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判斷對錯:DRAM指的是用於做高速緩存的存儲器。 請說明理由
DRAM英文縮寫的意思就是動態隨機訪問存儲器。並不是做高速緩存用的,這道題應該是錯的。
你去查詢這個名字的全英文,就知道理由。
Ⅱ 什麼是高速緩沖存儲器
高速緩沖存儲器意義: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來得快的一種RAM。
一般而言它不像系統主記憶體那樣使用DRAM技術,而使用昂貴但較快速的SRAM技術,也有快取記憶體的名稱。
高速緩沖存儲器是存在於主存與CPU之間的一級存儲器, 由靜態存儲晶元(SRAM)組成,容量比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 接近於CPU的速度。
在計算機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中,是介於中央處理器和主存儲器之間的高速小容量存儲器。它和主存儲器一起構成一級的存儲器。高速緩沖存儲器和主存儲器之間信息的調度和傳送是由硬體自動進行的。
(2)高速存儲器一般採用dram構成擴展閱讀:
高速緩沖存儲器的作用:
在計算機技術發展過程中,主存儲器存取速度一直比中央處理器操作速度慢得多,使中央處理器的高速處理能力不能充分發揮,整個計算機系統的工作效率受到影響。
有很多方法可用來緩和中央處理器和主存儲器之間速度不匹配的矛盾,如採用多個通用寄存器、多存儲體交叉存取等,在存儲層次上採用高速緩沖存儲器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
很多大、中型計算機以及新近的一些小型機、微型機也都採用高速緩沖存儲器。
高速緩沖存儲器的容量一般只有主存儲器的幾百分之一,但它的存取速度能與中央處理器相匹配。根據程序局部性原理,正在使用的主存儲器某一單元鄰近的那些單元將被用到的可能性很大。
因而,當中央處理器存取主存儲器某一單元時,計算機硬體就自動地將包括該單元在內的那一組單元內容調入高速緩沖存儲器。
於是,中央處理器就可以直接對高速緩沖存儲器進行存取。在整個處理過程中,如果中央處理器絕大多數存取主存儲器的操作能為存取高速緩沖存儲器所代替,計算機系統處理速度就能顯著提高。
Ⅲ 高速緩存控制晶元由哪兩部分組成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實際上是為了把由DRAM組成的大容量內存儲器都看做是高速存儲器而設置的小容量局部存儲器,一般由高速SRAM構成。這種局部存儲器是面向CPU的,引入它是為減小或消除CPU與內存之間的速度差異對系統性能帶來的影響。Cache 通常保存著一份內存儲器中部分內容的副本(拷貝),該內容副本是最近曾被CPU使用過的數據和程序代碼。Cache的有效性是利用了程序對存儲器的訪問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所具有的局部區域性,即對大多數程序來說,在某個時間片內會集中重復地訪問某一個特定的區域。如PUSH/POP指令的操作都是在棧頂順序執行,變數會重復使用,以及子程序會反復調用等,就是這種局部區域性的實際例證。因此,如果針對某個特定的時間片,用連接在局部匯流排上的Cache代替低速大容量的內存儲器,作為CPU集中重復訪問的區域,系統的性能就會明顯提高。
系統開機或復位時,Cache 中無任何內容。當CPU送出一組地址去訪問內存儲器時,訪問的存儲器的內容才被同時「拷貝」到Cache中。此後,每當CPU訪問存儲器時,Cache 控制器要檢查CPU送出的地址,判斷CPU要訪問的地址單元是否在Cache 中。若在,稱為Cache 命中,CPU可用極快的速度對它進行讀/寫操作;若不在,則稱為Cache未命中,這時就需要從內存中訪問,並把與本次訪問相鄰近的存儲區內容復制到Cache 中。未命中時對內存訪問可能比訪問無Cache 的內存要插入更多的等待周期,反而會降低系統的效率。而程序中的調用和跳轉等指令,會造成非區域性操作,則會使命中率降低。因此,提高命中率是Cache 設計的主要目標。
Ⅳ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一般採用的什麼存取方式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一般採用隨機存取方式。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工作時,cache能夠根據指令地址得到cache中對應地址,按地址存取,因此它是隨機存取。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其原始意義是指存取速度比一般隨機存取記憶體(RAM)來得快的一種RAM,一般而言它不像系統主記憶體那樣使用DRAM技術,而使用昂貴但較快速的SRAM技術,也有快取記憶體的名稱。
高速緩沖存儲器是存在於主存與CPU之間的一級存儲器, 由靜態存儲晶元(SRAM)組成,容量比較小但速度比主存高得多, 接近於CPU的速度。在計算機存儲系統的層次結構中,是介於中央處理器和主存儲器之間的高速小容量存儲器。它和主存儲器一起構成一級的存儲器。高速緩沖存儲器和主存儲器之間信息的調度和傳送是由硬體自動進行的。
高速緩沖存儲器最重要的技術指標是它的命中率。
Ⅳ 計算機一級模擬試題及答案
2017年計算機一級模擬試題及答案
一、單選題
1). 在微機系統中,麥克風屬於
A) 輸入設備
B) 輸出設備
C) 放大設備
D) 播放設備
2). 下列敘述中,錯誤的是
A) 內存儲器RAM中主要存儲當前正在運行的程序和數據
B)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一般採用DRAM構成
C) 外部存儲器(如硬碟)用來存儲必須永久保存的程序和數據
D) 存儲在RAM中的信息會因斷電而全部丟失
3). 1GB的准確值是
A) 024×1024 Bytes
B) 1024 KB
C) 1024 MB
D) 1000×1000 KB
4). 磁碟的存取單位是
A) 柱面
B) 磁軌
C) 扇區
D) 位元組
5). 現代計算機中採用二進制數字系統是因為它
A) 代碼表示簡短,易讀
B) 物理上容易表示和實現、運算規則簡單、可節省設備且便於設計
C) 容易閱讀,不易出錯
D) 只有0和1兩個字元號,容易書寫
6). 下列說法中,正確的是
A) 同一個漢字的輸入碼的長度隨輸入方法不同而不同
B) 一個漢字的機內碼與它的國標碼是相同的,且均為2位元組
C) 不同漢字的機內碼的長度是不相同的
D) 同一漢字用不同的輸入法輸入時,其機內碼是不相同的
7). 計算機能直接識別、執行的語言是
A) 匯編語言
B) 機器語言
C) 高級程序語言
D) C語言
8). 一個漢字的機內碼與它的國標碼之間的差是
A) 2020H
B) 4040H
C) 8080H
D) A0A0H
9). 目前,PC機中所採用的主要功能部件(如CPU)是
A) 小規模集成電路
B) 大規模集成電路
C) 晶體管
D) 光器件
10). 馮•諾依曼(Von Neumnn)型體系結構的計算機硬體系統的五大部件是
A) 輸入設備、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輸出設備
B) 鍵盤和顯示器、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和電源設備
C) 輸入設備、中央處理器、硬碟、存儲器和輸入設備
D) 鍵盤、主機、顯示器、硬碟和列印機
參考答案:1-10A、B、C、C、B、A、B、C、B、A
二、基本操作題
1.設置文件夾屬性
①選定考生文件夾下KEEN文件夾;②選擇【文件】|【屬性】命令,或右擊,彈出快捷菜單,選擇“屬性”命令,即可打開“屬性”對話框;③在“屬性”對話框中勾選“隱藏”屬性,
單擊“確定”按鈕。
2.移動文件夾和文件夾命名
①選定考生文件夾下QEEN文件夾;②選擇【編輯】|【剪切】命令,或按快捷鍵Ctr1+x;③打開考生文件夾下NEAR文件夾;④選擇【編輯】|【粘貼】命令,或按快捷鍵Ctr1+v;⑤選定移動來的文件夾;⑥按F2鍵,此時文件(文件夾)的名字處呈現藍色可編輯狀態,編輯名稱為題目指定的名稱SUNE。
3.復制文件
①打開考生文件夾下DEERDAIR文件夾,選定TOUR.PAS文件;②選擇【編輯】1【復制】命令,或按快捷鍵Ctr1+C;③打開考生文件夾下CRYSUMMER文件夾;④選擇【編輯】I【粘貼】命令,或按快捷鍵Ctr1+V。
4.刪除文件夾
①打開考生文件夾下CREAM文件夾,選定SOUP文件夾;②按De1ete鍵,彈出確認對話框;③單擊“確定”按鈕,將文件(文件夾)刪除到回收站。
5.新建文件夾
①打開考生文件夾下;②選擇【文件】|【新建】|【文件夾】命令,或右擊,彈出快捷菜單,選擇【新建】|【文件夾】命令,即可生成新的文件夾,此時文件(文件夾)的名字處呈現
藍色可編輯狀態。編輯名稱為題目指定的名稱TESE。
三、字處理題
1.(1)【解題步驟】
步驟1:通過“答題”菜單打開WORD1.DOCX文件,按題目要求替換文字。選中全部文本(包括標題段),選擇【編輯】1【替換】命令,在彈出“查找和替換”對話框的“查找內容”中輸入“教委”,在“替換為”中輸入“教育部”。單擊“更多”按鈕,在“替換”下單擊“格式”按鈕,從彈出的下拉列表框中選擇“字體”命令,彈出“字體”對話框,單擊“字體”選項卡,在“字體顏色”中選擇“紅色”,在“字形”中選擇“傾斜”,在“著重號”中選擇“.”,單擊“確定”按鈕。返回“查找和替換”對話框,單擊“全部替換”按鈕,會彈出提示對話框,在該對話框中直接單擊“確定”按鈕即可完成對錯詞的替換。如圖4.1所示。
(2)【解題步驟】
步驟1:按題目要求設置標題段字體和字元間距。選中標題段文本,在【開始】功能區的【字體】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彈出“字體”對話框,單擊“字體”選項卡,在“中文字體”中選擇“黑體”,在“字型大小”中選擇“三號”,在“字體顏色”中選擇“紅色”,在“字形”中選擇“加粗”,在“高級”選項卡的“間距”中選擇“加寬”,在“磅值”中輸入“4磅”,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到編輯界面中。如圖4.2所示。
步驟2:按題目要求設置標題段對齊屬性。選中標題段文本,在【開始】功能區的【段落】組中,單擊“居中”按鈕。
(3)【解題步驟】
步驟1:選中正文第一段(“由教育部授權,……權威性是不容質疑的。”),在【開始】功能區的【段落】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彈出“段落”對話框,單擊“縮進和間距”選項卡,在“縮進”選項下,“左側”設置為“2字元”,“右側”設置為“2字元”,在“特殊格式”下選擇“懸掛縮進”,“磅值”設置為“2字元”,在“行距”中選擇“固定值”,在“設置值”中輸入“18磅”,單擊“確定”按鈕。如圖4.3所示。
步驟2:選中正文第二段,單擊【頁面布局】功能區【頁面設置】組中的'“分欄”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更多分欄”命令,彈出“分欄”對話框,設置“欄數”為“2”,勾選“分隔線”復選框,勾選“欄寬相等”復選框,單擊“確定”按鈕。如圖4.4所示。
步驟3:保存文檔WORD1.DOCX。
2.(1)【解題步驟】
步驟1:通過“答題”菜單打開WORD2.DOCX文件,按題目要求插入表格。在【插入】功能區,單擊【表格】下拉列表,選擇“插入表格”選項,彈出“插入表格”對話框,在“行數”中輸入“6”,在“列數”中輸入“6”,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到編輯界面中。如圖4.5所示。
步驟2:選擇表格,在【開始】選項卡中【段落】組中單擊“居中”按鈕,設置表格居中。
步驟3:按照題目要求設置表格列寬和行高。選中表格,在【表格工具】|【布局】功能區,在【單元格大小】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打開“表格屬性”對話框,單擊“列”選項卡,勾選“指定寬度”,設置其值為“2厘米”,在“行”選項卡中勾選“指定高度”,設置其值為“0.4厘米”,在“行高值是”中選擇“固定值”,單擊“確定”按鈕返回到編輯界面中。如圖4.6所示。
步驟4:按題目要求設置表格外框線和內框線屬性。單擊表格,在【表格工具】|【設計】功能區,在【繪圖邊框】組中單擊右下側的控制按鈕打開“邊框和底紋”對話框,單擊“邊框”按鈕,在“顏色”下拉列表中選擇“綠色”,在“寬度”下拉列表中選擇“1.5磅”,單擊“自定義”,在寬度下拉列表中選擇“1.0磅”,然後單擊“預覽”表格中心位置添加表格內部框線,單擊“確定”按鈕。
(2)【解題步驟】
步驟1:按題目要求合並單元格。選中第1行所有單元格,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合並單元格”命令。
步驟2:按題目要求設置單元格底紋。選中表格第一行,在【表格工具】|【設計】功能區,在【表格樣式】組中,單擊“底紋”按鈕下拉列表,選擇“黃色”。
步驟3:保存文件。
四、電子表格題
1.(1)【解題步驟】
步驟1:通過“答題”菜單打開EXCE1.X1SX文件,選中Sheet1工作表的A1:E1單元格,在【開始】功能區的【對齊方式】分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彈出“設置單元格格式”對話框,單擊“對齊”選項卡,單擊“文本對齊方式”下的“水平對齊”下三角按鈕,從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居中”,勾選“文本控制”下的“合並單元格”復選框,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2:在D3單元格中輸入“=ABS(B3一C3)”後按回車鍵,將滑鼠移動到D3單元格的右下角,按住滑鼠左鍵不放向下拖動到D14單元格即可計算出其他行的值。
步驟3:在E3單元格中輸入“=IF(D3>B3*10%,“低”,“高”)”後按回車鍵,將滑鼠移動到E3單元格的右下角,按住滑鼠左鍵不放向下拖動到E14單元格。
步驟4:選中A3:C14單元格區域,在【開始】功能區【樣式】組中單擊“條件格式”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從“數據條”下的“漸變填充”選擇一種樣式,此處我們選擇“藍色數據條”。如圖4.7所示。
(2)【解題步驟】
步驟1:選中單元格區域82:C14,在【插入】功能區的【圖表】組中單擊“折線圖”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帶數據標記的折線圖”。
步驟2:在【圖表工具】的【布局】選項卡中,單擊【標簽】組中的“圖例標題”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圖表上方”,輸入圖表標題為“測試數據對比圖”。
步驟3:選中圖表,按住滑鼠左鍵單擊圖表不放並拖動圖表,使左上角在A17單元格,調整圖表區大小使其在A17:E37單元格區域內。
步驟4:將滑鼠移動到工作表下方的表名處,雙擊“Sheet1”並輸入“測試結果誤差表”。
步驟5:保存EXCE1.X1SX文件。
2.【解題步驟】
步驟1:通過“答題”菜單打開EXC.X1SX文件,在有數據的區域內單擊任一單元格,在【插入】功能區的【表格】組中單擊“數據透視表”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數據透視表”,彈出“創建數據透視表”對話框,在“選擇放置數據透視表的位置”選項下單擊“現有工作表”單選按鈕,在“位置”文本框中輸入“18:M22”,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2:在“數據透視欄位列表”任務窗格中拖動“分公司”到行標簽,拖動“季度”到列標簽,拖動“銷售數量”到數值。
步驟3:完成數據透視表的建立,保存工作簿EXC.X1SX。
五、演示文稿題
1.【解題步驟】
步驟1:通過“答題”菜單演示文稿ysw9.pptx,單擊【設計】功能區【主題】組中的“暗香撲面”主題修飾全文。
步驟2:為全部幻燈片設置切換方案。選中第一張幻燈片,在【切換】功能區的【切換到此幻燈片】組中單擊“其他”下三角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華麗型”下的“百葉窗”,單擊“效果選項”按鈕,選擇“水平”,再單擊“計時”組中的“全部應用”按鈕。
2.【解題步驟】
步驟1:選中第一張幻燈片的主標題,在【開始】功能區的【字體】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彈出“字體”對話框,單擊“字體”選項卡,在“西文字體”中選擇“TimesNewRoman”,設置“大小”為“47”,,單擊“字體顏色”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其他顏色”,彈出“顏色”對話框,單擊“自定義”選項卡,在“紅色”中輸入…0’,在“綠色”中輸入“0”,在“藍色”中輸入“230”,單擊“確定”按鈕後返回“字體”對話框,再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2:選中第一張幻燈片的副標題,在【開始】功能區的【字體】組中,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彈出“字體”對話框,單擊“字體”選項卡,在“西文字體”中選擇“Aria1B1ack”,在“字體樣式”中選擇“加粗”,設置“大小”為“55”,單擊“確定”按鈕。在【動畫】功能區【動畫】組中選擇“旋轉”,再單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彈出“旋轉”對話框,在“效果”選項卡下的“動畫文本”中選擇“按字/詞”,單擊“確定”按鈕。
步驟3:選中第一張幻燈片,在【設計】功能區的【背景】組中,單擊“背景樣式”按鈕,在下拉列表中選擇“設置背景格式”,彈出“設置背景格式”對話框,在“填充”選項卡下選中“圖片或紋理填充”單選按鈕,在“紋理”中選擇“白色大理石”,單擊“全部應用”按鈕後再單擊“關閉”按鈕。如圖4.8所示。
步驟4:選中第二張幻燈片,在【開始】功能區【幻燈片】組中單擊“版式”按鈕,在彈出的下拉列表中選擇“兩欄內容”。選中信號燈圖片,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剪切”,把滑鼠游標定位到左側內容區,單擊【開始】功能區【剪貼板】組中的“粘貼”按鈕;按同樣的方法將第四張幻燈片的圖片移動到第二張幻燈片右側內容區。
步驟5:在普通視圖下選中第四張幻燈片,右擊,在彈出的快捷菜單中選擇“刪除幻燈片”。
步驟6:在第三張幻燈片的標題中輸入“Open—1oop
Contro1”,選中標題文本,在【開始】功能區的【字體】組中單
擊右側的下三角對話框啟動器,彈出“字體”對話框,單擊
“字體”選項卡,在“大小”中選擇“47磅”。
步驟7:在普通視圖下,按住滑鼠左鍵,拖曳第三張幻燈片到第二張幻燈片即可使第三張成為第二張幻燈片。
步驟8:保存演示文稿。.
六、上網題
①通過“答題”菜單【啟動InternetExp1orer】,打開IE瀏覽器;②在“地址欄”中輸入網址“HTTP://1OCA1HOST:65531/ExamWeb/INDEX.HTM”,並按回車鍵打開頁面,從中單擊“航空知識”頁面,再選擇“運十運輸機”,單擊打開此頁面;③單擊【工具】1【文件】|【另存為】命令,彈出“保存網頁”對話框,在“文檔庫”窗格中打開考生文件夾,在“文件名”編輯框中輸入“y1oysj.txt”,在“保存類型”中選擇“文本文件(*.txt)”,單擊“保存”按鈕完成操作。
;Ⅵ 什麼是高速緩沖存儲器
高速緩沖存儲器(Cache)實際上是為了把由DRAM組成的大容量內存儲器都看做是高速存儲器而設置的小容量局部存儲器,一般由高速SRAM構成。這種局部存儲器是面向CPU的,引入它是為減小或消除CPU與內存之間的速度差異對系統性能帶來的影響。Cache 通常保存著一份內存儲器中部分內容的副本(拷貝),該內容副本是最近曾被CPU使用過的數據和程序代碼。Cache的有效性是利用了程序對存儲器的訪問在時間上和空間上所具有的局部區域性,即對大多數程序來說,在某個時間片內會集中重復地訪問某一個特定的區域。如PUSH/POP指令的操作都是在棧頂順序執行,變數會重復使用,以及子程序會反復調用等,就是這種局部區域性的實際例證。因此,如果針對某個特定的時間片,用連接在局部匯流排上的Cache代替低速大容量的內存儲器,作為CPU集中重復訪問的區域,系統的性能就會明顯提高。
系統開機或復位時,Cache 中無任何內容。當CPU送出一組地址去訪問內存儲器時,訪問的存儲器的內容才被同時「拷貝」到Cache中。此後,每當CPU訪問存儲器時,Cache 控制器要檢查CPU送出的地址,判斷CPU要訪問的地址單元是否在Cache 中。若在,稱為Cache 命中,CPU可用極快的速度對它進行讀/寫操作;若不在,則稱為Cache未命中,這時就需要從內存中訪問,並把與本次訪問相鄰近的存儲區內容復制到Cache 中。未命中時對內存訪問可能比訪問無Cache 的內存要插入更多的等待周期,反而會降低系統的效率。而程序中的調用和跳轉等指令,會造成非區域性操作,則會使命中率降低。因此,提高命中率是Cache 設計的主要目標。
Ⅶ 簡述SRAM,DRAM型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個人電腦的主要結構:
顯示器
主機板
CPU
(微處理器)
主要儲存器
(記憶體)
擴充卡
電源供應器
光碟機
次要儲存器
(硬碟)
鍵盤
滑鼠
盡管計算機技術自20世紀40年代第一台電子通用計算機誕生以來以來有了令人目眩的飛速發展,但是今天計算機仍然基本上採用的是存儲程序結構,即馮·諾伊曼結構。這個結構實現了實用化的通用計算機。
存儲程序結構間將一台計算機描述成四個主要部分:算術邏輯單元(ALU),控制電路,存儲器,以及輸入輸出設備(I/O)。這些部件通過一組一組的排線連接(特別地,當一組線被用於多種不同意圖的數據傳輸時又被稱為匯流排),並且由一個時鍾來驅動(當然某些其他事件也可能驅動控制電路)。
概念上講,一部計算機的存儲器可以被視為一組「細胞」單元。每一個「細胞」都有一個編號,稱為地址;又都可以存儲一個較小的定長信息。這個信息既可以是指令(告訴計算機去做什麼),也可以是數據(指令的處理對象)。原則上,每一個「細胞」都是可以存儲二者之任一的。
算術邏輯單元(ALU)可以被稱作計算機的大腦。它可以做兩類運算:第一類是算術運算,比如對兩個數字進行加減法。算術運算部件的功能在ALU中是十分有限的,事實上,一些ALU根本不支持電路級的乘法和除法運算(由是使用者只能通過編程進行乘除法運算)。第二類是比較運算,即給定兩個數,ALU對其進行比較以確定哪個更大一些。
輸入輸出系統是計算機從外部世界接收信息和向外部世界反饋運算結果的手段。對於一台標準的個人電腦,輸入設備主要有鍵盤和滑鼠,輸出設備則是顯示器,列印機以及其他許多後文將要討論的可連接到計算機上的I/O設備。
控制系統將以上計算機各部分聯系起來。它的功能是從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中讀取指令和數據,對指令進行解碼,並向ALU交付符合指令要求的正確輸入,告知ALU對這些數據做那些運算並將結果數據返回到何處。控制系統中一個重要組件就是一個用來保持跟蹤當前指令所在地址的計數器。通常這個計數器隨著指令的執行而累加,但有時如果指令指示進行跳轉則不依此規則。
20世紀80年代以來ALU和控制單元(二者合成中央處理器,CPU)逐漸被整合到一塊集成電路上,稱作微處理器。這類計算機的工作模式十分直觀:在一個時鍾周期內,計算機先從存儲器中獲取指令和數據,然後執行指令,存儲數據,再獲取下一條指令。這個過程被反復執行,直至得到一個終止指令。
由控制器解釋,運算器執行的指令集是一個精心定義的數目十分有限的簡單指令集合。一般可以分為四類:1)、數據移動(如:將一個數值從存儲單元A拷貝到存儲單元B)2)、數邏運算(如:計算存儲單元A與存儲單元B之和,結果返回存儲單元C)3)、條件驗證(如:如果存儲單元A內數值為100,則下一條指令地址為存儲單元F)4)、指令序列改易(如:下一條指令地址為存儲單元F)
指令如同數據一樣在計算機內部是以二進制來表示的。比如說,10110000就是一條Intel
x86系列微處理器的拷貝指令代碼。某一個計算機所支持的指令集就是該計算機的機器語言。因此,使用流行的機器語言將會使既成軟體在一台新計算機上運行得更加容易。所以對於那些機型商業化軟體開發的人來說,它們通常只會關注一種或幾種不同的機器語言。
更加強大的小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和伺服器可能會與上述計算機有所不同。它們通常將任務分擔給不同的CPU來執行。今天,微處理器和多核個人電腦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
超級計算機通常有著與基本的存儲程序計算機顯著區別的體系結構。它們通常由者數以千計的CPU,不過這些設計似乎只對特定任務有用。在各種計算機中,還有一些微控制器採用令程序和數據分離的哈佛架構(Harvard
architectu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