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雲存儲技術與應用的展望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雲存儲技術與應用的展望

發布時間: 2022-12-17 23:38:22

Ⅰ 北大青鳥java培訓:雲存儲技術企業中的應用表現

隨著雲技術在互聯網公司中的不斷普及,越來越多的公司都開始將自己的業務數據遷移到了雲空間之中。
今天,我們就一起來了解一下,雲技術在互聯網企業中的應用方法。
1.決定將哪些工作負載遷移到公共雲企業選擇遷移的工作負載將決定需要哪些安全需求。
例如,許多企業初選擇將面向客戶的應用程序或分析工作負載移至雲中,並將核心事務系統保留在本地部署的數據中心。
2.確定至少一個能夠滿足工作負載安全要求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CSP)企業可以為其不同的工作負載選擇多個雲提供商,但這些選擇應與企業整體雲策略的目標保持一致。
3.企業需要根據遷移的便捷性、安全狀況、成本考慮因素、內部專業知識,為每個工作負載分配一個安全原型例如,企業可以選擇重新構建應用程序,並針對面向客戶的工作負載使用默認的雲計算服務提供商(CSP)控制,並在重新構建數據訪問時,取消和移動內部核心事務應用程序,而無需重新設計。
4.對於每個工作負載,確定為每個控制措施執行的安全級別企業應確定身份和訪問管理(IAM)是否需要單因素、多因素或更高級的身份驗證。
5.決定為每個工作負載的控制使用哪些解決方案企業可以確定每個雲計算服務提供商(CSP)針對每個工作負載的功能,並決定是否使用現有的本地部署安全解決方案,雲計算服務提供商(CSP)提供的解決方案,或三方解決方案。
6.實施必要的控制措施,並將其與其他現有解決方案進行整合企業需要充分了解每個雲計算服務提供商(CSP)的安全功能和安全執行流程。
這也意味著雲計算服務提供商(CSP)需要對其安全實踐保持透明。
7.開發視圖查看每個控制措施是否可以標准化和自動化企業必須分析全套控制措施,並決定哪些控制措施可以在組織內實現標准化,哪些控制措施可以實現自動化。
8.優先實施一套控制措施企業可以根據遷移的應用程序以及它選擇應用的安全模型來選擇優先順序。
9.實施控制和治理模式對於實施標准化但不是自動化的控制措施,企業可以開發這個清單,並培訓開發人員如何遵循這些清單。
山西電腦培訓http://www.kmbdqn.cn/認為對於可以實施標准化和自動化的控制措施,企業可以使用安全的DevOps方法創建自動化常式來實施控制措施,並實現標准化。
10.利用一輪執行期間獲得的經驗挑選下一組實施的控制措施從這些經驗中學習可以幫助改進未來控制系統的實施過程。
調查報告稱,「我們的經驗和研究表明,公共雲的網路安全可以通過正確的方法實現。
通過開發以雲計算為中心的網路安全模型,在各個安全領域設計強有力的控制措施,明確雲計算服務提供商(CSP)的責任,以及使用安全的DevOps,企業可以將工作負載轉移到公共雲中,從而更好地保護他們關鍵的信息資產。

Ⅱ 雲存儲技術的發展現狀

市場發展迅猛 「雲存儲」作為一個備受熱捧的新興市場,在短短的幾年時間里便在國內遍地開花。在我們身邊能夠看得到,用得著的「雲」就有儲115、金山網盤、騰訊中轉、迅雷網盤,網路網盤,還有眾多品牌的智能手機或網路電視機上的雲存儲。這是一塊誘人的大蛋糕,而且前景廣闊,眾多商家都想從中分到一杯羹。 除了國內雲存儲業務迅猛發展的態勢,更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國內用戶的熱情。2012—2016年中國網路存儲市場研究及未來發展趨勢報告顯示:到去年第一季度為止,國內某大型SSP的注冊用戶已突破三百萬,其他幾大SSP的注冊用戶數也不相上下。但是這些數字與現今近5億的國內網民相比仍存在著巨大的發展空間。要知道,美國Dropbox頭三年的客戶數還不足百萬,但現在已遠超五百萬了。 國內雲存儲產業面臨的挑戰 國內雲產業尚處於起步階段,市場的發展還不夠成熟,面臨的挑戰還很多。國外影響力較大的SSP雖然只有少數幾家,但客戶和業務都比較穩定,商家可以定下心來穩定地開展各類長期業務。而國內的雲存儲市場剛剛起步,客戶和SSP之間尚未進入穩定和互信的發展階段,市場還不夠成熟,客戶和SSP的業務都還存在著諸多不穩定的狀況。

Ⅲ 雲存儲的優勢

雲存儲就是將儲存資源放到雲上供人存取的一種新興方案,下面和大家說說具有哪些優勢特點:
1.可擴展性
大多數雲存儲服務都針對大規模打造,可輕松適應增長或最高存儲的需求。
2.節約
通常,您可使用雲存儲服務而非將此內容存儲在內部設備中,來顯著降低每位元組存儲成本。 雲存儲不僅為您節約存儲硬體、軟體和佔地空間的成本,還為您節約存儲系統操作和維護的持續開支。
3.數據保護
最大和最佳雲存儲服務不僅在數據中心內提供存儲冗餘,而且跨多個數據中心提供存儲冗餘。 而且各種物理、邏輯和程序保障在雲計算中產生高度數據安全 — 導致一些人認為高標准雲服務如果不比傳統內部 IT 基礎設施更安全,也至少一樣安全。
4.接近最終用戶
對於一些用例,正確的雲存儲服務也可提供復制內容並將內容存儲在靠近廣泛分散的最終用戶的優勢。 這種雲託管對於媒體分布和在線流尤其有價值。

Ⅳ 雲存儲技術的在安防領域的應用前景

平安城市、智慧城市的建設促使安防雲存儲技術的應用,智慧城市提出,其一大要求就是將視頻存儲數據相互之間進行聯動、共享,例如在犯罪追蹤時,公安、交通、民用行業等多范圍的存儲數據能夠共享,而這種共享具備了雲存儲的特性;傳統的存儲技術無法滿足社會發展需求,雲存儲的在安防領域的應用成為必然。
當前國內幾個平安城市已經做了嘗試,未來將由試點的模範作用,藉助於智慧城市的大規模應用,聚集眾人力量,推進相關的應用標准完善,相信可以更快地推動雲存儲在安防領域的應用。
當前的應用需求方面,部分行業用戶,例如石油、煤礦、金礦等,需要將所有的數據匯總一起進行分析處理,這種需求在可以打造私有雲;而部分用戶想要建設整個監控系統,卻又不想花費太多精力,又希望整個城市的所有數據能夠進行共享,出現意外時能故偶及時聯動,這就可以採取共有雲方式。以上這些應用模式得到廣泛應用的話,將會對傳統的安防工程商、集成商具有重大的沖擊。
未來通過雲存儲,越來越多的IT行業的技術與理念引入安防,傳統的安防將會遇到越來越大的挑戰,甚至有業內人士預計,安防行業將會逐漸被IT同化。雲存儲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推廣,還存在條件限制,作為安防領域的主要分支視頻監控,其數據量對寬頻的消耗量非常大。
從互聯網的「雲」嫁接到安防領域的「雲」,「雲安防」可謂是舶來品。而在當前安防存儲技術多樣化的市場上,雲存儲技術還停留在需求及概念炒作上,真正要大面積投入應用,並在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將會有一段漫長的路要走。然而,智慧城市建設,物聯網的投入建設,可以預見未來的雲存儲技術,在安防領域的應用將會有更美好的前景。

Ⅳ 什麼是雲存儲你如何看待雲存儲

雲存儲的幾十年發展歷程,其計算架構模型,也從Scale Up走向Scale Out。但是展望未來數字世界的海量需求,目前流行的模型還能夠持續滿足嗎?本文通過對雲存儲 歷史 的回顧,及對Scale Up和Scale Out兩種擴展模型的詮釋,來揭開雲存儲的未來模式。

1. 雲存儲及其 歷史

簡而言之,雲存儲(cloud storage)就是將數字內容安全的存儲在伺服器上,從而任何連接互聯網的設備可以方便的獲取。首先讓我們簡單回顧一下雲存儲的 歷史 。

雲存儲的早期雛形要回溯到上個世紀的90年代,也就是互聯網泡沫時期(dot-com boom),當時有許多家公司,例如EVault, NetMass, Arkeia和CommVault等等[1]均提供在線數據備份服務,當然它們絕大部分也隨著互聯網泡沫的破碎而煙消雲散了。少數倖存下來的有一家叫Veritas NetBackup最後也被Symantec收購,現在依舊提供Symantec NetBackup的在線存儲服務。

而真正讓大家耳熟能詳的雲存儲是2006年由Amazon提供的AWS S3雲存儲服務,其最具有革命意義的變革是,提出了即買即用(pay-per-use)的價格模型,使得雲存儲的使用像水電一樣可計算衡量。從此雲存儲以S3為標准一路絕塵,我們所熟悉的大廠,比如Netflix, Pinterest, Dropbox也是S3的顧客。尾隨的Microsoft和Google也於2010年分別發布了類似的Azure Blob Storage和Google Storage的存儲服務。

雲存儲真正發展的十幾年中,見證了移動互聯網的崛起,大數據的生機勃發,人工智慧的再次復興,並能夠展望到未來物聯網,無人駕駛及各類機器人自動化的世界。海量數據的產生,存儲,分析,預測及應用,快速以正反饋循環方式,推進著人類 社會 向數字世界大步邁進。所以,為了適應數據存儲新的需求,各家雲存儲產品的應用場景及價格模型,已從單一向多元發展,比如AWS S3就有Standard,Intelligent-Tiering, Standard-IA,One Zone-IA,Glacier和Glacier Deep Archive六類存儲產品來滿足各類使用場景,我會在未來的文章里針對性的細講一下。而本文重點所探討的是,目前雲存儲的基礎架構體系是否能夠適應未來數據存儲的要求和挑戰?為了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先簡單回顧一下計算機體系架構里的Scale Up和Scale Out擴展模型。

2. Scale Up和Scale Out?

Scale Up又稱為垂直擴展(scale vertically)[2],意為在單節點上添加資源,如CPU,內存和存儲,在縱向上擴展從而獲得更多計算或存儲能力;Scale Up初期能夠快速達到升級目的,操作起來相對比較簡單,但隨著計算或存儲的要求越來越高,硬體資源的添加可能已經達到極限,不僅單節點的造價非常昂貴,維護成本很高,而且更容易留下單點故障的隱患。傳統的RAID(Rendant Array of Inexpensive Disks)存儲就是此種模式。

Scale Out又稱為水平擴展(scale horizontally)[2],意為在分布式環境下,通過添加節點計算或存儲資源,在橫向上滿足更多的計算存儲需求;隨著計算和存儲單位價格的降低和效率的提升,使用低端的商用(commodity)系統,利用分布式技術可以搭建起「超級計算」中心,以及後來衍生出來的私有或公有雲平台解決方案。雖然分布式系統會帶來一定程度上的軟體復雜度和管理困難,但由軟體定義的計算和存儲解決方案,能夠以較低的價格和較高的魯棒性,優雅的解決了海量增長的計算存儲需求,也是目前雲平台的主流技術。但它就一定能夠承載未來的更加海量的需求嗎?雲存儲的未來是什麼?方向是向左還是向右?

3. 未來向左還是向右?

話說天下大勢, 分久必合, 合久必分,事物發展的規律似乎從來就沒有什麼絕對。當下,雲平台內部似乎已完全是Scale Out模式了,但當我們把鏡頭再拉遠一點,從雲平台在全球部署的每一個可用區來看,整體上它又是一個Scale Up模型,不是嗎?單點投入巨大,耗費能源,使用成本高昂。而相反,隨著強大的計算,存儲和帶寬能力能夠進入尋常家庭、工作和生活等邊緣節點,資源閑置或者不均衡使用也變得越來越明顯。

那麼,是否能夠將這些邊緣節點的計算存儲能力結合起來,組成一個真正意義上的Scale Out平台,提供人們日益增長的計算存儲需求?

可否將浪費或者不對等的資源重新組合,提供一個更加節能環保的綠色Scale Out平台?

可否摒棄中心化的單點故障和數據安全隱患,真正做到廉價高效,零數據泄露的Scale Out平台?

答案是應該可以而且必須可以!

縱觀雲存儲平台的發展 歷史 ,從單節點的Scale Up模式走向可用區內部的Scale Out模式,又從內部的Scale Out模式走向整體上相對的Scale Up模式。而未來數字世界的海量計算和存儲需求的滿足,一定需要真正意義上的全球Scale Out模型,那就是把邊緣節點和半中心化節點高效且系統的組織起來,減少浪費,提高效率,節省成本,去除中心。將天空中幾塊為數不多的白雲,變成漫天遍布的朵朵白雲,讓人們自由定價、自由選擇、自由組合。

挑戰雖然巨大,但未來很美好,讓我們一起努力迎接雲存儲的明天!

[1]: History of Online Storage

[2]: Wiki Scalability

文章作者:Bruce Lee(http://PP.IO總架構師)

轉載請註明出處

如果有關於PPIO的交流,可以通過下面的方式聯系我:

加我微信,注意備注來源

wechat:omnigeeker

雲存儲服務平台,很精練吧

網路解釋:雲存儲是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是一種新興的網路存儲技術,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路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系統。

雲存儲可以簡單的理解為將數據保存在一個第三方空間,隨時取用和處理。雲存儲也可以說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雲計算系統。雲存儲對用戶來講,不只是一個簡單的設備,而是整個雲存儲系統的一種數據訪問服務。


通過集群應用,網路技術等功能把網路中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工作。

雲儲存就是企業的公用空間(伺服器),定期有人維護不用自己操心不怕數據丟失,但是數據都會在企業無保密可言,

就是網上的存儲空間,不佔自身內存,要用時聯網下載

雲存儲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或類似網格計算等功能聯合起來協同工作,並通過一定的應用軟體或應用介面,對用戶提供一定類型的存儲服務和訪問服務。

雲存儲的優勢

樓主有需要的話可以了解一下企業共享辦公系統,可支持手機端、雲端、公司伺服器存儲、為企業獨立搭建維護企業網盤,從而實現文件歸檔存儲、文檔管理、協同辦公等功能。

雲存儲就是將文件內存存儲在雲端的一種方式,不佔用自己本身電腦或者手機的內存,海量存儲輕松搞定,解決了很多的存儲難與存儲傳輸難的問題。

使用呆貓雲盤的幾大好處,企業存儲資產更安全:

1、使用呆貓遠程桌面時可直接掛載雲盤,輕松上傳下載文件,支持在線修改文件。

2、項目資源統一集中管理,釋放本地存儲空間;支持彈性擴容,按需使用,降低本地硬體使用成本;

3、呆貓同一賬號內存儲互通,資源可異地共享,減少傳輸成本。

4、呆貓雲盤與渲雲網盤存儲互通,使用渲雲提交渲染任務時,內網同步,文件秒傳,節省傳輸時間。

5、支持高並發讀取資產文件,可同一賬號最多可支持上千台機器同時讀取雲盤文件,提高工作效率。

6、高性能存儲,百萬級IOPS,超高算力助力設計行業發展。

7、雲盤基於域控的安全策略,免受病毒攻擊;提供多副本可靠性機制,即使機器出現故障,也不會引起數據丟失。

把你需要存儲的數據放到網上,不佔用你自己設備的內存,當你需要使用時從網上下載。這之間會產生數據流量。

雲存儲其實我們都經歷過,2013年-2016年蓬勃發展,而後被玩壞的雲盤,就是典型代表,雖然我們控制權益不多,只能上傳下載,離線,共享,基本當作網路硬碟和交流工具使用,但卻解決了人們的燃眉之急。我們現在部分手機上還有雲端保存照片的功能。


實際的雲存儲並不是這么簡單,引用一下網路:

雲存儲是建立在雲計算的基礎上,為雲計算服務。對於我們似乎太深奧,但又息息相關,我們只需要知道它是好東西就行了。不單單能當作個人網路上的儲存空間。

Ⅵ 雲存儲的發展歷程

雲存儲是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衍生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雲計算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並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Grid Computing)的發展,是透過網路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伺服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計算分析之後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通過雲計算技術,網路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的網路服務。

各類雲存儲圖冊(2張)
雲存儲的概念與雲計算類似,它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並節約存儲空間[1]。如果這樣解釋還是難以理解,那我們可以借用廣域網和互聯網的結構來解釋雲存儲。
雲狀的網路結構
相信大家對區域網、廣域網和互聯網都已經非常了解了。在常見的區域網系統中,我們為了能更好地使用區域網,一般來講,使用者需要非常清楚地知道網路中每一個軟硬體的型號和配置,比如採用什麼型號交換機,有多少個埠,採用了什麼路由器和防火牆,分別是如何設置的。系統中有多少個伺服器,分別安裝了什麼操作系統和軟體。各設備之間採用什麼類型的連接線纜,分配了什麼 xml:lang=IP地址和子網掩碼。
但當我們使用廣域網和互聯網時,我們只需要知道是什麼樣的接入網和用戶名、密碼就可以連接到廣域網和互聯網,並不需要知道廣域網和互聯網中到底有多少台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和伺服器,不需要知道數據是通過什麼樣的路由到達我們的電腦,也不需要知道網路中的伺服器分別安裝了什麼軟體,更不需要知道網路中各設備之間採用了什麼樣的連接線纜和埠。廣域網和互聯網對於具體的使用者是完全透明的,我們經常用一個雲狀的圖形來表示廣域網和互聯網,如下圖:

雖然這個雲圖中包含了許許多多的交換機、路由器、防火牆和伺服器,但對具體的廣域網、互聯網用戶來講,這些都是不需要知道的。這個雲狀圖形代表的是廣域網和互聯網帶給大家的互聯互通的網路服務,無論我們在任何地方,都可以通過一個網路接入線纜和一個用戶、密碼,就可以接入廣域網和互聯網,享受網路帶給我們的服務。
參考雲狀的網路結構,創建一個新型的雲狀結構的存儲系統系統,這個存儲系統由多個存儲設備組成,通過集群功能、分布式文件系統或類似網格計算等功能聯合起來協同工作,並通過一定的應用軟體或應用介面,對用戶提供一定類型的存儲服務和訪問服務。

當我們使用某一個獨立的存儲設備時,我們必須非常清楚這個存儲設備是什麼型號,什麼介面和傳輸協議,必須清楚地知道存儲系統中有多少塊磁碟,分別是什麼型號、多大容量,必須清楚存儲設備和伺服器之間採用什麼樣的連接線纜。為了保證數據安全和業務的連續性,我們還需要建立相應的數據備份系統和容災系統。除此之外,對存儲設備進行定期地狀態監控、維護、軟硬體更新和升級也是必須的。如果採用雲存儲,那麼上面所提到的一切對使用者來講都不需要了。雲狀存儲系統中的所有設備對使用者來講都是完全透明的,任何地方的任何一個經過授權的使用者都可以通過一根接入線纜與雲存儲連接,對雲存儲進行數據訪問。

希望對您有用

Ⅶ 什麼是雲存儲技術

雲存儲是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 當雲計算系統運算和處理的核心是大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時,雲計算系統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儲設備,那麼雲計算系統就轉變成為一個雲存儲系統,所以雲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雲計算系統。

雲存儲的兩個層面

雲存儲的兩個層面是作為雲計算支撐的存儲計算,主要涉及分布式存儲(如分布式文件系統、IPSAN、數據同步、復制)、數據存儲(如重復數據刪除、數據壓縮、數據編碼)和數據保護(如RAID、CDP、快照、備份與容災)等技術領域,如圖8-30所示,這在第6章中已有所介紹。和雲安全技術一樣,雲存儲技術也需要利用現有的所有存儲技術針對雲計算三層架構的各個環節採用適當的存儲技術,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例如,對應不同需求,有時應該使用資料庫技術但有時卻應該使用LDAP技術,有些性能要求高的系統不能使用SAN或NAS,需直接使用基於RPC或Socket技術的並發文件系統,有些應用使用SAN成本太高等,這里不再做深入介紹。如圖8-31所示是一個採用NetApp FAS、思科 UCS和 VMWare vShpere 4技術打造的存儲系統,對上述兩種雲存儲技術和應用都有促進作用。雲存儲架構

分為兩類:一種是通過服務來架構;另一種是通過軟體或硬體設備來架構。

傳統的系統利用緊耦合對稱架構,這種架構的設計旨在解決HPC(高性能計算、超級運算)問題,現在其正在向外擴展成為雲存儲從而滿足快速呈現的市場需求。下一代架構已經採用了鬆弛耦合非對稱架構,集中元數據和控制操作,這種架構並不非常適合高性能HPC,但是這種設計旨在解決雲部署的大容量存儲需求。各種架構的摘要信息如下:

緊耦合對稱(TCS)架構

構建TCS系統是為了解決單一文件性能所面臨的挑戰,這種挑戰限制了傳統NAS系統的發展。HPC系統所具有的優勢迅速壓倒了存儲,因為它們需要的單一文件I/O操作要比單一設備的I/O操作多得多。業內對此的回應是創建利用TCS架構的產品,很多節點同時伴隨著分布式鎖管理(鎖定文件不同部分的寫操作)和緩存一致性功能。這種解決方案對於單文件吞吐量問題很有效,幾個不同行業的很多HPC客戶已經採用了這種解決方案。這種解決方案很先進,需要一定程度的技術經驗才能安裝和使用。

鬆弛耦合非對稱(LCA)架構

LCA系統採用不同的方法來向外擴展。它不是通過執行某個策略來使每個節點知道每個行動所執行的操作,而是利用一個數據路徑之外的中央元數據控制伺服器。集中控制提供了很多好處,允許進行新層次的擴展:

● 存儲節點可以將重點放在提供讀寫服務的要求上,而不需要來自網路節點的確認信息。

● 節點可以利用不同的商品硬體CPU和存儲配置,而且仍然在雲存儲中發揮作用。

● 用戶可以通過利用硬體性能或虛擬化實例來調整雲存儲。

● 消除節點之間共享的大量狀態開銷也可以消除用戶計算機互聯的需要,如光纖通道或infiniband,從而進一步降低成本。

● 異構硬體的混合和匹配使用戶能夠在需要的時候在當前經濟規模的基礎上擴大存儲,同時還能提供永久的數據可用性。

● 擁有集中元數據意味著,存儲節點可以旋轉地進行深層次應用程序歸檔,而且在控制節點上,元數據經常都是可用的。

Ⅷ 雲存儲的發展趨勢

雲存儲已經成為未來存儲發展的一種趨勢。但隨著雲存儲技術的發展,各類搜索、應用技術和雲存儲相結合的應用,還需從安全性、便攜性及數據訪問等角度進行改進。(1)安全性從雲計算誕生,安全性一直是企業實施雲計算首要考慮的問題之一。同樣在雲存儲方面,安全仍是首要考慮的問題,對於想要進行雲存儲的客戶來說,安全性通常是首要的商業考慮和技術考慮。但是許多用戶對雲存儲的安全要求甚至高於它們自己的架構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即便如此,面對如此高的不現實的安全要求,許多大型、可信賴的雲存儲廠商也在努力滿足它們的要求,構建比多數企業數據中心安全得多的數據中心。用戶可以發現,雲存儲具有更少的安全漏洞和更高的安全環節,雲存儲所能提供的安全性水平要比用戶自己的數據中心所能提供的安全水平還要高。(2)便攜性一些用戶在託管存儲的時候還要考慮數據的便攜性。一般情況下這是有保證的,一些大型服務提供商所提供的解決方案承諾其數據便攜性可媲美最好的傳統本地存儲。有的雲存儲結合了強大的便攜功能,可以將整個數據集傳送到你所選擇的任何媒介,甚至是專門的存儲設備。(3)性能和可用性過去的一些託管存儲和遠程存儲總是存在著延遲時間過長的問題。同樣地,互聯網本身的特性就嚴重威脅服務的可用性。最新一代雲存儲有突破性的成就,體現在客戶端或本地設備高速緩存上,將經常使用的數據保持在本地,從而有效地緩解互聯網延遲問題。通過本地高速緩存,即使面臨最嚴重的網路中斷,這些設備也可以緩解延遲性問題。這些設備還可以讓經常使用的數據像本地存儲那樣快速反應。通過一個本地NAS網關,雲存儲甚至可以模仿終端NAS設備的可用性、性能和可視性,同時將數據予以遠程保護。隨著雲存儲技術的不斷發展,各廠商仍將繼續努力實現容量優化和WAN(廣域網)優化,從而盡量減少數據傳輸的延遲性。(4)數據訪問現有對雲存儲技術的疑慮還在於,如果執行大規模數據請求或數據恢復操作,那麼雲存儲是否可提供足夠的訪問性。在未來的技術條件下,此點大可不必擔心,現有的廠商可以將大量數據傳輸到任何類型的媒介,可將數據直接傳送給企業,且其速度之快相當於復制、粘貼操作。另外,雲存儲廠商還可以提供一套組件,在完全本地化的系統上模仿雲地址,讓本地NAS網關設備繼續正常運行而無需重新設置。未來,如果大型廠商構建了更多的地區性設施,那麼數據傳輸將更加迅捷。如此一來,即便是客戶本地數據發生了災難性的損失,雲存儲廠商也可以將數據重新快速傳輸給客戶數據中心。 雲計算和物聯網之間的關系可以用一個形象的比喻來說明:「雲計算」是「互聯網中的神經系統的雛形,「物聯網」是「互聯網」正在出現的末梢神經系統的萌芽。
「物聯網就是物物相連的互聯網」。這有兩層意思:第一,物聯網的核心和基礎仍然是互聯網,是在互聯網基礎上的延伸和擴展的網路;第二,其用戶端延伸和擴展到了任何物品與物品之間,進行信息交換和通信。
物聯網的兩種業務模式:
1.MAI(M2M Application Integration), 內部MaaS;
2.MaaS(M2M As A Service), MMO, Multi-Tenants(多租戶模型)。
隨著物聯網業務量的增加,對數據存儲和計算量的需求將帶來對「雲計算」能力的要求:
1.雲計算:從計算中心到數據中心在物聯網的初級階段,PoP即可滿足需求;
2.在物聯網高級階段,可能出現MVNO/MMO營運商(國外已存在多年),需要虛擬化雲計算技術,SOA等技術的結合實現互聯網的泛在服務:TaaS (everyTHING As A Service)。 雲安全(Cloud Security)是一個從「雲計算」演變而來的新名詞。雲安全的策略構想是:使用者越多,每個使用者就越安全,因為如此龐大的用戶群,足以覆蓋互聯網的每個角落,只要某個網站被掛馬或某個新木馬病毒出現,就會立刻被截獲。
「雲安全」通過網狀的大量客戶端對網路中軟體行為的異常監測,獲取互聯網中木馬、惡意程序的最新信息,推送到Server端進行自動分析和處理,再把病毒和木馬的解決方案分發到每一個客戶端。 私有雲(Private Cloud)是將雲基礎設施與軟硬體資源創建在防火牆內,以供機構或企業內各部門共享數據中心內的資源。 創建私有雲,除了硬體資源外,一般還有雲設備(IaaS)軟體;現時商業軟體有VMware的 vSphere 和Platform Computing 的ISF, 開放源代碼的雲設備軟體主要有Eucalyptus和OpenStack。至2013年可以提供私有雲的平台有:Eucalyptus、3A Cloud、minicloud安全辦公私有雲、聯想網盤和OATOS企業網盤等。
雲創存儲推出minicloud安全辦公私有雲,用最少的成本為企業部署雲存儲以及企業辦公應用軟體,為企業打造安全的辦公環境。在滿足企業辦公需求的基礎上,大幅度降低了企業IT建設的門檻與風險,並同時全面保障企業數據安全。
私有雲計算同樣包含雲硬體、雲平台、雲服務三個層次。不同的是,雲硬體是用戶自己的個人電腦或伺服器,而非雲計算廠商的數據中心。雲計算廠商構建數據中心的目的是為千百萬用戶提供公共雲服務,因此需要擁有幾十上百萬台伺服器。私有雲計算,對個人來說只服務於親朋好友,對企業來說只服務於本企業員工以及本企業的客戶和供應商,因此個人或企業自己的個人電腦或伺服器已經足夠用來提供雲服務。 雲會議是基於雲計算技術的一種高效、便捷、低成本的會議形式。使用者只需要通過互聯網界面,進行簡單易用的操作,便可快速高效地與全球各地團隊及客戶同步分享語音、數據文件及視頻,而會議中數據的傳輸、處理等復雜技術由雲會議服務商幫助使用者進行操作。
目前國內雲會議主要集中在以SAAS(軟體即服務)模式為主體的服務內容,包括電話、網路、視頻等服務形式,基於雲計算的視頻會議就叫雲會議。雲會議是視頻會議與雲計算的完美結合,帶來了最便捷的遠程會議體驗。及時語移動雲電話會議,是雲計算技術與移動互聯網技術的完美融合,通過移動終端進行簡單的操作,提供隨時隨地高效地召集和管理會議。 雲社交(CloudSocial)是一種物聯網、雲計算和移動互聯網交互應用的虛擬社交應用模式,以建立著名的「資源分享關系圖譜」為目的,進而開展網路社交,雲社交的主要特徵,就是把大量的社會資源統一整合和評測,構成一個資源有效池向用戶按需提供服務。參與分享的用戶越多,能夠創造的利用價值就越大。
雲計算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