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電腦移動硬碟在哪裡找到打開
插電腦u口上,在計算機裡面找到可移動硬碟打開即可
Ⅱ 電腦硬碟在哪個位置
最簡單的理解方式:cpu是心臟,提供必要的電腦生存動力。硬碟是大腦,存儲了電腦必備的系統和程序。顯示器鍵盤和滑鼠就是你用來和別人溝通的嘴和手。光碟機軟碟機就是眼睛耳朵,用來採集和充實你電腦的信息量並完成輸出轉換。
從計算機系統的結構來看,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和外存儲器兩大類。內存儲器與CPU直接聯系,負責各種軟體的運行。外存儲器包括軟盤、硬碟、光碟、磁帶機等。硬碟和軟盤很相似,它們的工作原理大致相同,不同的是軟盤與軟盤驅動器是分開的,而硬碟與硬碟驅動器卻是裝在一起。另外,在使用時,二者速度差異很大。
硬碟主要由:碟片,磁頭,碟片轉軸及控制電機,磁頭控制器,數據轉換器,介面,緩存等幾個部分組成。
硬碟中所有的碟片都裝在一個旋轉軸上,每張碟片之間是平行的,在每個碟片的存儲面上有一個磁頭,磁頭與碟片之間的距離比頭發絲的直徑還小,所有的磁頭聯在一個磁頭控制器上,由磁頭控制器負責各個磁頭的運動。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運動,加上碟片每分鍾幾千轉的高速旋轉,磁頭就可以定位在碟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硬碟作為精密設備,塵埃是其大敵,必須完全密封。
(一)硬碟的外部結構。
目前市場上的常見的硬碟除昆騰公司的Bigfoot(大腳)系列為5.25英寸結構外,其他都為3.25英寸產品,其中又有半高型和全高型之分。 常用的3.5英寸硬碟外形大同小異,在沒有元件的一面貼有產品標簽,標簽上是一些與硬碟相關的內容。在硬碟的一端有電源插座、硬碟主、從狀態設置跳線器和數據線聯接插座。
1.介面 包括電源插口和數據介面兩部分,其中電源插口與主機電源相聯,為硬碟工作提供電力保證。數據介面則是硬碟數據和主板控制器之間進行傳輸交換的紐帶,根據聯接方式的差異,分為EIDE介面和SCSI介面等。
2.控制電路板 大多採用貼片式元件焊接,包括主軸調速電路、磁頭驅動與伺服定位電路、讀寫電路、控制與介面電路等。在電路板上還有一塊高效的單片機ROM晶元,其固化的軟體可以進行硬碟的初始化,執行加電和啟動主軸電機,加電初始尋道、定位以及故障檢測等。在電路板上還安裝有容量不等的高速緩存晶元。
3.固定蓋板 就是硬碟的面板,標注產品的型號、產地、設置數據等,和底板結合成一個密封的整體,保證硬碟碟片和機構的穩定運行。固定蓋板和盤體側面還設有安裝孔,以方便安裝。
(二) 硬碟的內部結構
硬碟內部結構由固定面板、控制電路板、盤頭組件、介面及附件等幾大部分組成,而盤頭組件(HardDiskAssembly,HDA)是構成硬碟的核心,封裝在硬碟的凈化腔體內,包括浮動磁頭組件、磁頭驅動機構、碟片及主軸驅動機構、前置讀寫控制電路等。
1.浮動磁頭組件 由讀寫磁頭、傳動手臂、傳動軸三部分組成。磁頭是硬碟技術最重要和關鍵的一環,實際上是集成工藝製成的多個磁頭的組合,它採用了非接觸式頭、盤結構,加電後在高速旋轉的磁碟表面飛行,飛高間隙只有0.1~0.3um,可以獲得極高的數據傳輸率。現在轉速5400rpm的硬碟飛高都低於0.3um,以利於讀取較大的高信噪比信號,提供數據傳輸存儲的可靠性。
圖為:放大了的磁頭部分
2.磁頭驅動機構 由音圈電機和磁頭驅動小車組成,新型大容量硬碟還具有高效的防震動機構。高精度的輕型磁頭驅動機構能夠對磁頭進行正確的驅動和定位,並在很短的時間內精確定位系統指令指定的磁軌,保證數據讀寫的可靠性。
3.碟片和主軸組件 碟片是硬碟存儲數據的載體,現在的碟片大都採用金屬薄膜磁碟,這種金屬薄膜較之軟磁碟的不連續顆粒載體具有更高的記錄密度,同時還具有高剩磁和高矯頑力的特點。主軸組件包括主軸部件如軸瓦和驅動電機等。隨著硬碟容量的擴大和速度的提高,主軸電機的速度也在不斷提升,有廠商開始採用精密機械工業的液態軸承電機技術。
4.前置控制電路 前置放大電路控制磁頭感應的信號、主軸電機調速、磁頭驅動和伺服定位等,由於磁頭讀取的信號微弱,將放大電路密封在腔體內可減少外來信號的干擾,提高操作指令的准確性。
硬碟是計算機中最重要的部件之一,按不同的介面和外形尺寸,其種類有很多,除了現在最常見的台式機中使用的3.5英寸EIDE和SATA介面的產品外,還有其他類型的硬碟。
1、SCSI硬碟
目前計算機中最大的速度瓶頸來自於硬碟。受制於IDE介面的局限,IDE硬碟速度的提高已趨於極限。SCSI硬碟的外觀與普通硬碟基本一致,但現在SCSI硬碟的最高轉速已達到了10000轉/分,平均尋道時間在6ms左右,數據傳輸率可達到160MB/S,尤為關鍵的是SCSI盤的CPU佔有率非常低,在5%左右。這些都使得SCSI硬碟的性能比IDE硬碟有較大的提高。現在7200轉的SCSI盤價位已到了可接受的水平,如果經濟條件許可,選用SCSI盤將有效提高計算機整機性能。
除此以外,SCSI介面和EIDE介面相比還有一個很大的技術優勢,那就是SCSI介面中的設備可以同時使用數據匯流排進行數據傳輸,而EIDE介面中聯接在同一條數據線上的設備只能交替(佔用數據線)進行傳輸;EIDE只能聯接四塊設備,而SCSI介面可以聯接7至15台設備。目前SCSI硬碟介面有三種,分別是50針、68針和80針。我們常見到硬碟型號上標有「N」「W」「SCA」,就是表示介面針數的。N即窄口(Narrow),50針;W即寬口(Wide),68針;SCA即單接頭(Single ConnectorAttachment),80針。其中80針的SCSI盤一般支持熱插拔。
2、活動硬碟
以前個人計算機,主要的存儲設備是固定硬碟和軟盤。固定硬碟為計算機提供了大容量的存儲介質,但是其碟片無法更換,存儲的信息也不便於攜帶和交換。而軟盤則容量太小,可靠性也差。
一般活動硬碟同樣採用Winchester硬碟技術,所以具有固定硬碟的基本技術特徵,速度快,平均尋道時間在12毫秒左右,數據傳輸率可達10M/s,容量能達到10GB以上。活動硬碟的碟片和軟盤一樣,是可以從驅動器中取出和更換的,存儲介質是碟片中的磁合金碟片。根據容量不同,活動硬碟的碟片結構分為單片單面、單片雙面和雙片雙面三種,相應驅動器就有單磁頭、雙磁頭和四磁頭之分。活動硬碟介面方式SCSI、並口、USB等四種方式。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和計算機的配置情況選擇不同的介面方式。不過活動硬碟只是曇花一現的產品。隨著使用筆記本硬碟的USB移動硬碟價格的下跌和USB介面的普及,使得USB移動硬碟已經取代了活動硬碟。
3、筆記本硬碟
筆記本電腦內部空間狹小、電池能量有限,再加上移動中的難以避免的磕碰,對其部件的體積、功耗和堅固性等提出了很高的要求。由於筆記本電腦硬碟比通常的桌面硬碟有著更高的品質要求,生產的廠家不多,當今筆記本硬碟市場85%以上的份額被Hitachi(日立、IBM)、Toshiba(東芝)和富士通這三家公司佔領。
筆記本硬碟最大的特點就是小巧輕便,它的直徑一般僅為2.5英寸(還有1.8英寸的產品),厚度也遠低於3.5英寸硬碟。大多數產品厚度僅有9.5mm,重量尚不足百克,堪稱小巧玲瓏。目前筆記本電腦硬碟的發展方向就是外形更小、質量更輕、容量更大。除了常見的為2.5英寸規格,還有一種為1.8英寸規格,主要由東芝生產,隨著輕薄機型的熱銷,1.8寸筆記本硬碟的前景也十分廣闊,收購了IBM硬碟事業部的日立也在今年發布了1.8寸的筆記本硬碟產品:Travelstar C4K40-20。另外東芝和富士通都曾經推出過PC卡介面的1.8英寸硬碟,老機器用來升級容量十分方便。現在Iomega公司計劃在2004年中期推出採用DCT(數字捕捉技術)的移動式1.8英寸硬碟。這種硬碟小到可以裝進筆記本電腦的PC Card中,容量可達到2.5GB以上,而價格僅10美元。
4、微型硬碟
越來越小也是硬碟的發展方向之一,除了1.8寸的硬碟,更小的1英寸HDD(Micro Drive),容量已達到了4GB,其外觀和介面為CF TYPEⅡ型卡,傳送模式為Ultra DMA mode 2。
隨著數碼產品對大容量和小體積存儲介質的要求,早在1998年IBM就憑借強大的研發實力最早推出容量為170/340MB的微型硬碟。而現在,日立、東芝、南方匯通等公司,繼續推出了4GB甚至更大的微型硬碟。微型硬碟最大的特點就是體積小巧容量適中,大多採用CF II插槽,只比普通CF卡稍厚一些。微型硬碟可以說是凝聚了磁儲技術方面的精髓,其內部結構與普通硬碟幾乎完全相同,在有限的體積里包含有相當多的部件。新第一代1英寸以下的硬碟也上市,東芝將是最早推出這種硬碟的公司之一,其直徑僅為0.8英寸左右(SD卡大小),容量卻高達4GB以上。
5、固態硬碟
現在市場上由各種快閃記憶體構成的小型存儲卡應用很廣泛了,其中有一種特殊的快閃記憶體存儲器採用了標准IDE介面,因此也被稱為「固態硬碟」,具有很強的耐沖擊性能和抗干擾能力,在工業控制計算機等設備中應用很廣泛,而隨著信息家電的不斷湧入家庭,以固態硬碟為主的便攜記錄媒體市場將會更加紅火。隨著新型快閃記憶體器件容量的急速增長和價格的下跌,固態硬碟將是今後PC存儲設備發展的趨勢。
Ⅲ 插在電腦上的硬碟在哪裡打開
有時候我們在使用電腦的時候,想關閉電腦的硬碟自檢,怎麼關閉呢,下面來分享一下方法
開啟分步閱讀模式
工具材料:
電腦
關閉電腦啟動硬碟自檢
方法一:通過命令關閉硬碟自檢
01
第一步在我們的電腦上按win+R鍵打開運行,輸入cmd,點擊確定,打開命令提示符,如下圖所示:
02
第二步進去命令提示符之後,輸入「CHKNTFS/T:0」,按回車鍵,就取消了硬碟自檢,這里設置的硬碟自檢為0s,
方法二:通過修改注冊表關閉硬碟自檢
01
第一步在我們的電腦上按win+R鍵打開運行,輸入regedit,點擊確定,打開注冊表,
02
第二步打開注冊表之後,找到「HKEY_LOCAL_MACHINE\SYSTEM\CurrentControlSet\Control\Session Manager」路徑,然後雙擊右側的「BootExecute」,
03
第三步雙擊BootExecute之後,進去編輯界面,將數值數據裡面的內容清空,點擊確定,
04
第四步點擊確定之後,可以看到BootExecute數值已經被清空,再次開機硬碟就不會自檢了,
Ⅳ 移動硬碟在電腦哪裡
許多移動存儲裝置在電腦上都顯示為「可移動磁碟」,其中最主要的是移動硬碟,U盤和MP3等可與計算機設備分離並在斷電後仍可存儲數據信息的可移動設備。
可移動磁碟從字面上講就是可以移動的磁碟,而磁碟是一種存儲設備,故可移動磁碟就是可移動的存儲設備。目前應該分為兩大類:基於晶元存儲的U盤或閃盤,另一類是基於硬碟的移動硬碟。移動硬碟又因硬碟的不同,而分為筆記本移動硬碟和台式機移動硬碟。一般可移動硬碟都是通過USB介面與電腦相連。
U盤的特點是小巧,抗震,方便攜帶,外觀多樣新穎,但相對硬碟來講容量較小,現在主流中常用的容量大概為1-4GB,已有8G和16G了,當然容量更高的價格也超出了主流價格,不過8G最近已有品牌(宇瞻、台電)降到200元以下了。
筆記本移動硬碟(大小為直徑三英寸),是目前移動硬碟的主流,目前主流容量在40GB-100GB,特點是體積還算不大太,抗震性能也可以。
台式機移動硬碟(大小為直徑五英寸),特點是使用台式機硬碟作存儲設備,外加移動硬碟外殼及外接電源、數據傳輸線材等,目前可以達到80G-240G左右,240G價格與上述60G筆記本移動硬碟相當。缺點是,體積稍大,不利於攜帶,抗震也稍差。
除了上述外,還有一些顯示為「可移動磁碟」(即能夠被計算機識別為外部存儲介質的設備):電子詞典、照相機、手機…zddata.
com/index.php這個論壇的專家們或許有更好的解釋
Ⅳ 華為筆記本移動硬碟在哪裡顯示
在我的電腦里。
在我的電腦上按右鍵,在快捷菜單里,選擇「管理」,打開「計算機管理」窗口。在計算機管理窗口裡,選擇「存儲」下面的「磁碟管理」,如果看得到沒有盤符的硬碟,那麼在這個U盤上按滑鼠右鍵,選擇「更改驅動器名稱和路徑」選項,就打開了。
Ⅵ 我如何打開已插入的移動硬碟
1、把移動硬碟插入電腦,電腦識別後,選中「我的電腦」右擊滑鼠,在快捷菜單中點擊「管理」,打開「計算機管理」窗口,在窗口中點擊「磁碟管理」。
2、在該窗口中你會看到電腦中所有的存儲器都在其中,包括你的硬碟、移動硬碟、光碟機,你會看到你的移動硬碟還有一個分區沒有分配盤符和使用,選中這個分區,右擊滑鼠,在快捷鍵中點擊「更改驅動器號和路徑」,點擊「添加」。
3、選擇「指派以下驅動器號」。
4、然後點擊「確定」,就可以激活這個分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