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移動終端常見的數據存儲方式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移動終端常見的數據存儲方式

發布時間: 2022-12-18 15:42:10

Ⅰ 數據存儲方式有哪些

在線存儲 (Online storage):有時也稱為二級存儲。這種存儲方式提供最好的數據獲取便利性,大磁碟陣列是其中最典型的代表之一。這種存儲方式的好處是讀寫非常方便迅捷,缺點是相對較貴並且容易因為誤操作或者防病毒軟體的誤刪除而使數據受到損害。
近線存儲 (Near-line storage):有時也稱為三級存儲。比起在線存儲,近線存儲提供的數據獲取便利性相對差一些,但是價格要便宜些。自動磁帶庫是其中的一個典型代表。近線存儲由於相對讀取速度相對較慢,主要用於歸檔較不常用的數據。
離線存儲 (Offline storage):這種存儲方式指的是每次在讀寫數據時,必須人為的將存儲介質放入存儲系統。離線存儲用於永久或長期保存數據,而又不需要介質當前在線或連接到存儲系統上。離線存儲的介質通常可以方便攜帶或轉運,如磁帶和移動硬碟
異站保護
(Off-site
vault):為了防止災難或其他可能影響到整個站點的問題,許多人選擇將重要的數據發送到其他站點來作為災難恢復計劃的一部分。這種存儲方式保證即使站內數據丟失,其他站點仍有數據副本。異站保護可防止由自然災害、人為錯誤或系統崩潰造成的數據丟失。

Ⅱ 常見可移動存儲設備有哪些

可移動存儲設備有PD光碟機、MO(MagnetoOptical)、活動硬碟、大容量軟碟機、FlashRAM、磁帶機、CDR/CDRW、U盤、快閃記憶體卡及讀卡器。

相變光碟系統為了保護光碟,採用了將光碟放入保護盒中使用的做法,而CD光碟是裸盤使用。為了同時處理PD盒裝盤、CD裸盤,PD光碟系統採取了新式托盤裝填方式。這種方式也將在DVD-RAM上使用。


PD光碟系統採用了在計算機、工作站環境中被廣泛使用,與軟盤、硬碟同樣數據構造的單元格式,而且還採用了在計算機環境內立即可被使用的512bit/單元的MCAV格式,採用該格式可比採用CLV格式的CD-R/CD-RW更高速地進行讀寫操作,並實現了尋找速度的高速化。

依據以上優勢,PD一開始就受到以Windows95為首的計算機OS的支持,並由於ATAPI介面的規格化,確立了其作為計算機標准裝置的產品地位。

Ⅲ 常見的存儲器有哪些

ROM

只讀內存(Read-Only Memory)是一種只能讀取資料的內存。最常見的就是光碟,如下圖所示:

CDROM

在製造過程中,將資料以一特製光罩(mask)燒錄於線路中,其資料內容在寫入後就不能更改,所以有時又稱為「光罩式只讀內存」(mask ROM)。此內存的製造成本較低,常用於電腦中的開機啟動。

rom的分類:

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可編程只讀存儲器(英文:Programmable ROM,簡稱:PROM)一般可編程一次。PROM存儲器出廠時各個存儲單元皆為1,或皆為0。用戶使用時,再使用編程的方法使PROM存儲所需要的數據。

PROM需要用電和光照的方法來編寫與存放的程序和信息。但僅僅只能編寫一次,第一次寫入的信息就被永久性地保存起來。例如,雙極性PROM有兩種結構:一種是熔絲燒斷型,一種是PN結擊穿型。它們只能進行一次性改寫,一旦編程完畢,其內容便是永久性的。由於可靠性差,又是一次性編程,目前較少使用。

可編程可擦除只讀存儲器

可編程可擦除只讀存儲器(英文: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簡稱:EPROM)可多次編程。這是一種便於用戶根據需要來寫入,並能把已寫入的內容擦去後再改寫,即是一種多次改寫的ROM。由於能夠改寫,因此能對寫入的信息進行校正,在修改錯誤後再重新寫入。

擦除遠存儲內容的方法可以採用以下方法:電的方法(稱電可改寫ROM)或用紫外線照射的方法(稱光可改寫ROM)。[2]光可改寫ROM可利用高電壓將資料編程寫入,抹除時將線路曝光於紫外線下,則資料可被清空,並且可重復使用。通常在封裝外殼上會預留一個石英透明窗以方便曝光。

一次編程只讀內存

一次編程只讀內存(One Time Programmable Read Only Memory,OPTROM)之寫入原理同EPROM,但是為了節省成本,編程寫入之後就不再抹除,因此不設置透明窗。

電子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

電子可擦除可編程只讀存儲器(英文: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 Read-Only Memory,簡稱:EPROM)之運作原理類似EPROM,但是抹除的方式是使用高電場來完成,因此不需要透明窗。

閃速存儲器

閃速存儲器(英文:Flash memory)是英特爾公司90年代中期發明的一種高密度、非易失性的讀/寫半導體存儲器它既有EEPROM的特點,又有RAM的特點,因而是一種全新的存儲結構。

Ⅳ 數據的存儲方法有哪些

什麼是分布式存儲

分布式存儲是一種數據存儲技術,它通過網路使用企業中每台機器上的磁碟空間,這些分散的存儲資源構成了虛擬存儲設備,數據分布存儲在企業的各個角落。

分布式存儲系統,可在多個獨立設備上分發數據。傳統的網路存儲系統使用集中存儲伺服器來存儲所有數據。存儲伺服器成為系統性能的瓶頸,也是可靠性和安全性的焦點,無法滿足大規模存儲應用的需求。分布式網路存儲系統採用可擴展的系統結構,使用多個存儲伺服器共享存儲負載,利用位置伺服器定位存儲信息,不僅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和訪問效率,而且易於擴展。


分布式存儲的優勢

可擴展:分布式存儲系統可以擴展到數百甚至數千個這樣的集群大小,並且系統的整體性能可以線性增長。

低成本:分布式存儲系統的自動容錯和自動負載平衡允許在低成本伺服器上構建分布式存儲系統。此外,線性可擴展性還能夠增加和降低伺服器的成本,並實現分布式存儲系統的自動操作和維護。

高性能:無論是針對單個伺服器還是針對分布式存儲群集,分布式存儲系統都需要高性能。

易用性:分布式存儲系統需要提供方便易用的界面。此外,他們還需要擁有完整的監控和操作工具,並且可以輕松地與其他系統集成。

杉岩分布式統一存儲USP

利用分布式技術將標准x86伺服器的HDD、SSD等存儲介質抽象成資源池,對上層應用提供標準的塊、文件、對象訪問介面,

同時提供清晰直觀的統一管理界面,減少部署和運維成本,滿足高性能、高可靠、高可擴展性的大規模存儲資源池的建設需求。

Ⅳ 移動存儲設備有哪些

可移動存儲設備有PD光碟機、MO(MagnetoOptical)、活動硬碟、大容量軟碟機、FlashRAM、磁帶機、CDR/CDRW、U盤、快閃記憶體卡及讀卡器。

1、PD光碟機

「相變式可重復擦寫光碟驅動器()」英文縮寫的簡稱。

PD光碟採用相變光方式,其數據再生原理與CD光碟一樣,是根據反射光量的差以1和0來判別信號。PD光碟與CD光碟形狀一樣,為了保護盤面數據而裝在盒內使用。

2、MO(MagnetoOptical)

數據記錄為熱磁過程,它與磁性材料的居里溫度的門檻性質有關,稱為居里點寫入。在寫入過程中,聚焦光點的能量把記錄材料加熱超過居里點(約200℃),外加不大的磁場(約300高斯)就可對材料的磁疇產生作用。

當材料冷卻至居里點以下,磁疇方向就固定下來。這種記錄過程在材料性能不退化的情況下表現出了高度的可重復性(百萬次以上)。

3、活動硬碟

個人計算機,主要的存儲設備是固定硬碟和軟盤。固定硬碟為計算機提供了大容量的存儲介質,但是其碟片無法更換,存儲的信息也不便於攜帶和交換。

4、大容量軟碟機

大容量FD為在原有磁碟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主要有Zip、Supper軟盤(原名LS120)、以及HiFD等。這三種大容量FD的發展目標都是取代現行的3.5英寸FD,爭取在巨大的軟盤市場上占居主導地位。國內市場上主要是zip與LS-120相爭。

5、FlashRAM

快閃記憶體為EPROM(電可擦除程序存儲器)的一種,它使用浮動柵晶體管作為基本存儲單元實現非易失存儲,不需要特殊設備和方式即可實現實時擦寫。快閃記憶體採用與CMOS工藝兼容的加工工藝,大多數快閃記憶體採用的是0.5mm、0.35mm工藝。



(5)移動終端常見的數據存儲方式擴展閱讀

移動存儲設備具有高度集成、快速存取、方便靈活、性價優良、容易保存等性能。從存儲介質上來區分,的移動存儲設備大致分為磁介質存儲(如ZIP、LS-120、USB移動硬碟等)、光介質存儲(如CD-RW、dvd、MO)和快閃記憶體介質存儲(如USB快閃記憶體檔、各種快閃記憶體卡)三種。

磁介質存儲由於價格高、標准眾多,因而較難普及。

光介質存儲是較為成熟的移動存儲解決方案,尤其適合於PC與PC之間的數據交換。基於半導體技術的快閃記憶體(Flash Memory)是較為理想的一種移動存儲技術。它可以滿足計算機應用過程中對低功耗、高可靠性、高存儲密度、高讀寫速度的要求。

Ⅵ 數據存儲形式有哪幾種

【塊存儲】

典型設備:磁碟陣列,硬碟

塊存儲主要是將裸磁碟空間整個映射給主機使用的,就是說例如磁碟陣列裡面有5塊硬碟(為方便說明,假設每個硬碟1G),然後可以通過劃邏輯盤、做Raid、或者LVM(邏輯卷)等種種方式邏輯劃分出N個邏輯的硬碟。(假設劃分完的邏輯盤也是5個,每個也是1G,但是這5個1G的邏輯盤已經於原來的5個物理硬碟意義完全不同了。例如第一個邏輯硬碟A裡面,可能第一個200M是來自物理硬碟1,第二個200M是來自物理硬碟2,所以邏輯硬碟A是由多個物理硬碟邏輯虛構出來的硬碟。)

接著塊存儲會採用映射的方式將這幾個邏輯盤映射給主機,主機上面的操作系統會識別到有5塊硬碟,但是操作系統是區分不出到底是邏輯還是物理的,它一概就認為只是5塊裸的物理硬碟而已,跟直接拿一塊物理硬碟掛載到操作系統沒有區別的,至少操作系統感知上沒有區別。

此種方式下,操作系統還需要對掛載的裸硬碟進行分區、格式化後,才能使用,與平常主機內置硬碟的方式完全無異。

優點:

1、 這種方式的好處當然是因為通過了Raid與LVM等手段,對數據提供了保護。

2、 另外也可以將多塊廉價的硬碟組合起來,成為一個大容量的邏輯盤對外提供服務,提高了容量。

3、 寫入數據的時候,由於是多塊磁碟組合出來的邏輯盤,所以幾塊磁碟可以並行寫入的,提升了讀寫效率。

4、 很多時候塊存儲採用SAN架構組網,傳輸速率以及封裝協議的原因,使得傳輸速度與讀寫速率得到提升。

缺點:

1、採用SAN架構組網時,需要額外為主機購買光纖通道卡,還要買光纖交換機,造價成本高。

2、主機之間的數據無法共享,在伺服器不做集群的情況下,塊存儲裸盤映射給主機,再格式化使用後,對於主機來說相當於本地盤,那麼主機A的本地盤根本不能給主機B去使用,無法共享數據。

3、不利於不同操作系統主機間的數據共享:另外一個原因是因為操作系統使用不同的文件系統,格式化完之後,不同文件系統間的數據是共享不了的。例如一台裝了WIN7/XP,文件系統是FAT32/NTFS,而Linux是EXT4,EXT4是無法識別NTFS的文件系統的。就像一隻NTFS格式的U盤,插進Linux的筆記本,根本無法識別出來。所以不利於文件共享。


【文件存儲】

典型設備:FTP、NFS伺服器

為了克服上述文件無法共享的問題,所以有了文件存儲。

文件存儲也有軟硬一體化的設備,但是其實普通拿一台伺服器/筆記本,只要裝上合適的操作系統與軟體,就可以架設FTP與NFS服務了,架上該類服務之後的伺服器,就是文件存儲的一種了。

主機A可以直接對文件存儲進行文件的上傳下載,與塊存儲不同,主機A是不需要再對文件存儲進行格式化的,因為文件管理功能已經由文件存儲自己搞定了。

優點:

1、造價交低:隨便一台機器就可以了,另外普通乙太網就可以,根本不需要專用的SAN網路,所以造價低。

2、方便文件共享:例如主機A(WIN7,NTFS文件系統),主機B(Linux,EXT4文件系統),想互拷一部電影,本來不行。加了個主機C(NFS伺服器),然後可以先A拷到C,再C拷到B就OK了。(例子比較膚淺,請見諒……)

缺點:

讀寫速率低,傳輸速率慢:乙太網,上傳下載速度較慢,另外所有讀寫都要1台伺服器裡面的硬碟來承擔,相比起磁碟陣列動不動就幾十上百塊硬碟同時讀寫,速率慢了許多。


【對象存儲】

典型設備:內置大容量硬碟的分布式伺服器

對象存儲最常用的方案,就是多台伺服器內置大容量硬碟,再裝上對象存儲軟體,然後再額外搞幾台服務作為管理節點,安裝上對象存儲管理軟體。管理節點可以管理其他伺服器對外提供讀寫訪問功能。

之所以出現了對象存儲這種東西,是為了克服塊存儲與文件存儲各自的缺點,發揚它倆各自的優點。簡單來說塊存儲讀寫快,不利於共享,文件存儲讀寫慢,利於共享。能否弄一個讀寫快,利 於共享的出來呢。於是就有了對象存儲。

首先,一個文件包含了了屬性(術語叫metadata,元數據,例如該文件的大小、修改時間、存儲路徑等)以及內容(以下簡稱數據)。

以往像FAT32這種文件系統,是直接將一份文件的數據與metadata一起存儲的,存儲過程先將文件按照文件系統的最小塊大小來打散(如4M的文件,假設文件系統要求一個塊4K,那麼就將文件打散成為1000個小塊),再寫進硬碟裡面,過程中沒有區分數據/metadata的。而每個塊最後會告知你下一個要讀取的塊的地址,然後一直這樣順序地按圖索驥,最後完成整份文件的所有塊的讀取。

這種情況下讀寫速率很慢,因為就算你有100個機械手臂在讀寫,但是由於你只有讀取到第一個塊,才能知道下一個塊在哪裡,其實相當於只能有1個機械手臂在實際工作。

而對象存儲則將元數據獨立了出來,控制節點叫元數據伺服器(伺服器+對象存儲管理軟體),裡面主要負責存儲對象的屬性(主要是對象的數據被打散存放到了那幾台分布式伺服器中的信息),而其他負責存儲數據的分布式伺服器叫做OSD,主要負責存儲文件的數據部分。當用戶訪問對象,會先訪問元數據伺服器,元數據伺服器只負責反饋對象存儲在哪些OSD,假設反饋文件A存儲在B、C、D三台OSD,那麼用戶就會再次直接訪問3台OSD伺服器去讀取數據。

這時候由於是3台OSD同時對外傳輸數據,所以傳輸的速度就加快了。當OSD伺服器數量越多,這種讀寫速度的提升就越大,通過此種方式,實現了讀寫快的目的。

另一方面,對象存儲軟體是有專門的文件系統的,所以OSD對外又相當於文件伺服器,那麼就不存在文件共享方面的困難了,也解決了文件共享方面的問題。

所以對象存儲的出現,很好地結合了塊存儲與文件存儲的優點。

最後為什麼對象存儲兼具塊存儲與文件存儲的好處,還要使用塊存儲或文件存儲呢?

1、有一類應用是需要存儲直接裸盤映射的,例如資料庫。因為資料庫需要存儲裸盤映射給自己後,再根據自己的資料庫文件系統來對裸盤進行格式化的,所以是不能夠採用其他已經被格式化為某種文件系統的存儲的。此類應用更適合使用塊存儲。

2、對象存儲的成本比起普通的文件存儲還是較高,需要購買專門的對象存儲軟體以及大容量硬碟。如果對數據量要求不是海量,只是為了做文件共享的時候,直接用文件存儲的形式好了,性價比高。

Ⅶ 常用的各類存儲

塊存儲: 指在一個RAID(獨立磁碟冗餘陣列)集中,一個控制器加入一組磁碟驅動器,然後提供固定大小的RAID塊作為LUN(邏輯單元號)的卷,簡單理解硬碟就是塊存儲。
常見的塊存儲

提供了文件共享的文件存儲服務,普通的文件存儲可以同時支持上千個雲主機客戶端同時共享訪問,提供高吞吐量。

對象存儲
無目錄層次結構、無數據格式限制,可容納海量數據且支持 HTTP/HTTPS 協議訪問的分布式存儲服務。

使用場景
適合非結構化文件,如圖片和音視頻等數據的海量存儲
各種終端設備、Web網站程序、移動應用可以直接向OSS寫入或讀取數據。OSS支持流式寫入和文件寫入兩種方式

阿里雲的對象存儲的分類
標准類型
低頻訪問類型
歸檔存儲類型
(雲廠商都提供對象存儲)

下表來自阿里雲:

註: ECS 指的的雲主機。
如果是自己搭建的NAS,那麼他的吞吐取決約你的磁碟的類型和Raid類型, 一般是百Mbps,而不是Gbps.

Ⅷ 請列舉出出常見的數據存儲設備的名稱,並說出它們的各自特性。

PC:1。U盤及MP3等:攜帶方便,但容量相對較小。2。移動硬碟:攜帶方便,容量大。3。CD或DVD光碟:CD容量小,DVD相對CD來說容量大,攜帶方便,但是不方便存儲數據,需要特定的設備才可以完成數據的錄入。4。藍光光碟:容量大,需要特定的設備來完成數據的錄入,但是價格昂貴。

Ⅸ Android數據存儲方式有什麼不同

  1. SharedPreferences共享偏好
    只能存儲一些Key/Value類似的成對的基本數據類型,所以一般用來保存配置(Settings)信息。使用簡單方便;

  2. Internal Storage內部存儲空間

    即設備出產前設定的儲存空間,一般安裝應用就安裝在此。比較穩定,存儲方便,操作簡單,更加安全(因為可以控制訪問許可權)等優點。而它唯一的缺點就是它比較有限,比較可貴。

  3. External Storage外部存儲空間

    類似SD卡以及一些擴展存儲,方便用戶存放更多的數據,如音樂下載,視頻等。存儲在外部存儲卡上的數據是所有應用程序都可見,用戶也可見(使用FileManager)。外部存儲卡不是隨時想用就能夠用的,所以一定要記得在使用之前檢查它的可用性。

  4. SQLite Database資料庫

    是Android自帶的一個小型資料庫。效率出眾,這是無可否認的。十分適合存儲結構化數據。方便在不同的Activity,甚至不同的應用之間傳遞數據。由專門的ContentProvider來幫忙管理和維護資料庫

  5. Internet網路

    網路是比較不靠譜的一個,因為移動終端的網路穩定性,以及所產生的流量讓人傷不起,用戶更傷不起。但若是對於非常重要的實時數據,或是需要發送給遠端伺服器處理的,也可以考慮使用網路實時發送。

  6. 綜上,

    1. 簡單數據和配置信息,SharedPreference是首選;
    2. 如果SharedPreferences不夠用,那麼就創建一個資料庫
    3.
    結構化數據,一定要創建資料庫,雖然這稍顯煩鎖,但是好處無窮
    4.
    文件就是用來存儲文件(也即非配置信息或結構化數據),如文本文件,二進制文件,PC文件,多媒體文件,下載的文件等等。
    5. 盡量不要創建文件
    6.
    如果創建文件,如果是私密文件或是重要文件,就存儲在內部存儲,否則放到外部存儲
    7.
    不要收集用戶數據,更不要發到網路上,雖然你們也有很多無奈。用戶也無奈,也無辜,但更無助
    平台為開發者准備了這么多的方式固然是一件好事,但我們要認清每一種的優點和缺點,根據實際情況選擇最合適的。還有一個原則就是最簡單原則,也就是說能用簡單的方式處理,就不要用復雜的方式。比如存儲幾個數據或簡單對象,用SharedPreference也能做到,何必還去寫個ContentProvider呢?


  7. 參考自:http://www.jb51.net/article/37225.htm

Ⅹ 目前主要三種數據存儲方式

三種存儲方式:DAS、SAN、NAS
三種存儲類型:塊存儲、文件存儲、對象存儲

塊存儲和文件存儲是我們比較熟悉的兩種主流的存儲類型,而對象存儲(Object-based Storage)是一種新的網路存儲架構,基於對象存儲技術的設備就是對象存儲設備(Object-based Storage Device)簡稱OSD。

本質是一樣的,底層都是塊存儲,只是在對外介面上表現不一致,分別應用於不同的業務場景。

分布式存儲的應用場景相對於其存儲介面,現在流行分為三種:

對象存儲: 也就是通常意義的鍵值存儲,其介面就是簡單的GET、PUT、DEL和其他擴展,如七牛、又拍、Swift、S3

塊存儲: 這種介面通常以QEMU Driver或者Kernel Mole的方式存在,這種介面需要實現Linux的Block Device的介面或者QEMU提供的Block Driver介面,如Sheepdog,AWS的EBS,青雲的雲硬碟和阿里雲的盤古系統,還有Ceph的RBD(RBD是Ceph面向塊存儲的介面)

文件存儲: 通常意義是支持POSIX介面,它跟傳統的文件系統如Ext4是一個類型的,但區別在於分布式存儲提供了並行化的能力,如Ceph的CephFS(CephFS是Ceph面向文件存儲的介面),但是有時候又會把GFS,HDFS這種非POSIX介面的類文件存儲介面歸入此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