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存儲伺服器模塊化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存儲伺服器模塊化

發布時間: 2023-01-13 06:36:24

A. 中科曙光-基於國產晶元高端計算機研發及擴產項目可行性研究報告

1、項目概況

當前我國採用進口處理器晶元的高端計算機占據國內市場 90%以上的份額。受信息產業安全、供應鏈安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響,發展基於國產處理器的高端計算機的重要性日益凸顯。

目前,國產處理器晶元已經較為成熟,主要架構包括 X86、MIPS、ARM 等,不同架構的處理器晶元具有各自的適用場景和應用優勢,適合多頭並進,協調發展。

本項目研發基於 X86、MIPS、ARM 等不同架構國產處理器晶元的高端計算機系列產品,滿足高端計算機國產化過程中不同場景的需求,打破國外廠商對中國計算機產業的技術壟斷,促進中國信息產業的持續 健康 發展。項目達產後,不但能夠為中國行業用戶提供更多高性價比的選擇,還可以保障關鍵信息系統的安全可控,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和前景。

2、項目實施的必要性

(1)保障信息安全和產業安全

掌握基於國產處理器晶元的高端計算機設計與製造技術,是保障國家網路與信息安全的前提條件。根據工信部數據,中國集成電路進口額居各類進口產品之首;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國家創新競爭力黃皮書》也指出,中國關鍵核心技術對外依賴度高,80%晶元都靠進口。在高端計算機領域,包括處理器晶元在內的核心部件幾乎完全依賴國外進口,使我國高端計算機在產業鏈供應方面存在較大的安全隱患。

過去幾年裡,國產處理器晶元技術取得長足進步,先後出現了 X86、MIPS、ARM 等不同架構的多款國產處理器晶元,接下來推動基於國產處理器晶元的產業生態環境建設任務極為緊迫。研發基於國產處理器晶元的高端計算機系列產品,能夠保障關鍵信息系統的安全可控,打破國外廠商在集成電路產業的技術壟斷和安全威脅,扭轉我國信息技術被動局面,促進中國信息產業的持續 健康 發展。

(2)促進信息技術應用創新和產業生態環境建設

目前全球高端集成電路產業處於壟斷競爭格局,西方國家的處理器晶元巨頭廠商如 Intel、AMD 等,通過數十年的持續技術創新和巨額投資,建立了強大的專利壁壘、技術標准體系和產業生態體系,牢牢控制了全球絕大部分市場。雖然我國在這個領域取得了一定的創新和突破,但我國在這個領域的產業基礎非常薄弱,技術人才和資金等資源都不足。

推動國產處理器晶元的產業化,需要構建「晶元設計與製造、整機系統、軟體生態、應用服務」完整創新鏈和產業鏈,方能保障相關產業的持續 健康 發展。研製基於國產處理器的整機系統,一是推動國產高端計算機產業發展,高端計算機面向國民經濟主戰場,屬於信息行業發展的基礎保障設施,只有研製基於國產處理器晶元的高端計算機,才能繼續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的產業生態環境建設,推動國產處理器在各行業領域的應用和產業發展;二是為其他相關產業發展消除潛在的隱患,我國眾多產業的技術研發和運營在一定程度上依賴於高端計算機,若因各種原因導致核心晶元供應鏈受到影響,則可能對我國若干依賴於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高端計算機平台的行業和產業造成巨大不利影響。

(3)提升企業競爭力和可持續發展能力

長期以來,高端計算機處理器晶元的價格主導權被少數國外企業控制,國內高端計算機企業的盈利空間和盈利能力受到很大約束和限制。通過研製不同體系架構的基於國產晶元的高端計算機,將促使公司更專注於自主核心產品研發,進一步加強在該領域的技術優勢,不斷推出多種類型、易於為不同市場接受的系列高端計算機產品,不僅可以提高我國整機企業的盈利能力,也將極大降低我國信息化和智能化的成本,促進我國數字經濟和智慧 社會 安全、高質量發展。因此,項目的實施將確保公司產品在技術規格上保持領先優勢,持續滿足廣泛的行業用戶和應用需求,進一步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競爭力,獲得更好的經濟和 社會 效益。

3、項目實施的可行性

(1)項目研發符合國家政策方向

「新基建」政策的本質是推動支撐傳統產業向網路化、數字化、智能化方向發展的信息基礎設施的建設,加速全產業的數字化轉型,以促進現代信息技術與產業經濟的融合,使得經濟能夠在數字化的輔助之下產生新的質變。

近年來,國家層面不斷推動信息技術應用創新發展戰略,引導我國企業研製具有自主知識產權和國際競爭力的產品,提高我國信息技術水平和信息產業的可靠性和安全性。另一方面,本項目基於國產處理晶元研發的高端計算機,對支撐我國現代服務業發展,提升傳統產業競爭力,推動國內信息產品智能製造能力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等方面也具有重要的戰略意義。本項目屬我國重點發展的戰略新興產業,符合《「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等產業政策導向。

(2)公司具備本項目實施所需的技術和研發基礎

公司是國內最早從事高端計算機業務的廠商之一,主要涉及高性能計算機、通用伺服器產品的研發、設計、生產和銷售。公司在高性能計算機體系結構、高效能計算系統、高速互連技術、液體冷卻技術、高端計算機管理和運維軟體、先進計算服務平台軟體等方面具有深厚的技術積累。近年來,針對市場形勢的變化,公司加大了基於國產處理器的高端計算機產品的預研力度,攻克了基於國產處理器的高端計算機產品研發的各項技術難題,預研樣品在產品規格、產品品質、產品易用性等各個方面達到國內領先水平。

作為國內高端計算機領域的核心廠商,公司擁有完備的研發人員儲備及技術服務體系。公司研發中心是國家發改委等六部委批準的國家認定企業技術中心,並獲批建設國家先進計算產業創新中心。研發人員隊伍知識結構和年齡結構合理,具有雄厚的系統級研發實力,在系統架構設計、硬體研製、操作系統研製,以及行業應用軟體定製和優化方面已有大量積累。公司成熟的生產製造體系和技術服務體系也是項目成果產業化的重要保障和成功基礎。

(3)公司具備項目相關解決方案支持和銷售渠道基礎

公司多年來一直在自主創新領域全面布局,構建了從晶元硬體、系統解決方案到先進計算、雲計算服務的全鏈條布局,公司產品的客戶群體遍及政府機關、企業、電力、教育、醫療、科研機構等諸多行業。公司目前已開始建設基於國產處理器晶元的解決方案中心和產業生態平台,並吸納大量周邊解決方案提供商加入到基於國產晶元的產品生態系統,以平台生態合作帶動國產晶元通用行業解決方案的規模化,預計未來五年能夠在多個技術和行業領域實現全國產化的產業生態系統。公司在高端計算機產品開發和產業化過程中,積累了大量的技術支持經驗和解決方案資源,有助於確保本項目擬研製產品的成功推廣和規模化銷售。

4、項目建設規劃

(1)項目實施主體

本項目的實施主體為中科曙光。

(2)項目投資額

本項目總投資金額為 200,000.00 萬元,擬使用募集資金投入 200,000.00 萬元,用於研發設備購置、知識產權購置、生產設備購置、研發人員支出、研發材料及組件支出等。

(3)項目建設內容

本項目分別基於 X86、MIPS、ARM 架構的國產處理器晶元,開展高端計算機整機系統研發,設計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高性能工作站、邊緣伺服器、人工智慧伺服器、存儲伺服器、多節點伺服器等不同規格的高端計算機產品,實現不同架構、不同規格、不同形態、廣泛覆蓋的國產高端計算機綜合解決方案。

1)X86 架構高端計算機產品:本項目基於 X86 架構國產處理器研製 5 款高端計算機產品,包括:

① 高性能工作站 :研製基於國產 X86 處理器的高性能工作站產品。為特種應用、電力、金融等行業提供滿足業務需求的高性能工作站;為製造業設計模擬、電影特效製作、科研開發提供支持高端顯卡、大容量內存的高性能工作站;

② 邊緣伺服器 :研製基於國產 X86 處理器的邊緣伺服器產品。在邊緣計算場景下,對大量靠近終端的現場數據進行實時處理,減少對數據中心的沖擊和直接依賴;大幅縮短數據的傳輸距離,減少網路傳輸和延遲問題,提升應用和服務的效率和可靠性,降低成本;

③ 人工智慧伺服器 :研製基於雙路高性能國產 X86 處理器的人工智慧伺服器。提供多種 GPU 連接拓撲,可為不同的深度學習應用提供不同的優化方案,為人工智慧的訓練、推理學習提供強大的運算能力;

④ 存儲伺服器 :研製基於國產 X86 處理器的高性能存儲伺服器。具備高密度存儲空間,提供強大的計算性能和豐富的 IO 擴展,適用於對存儲容量、伺服器性能、可擴展性及可靠性要求嚴格的金融、交通、電信、能源、互聯網等行業;

⑤ 多節點伺服器 :研製基於國產 X86 處理器的多節點伺服器。採用模塊化設計,具備卓越的計算性能和強大的 IO 擴展能力,為企業級用戶、雲計算中心、大數據、高性能計算等多種業務提供集群伺服器系統。

2)MIPS 架構高端計算機產品:本項目基於國產 MIPS 架構處理器研製 3 款高端計算機產品,包括:

① 辦公工作站 :研製基於國產 MIPS 處理器的辦公工作站。為政府機關、特種應用等場景提供業務辦公終端,具有獨特的安全設計,消除電子政務等眾多戰略領域的安全隱患;

② 文檔伺服器 :研製基於國產 MIPS 處理器的文檔伺服器。面向電子政務信息服務的需求,提供政府部門重要文檔的存儲備份、檢索功能;兼容主流國產操作系統、資料庫軟體等;消除電子政務等眾多戰略領域的安全隱患;

③ 存儲伺服器 :研製基於國產 MIPS 處理器的存儲伺服器。針對不同的雲數據平台使用場景,提供基於 MIPS 架構處理器的基礎型存儲伺服器產品,適用於大規模雲計算環境的低成本近線存儲系統。

3)ARM 架構高端計算機產品:本項目基於國產 ARM 架構處理器將研製 3 款高端計算機產品,包括:

① 辦公工作站 :研製基於國產 ARM 處理器的辦公工作站。為政府機關、特種應用等場景提供業務辦公終端,具有獨特的安全設計,消除電子政務等眾多戰略領域的安全隱患;

② 文檔伺服器 :研製基於國產 ARM 處理器的文檔伺服器。面向電子政務信息服務的需求,提供政府部門重要文檔的存儲備份、檢索功能;兼容主流國產操作系統、資料庫軟體等;消除電子政務等眾多戰略領域的安全隱患;

③ 存儲伺服器 :研製基於國產 ARM 處理器的存儲伺服器。針對不同的雲數據平台使用場景,提供基於 ARM 架構處理器的基礎型存儲伺服器產品,適用於大規模雲計算環境的低成本近線存儲系統。

(4)項目建設周期

本項目建設期 3 年。

5、項目預期效益

經測算,本項目稅後財務內部收益率為 12.54%,稅後投資回收期(含建設期)為 6.22 年,經濟效益指標良好。

6、項目的批復文件

本項目不涉及廠房建設及新增用地。截至本報告公告之日,本項目尚在辦理備案及環評手續。

7、編制單位介紹

深圳市思瀚管理咨詢有限公司是專業產業規劃研究服務機構,主要提供可行性研究報告、商業計劃書、行業研究報告、概念性規劃、初步規劃、建築規劃、產業規劃、園區規劃、企業IPO上市咨詢等相關業務。

思瀚將人才培養作為企業發展的根本,制定人才培養「三鷹」計劃,通過「雛鷹計劃」加速新員工成長,通過「飛鷹計劃」助推骨幹提升,通過「精鷹計劃」培養具有國際化視野的復合型人才,實現個人發展與組織發展的雙贏。擁有資本市場及產業研究投資經驗的專業管理團隊審核體系人員組成,目前思瀚研究產業研究院擁有分析師、咨詢顧問、產業項目行業專家為客戶提供一站式、個性化、綜合性的企業咨詢解決方案,80%以上具備相關專業碩士學位,他們均是各自所在領域的權威人士,通過優質整合成為服務客戶的強大智囊顧問團,更好的為客戶提供高質量個性化定製服務。

B. 為何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海底,而華為挖空大山置放,誰更勝一籌

微軟和華為都是世界頂級的 科技 公司。

微軟是老牌PC軟體提供商,近幾年大刀闊斧業務整改,重點向雲服務方向發展。

華為是中國最值得驕傲的民族企業之一,在短短的三十年時間里,做到了世界通信領域的No.1。近幾年消費者業務更是增長迅猛,如果沒有美帝制裁,也許去年就已經把三星打趴在地。雖然受到了美帝的各種制裁,仍屹立不倒。

無論是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海底,還是華為挖空大山置放,其中一個主要因素都包含運維成本。不過這並不是唯一的因素,還有許多其他原因。而且這兩個項目性質其實也是有很大差異的。

下面我們就先來詳細看下這兩個項目。

微軟伺服器沉入海底實驗

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海底的項目叫納蒂克(Natick) ,取自美國一座小城市的名字。

該項目試驗最早始於2015年,最開始在加州數據中心進行灌水試驗,以驗證項目在水下的可行性。

後來於2018年,在蘇格蘭正式將一整個數據中心沉入35米深的海底,包含了864台伺服器和27.6PB的存儲設備。直到今年9月14日,微軟宣告了其最新實驗的成功,表明未來水下數據中心是一個可行的方案。那麼,微軟的這個實驗有什麼好處呢?

1.降低成本,同時結合可再生能源

伺服器維護的電力成本中,很大一部分都被伺服器的冷確過程所消耗。 將伺服器置於海底,冰冷的海水天然地為伺服器冷卻提供了幫助,與陸地相比會節約一大筆能源開銷。 微軟與Naval Group合作,該公司是一家有400年 歷史 的法國公司,在製造和維護軍用船舶和潛艇方面具有全球領先技術,為該項目應用了潛艇的熱交換技術。

同時 微軟還期望能與海洋中可再生能源比如潮汐能,海上風能結合,通過這些可再生能源,實現海底數據中心自給自足的運營。

還有一點, 在海底連租金都省了。

2.位置優勢、快速部署

微軟海底數據中心是模塊化概念的。全世界一半以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線20公里以內,所以將數據中心分塊放置在沿海城市的海域中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可以 大大降低數據傳輸上的時延,讓用戶上網體驗更好。

同時 快速部署,一個數據中心模塊從規劃到落地部署只需要90天 ,以目前技術來說比在陸地上建立數據中心要快很多。

3.低故障,免運維,可回收

因為在海底環境封閉,不會有人為因素影響。封閉容器中也會被填充惰性氣體,讓伺服器可以在一個恆溫恆濕的環境中運行。 微軟表示,水下數據中心的故障率僅為陸地數據中心的八分之一。 不過一旦出現了問題,水下數據中心的維護成本和難度要遠遠高於陸地。所以微軟期望一個數據中心模塊,可以在水下持續運行5年免維。當其使用壽命結束時,可以進行再次回收利用。

華為挖空大山置放伺服器

接下來看華為挖空大山置放伺服器, 該項目是華為在貴州正在進行的七星湖數據存儲中心的建設。

1.政府優惠政策

之所以選擇在貴州,離不開國家各種優惠政策。

貴陽市是中國首個將大數據產業定為戰略性新興產業進行發展的城市。華為也不是唯一一個在貴州建設數據中心的公司。騰訊、阿里、蘋果等眾多公司也紛紛在貴州投資建設數據中心。電能消耗是數據中心運維成本中最大一筆開銷。 貴州有豐富電能,再加上當地政府大力優惠政策 ,最低電價0.35元/度,讓企業大大降低了運維成本。同時 政府還提供了大面積低價地皮,讓數據中心建設成本又降低了一成。

2.穩定的地質帶,適宜環境

貴州所處位置為穩定的地質帶,不會發生地震、火山或洪水等其他自然災害。同時貴州氣候適宜,常年溫度比較平均,不會過高過低,適宜伺服器運維。

華為採用挖山放置伺服器方法,不僅巧妙利用了山體結構充當建築,又利用了山體穩定和恆溫的特性,一舉兩得。

誰更勝一籌?

了解了上面兩個項目,再回頭看誰更勝一籌呢?其實兩個項目並不是同等屬性和具可比性的。

微軟的納蒂克目前還是一項應用研究項目,還沒有完全轉成商用,而且其數據模塊的部署模式,主要是為了用戶提供更好的上網和雲服務體驗。

而華為選擇在貴州挖山,建立數據中心則是一個完全成熟的商業項目。並且華為建設的是IDC數據中心,我猜與之前蘋果的類似,是用來做為華為雲存儲中心來用的,如我們華為手機中雲空間的存儲數據,是一個冷數據存儲中心。

總結

如果非要評判,我覺得微軟的海底模塊化數據服務中心,結合可再生能源是一個很環保並有創意性的項目。並從消費者體驗角度出發,未來在更深入更廣泛的雲服務中,也許項目不一定能落地,至少也為大家提供了創造性思路。華為挖山建數據中心,腳踏實地跟隨時代的節奏,符合華為一貫作風,看準某一領域,勇敢的向前沖鋒,要做就做世界第一。

近日華為車BU與消費者業務CBG進行整合,由余承東來帶隊,期待未來會為華為打開另一片天,也為中國企業塑造一個榜樣。華為,不僅僅是世界500強!同時也祝願從華為賣出的榮耀,雖然不再屬於華為,但仍能繼承來自華為的優良傳統,延續華為手機上的「榮耀」!

無論是微軟的沉海還是華為的挖山,他們都是在為數據中心降低能耗尋找解決方案。而他們兩家找的解決方案都是充分利用自然條件來對數據中心進行冷卻,從而減少數據中心巨額的製冷費用。至於誰更勝一籌?不太好下定論,我們可以從下面幾個方面對比一下:

1、從降溫效果來看

2017年,華為選址在貴州貴安新區建設全球最大的數據中心,該數據中心直接將一座小山挖空,然後通過當地的天然的低溫環境來對數據中心進行降溫。貴州屬於低緯度高海拔的高原地區,兼有高原性和季風性氣候特點,氣溫變化小,冬暖夏涼,氣候宜人。貴陽全年平均氣溫才15.7 ,非常貼合數據中心運行要求的溫度18 -25 。

從上圖全年溫度曲線來看,華為數據中心選擇在貴州,全年只有2個月超過了25 。而且,在山洞裡的溫度相對恆定,就連夏天也可以穩定在25 左右。其他月份就更不必說了。所以,在這樣的山洞裡建數據中心,基本全年都可以採用風機自然冷切。非常少的時間需要用一下空調。 相比北上廣深、減少了大量的空調製冷。至少可以節約80%的製冷費用 。


在2018年,微軟將一個裝載了864台伺服器的Northern Isles數據中心沉入蘇格蘭北部的海域中。試驗海底數據中心,嘗試利用海水對數據中心進行降溫。根據數據顯示,世界三大洋表面年平均水溫約為17.4 ,水溫一般隨深度的增加而降低,在深度1000米處的水溫約為4 5 。對微軟來說,完全可以在淺海中找到1個全年不用空調降溫的地方。 這個降溫效果和華為挖山的相差不大

2、從建設角度來看

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和我們挖隧道建房子差不多。一次性基建工程投入比較大 。而微軟的沉海數據中心,則需要生產使用類似集裝箱一體化數據中心,然後再用圓形的潛水器將集裝箱一體化數據中心放置在裡面。並在這里部署海水換熱系統。從建設速度來看, 微軟沉海數據中心可以工廠規模化生產 ,而且海底位置非常廣闊,建設時間比較短,成本也會較低。而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基建時間比較長,但一次性建設好,可以放置較多伺服器。 從建設角度來看,微軟略勝一籌


3、從使用維護角度看

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使用和我們平常的數據中心一樣,使用和維護都非常方便 。而微軟沉海數據中心就麻煩很多了。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而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就沒有這些問題。所以, 從使用維護上來看,華為略勝一籌

總結

無論是微軟沉海數據中心,還是華為挖山數據中心。他們都有共同的目標就是降低數據中心製冷的能源消耗,做到節能環保。兩者的節能降溫效果是差不多的。建設上微軟的沉海數據中心似乎速度更快些,而使用維護上,則華為的挖山數據中心更強很多。

微軟是美國互聯網的巨頭,伺服器的研究方面也是全球最先進的,所以他們設計把伺服器沉入海底是經過相關的科學原理。而中國的華為卻把伺服器安排在大山置放,這其中究竟有著什麼樣的科學原理呢?兩國 科技 巨頭究竟誰更勝一籌呢?

散熱的問題一直是伺服器開發商最頭疼的問題,那麼華為和微軟這兩家大公司究竟如何解決這個難題呢?

伺服器主要由硬碟、內存、CPU等系統組成,是一種比普通計算機運行更快,負載更高,價格更昂貴的物件。由於伺服器的負載比較高,所以經常出現熱量過高的問題,如果一旦散熱這個問題得不到解決,那麼將會影響到伺服器的運轉功能。

美國互聯網巨頭微軟公司採用了海水散熱法。

海水散熱法顧名思義就是把伺服器放在海水的下面, 海水的質量密度比較大,流動性比較強,一旦伺服器沉入到海水下面,海里的水通過不斷地流動可以降低伺服器產生熱量的溫度,達到降溫散熱的效果 。但是另一個令人頭痛的問題是電器都是怕水的,一旦伺服器遇到大量的水侵入就會產生短路的現象,嚴重的話可造成電器報廢的結果。所以微軟公司刻意重金聘請了某國著名的專業團隊來解決這個難題。 這個專業團隊利用了潛艇的密閉性和防水性的功能原理設計了一個水下伺服器中心,經過多次的研究測試,終於成功了。

華為公司利用了地理散熱法。

眾所周知,中國是一個南北方氣候相異巨大的國家。 在中國的貴州,一直以來是一個屬於亞熱帶季風氣候的地方,地勢特點都是西高東低,地貌都是以高原、山地、丘陵和盆地這四種為主。光照條件比較差,降雨的天數也比較多,相對濕度比較大。 所以華為公司的科學家都是利用貴州獨特的涼爽氣候把散熱問題解決掉。

但是令華為科學家頭痛的問題是貴州都是大山,所以伺服器的安裝連接比較麻煩。 華為公司把伺服器置放在貴州大溶洞里,大大降低倉庫的成本。貴州的溶洞之間都是可以相通的,所以只要採用擴充連接網路體系,就可以解決伺服器連接的問題。再加上貴州獨一無二的喀斯特地貌,減少了地震,泥石流,地質災害的發生而導致伺服器數據丟失的問題 。電器的核心就是電,那麼在大山裡高耗電的伺服器是如何解決電量運輸的問題? 貴州這地方有豐富的水電資源,所以華為科學家根據因地制宜很好的降低了華為公司伺服器的供電問題。

貴州洪家渡水電站

往往發展的代價都是以生態環境為犧牲,那麼伺服器放在海底或者放在大山裡究竟會不會對周圍的環境產生嚴重的污染呢?兩國的 科技 巨頭如何解決這個生態問題呢?

人造珊瑚礁

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那麼華為公司是如何解決在貴州大山裡的伺服器產生的環境污染問題呢?

在貴州的貴安新區,國家大數據中心,華為數據中心,騰訊數據中心都紛紛落戶在這里,讓寧靜的貴州大山一下子成為全球最龐大的數據存放中心之一。 所以當地都會建立許多環境監測站,命名為環保雲(線下監測站線上APP),環保雲的建成改變了基層工作人員的以往的眼睛看,鼻子聞,耳朵聽的狀態。對全省的水文環境,空氣環境情況實施24小時全天候不間斷監控,很好的把控了貴州整體環境的監督。這個環保雲APP功能中也有群眾投訴的功能,如果公眾一旦發現貴州深山裡有環境污染的事件,可以通過手機拍照,留下證據通過APP進行環境信訪投訴,相關的部門會根據群眾的投訴來展開調查 。所以貴州大山裡的華為伺服器都是經過防污染環境設備把污染環境的程度降到最小。

總結

相對散熱的處理方法,兩國的 科技 巨頭公司都不相上下。

相對於生態環保問題的處理方式,兩家 科技 巨頭公司的設計研究都十分符合生態環保的要求。

相對伺服器供電處理方式,我比較認可華為公司的因地制宜降低電費成本和解決供電的方法,這一方面華為公司更勝一籌。

我在想,微軟公司的高層是不是經常手機發熱時用冰箱來來降溫、頭腦發熱時用冰塊來撫,然後一下子腦洞大開想到了解決伺服器發熱的問題,將自家的伺服器深入海底冷藏保存。

不過,微軟不是先例,早在1850年的時候,在英吉利海峽就鋪設了世界上第一條海底通訊電纜,百來年後微軟也將自己的數據中心沉入海底。

據了解,微軟是將一個長約12米,直徑3米的鐵桶沉入了蘇格蘭水域內,這個鐵桶內一共裝有864台伺服器,而這個鐵桶將為蘇格蘭群島周圍海域提供雲計算能力和互聯網的鏈接。

根據微軟公司的解釋,將這巨大的伺服器沉入水中也是為了成本考慮,如果放在陸地上,將面臨這土地成本、人力成本、以及水電等,十分讓人頭疼,而放在海里就十分的簡單了,海底就像是一個天然的冰箱一樣。

這里我得說一下,微軟為何會把數據中心沉入海底,肯定不僅僅是因為節約成本那麼簡單。微軟作為一個老牌且知名的互聯網 科技 公司,它的產品服務全世界,而且質量還很不錯,就說我們國內吧,幾乎我們每天都和微軟打交道,打開電腦你用到的就是微軟的系統,使用的辦公軟體也基本來自微軟的,可以說在國內微軟有很大的影響力。

伺服器作為電腦數據的心臟,發熱一個普遍的現象,那麼將數據沉入海底既能解決發熱的問題,也能使伺服器所在海域周邊的居民能夠及時體驗到互聯網。另外,除了解決發熱問題之外,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就是環保。

那麼,既然微軟把數據中心沉入海底有這么高的成效,華為為何不學微軟將數據中心沉入海底而是在深山老林里放置呢?

首先,華為的數據中心與微軟的數據中心不一樣,微軟能用一個幾米寬十二米長的箱子裝下伺服器沉入海底,但是華為不行,華為的數據中心很大,如果沉入海底工程量和成本費用就會很高,越大的數據中心放入海底越不安全。

華為選擇在貴州大山裡建數據中心,而不是在國內其他地方,首先就是成本問題,再者就是環境和就業問題。

貴州地勢相對偏高,土地資源有待開發,又有國家政府對貴州地區的扶持,貴州也在大面積推廣和招商引資,在政策上給予了很大的優惠。

另外貴州這個地區高原山地多,個別地帶氣溫相對較低,環境上比較適合數據中心的建設。華為在貴州建數據中心而不是在海底,其實華為並不少只在考慮自己,也在為國家考慮,帶動了當地的經濟發展了就業。

大型 科技 公司每天產生的數據越來越多,如何存放這些數據成為了難題,不少公司選擇興建自己的數據中心。 數據中心的位置特別重要,需要的因素比較多,比如防震、安全、節能以及方便維護等。

存儲數據的伺服器運營時,會消耗大量的電力,尤其是數千台伺服器同時運轉,整個機房產生的電量堪稱恐怖。而CPU等零部件運行時,伺服器又會產生大量的熱量,所以還需要設專門的散熱系統。

所以不同廠商對於伺服器存放的位置會有不同的方案。微軟與華為選擇的是兩個截然不同的方案,微軟選擇將部分伺服器放到海底,而華為卻選擇將伺服器放到貴州的大山裡面。後者的做法是目前國內很多 科技 公司通用的做法。

那麼兩種方案誰更勝一籌呢?

經濟成本

華為一次性將山洞掏空,需要付出巨大的建設成本,但是除了拿地與建設成本外,幾乎不再有其他的費用。而微軟只需要選擇一個地質條件較好的海底就行。

當然,微軟的伺服器需要用鋼制密封艙包裹起來。華為的建設成本要更高一些。不過華為存放的伺服器數量要更多,目前華為在七星湖數據中心存儲了60萬台伺服器,而蘋果存放到海底的伺服器數量有限,目前只有數百台試驗性質的伺服器存放在海底。

維護成本

貴州的電力資源豐富,電費價格相對便宜,而存放在山洞的伺服器可以隨時進行人工維修,反而微軟的伺服器一旦出現故障,維修時會相當麻煩,不僅需要用吊船將伺服器打撈出來,也需要將伺服器從密封艙中取出來,同時連接伺服器的光纜也有可能被海洋動物破壞 。所以微軟的維修成本比較高。

安全性

貴州喀斯特地貌地質比較穩定,泥石流與地震發生的概率特別小,華為的伺服器基本上能夠保證穩定運行,而海洋生態環境比較復雜,洋流、海嘯、地震頻發,哪怕選擇的位置特別好,也不能夠保證無憂。當然,密封艙外殼也許不怕海洋生物 ,但是也難免會出現疏漏,總之,海底存放伺服器安全性不如陸上。

散熱效果

貴州海拔高,氣候條件好,而貴州的山洞裡面氣溫恆定,通風條件好,堪稱天然的空調,企業無需付出額外的空調費用,而海底的溫度同樣比較穩定,海洋溫度常年保持在17攝氏度,海底的溫度更低一些,同時海水流動會帶走熱量。從散熱效果來看,兩者基本上半斤八兩。

那麼誰更勝一籌呢?

我個人覺得建在山洞裡面比較好。 微軟將伺服器投放到海底,只是做了個試驗,實際上並沒有大規模採用,而目前已經有數百家大型 科技 公司將數據中心建設到貴州,貴州的優勢十分明顯。另一方面,伺服器建設到地面,也能夠被當地帶來崗位與稅收,本身也能夠產生一定的經濟效益。

肯定挖山的優勢大!降溫只是一方面,挖山加固就是一個天然的防空洞!出現戰爭是,數據中心被毀的後果,大家想想都明白

幾大互聯網企業都把數據中心建設在貴州,主要基於以下考慮:

1、從安全考慮,山高林密地理位置偏僻,遠離沿海,戰略位置偏後,有足夠的戰略縱深,

2、氣候偏低,有利於設備散熱,

3、存儲設備巨耗電,貴州電力充裕,電價有優勢,

4、遠離重工業基地,電磁環境好,

5、數據中心集中建設,便於大數據相互交換,

6、地方政府支持,稅收優惠幅度大。

顯然挖空大山,可能更靠譜一些。

現在為了給伺服器降溫,節省電費,確保伺服器穩定運轉,可以說各個公司都是想方設法,採取各種措施。其中微軟公司將伺服器沉入海底,而華為在貴州挖空了大山,這兩個方法都相當好,但是相對來說,華為公司挖空大山可能更勝一籌。

1、挖空大山更好一些

華為為了節省能源,節省費用,能夠有足夠的空間放置大量伺服器,採取的措施就是在貴州挖空大山。在貴州,常年溫度可能也就是12-19度左右,而在大山的山洞裡面,可能溫度就穩定一些了,可能溫度會維持在十二三度甚至更低的樣子。這樣伺服器在運行的時候,可能發熱就會更低一些,而且散熱損耗等能源也會更少一些。


而且在山洞裡面,如果發生一些情況,能夠隨時進行解決,而且在山洞裡面,地質結構也更穩定,可能長期來看,成本會更低一些。

因此,感覺華為挖空大山放置伺服器更勝一籌。

2、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水底,稍微差一些

微軟公司將伺服器沉入水底,也是為了降低能耗,保障伺服器穩定運轉。在大洋底部區域,很多地方常年的溫度也不高,在1000米深度的海洋底部,大概水溫在四五度的樣子。但是從理論上來說,微軟可能沉入水底大概也就是三四十米左右的深度,可能溫度也在十四五度的樣子,因為再深的話,可能伺服器殼體成本會大幅度上升。

而且相對來說,把伺服器沉入水底的成本可能會更大一些,而且可能還會受到海浪,侵蝕等影響,而且以後運行維護也不是很方便。

因此,微軟將伺服器沉入水底,感覺上就稍微差一些了,可能成本更高,而且運行維護也不是很方便。

3、結論

綜上所述,感覺上華為挖空大山更勝一籌,運行維護方便,而且長期成本可能更低。

絕對是在大山裡更方便。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誰更勝一籌?一目瞭然。

單說降溫的效率,肯定是沉入海底見效更快。華為把伺服器放在貴州大山裡,雖然環境溫度也低,畢竟沒有海水的低溫和全包裹覆蓋。

但是,伺服器不是永動機,用到一定的年限一定會出問題,不管是系統問題還是硬體問題,需要維修的時候,在大山裡,可以人進去,或者取出來。

在大海里,維護伺服器還需要專門打撈,也不太可能讓工程師潛入海底,還涉及到安全問題,萬一進水也是大麻煩。

綜上所述,從後續維護成本來看,還是放在大山裡比較好。

C. 超融合和經常提到的分布式存儲有什麼關聯

首先你必須了解什麼是超融合?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Infrastructure,或簡稱「HCI」)也被稱為超融合架構,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x86伺服器)中不僅僅具備計算、網路、存儲和伺服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還包括緩存加速、重復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備份軟體、快照技術等元素,而多節點可以通過網路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scale-out),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其次你必須了解什麼是分布式存儲

關於分布式存儲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甚至名稱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大多數情況下稱作 Distributed Data Store 或者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其中維基網路中給 Distributed data store 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是一種計算機網路,它通常以數據復制的方式將信息存儲在多個節點中。

在網路中給出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系統,是將數據分散存儲在多台獨立的設備上。分布式網路存儲系統採用可擴展的系統結構,利用多台存儲伺服器分擔存儲負荷,利用位置伺服器定位存儲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還易於擴展。

盡管各方對分布式存儲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但有一點是統一的,就是分布式存儲將數據分散放置在多個節點中,節點通過網路互連提供存儲服務。這一點與傳統集中式存儲將數據集中放置的方式有著明顯的區分。

區別與聯系

超融合基礎架構從定義中明確提出包含軟體定義存儲(SDS),具備硬體解耦的能力,可運行在通用伺服器之上。超融合基礎架構與 Server SAN 提倡的理念類似,計算與存儲融合,通過全分布式的架構,有效提升系統可靠性與可用性,並具備易於擴展的特性。

由於很多讀者對超融合構成還比較混淆,以下以 SmartX 的超融合軟體 SMTX OS 為例說明分布式存儲和其他模塊的關系。

D. 如何搭建模塊化數據中心

模塊化機房其實就是把機房的所有功能集成到一個模塊化一體化產品中,這個一體化產品可以看成一個機房,把這個產品布置在一個房間內就可以使用了,而房間不用做太多的裝修。

模塊化機房(一體化模塊化產品)含有機櫃、配電櫃、UPS、精密空調、動環監控系統、冷通道、電池櫃等,由這些產品組成一個封閉空間。每個產品可以看成一個模塊,就像搭積木一樣組合起來就成了一個模塊化機房,你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增添產品。

傳統機房的規劃設計、運營管理都較為落後,而模塊化機房卻因其高性價比、高可用性的建設模式,獲得眾人熟知並認可,可見「模塊化」理念愈加深入人心。那麼,模塊化機房優點體現在哪?和傳統機房在建設模式上又有那幾點區別呢?

區別之一:模式

傳統機房:常見的UPS&電池房+空調房+IT機房模式。

模塊化機房:批量復制、按需擴展,實行三房歸一,快速部署能力適應發展需求。

模塊化機房

區別之五:管理

傳統機房:專人值守,無完善監控及告警管理。

模塊化機房:本地採集、雲端匯總,實時監控,互動式告警。單模塊監控與集群監控提高運維效率,實現智能管理。

正因以上五點區別,可看出模塊化機房優點:在建設上相較於傳統建設模式更具優勢性。模塊化機房不僅滿足了業務需求,還能減輕企業成本、提高管理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