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英特爾存儲顆粒絲印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英特爾存儲顆粒絲印

發布時間: 2022-12-11 01:45:15

1. SDWFR是什麼品牌的顆粒

存儲顆粒不是官方的標,看flash id,flash id第一位就能表明顆粒品牌,89表示英特爾,2c表示美光,45表示閃迪,98表示東芝,AD表示海力士,EC表示三星。
開卡不成功建議更換開卡工具,你也可以告訴我flash id,我來告訴你用哪個版本的工具。

2. 英特爾固態硬碟怎麼樣

無論固態硬碟(SSD)是什麼品牌都要看使用的快閃記憶體顆粒級別。一般民用的SSD使用MLC級別的快閃記憶體顆粒製作其質量都沒問題。使用TLC類型快閃記憶體顆粒製作的SSD不要入手、因為這級別快閃記憶體顆粒的擦抹次數只有1000此左右、這個級別的快閃記憶體顆粒級別是製作U盤,存儲卡所用的原料、採用SLC類型快閃記憶體顆粒製作的SSD固態硬碟最好。但價位高昂不是一般用戶可以承受的、

3. 求助,這個顆粒晶元是多大的內存,西部數據黑盤上面的,官方沒寫緩存多大,晶元又看不明白。

H5AN4G6NBJR這個就是顆粒的絲印,根據這個絲印直接網路就能找到。
這個顆粒是DDR4快閃記憶體晶元,容量4G。
下面是網上查到的資料,供參考:
The H5AN4G4NBJR-xxC, H5AN4G8NBJR-xxC and H5AN4G6NBJR-xxC are a 4Gb CMOS Double Data Rate IV (DDR4) Synchronous DRAM,

4. 英特爾固態660和760區別

便宜的固態硬碟和貴的固態硬碟區別

一、固態硬碟品牌差異

固態硬碟差價為什麼那麼大,相信大家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固態硬碟品牌的差異,品牌確實會影響著一款產品的定價,好的品牌價格也確實會貴一些,但是好品牌價格貴點也是有道理的,主要在產品做工用料優秀一些,品控出色,返修率較低,售後也比較完善,而三線、不知名雜牌的固態可能在品控方面差,主控、顆粒選用比較差,可能存在雜牌主控,黑片、白片的瑕疵顆粒,甚至是翻新打磨之後打標的顆粒等,質量無法保障,返修率較高,總之一等價格一等貨。

但其實除了品牌的差異,即使是相同品牌並且同樣的容量,也存在價格很多差異,主要可能是讀寫性能、顆粒、主控、介面上的差異等。

二、快閃記憶體顆粒不同

我們可能在選購固態硬碟的時候,發現同樣的品牌、同樣的容量並且介面都保持一致的固態硬碟,固態硬碟價格卻差距了不少,可能就會存在快閃記憶體顆粒不同的情況。舉個例子,就例如三星860 EVO和三星860 QVO兩款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如果不去深入了解的話,可能只能發現顏色不同罷了,但其實是存在顆粒上的不同,三星860 EVO採用了是目前主流的TLC顆粒,而三星860 QVO採用的是QLC顆粒,同樣是1TB容量,兩者因為顆粒的原因差了差不多400元。包括intel 760P和660P M.2固態差價那麼大,也是因為顆粒不同原因。

那麼顆粒不同為什麼會導致價格不同呢,到底之間有什麼區別呢?

顆粒主要有QLC、SLC、MLC、TLC等,SLC是企業級伺服器用的,MLC已經逐漸退出市場,目前市場主流主要是TLC顆粒,還有新推出不久的QLC顆粒,它們之間的區別如下。

SLC(單層存儲單元)

全稱是Single-Level Cell,單層電子結構,每個cell可以存放1bit數據,SLC達到1bit/cell,寫入數據的時候電壓變化區間小,P/E壽命較長,理論擦寫次數在10萬次以上,但是由於成本最高,所以SLC顆粒多數用於企業級高端產品中。

MLC(雙層存儲單元)

全稱是Multi-Level Cell,使用高低電壓的而不同構建的雙層電子結構,MLC達到2bit/cell,P/E壽命較長,理論擦寫次數在3000-5000次左右,成本相對較高,但是對於消費級來說也可以接受,多用於家用級高端產品中。

TLC(三層存儲單元)

全稱是Trinary-Level Cell,三層式存儲單元,是MLC快閃記憶體延伸,TLC達到3bit/cell,由於存儲密度較高,所以容量理論上是MLC的1.5倍,成本較低,但是P/E壽命相對要低一些,理論擦寫次數在1000-3000次不等,是目前市面上主流的快閃記憶體顆粒。

QLC(四層存儲單元)

全稱是Quad-Level Cell,四層式存儲單元,QLC快閃記憶體顆粒擁有比TLC更高的存儲密度,同時成本上相比TLC更低,優勢就是可以將容量做的更大,成本上更低,劣勢就是P/E壽命更短,理論擦寫次數僅150次。

TLC和QLC顆粒固態哪個好?

通過以上的介紹,我們發現QLC最大的優勢就是在於成本更低,並且在相同的成本下能夠做出更大容量的固態硬碟(SSD),容量將不再受到限制,1TB容量對於QLC顆粒來說基本都是小意思,幾十到上百TB才是主流,所以我們看到的QLC顆粒固態基本是512GB或者以上容量的,像120G、240G、256GB等小容量的固態硬碟基本不會有QLC顆粒的。

雖然QLC顆粒降低了成本,讓固態硬碟能夠快速步入大容量時代,但是由於QLC顆粒弊端導致了用戶口碑比較差,QLC顆粒每一個Cell單元存儲數據越多,單位面積容量就越高,同時就會導致不同電壓狀態越多,並且越難控制,所以採用QLC顆粒的固態,雖然容量更大價格更便宜,但是穩定性較差,並且P/E壽命較低,速度也是這些顆粒中最慢。

所以QLC顆粒在穩定性、壽命以及讀寫速度上無疑是不如TCL顆粒的,兩者相比,無疑是TCL快閃記憶體顆粒更好。但其實以往的MLC顆粒口碑相比TCL顆粒更好,只是成本較高,廠家為了考慮成本因素將其逐漸淘汰掉了,所以目前市場上MLC顆粒固態產品基本銷聲匿跡了。不過隨著技術的進步,TLC顆粒固態硬碟已今非昔比,無論性能還是耐久度,都得到了極大提升。

三、介面不同與協議不同

目前市場上,固態硬碟最主流的介面分為是SATA3.0和M.2兩種介面,SATA3.0介面的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介面是相同的,我們知道SATA 3.0通道的最大傳輸速度為6Gbps,實際速度最大為560MB/s,這也意味著目前市場上SATA3.0介面固態硬碟發展已經遇到了性能瓶頸!所以就有了M.2 NVME協議的固態,走的是PEI-E通道,擁有更大的帶寬,性能自然有了突飛猛進的提升。

M.2固態硬碟認准NVMe協議!

還有並不是所有的M.2介面都是NVMe協議走PEI-E通道的,所以我們選擇M.2介面固態硬碟的時候,一定要注意是支持NVMe協議的,還是支持SATA協議的。如果是SATA協議的M.2固態硬碟,與普通SATA固態硬碟速度上差異不大,只是介面區別,而NVMe協議是走PCI-E通道,而目前主流PCI-E3.0能提供高達近32GB/s的雙向帶寬,而PCI-E4.0相比3.0規范實現了寬頻翻倍,由於走PCI-E通道帶寬充足,可提升空間極大,傳輸速度更快。

即使是均是M.2 NVMe也有速度區別!

可能我們購買一款M.2 NVMe協議的固態硬碟,同樣品牌、容量,甚至均為M.2 NVMe固態,會發現標注的速度不同,自然價格也有所不同,較入門的NVMe協議的M.2固態硬碟順序讀取速度達到1500MB/s左右,性能相對出色一些的甚至可以達到3000MB/s以上,這就是主控與快閃記憶體顆粒的好壞差異導致存在了很大的速度差異,價格自然有差距。

本文也並非讓所有的主機都上M.2 NVMe固態硬碟,比較偏入門的主機也完全沒有必要,比如普通辦公,要求不高的家用,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完全足夠使用,你可能你想上,入門主板上未必支持M.2插槽,對於生產力、玩游戲,對性能要求苛刻的人群等建議上M.2 NVMe固態硬碟,一般目前主流或者以上級別都配備了M.2 NVMe插槽。

5. intel固態硬碟怎樣查真偽

Intel的硬碟查真偽的方法有以下幾種:

1、包裝。查看外包裝是否有被拆過的痕跡,各種標貼是否完整。

2、靜電袋的標簽。一般,硬碟標貼上面有SN、MODEL、PN。這些標貼分別有對應的數據,像SN是流水號,每個硬碟只有1個;MODEL是型號;PN稱為料號。

3、核對SN號。查看硬碟正面標貼上的SN號與盤體側面的標貼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話,可以判斷不是真品。

4、盤體的外觀。注意查看下盤體是否有劃痕,及螺絲孔是否有痕跡,如果是使用過的,硬碟螺絲紋會有明顯的痕跡,很好分辨。

5、硬碟板塊。由於是真空包裝的,全新的硬碟的板塊都是發亮的,元器件都不會被氧化發黃發黑的。

6、SATA介面的金手指。全新的硬碟一般都是看不出插痕的,如果是上過機的金手指就可以很明顯的看到插痕。

7、硬碟測試軟體。有很多人會通過魯大師來檢測次數和時間,不太推薦,因為通電時間已經可以通過軟體進行清零了。建議使用硬碟測試軟體HD Tune來檢測,主要是看它檢測出的序列號,是否與硬碟上面的SN序列號一致。如果不一致的話,這個硬碟應該不是正品。

8、官網查詢。這個方法是最准確可靠的。目前,大多數硬碟品牌都有自己的保修頁面,畫面上會提示你輸入、Serial number號,即SN序列號,按照頁面的提示步驟,就可以查詢到你硬碟的結果。

(5)英特爾存儲顆粒絲印擴展閱讀:

讀寫速度快:

採用快閃記憶體作為存儲介質,讀取速度相對機械硬碟更快。固態硬碟不用磁頭,尋道時間幾乎為0。持續寫入的速度非常驚人,固態硬碟廠商大多會宣稱自家的固態硬碟持續讀寫速度超過了500MB/s。

防震抗摔性:

傳統硬碟都是磁碟型的,數據儲存在磁碟扇區里。而固態硬碟是使用快閃記憶體顆粒(即mp3、U盤等存儲介質)製作而成,所以SSD固態硬碟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部件,這樣即使在高速移動甚至伴隨翻轉傾斜的情況下也不會影響到正常使用。

低功耗:

固態硬碟的功耗上要低於傳統硬碟。

無噪音:

固態硬碟沒有機械馬達和風扇,工作時噪音值為0分貝。基於快閃記憶體的固態硬碟在工作狀態下能耗和發熱量較低(但高端或大容量產品能耗會較高)。內部不存在任何機械活動部件,不會發生機械故障。由於固態硬碟採用無機械部件的快閃記憶體晶元,所以具有了發熱量小、散熱快等特點。

6. 英特爾520 180g固態硬碟,是什麼顆粒

是mlc晶元的,還是Intel的超耐久顆粒,但是520很老了,最好別買。
首先,太老了雖然是款好產品但是太老了,現在的520基本都是2手的。並且,很多520都是刷當然smart信息。數據全改過了。

7. 如何查U盤\卡的Flash存儲晶元是MLC顆粒、SLC顆粒 黑膠體的U盤

可以用ChipGenius 或者同類軟體查出U盤、卡和黑膠體的晶元型號。如下圖所示:


8. 如何評價英特爾 Intel 660P 系列固態硬碟

英特爾固態盤 660p 系列是英特爾首款採用先進 QLC(四層單元)NAND 技術的固態盤。它旨在提供諸如網上沖浪、辦公和居家工作以及媒體娛樂等客戶端平台使用所需的性能。

隨著快閃記憶體顆粒技術的不斷進步,市場順利從SLC、MLC成功跳躍至TLC,幾年來的事實證明,TLC的穩定性和性能表現令人滿意,足以應付主流消費者需求,為接下來的QLC普及開了好頭。

在2018全球快閃記憶體技術峰會上,intel(英特爾)推出旗下第一款QLC存消費級SSD——SSD 660P,是600P的升級版,定位介於600p及700p之間,能滿足主流玩家市場需求。

全新SSD 660P有512GB、1TB、2TB三種容量,均提供5年質保。intel 660P採用M.2 2280規格,主控未知,基於高密度3D QLC NAND 顆粒,提供512GB/1TB/2TB三種容量。

走PCI-E 3.0 x4通道,支持NVMe 1.3協議,最高連續讀取可達1800MB/s,寫入1100MB/s,4K隨機讀寫為150K IOPS。

此次所搭載的是64層3D QLC顆粒,相比TLC容量增加了33%,單顆粒最高可達到256GB或512GB。

關於QLC最關心的壽命問題,官方表示該64層3D QLC顆粒P/E循環約為1000次左右,比TLC略少一些,面向主流一般市場。

這類產品主要是依靠大容量和高性價比來搶佔主流市場,可以預見接下來市場中高容量QLC SSD將進一步滲透。



9. 買了一個擴容盤虛標128GB,Flash的絲印寫了PF612MB,請問是代表實際容量只有612MB嗎PF又代表什麼意思

一般的不會擴容這么大,如果612M擴到128G,那麼這個U盤基本上是沒有用的,如果買家一買到家那就會發現的。
一般的,U盤標128G,那麼它的實際容量應該是有16GB~32GB的。所以買家買到之後才不會立刻發現的。
這里pf應該是廠家的內部型號,應該不會有什麼實際的意思的。

10. 【科普向】磁碟(三)固態硬碟

我們在上一期講了機械硬碟的原理,以及在選購機械硬碟時的注意事項,那麼這一期我們就來講一講一種更為高端的硬碟——固態硬碟

固態硬碟發展史

1970年,StorageTek開發了第一個固態硬碟驅動器。

1989年,英特爾發布了世界上第一款固態硬碟。

2006年,三星發布了一款32GB容量的固態硬碟筆記本電腦,標志著固態硬碟正式走入移動設備。

2007年,SanDisk發布了1.8寸32GB固態硬碟產品和2.5寸32GB型號。

2009年,大量的廠商湧入固態硬碟市場,固態硬碟技術得到了飛速發展。

存儲顆粒

固態硬碟,又被成為SSD(Solid State Disk),是一種現代的儲存硬碟。拿到一塊固態硬碟,可以看到它和之前我們所講的機械硬碟有很大的不同。一般的固態硬碟並不像機械硬碟那樣被包在一個密封的鐵盒子里,而是由一大塊PCB板組成。電路板上這些小的黑色的方格子就是存儲顆粒了。作為固態硬碟最核心的東西,用來存儲數據。

存儲顆粒分為三種:SLC顆粒、MLC顆粒和TLC顆粒。

我們知道,硬碟在電腦中就像一個倉庫,它儲存著我們的數據。倉庫中很多貨架用來存放數據,不同的顆粒就相當於不同類型的貨架

SLC顆粒

SLC中的S是single的縮寫,就是單一的意思。意味著SLC顆粒的存儲顆粒上每一個存儲單元只存放1bit的數據。

我們將顆粒理解為倉庫里的貨架,那麼SLC顆粒就是每個貨架上放有一個貨物。當需要調取貨物時,因為貨架上只有一個貨物,所以不需要對貨物進行篩選和分類,只需要找到對應的貨架之後直接將貨物拿走就可以了,調取的速度非常快。也就是說SLC顆粒時固態硬碟中速度最快的顆粒,同時也是壽命最長的。

MLC顆粒

MLC中的M是multi的縮寫,是多個的意思。MLC存儲顆粒每個儲存單元存放2bit的數據。也就是說每一個MLC的貨架上放有兩個貨物,在提取貨物時需要先鑒別兩個貨物,然後再取走需要的那個貨物。這就浪費了一些時間。所以MLC顆粒的速度要比SLC顆粒的速度慢一些,壽命也比SLC更短一些。

TLC顆粒

TLC中的T是triple的縮寫,就是三個的意思。所以TLC的存儲顆粒每個儲存單元存放3bit的數據。不過有一些廠商也會將自己的TLC顆粒稱之為3bit-MLC顆粒。

同樣的道理,TLC的每個貨架放有三個貨物,調取的速度更慢了,所以TLC顆粒是這三種顆粒中速度最慢的那一個。由於其「貨架」的使用頻率高於MLC和SLC,所以TLC同時也是這三種儲存顆粒中壽命最短的那個。

由於TLC價格較低,所以現在市面上大多數的固態硬碟使用的都是TLC顆粒。

這三種儲存顆粒在速度和壽命上都有差距,不過即使壽命最短的TLC也可以正常使用五年左右,這一點不要擔心。

存儲顆粒作為固態硬碟的核心部件,並不是所有廠商都有自主生產的能力,很大一部分廠商只能購買別家的存儲顆粒用來生產自己的固態硬碟。

英特爾、三星、美光、海力士、閃迪和東芝是目前具有自主生產儲存顆粒能力的廠商。

那廠商口中的白片黑片都是什麼呢?

原片

指的是有固態硬碟廠商親自認證的原廠合格的儲存顆粒。

白片

是檢驗不合格的瑕疵品,被廠商檢測後淘汰。由一寫末流廠商進行簡單的加工製成價格較低、品質較差的固態硬碟。

黑片

可以說就是廢料,幾乎沒有價值。由於其性能低下,大部分的黑片用來製作成了U盤和SD卡。

匯流排

是計算機各種功能部件之間傳送信息的公共通信干線。我們可以簡單理解為從固態硬碟到CPU用來傳輸數據的道路。在固態硬碟中,匯流排非為兩類:SATA匯流排和PCI-E匯流排。我們可以把CPU和固態硬碟想像成兩個城市,而SATA匯流排就是兩個城市之間的普通火車軌道,PCI-E匯流排就是高鐵軌道。

目前SATA匯流排的最快速度也只有550MB/s,而PCI-E匯流排最高可達3000MB/s。

不過PCI-E也是有不同等級的,PCI-E x1、PCI-E x2、PCI-E x4、PCI-E x8和PCI-E x16。而固態硬碟通常使用的都是PCI-E x2和PCI-E x4。PCI-E x2匯流排要比PCI-E x4慢一些,大概只有1000MB/s左右。而更高的PCI-E x8和PCI-E x16通常都是顯卡在使用。

介面

目前常見的固態硬碟介面分為三種:SATA介面、M.2介面和PCI-E介面。

SATA介面

機械硬碟一般使用的都是SATA介面,不過SATA介面也可以被用在固態硬碟上。使用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一般體積都比較大,而且只能走SATA匯流排。所以一般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速度比較慢。

                      (SATA介面)

M.2介面

使用M.2介面的固態硬碟又可以分為三種,按速度由低到高的順序排列分別是走SATA匯流排的、走PCI-E x2匯流排的以及是走PCI-E x4匯流排的。這三種匯流排的區別已經在上文提到過了,這里不再是贅述。

而使用M.2介面走PCI-E x4匯流排的硬碟又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支持NVME協議的,另一種是不支持NVME協議的。

NVME協議是什麼呢?

其實,造成上文提到的那兩種匯流排速度差異的主要原因就是協議不同。SATA匯流排使用的是AHCI協議,而PCI-E匯流排上使用的是NVME協議。說白了就是這兩條軌道對與在軌道上行駛的列車做出了不同的要求和限制。由於SATA軌道製作不精細,導致SATA軌道上無法行駛高速列車,從而導致了速度變慢。

支持NVME協議的M.2介面的固態硬碟就像高速火車(NVME協議)跑在高速鐵路上(PCI-E匯流排),速度是最快的,能達到3000MB/s。而不支持NVME協議的硬碟就像普通火車(不支持NVME協議)跑在高速鐵路上(PCI-E匯流排),速度自然就慢一些,能達到1500MB/s。

需要注意的是雖然都叫M.2介面,但是走不同的匯流排,介面的形狀其實是也是不一樣的。

走PCI-E x4匯流排的硬碟介面有兩個金手指,對應的插槽是socket 3介面。

                  (socket 3介面)

走SATA匯流排和PCI-E x2匯流排的硬碟介面有三個金手指,專屬插槽是socket 2介面。

                  (socket 2介面)

不過這種擁有三個金手指的介面通用性更強一點,socket 2和socket 3插槽都是可以用的。

PCI-E介面

使用PCI-E介面的固態硬碟走的是PCI-E x4匯流排,一般都是支持NVME協議的。

值得注意的是介面只是物理上的插孔而已,並不會直接影響性能。如果廠商願意,無論多麼奇怪的介面都是可以的。真正影響硬碟速度的是介面背後的協議和匯流排。所以使用SATA介面SATA匯流排AHCI協議的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的速度是相近的。

而使用M.2介面PCI-E x4匯流排NVME協議的硬碟和使用PCI-E介面PCI-E x4匯流排NVME協議的硬碟速度是相近的。雖然他們一個使用了M.2介面,一個使用了PCI-E介面,但是因為它們背後的匯流排和協議是一樣的,所以速度並不會出現明顯的差距。

                (不同的PCI-E介面)

為了防止大家混亂,我在這里做個小的導圖幫助理解。

緩存

一般情況下,緩存的讀寫速度是比碟片的速度快的,緩存就像一個數據的臨時存放點,硬碟在寫入數據時,先將數據寫入到緩存,寫入完成後,系統就會提示數據寫入完成了,用戶就可以做別的事情了,而在計算機後台,數據再從緩存中寫入硬碟。

緩存分為兩種,一種是DDR緩存,一種是SLC-cache緩存

DDR緩存

這種緩存和和內存條中上使用的是同一種規格的,這種緩存的優點在於速度非常快,但是它的空間一般比較小,無法儲存大量的數據,對SSD性能的提升不大。

SLC-cache緩存

也叫SLC緩存。我們在前文已經提到,SLC顆粒是所有固態硬碟顆粒中速度最快的,但是為了節約成本,市面上大多數固態硬碟都是MLC和TLC顆粒的。但是為了提高讀寫性能,廠商會讓一部分MLC或TLC模擬SLC顆粒工作,這就是SLC緩存。

這就可以解釋為什麼很多固態硬碟在傳輸大文件時,前一段時間速度非常快,但是一段時間後硬碟的速度會斷崖式下跌。原因就是SLC緩存顆粒已經全部填滿文件了,這時,硬碟就會恢復正常的MLC或者TLC的速度,整體的讀寫速度就慢下來了。

SLC緩存也時目前市面上最為常見的一種緩存行駛,對小文件的讀取速度有顯著提升。

主控

主控負責整個固態硬碟的數據管理和調控,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固態硬碟的CPU。由於主控對整個固態硬碟進行管理,所以主控也對硬碟性能有著較大的影響。目前第一梯隊的主控廠商有三星、英特爾和馬牌。

讀寫速度

我們經常能在某個固態硬碟的產品界面看到「順序讀寫」和「4K隨機讀寫」,那麼這兩種有什麼區別呢?

順序讀寫

順序讀寫速度一般非常快,賣家也常常會將這個數值作為宣傳的速度。但是日常使用中,順序讀寫速度對我們的影響並沒有那麼大。

順序讀寫就是對一個大文件進行讀寫,比如對一個100GB的大文件進行讀寫,用到的就是順序讀寫。而如果要對100個1GB的文件進行讀寫,用到的就是4K隨機讀寫。

4K隨機讀寫

4K隨機讀寫速度更加貼近我們日常的使用,我們很少會對一個大型文件進行讀寫,通常都是一個一個文件進行讀寫的。4K隨機讀寫速度通常是要比順序讀寫速度慢的,所以在選購固態硬碟時,我們更要關注4K隨機讀寫速度。

以上就是固態硬碟的基本參數了,希望能對各位在選購固態硬碟時提供幫助。

我們作為一個新團隊十分缺乏經驗,可能會存在種種疏漏,還請各位大佬嘴下留情,反饋問題。感激不盡!

文/ 同兒睡不著。

責編/ M.微博

圖/ 網路、同兒睡不著。

小蓬軟體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