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存儲一段5分鍾的CD音樂,采樣頻率為為44.1KHZ,量化解析度為16位,立體聲雙聲道,大約需要多少存儲空間
聲音數字化計算公式. 數據量=采樣頻率×量化位數×聲道數/8
OK自己算
Ⅱ 5、五分鍾雙聲道、16位采樣位數、44.1kHz采樣頻率聲音的不壓縮數據量是( )。
音頻文件大小(單位Byte)=(量化單位數×采樣頻率×聲道數×持續時間)/8
16*44.1*1000*2*120/8=10584000B=52920000B=52.92MB
答案是B
Ⅲ cd立體聲未壓縮碼率是1.4mp/s一首五分鍾的音樂容量多大
你說的1.4mp/s應該指的是1400kbps,因為CD的碼率典型值為44.1KHZ(采樣率)*16(編碼位數)*2(雙聲道)=1411.2Kbps 假如一首五分鍾的碼率為1411.2Kbps的音樂 它的體積應該是1.4MB/8*300=52.5MB
實際上一張容量為700M的CD,可存放的音軌長度大約在70~80分鍾, 也就是每分鍾數據量在10M左右 和上面算出來的數據相比也是很貼近的。
Ⅳ 聲音文件存儲量的計算公式
不經過壓縮,聲音數據量的計算公式為:
數據量(位元組/秒)=(采樣頻率(Hz)×采樣位數(bit)×聲道數)/8
(4)五分鍾雙聲道的音樂存儲量擴展閱讀
AAC實際上高級音頻編碼的縮寫。AAC是由Fraunhofer IIS-A、杜比和AT&T共同開發的一種音頻格式,它是MPEG-2規范的一部分。AAC所採用的運演算法則與MP3的運演算法則有所不同,AAC通過結合其他的功能 來提高編碼效率。
AAC的音頻演算法在壓縮能力上遠遠超過了以前的一些壓縮演算法(比如MP3等)。它還同時支持多達48個音軌、15個低頻音軌、更多種采樣率和比特率、多種語言的兼容能力、更高的解碼效率。總之,AAC可以在比MP3文件縮小30%的前提下提供更好的音質。
數字音頻以音質優秀、傳播無損耗、可進行多種編輯和轉換而成為主流,並且應用於各個方面。
常見到的MP3、WMA、OGG被稱為有損壓縮,有損壓縮顧名思義就是降低音頻采樣頻率與比特率,輸出的音頻文件會比原文件小。
另一種音頻壓縮被稱為無損壓縮,能夠在100%保存原文件的所有數據的前提下,將音頻文件的體積壓縮的更小,而將壓縮後的音頻文件還原後,能夠實現與源文件相同的大小、相同的碼率。
無損壓縮格式有APE、FLAC、WavPack、LPAC、WMALossless、AppleLossless、TTA、Tak、TAC、La、OptimFROG、Shorten,而常見的、主流的無損壓縮格式有APE、FLAC、TTA、TAK。
WAV一般CD可以抓取該格式音樂。但是由於體積較大且屬於未壓縮的原始音頻,所以一般可壓縮轉換為體積較小的FLAC或者APE。註:wav仍然屬於無損格式,後兩者則為無損壓縮格式
Ⅳ 請計算24k采樣頻率下16位雙聲道5分鍾音頻數據未壓縮時所需要的存儲空間為多少K
24*1000*16*2*5*60/8=2.88*10^7
Ⅵ 單聲道和雙聲道的儲存量一樣嗎
一般音樂都是雙聲道的;MP3為壓縮音樂,一張cd光碟能存幾百兆,但是cd格式的音樂只能十幾首歌曲,如果一個格式的音樂,單聲道和雙聲道,差別不是很大!
Ⅶ 若以22.05khz的取樣頻率
數據量(位元組/秒)= (采樣頻率(Hz)*采樣位數(bit)*聲道數)/8
(其中,單聲道的聲道數為1,立體聲的聲道數為2)
容量(也就是存儲空間)= 數據量 * 時間
代入你以上的數據,可得.數據量(位元組/秒)= 22050*8*2/8 = 44100
容量 = 44100 * 300(5分鍾=300秒)=13,230,000(位元組)
Ⅷ 5分鍾雙聲道,16位采樣頻率,44.1kHZ采樣頻率聲音的不壓縮數據量約為 MB
音頻文件大小(單位Byte)=(量化單位數×采樣頻率×聲道數×持續時間)/8
Ⅸ 存儲一段5分鍾的CD音樂,采樣頻率為為44.1KHZ,量化解析度為16位,立體聲雙聲道,大約需要多少存儲空間
編碼率/比特率直接與文件體積有關。且編碼率與編碼格式配合是否合適,直接關繫到視頻文件是否清晰。 在視頻編碼領域,比特率常翻譯為編碼率,單位是Kbps,例如800Kbps 其中, 1K=1024 1M=1024K b 為 比特(bit) 這個就是電腦文件大小的計量單位,1KB=8Kb,區分大小寫,B代表位元組(Byte) s 為 秒(second) p 為 每(per) 以800kbps來編碼表示經過編碼後的數據每秒鍾需要用800K比特來表示。 1MB=8Mb=1024KB=8192Kb Windows系統文件大小經常用B(位元組)為單位表示,但網路運營商則用b(比特),也就是為什麼2Mb速度寬頻在電腦上顯示速度最快只有約256KB的原因,網路運營商宣傳網速的時候省略了計量單位。 完整的視頻文件是由音頻流與視頻流2個部分組成的,音頻和視頻分別使用的是不同的編碼率,因此一個視頻文件的最終技術大小的編碼率是音頻編碼率+視頻編碼率。例如一個音頻編碼率為128Kbps,視頻編碼率為800Kbps的文件,其總編碼率為928Kbps,意思是經過編碼後的數據每秒鍾需要用928K比特來表示。 了解了編碼率的含義以後,根據視頻播放時間長度,就不難了解和計算出最終文件的大小。編碼率也高,視頻播放時間越長,文件體積就越大。不是解析度越大文件就越大,只是一般情況下,為了保證清晰度,較高的解析度需要較高的編碼率配合,所以使人產生解析度越大的視頻文件體積越大的感覺。 計算輸出文件大小公式: (音頻編碼率(Kbit為單位)/8 + 視頻編碼率(Kbit為單位)/8)× 影片總長度(秒為單位)= 文件大小(MB為單位) 這樣以後大家就能精確的控制輸出文件大小了。 例:有一個1.5小時(5400秒)的影片,希望轉換後文件大小剛好為700M 計算方法如下: 700×8÷5400×1024≈1061Kbps 意思是只要音頻編碼率加上視頻編碼率之和為1061Kb,則1個半小時的影片轉換後文件體積大小剛好為700M。 至於音頻編碼率和視頻編碼率具體如何設置,就看選擇的編碼格式和個人喜好了,只要2者之和為1061即可。如可以設置為視頻編碼格式H264,視頻編碼率900 Kbps,音頻編碼格式AAC,編碼率161 Kbps。 與文件體積大小有關的碼率是指的平均碼率,因此,不論是使用固定比特一次編碼方式還是使用二次(多次)動態編碼方式,都是可以保證文件大小的。只有使用基於質量編碼的方式的時候,文件大小才不可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