的大學並沒有設置圖書館,但是教授可以擁有自己的私人藏書。所以,學生只能向書商買書或者向自己的老師借書。15世紀與16世紀之交時期,西方大學圖書館迅速發展,並且服務內容與規模也隨之發展。
英、美等西方國家的公共圖書館形成於19世紀末20世紀初。在當時,公共圖書館事業取得了長足發展。二戰之後,信息技術在歐洲等發達國家發展迅速,計算機等技術的應用,使圖書館向自動化、集成化、現代化邁進。全新、先進的技術使圖書館傳統的服務方式得以改變,圖書館在各個方面有了本質的飛躍。20世紀的20~30年代,這一時期是圖書館理論發展的重要時期,也是世界圖書館發展史上的重要時期。因為,印度圖書館學家阮岡納贊出版了《圖書館學五定律》,這一定律為世界圖書館的發展指明了方向。在20世紀的40~60年代,也發生了對圖書館發展來說較為有意義的事件。諸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公共圖書館宣言》正式通過,情報學的誕生,計算機技術在圖書情報界的應用等。到了20世紀70~80年代,國外圖書館的發展由於受到信息技術的沖擊,幾乎呈停滯狀態。到了90年代,數字圖書館應運而生,數字圖書館的出現無論對當時、現在乃至未來,都具有劃時代的重要意義。
3.結論
當今的時代是一個知識經濟的時代,是一個創新的時代,信息的數量越來越龐大,信息需求的多樣化、時空化對信息的整序和有效管理的要求越來越高。國內外圖書館信息服務發展演變研究對圖書館服務的理念從無到有、從簡單到復雜、從機械到科學、從片面到全面進行了完整的剖析,從而進一步對高校圖書館信息服務創新研究,並且充分發揮高校圖書館為社會服務的職能具有重要的意義。
B.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規劃報告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規劃報告1.系統背景:長期以來,人們使用傳統的人工方式管理圖書館的日常業務,其操作流程比較繁瑣。在借書時,讀者首先要將借的書和借閱證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然後將每本書的信息卡片和讀者的借閱證放在一個小格欄里,最後在借閱證和每本書貼的借閱條上填寫借閱信息。在還書時,讀者首先將要還的書交給工作人員,工作人員然後根據圖書信息找到相應的借書卡和借閱證,並填寫相應的還書信息。從上述中可以發現,傳統的手工流程存在著種種不足。首先處理借書、還書業務流程的效率很低;其次處理能力較低,一般時間內,所能服務的讀者認識只能是很有限的。為此,圖書信息管理系統需要為不同的圖書館解決上述問題,提供快速的圖書信息檢索功能及快捷的圖書借閱、歸還流程。2.系統目標:根據圖書館日常圖書管理工作的需求和圖書借閱的管理流程,該系統實施後,應該達到以下目標:1.界面設計友好、美觀,數據存儲安全、可靠。2.基本信息設置保證圖書信息和讀者信息分類管理。3.強大的查詢功能,保證數據查詢的靈活性。4.實現對圖書借閱、續借、歸還流程的全程數據信息跟蹤。5.提供管理員修改信息、密碼等功能,保證管理的安全性。6.提供靈活、方便的許可權設置,使整個系統的管理分工明確。3.系統總體結構功能:
管理層:管理圖書館信息、圖書信息、讀者信息、自主賬號等。業務層:借閱圖書、歸還圖書、續借圖書等 。4.系統主要業務流程: 5.系統軟體相關技術總結:(1).系統支持條碼閱讀器掃入借書證號、圖書音像編號、圖書音像的ISBN號、期刊的ISSN號。(2).所有功能均由本地代碼實現,而有些系統使用了許多外部構件,容易導致系統崩潰及性能下降。(3).主程序具有自我檢查功能,任何改變包括病毒感染都會報警,許多系統程序龐大而且感染病毒後不能報警。(4).功能全,結構嚴謹,布局清析。(5).維護方便。系統提供了完善的備份及恢復功能,在用戶超過一段時間沒有備份時會自動警告。(6).適應性強。操作系統可以是Win98、Win ME、Win NT4、Windows 2000及Windows XP,後台資料庫支持從SQL Server7.0、2000到未來版本,而有些系統只能在特定的某一版本運行。支持千萬甚至億級館藏量。6.方案:一、讀者 1.新學期向導能自動引導您建立新班級,處理畢業班讀者。 2.借書證製作可用掃描儀、圖像文件等作為讀者照片源,製作黑白或彩色的借書證。 3.讀者管理能完成讀者調動、借書證掛失、補辦、停止借閱、單獨列印讀者條碼等日常事務。 4.讀者可以自由分類,可為每一類讀者指定借閱規則。 5.讀者有自己的密碼,可以遠程預約圖書。二、采編 1.有完善的采編功能及超過70萬冊典型書目的輔助編目數據。 2.圖書采編自動識別ISBN和統一書號,對分類號進行自動分析,藉助可擴展的編目庫減輕編目人員的工作。 3.圖書注銷有完整的備查檔案。三、流通 1.借書完全通過條碼識別,自動識別借書證是否有效,根據設定的規則進行管理。提示讀者已借書數、超期圖書應繳罰款等參考信息。 2.還書完全通過條碼識別,自動作超期記錄。 3.圖書預約可以為讀者提供方便,可以進行管理及列印到書通知。 4.圖書損壞、丟失處理能顯示每本書上次損壞的記錄以及其它信息。四、統計 1.綜合統計統計圖書館目前的各種指標。 2.流通統計可以統計、分析各時期的圖書流通率、分類流通率、流通變化趨勢,並可以圖表、表格兩種方式顯示。 3.館藏統計可以統計、分析各時期的圖書館藏量、分類館藏量、館藏量變化趨勢,並可以圖表、表格兩種方式顯示。五、查詢 1.圖書檢索,可以隨意安排檢索條件、檢索項目。 2.借閱綜合查詢可以查詢按全體讀者、各類別讀者、某個部門、班級、個人進行借閱圖書、超期圖書、借還書日期、借閱天數的查詢。 3.超期圖書匯總可以按部門查詢已超期圖書,可列印催還圖書通知單。 4.可查詢圖書的被借閱史、讀者的借閱史。 5.應收超期罰款、已收罰金的明細、匯總帳。 6.已注銷、損壞圖書查詢。六、其它輔助功能 1.系統管理、操作員管理能為使用本系統的每個人設置不同的操作范圍。 2.數據備份和數據恢復提高系統的安全性7.系統可行性分析:5.1管理可行性管理上某學院的管理人員已有系統的完善的管理方法。隨著企業的發展,社會的需求量逐漸增大,高層管理部門對新系統表現出充分的支持和積極參與的態度。5.2技術可行性本方案所採用的技術均採用較為成熟的技術,由具有經驗的教師監督和指導,全組人員積極參與系統開發工作。5.3經濟可行性本方案開發人員為5人,都有基本的開發設備,具備開發基礎。初步估計開發時間為16個周,因此經濟投資相對較小。5.4結論意見 總結以上各方面的分析,該系統值得開發,可以馬上投入開發。8..工期分配及開發時間: 9.每年所需經費的估計:圖書:5 0萬圖書館及室內裝修:50萬電腦及借書卡:8萬全部人員每月工資:4萬總計:112萬元
C. 怎樣做圖書館讀者的基本信息輸入 修改,存儲,查詢
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 1.引言1.1 編寫目的編寫本文檔的目的是根據資料庫系統分析分析與設計人員和客戶(圖書讀者)溝通的結果,對用戶需求進行了全面細致的分析,深入描述《圖書管理系統》的功能和性能與界面,確定該系統設計的限制和定義時的其他有效性需求。該資料庫綜合設計作業規格說明書的讀者對象是45042LWM資料庫系統設計和實現小組各個成員,主要包括系統的設計與文檔編輯人員,資料庫實現人員和系統測試人員,版權歸45042LWM資料庫系統設計與開發小組所有,嚴禁外傳。1.2 項目背景隨著社會信息量的與日俱增,作為信息存儲的主要媒體之一圖書,數量、規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的多,不論個人還是圖書管理部門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來管理自己的書籍。在計算機日益普及的今天,對個人而言若採用一套行之有效的圖書管理系統來管理自己的書籍,會方便許多。對圖書管理部門而言,以前單一的手工檢索已不能滿足人們的要求,為了便於圖書資料的管理需要有效的圖書管理系統與軟體,為此45042LWM資料庫系統設計與開發小組通過組員之間的溝通與協調,結合所學資料庫知識和相關教材,實現了《圖書管理系統》的功能和性能。圖書管理系統LMSV1.0是一套功能比較完善的數據管理軟體,具有數據操作方便高效迅速等優點。該系統軟體採用功能強大的資料庫軟體開發工具進行開發,具有很好的可移植性,可在應用范圍較廣的DOS、WINDOWS系列等操作系統上使用。除此以外,LMSV1.0可通過訪問許可權控制以及數據備份功能,確保數據的安全性。1.3 定義文檔中採用的專門術語的定義及縮略詞簡要如下:LMS: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圖書管理系統;該系統:亦指Library Management System,圖書管理系統;45042LWM:是圖書管理資料庫系統設計與開發小組組名。1.4 參考資料[1]鄭人傑,殷人昆,陶永雷。《實用軟體工程》(第二版)。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1997。[2]王珊,薩師瑄。《資料庫系統概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3]張立洪,鄭利強等。《輕松掌握SQL》。電子工業出版社,2000年。[4]黃明,梁旭。《Visual Basic信息系統設計與開發實例》。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年3月。[5]劉濤等。《Visual Basic資料庫開發系統實例導航》。人民郵電出版社,2005年1月。2.任務概述2.1 目標《圖書管理系統》針對的用戶是單個中小型圖書室或者個人,藏書的種類和數量較少,讀者的數量和來源受到一定的限制。相應的需求有:1.能夠存儲一定數量的圖書信息,並方便有效的進行相應的書籍數據操作和管理,這主要包括:1) 圖書信息的錄入、刪除及修改。2) 圖書信息的多關鍵字檢索查詢。3) 圖書的出借、返還和資料統計。2.能夠對一定數量的讀者進行相應的信息存儲與管理,這其中包括:1) 讀者信息的登記、刪除及修改。 2) 讀者資料的統計與查詢。3.能夠對需要的統計結果提供列表顯示輸出。4.能夠提供一定的安全機制,提供數據信息授權訪問,防止隨意刪改,同時提供信息備份的服務。2.2 運行環境Intel系列或者AMD 2500 以上系列等PC台式機或者攜帶型電腦等;運行時佔用內存:≤5MB;所需硬碟空間:≤20MB;操作系統平台:中文Windows2000/XP或更高版本;資料庫開發與實現工具:SQLServer2000個人版。2.3 條件與限制我們認為,一個更為完善的圖書管理系統,應提供更為便捷與強大的信息查詢功能,如相應的網路操作及服務,由於開發時間和所掌握的知識技能有限,該系統並未提供這一功能。對信息的保護手段僅限於設置用戶級別,以及提供數據文件的備份,比較簡單,不能防止惡意的破壞,安全性能有待進一步完善。安全性這也是今後開發資料庫系統一個不容忽視的問題。3.數據描述3.1 靜態數據圖書管理系統的靜態數據包括:圖書書籍信息: 書籍編號;書籍名稱;書籍作者;出版社名稱;出版日期;書籍頁碼;圖書分類;圖書狀態; 讀者: 讀者編號;讀者姓名;讀者性別;種類編號;讀者工作單位;讀者電話號碼;讀者電子郵件地址;登記日期;讀者密碼; 借閱信息: 借閱編號;讀者編號;讀者姓名;書籍編號;書籍名稱;出借日期;還書日期; 用戶: 用戶名;用戶密碼; 用戶類型(許可權級別);讀者種類信息:種類編號;種類名稱;借書期限;有效期限;書籍類別信息:類別編號;類別名稱;關鍵詞;3.2 動態數據輸入數據: 查詢方式、查詢關鍵字; 新建圖書項、讀者項; 圖書項、讀者項相應紀錄更改; 備份數據恢復所需的數據備份文件; 借閱、返還的圖書序號、讀者借閱證號; 受限操作所需的密碼;輸出數據: 查詢關鍵字確定的資料庫記錄的子集; 統計結果; 信息錄入、刪改結果(成功或失敗); 圖書借閱、返還操作結果並且可以顯示出是否歸還; 數據備份輸出的數據備份文件;內部數據: 查詢操作建立的索引;3.3 資料庫描述資料庫採用MicrosoftSQLServer2000資料庫。資料庫系統名稱為45042LWM圖書管理資料庫系統。4.用戶需求分析需求分析的重點是調查、收集與分析用戶在數據管理中的信息要求、處理要求、安全性與完整性要求。4.1 抽取用戶語義本系統著重從用戶角度入手,主要涉及圖書信息、系統用戶信息、讀者信息、圖書借閱等多種數據管理。不同的用戶享有不同的服務,而且是不同的角色。從系統管理的角度可將圖書分為三類:圖書信息管理、系統用戶管理、讀者數據管理。圖書信息管理包括圖書借還、查詢等操作,系統用戶管理包括系統用戶類別和用戶數據管理,讀者數據管理包括讀者類別管理和個人數據的錄入、修改和刪除。作為信息存儲的主要媒體之一圖書,數量、規模比以往任何時候都大的多,不論個人還是圖書管理部門都需要使用方便而有效的方式來管理自己的書籍。我們主要從不同用戶需求分析入手,分析設計結合參考資料而得出圖書管理系統主要應具有以下功能:圖書借閱者的需求是查詢圖書室所存的圖書;圖書館工作人員對圖書借閱者的借閱及還書要求進行操作,形成借書或還書報表給借閱者查看確認;圖書館管理人員的功能最為復雜,包括對工作人員、圖書借閱者、圖書進行管理和維護,及系統狀態的查看、維護等。圖書借閱者可直接查看圖書館圖書情況,如果圖書借閱者根據本人借書證號和密碼登錄系統,還可以進行本人借書情況的查詢和維護部分個人信息。一般情況下,圖書借閱者只應該查詢和維護本人的借書情況和個人信息。圖書館工作人員有修改圖書借閱者借書和還書記錄的許可權。圖書館管理人員,數據安全性和保密性要求最高。45042LWM資料庫系統設計與開發小組設計的圖書館管理員可以瀏覽、查詢、添加、刪除、修改、統計圖書的基本信息;瀏覽、查詢、統計、添加、刪除和修改圖書借閱者的基本信息,賦予其最高許可權,管理員在刪除某條圖書借閱者基本信息記錄時,應實現對該圖書借閱者借閱記錄的級聯刪除。同時對不同的讀者來說,不但可以瀏覽圖書,而且他們有各自不同的借書期限,這就是所謂的資深讀者和普通讀者的區別吧。 4.2 數據流圖和數據字典圖書管理系統的總體功能如下:(1) 圖書的出借;(2) 圖書的返回;(3) 圖書信息查詢;(4) 圖書的增加與刪除;(5) 圖書管理員(系統管理員)查詢統計圖書和讀者信息;(6) 圖書管理系統數據備份;(7) 圖書管理系統數據恢復;(8) 圖書管理員口令修改等功能; 4.2.1 讀者借書過程:(1)數據流圖:A.圖書信息;B.讀者信息;C.圖書訪問記錄;D.日期;(2)數據詞典:A.數據源點描述:a. 名稱:讀者簡要描述:借書、還書、查詢及登記注冊有關數據流:所借書本數目:b. 名稱:日期簡要描述:當日日期有關數據流:年月日數目: B. 數據流名詞條描述:a.數據流名:讀者ID說明:用以攜帶讀者的唯一識別標識數據流來源:讀者數據流去向:借書檢驗每個數據量流通量: b.數據流名:圖書說明:記錄圖書的主要相關信息數據流來源:讀者數據流去向:借書檢驗c.數據流名:借書信息說明:用於傳遞讀者號和圖書號數據流來源:借書檢驗數據流去向:借書登記d.數據流名:日期說明:提供當前日期信息數據流來源:日歷數據流去向:借書檢驗,借書登記e.數據流名:讀者信息說明:用於記錄登記入庫的讀者信息數據流來源:讀者庫數據流去向:借書檢驗f.數據流名:圖書信息說明:用於記錄登記入庫的圖書信息數據流來源:圖書庫數據流去向:借書檢驗C.數據文件詞條描述:a.數據文件名:讀者信息表簡述:存放讀者信息輸入數據:輸出數據:讀者信息數據文件組成:讀者信息表由「讀者信息」組成存儲方式:關鍵碼b.數據文件名:圖書信息表簡述:存放圖書信息輸入數據:輸出數據:圖書信息數據文件組成:圖書信息表由「圖書信息」組成存儲方式:關鍵碼 4.2.2 讀者還書過程: 和上述3.4.1 讀者借書過程相類似,有所不同的就是一個是讀者借書,而這個是還書過程,數據詞典不再贅述,數據流圖如下: 圖書讀者 還書檢驗 還書登記檢驗錯誤還書信息圖書訪問記錄 日歷還書返回信息
4.2.3 讀者查詢書籍過程:(1)數據流圖: D讀者 查詢許可檢驗數據查詢圖書訪問記錄讀者庫圖書庫檢驗錯誤 用戶信息)查詢信息日歷A查詢結果CB
A.圖書信息;B.讀者信息;C.圖書訪問記錄;D.日期;
D. 現代圖書館都運用了哪些先進技術
電子計算機技術的應用
電子數字計算機 (以下簡稱計算機) 的通用性是其他設備遠遠不能相比的,計算機技術被認為是當代信息技術的心臟,在圖書館現代技術中處於主導和核心地位。目前圖書館業務工作中的文獻采購、編目、流通、標引、檢索、連續出版物管理、索引編制、參考咨詢和圖書館內部管理等都在不同程度上使用了計算機,並通過計算機實現聯合編目、館際互借等,出現了多種圖書館自動化系統,使圖書館工作不同程度地擺脫了手工操作方式,把圖書館工作人員從繁瑣、枯燥的勞動中解放出來,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還使得圖書館有可能開辟新的、靈活多樣的服務項目,例如聯合編目;計算機技術所提供的快速、詳盡和准確的多種統計數字,能迅速、及時地為圖書館領導決策提供堅實的基礎。不僅如此,計算機對於其他現代化設備還起著控制、聯結和轉換的作用,使圖書館的各種現代化設備結合成一個有機的整體,以充分發揮它們各自的優越性。
通信技術的應用
傳統通信技術的主要功能是溝通信息,現代通信技術系統以計算機為核心,加上應用了其他高新技術如光纖通信、衛星通信等,因而除溝通信息之外,還具有分配信息、管理信息和信息咨詢等功能,工作效率和工作質量則大為提高。現代通信技術應用於圖書館後,把一個圖書館的各個部門和它們的計算機聯結成一個整體,也把各個圖書館聯結成圖書館自動化網路。而各種形式的信息如聲音、文字、圖像等都可以利用現代通信技術進行准確、高速的傳送。如利用光纖通信,從美國的華盛頓到洛杉磯,1小時內就可以傳送4萬冊書的全部內容。在這種情況下,館際互借可以迅速進行,而且需要某文獻的圖書館可借到遠方圖書館所藏的文獻,而被借的文獻本身(文獻載體)仍可留在原來的圖書館中。如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自動化網路聯機圖書館中心(OCLC),就和五大洲26個國家的9400多個圖書館或情報中心相聯結,它的聯合目錄包括了300種以上文字的1900萬種文獻,共3億多冊,已為各圖書館辦理了2200萬次以上的館際互借,圖書館員不出門便可為讀者借到其他圖書館的文獻,並可通過傳真在圖書館之間快速傳遞;各圖書館也可利用 OCLC 進行文獻采購、期刊管理等等;特別是利用OCLC進行聯合編目,使每個圖書館90%以上的編目業務都可以使用OCLC聯合資料庫中已有的編目數據(見合作編目)。所有這些既節約了經費和人力,又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
存儲技術的應用
主要是指聲像技術和高密度存儲技術。傳統的圖書館館藏是以印刷出版物為主的,其缺點是容量小、速度慢和浪費資源,因而應付不了信息膨脹的現實。計算機等現代技術離不開現代存儲技術,而現代存儲技術由於具有大容量、高速度和價格低廉等優點,也被引進到圖書館中。目前,唱片、錄音帶、幻燈片、電影片、錄像帶、激光聲像盤和縮微品等都成為圖書館的館藏。存儲在磁碟、磁帶和光碟上的電子出版物是出版事業的新發展,也使圖書館館藏增加了新的品種(見機讀文獻)。1987年美國出現的超級載體(hyper media),則通過計算機控制,把各種文獻載體和各種內容綜合為一個整體,可以同時向讀者提供各種形式和各種內容的資料,例如《秦始皇》就包括了有關秦始皇兵馬俑的錄像和說明、當代十名專家對始皇帝的評價(文字或錄音)、有關的古籍文獻和有關的詞典等,這些資料的任一部分(如錄像中的一幅畫面)都可由讀者隨意檢索,並可即時將其復制下來。這種綜合性的服務能充分滿足讀者需求的多樣性和全面性,其優越性是顯而易見的。計算機與聲像技術結合,還出現了多種文字的盲人閱讀機。現代存儲技術增加了圖書館的信息存儲量並大大壓縮了存儲空間,一些發達國家的圖書館或新建館收藏的縮微膠卷(片)往往數以萬計,又如直徑為5 英寸的一片光碟可以存儲25萬頁的列印紙,這將使微型圖書館成為現實;存儲技術提高了文獻的輸出、輸入和檢索速度;並使得被存儲的信息可以從一種載體轉換到另一種載體。
除上述外,文獻復制技術的應用使圖書館能迅速地提供讀者需要的各種形式的文獻復製品;文獻保護技術可使圖書館館藏免受損壞;監測技術可以防止文獻被偷盜或被破壞;自動化傳送技術則可以減輕圖書館員的勞動強度、並加快文獻傳遞等。
E. 圖書館具體有哪些數字資源類型
有資料庫、電子期刊、電子圖書、網頁、多媒體資料等類型。
從資源提供者來看,可分為:商業化的數字資源和非商業化的數字資源。前者包括資料庫商、出版商和其它機構以商業化方式提供的各種電子資源。
圖書館需要支付一定的費用後再提供給一定的讀者群,或者讀者個人通過讀書卡和其他方式購買資料庫的使用權。
這些數字資源內容豐富、數據量大,是圖書館館藏資源建設中的重要內容。
後者主要指機構自建的特色資源庫、開放獲取資源、機構典藏和其它免費的網路資源,這些資源或者由圖書館自行建設,或者可以從網路上免費獲取。
黑龍江省省圖書館開在數字資源服務
根據第十六次全國國民閱讀調查結果顯示,我國國民數字化閱讀方式的接觸率為76.2%,手機和互聯網成為我國成年國民每天接觸媒介的主體,尤其是手機,我國成年國民人均每天手機接觸時長為84.87分鍾。
基於公眾的閱讀特點,黑龍江省省圖書館以微信公眾號為主陣地,開展了豐富多彩的數字資源服務。
首先,省圖書館推出「線上服務更精彩,龍圖陪你快樂『宅』」微信專題文章,幫助大家快速掌握省圖書館數字資源的使用方法。
其次,根據疫情防控期間廣大讀者最關注的問題,發揮圖書館的信息組織的專業性,通過微信公眾號「防疫知識」專欄文章向公眾推介權威發布的防疫知識。
再次,針對不同群體的閱讀需求和特徵,分類設置專欄「閱享龍圖」「學習空間」「每日薦讀」「數字展廳」「掃碼閱讀」「每天一本小人書」,不斷滿足各閱讀群體的閱讀需求。
以上內容參考:鳳凰網-省圖書館開展豐富多彩的數字資源服務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數字資源
F. 武漢科技大學圖書館的館藏管理
延長開放時間,保障資源利用。圖書館堅持「讀者第一,服務育人」的宗旨,實行藏閱合一的開放式管理模式。盡可能延長開放時間,提高了圖書文獻資源的利用率。圖書館堅持每天8:00至22:00不間斷開放,平均周開館時間95小時,自習室每周開放105小時,網路電子資源實行24小時服務。近三年來,圖書館外借圖書達到126萬冊次,主頁訪問量達到210餘萬人次,電子資源點擊下載總量逐年遞增,達到1130萬次。
全部業務工作和服務工作網路化。圖書館現有網路伺服器台13台,存儲陣列7台,磁碟存儲空間12.56T,圖書館內部信息節點1507個。通過網路,全校師生可進行OPAC目錄的查詢、讀者的借閱信息查詢、圖書預約、續借、新書薦購、新書通報、虛擬咨詢與答疑、資料庫檢索及全文下載、網上視頻點播、文獻傳遞等服務。在為讀者提供信息咨詢、文獻檢索、新書推薦等傳統服務的同時,自建了5個專題資料庫,建立了我館外文原版期刊目次庫和重點學科網路資源導航系統,開通了網路即時咨詢系統,實現了印刷型文獻借閱、電子閱覽、信息檢索、文獻傳遞、用戶培訓、解答咨詢等工作的網路化服務。
通借通還,方便讀者。兩校區圖書館統一管理,統一采編,建立了全校統一、規范的書目數據系統。校本部圖書館和黃家湖校區圖書館採用光纜直連,兩校區圖書館之間以及與各學院分館之間實行圖書「通借通還」,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資源共享,極大地方便了讀者借閱,效果明顯。
健全規章制度,保證服務質量。圖書館注重規范化管理,建有完整的業務規范和管理制度。完善了崗位職責制,競聘上崗,掛牌服務,重視加強崗位職責教育和崗位業務培訓。通過開展每月最後一周的「館長接待日」制度;設立「讀者意見箱」,每天定時開箱收集讀者意見;定期發放「讀者意見調查表」;在圖書館主頁上設讀者留言簿,使圖書館能從多個渠道獲得讀者意見。同時,建立了館長意見簽收與處理結果回復制度;並及時將意見的處理與整改措施採取網上在線回復、集中書面回復、辦宣傳欄定期回復等多種形式反饋給讀者。保證了讀者服務工作的高質量,使讀者滿意。
開展多種形式的讀者培訓活動。為了使本科生能熟練使用館藏資源,圖書館非常重視讀者培訓工作,設立了專用培訓教室,通過新生入館教育、文獻檢索課程、編制用戶教育課件、專題資料庫講座等多種形式,提高讀者正確使用圖書館文獻資源的能力。除此以外,圖書館還採取宣傳欄、編輯《圖書館館訊》等多種方式,對學生進行宣傳教育。
G. 圖書館刷卡後數據信息存儲到哪
圖書館刷卡後數據信息存儲到圖書借還系統。
讀者讀卡後,通過網路將信息存放在後台的資料庫中。後台程序根據資料庫中的信息判斷讀者的身份、讀者的借閱許可權等。
刷卡機與鍵盤共用介面(以前的條碼識別器多採用這種介面),當需要輸入圖書代碼或讀者證號時,通過鍵盤輸入與通過刷卡機輸入,對系統來說都是一樣的。
H. 高等院校圖書館管理信息化管理探析論文
高等院校圖書館管理信息化管理探析論文
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寫過論文,肯定對各類論文都很熟悉吧,通過論文寫作可以培養我們獨立思考和創新的能力。如何寫一篇有思想、有文採的論文呢?下面是我為大家整理的高等院校圖書館管理信息化管理探析論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摘要: 隨著國家高等教育事業的飛速發展,高校圖書館作為影響高校教育質量的一個重要因素也得到了高度關注。高校圖書館除了是文獻管理的有效載體之外,還極大程度上推動了高校教育科研工作的發展,也對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提出了較高要求。在如今的信息化時代背景下,越來越多先進的科技手段應用於圖書館管理,既給當前的管理工作帶來了機遇,也極大程度上挑戰了傳統管理和服務模式。在這樣的背景下,高校圖書館需要加大管理創新力度,以全新的管理模式適應信息化時代的要求,充分體現高校圖書館的功能。
關鍵詞: 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
在信息化時代,伴隨著網路信息技術手段在高校圖書館管理實踐當中的運用,極大程度上加快了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的轉變步伐,推動了管理理念與管理模式的創新。在這樣的情況下,高校圖書館需要加快改革創新步伐,從根本上優化圖書館管理服務,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彌補過去圖書館管理當中存在的缺陷與不足,提升管理質量與效率,助推高校圖書館在新環境下的轉型。高校圖書館在適應信息化時代時要秉持與時俱進的原則,促進先進信息技術手段和圖書館管理工作的有機融合。
一、高校圖書館基本特徵分析
高校圖書館是物質與精神文化的一個有機結合體,不單單是人類文明與信息的載體,還體現出了人類物質與精神文明的整體發展歷程。簡單來說,圖書館集人類之大成,是文明傳播的堅實陣地,要對高校圖書館進行發展與建設,提高管理有效性,首先就需要分析並把握高校圖書館的基本特徵。
一是學科特徵。高校圖書館的建設與管理把重點放在了服務高校學科建設層面,而學科研究與發展一直也是高校提高質量與實現迅猛發展的主題。對此,高校在圖書館建設環節會充分考慮學科研究與建設的實際需要,結合學科專業建設與文獻工作流程進行信息的整理,服務於學科專業的發展,助推各學科教學科研的進步,同時也最大化發揮圖書館的使用效率。
二是教育特徵。高校圖書館最為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有著突出的教育功能,可以說高校圖書館正是高校教育的第二課堂。對此,結合學科建設與學生知識傳播要求,開展專業知識教育是高校圖書館必須滿足的根本性要求。提高高校教育教學工作的質量,和高校圖書館在教學科研領域發揮的顯著作用是密切相關的。對此,高校圖書館在發展建設當中要充分滿足專業教育教學與科研工作的開展要求,滿足專業課課堂教學與實踐的實際需要,最大化體現教育功能,完善學生專業知識與技能。
三是信息特徵。在當代科技迅猛發展的大環境下,科技知識體系日益增大,但是人的時間與精力畢竟是有限的,一個人無法學習全部的知識,於是結合喜好與自身優勢選取適合自己學習的內容,完善針對某領域的知識體系。怎樣在浩如煙海的知識當中找到方向捕捉與應用重要的文化信息,就需要高校圖書館給讀者提供相關服務,因此圖書館做好信息化管理是提升圖書館功能的有效手段。
二、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面對的新趨勢
信息化時代的到來給高校圖書館工作帶來了挑戰和機遇,相應的,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也開始面對新的趨勢,只有加強對新趨勢的了解和把握水平,才能夠讓高校圖書館在新時代獲得更大的發展生機。
一是文獻數量激增,信息獲取路徑增加。在信息化時代,信息傳播速度明顯加快,人們可以得到信息的路徑越來越多,所以從整體上看信息量也顯著增加。高校圖書館在信息化手段的支持下,可以從不同渠道得到信息資源,進而豐富館藏資源。高校圖書館逐步以信息技術為支撐建構數據管理系統,促進紙質文獻向電子文獻的轉變,讓讀者享受到更加方便快捷的服務。信息化的讀取方法和從不同途徑獲得信息資料方式均加快了文獻與科學知識的傳播效果,讓讀者享受到了實實在在的便利。
二是信息載體多元,檢索效率大幅提升。過去高校圖書館信息主要是以紙質文獻形式存儲,信息載體比較單一,在信息檢索方面也會受時空限制,降低了管理效率。在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的資源載體類別更多,同時師生能夠在信息技術的輔助之下方便快捷地檢索信息,促進文獻信息的復制與共享,提升整體的檢索效率。
三是傳播共享便利,信息交流日益深入。信息化時代讓信息的傳播和復制更加方便,也因此增加了圖書館信息的共享性,促進信息資源被多人應用。圖書館可利用信息共享紐帶,促進優勢資源在區域之間有序流動,構建圖書館信息交流聯盟,讓信息資源交流日益深入,確保信息的有效共享。
三、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落實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
隨著信息化時代的來臨,高校圖書館要在管理工作方面實現創新,滿足師生信息需要的同時,最大化促進圖書館功能的發揮,就要把創新管理模式適應信息化時代作為重中之重。正是在這樣的背景之下,誕生了信息化管理這一創新模式,而信息化管理也成為了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必然趨勢。圖書館信息化管理的必要性主要體現在:
一是滿足讀者日益增長的信息需要。在信息化社會,信息爆炸是一種常態,讀者對信息的需求也逐步增加,因為人們要想適應復雜的社會,就需要持續性獲取有價值的信息並進行知識的更新。對高校學生來說,圖書館是他們得到信息與獲取知識的一個主要途徑,他們也非常迫切地要掌握豐富的信息與知識。傳統的高校圖書館人工管理模式,成本高,資源更新速度慢,已經無法滿足師生的信息需要。在實現圖書館信息化管理以後,可以讓廣大讀者的信息需要得到充分滿足,培育出更多合格的復合型人才,提升圖書館的管理效率與質量。
二是滿足動態化管理的要求。高校圖書館要在信息化時代獲得快速發展,就必須構建和當前社會發展相適應的管理體系,而且要不斷滿足讀者日益變化的需求。信息化管理的實現能夠促進資料庫與資源庫的動態更新,充分滿足動態化管理要求,體現出信息化管理的優勢。
四、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模式實踐方法
(一)適應信息化改革圖書館管理理念
如今的時代和過去相比已經有了很大的變化,高校圖書館的管理工作就不能夠停留在過去的模式上,而是要加大創新力度,保持與時俱進的前進方向。高校圖書館現代化管理是一項復雜的工作,要保證這項工作有條不紊地開展,首先就需要加大管理理念的創新力度。在過去高校圖書館管理的側重點放在了補充館藏資源上,一味強調資源的豐富,但是並沒有高度重視師生的借閱需要,導致師生的多元化需求無法得到滿足,也因此制約了圖書館資源價值的發揮。科學化的管理模式應該堅持以人為本,所以在全新的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應該著眼於師生的`閱讀瀏覽需求,革新管理服務觀念,開展精細化以及人性化的管理,將以讀者為中心的管理觀念貫穿全過程。與此同時,高校還需要對圖書館管理思路進行創新,助推圖書館多元化建設,延伸圖書館的管理與服務功能,尤其是要強化教學管理與圖書館管理的整合力度,通過整合探索提升圖書館的管理質量。
(二)落實高校圖書館信息化管理模式
構建系統完善的信息化管理模式是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管理創新的必然方向。高校圖書館需要明確信息化管理的要求,並根據圖書館工作的具體需要對信息化管理系統進行完善。首先要把落實高校圖書館信息一體化管理放在重要地位,簡單來說就是在管理實踐中將信息技術的諸多新特點與新趨勢融入到高校圖書館管理當中,實現高校內部不同類別文獻信息、技術智力資源等的有效統籌,保證高校圖書館的文獻信息和管理模式與信息化時代要求相符。其次,高校圖書館需要認真剖析當前的信息化時代以及信息化管理要求,主動引入自動化管理模式,尤其是要發揮信息技術、互聯網技術、智能技術等手段的優越性,打造與高校圖書館管理相適應的自動化管理體系,對現有文獻數據實施電子化管理,滿足讀者的信息檢索以及服務要求。最後,高校圖書館需要加快智能化管理建設步伐,根據高校師生差異化的檢索要求,迅速鎖定圖書館內信息資料的館藏位置,位師生的讀者需要提供更為精準有效的服務,保證圖書館管理服務的效率和質量。
(三)創新完善高校圖書館的服務模式
高校圖書館承擔的一個重要職能就是服務職能,而服務也是高校圖書館管理的重要組成部分。所以在信息化時代高校圖書館改革管理模式的背景下,需要提高對服務模式創新完善的重視程度,努力提升服務質量。特別是在給師生提供科研教學支持方面,需要加大研究力度,對各個類別的雲計算技術在高校圖書館當中的具體應用情況展開分析,開發建設高校圖書館雲平台,為圖書館各類服務提供便利條件和奠定相關基礎。與此同時,在對圖書館服務進行創新的過程中,需要充分考慮高校師生的差異化要求。對於廣大高校教師而言,教學科研工作異常復雜,需要對各類資料進行精心篩選,挖掘有價值的學術信息,在做好教學科研資料准備工作之後才能開展課題研討,最終突破學術科研難題。就高校學生而言,需要在自主學習實踐當中藉助不同文獻信息輔助學習活動。所以,高校圖書館在管理服務模式建設當中需要考慮差異化需求,為師生推廣不同類別的文獻檢索方法,優化檢索課程與培訓設置,讓高校圖書館的服務工作完成從被動到主動的轉變。
(四)提升圖書館管理隊伍的綜合素質
對於高校圖書館管理工作來說,不管是適應信息化時代還是要促進圖書館管理的長效進步,都需要將優秀人才培養放在重要地位,打造與時代接軌的高校圖書館管理隊伍,充分體現人力資源的優勢。為提升圖書館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得他們能夠適應新時代,保證自身價值和圖書館價值的共同實現,首先需要在圖書館內部構建嚴格的管理規章制度,保證管理人員能夠充分完成必要的基礎工作,同時還要在著錄規則、圖書分類、工作流程、崗位安排等諸多層面強化對圖書館管理者的教育培訓。其次,強化對圖書館管理者的信息技術培訓力度,使其能夠建立良好的文獻信息創新觀念,提高信息素養,熟練掌握圖書館內不同類別信息檢索服務和檢索技能,以便讓他們在圖書館管理工作中能夠運用信息化手段給讀者提供富有針對性的信息服務,為高校圖書館管理信息系統的運轉提供保障,助力高校圖書館在信息化背景下的有效蛻變。
在時代變遷與社會進步的進程中,人們擁有了日益豐富的物質文化生活,於是開始把著眼點放在滿足精神文化需要上。科技的快速發展與普及應用滿足了人們日益增長的信息與資源需求。信息化時代已然來臨,信息化圖書館管理也開始在高校圖書館工作中拓展應用。通過引入信息化管理方法,能夠提高管理效率,轉變過去需要繁重與重復勞動力的管理模式,為師生和學校發展提供極大的便利。所以,高校圖書館要與時俱進,抓住當前的有利條件,創新管理模式,打造高質量的數字化圖書館。
五、參考文獻
[1]彭強.高校圖書館信息時代下的管理模式創新研究[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10):111-113.
[2]曾華.探究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管理創新[J].時代教育,2016(21):32-34.
[3]王衛軍.高校圖書館移動信息服務模式創新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14(17):20-22.
[4]宋佳佳,李艷芬,劉興盼.高校圖書館勤工助學學生自主管理模式創新研究-以北京工商大學圖書館為例[J].圖書情報工作,2012(17):76-78.
[5]梁艷敏.基於CRM理論的高校圖書館社會化媒體服務創新研究[J].河北科技圖苑,2016(3):43-44.
[6]崔小伊.互聯網時代高校圖書館信息資源管理的問題對策[J].好家長,2016(24):65-66.
[7]曾華.探究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管理[J].當代教育實踐與教學研究,2017(9):62-63.
[8]彭強.探究大數據時代高校圖書館的信息資源管理創新[J].時代教育,2016(5):89-90.
;I. 1、開發數字圖書館信息系統,需對數字圖館進行系統分析和設計。系統分析需有可行性分析與需求分析,系統
數字圖書館是採用現代高新技術所支持的數字信息資源系統,是下一代網際網路上信息資源的管理模式,將從根本上改變目前網際網路上信息分散不便使用的現狀。通俗地說,數字圖書館是沒有時空限制的、便於使用的、超大規模的知識中心。
作為知識經濟的重要載體,數字圖書館是國家信息基礎設施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已成為評價一個國家信息基礎水平的重要標志和本世紀各國文化科技競爭的焦點之一。對於我國來說,數字圖書館的研發起步較晚,因此,建設數字圖書館更加具有必要性和緊迫性。
數字圖書館需求分析
在容量上,數字化圖書館對於存儲系統的需求是數據集中存儲,有較高的可用性、擴展性、便於管理等特點。
在內容上,數字圖書館集成音頻、視頻、多媒體等各種其它形式的媒體資源,創造出一個前所未有的閱讀新空間,並且提供了更多教學影音資料的檢索和鏈接,供師生在教學中使用,大大豐富了數字圖書館的服務內涵。
如此豐富的媒體資源存放在光纖磁碟陣列上是最合適的,光纖磁碟陣列能夠提供很高的持續帶寬,在大用戶量訪問的情況下,依然能夠提供較高的數據傳輸帶寬。
數字圖書館建設模式
長城建議圖書館分階段建設數字圖書館,這是根據數字圖書館建設模式和充分保護學院的投資角度來考慮的。如果使用SCSI存儲設備,在將來的擴展上會出現很大的問題,這是由於SCSI設備的擴展性差,如果要求高性能話,就要犧牲擴展性;如果要求高擴展能力,就勢必影響設備性能。而光纖存儲設備自身的擴展能力非常高,而且在提高容量的同時對性能的影響又非常小。現在以為光纖存儲設備核心的SAN網路結構,能夠提供更加強大的擴展能力和更加穩定、高效的性能。這種結構可以類似於現有的網路,可以靈活的增加存儲設備和主機,同時隨著光纖硬碟的成本不斷的下降,可以為用戶節省大量的資金。
長城數字圖書館方案設計
1) 方案設計原則
? 高可用性
? 高可靠性
? 高擴展性
? 充分保護用戶投資
2) 核心技術與設計
長城集團從用戶的實際需求出發,對學校數字圖書館系統進行了全面考慮。整個系統的將高可用性放在了第一位,另外,還考慮到系統的運行性能、高可擴充性、開放性、可維護性、用戶操作的簡易性以及充分保護用戶投資等諸多方面的需求。
長城為解決伺服器存儲方式下帶來的存取瓶頸問題,採用將信息存儲設備與伺服器分開,網路用戶可以通過網路實現對存儲設備的直接存取訪問,這種通過網路實現對存儲設備的直接存取,把存儲設備當作標准網路設備的新的網路存儲方式就是SAN。
SAN實際上是一種存儲設備池,即一個由盤陣以及光纖設備構成的子網,這一子網上的存儲空間可由乙太網主網上的每一系統所共享。它是企業存儲數據的場所,在被伺服器調用之前,所有的數據都駐留在SAN上,僅當伺服器調用它們時,SAN才會轉化為客戶機網路。它使存儲系統和主機從物理連接和功能上都獨立出來,分別組成自己的網路,實現了主機和盤陣間的Point-to-Point存取到Many-to-Many存取的飛躍。它採用了高速光纖通道連接(FC-AL),有效地提高多個伺服器集群Cluster時的系統性能。
SAN做為新興的存儲解決方案,各個伺服器通過光纖通道交換機和集線器與所有的存儲設備建立物理連接。它具有如下優點:加快了數據傳輸的速度;提供了更大的靈活性;減少了網路的復雜性,緩解了傳輸瓶頸對系統的影響。此外,採用這種結構,也大大地提高了遠端災難備份的效率。
SAN方式的存儲設備連接
3)全局與整體性
在方案設計中長城充分考慮滿足數字圖書館不同的設備和功能需求。按照功能和需求配置設備,實行設備的集中、統一管理。在設計數字圖書館的同時,兼顧現有設備的兼容性和圖書館工作的整體性原則。
4)先進型與成熟性
在保證系統可靠運行的基礎上,起點要高。長城集團選用國際上先進的設備,使數據處理、數據存儲及備份系統具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以適應今後的發展。
5)標准化與開放兼容性
系統中採用的計算機系統、存儲系統、網路體系結構及通信協議嚴格按照國際標准,以滿足網路的互連、互通、互操作性、安全性和可靠性,並且有過嚴格的兼容性測試
6)實用性與發展性
在設計中首先慮到實用性和易操作性,充分滿足當前數字圖書館工程數據量不斷增加的需求。在滿足當前的業務需求外,還必須考慮今後業務發展的需要,如數字圖書館對社會開放,進行收費運營業務,確保將來可根據需要平滑升級,充分利用已有資源,保護投資。
7)系統結構設計
8)設計方案優勢
? 網路連接採用SAN(存儲區域網絡)架構,保證系統的高性能。可在SAN網上任意增加存儲設備,提高系統的存儲容量。
? 系統採用全光纖磁碟陣列產品,保證系統的高性能。
? 所採用的磁碟陣列產品在結構上及硬體組成上完全是冗餘設計(如陣列控制器、內部2條光纖環路、電源、風扇、鏈路控制器、雙口光纖硬碟等),不存在單點故障,確保整套系統的安全運行。
? 磁碟陣列可採用不同的RAID保護級別,保證用戶的不同需求。
? 存儲系統,可提供高可擴展性,可在線擴容,有很好的投資保護。
? 所有硬體均可支持熱插拔,保證系統應用的連續性。
? 系統升級不必停機,可在線升級。
? 系統具有良好的開放性,不同廠家產品之間能夠互連。系統支持多種主機系統及集群系統。
? 系統安全性很高,可根據用戶的要求,完成數據的隔離或共享。
? 可通過增加應用軟體來支持物理通路的冗餘連接,以提高系統的安全性。
? 可提供遠程容災功能來防止意外災難引起的數據丟失。
? 存儲產品採用基於Windows的圖形管理界面,維護簡單。
I never think of the future. It comes soon enough.
J. 為什麼要對圖書館館藏文獻進行數字化
數字化的優點較多,簡單例舉如下:
一、館藏文獻數字化及其意義
所謂館藏文獻數字化一是指通過購買電子文獻,下載網路資源等方式獲取數字化文獻信息,增強館藏文獻數字化程度;二是指在圖書館內部將非數字化館藏文獻數字化。一般來說,館藏文獻的數字化,既可以很好地保存傳統文獻,又能使被數字化的文獻成為其他館的虛擬館藏,成為整個信息網路中的共享資源;既可以豐富虛擬圖書館的信息資源,又能促進整個社會對信息資源的開發和利用。具體來說,它的意義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利於保護館藏文獻
館藏文獻數字化可以降低原件丟失和損失的風險。古老的文獻、照片都可以轉換成數字化文獻,避免讀者直接使用原件,以減少或避免原件丟失的機率,同時也可以擴大原始文獻的利用范圍。此外,館藏文獻數字化還可以對已經受到損傷的原始文獻起一定的修復和補償作用,還可以解決紙張脆化或變質文獻的保護問題。
(二)利於提高文獻的利用率
館藏文獻數字化在可以滿足用戶對文獻的多種需求的同時,還可以通過在線陳列,充分地向讀者介紹館藏,使讀者充分地了解館藏,以提高館藏的利用率。
(三)利於開展研究
館藏文獻數字化後,可以產生較原件可靠而功能性更強的數字資料,所以它有利於開展文獻或科學研究,從而擴大科學研究范圍。例如:對手稿字跡的鑒別,對圖畫、照片的放大瀏覽等等。
(四)利於圖書館的科學管理
館藏文獻數字化可以提高圖書館的科學管理水平,為讀者和用戶提供更好的信息服務。首先,數字化文獻可以支持傳統圖書館的多種需求,為開展特色服務創造條件;第二,圖書館既能用較低的費用和風險對館藏文獻進行拷貝,也可以有效地開展館際互借等活動;第三,館藏文獻數字化後,可以節省圖書館的存儲空間,也有利於書刊的科學化管理和維護。
(五)利於開展有償服務,提高圖書館的經濟效益
館藏文獻數字化後,可以刻錄到光碟上自用或商業發行,或製作成網路版放在伺服器上共遠程檢索服務。通過電子商務系統,便於在線有償服務與訂購,這樣可以增加圖書館的經濟收入,擴大圖書館的社會影響,還有利於開發館藏資源,產生出具有經濟效益和社會影響的信息產品。
綜上所述,盡管館藏文獻數字化只是現有圖書館館藏形式的一種轉換,但它卻涉及信息管理、信息保存、信息服務和信息研究等方面的一系列變化和發展。作為信息資源建設工作的重要內容,館藏文獻數字化具有重要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