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試介紹預防災難性數據破壞的常用技術的優缺點
摘要 第一種:傳統數據備份。雖成本低,可應對物理故障和邏輯故障,但是RTO和RPO以天為單位。很多恢復操作需要大量的人工干預,需要恢復人員對應用系統比較熟悉。
『貳』 軟體定義存儲會不會不可靠
沒有什麼是完全可靠的,軟體定義存儲也不例外,相對於軟體定義存儲的替代品:傳統存儲來說,軟體定義存儲的可靠性更強。
超融合核心的分布式存儲也是軟體定義存儲(SDS)的一種形態,而超融合架構也是一種軟體定義存儲(SDS)和虛擬化部署的模式。下面將結合超融合架構為您詳細講解軟體定義存儲(SDS)可靠性的手段有哪些:
多副本:同一份數據會保存多份(通常設置為 2 副本或 3 副本),即使副本所在的節點宕機也不會造成數據丟失;
HA(高可用):節點宕機時,該節點上的虛擬機自動遷移至集群內其它節點,降低業務中斷時間;
機架感知:根據機房物理拓撲結構,將副本分配在不同的機架、機箱、主機上,有效減少甚至避免物理硬體(電源、交換機等)故障導致的數據丟失。理論上,3 副本結合機架感知配置,系統可最多容忍 2 個機架上的主機全部失效;
快照:為虛擬機打快照,在其發生故障時將數據恢復至快照狀態;
雙活:同城雙數據中心,災難時無損快速恢復業務(RPO=0);
備份:異地主備數據中心,災難時盡可能挽回數據損失。
『叄』 數據存儲與恢復裡面的RTO和RPO分別是什麼意思要詳解!
RTO (Recovery Time Objective,復原時間目標)是企業可容許服務中斷的時間長度。比如說災難發生後半天內便需要恢復,RTO值就是十二小時;RPO (Recovery Point Objective,復原點目標)是指當服務恢復後,恢復得來的數據所對應時的間點。如果現時企業每天凌晨零時進行備份一次,當服務恢復後,系統內儲存的只會是最近災難發生前那個凌晨零時的資料。 根據以上兩個簡單的原則,企業不但可以對現有的數據系統作出,也可以按照既定的RTO及RPO要求,選購最適合的災備方案。RTO及RPO與方案售價有著密切的關系,然而完美的方案當然是RTO及RPO皆為零,表示當災難發生後,系統立即恢復,而且完全沒有數據丟失,可是其造價是非常昂貴的,而且也不一定有這個必要。因此,最佳方案必需在RTO,RPO,維護及價錢多方面,都能達致平衡。尤其是中小企業,在資源緊拙的情況,應先好好了解對RTO及RPO的要求,然後再看看價錢,那就比較容易找到,適合企業的方案了
『肆』 混合雲容災是什麼
混合雲容災服務——UCache災備雲解決方案
混合雲容災服務(Hybrid Disaster Recovery, 簡稱 HDR)是一個為您的數據中心提供企業級應用的本地備份與雲上容災一體化的服務。
應用級容災 - 業務持續性 (Business Continuity) 保障:在數據中心故障或長時間系統維護作業時,在雲上快速恢復應用運行,縮短業務停機時間,極大減少損失。
數據級容災:在數據中心備份您的資料庫、虛擬機、物理機整機,備份數據存儲在本地並自動上雲。可在自建數據中心發生重大災害時保障數據安全,同時提供高效的本地和雲上的雙重恢復。
此外,利用混合雲容災服務的伺服器整機復制能力,您可以方便地將本地伺服器遷移到雲 ECS,無需重構,您就可以完成應用輕松上雲。
混合雲容災服務目前支持三種業務類型:
連續復制型容災(CDR):解決企業關鍵應用的高標准容災方案,提供秒-分級的 RPO 和 RTO 容災。
快照型容災(SDR) :解決企業核心應用的數據級容災數據,可以對資料庫、虛機、文件等實現多版本本地備份和自動備份上雲。此外,還可以實現應用伺服器的小時級別 RPO、RTO 的整機容災。
關於CDR 與 SDR 的區別以及如何選擇,您還可以參考選型參考文檔。
混合雲大數據容災(公測中):解決 Hadoop 集群數據的實時容災復制,跨集群大數據湖建設,Hadoop 備份的問題,實現大數據集群間的近 0 RPO 實時雙向復制。
UCACHE災備雲作為一種新興的服務形態,可提供面向雲端、虛擬和物理環境下的數據、平台應用備份/恢復的雲服務平台,結合現在的數據中心與網路運營經驗可以幫助用戶實瑞1-6級災難恢復管理,根據用戶的業務情況與要恢復的級別給出相應的解決方案:
通過All-in-One-Web統一管理模式,為後續的災備運維管理工作提供有效的工具支撐;
1. 通過分鍾級數據掛載恢復能力,大幅提升了核心業務的SLA水平,實現分鍾級RTO;
2. 通過永久增量備份能力,實現海量數據的快速保護,同時降低存儲成本;
3. 通過UCACHE災備雲完整的服務體系,實現全生命周期的災備保障,確保災備中心的可用性與有效性;
4. 設置快速備份數據區,實現關鍵業務系統數據的快速備份和恢復,尤其是數據丟失時,可實現海量數據分鍾級恢復,滿足高SAL保障,解決原有備份系統存在的備份性能差、備份周期長、備份數據恢復驗證困難等難題。
5. UCACHE災備雲可提供災備中心級的解決方案,通過副本數據管理技術,方案架構達可到災難恢復能力5級建設水平等。
『伍』 將客戶機/伺服器計算遷移到虛擬機以及虛擬伺服器會有什麼風險
無論是在任何操作中,最好的建議是有所准備。你對某一特定進程了解得越多,處理起它來也就更為得心應手。在這里我提出關於虛擬化遷移的四個規則:
規則1:容量規劃沒有捷徑可尋
要了解主要的伺服器性能特點,如CPU和內存以及了解存儲需求,不僅是已經分配和使用的存儲需求,還有應用和伺服器對於I/O的要求。是否應用或伺服器會要求一個多核CPU或是內存密集型操作?如果遷移到虛擬機之後,性能大幅度下降,那麼,從公關角度而言,終端客戶和應用帶來的收入都很難得以恢復。
規則2:考慮數據點恢復目標(RPO)如何被影響或改變
了解那些關於備份和恢復的要求,或者備份軟體需要做出的改變。你可以通過改變備份策略來顯著地降低其復雜性和成本,這種策略的改變可以通過ESX主機或存儲陣列的備份來實現,而不是對一個單獨的虛擬機進行備份。如果你需要恢復整個虛擬機,就從EXS主機或存儲陣列進行備份。如果你需要從虛擬機恢復單個的文件,就像在備份你當前的主機一樣,保持對虛擬機的代理,但也要考慮到對物理伺服器的影響。你當然不會想讓一台物理主機上的十台虛擬機同時進行備份。
規則3:適當地定義每台伺服器、應用和主機的災難恢復(DR)需要
一定要了解安裝在伺服器的應用對災難恢復的需要,這些需要如何指定存儲位置,如何進行訪問以及在恢復情況下你需要做什麼。通常,遷移虛擬機或改變存儲/備份計劃會影響虛擬機的執行策略。你的虛擬機是否需要被復制,或是一個測試/開發/質量評測的應用,還是第三方應用?
規則4:不要分配過度
與伺服器蔓延一樣,你也要為虛擬機蔓延做准備。什麼東西放在什麼位置?有沒有為災難恢復或其它虛擬機遷移軟體設置正確的策略和規則?
『陸』 數據存儲伺服器的RTO與ROD分別是什麼
RTO可簡單地描述為企業能容忍的恢復時間。在傳統的數據保護中,備份數據是不能立即使用的,必須先恢復。對象級別的恢復功能可以有效恢復單個的目標,如一個文件或一封郵件,甚至是許多文件和郵件的集合。然而,恢復整個資料庫和海量數據時仍需要時間。
RPO可簡單地描述為企業能容忍的最大數據丟失量。為了更好地理解,可以想一下傳統數據備份方式,一般備份都是一天做一次,通常是在晚上。如果第二天出現錯誤,那從備份完成後到錯誤出現時所寫入的數據都無法挽回了,這期間沒有備份,數據就丟失了,如果錯誤出現在一天結束時,那一天的數據都丟失了,這種情況下,RPO就是24小時。
『柒』 Newsql為何使傳統關系資料庫黯然失色
傳統資料庫仍舊會有一席之地,至於NewSQL的優勢又是什麼,簡單和大家說說:
首先關於「中間件+關系資料庫分庫分表」算不算NewSQL分布式資料庫問題,國外有篇論文pavlo-newsql-sigmodrec,如果根據該文中的分類,Spanner、TiDB、OB算是第一種新架構型,Sharding-Sphere、Mycat、DRDS等中間件方案算是第二種(文中還有第三種雲資料庫,本文暫不詳細介紹)。
基於中間件(包括SDK和Proxy兩種形式)+傳統關系資料庫(分庫分表)模式是不是分布式架構?我覺得是的,因為存儲確實也分布式了,也能實現橫向擴展。但是不是「偽」分布式資料庫?從架構先進性來看,這么說也有一定道理。
「偽」主要體現在中間件層與底層DB重復的SQL解析與執行計劃生成、存儲引擎基於B+Tree等,這在分布式資料庫架構中實際上冗餘低效的。為了避免引起真偽分布式資料庫的口水戰,本文中NewSQL資料庫特指這種新架構NewSQL資料庫。
NewSQL資料庫相比中間件+分庫分表的先進在哪兒?畫一個簡單的架構對比圖:
- 傳統資料庫面向磁碟設計,基於內存的存儲管理及並發控制,不如NewSQL資料庫那般高效利用;
- 中間件模式SQL解析、執行計劃優化等在中間件與資料庫中重復工作,效率相比較低;
- NewSQL資料庫的分布式事務相比於XA進行了優化,性能更高;
- 新架構NewSQL資料庫存儲設計即為基於paxos(或Raft)協議的多副本,相比於傳統資料庫主從模式(半同步轉非同步後也存在丟數問題),在實現了真正的高可用、高可靠(RTO<30s,RPO=0);
- NewSQL資料庫天生支持數據分片,數據的遷移、擴容都是自動化的,大大減輕了DBA的工作,同時對應用透明,無需在SQL指定分庫分表鍵。
『捌』 公安計算機網路三級結構的主要優點
2010計算機三級網路技術:遠程鏡像技術優缺點剖析 計算機等級考試 更新:2008-9-18 編輯:天使ηò哭鏡像是在兩個或多個磁碟或磁碟子系統上生成同一個數據的鏡像視圖的信息存儲過程,一個叫主鏡像系統,另一個叫從鏡像系統。按主從鏡像存儲系統所處的位置可分為本地鏡像和遠程鏡像。本地鏡像的主從鏡像存儲系統是處於同一個RAID陣列內,而遠程鏡像的主從鏡像存儲系統通常是分布在跨城域網或廣域網的不同節點上。
遠程鏡像又叫遠程復制,是容災備份的核心技術,同時也是保持遠程數據同步和實現災難恢復的基礎。它利用物理位置上分離的存儲設備所具備的遠程數據連接功能,在遠程維護一套數據鏡像,一旦災難發生時,分布在異地存儲器上的數據備份並不會受到波及。遠程鏡像按請求鏡像的主機是否需要遠程鏡像站點的確認信息,又可分為同步遠程鏡像和非同步遠程鏡像
當企業的核心流程由於災難的發生而無法正常進行時,將會給企業造成一定的損失。這種損失可能是可以量化的,例如單據的丟失、計算的錯誤而導致的直接損失;也可以是無形的損失,例如客戶滿意度及競爭優勢的丟失。通過對可量化和不可量化損失的綜合考慮,得出各種核心業務流程由於災難受損的可容忍程度及損失的決策依據。體現在IT系統上,主要通過以下3個指標來衡量:①數據恢復點目標(RPO):體現為該流程在災難發生後恢復運轉時數據丟失的可容忍程度;②恢復時間目標(RTO):體現為該流程在災難發生後,需要恢復的緊迫性(即:需要多久才能夠得到恢復);③網路恢復目標(NRO):即營業網點什麼時候才能通過備份網路與數據中心重新恢復通信的指標。
如果單單就RPO和RTO而言,同步遠程鏡像的得分無疑是最高的。同步遠程鏡像(同步復制技術)是指通過遠程鏡像軟體,將本地數據以完全同步的方式復制到異地,每一個本地的I/O事務均需等待遠程復制的完成確認信息,方予以釋放。同步鏡像使遠程拷貝總能與本地機要求復制的內容相匹配。當主站點出現故障時,用戶的應用程序切換到備份的替代站點後,被鏡像的遠程副本可以保證業務繼續執行而沒有數據的丟失。換言之,同步遠程鏡像的RPO值為零(即:不丟失任何數據),RTO也是以秒或分為計算單位。不過,由於往返傳播會造成延時較長,而且本地系統的性能是與遠程備份設備直接掛鉤的,所以,同步遠程鏡像僅限於在相對較近的距離上應用,主從鏡像系統之間的間隔一般不能超過160公里(約合100英里)。
非同步遠程鏡像(非同步復制技術)則由本地存儲系統提供給請求鏡像主機的I/O操作完成確認信息,保證在更新遠程存儲視圖前完成向本地存儲系統輸出/輸入數據的基本操作,也就是說它的RPO值可能是以秒計算的,也可能是以分或小時為計算單位。它採用了「存儲轉化(store-and-forward)」技術,所有的I/O操作是在後台同步進行的,這使得本地系統性能受到的影響很小,大大縮短了數據處理時的等待時間。非同步遠程鏡像具有「對網路帶寬要求小,傳輸距離長(可達到1000公里以上)」的優點。不過,由於許多遠程的從鏡像系統「寫」操作是沒有得到確認的,當由於某種原因導致數據傳輸失敗時,極有可能會破壞主從系統的數據一致性。
同步遠程鏡像與非同步遠程鏡像最大的優點就在於,將因災難引發的數據損耗風險降低到最低(非同步)甚至為零(同步);其次,一旦發生災難,恢復進程所耗費的時間比較短。這是因為建立遠程數據鏡像,是不需要經由代理伺服器的,它可以支持異構伺服器和應用程序。
遠程鏡像軟體和相關配套設備的售價普遍偏高,而且,至少得佔用兩倍以上的主磁碟空間。不過,如果貴公司的業務流程本身對數據的丟失程度(RPO)或恢復時間(RTO)相對要求較高的話,建立遠程鏡像將是最佳的解決之道。
除了價格昂貴之外,遠程鏡像技術還有一個致命的缺陷,它無法阻止系統失敗(rolling disaster)、數據丟失、損壞和誤刪除等災難的發生。如果主站的數據丟失、損壞或被誤刪除,備份站點上的數據也將出現連鎖反應。目前市面上只有極少數的非同步遠程鏡像產品可做到給每一個事務蓋上時間戳(timestamp),一旦發生數據損壞或誤刪除操作,用戶可以指定數據恢復到某個時間點的狀態,當然,要實現該功能,並不是僅僅安裝遠程鏡像軟體就夠了,用戶還需要採取其它一些必要的保護手段,比如說延遲復制技術(本地數據復制均在後台日誌區進行),在確保本地數據完好無損後再進行遠程數據更新。另外,遠程鏡像技術還存在無法支持異構磁碟陣列和內置存儲組件、支持軟體種類匱乏、無法提供文件信息等諸多缺點。
如果用戶對RPO和RTP兩項指標要求較高,同時又無力承擔遠程鏡像解決方案那麼昂貴的費用,是否存在其它可行的替代方案可供選擇呢?當然有,比如說基於持續性數據保護(簡稱CDP)、基於時間的連續快照復制、自動備份、自動復制更新數據、分布式備份等技術的產品。它們可支持異構存儲系統和rollback(回卷當前事務並取消當前事務中的所有更新)功能,只不過它們的整體擁有成本(簡稱TCO)較遠程鏡像產品低一些,而且增加了「安裝和管理代理伺服器」這一環節。
『玖』 雲計算的出現,給容災備份帶來了哪些好處
一般信息系統數據備份主要完成以下幾個目的:
1、 完成數據中心各伺服器的數據安全集中存儲。
2、 完成各伺服器數據的集中管理。
3、 完成數據的本地、遠程策略備份。
4、 數據備份時,要求備份安全性高(操作人員、數據傳輸、數據存放)不發生數據丟失、泄密。
5、 數據本地存儲的安全性與高可用性。
會給用戶帶來的好處:
1、保證備份作業是完整的、可用的並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在災難性事件發生後,你能快速的把資料庫恢復到最新的備份的狀態。
2、在執行操作的過程中,資料庫不需要停止,這可以幫助那些需要7x24小時在線業務系統來說是非常重要的。
『拾』 雲計算災備:災備通識
目錄
一、災備的定義
災備指的是用現有的科學技術手段和方法,提前建立起可靠的應急方式,來應對突發事件的發生。
災備包括容災系統和備份系統。
備份: 保障數據的安全性 ,備份指的是將全部或部分數據集合從生產主機硬碟或陣列中保存到其他的存儲介質的過程。
容災: 保障業務的連續性 ,容災指的是在較遠的異地建立兩套或者多套相同的、包含完整基礎設施(計算、網路、存儲、電力製冷等)的IT系統,通過網路的方式實現數據的傳輸,當主數據中心發生故障,可以利用備數據中心快速恢復業務。
保護對象 :備份保護的是 數據 ,容災保護的是 業務連續性 。
實現方式 :備份採用備份軟體技術實現,而容災通過復制或者鏡像軟體實現。
時間周期: 數據保護的周期不一致,復制或者鏡像的時間周期更短。
補充:歸檔使用的是備份。
只有備份:
如果只有備份,業務無法快速恢復,數據恢復需要時間,這段時間對某些行業帶來的損失是無法估量的。另外,備份一般是周期性執行的,一旦發生數據丟失,從恢復復時間到上次備份時間之間的數據就會丟失。
只有容災:
如果只有容災,業務可以快速恢復,數據也可以被保護,但是生產段有錯誤的操作,或者系統升級失敗之類的,也會被同步到容災端,從而造成業務的中斷。
(數據是無價的,丟了的話問題很大哇!)
雲伺服器備份服務(CSBS): Cloud Server Backup Service,為雲伺服器提供整機備份功能,支持基於多雲硬碟一致性快照技術的本地備份,以及對備份數據的遠程復制,並支持利用備份數據恢復雲伺服器數據,最大限度保障用戶數據的安全性和正確性,確保業務安全。
雲硬碟備份服務(VBS): Volume Backup Service,基於雲硬碟的備份服務。用戶可為雲硬碟創建備份,利用備份數據回滾雲硬碟,以最大限度保證用戶數據正確性和安全性。
同步復制: 實時同步進行復制。
非同步復制: 非同步復制數據,數據一致性有待商榷。
本地生產中心:
同城容災方案(<100km):
異地容災方案(>100km):
優點:
本地高可用: 本地高可用通常為近距離的同一個機房內,使用 實時鏡像 和 同步復制 的方案,由於帶寬和距離很近,通常要求RPO=0。
優點:
關鍵技術: HyperReplication
優點:
關鍵技術: HyperMetro
補充:
備份窗口 :它指用戶正常使用業務系統不受影響的情況下,能夠對業務系統中的業務數據進行數據備份的時間間隔,或者說是用於備份的時間段。
完全備份: 又叫全量備份,對某一時間點上的所有數據的一個完全拷貝。備份發起後變更的數據將在下一次進行備份,又稱為全量備份。
累積增量式備份: 以上一次完全備份為基準 進行備份,若之前從未進行過備份,則備份所有數據。
差異增量式備份: 以上一次備份為基準 進行備份,若之前從未進行過備份,則備份所有文件。
恢復點目標(RPO): 當業務發生故障時,可以容忍 數據丟失的數量 ,單位為時間。
舉例:8點進行備份,9點丟數據,RPO=1小時,丟了一個小時的數據。
恢復時間目標(RTO): 當業務發生故障時,可以容忍 業務中斷的時間 ,單位為時間。
舉例:比如災難發生後半天內需要恢復數據,那麼RTO就是12小時。
RTO/RPO 與災難恢復能力等級關系(GB/T 20988-2007)
這個在備份組網那一塊再詳細補充...
這里參考:圖解三種備份方式(LAN,LAN free,Server free)_star&storage的技術博客_51CTO博客
LAN-Base,這種方式很簡單,直接在生產伺服器上安裝備份代理,部署一台備份伺服器,這樣即可完成備份,不過這種方式不適合數據量非常大的環境。因為如果備份數據量非常大,會佔用乙太網的帶寬,雖然說備份操作一般在晚上進行。但是這種方式還是不適合大數據量的情況。因此有了LAN-Free備份。
LAN-Free,顧名思義,即釋放了LAN的壓力。如上圖所示,數據流直接從File server經過FC switch備份到Tape,而不經過Lan,這樣就不會佔用主網路的帶寬。但是數據仍然會通過文件伺服器的本地磁碟--內存—FC switch這步,因此仍然會消耗File server的資源。因此有了下面的Server Free備份來盡可能的減少生產伺服器的壓力。
Server-Free,即備份時數據不流經伺服器的匯流排和內存,如上圖,文件伺服器使用SAN的File Server Storage空間,現在需要備份文件伺服器,則只需將File Server Storage的數據直接備份到Tape。此時文件伺服器只需要發出SCSI擴展復制命令,剩下的事情就是File Server Storage和Tape之間的事情了,這樣就減輕了文件伺服器的很多壓力,使它可以專注於對外提供文件服務,而不需要再消耗大量CPU、內存、IO在備份的事情上了。
或者還有一種方式即NDMP,Network Data Management Protocol,網路數據管理協議。它是一種支持智能數據存儲設備、磁帶庫設備及備份應用程序之間互相通信以完成備份過程的通信協議。伺服器只要向支持NDMP協議的存儲設備發送NDMP指令,即可讓存儲設備將其自己的數據直接發送到其他設備上,而不需要流經伺服器主機。
主機層數據復制: 在生產中心和災備中心的伺服器上安裝專用的數據復制軟體,如卷復制軟體,以實現遠程復制功能。兩中心間必須有網路連接作為數據通道。可以在伺服器層增加應用遠程切換功能軟體,從而構成完整的應用級容災方案。這種數據復制方式相對投入較少,主要是軟體的采購成本;兼容性較好,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伺服器和存儲設備,較適合硬體組成復雜的用戶。但這種方式要在伺服器上通過軟體來實現同步操作,佔用主機資源和網路資源非常大。
網路層數據復制: 在生產中心和災備中心的伺服器上安裝專用的數據復制軟體,如卷復制軟體,以實現遠程復制功能。兩中心間必須有網路連接作為數據通道。可以在伺服器層增加應用遠程切換功能軟體,從而構成完整的應用級容災方案。這種數據復制方式相對投入較少,主要是軟體的采購成本;兼容性較好,可以兼容不同品牌的伺服器和存儲設備,較適合硬體組成復雜的用戶。但這種方式要在伺服器上通過軟體來實現同步操作,佔用主機資源和網路資源非常大。
存儲層數據復制: 要實現數據的復制需要在生產中心和災備中心都部署一套這樣的存儲系統,數據復制功能由存儲系統實現。如果距離比較近(幾十公里之內),之間的鏈路可由兩中心的存儲交換機通過光纖直接連接;如果距離在200公里內,可通過增加DWDM等設備直接進行光纖連接;超過200公里,則可增加存儲路由器進行協議轉換途徑WAN或Internet實現連接。因此,從理論上可實現無限制連接。在存儲層實現數據復制功能是很成熟的技術,而且對應用伺服器的性能基本沒有影響。目前,這種容災方案穩定性高、對伺服器性能基本無影響,是容災方案的主流選擇。
本文作者:SkyBiuBiu
本文鏈接:https://www.cnblogs.com/Skybiubiu/p/149928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