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簡述存儲轉發交換方式與線路交換方式的區別
1、原理不同:
線路交換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在數據傳輸期間,源結點與目的結點之間有一條由中間結點構成的專用物理連接線路,在數據傳輸結束之前,一直保持這條線路。
存儲轉發技術要求交換機在接收到全部數據包後再決定如何轉發,而直通轉發則是在交換機收到整個幀之前就已經開始轉發數據了,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換延遲。
2、過程不同:
線路交換希望通信的計算機之間必須事先建立物理線路(或者物理連接)。整個線路交換的過程包括建立線路、佔用線路並進行數據傳輸、釋放線路(線路拆除)三個階段。
存儲轉發是一種傳統的轉發方式,交換機啟動接收進程,開始收取幀,從"Preamble"欄位開始,一直到最後的CRC,當這個完整的幀收取完成,把收到的分組放入緩存,之後交換機開始啟動轉發進程,根據目標MAC地址來決定轉發策略。
3、數據交換速度不同:
存儲轉發交換方式支持不同速度埠間的轉換,保持高速埠和低速埠間協同工作。實現的辦法是將10Mbps低速包存儲起來,再通過100Mbps速率轉發到埠上。
線路交換方式的固定分配帶寬,資源利用率低,靈活性差;一般用於電話交換,但也可用於數據交換,用於數據交換時一般速率低於9.6kb/s。
『貳』 不同網路之間實現數據幀的存儲轉發,並在數據鏈路層進行協議轉換的網路互連設備稱為
c,網橋。用於連接兩個區域網絡段,工作於數據鏈路層。網橋要分析幀地址欄位,以決定是否把收到的幀轉發到另一個網路段上。
『叄』 網路互聯設備通常分為以下四種,在不同的網路間儲存器並轉發分組,必要時可通過()進行網路層上的協議轉換
什麼鳥
協議轉換器
如果有網路方面的問題直接問我,希望有幫到你的地方
『肆』 組建一個區域網的需要的硬體設備有哪些
組建一個區域網的需要的硬體:網卡及介質、網路工作站、網路伺服器、網路連接器;軟體:伺服器操作系統、網路服務軟體、工作站重定向軟體、傳輸協議軟體。
區域網由網路硬體(包括網路伺服器、網路工作站、網路列印機、網卡、網路互連設備等)和網路傳輸介質以及網路軟體組成。
它可以通過數據通信網路或專用數據電路與遠程區域網、資料庫或處理中心連接,形成廣泛的信息處理系統。區域網可以實現文件管理、應用軟體共享、列印機共享、掃描儀共享、工作組內部調度、電子郵件和傳真通信服務。
(4)不同網路存儲轉分組擴展閱讀:
使用區域網的優點:
1、安裝方便:
在網路建設中,建設周期最長、對周圍環境影響最大的是網路布線的建設。在施工過程中,經常要拆牆挖地,穿管支護。
wlan最大的優點是消除或減少了這部分復雜網路布線的工作量。一般來說,只要安裝一個或多個接入點設備,就可以建立覆蓋整個建築物或區域的區域網。
2、靈活使用:
在有線網路中,網路設備的位置受到網路信息點位置的限制。一旦區域網建成,無線網路信號覆蓋區內的任何位置都可以接入網路進行通信。
『伍』 在不同的網路之間實現分組的存儲和轉發,並在網路層提供協議轉換的網路互連器稱為什麼
不同的網路之間實現分組的存儲和轉發的網路互連器是【路由器】
(1)在物理層使用的中間設備叫轉發器。目的是加強信號強度的
(2)在數據鏈路層使用的中間設備叫網橋。
(3)網路層使用的是路由器。負責路由選擇,功能簡單地說就是存儲轉發
(4)網路層以上使用的中間設備叫網關(gateway)
你提到的就是路由器了o(∩_∩)o
『陸』 書上說區域網採用的是分組交換,廣域網也是分組交換,這兩個網採用的分組交換技術相同嘛
不相同。
區域網分組交換指802.3乙太網封裝等,廣域網的分組交換指ATM,SDH等。
在通信過程中,通信雙方以分組為單位、使用存儲-轉發機制實現數據交互的通信方式,被稱為分組交換。分組交換也稱為包交換,它將用戶通信的數據劃分成多個更小的等長數據段,在每個數據段的前面加上必要的控制信息作為數據段的首部,每個帶有首部的數據段就構成了一個分組。
(6)不同網路存儲轉分組擴展閱讀:
分組交換網是繼電路交換網和報文交換網之後一種新型交換網路,它主要用於數據通信。分組交換是一種存儲轉發的交換方式,它將用戶的報文劃分成一定長度的分組,以分組為存儲轉發,因此,它比電路交換的利用率高,比報文交換的時延要小,而具有實時通信的能力。分組交換利用統計時分復用原理,將一條數據鏈路復用成多個邏輯信道,最終構成一條主叫、被叫用戶之間的信息傳送通路,稱之為虛電路(V.C)實現數據的分組傳送。
『柒』 "互聯網為何採用存儲轉發,分組交換技術"
分組交換也稱包交換,它是將用戶傳送的數據劃分成一定的長度,每個部分叫做一個分組。在每個分組的前面加上一個分組頭,用以指明該分組發往何地址,然後由交換機根據每個分組的地址標志,將他們轉發至目的地,這一過程稱為分組交換。進行分組交換的通信網稱為分組交換網。從交換技術的發展歷史看,數據交換經歷了電路交換、報文交換、分組交換和綜合業務數字交換的發展過程。分組交換實質上是在「存儲—轉發」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它兼有電路交換和報文交換的優點。分組交換在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技術傳送按一定長度分割為許多小段的數據—分組。每個分組標識後,在一條物理線路上採用動態復用的技術,同時傳送多個數據分組。把來自用戶發端的數據暫存在交換機的存儲器內,接著在網內轉發。到達接收端,再去掉分組頭將各數據欄位按順序重新裝配成完整的報文。分組交換比電路交換的電路利用率高,比報文交換的傳輸時延小,交互性好。
存儲轉發技術要求交換機在接收到全部數據包後再決定如何轉發,而直通轉發則是在交換機收到整個幀之前就已經開始轉發數據了,這樣可以有效地降低交換延遲。但是,如果交換機在沒有完全接收並檢查數據包的正確性之前就已經開始了數據轉發,這樣在通訊質量不高的環境下,交換機會轉發所有的完整數據包和錯誤數據包,這實際上是給整個交換網路帶來了許多垃圾通訊包。因此,直通轉發技術適用於網路鏈路質量較好、錯誤數據包較少的網路環境
『捌』 說網路-分組交換的存儲轉發傳輸
在各種的網路應用中,端系統會彼此交換數據,比如你發起一個請求,服務端做請求返回。我們把端系統之間交換的數據稱之為報文。報文在傳輸過程中要被切割成很多小的數據塊,我們稱這些數據塊是分組(packet)。
然後路由器又被稱之為分組交換機器,這就理解了。是交換分組用的。那麼我們會問了,為毛要分組?
優點:
缺點:
而在實際設計中多數的分組交換機在鏈路的輸入端使用存儲轉發傳輸這種機制,也就是路由器會等待一個分組的所有比特全到了,然後向輸出鏈路傳輸。
記住個公式來計算傳輸時延:d = N * (L/R)
『玖』 計算機網路存儲轉發的原理
計算機網路存儲轉發的原理是從"Preamble"欄位開始,一直到最後的CRC,當這個完整的幀收取完成,把收到的分組放入緩存,之後交換機開始啟動轉發進程,根據接收幀所示的DMAC,也就是目標MAC地址來決定轉發策略。
CRC的作用是對前面的數據進行校驗,防止出錯。由於存儲轉發 只有當收取了整個幀之後才開始轉發進程,所以當收取到CRC欄位的時候,可以進行錯誤的校驗。
交換機把已經收到的數據進行CRC計算,把計算出來的值同接收到的CRC欄位的值進行比較,如果兩者相同則說明數據沒有被破壞,如果不同則說明已經破壞。
也即ACL訪問控制列表的功能,訪問控制列表主要是通過策略來對數據進行控制,ACL所涉及的控制層面從OSI的第二層到第七層都有。
既然存儲轉發把整個幀都存儲下來了,那麼可以想像如果交換機擁有了處理多層數據的能力就可以執行ACL了,畢竟ACL所參照的目標在接收的幀中都已經存在了。
(9)不同網路存儲轉分組擴展閱讀
正因如此,存儲轉發方式在數據處理時延時大,這是它的不足,但是它可以對進入交換機的數據包進行錯誤檢測,並且能支持不同速度的輸入/輸出埠間的交換,可有效地改善網路性能。
它的另一優點就是這種交換方式支持不同速度埠間的轉換,保持高速埠和低速埠間協同工作。實現的辦法是將10Mbps低速包存儲起來,再通過100Mbps速率轉發到埠上。
在分組交換中就用到了「存儲轉發」,即當用戶所要發送的數據被分成若干個數據包,並且加上對應的地址信息和控制信息後,先存儲起來,通過網路中的交換機或路由器找到網路中的空閑線路,然後再進行傳送。「存儲轉發」使得分組交換的線路利用率較電路交換要高。
當報文交換技術的通信雙方不在同一物理網路時,則將准備好的報文經由一定的路由選擇機制通過中間節點傳給接收方。此時,中間節點不再只是起連接的作用,其還具有存儲和處理數據的能力。
在報文交換系統中,由於一次交換處理的數據量大,因而需要對通信處理的存儲和處理能力提出較高的要求,使得通信成本大大增加。
且這種系統還易造成堵塞,靈活性和可靠性都會下降。同時,數據交換過程中出現差錯的可能性也很大,且檢測困難。
『拾』 快幫我聯系這里的網路
B、網關 它才可以連接不同的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