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抗毒蛇血清如何儲存
抗蛇毒血清是無色或淡黃色的澄明液體,含適量防腐劑,久置後可析出少量能搖散的沉澱。規格大體上有:抗蝮蛇毒血清 6000U/瓶、抗五步蛇毒血清 2000U/瓶、抗眼鏡蛇毒血清1000IU/瓶、抗銀環蛇毒血清10000U/瓶。貯存:2~8℃避光乾燥處保存。可保存3年。
Ⅱ 小牛血清的產品規格br什麼意思
MTT分析法以活細胞代謝物還原劑3-(4,5)-dimethylthiahiazo (-z-y1)-3,5-di- phenytetrazoliumromide, MTT噻唑藍為基礎。MTT為黃色化合物,是一種接受氫離子的染料,可作用於活細胞線粒體中的呼吸鏈,在琥珀酸脫氫酶和細胞色素C的作用下tetrazolium環開裂,生成藍色的formazan結晶,formazan結晶的生成量僅與活細胞數目成正比(細胞中琥珀酸脫氫酶消失,不能將MTT還原)。還原生成的formazan結晶可在含50%的N,N-二甲基甲醯胺和20%的十二甲基磺酸鈉(pH 4.7)的MTT溶解液中溶解,利用酶標儀測定490 nm處的光密度OD值,以反映出活細胞數目。也可以用DMSO來溶解。 MTT粉末和溶液保存時都需要避光,用鋁箔紙包好就可以。實驗的時候我一般關閉超凈台上的日光燈來避光,覺得這樣比較好。 MTT 步驟如下: 1:接種細胞:用含10%胎小牛血清得培養液配成單個細胞懸液,以每孔 1000-10000個細胞接種到96孔板,每孔體積200ul. 2:培養細胞:同一般培養條件,培養3-5天(可根據試驗目的和要求決定培養時間)。 3:呈色:培養3-5天後,每孔加MTT溶液(5mg/ml用PBS 配)20ul. 繼續孵育4小時,終止培養,小心吸棄孔內培養上清液,對於懸浮細胞需要離心後再吸棄孔內培養上清液。每孔加150ul DMSO,振盪10分鍾,使結晶物充分融解。 4:比色:選擇490nm波長,在酶聯免疫監測儀上測定各孔光吸收值,記錄結果,以時間為橫坐標,吸光值為縱坐標繪制細胞生長曲線。 注意事項:(1)選擇適當得細胞接種濃度。(2)避免血清干擾:一般選小於10%的胎牛血清的培養液進行試驗。在呈色後盡量吸盡孔內殘余培養液。(3)設空白對照:與試驗平行不加細胞只加培養液的空白對照。其他試驗步驟保持一致,最後比色以空白調零。 MTT實驗吸光度最後要在0-0.7之間,超出這個范圍就不是直線關系, IC50是半抑制率,意思是抑制率50%的時候葯物的濃度。把葯品稀釋成不同的濃度,然後計算各自的抑制率,以葯品的濃度為橫坐標,抑制率為縱坐標作圖,然後得到50%抑制率時候的葯品濃度,就是IC50。要點:葯品2倍稀釋,多做梯度,做點線圖即可! 舉個例子:各組濃度0.1、0.01、0.001、0.0001、0.00001、0.000001,稀釋倍數為10,最大濃度為0.1,抑制率為0.95、 0.80、0.65、0.43、0.21,0.06。代入 計算公式: Pm=0.95 Pn=0.06 P=0.95+0.80+0.65+0.43+0.21+0.06=3.1 Xm=lg0.1=-1 lgI=lg0.1/0.01=1 lgIC50=-1-1*(3.1-(3-0.95-0.06)/4)=-3.6025 IC50=0.00025 有一個公式可供參考; lgIC50=Xm-I(P-(3-Pm-Pn)/4) Xm:lg 最大劑量 I:lg(最大劑量/相臨劑量) P:陽性反應率之和 Pm:最大陽性反應率 Pn:最小陽性反應率 抑制率=1-加葯組OD值/對照組OD值公式中的最大最小陽性反應率就是最大最小抑制率 例:用96孔板培養SMMC-7721肝癌做MTT測細胞活力,應該加多少1640培養基,多少MTT和DMSO合適根據書上說的加200ul1640,20ulMTT,150ulDMSO 加DMSO之前要盡量去掉培養液,便於DMSO溶解甲臢顆粒進行比色測定 一般每孔4000個細胞為宜,既細胞濃度在20000個/ml,MTT加20ul,作用四小時後洗掉上清液,注意不要將甲瓉洗掉,然後每孔加150ul DMSO,在脫色搖床上振盪10分鍾,然後測吸光值。 一般要低於IC50,避免非調亡性殺傷的細胞太多,造成流式細胞儀檢測碎片太多。我一般用1/2-1/3的IC50,作用時間為36h。一般腫瘤細胞系空白處理的調亡率應低於1%,用葯後一般為5-10%(Annexin V),細胞周期的亞G0峰比較明顯.
Ⅲ 《葯品儲存條件》中對於常溫區、陰涼區的溫度有什麼要求
對每種葯品,應根據葯品標示的貯藏條件要求,分別儲存於冷庫(2-10℃)、陰涼庫(20℃以下)或常溫庫(0-30℃)內,各庫房的相對濕度均應保持在45%—75%之間。
對於標識有兩種以上不同溫濕度儲存條件的葯品,一般應存放於相對低溫的庫中,如某一葯品標識的儲存條件為: 20℃以下有效期3年, 20-30℃有效期1年,應將該葯品存放於陰涼庫中。
一、葯品儲存條件
1、簡介:
葯品是預防、治療、診斷疾病的重要手段,葯品質量的優劣,直接關繫到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安全。葯品的穩定性不僅與其自身的性質有關,在很大程度上還受到許多外界因素的干擾,如溫度,濕度,光線,空氣中的氧氣、二氧化碳、微生物,儲存時間,包裝容器等。
這些因素往往會使葯品發生分解、揮發、沉澱、潮解、酸敗、生霉等變化,為了保證葯品的質量,葯品的正確儲存就顯得格外重要。
2、葯品儲存條件的標准:
(1)色標管理
為了有效控制葯品儲存質量,應對葯品按其質量狀態分區管理,為杜絕庫存葯品的存放差錯,必須對在庫葯品實行色標管理。
葯品質量狀態的色標區分標准為:
合格葯品——綠色;不合格葯品——紅色;質量狀態不明確葯品——黃色。
按照庫房管理的實際需要,庫房管理區域色標劃分的統一標準是:待驗葯品庫(或區)、退貨葯品庫(或區)為黃色;合格葯品庫(或區)、中葯飲片零貨稱取庫(或區)、待發葯品庫(或區)為綠色;不合格葯品庫(或區)為紅色。三色標牌以底色為准,文字可以白色或黑色表示,防止出現色標混亂。
(2)搬運和堆垛要求
應嚴格遵守葯品外包裝圖式標志的要求,規范操作。怕壓葯品應控制堆放高度,防止造成包裝箱擠壓變形。葯品應按品種、批號相對集中堆放,並分開堆碼,不同品種或同品種不同批號葯品不得混垛,防止發生錯發混發事故。
(3)葯品堆垛距離
葯品貨垛與倉間地面、牆壁、頂棚、散熱器之間應有相應的間距或隔離措施,設置足夠寬度的貨物通道,防止庫內設施對葯品質量產生影響,保證倉儲和養護管理工作的有效開展。葯品垛堆的距離要求為:葯品與牆、葯品與屋頂(房梁)的間距不小於30厘米,與庫房散熱器或供暖管道的間距不小於30厘米,與地面的間距不小於10厘米。另外倉間主通道寬度應不少於200厘米,輔通道寬度應不少於100厘米。
(4)分類儲存管理
企業應有適宜葯品分類管理的倉庫,按照葯品的管理要求、用途、性狀等進行分類儲存。可儲存於同一倉間,但應分開不同貨位的葯品有:葯品與食品及保健品類的非葯品、內用葯與外用葯。應專庫存放、不得與其它葯品混存於同一倉間的葯品有:易串味的葯品、中葯材、中葯飲片、特殊管理葯品以及危險品等。
(5)溫濕度條件
應按葯品的溫、濕度要求將其存放於相應的庫中,葯品經營企業各類葯品儲存庫均應保持恆溫。對每種葯品,應根據葯品標示的貯藏條件要求,分別儲存於冷庫(2-10℃)、陰涼庫(20℃以下)或常溫庫(0-30℃)內,各庫房的相對濕度均應保持在45%—75%之間。
企業所設的冷庫、陰涼庫及常溫庫所要求的溫度范圍,應以保證葯品質量、符合葯品規定的儲存條件為原則,進行科學合理的設定,即所經營葯品標明應存放於何種溫濕度下,企業就應當設置相應溫濕度范圍的庫房。如經營標識為15-25℃儲存的葯品,企業就應當設置15-25℃恆溫庫。
對於標識有兩種以上不同溫濕度儲存條件的葯品,一般應存放於相對低溫的庫中,如某一葯品標識的儲存條件為: 20℃以下有效期3年, 20-30℃有效期1年,應將該葯品存放於陰涼庫中。
(6)中葯材、中葯飲片儲存
應根據中葯材、中葯飲片的性質設置相應的儲存倉庫,合理控制溫濕度條件。對於易蟲蛀、霉變、泛油、變色的品種,應設置密封、乾燥、涼爽、潔凈的庫房;對於經營量較小且易變色、揮發及融化的品種,應配備避光、避熱的儲存設備,如冰箱、冷櫃。
對於毒麻中葯應做到專人、專帳、專庫(或櫃)、雙鎖保管。
3、存在問題:
①、葯品倉庫、葯房葯品儲存條件差大部分廠礦醫院、院校門診部、鄉級基層醫療機構葯庫既無隔熱裝置,室內也無空調、排氣扇,一些需要在陰涼庫(溫度不高於20℃)儲存的葯品如青黴素、注射用頭孢呋辛鈉粉針等都是存放在常溫(0~30℃)下。無地腳架及防蟲裝置等設施,葯品直接與地面或牆壁接觸,在潮濕多雨的季節極易吸潮霉變。村級醫療機構各種葯品隨意擺放,未按要求進行分類。
②、冷藏設備不全只有廠礦醫院、院校門診部、鄉級以上醫療機構配有冰箱,還是和生化試劑合用一個冰箱。村級醫療機構沒有專用冰箱,有冰箱的也是和家庭混用。
③、溫濕度計配備不全有些基層醫療機構配備了溫濕度計,但無記錄,溫濕度超過規定范圍時,也不能採取有效措施,村級醫療機構基本上沒有配備溫濕度計,不能及時掌握葯品的儲存條件,溫濕度調控成為一句空話。
④、法律、法規意識談薄基層醫療機構葯品管理人員不按法規儲存葯品,雖然《葯品管理法》和《葯品經營質量管理規范實施細則》對葯品儲存條件作出了相應的規定,但並未按規定儲存葯品 。
⑤、葯學技術人員管理不善或者素質低下有些醫療機構甚至無葯學技術人員。一些庫房管理人員未能嚴格按照規章制度要求操作,錯誤地碼放堆疊,導致葯品出現串味、受潮、生蟲等現象。
⑥、定期檢查流於形式庫房管理人員在定期檢查時不認真負責,只進行形式上的例行檢查必然會造成隱患的積累和蔓延 。
4、相應措施:
①、提高安全儲存意識是前提
葯品的儲存環節是葯品在使用前的最後一道程序,儲存好壞直接決定了葯品出庫後的質量,如果不加強對存儲環節的重視,輕則影響企業的發展和效益,重則危及生命安全。企業不僅需要在資金上加大對庫房基礎設施的投入,還要在人員上加強審核,積極開展業務培訓,開展定期核查工作,保證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地運行。
②、科學合理儲存是基礎
加強醫療機構葯品儲存設施的建設葯品受溫度、水分、光線等因素影響,葯品儲存有常溫、低溫、冷凍、冷藏、避光等儲存方法。
①在葯房和葯品倉庫中增加製冷設備,改善葯品儲存無空調的現狀,保證常溫保存的葯品控制在30℃以下;
②配備冰箱,保證需在冷處保存的葯品控制在10℃以下;
③建立陰涼庫,保證需在陰涼處避光保存的葯品溫度控制在20℃以下;
④安裝排氣扇,保證空氣的流動;
⑤配備溫濕度計,做好葯房和倉庫的溫濕度調控。
葯品與非葯品必須分庫存放,這是因為葯品是治病救命的特殊商品,對其質量必須做到萬無一失。專庫存放葯品,就是防止葯品受其他非葯品的污染或發生差錯。葯品指用於預防、治療、診斷人的疾病,有目的地調節人的生理機能並規定有適應症用法和用量的物質,包括中葯材、中葯飲片、中成葯、化學原料葯及其制劑、抗生素、生化葯品、放射性葯品、血清疫苗、血液製品和診斷葯品等。
按照《葯品管理法》的規定,葯品還必須具有葯品生產批准文號、注冊商標和生產批號(中葯材除外),否則即為非葯品。此外,葯品性質互相影響或容易串味的葯品應分庫存放,以防止污染或影響安全;內用葯與外用葯應當分庫或分區存放,以防止污染或發生差錯;品名或包裝外形容易混淆的品種應分區存放,主要防止發生差錯;危險品須存放在危險品庫內。
③、庫存葯品質量定期檢查是保障
儲存條件方面雖然盡力滿足葯品特性的需要,但是,庫存葯品質量到底如何,還要通過定期質量檢查來判斷。這種質量檢查,應該是巡迴檢查。一般葯品每季檢查1次,有效期葯品每月檢查l次,以外觀檢查為主,同時要輔以內在質量檢驗。
此外,企業每年還應組織有關部門對庫存葯品進行2次全面的質量檢查和儲存條件的檢查,發現問題及時研究解決,使庫存葯品經常處於合格狀態,以利市場供應。批發企業銷售葯品,應做好銷售記錄,特別要記錄好葯品的生產批號,一旦有什麼問題,可以立即追蹤。
④、強化葯品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
執行葯品管理法,保證葯品質量,保障患者用葯安全,必須加強葯品儲存的管理。①首先,應加大對葯品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醫療機構和葯品管理人員的法律意識;②葯監部門加大力度,及時對不符合要求的現象予以糾正,凡是未按要求貯存的葯品,依據《葯品管理法》第四十九條第三款第(六)項的規定按劣葯處理。
Ⅳ 葯品的儲存/和常備急救葯品
以上的葯物應當避光和乾燥的地方儲存。探險時應具備跌打損傷葯、感冒葯、酒精棉、磷黴素鈣等葯。
Ⅳ 野外如何保存隨身攜帶的蛇毒血清
密封然後避光,冷藏
一般來講有專門的密封瓶,蓋子是橡膠,需要用的時候針管直接從橡膠里插進去,把血清抽出來
瓶身用褐色那種,有避光作用
冷藏的話一般都有攜帶型的冷藏箱,使用速凍體,從冰箱里拿出來可以持續冰凍十二小時,放在冷藏箱里,或者插電的攜帶型冰箱
Ⅵ 一般的培養液和酶.血清應當怎樣儲存
看樣子你培養的動物細胞.
培養液在4到8度避光保存.
酶(估計是消化酶)在-20度,分裝成小份保存,避免反復凍容.
血清保存方式和酶一樣.
如果你用量較大,可以將適量酶和血清放在4度,但這樣保存要在1個月內用完.
Ⅶ 博凌科為TRIpure LS Reagent 血液(血液樣本)RNA抽提試劑提取DNA時,血液樣品如何保存提取步驟是怎樣的
博凌科為TRIpure LS Reagent 血液(血液樣本)RNA抽提試劑
TRIpure LS Reagent試劑是直接從來源於人,動物、植物,酵母,細菌和病毒的液體樣品中提取總RNA的試劑。在提取血液等液體樣品的RNA時按一定體積比加入該試劑即可.省去了在處理樣品前離心去除液體的步驟。
使用該試劑可以同時提取DNA及蛋白質。提取的RNA樣品可以用於後繼的RT-PCR、Northern blot、dot雜交及體外轉錄等實驗。回收的DNA片段可以用於PCR反應。
血液樣品的保存:
為了保證提取效果,請選擇新鮮的血液進行RNA的提取。在收集到血液樣品後,需要加入抗凝劑。抗凝劑的選擇首選EDTA,其他抗凝劑如:檸檬酸鹽、肝素或者ACD也可以使用。加入抗凝劑的血液樣品最好在幾個小時內進行RNA提取實驗。不同種類的mRNA,其半衰期也不盡相同。調控基因的mRNA的半衰期比看家基因mRNA的半衰期要短。因此,為了保證所提取的RNA能夠包含更全面的信息,請盡量避免使用保存時間過長的血液進行RNA的提取。
基本步驟:
◆ 按照3:1的體積比例加入TRIpure LS reagent和待提取的液體樣品(固體樣品用水調整體積比至3:1)振盪混勻。
◆ 加入氯仿幫助有機相和水相分層。
◆ 異丙醇沉澱RNA。
◆ 漂洗RNA沉澱。
◆ RNase-free H2O重新溶解RNA沉澱。
註:本產品不需要進行紅細胞裂解的步驟,更快,純度高。
產品特點:
◆ 方便--- 不需要分離紅細胞和白細胞
不需要進行另外的紅細胞裂解步驟。
保存條件:
2-8℃避光保存一年。
提取范圍:
血液、血清、血漿、病毒培養液以及任何液體形式的樣品中提取RNA。
產量:
每1ml液體樣品或1mg組織或1×106培養細胞預期的RNA產量
1.人和動物全血,15~20μg
2.人淋巴細胞(約7×107白細胞),60~70μg
3.肝和脾,6~10μg
4.腎,3~4μg
5.骨骼肌和腦組織,1~1.5μg
6.胎盤,1~4μg
7.上皮細胞(1×106 cultured cells),8~15μg
8.纖維母細胞(1×106 cultured cells),5~7μg
Ⅷ 如何正確的進行ELISA測定操作
臨床ELISA測定現通常為採用手工操作的以微孔板條為固相的測定模式,測定操作非常簡單,一般涉及到標本的收集保存、試劑准備、加樣、溫育、洗板、顯色、比色、結果判斷和結果報告及解釋等方面,其中任一步驟的不當都會影響測定結果,且尤以加樣、溫育和洗板等步驟為甚。現分述如下。
一.臨床標本的收集和保存
用於ELISA測定的臨床標本最為常用的是血清(漿),有時因為特定的檢測目的,也用到唾液、腦脊液、尿液、糞便等標本。目前臨床上使用血清標本測定的標志物一般有傳染性病原體的抗原和抗體、腫瘤標志物、激素、特種蛋白、細胞因子和治療葯物等。對用於激素和治療葯物測定的血清標本的收集,要注意收集時間甚或體位有可能會對測定結果產生影響。如可的松在早晨4~6點之間,會有一峰值出現:生長激素、促黃體激素(LH)和促卵泡激素(FSH)均以陣發性方式釋放,因此,在測定此類激素時,有必要在密切相連的時間間隔內採取數份血樣本,以其中間值為測定值。又如當從卧位變為站立位時,血清中腎素活性將出現明顯增高。再如治療葯物的檢測,應根據葯代動力學選擇服葯後的最適時間抽血檢測。用於傳染性病原體的抗原和抗體、腫瘤標志物和特種蛋白等的檢測的血清標本的收集則沒有時間和體位方面的影響,只是在處理和保存方面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要注意避免出現嚴重溶血。血紅蛋白中含有血紅素基團,其有類似過氧化物的活性,因此,在以HRP為標記酶的ELISA測定中,如血清標本中血紅蛋白濃度較高,則其就很容易在溫育過程中吸附於固相,從而與後面加入的HRP底物反應顯色。
(2)樣本的採集及血清分離中要注意盡量避免細菌污染,一則細菌的生長,其所分泌的一些酶可能會對抗原抗體等蛋白產生分解作用;二則一些細菌的內源性酶如大腸桿菌的β-半乳糖苷酶本身會對用相應酶作標記的測定方法產生非特異性干擾。
(3)血清標本如是以無菌操作分離,則可以在2~8℃下保存一周,如為有菌操作,則建議冰凍保存。樣本的長時間保存,應在-70℃以下。
(4)冰凍保存的血清標本須注意避免因停電等造成的反復凍融。標本的反復凍融所產生的機械剪切力將對標本中的蛋白等分子產生破壞作用,從而引起假陰性結果。此外,凍融標本的混勻亦應注意,不要進行劇烈振盪,反復顛倒混勻即可。
(5)標本在保存中如出現細菌污染所致的混濁或絮狀物時,應離心沉澱後取上清檢測。
二、試劑准備
在臨床實驗室,對試劑准備一般不太注意,通常的做法是,在實驗時將試劑從冰箱中拿出來即用,而忽略了這種做法有可能影響後面溫育時間不夠的問題,其直接的後果是對一些弱陽性標本的檢測出現假陰性。因此在ELISA測定中試劑的准備最為關鍵的是,在實驗開始前,將試劑盒先從冰箱中拿出來,在室溫下放置20分鍾以上後,再進行測定,以使試劑盒在使用前與室溫平衡。這樣做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在後面的溫育反應步驟中,能使反應微孔內的溫度能較快地達到所要求的高度,以滿足測定要求。其次,目前的商品ELISA試劑盒中的洗板液均需在實驗室使用時對所提供的濃縮液稀釋配製,因此稀釋時所用的蒸餾水或去離子水應保證質量。此外,當試劑盒以OPD為底物時,則底物溶液應在反應顯色前臨時配製。
三、加血清樣本及反應試劑
在現在的ELISA商品試劑盒中,血清樣本的加入幾乎是唯一的要使用微量加樣器加入樣本的步驟。使用微量加樣器加樣必須注意的關鍵點是:加樣不可太快,要避免加在孔壁上部,不可濺出和產生氣泡。加樣太快,無法保證微量加樣的准確性和均一性。加在孔壁上部的非包被區,易導致非特異吸附。濺出會對鄰近孔產生污染。出現氣泡則反應液界面有差異。試劑的加入在國產試劑盒中基本上均是從滴瓶中滴加,除了要注意滴加的角度外,滴加的速度也很重要,滴加太快,很容易出現重復滴加或加在兩孔之間的現象,這樣就會在孔內的非包被區出現非特異吸附,從而引起非特異顯色。所以,有時候一份標本用相同的試劑盒這次測定為陽性,下次測定為陰性,往往就是上述加樣及試劑的錯誤所致。
四、溫育
溫育是ELISA測定中影響測定成敗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ELISA作為一種固相免疫測定,抗原抗體的結合反應在固相上進行,要使液相中的抗原或抗體與固相上的特異抗體或抗原完全結合,必須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反應一定的時間。溫育所需時間與溫度成反比,即溫度越高,則所需時間相對較短。最為常用的溫育溫度有37℃和室溫,其次是43℃和2~8℃。
溫育這一步是臨床ELISA測定中最容易出現問題的步驟。通常目前國內ELISA商品試劑盒的反應溫育時間為37℃ 30分鍾~1小時,進口ELISA試劑盒則通常為37℃ 1~2小時才能有較完全的結合,低於1小時,可能會影響測定下限。因此,關於溫育,在實際測定操作中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保證在設定的溫度下有足夠的反應時間。一般來說,加完樣本和/或反應試劑後,將微孔板從室溫拿至水浴箱或溫箱中時,孔內溫度從室溫升至37℃,需要一定的時間,尤其是在室溫比較低以及非水浴的狀態下,這段升溫時間可能還比較長,而在臨床實驗室中,很少有人注意這個問題,通常是將微孔板一放入溫箱即開始計時,這樣就很容易造成實際測定中溫育時間不夠,弱陽性樣本測不出來的問題。曾有一地處南方的血站同行提出了一個問題,就是在每一年的冬季總有那麼一個多月的時間,在做HBsAg測定的室內質控中,測定由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供應的1 ng/ml弱陽性樣本時,總是測不出來,不知原因為何?這可能就與南方冬天室內溫度較低有關,此時微孔板轉入溫箱後37℃溫育時間不夠,以致弱陽性樣本測定為陰性。因此,為保證37℃下足夠的溫育時間,臨床實驗室可自行確定本實驗室不同季節(不同室溫下)微孔板從室溫拿至溫箱後需要多長時間孔內溫度才能達到37℃,從而適當延長板條在溫箱中的放置時間。具體的做法是,用一小溫度計放置板孔反應溶液中測量觀察即可。
(2)溫育溫度的選擇。在有的ELISA試劑盒的說明書中,指出溫育溫度可有兩種,例如,一種是37℃下1小時,另一種則為43℃下45分鍾。從免疫測定的抗原抗體反應的本質來看,在較低的溫度下反應較長的時間最為完全。如2~8℃下反應24小時。較高的反應溫度,由於分子運動的加憐惜,反應時間縮短,這一點對分子含量較多的強陽性樣本的測定沒有問題,但對分子含量少的弱陽性樣本則有漏檢的可能。因此,我們建議在臨床ELISA測定中盡量使用較低溫育溫度較長反應時間的條件。
(3)「邊緣效應」的排除。以前在使用96孔板的ELISA測定中,常發現有「邊緣效應」,即外周孔顯色較中心孔深,產生這種「邊緣效應」的原因可能為96孔板周孔與中心孔表面或熱力學特徵的不同。但有研究證實在溫育中的熱力學梯度可能是根本原因之所。聚苯乙烯本身為不良熱導體,在實驗室的常規ELISA測定中,將板從室溫(通常在25℃左右)置於37℃溫箱,板也升溫時,在外周孔與中心孔之間可能存在一熱力學梯度。因此使用水浴或在將反應溶液加入至板孔中時,將板和溶液均加熱至溫育溫度(如37℃),就可以很容易地排除「邊緣效應」,並且可提高測定的重復性。
總而言之,在臨床ELISA測定中,要保證好的測定效果,可採用下述簡單辦法來確保溫育條件,即盡量採用水浴,溫育中讓微孔板浮於水面上,或將浸透水的沙布放入一大飯盒中成一濕盒,放於溫箱中,這樣就會因為板條孔底部直接與37℃水或濕布的接觸,以及水浴箱或濕盒內的高溫度,而使反應溶液的溫度迅速與溫室平衡。
五、洗板
固相免疫測定技術是一種非均相免疫測定技術,需以洗滌操作將特異結合於固相的抗原或抗體與反應溫育過程中吸附的非特異成份分離開來,以保證ELISA測定的特異性。因此,洗板對於ELISA測定來說,也是極其關鍵的一步。以HRP作為標記酶的ELISA試劑盒中使用的洗板液一般為含0.05%Tween20的中性PBS,Tween20為一種非離子去垢劑,既含親水基團,也含疏水基團,其在洗滌中的作用機理是,藉助其疏水基團與經疏水性相互作用被動吸附於聚苯乙烯固相上蛋白的疏水基團形成疏水鍵,從而削弱蛋白與固相的吸附,同時在其親水基團與液相中水分子的結合作用下,促使蛋白質脫離固相而進入液相,這樣就可達到去掉非特異吸附物的目的,但由於抗體或抗原的包被通常也是通過在鹼性條件下與固相的疏水性相互作用而被動吸附於固相,因此要注意非離子去垢劑的使用濃度,洗板液中Tween20濃度高於0.2%,可使包被於固相上的抗原或抗體解吸附而影響試驗的測定下限。
在臨床實驗室中,ELISA測定的洗板一般有兩種方式,即手工和洗板機洗板。手工洗板即是在每次反應溫育後,將反應液吸出或甩干,然後在板孔中加滿洗液,放置2~3分鍾後,將洗液吸出或甩干,再在吸水紙上拍干。重復上述洗滌步驟3~4次,最後在吸水紙上拍干,即可進行下一步測定操作。洗板機洗板則是將上述手工操作改由洗板機進行,使用洗板機洗板的一個特點是,每次洗板後不能拍干,故有較多的液體殘留,液體殘留量小的洗板機洗板至徹底所需的次數要少於殘留量大的洗板機。在特定臨床實驗室所使用的洗板機,到底洗多少次能達到要求,可進行下面這個簡單的實驗:選擇4×8 HBsAgELISA包被板條,每2×8孔分別加入相同一份弱陽性和一份陰性樣本,按試劑盒說明加入酶結合物並完成溫育後,洗板孔時按第一排4孔洗1次、第二批4孔洗2次、第3排4孔洗3次——直至第8排4孔洗8次,加底物顯色測定,如洗3次後,顯色不再改變,即洗3次的板孔比色測定與4次、5次洗板的板孔的吸光度等相同,陽性/陰性值保持最大不變,則可以認定該實驗室所用洗板機3次洗板即可達到要求。
六、顯色
在目前的以HRP作為標記酶的商品ELISA試劑盒中,如以TMB為底物,則提供的底物為A和B兩瓶應用液;如以OPD為底物,則試劑盒提供OPD片劑或粉劑,臨用前配製。一般商品試劑盒顯色反應條件為37℃或室溫反應15~30分鍾。從理論上說,37℃30分鍾才可以使HRP的底物催化反應完全,盡管在最初的10分鍾內,絕大部份催化反應即可完成。因此,為使弱陽性樣本孔能有充分的顯色,建議在37℃下反應25~30分鍾後,終止反應比色測定。
此外,在加入底物開始顯色反應前,最好是先檢查一下底物溶液的有效性,即可將A和B兩種液各加一滴於清潔的空板孔或eppendorf管中,觀察是否有顯色出現,如有,則說明底物已變質。以OPD為底物,配好後應為無色,否則就不能使用。以TMB為底物,整個顯色反應過程無需避光,而以OPD為底物,則需避光進行。關於TMB和OPD的顯色反應特點及注意點可參考前面有關章節內容。顯色反應完成後,加入酸終止反應,振盪混勻後即可進行下面的比色測定或肉眼判斷結果。
七、比色
ELISA的比色測定由酶標儀進行,有的同行可能會認為,既然由酶標儀進行,那麼此時便可以萬事大吉了,其實不然,因為當代較為先進的酶標儀器儀表,均有較多的功能,使用不當,會得到令人難以理解的結果。如使用酶標儀比色測定後,有許多陰性測定孔的吸光度值為負數或測定假陽性率大大增加等等。這主要是沒有正確地理解和使用酶標儀所致。至於如何正確理解和使用酶標儀詳見後面有關章節。此處,只是強調下面兩點:
(1)比色測定時,一定要注意酶標儀的波長是否已調至合適或所用濾光片是否正確。由於有的臨床實驗室在進行ELISA測定時,以TMB為底物和以OPD為底物的試劑盒均有使用,而前者比色波長為450nm,後者為492nm,濾光片需根據要求隨時更換。因此,容易出現濾光片錯用的問題。
(2)單波長或雙波長比色選擇的問題。中檔以上的酶標儀基本上都同時具有單波長和雙波長比色功能。所謂的單波長比色即是通常的以對顯色具有最大吸收的波長如450nm或492nm進行比色測定;而雙波長雙色則酶標儀在敏感波長如450nm和非敏感波長如630nm下各測定一次,敏感波上下的吸光度測定值為樣本測定酶反應特異顯色的吸光度與板孔上指紋、刮痕、灰塵等臟物所致的吸光度之和;非敏感波長下測定即改變波長至一定值,使得樣本測定酶反應特異顯色的吸光度值為零,此時測得的吸光度即為臟物的吸光度值。最後酶標儀給出的數值為敏感波長下的吸光度值與非常感波長下的吸光度值的差。因此,雙波長比色測定具有能排除由微滴板本身、板孔內標本的非特異吸收、指紋、刮痕、灰塵等對特異顯色測定吸光度的影響的優點,一般不必設空白孔。如在使用雙波長比色時,仍設空白孔,就可能會造成前面提到的測定孔吸光度為負數的現象。由於ELISA測定中單個空白孔的非特異吸收上有一定程度的不確定性,也就是說每次測定或同次測定空白孔位置的不同均有可能得到不同吸光度測定值,故而在ELISA測定比色時,最好是使用雙波長比色。
八、結果判定
臨床ELISA測定按其表示測定結果的方式分為定性和定量測定兩大類。定性測定只是對標本中是否含有待測抗原或抗體作出「有」或「無」的結論,分別用「陽性」和「陰性」來表示。可見定性測定通常是用於傳染性病原體的抗原或抗體的測定,以判斷特定病原體感染的存在與否。而定量測定則是對標本中待測抗原的多少進行量值測定,以具體數值表示。定量測定基本上是用於非病原體抗原物質的測定,如激素、細胞因子、腫瘤標志物、小分子葯物等。目前國內在臨床上應用的ELISA試劑盒絕大部份是用於傳染性病原體的抗原或抗體的定性測定,也有少部份用於αFP、hCG、細胞因子等的定量測定。ELISA定性測定的「陽性」和「陽性」的判定依據是試劑盒所確定的陽性判定值(Cut-off)。定量測定的「量值」依據是試劑盒中所帶標准品同時測定得出的劑量反應曲線(又稱標准曲線)。有關ELISA定性和定量測定結果的數據處理後面將有專門章節討論。本處只想強調的一點是,ELISA定性測定的「陰性」和「陽性」結果的判定依據只能是試劑盒本身所確定的Cut-off值,而不能以衛生部臨床檢驗中心供應弱陽性定值質控血清。為什麼要強調這一點呢?主要是因為以前有很多基層實驗室均使用部中心供應的弱陽性定值質控血清(以前也稱「臨界值」血清)的測定吸光度來判定結果,高於其判為陽性,反之為陰性,而不管試劑盒Cut-off值為何。到目前為止,仍有一些實驗室在堅持這種錯誤的做法。試劑盒的Cut-off值的設立是建立在一系列科學試驗及統計學研究的基礎上的(詳見後述),而部中心供應的弱陽性定值質控血清主要是供臨床實驗室進行室內質控時使用。
下面再解釋一下在ELISA定性測定結果判定中常用的一些縮寫。
(1)S/CO:其中S為Sample(樣本)或Specimen(標本)的簡寫,表示的是標本測定的吸光度值,CO為Cut-off值的簡寫。除競爭抑製法外,其它ELISA定性測定模式中,當S/CO值大於或等於1時,標本的測定為陽性,小於1時為陰性。
(2)S/N或P/N:其中S同(1),N為Negative(陰性對照)的簡寫,P為Patient(患者)的簡寫。較早的試劑盒很多都使用S/N或P/N≥2.1為陽性判定標准,現仍有一些試劑盒使用這種方式。這種方式與S/CO方式無根本性區別,只不過是前者將陰性對照(N)的2.1倍視為Cut-off值而已。
九、結果報告及解釋
臨床ELISA測定結果的報告較為簡單。定性測定報陰性或陽性即可;定量測定則報出具體的數值。結果解釋比較起來要復雜的多,它要求實驗室技術人員對所測定的項目有較為全面的知識基礎。例如,對乙肝「兩對半」結果的解釋,不但要求檢驗者要知道不同的結果模式的臨床意義,而且必須對乙肝病毒的分子生物學、分子的變異及其對表型的影響有更深層次的了解。現在,檢驗不再是單純的實驗室測定,而已成為一門臨床醫學學科,即檢驗醫學,這就要求從事醫學檢驗工作的檢驗醫師,對所做的測定項目除了知其然,還要知其所以然,否則就難免為時代所淘汰。
綜上所述,盡管ELISA測定的操作步驟非常簡單,但有可能會影響測定結果的因素卻較多,分布在測定操作的各步之中,尤以加樣、溫育和洗板為甚。為幫助大家分析查找測定中出現問題的可能原因,特對常見問題及原因歸納總結於下表。
臨床ELISA測定中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可能的原因
問 題
可能的原因(非試劑盒本身的原因)
1.弱陽性質控樣本檢測不出
溫育的時間或溫度不夠;顯色反應時間太短;所用配製緩沖液的蒸餾水有問題
2.測定的重復性差
(相同樣本兩次測定結果不一致)
這是典型的由測定操作引起的問題,包括
(1)加樣本及試劑量不準;孔間不一致;
(2)加樣過快,孔間發生污染;
(3)加錯樣本;
(4)加樣本及試劑時,加在孔壁上部非包被區;
(5)不同批號試劑盒中組分混用;
(6)溫育時間、洗板、顯色時間不一致;
(7)孔內污染雜物;
(8)酶標儀濾光片不正確;
(9)血清標本未完全凝固即加入,反應孔內出現纖維蛋白凝固或殘留血細胞,易出現假陽性反應等。
3.白板
(陽性對照不顯色)
(1)漏加酶結合物;
(2)洗板液配製中出現問題,如量筒不幹凈,含酶抑制物(如疊氮鈉)等。
(3)漏加顯色劑A或B;
(4)終止劑當顯色劑使用。
4.全部板孔均有顯色
(1)洗板不幹凈;
(2)顯色液變質;
(3)加底物的吸光受酶污染;
(4)洗板液受酶等污染。
Ⅸ 做ELISA實驗需要注意一些什麼
Elisa實驗中應該注意的問題,包括樣品稀釋、試劑盒平衡、樣品和試劑的混勻、加樣、溫育等問題,希望對你有用處.
Elisa試劑盒有著准確性高、靈敏度高、特異性強的諸多優點,深受廣大用戶朋友的喜愛.然而,在實驗過程中,也需要注意很多問題.對此,武漢福來生物工程提醒你,需要遵守一些規則,才能更好地進行實驗,取得較好的實驗成果.
Elisa方法被廣泛應用於各種抗原和抗體測定.在Elisa測定中影響因素較多,在檢測過程中除正常反應外,有時常見到一些錯誤的結果.引起ELISA測定錯誤結果的原因主要有:標本因素;試劑因素;操作因素.
1.樣品稀釋
一般產品的樣品稀釋倍數均通過大量試驗確定,以保證試驗的靈敏度和特異性.酶聯免疫反應是一種敏感性很高的反應,如果血清不稀釋,不可避免會產生很強的非特異性反應,出現假陽性.
2.試劑盒平衡
Elisa中所有試劑和板條均應在試驗前平衡至室溫(約25℃),一般需在室溫放置20~30分鍾以上.平衡時間太短會造成試劑混勻不夠,樣品孵育時間相對縮短,ELISA反應不夠充分.冬季室溫低,可將試劑盒置37℃溫箱20分鍾.
3.樣品和試劑的混勻
在稀釋前、後的樣品必須充分混勻,所有試劑在加樣前也須搖勻,以保證試驗的均一性.
4.加樣
加樣是一項很重要的步驟.加樣不可太快,要避免加在孔壁上部,不可濺出和產生氣泡.加樣太快,無法保證微量加樣的准確性和均一性.加在孔壁上部的非包被區,易導致非特異吸附.
5.溫育
溫育是ELISA測定中影響測定成敗最為關鍵的一個因素.ELISA作為一種固相免疫測定,抗原抗體的結合反應在固相上進行,要使液相中的抗原或抗體與固相上的特異抗體或抗原完全結合,必須在一定的溫度條件下反應一定的時間.
6.洗板
固相免疫測定技術是一種非均相免疫測定技術,需以洗滌操作將特異結合於固相的抗原或抗體與反應溫育過程中吸附的非特異成份分離開來,以保證ELISA測定的特異性.洗液盡量不要溢出孔外;加洗液後要靜置1分鍾,甩去板孔中洗液後,一定要大力拍干;及時更換吸水紙,尤其是拍過酶標記物的吸水紙一定要棄去,否則可能影響試驗結果.
7.顯色
顯色一定要控制時間,根據試劑盒說明操作即可.一般來說,顯色時間過短,結果偏低;顯色時間過長,空白增高或者非特異性顯色增加.
8.比色
比色要注意波長的選擇.以TMB為底物和以OPD為底物的試劑盒均有使用,而前者比色波長為450nm,後者為492nm,濾光片需根據要求隨時更換.因此,容易出現濾光片錯用的問題.
Ⅹ 細胞培養液如何儲存,需要注意什麼
細胞培養液的儲存方法:
細胞培養液的儲存條件一般為2~8℃、密閉、避光保存,但要注意如下幾點:
(1)過濾後的完全培養液,即添加了血清、谷氨醯胺、抗生素等的培養液要盡快使用,一般在2~3周內使用完。
(2)滅菌後的未加L-谷氨醯胺等添加劑的培養基溶液,一般可在4℃保存6~9個月,也可冷凍保存,用時解凍。
(3)高壓除菌後的培養基應置4℃保存,不能因為其可耐受高溫而忽略儲存溫度。
(4)添加了谷氨醯胺的培養液放置2周後,要補加和原來同樣量的谷氨醯胺,但這樣並不能消除谷氨醯胺降解產生的游離氨,建議配製好的培養液盡快使用。
(5)添加某些生長因子、激素等添加物,可能會改變培養液的儲存條件,比如溫度、時間等方面的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