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FORESEE工業存儲品質怎麼樣,有沒有實際使用過的來說一下感受
我沒有實際使用過,不過我朋友的工廠用的就是FORESEE工業存儲產品的自動化設備,有的時候他喝酒跟我說起來也在字里行間透露著他對FORESEE存儲產品的滿意。他說FORESEE工業存儲產品應用在他的設備上很合適,支持容量從8G到128G都有,存儲類型更是多樣,在應用這種有著很不錯的表現。而且FORESEE工業存儲產品的適應溫度也很寬泛,從零下25℃到零上85℃都可以工作,這種面對極端環境也能工作的良好特性讓我朋友覺得更放心。
Ⅱ 湘潭主要優勢產業有哪些/
湘潭系湖南省的一個老工業城市,曾有冶金業、機電業、化工業及紡織業四大支柱產業在全省具有較大的影響力。近幾年來,由於湘潭市委、市政府積極運用「民營經濟」、「全球經濟」、 「政府服務經濟」的新理念,實施「強工富市」戰略,加大招商引資、企業改制、建設工業園區力度,挖掘、利用各種工業資源,湘潭市工業形成了新的優勢產業。這些優勢產業基礎比較雄厚,帶動作用明顯,市場前景看好,在全省同行業中優勢突出。
一、湘潭市七大優勢工業產業的發展概況
(一)七大優勢產業在整個工業中優勢突出。經濟普查資料顯示,在2004年湘潭市485家規模工業企業(按最小法人原則統計)中的冶金業、機電業(即電氣機械及器材製造業)、化工業、化纖紡織業、農產品加工業(主要包括屠宰及肉類加工、檳榔加工、竹製品加工)、皮革業及煤炭采選與煉焦業等七大優勢產業(軍工支柱產業未列入)共有企業177家,總產值為207.53億元,占湘潭市規模工業總產值(295億元)的70.3%。其中大龍頭產業是鋼鐵業,其總產值為125.7億元,占規模工業總產值的42.6%。
(二)七大優勢產業的企業具有集中性,部分已形成了生產基地。如:化工業主要集中在湘潭的湘江下游區新材料工業園內。屠宰與肉類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岳塘區和韶山市。竹製品加工企業主要集中在雨湖區和湘潭縣。皮革鞣製企業有22家集中在湘鄉市,湘鄉市已經建成了皮革工業園區。化纖紡織業企業集中在岳塘區范圍。煤炭采選及煉焦企業高度集中在湘潭縣的譚家山鎮。
(三)近十年發展起來的「年輕」企業占絕大多數。在七大優勢產業共177家規模工業企業中,1994年以後建立和改制新組建的企業有143家,佔80.8%。
二、湘潭市七大優勢工業產業的發展特點
(一)從經濟主體結構變化來看,非公有制經濟不斷壯大,公有制經濟比重明顯下降。除冶金業、機電業存在部分公有(國有控股)企業,其它產業的企業基本上是非公有制經濟。
(二)從經濟總量來看,仍然是公有制經濟的為主。在七大優勢產業207.53億元的總產值中,國有及國有控股企業的產值為163.57億元,佔78.8%。
(三)從優勢產業變化來看,以鋼鐵業龍頭的冶金業越來越大,機電業不斷創新發展,皮革業、檳榔業、肉類加工業等新產業勢頭強勁。
(四)外向度提高。全市規模工業企業有出口業務的68家,其中42家企業在優勢產業之列。湘潭市七大優勢產業外向度提高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表現在七大優勢產業中規模工業企業的出口交貨值占銷售產值的比重上升。2004年全市規模工業中七大優勢產業實現出口交貨值34.35億元,占銷售產值的16.8%,比2003年提高8.4個百分點。二是表現在七大優勢產業的主要工業品出口比重的提高。全市的七大優勢產業工業產品的出口額從2000年的6.13億元上升到2004年的34.35億元,增長4.6倍。其中,冶金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達到24.96億元,外銷率達到20%;化工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達到4.22億元,外銷率達到20.8%;肉類加工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為1.69億元,外銷率達到40.6%;皮革產業2004年出口交貨值為1.95億元,外銷率達到30.1%;主要出口產品有粗鋼、鋼材、電機、鐵合金、氟化鹽、皮革、凍豬肉、有機顏料、農葯等。
(五)綜合經濟效益逐年提升。2004年,七大優勢產業實現利潤15.7億元,佔全市所有規模工業利潤總額的81.4%,提供的地方稅收佔全市財政收入50%左右。根據國家統計局工業經濟效益評價考核體系測算,2004年,由於七大優勢產業良好效益的支撐,以致湘潭市規模工業經濟效益指數達到145.58%,比2000年上升69.08個百分點,平均每年上升15個百分點以上。
湘潭市工業中七大優勢產業也有「軟肋」之處:一是大中型企業不多,上市公司很少。所列七大優勢產業177家企業中,規模上大中型的只有9家,上市公司不足2家。二是化纖紡織業、化工業增加值率較低,其2004年增加值率分別為19%和24.9%。三是目前優勢工業產業中生產消費品的不多,生產煙、酒、計算機、摩托、高中檔轎車、品牌鮮奶、裝飾材料以及高檔家用電器等消費熱點性商品的企業幾乎為零。四是高能耗低科技。全省平均萬元產值的能耗為1.32噸標煤,而湘潭的為2.39噸標煤;全省新產品產值占總產值比例為13.4%,而湘潭的為10.1%。
三、進一步發展壯大優勢產業的對策建議
所列的七大優勢產業大多已是湘潭市的重要支柱產業(湘潭支柱工業產業還有軍品製造等),有三個是市場競爭力較強、利潤空間較大、發展前景看好的新發展起來的產業。進一步發展壯大湘潭優勢產業對於擴大出口、增加就業、促進湘潭實現跨越發展、提升湘潭國內、國際知名度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促使湘潭工業中的優勢產業優先發展,系湘潭市抓經濟、實現工業化工作中的重點,是政府駕馭市場經濟的重點。在全省、全國推進工業化進程,在全球經濟一體化正在形成的時候,怎樣使湘潭市工業中的優勢產業揚長避短,進一步增強市場競爭力,是擺在我們面前的重大課題。因此,從湘潭工業的不足等有關角度提出如下建議:
1、政府應大力支持、促使優勢產業企業打造品牌,支持有品牌的企業做大做強。品牌是質量,品牌是一種誠信,品牌是強大的市場競爭力。「馳名商標」、「名牌產品」等企業品牌是企業走向全國市場和國際市場閃亮的名片。湘潭工業的最大不足就是品牌建設還不夠,尤其是社會消費品方面。因此,政府應為工業企業打造品牌、樹立形象而不懈努力,為有品牌的 工業企業做大做強而不懈努力。政府應著力在品牌工業上做好招商引資(外資、內資、國資)和組織技改的這兩篇創意文章,應大力支持企業上市,增強企業融資擴張能力,增育優勢產業中新龍頭企業。
2、政府應與優勢產業中骨幹企業實行聯動,讓大企業在工業園區里增足擴能,在同產業及相關產業中打造成牢靠的產業鏈。大中型企業可以通過與小企業的合作達到產能延伸、降低成本、做大做強目的,小企業可以通過與大、中型企業「攀親」,享用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和產品銷路(生產大、中型企業的上游產品、下游產品)。工業園區是現在發展新工業企業的有效途徑。為充分利用資源,政府應在建造工業園區方面唱好主角,讓政府的才能和財力與企業家的才能和財力形成合力,讓大企業和小企業和諧發展,共存共榮。
3、政府應掌握消費熱點,引導、扶持生產熱點性社會消費品的企業建立、壯大。消費是拉動經濟的「三駕馬車」中的最主要的動力,消費熱點就是新的經濟增長點。政府應對江南汽車製造有限公司、遠山乳業公司、恆盾竹製品公司等企業予以重點扶持。
4、政府應研製一個化工業、皮革業發展的特殊的計劃與模式。化工業是湘潭市的老支柱產業之一,具有良好的資源優勢,企業主已在改制中新陳代謝,目前產業又充滿生機。皮革鞣製加工業是湘潭市湘鄉新形成的優勢產業,前景看好,但也有環境污染問題。怎麼發展這兩個特殊產業呢?在「既要發展、又要環境」的原則下,政府有必要採用「科學規劃、統籌兼顧、有利發展」的剛性管理模式進行管理與服務。
5、政府應打造出公平、和諧的經濟環境和經濟秩序。在這方面筆者有點點見解:政府在對企業實施優惠扶持政策時,應使企業在規范管理、依法交納稅費的前提下,享受的優惠主要用於企業擴大再生產。政府應加強軟環境治理,盡量減少企業不應有支出和損失。因為,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相對競爭對手而言,湘潭企業少一點負擔和生產經營成本,就多一點競爭力;反過來,多一點負擔和生產經營成本(如過路過橋費較多),也許在經濟收縮時期就成為了企業的致命因素。政府在扶持優勢產業中的小企業和個體戶時,也應注重規范管理,打擊假冒偽劣,維護優勢產業品牌形象。
Ⅲ 湖南長沙、湘潭、株州其三合一,主要發展趨勢,目的!
談長株潭一體化,首先需要討論的問題是:行政區經濟與區域經濟一體化
中國從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轉型的過程中,一個過渡的中間經濟形態,到目前為止我們的關注和研究還非常不夠,就是中國特色的「行政區經濟形態」。這是一種由於我們的行政區劃體制所帶來的對城市-區域經濟發展、規劃建設管理產生很大影響的經濟形態。
區域經濟學家劉君德教授認為,所謂「行政區經濟」,是指由於行政區劃對區域經濟的剛性約束而產生的一種特殊區域經濟現象,是我國區域經濟由縱向運行系統向橫向運行系統轉變過程中出現的一種區域經濟類型。「行政區經濟」現象的典型表現可以歸集為五個方面:一是企業在競爭中滲透著地方政府經濟行為;二是生產要素在跨行政區的流動過程中受到地方政府的阻滯;三是行政區之間的產業結構同構化現象十分明顯,經濟結構呈穩定狀態;四是經濟中心和行政中心表現出高度的一致性;五是行政區邊界經濟的衰竭性。
從理論上分析,在一國之內,如果沒有地方政治上的分割,不同行政區域之間的經濟運行一般不會出現分割現象,而是按照區域經濟一體化或經濟區網路的規律組織經濟運行。然而,在我國,由於特殊的歷史與體制背景,各級行政區的經濟功能十分突出,政府幹預經濟的行為十分嚴重。正是這種行為,使行政區劃界線如同一堵「看不見的牆」對區域經濟橫向聯系產生剛性約束,跨區域流動嚴重受阻,一體化難以實現。可見,行政區經濟是與區域經濟一體化相對應的一個概念。
所以,思考長株潭一體化,首先要清晰的就是這種行政區經濟和區域經濟一體化之間的不同含義。長株潭一體化之目的應是從行政區經濟形態走向區域一體化經濟形態。
雖然長株潭三市從工業布局來看,長沙主要以電子信息、機械、食品為支柱,株洲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有色冶金、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非金屬礦物製品業為支柱,湘潭則以黑色冶金、化學原料及化學製品製造業為主體。根據聯合國工發組織推薦使用的結構相似系數計算,長沙與株洲結構相似系數為0.409,長沙與湘潭、株洲與湘潭的結構相似系數分別為0.248和0.245,總的來看結構相似程度較低。
但是盡管長株潭三市之間產業結構雷同現象並不嚴重,但產業關聯程度也不高,且缺乏在全國同行業有影響的優勢產業群和大型企業集團。值得注意的是,長株潭在發展過程中並沒有形成緊密的產業聯系,產業前後關聯效應不強。高新技術開發區的特色尚不明顯,缺少大型龍頭企業、著名高科技品牌及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科技產品。
產業集群是區域競爭力的核心戰略,這種行政區經濟形態導致湖南工業集群度不足。湖南沒有出現生產相近或相關類別產品的大量企業地域上相對集中,企業間競爭激烈或者密切縱向分工,產品生產規模和市場佔有快速擴展,企業總體經濟效益良好的產業集群現象。
行政區經濟破局
長株潭三市在空間上呈現「品」字結構,城市之間的距離為35公里,就城市群的組合形態看在全國是獨一無二的。湖南省城鄉規劃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湖南方圓建築工程設計事務所總規劃師譚克修在和記者交談時,他更看好以長沙為中心城市圈的發展,他認為從城市首位度,即從城市體系中首位城市與第二大城市的人口規模之比,並在一定程度上體現出城市體系中城市人口在首位城市的集中程度來看,長沙的90分鍾交通圈已經包括了湖南周邊的主要地級城市,這在目前中國二級城市中,長沙是領先的。一個更重要的是長沙是一個消費型城市,第三產業在產業結構中的比重最大,產業結構比較合理。
目前長株潭一體化的操作模式,是通過城市群圈的建設來突破原來的行政區經濟對產業結構和集群的影響,或者說是通過城市化來實現工業化。根據湖南發改委的設想,長株潭經濟一體化要在中部城鎮圈上形成增長極,要在產業集群化上取得突破性進展,「十一五」期間,長株潭要努力成為中部地區先進製造業中心和現代服務業中心。已經非常明確地顯示未來長株潭作為中國製造業中心的框架。但是這種以行政規劃本身的推動形成的區域經濟一體化,是否會成為另一個更大一點的行政區經濟形態,還需要進一步觀察。
「在現行的體制下,必須承認每一個行政區都有自己的區域利益,行政區劃對區域合作的影響是不可避免的。」此前,湖南省省長周伯華曾經指出。
而民革湖南省委在最新的《關於長、株、潭城市群經營過程中的若干問題與建議》調研報告中也提出了相似的問題。「體制的刀子不動,生產要素在地區之間流動的制度成本很高,到一定程度,經濟一體化的推進就會陷入停滯,甚至發生逆轉。」
湖南省提出,「十一五」期間,長株潭力爭工業增加值年均增長18%左右,3市GDP年增幅高出全省2-3個百分點,GDP佔全省比重達到40%,到「十一五」末(即2010年)經濟總量超過武漢,成為中部地區最具競爭力和發展潛力的區域增長極。這一目標的實現,關鍵在於長株潭一體化,能否破局中國轉型經濟過程中行政區經濟這一中間形態。
如何通過開放,規劃區域統一的市場,國際上有不少成功的經驗。例如美國舊金山灣區聯合政府,這是一個在州政府之下、管轄102個城市政府、具有某些跨界功能的區域性組織。環境規劃治理、交通、水利等公共工程的統一規劃建設,都由這個組織與102個城市充分協調、取得共識後實施的,非常有效。美國其他城市和發達國家(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澳大利亞、日本等)的許多城市都有這樣的聯合組織。
長株潭一體化正在進行這樣的實踐。例如由省委省政府出面組織協調領導小組,規劃並實施三市的統一供水,統一供氣和統一供電,統一公交系統,統一污水治理等公共事業建設。
湖南商學院經濟管理研究所所長柳思維教授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尤其強調湖南現有的市轄縣體制弊病多多,與生產力布局的變化及市場經濟發展規律不相適應,束縛了一些縣域經濟優勢的發揮。
所以,中部崛起的重點還是開放,對外實行市場開放,對內降低行政交易成本。這對湖南來說,是一次挑戰,對全國來說,是重要的經驗。
--------------------------------
所以長株潭的一體化是經濟的提升,工業化的發展,到時候你們就不需要出遠門打工了。一體化實現一個統一的經濟市場、人才、物流、金融、信息等的一個統一,減少交易成本。一體化並不是真的在行政區劃上取消這些城市,而是在最大層面上實現三市的協調發展,省會還是長沙,暫時不會有直轄市的概念,成為直轄市,不是又把這幾個城市從周邊經濟中割裂了么?再說了,國家也不要那麼多直轄市,有四個不少了。
Ⅳ 湘潭有哪些大型企業
大型的企業主要有這幾個: 湖南南天實業股份有限公司、湘潭市城市中心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湘潭市城市建設投資經營有限責任公司 、湘潭市市場服務中心、 湘潭中環水務有限公司、湘潭電化集團有限公司、湘潭電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湘橋發展股份有限公司等。
拓展資料
1. 湘潭國際企業中心 :我們的項目位於湘潭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中心區湘潭雙馬工業園區,迅達大道以北。企業中心佔地120餘畝,建築面積約30萬平方米。現有12棟樓,包括8個車間、1個會展中心、1棟辦公樓、1棟宿舍樓和1個配套服務室。廠房一層高6.2m,可分上下兩層。 2-6層樓高3.8m。會展中心一層高5.4m,二層高4.2m,3-11層高3.6m。立柱間距:9m,大大提高了空間的組合利用率。客梯與貨梯分離,安全方便。
2. 湘潭,簡稱湘潭,是湖南省下轄的地級市。因盛產香蓮,又被稱為「蓮花城」、「潭城」。轄湘潭縣、韶山市、湘鄉市、玉湖區、岳塘區5個縣(市)。湘潭市總面積5006平方公里,其中市區面積168.21平方公里,建成區面積79.2平方公里。 [46]根據第七次人口普查數據,湘潭市常住人口為2726181人。2020年湘潭地區生產總值將達到2343.1億元。
3. 湘潭縣建於南朝,至今已有1500多年的歷史。是湖湘文化的重要發祥地,是中國紅色文化的搖籃。有「小南京」、「金鄉潭」之美譽。 「湖南好水千年,天下英雄多」。湘潭偉人如星辰——蜀漢名臣姜萬、晚清重臣曾國藩、文化名人齊白石、一代領袖毛澤東、彭德懷、黃功略、譚政等都出生在這里。湘潭是長江中游城市群成員,國家長株潭城市群「兩型社會」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中心城市。先後榮獲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全國文明城市等榮譽。 2016年12月7日,湘潭被列為第三批國家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驗區。 2018年11月,入選中國城市綜合小康指數百強。
Ⅳ 湘潭九華經濟區有哪些企業
1、2006年浙江吉利控股集團——項目名稱:湖南吉利汽車部件有限公司——投資額:50億
2、2006年湖南開啟時代電子信息技術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時代軟體園——投資額:3億
3、2006年湖南恆潤高科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恆潤高科有限公司
4、2006年湘潭宏大真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湘潭宏大真空技術股份有限公司
5、2007年韓國三星集團株式會社——項目名稱:湘潭愛銘數碼電子有限公司——投資額:2.3億
6、2007年台灣欣興集團等多家台資企業——項目名稱:全創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額:23億
7、2007年中冶京誠湘潭鋼鐵有限公司——項目名稱:中冶京誠(湘潭)重工設備有限公司——投資額:20億
8、2008年湖南金海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金海重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投資額:5.5億
9、2009年江麓機電科技(集團)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江麓重工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額:3.5億
10、2011年浙江利歐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利歐泵業有限公司——投資額:5億
11、2011年中國興業太陽能技術控股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湖南興業太陽能科技有限公司——投資額:15億
12、2011年北京桑德環保集團——項目名稱:湘潭靜脈產業園——投資額:60億
13、2011年美國塔奧(上海)汽車技術服務公司——項目名稱:塔奧地通金屬構件生產基地——投資額:6億
14、2011年中聯重科和長沙鑫豐投資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泰富重工港口礦山成套裝備生產基地——投資額:35億
15、2011年藍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名稱:藍思科技手機面板生產基地——投資額:72億
16、2011年沈陽人和機械製造有限公司——項目名稱:沈陽人和機械製造項目——投資額:4億
17、2011年青島海立美達股份有限公司——項目名稱:鋼板、鈑金件成套生產配送基地項目——投資額:2億
(5)湘潭高端工業存儲擴展閱讀:
湘潭九華經濟區相關延伸:湘潭九華經濟區簡介
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於2003年11月6日,成立之時名為湘潭九華經濟區,2011年9月25日經國務院批准九華工業園區升級為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
湘潭九華經濟技術開發區是長株潭城市群國家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綜合配套改革試驗區的五大示範區之一,也是省政府批准設立的台商投資區。
Ⅵ 湖南地區哪些地區工業比較發達
湘潭,湘潭是一座工業城市,擁有六大廠礦,其中不乏著名的廠礦。湘潭電機廠,曾經享譽全國的「全國六大電機廠之一」,現在叫湘潭電機股份有限公司。湘潭鋼鐵廠,華菱鋼鐵集團的重要部分。還有湘潭紡織廠,湘潭錳礦等等。湘潭在去年曾被某媒體評為中國最具潛力的20個工業城市,排名第二。
Ⅶ 長株潭城市群的產業發展
在實際傳統產業基礎方面,長沙以電子信息、工程機械、食品、生物制葯為主,株洲以交通運輸設備製造、有色冶金、化工原料及陶瓷製造為主,湘潭以黑色冶金、機電與機械製造、化纖紡織、化學原料及精細化工為主,其規模和比重在各自城市基礎工業方面均為主導部分。針對未來的發展方向,長沙提出「重點加快天心生態新城建設,推動一體化進程在地理空間上的實質性進展」、「以高新技術產業為主導,製造業和服務業為主體」;株洲推出「東提西拓,合攏三角」和「打造軌道交通設備製造業基地、突出有色深加工、化工、陶瓷產業優勢」;湘潭提出了「東擴西改」和「建設先進製造業中心、現代物流中心、生態休閑中心」。 最早期的概念中,長株潭城市群指的是長沙、株洲、湘潭三市。但是,按照湖南省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這一范圍擴大了很多。區域規劃確定的長株潭城市群,是指『3+5』城市群的規劃范圍。這一范圍包括: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轄區和益陽、婁底、岳陽、常德、衡陽5市的大部分地區,即湖南東部城鎮密集地區。
按照這一區域規劃,長株潭城市群面積為9.6萬平方公里,其中,長株潭三市市域面積為2.8萬平方公里。
為什麼會作這樣的調整呢?據了解,按照國務院批準的《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長株潭城市群區域由規劃范圍和協調規劃范圍組成。其規劃范圍為長沙、株洲、湘潭三市行政轄區以及岳陽的湘陰、汨羅、雲溪區、屈原管理區和益陽赫山區的部分地區,協調規劃范圍為岳陽、益陽、婁底、常德、衡陽的大部分地區。為了保證國務院批準的規定的實施,實現湖南共同富裕,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將范圍擴大了。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確定城市群核心區面積為8448.14平方公里。
這一核心區,包括長沙市、株洲市、湘潭市市區,望城區、瀏陽市、醴陵市、韶山市、湘鄉市、寧鄉縣、長沙縣、株洲縣、湘潭縣、赫山區、雲溪區、湘陰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的一部分。
這意味著,岳陽雲溪區、湘陰縣、汨羅市、屈原管理區和益陽赫山區的部分地區,躋身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將城市群核心區劃分為四大類功能分區:
禁止開發區:包括飲用水水源保護地、自然保護區、森林公園、濕地公園、重點公益林地、坡度25度以上的高丘山地、著名風景區、泄洪區、滯洪區、重要濕地、相對集中連片的基本農田保護區等。
限制開發區:包括基本農田保護區以外的各類宜農土地、坡度在15-25度之間的丘陵山地、生態脆弱地區等。
重點開發區:包括長沙黃花、黃興、 榔梨、含浦、坪塘、雷鋒、白箬鋪、夏鐸鋪地區,株洲天元、白井、南洲、黃泥坳地區,湘潭河東、易俗河、九華、楠竹山地區,益陽滄水鋪,岳陽界頭鋪等。
優先開發區:包括三市的建成區及湘潭縣、望城區、株洲縣、長沙縣城現狀建成區。
「一帶五區」:近中期重點建設區域
長株潭城市群近中期建設將從何處著手?王扣柱透露,近中期建設的重點地區為「一帶五區」:即湘江生態經濟帶和大河西、雲龍、昭山、天易、濱湖五大示範區。
湘江生態經濟帶:從長沙月亮島到株洲空洲島,面積128公里。
大河西示範區:以長沙高新、金洲,益陽高新,常德德山等為核心區域的先進製造業走廊,重點發展機械製造、新能源、電子信息,輻射帶動益陽、常德等地區。
雲龍示範區:包括株洲的雲龍和清水塘,雲龍重點發展先進製造業和臨空產業、清水塘依託循環經濟試點發展新型產業。
昭山示範區:自長沙暮雲,至湘潭昭山、易家灣、九華,建設生態宜居新城。
天易示範區:位於株洲天元區和湘潭易俗河之間,重點發展機電製造、加工、環保現代物流等產業。
濱湖示範區:包括岳陽的湘陰、汨羅、望城的部分區域和城陵磯臨港產業新區,建設長株潭產業轉移承接基地、再生能源產業基地、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基地、健康休閑服務基地。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的期限分為四個,分別是:2008-2010、2011-2015、2015-2020、2020。
王扣柱指出,湖南省將建立三項制度,確保規劃實施。這三項制度是:示範區所有建設項目和用地都必須符合區域規劃、城市群國土規劃和土地利用總體規劃要求;建立省市規劃局長聯席會議機制,8市規劃局接受省建設廳和省長株潭規劃局的雙重業務領導;實行長株潭核心區空間動態管理。
《長株潭城市群區域規劃條例》修訂完成後,省政府將出台《條例實施細則》,明確區域規劃的權威性和實施剛性。
湖南省將同步組織修編8市城市總體規劃、啟動「3+5」城市群國土利用規劃,爭取3年內完成。目標
1.形成長株潭三市空間布局合理、功能健全、基礎設施完備和共建共享、生態環境共存共生、要素市場一體化、產業發展一體化的高效率、高品質的多中心型城市群地區。
2.形成以長株潭三市城區為增長核、以三市間的快速交通設施(高速公路、快速路、軌道交通)為紐帶的核心區組團,以鐵路和高速公路為發展軸向周邊地區放射的城鎮網路群體。
3.發展成為經濟繁榮、能提高吸納就業能力和有良好的人居環境,污染得到綜合治理、人地關系協調的體現科學發展觀的示範型城市地區。
4.發展成為在華中經濟圈中具有舉足輕重地位、在國內具有很強競爭力的組群式的特大型城市化地域之一。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規劃范圍內2020年人口規模控制在700-750萬人之間。根據高方案指標預測,核心地區國內生產總值(GDP)規劃2010年達到3757億元以上,GDP增長速度達到13%以上;到2020年增長為4542.81億元以上,GDP增長速度為7.8%以上,三次產業比例到2010年為9:50:41,2020年為5:45:50;三次產業具體指標到2010年一產為198.39億元,二產為1102.19億元,三產為903.79億元;到遠期2020年一產為227.14億元,二產為2044.26億元,三產為2271.4億元。
人均GDP規劃到2010年為4萬元人民幣以上,到2020年達到6萬元人民幣以上。
區域城鎮發展的空間組織
保持和加強以京廣鐵路、京廣高鐵、京港澳高速公路、京港澳高速公路復線、南嶽高速公路、107國道及湘江生態經濟帶為主軸線的突出地位,繼續促進這條軸線的集聚和輻射作用,以這條軸線為核心和紐帶促進三市經濟的一體化。
積極打造兩條次軸線(即以319國道、320國道和上瑞高速公路為軸帶),作為次級密集發展軸帶和主軸線的補充,規劃期內較大幅度地推動沿線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促進區域城鎮的協調發展和城鎮等級結構的改善。
同時,以兩條輔軸(即湘鄉—韶山公路和106國道)為紐帶,聯系和輻射廣大的三市市域地區。最終形成以長沙、株洲、湘潭為核心和中心結點的放射狀城鎮布局,以三縱兩橫(即一主兩次兩輔)的「冉字型結構」支撐起整個區域的城鎮發展空間。
區域城鎮發展的等級結構規劃
長株潭地區城鎮將形成省域中心城市組群(屬於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區域中心城市-重點鎮-一般建制鎮四級結構。
1.第一級——省域中心城市組群
即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是一個由長、株、潭三市城區和若干緊密關聯的周邊組團構成的多核組團式中心城市,共同承擔省域中心城市的功能(含長沙縣城區、望城縣城區、湘潭縣城區和株洲縣城區和若干小城鎮)。
2.第二級——區域次中心城市共8個
一是包括韶山城區、瀏陽城區、寧鄉縣城、醴陵城區、湘鄉城區、攸縣縣城,是本地區省域中心城市以外、具有縣和縣級別以上地域范圍意義的區域性次級中心城市,共6個。
二是包括茶陵縣縣城、炎陵縣縣城等縣域中心城市,共2個。
3.第三級——重點城鎮共48個
一是包括具有省級影響的重點城鎮17個。
二是包括具有地級市市域影響的重點城鎮31個。
4.第四級——般建制鎮85個
在現有基礎上通過行政區劃的適當調整,進行撤鄉並鎮合並而成85個一般建制鎮(對三市總體規劃確定的建制鎮略有調整)。(小標)實施區域城鄉統籌的城鎮化發展戰略目標
2005年區域城鎮化水平約為45%,2010年約為57%,2020年為60%—62%,考慮暫住流動人口因素,高限設定在65—75%。遠景城市化發展水平達到85%左右。
積極推進城鄉統籌,制定城鄉統籌的城鎮化發展戰略,必須貫徹如下原則:
把加快鄉鎮企業二次創業和推進城鎮化結合起來,推進工業化。把發展高新技術產業、農副產品加工業作為再次創業的突破口,加快發展農村第三產業。將人口流動與城鄉建設相互結合,形成長期持續的經濟增長點。將農村要素流動和農業發展有機結合,繁榮農村經濟。以城鄉一體化為導向,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形成有利於城鄉統籌推進城鎮化的體制和政策環境。(小標)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人口和用地規模控制指標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空間結構框架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空間結構框架規劃確定為:「以周邊良好的生態環境為背景,以長株潭北、西南、東南三個功能區為主次核心,三市結合部金三角地區為綠心,突出長株潭北核(長沙)的核心地位,城市中心組團、片區組團和小城鎮發育相對完善,區域基礎設施網路發達,各類空間協調發展,區域整體功能互補契合,生態循環良好的特徵型、網路型的城市化地域,概括為一主兩副環綠心的空間結構」。「一主兩副環綠心」的空間結構包括了三個主中心組團、四個次中心組團以及十九片區組團和25個小城鎮組團。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北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北核功能區,即長沙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長沙河東中心城區、長株潭次中心長沙河西新城(已含雷鋒鎮)、長株潭次中心長沙星馬新城、高塘嶺組團(已含望城區高塘嶺街道)、星城組團(已含白沙洲街道)、含埔組團、坪塘組團、丁字組團(已含丁字灣街道)、撈霞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三個鄉鎮,即黃興鎮、烏山鎮、黃金園街道。
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13個小城鎮,即干衫鎮、雨敞坪鎮、蓮花鎮、白箬鎮、新康鎮、靖港鎮、喬口鎮、銅官鎮、茶亭鎮、橋驛鎮、北山鎮、安沙鎮、青竹湖鎮。該功能區屬於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省級政府主責監管,放手發展,由市級政府自主發展;要求全面執行城市建設標准,引領人居環境品質向較高層次提升,起到區域示範作用,並為高新技術產業和高端服務業留足用地。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西南副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西南副核功能區,即湘潭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湘潭河東城區(已含雙馬鎮)、長株潭次中心湘潭河西城區(已含雨湖區的長城鄉、先鋒鄉、護潭鄉等)、昭山—易家灣組團、鶴嶺組團、易俗河組團、河口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一個行政鄉,即河口鄉。西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2個小城鎮,即梅林橋鎮、姜畲鎮。
西南副核心功能區屬於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省級政府實行扶持和政策傾斜,由市級政府自主發展;為促進經濟快速協調發展,實現區域統籌發展,對其經濟社會發展項目提供重點政策扶持,並使其在項目、投資和基礎設施建設方面享有優先權,通過多方努力,提高其社會經濟發展水平和城市規劃建設水平。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東南副核功能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東南副核功能區,即株洲城市功能區,主要包括長株潭主中心株洲河西城區、長株潭次中心株洲河東城區、栗雨組團、石峰組團、田心組團、荷塘組團、楓溪組團、淥口組團以及周圍空間緊密聯系、功能互補的三個小城鎮,即馬家河鎮、群豐鎮、雷打石鎮。西南核功能區主要輻射的城鎮則還包括周邊區域內呈空間離散分布的與之功能配套協作的2個鄉鎮,即南陽橋鄉和白關鎮。
東南副核心功能區屬於省級政府提供發展指引,城市政府主導發展地區,規劃控制要求是控制土地資源的合理利用,為高新技術產業發展預留足夠的用地。進一步提升城市建設水平和檔次,建設優良的人居環境,保護生態環境。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綠心功能區,即三市結合部金三角地區的范圍和控制、引導要求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地區的綠心功能區,主要是指三核之間的交界地帶,三市結合部,包括:城南組團(原暮雲組團)、新暮雲組團(已含暮雲鎮)、九華組團以及白馬鎮、跳馬鎮、雲田鎮、仙庾鎮、龍頭鋪鎮、響水鄉、響塘鄉等鄉鎮區域范圍。
該區域是長株潭城市群的「綠肺」,包含區域綠地和生態保育、休閑度假兩類主要功能。其中區域綠地屬於省級政府對資源環境保護進行監督控制、城市政府建設管理地區,原則上進行低密度生態型建設,對城市總體規劃中劃定的區域綠地、各類國家和省級風景名勝區、自然保護區和森林公園等地區,要按照相關法規嚴格保護;生態保育和休閑活動功能區則屬於由省級政府對該地區的發展類型、控制規模和生態環境要求提供發展指引,由城市政府按照指引要求加強管治的地區。
規劃建議省政府在明確綠心范圍和整體功能定位後,進一步委託相關部門編制具體的綠心地區建設控制規劃,以統一指導該地區有序的保護利用和綠化建設。
長株潭城市群核心區空間結構的演進時序
長株潭城市空間形態的演進應以三市城市現狀用地為基礎,逐步向外擴張,總體呈現出三核同步增長,遠期和遠景逐步向綠心發展。
演進態勢、具體空間結構發展時序如下:
1.2002~2010年以長沙中心城區、湘潭城區、株洲城區為核心,採取局部內涵式的緊湊集中發展,引導有序外延,重點建設三市各自環線、三市間公路外環、潭望高速公路等基礎設施建設項目。推動湘潭-株洲聯合發展,搞好湘潭和株洲的路網銜接和空間隔離,預留三核中間地帶的發展空間,為未來多種發展模式提供可能性。
2.遠期(2011~2020年)長沙主要向東發展,並加快向南發展;湘潭主要向北發展,兼顧向東;株洲主要向河西發展,搞好與湘潭的路網和綠色空間的銜接,適度向北,考慮與長沙市東部開發區功能和道路上的銜接。營造三核相向發展的演進態勢和空間框架,在三核中間地帶開辟文化娛樂、旅遊度假和生態保護區域,並保留三核中間地帶與三市原中心城區的隔離空間。
3.遠景(2021~2050年)長沙、湘潭、株洲城區形成三核,並繼續相向發展,逐步形成具有良好生態環境為背景的綠心,並在中間鑲嵌若干高品質的新型城市功能區。
長沙:錯位發展的重點是以省會長沙為發展核心和龍頭,分層次、有重點的向株洲和湘潭等周邊地區輻射。將長沙建設成為科技教育研發中心、商務金融中心、區域物流樞紐、服務外包基地、文化娛樂中心和中南地區國際化大都市。要以長沙在湘高校、科研院所、高科技企業為基礎,加快科技教育和研發發展,打造湖南科技教育和高技術服務的高地。商務金融業要以芙蓉路為主軸,吸引世界優秀金融企業來湘發展,打造中部世界金融中心;銀行業要重點推進城市商業銀行、農村信用社改革重組,加速金融現代化,提高金融效率,拓寬金融服務領域,增加服務品種;證券業重點發展企業改制輔導、股權分置改革、上市保薦、私募及並購重組、風險投資等投資業務;保險業重點開發新產品和發展各類公司、機構。物流業重點建設好長沙金霞、長沙空港物流區;加快物流公共信息平台系統建設、多式聯運、轉運設施建設及物流高新技術建設;以空港快速發展為基礎,以黃花機場為節點,發展高時效、高附加值貨物的多式聯運業務及其設施建設。服務外包業要培育具有湖南特色和國際競爭力的品牌,壯大長沙服務外包集聚區,把長沙建成中部地區最大的承接服務外包的基地城市,躋身全國服務外包十強示範城市;重點扶持加快長沙高新區服務外包示範區、青竹湖服務外包示範區等服務外包示範企業,形成一批服務外包龍頭企業。
株洲:要以老工業基地和交通樞紐為依託,重點發展交通運輸、物流配送、研發設計、職業教育、節能環保、信息咨詢、服飾商貿等生產性服務業。依託鐵路交通優勢,構築便捷、互補的物流網路,重點建設石峰物流園、蘆淞商貿物流中心、株洲神農醫葯食品物流中心等;與長沙、湘潭、衡陽、郴州聯手,打造旅遊精品線路,早日實現旅遊資源、產品和市場的一體化;加快職教大學城建設,要將其打造成全國聞名的職業教育基地;加快建設以株洲大橋兩端長江路和建設中路為主的中央商務區,將其建成國際性或全國性軌道交通、服飾、中華文化等論壇定期或不定期的舉辦地;興建服飾批發倉儲物流中心,發展零售多業態。
湘潭:要以老工業基地為依託,重點發展與製造業相關的物流配送、科技研發、信息咨詢、電子商務、金融、會展、專業服務等生產性服務業。結合湘潭的實際,要重點建設九華創新創業服務平台,積極培育園區科技創新服務體系,開發建設物聯網項目及服務應用平台。
Ⅷ 江波龍估值過高不能上市
蔣伯龍的電子上市申請已被深交所正式受理。
深交所正式受理深圳江博龍電子股份有限公司創業板上市申請..江波龍電子本次上市擬募集資金15億元,用於投資江波龍中山存儲產業園二期建設項目、企業級和工業級存儲研發項目、補充流動資金。
江博龍電子成立於1999年,主要從事Flash和DRAM存儲器的研發、設計和銷售。公司形成了四大產品線:嵌入式存儲、固態硬碟(SSD)、移動存儲和記憶棒。旗下擁有工業存儲品牌FORESEE和國際高端消費存儲品牌Lexar(雷克沙),提供消費級、工業級、車載級存儲和工業存儲軟硬體應用解決方案。
據悉,江博龍從事Flash和DRAM存儲器的研發、設計和銷售,主要採用無晶圓廠商業模式,為消費電子、工業、汽車等客戶提供存儲晶元和產品。形成了嵌入式內存、固態硬碟(SSD)、移動內存、記憶棒四大產品線,擁有工業內存品牌FORESEE和消費級內存品牌Lexar(雷克沙)。
招股書稱,數據量的爆發式增長刺激了對內存的需求。2018年、2019年和2020年,江波龍電子的營業收入分別為422,834.66萬元、572,053.03萬元和727,590.41萬元,2019年和2020年的增長率分別為3300元。同時,公司綜合毛利率分別為7.62%、10.71%、11.96%,整體毛利率呈上升趨勢。
目前,江波龍電子已與華勤科技、文泰科技、祁龍科技、天龍移動、沃特世、中諾通信、何苗通信等領先的ODM廠商形成了穩定的合作關系。,而行業級的內存已經進入語音控股、中興通訊、烽火通信、三星電子、TCL、創維、海爾、海信、小米、位元組跳動、螢石網路、Roborock、科大訊飛、聯想等消費者記憶的客戶包括JD.COM、亞馬遜、沃爾瑪、百思買、OfficeDepot、史泰博、B&H等知名零售商。
Ⅸ 湘潭有哪些大型企業
經濟概況
「十五」以來,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確領導下,全市人民認真貫徹執行國家和省一系列重大決策和工作布署,全面落實科學發展觀,積極建設「湖南先進製造業中心」、 「湘中南現代物流中心」和「長株潭生態休閑中心」,努力加快工業化、農業產業化、城鎮化進程,全面落實省、市實事工程,克服了國際局勢動盪、重大災害干擾和自然資源制約帶來的一系列困難,實現了經濟社會的全面協調快速發展。
一、綜合
經濟實力顯著增強。2005年,湘潭市生產總值達367.03億元,比2000年增長74.3%,「十五」期間年均增長11.8%,增速比「九五」時期提高3.7個百分點。主要經濟指標佔全省比重加大、位次前移,其中:生產總值在全省的比重由2000年的5%提高到6%,總量排位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規模工業產值的比重由2000年的6.9%提高到8.1 %,總量排位由第6位上升到第4位。地方財政收入的比重由2000年的2.8%提高到3.4%,總量由第11位上升到第7位。進出口總額的比重由5.57%提高到11.1%,總量保持在前三位。
結構調整穩步推進。產業結構進一步調整優化,三次產業結構由2000年的17:36:47調整至2005年的15.2:43.3:41.5,二產業比重有了較大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快速發展,高新技術產品增加值占工業增加值比重由2000年的19.5%上升至33.7%。城鄉結構進一步調整,2005年末城鎮化率達42.5%,比2000年提高11.65個百分點。
改革開放取得較大突破。國有企業改革進一步深化,全市近90%的市屬國有中小企業完成改制任務。積極支持中央、省屬大中型企業推進主輔分離、輔業改制及剝離社會職能。通過改制,化解企業債務包袱60多億元,補償安置職工6萬多人,盤活存量資產和閑置資產近40億元。糧食流通體制改革和農村稅費改革成效明顯。行政體制、財政體制、投融資體制等各項改革取得較大成效。對外開放步伐加快,經濟外向度大大提高,2005年末全市外貿依存度達15.1%。招商引資碩果累累,五年間累計引進到位外資5.1億美元,年均增長34.4%。
民營經濟、園區經濟不斷發展壯大。2005年末,全市民營經濟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比重接近50%,比2000年提高10個百分點。園區經濟不斷壯大。2005年實現工業總產值 29.9億元,比上年增長61%。
社會保障體系不斷健全。全市參保企業退休人員養老金和國有企業下崗職工基本生活費做到了按時足額發放。城市最低生活保障范圍擴大、標准提高,做到了應保盡保。城市職工醫療保險平穩運行,並先後啟動了工傷、生育保險。2005年,全市企業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參保人數達21.5萬人,比2000年增加3.8萬人;參加基本醫療保險人數29.6萬人,增加26.2萬人。5年來,全市共改造擴建農村敬老院26所,新增床位1300張。
就業緊張局面有所緩解。通過實施「城區五萬人就業工程」,5年內新增城鎮就業人員19.2萬人,城鎮登記失業率控制在4%以內。
二、農業
農業生產穩定增長。2005年,全市完成農林牧漁業增加值55.8億元,比2000年增長31.5%。主要農產品產量均有所增長,其中:糧食總產量155.6萬噸,比2000年增長12.4 %;蔬菜118.7萬噸,增長49.6 %;水果3.77萬噸,增長69%;出欄肉豬541.16萬頭,增長37%;出籠家禽1100萬羽,增長25.5%;水產品6.89萬噸,增長23%。
農業結構繼續優化。以「稻—菜」、「菜—菜」「蓮—菜」等耕作模式為主的稻田耕作制度得到進一步發展。全市優質稻種植173.6萬畝,占水稻種植比重達53.8%。水果、蔬菜、花卉苗木、葯材等經濟作物面積比2000年大大增加。生豬養殖加工業實施的「公司+協戶+農戶」的運作模式發展良好,涌現了一批帶動作用較強的龍頭企業。2005年畜牧業及相關產業產值突破50 億元,占農業總產值比重由2000年的48.7%提高到54.2%。5個千畝以上的特色優質農產品示範基地取得較好經濟效益。
農業綜合生產能力逐步增強。5年間,我市農村電網建設與改造、農業綜合開發、水利建設、退耕還林及長江防護林、農村生態能源建設、農業機械等項目投資15億元。2005年末,全市農機總動力達161.3萬千瓦,比2000年增長70.9%。5年間新增電排裝機容量1.7萬千瓦,新增灌溉面積3500公頃,硬化各類渠道1923公里,田園化2.8萬畝,旱澇保收面積達179萬畝。到2005年止,全市累計建設沼氣池13萬個。
三、工業
工業生產高速增長。2005年,全市全部工業總產值完成475億元,5年平均增長20.7%。全部工業增加值由2000年的53.6億元增加到134億元,年均增長15.8%。規模工業企業由388戶增加到460多戶。規模工業產值2005年達380.87億元,年均增長24.8%。工業支撐作用進一步強化,2005年,工業增加值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36.5%,比2000年提高8.4個百分點。
經濟效益顯著提高。「十五」期間是我市工業企業效益狀況最好的時期,5年內全市規模以上獨立核算工業盈虧相抵後共實現利潤38.1億元,扭轉「九五」時期連年虧損局面。工業經濟效益綜合指數由2000年的76.5%提高到2005年的146.2%。
企業投入加大。通過狠抓項目建設,工業技改投入逐年增加,由2000年的10億元增加到2005年的81.64億元,5年內共投入技改資金183.4億元,比「九五」增長3.2倍。湘鋼500萬噸鋼改造工程、電廠一、二期工程、江南汽車九華生產基地轎車項目投入均在40億元以上。製造業信息化工程全面鋪開,19家企業進入國家、省級示範企業行列。
支柱產業發展壯大。通過「十五」期間的加速發展,全市已基本形成了冶金、機電、化纖紡織、新材料等支柱產業。2005年,四大支柱產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56億元,比2000年增長3.5倍。
四、固定資產投資
投資規模不斷擴大。5年間全市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完成527億元,是「九五」的2.2倍。城鎮以上共有1761個項目建成投產,其中基本建設項目482個,更新改造項目1073個。
城市面貌煥然一新。5年間全市投入城市建設資金42.8億元,比「九五」增長4倍。城區面積由45平方公里擴展到76平方公里,展示和代表湘潭開放與發展形象的河東新區基本建成。5年新增城市道路60公里,新、改、擴建城市主次幹道和連通道40多條。三大橋建成通車,四大橋開工,城市二環線、湘江生態經濟帶等重點工程建設進展順利。市政設施日益完善,河西污水處理廠一期工程正式運行,河東水體凈化工程啟動,雙馬垃圾場一期工程交付使用,城市天然氣工程實現供氣。完成景觀道建設20餘條,新建和改造10多個綠化廣場和10多個市民休閑小游園,提質改造小街小巷120餘條。人民大廈、廣電中心、夢澤山莊、東方紅廣場等一批文化設施和大型標志性建築相繼建成並投入使用。順利完成省級園林城市、省級文明城市的創建任務。
五、國內貿易
消費品市場較為活躍。2005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額113.3億元,比2000年增長63.5%,年均增長10.3%。分行業看,批發零售貿易業零售額88.13億元,比2000年增長65.4%;餐飲業零售額20.5億元,增長138%。
重點物流項目建設步伐加快。和順石油物流、步步高物流配送、湖南三和醫葯物流、大漢鋼材物流等10個首批認定的重點物流項目目前已有8個開工,累計完成投資3億多元。其中和順石油物流第一期、湘潭港綜合物流第一期工程均已完成並投入運營。
六、對外貿易和旅遊
對外貿易飛速發展。「十五」時期是我市對外貿易歷史上發展最快的時期。進出口貿易總額達20.5億美元,年均增長36.7%。2005年,全市外貿依存度達15.1%,比2000年提高9個百分點。
招商引資成績顯著。5年來,全市累計批准外商投資企業161家,直接利用外資5.1億美元,比「九五」時期增長1.7倍,年均增長34.4%。引進吸納內資122億元,為「九五」時期的3.3倍。外商投資企業入庫稅收貢獻率連年提高,2005年達到2.2億元,為2000年的4.7倍。引進戰略投資夥伴邁出可喜步伐,5年共引進跨國集團、國內500強企業16家。
對外經濟技術合作與交流取得進步。已有9家市內企業在亞洲、歐洲、非洲等9個國家和地區實現投資。成功舉辦兩屆中德(湘潭)環境管理暨企業合作大會和中國(湘潭)齊白石國際文化藝術節等大型活動,提高了湘潭的知名度和城市影響力。
旅遊業獲得長足發展。2005年,全市共接待國內外旅遊者626.66萬人次,實現旅遊綜合收入26.72億元,分別比2000年增長1.52倍和2.8倍。紅色旅遊、綠色山水旅遊、歷史文化旅遊三大板塊構築了我市旅遊產品的大框架,特別是紅色旅遊在全國首屈一指。
Ⅹ Metorage星火工業級存儲卡的總代理商是在哪裡
您好,Metorage是深圳星火半導體旗下的自有儲存品牌,專注生產工業級儲存卡,總代理商是深圳市思創宏圖科技有限公司,兩者都在深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