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存儲前端的帶寬限制和LUN的傳輸速率的關系是怎麼樣的
1. 要最大化LUN的傳輸速率,建議考慮新一代VNX,支持同步雙活。不過目前只支持RAID Group LUN。主機端的PowerPAth也要至少5.7以上。https://community.emc.com/thread/217458
2. 是的,瓶頸就在帶寬最小的地方。
3. 可以看到兩個路徑。路徑是不是雙活要看什麼存儲(比如VNX2、CX就不同)。一般情況下傳輸瓶頸都在後端硬碟上,所以LUN可能達到的最大帶寬和IOPS,主要取決於LUN的類型(Pool LUN還是RAID Group LUN)以及組成的硬碟數。除非用MetaLUN功能「捆綁」一個超大的LUN出來。
4. 只要是在兼容列表裡的就不會有顯著影響。
『貳』 如何測試帶寬
帶寬測量方法
(1)監測站對信號帶寬的測量
由於在監測站對發射的測量是實際條件下進行的,信號經過一定的傳播路徑,監測結果會受到測量值的波動、干擾、雜訊以及測量設備響應速度的影響,因此實際測量方法在不斷地更新。
FM和AM信號的帶寬會隨著調制內容不斷變化,在這些情況下,監測站重點測量一定時間范圍內最大佔用帶寬和「x-dB」帶寬。ITU-R建議SM.443建議監測站應暫時採用在26dB處測量帶寬的方法(即「x—dB」帶寬中X=26),作為對帶寬的估計。
現代監測/測量接收機是建立在數字信號處理技術基礎上的,使用該技術能夠以「x-dlB」或β%兩種方法確定被測信號的帶寬。β%方法是較好的方法,因為它允許帶寬測量獨立於信號的調制。特別在測量數字信號的帶寬時,在無法獲得其技術上的識別信息和低S/N的情況下更是如此。而在實際的無線電干擾案例中,「x—dB」的方法更為有效。
(2)測量「x—dB」的直接方法
在實際監測過程中,監測人員會用諸如頻譜分析儀和FFT功率比法等的方法來獲取信號的頻譜,「x-dB」帶寬可從頻譜中直接讀取。下面介紹固定0dB參考電平,以確定多種發射類別的「x-dB」帶寬和「x-dB」電平值。
ITU—R建議SM.443中提到「在佔用帶寬測量方法被完善得充分考慮了監測站活動的特定特徵之前,這些監測站應繼續使用這里介紹的「x-dB」方法在一26dB進行測量,並針對發射類別採用修正因子,以確定佔用帶寬」。
『叄』 cosbench帶寬是0
題主是否想詢問「cosbench帶寬是0是什麼原因」?cosbench帶寬處理器未載入完成。在linux系統的cosbench存儲性能測試工具中,cosbench帶寬是0是cosbench帶寬處理器未載入完成,可等待一段時間後重新進入,即可恢復正常。
『肆』 數字存儲示波器的寬頻最好是測試信號寬頻的多少倍
看是研發還是維修,也就是要求決定的,頻率越高越好;(研發要細節,維修看個大概即可,頻率等於所測頻率就行了。)
普通要求3倍已是不錯的。頻率高,且不是單一正弦,合成分量復雜的信號,那各種諧波也多,頻率更高,如果帶寬不夠時就會把這些成份衰減掉了。
『伍』 帶寬是什麼怎麼測帶寬啊
去這里選中你的城市來測帶寬
http://www.linkwan.com/gb/broadmeter/speed/speedthermoeter.htm
寬頻網又稱「寬頻網路」或簡稱「寬頻」。
我們知道,雖然在短短幾年間,撥號上網的速率就從 14.4Kbps上升到了 56Kbps,然而受限於電話線路的品質,56Kbps應該是一般 Modem 的極限了。要想獲得更快的上網速度,勢必得另劈溪徑,因此近年來各式各樣的寬頻接入服務相繼出現。
那麼,什麼是寬頻?其實並沒有很嚴格的定義,一般是以目前撥號上網速率的上限 56Kbps為分界,將 56Kbps及其以下的接入稱為「窄帶」,之上的接入方式則歸類於「寬頻」。
有人不禁要問:那 ISDN 呢? ISDN 是不是寬頻? 當然不是。但是由於它能提供比一般 Modem 撥號上網快得多的接入服務,並且已有一定數量的用戶,有必要認識一下「最早的寬頻 — ISDN」。
ISDN
ISDN(Integrated Service Digital Network,整合服務數字網路)是一種數字電話連結系統。這一系統可以讓整個世界的點對點連結同時進行數據傳輸。ISDN是最早為人們接受的寬頻上網方式,除了具備 128Kbps的傳輸速率外,ISDN 也能讓使用者一邊上網,一邊講電話。這對於喜愛上網,但電話也很多的使用者而言,提供了很大的吸引力。
嚴格說起來,ISDN 不能算是為了解決使用者接入帶寬不足而流行的產品,因為其傳輸速率最快也只有128Kbps 而已。然而除了上網外,有更多的 ISDN 用戶是看上它具備語音與資料傳輸同時使用的特性。因此點對點的通訊是ISDN 相當吃香的范疇,例如跨縣市公司的視訊會議系統、醫院的遠程醫療系統或是學校的遠程教學等。
當今的寬頻
今世界飛速地發展、網路改變了人們的生活;寬頻(寬頻)技術的相繼推出,極大地提高了上網速度,其不可替代的作用對我們的網路生活的影響也越來越大------「光的速度,海的容量」,這是當今年寬頻一直致力追求的目標。到目前為止,中國上網用戶總數接近3000萬。中國電信在加快建設CHINANET骨幹網的同時,加大力度發展光纖化的高速寬頻城域網,從長遠的戰略角度出發、,構築完整統一的寬頻網路平台。
各大城市的電信城域網的光纜主幹環已遍布全市各主要幹道和地段,主要節點上均設置了寬頻接入節點,方便用戶接入,向用戶提供實時視頻點播、網路電視、可視電話、電子商務、遠程教育、網路卡拉OK、遠程醫療、遠程監控等多種信息服務。
寬頻網的建設和改造已走近了我們,而其相應的產品信息和銷售渠道卻不盡人意。本網站就是這樣應運而生,本網站主要向大家介紹寬頻的技術,市場信息。協助各界人士和企業更好地利用寬頻技術,從上網速度慢的煩惱中解脫出來,暢游全球網,更快、更好地查找信息、網上視頻演播、點播網上視頻、使網上電子游戲更暢通。
『陸』 內存帶寬的測試分析
對於不同的CPU平台,內存帶寬的重要性不盡相同,而在與內存延時的搭配上,內存帶寬也有很多學問。好了,還是請大家看具體的測評。
1.AMD-nForce2平台的內存帶寬分析
正是nForce2晶元組的出現才讓AthlonXP平台向更高的前端匯流排發展,而經過一段時間的超頻體驗,不少用戶都會前端匯流排與內存帶寬之間的關聯有了一定的認識。一般而言,我們的常理告訴我們內存頻率越高越好,因為它直接決定了內存帶寬。然而在nForce2晶元組中則並不是這樣一回事。由於內存控制器的特殊性,它要求DDR內存與CPU同步運行時才能達到最佳性能。下面是nForce2晶元組在內存同步/非同步條件下的測試成績:
簡單說來,即CPU設定為166MHz外頻(333MHz前端匯流排)、DDR運行於DDR333模式時,其性能要比CPU設定為166MHz外頻、DDR運行於DDR400模式的方案更好。所以,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我們都建議nForce2用戶將「MemoryFrequency」設定為「Sync(同步)」。事實上,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ALiMAGiK1和SiS745這兩款晶元組上,DDR333在不同步時性能反而不如DDR266同步,好在它們的市場份額並不大。
此外,當我們使用不集成顯卡的SPP北橋時,單通道與雙通道之間的性能差距微乎其微,甚至都可以將微小的差距理解為測試誤差。而在使用集成顯卡的IGP北橋中,雙通道確實展現出很大的優勢。毫無疑問,對於nForce2而言,雙通道盡管能夠提升內存帶寬,但是AthlonXP的前端匯流排利用不上,單通道DDR已經完全能夠滿足其需求。之所以nForce2能再KT400面前橫行霸道,其關鍵還在於內存控制器的效率,而非雙通道技術。
2.AMD-KT400A平台
VIA的KT400A也是一款主流SocketA晶元組,那麼它究竟是否會出現高內存頻率非同步時性能不佳的情況呢?請大家先不要忙著下結論,更應該拋棄以往對KT333/400的陳見,因為KT400A的內存控制器經過了VIA的重新設計。
顯然,KT400A已經能夠利用里DDR400的高帶寬,即便是在內存非同步的情況下。現大家應該很明白在SocketA平台下的內存優化了吧,確實很簡單:nForce2要保持同步,而KT400A/600應該盡可能提高內存頻率。
3.Intel-I845PE平台
盡管單通道的I845PE晶元組已經略顯落伍,但是我們能夠從中分析出單通道情況下,內存帶寬的重要性。事實上,P4處理器很早就達到533MHz前端匯流排(133MHz外頻),此時只有使用DDR333才算是同步運行。
很明顯,DDR333的高內存帶寬在此表現出明顯的性能優勢,無論對3D游戲還是商業應用軟體都大有裨益。事實上,單通道DDR對於Pentium4的Netburst架構而言僅僅是杯水車薪,即便是DDR333也無法滿足Pentium4的需求,因為533MHz前端匯流排的Pentium4必須擁有4。2GB/s的內存帶寬才能充分別發揮性能,而單通道的DDR333隻具備2。7GB/s,更不用說DDR266了。
4.Intel-I865PE
I865PE晶元組是如今毫無疑問的當紅小生,憑借雙通道DDR技術。它完全解決了內存帶寬的瓶頸,引爆P4處理器的最大動力。在這里,我們將對比單通道DDR400、雙通道DDR400以及雙通道DDR333之間的性能。當然,此時的P4處理器運行於800MHz前端匯流排。
??雙通道DDR確實是P4處理器的最佳拍檔,在這種環境下,系統的整體性能得到最佳發揮。如果對比一下各種前端匯流排的P4處理器所需要的帶寬以及各種內存模式能夠提供的帶寬,我們也就不難理解出現這一現象的原因了。 前端匯流排頻率/工作頻率 最高帶寬 Pentium4 400MHz 3.2GB/s Pentium4 533MHz 4.2GB/s Pentium4 800MHz 6.4GB/s DDR266 266MHz 2.1GB/s 雙通道DDR266 266MHz 4.2GB/s DDR333 333MHz 2.7GB/s 雙通道DDR333 333MHz 5.4GB/s DDR400 400MHz 3.2GB/s 雙通道DDR400 400MHz 6.4GB/s 由於雙通道DDR400的帶寬是6.4GB/s,正好滿足800MHz前端匯流排的P4處理器,因此表現出最佳的組合。
5.Intel-SiS655
Intel晶元組一直對於內存非同步相當保守,甚至一直不允許內存頻率高於CPU的外頻。不過SiS可並不這樣認為,其高端的SiS655晶元組同樣支持雙通道DDR400,而且能夠以更加靈活的方式進行非同步,這意味著即便我們的P4處理器運行於533MHz前端匯流排,也可以在SiS655晶元組上使用DDR400。那麼這種非同步模式是否有價值呢?測試中,我們選擇了533MHz前端匯流排的P4處理器,分別配合單通道DDR400、單通道DDR333以及雙通道DDR333。 內存帶寬計算公式:帶寬=內存時鍾頻率×內存匯流排位數×倍增系數/8。以DDR400內存為例,它的運行頻率為200MHz,數據匯流排位數為64bit,由於上升沿和下降沿都傳輸數據,因此倍增系數為2,此時帶寬為:200×64×2/8=3.2GB/s(如果是兩條內存組成的雙通道,那帶寬則為6.4 GB/s)。很明顯,在現有技術水準下,運行頻率很難成倍提升,此時數據匯流排位數與倍增系數是技術突破點。
單通道內存節制器一般都是64-bit的,8個二進制位相當於1個位元組,換算成位元組是64/8=8,再乘以內存的運行頻率,如果是DDR內存就要再乘以2,因為它是以SD內存雙倍的速度傳輸數據的,所以:
DDR266,運行頻率為133MHz,帶寬為133×2×64/8 = 2.1GBps (PC2100)
DDR333,運行頻率為166MHz,帶寬為166×2×64/8 = 2.7GBps (PC2700)
DDR400,運行頻率為200MHz,帶寬為200×2×64/8 = 3.2GBps (PC3200)
所謂雙通道DDR,就是晶元組可以在兩個不同的數據通道上分離定址、讀取數據。這兩個相互獨立工作的內存通道是依靠於兩個獨立並行工作的、位寬為64-bit的內存節制器下,因此使普通的DDR內存可以到達128-bit的位寬,因此,內存帶寬是單通道的兩倍,因此:
雙通道DDR266的帶寬為133×2×64/8×2 = 4.2GBps
雙通道DDR333的帶寬為166×2×64/8×2 = 5.4GBps
雙通道DDR400的帶寬為200×2×64/8×2 = 6.4GBps
提醒,在顯卡選購時,不要只看顯存的大小,還要注意顯存位寬這個因素,除非有特殊需求,64bit顯存的顯卡是不建議游戲玩家購買的。
在了解一些相關的重要知識之後,我們將通過詳細的測試向大家展示內存帶寬的奧秘。對於不同的CPU平台,內存帶寬與內存延時的搭配上,有很多學問。
單說來:1、CPU設定為166MHz外頻(333MHz前端匯流排)、DDR運行於DDR333模式;2、CPU設定為166MHz外頻、DDR運行於DDR400。1模式的方案更好。所以,無論在何種情況下,我們都建議nForce2用戶將Memory Frequency設定為Sync(同步)。事實上,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ALi MAGiK1和SiS745這兩款晶元組上。相反:DDR333在不同步時,性能反而不如DDR266同步,好在它們的市場份額並不大。 熟悉內存優化的朋友一定知道內存延時(CL值)的重要性,然而如今大多數DDR內存都難以運行在CL=2的模式下,特別在提高其工作頻率的情況下。很多DDR266內存能夠在266MHz下穩定運行於CL=2,也可以在333MHz下穩定運行於CL=2.5,同樣的情況也出現在DDR333內存中。這就帶給我們這樣一個矛盾,究竟應該提高內存頻率還是縮短內存延時。
??為此,分別選擇了AMD和Intel的平台進行測試。為了凸現出內存帶寬的重要性,我們特意將CL=2時的內存頻率低於CPU外頻,這樣的數據更有評判價值。
從測試結果來看,AthlonXP平台顯然對於內存延時更加敏感。對於前端匯流排並不高的AthlonXP平台而言,我們認為DDR333+CL2的性能肯定在DDR400+CL2.5之上,因此建議大家在可能的情況下優化CL延時。至於I865PE平台,畢竟Pentium4還是對內存帶寬相當飢渴,此時自然應該盡可能地保證內存頻率,而犧牲內存延時。
『柒』 鐵血殺戮!15」Predator掠奪者G9評測
【IT168評測】游戲本之所以吸引玩家的目光,除了彪悍的性能,凌厲的造型風格確實能見真正的功夫,除了設計和製造工藝,還有成本、行業關系資源的因素,後幾項有時還受到品牌原創能力的考驗,初期的戰役打不好,知名度和個性不夠響亮的話,後面的局面如何打開就會更難。現在,我們看到了宏碁推出的全新游戲本產品-Predator掠奪者G9,外形方面相當有戲!
【商品頁面】
A、Predator掠奪者G9外形、連接、操作、細節
Predator掠奪者G9很厚重,分量十足,這與玩家在乎的是「塊兒」而不是「條兒」的口味相符。整機表面覆蓋親膚材質,質地、手感細膩、豐富,這里的整機覆蓋是指頂蓋、掌托、底座、屏幕邊框四部分都是如此,可謂奢華到位。
除了線條風格,最突出的特點是尾部的雙風扇散熱造型,配色紅+黑非常經典,格柵開模精細,所有邊角的工藝都非常細膩、圓潤、在同類材質加工當中絕對是最高水平的代表!另外就是前部的喇叭造型,和競品有共性,但是特點明顯。全機外部燈效集中在頂蓋,logo、雙燈帶、信號指示、完美展現了工藝上的先進性。
連接方面,Predator掠奪者G9保留了DVD藍光功能,其餘包括4×USB3.0連接(1個含關機充電)、SD存儲、互為獨立的音頻輸入/輸出、DP輸出、HDMI輸出、雷電3(USB3.1)傳輸、乙太網連接。其中的雷電3(USB3.1)介面是宏碁今年游戲本產品的一大特點,此前我們在另一款叫做暗影騎士2的產品上見過,通過此介面可連接速度非常之快的外設,包括同介面的高端外屏。
Predator掠奪者G9內部的亮點無疑是鍵盤的設計,相信從布局到燈效都經過設計團隊的多次考量,玩家的目光一定會集中在左右經過3D立體透光強化塗裝處理的「WASD」、和「上下左右」按鍵,另外,我們也驚喜地看到了Acer宏碁標志性的觸摸板禁用開關,而且也通過立體燈效風格突出存在感。當然了,開機鍵、獨立編程鍵也是游戲本的操作門面,三角鏢一樣的造型,以及左側六個預設鍵的效果都非常醒目!
大家也看到了,Predator掠奪者G9鍵盤燈效分兩部分,主鍵位是紅色,數字鍵是藍色,通過內部預設的掠奪者玩家自定義界面Predator Sense,可以控制主鍵位三個區域的燈效開/關狀態,數字鍵位亦如此,不過,這個自定義不包括背光色彩。
快捷鍵的定義我嘗試了自己最想感受的散熱、顯卡設定兩項,前者能讓系統以最強大散熱能力充分保障運行,後者可以實現最強大的游戲效果。另外三個按鍵我沒有設定,可以因人而異。此外,第一個「P」鍵是一個劃檔功能,在玩家界面能一鍵定位設備的大體性能狀態,目的是計劃好當前執行的任務和電池電量的平衡。
觸摸板最大的特點是立體,就是整體造型很有雕刻的感覺(好像很文藝...)。感受和大多數游戲本的設計沒有大不同,但是確實更加耐看。
掌托位置全是干貨,除了硬體標識,還能見到Predator掠奪者G9的幾個技能屬性:風扇除塵功能、killer網卡(整合了有線和無線網路連接功能)、帶有低音炮的音響功能、玩家自定義界面功能、雷電3(USB3.1)介面、G-SYNC功能(可以實現顯卡和屏幕一致的刷新效果,避免游戲畫面的延遲或者卡頓,不過連接外屏的話需要外屏也支持該功能才行),這幾樣功能都是從實際出發的超實用功能,也是很多玩家都喜歡的設計。
Predator掠奪者G9的面板是LG的廣視角+防眩光型號156-SPP1,不過我們沒找到該面板的數據,只有與之預計接近的型號比如SPD1,亮點是300cd/m2的亮度值,比一般的200-250cd/m2的產品高出許多,好處就是外部光線很強的時候也能看清畫面內容,比如室外條件下。
Predator掠奪者G9底座的設計給我的感覺非常黑科技,一是造型充滿前衛屬性,二是功能劃分明確、對稱,比如部件升級通道的位置和便捷操作,三是對散熱的考慮十分周全,包括雙風扇+進/出風格柵+四塊超高的機身腳墊布局,四是對筆記本低音炮(紅色部分)的認識非常獨特,除了極為個性化的方形視覺,還有非常非常特立獨行的直線形導向孔(一般都是經典的圓形)。這幾點因素綜合在一起,便讓我們認識到了Predator掠奪者G9無比強悍的性格屬性。
另外,底座的細節也非常非常到位,集合了功能和藝術雙重屬性,比如與散熱風扇對稱設計的清灰槽,通過風扇圖案形象地告知了玩家。還有位於散熱孔位置的三個紅色高溫三角圖案,加註了英文的「Danger,heat blast」提醒字樣,這種在大型工業設備上才看得到的設計,用在消費產品領域就非常有我們所說的「B格」效應~
底座眾多的工藝效果向我們展示了Acer宏碁超一流的品牌能力,比如升級擋板的滑動式開關、喇叭的送音格柵,所有這些再次提醒我們這是Acer宏碁絕對高端的游戲產品,不容置疑!
B、游戲體驗、圖形性能測試
Predator掠奪者G9是定位發燒級的高端電競產品,考慮到GTX980M的極致屬性,我們的測試直接將游戲畫面調整到極高畫質,反鋸齒和往常一樣是默認級別FXAA,解析度為全高清,該環境下平均幀率都在60FPS,或者遠在此之上,整體感受可說是極為流暢!
《刺客信條 4》:極為流暢
《孤島驚魂 4》:極為流暢
《使命召喚 11》:極為流暢
《GTA 5》:極為流暢
能讓Predator掠奪者G9擁有異常出色的游戲體驗的顯卡就是GTX980M,在消費筆記本級別里是最高級別的配置,擁有256輸出位寬、160GB/s數據帶寬、三星4G GD5顯存這幾個超級靚的規格。測試方面,3DMARK兩個初級數據,一個超過90000水平,一個超過20000水平,輕松超越之前常見的GTX960M測試表現,略過20000的Skydiver測試吧,8000的Fire strike測試數據也是直接秒殺GTX960M至少45%的表現!
C、硬體測試、整機性能測試
Predator掠奪者G9使用intel第六代酷睿i7-6700HQ、intel SSD+日立的混合存儲、8G×2 DDR4內存、預裝正版家庭版win 10,亮點是容量256G的固態硬碟,還有16G內存!
i7-6700HQ是目前第六代酷睿移動晶元的頂級,CB R15測試這款核心的效率和第四代酷睿i7-4710MQ相仿。
來自現代的雙通道DDR4內存採用2133頻段,和DDR3比速度微幅提升,不過新設計使得DDR4的存儲密度更高,數據帶寬更寬,這是對DDR3的明顯優勢之一。
固態硬碟在HD TUNE PRO測試下的連續讀/寫分別為1000MB/s和800MB/s,對應PCMARK 8下的存儲測試帶寬達240MB/s,速度非常之快!日立的1T硬碟最低讀取速度達65MB/s,也不是普通40-50MB/s平均速度的硬碟能比,雖然數據傳輸帶寬不能跟SSD比較。
整機性能成績單非常漂亮!PCMARK 7測試數據直接跨進6000水平,這是高端頂級設備的王國,各子項數據全面超越3000大關(普通筆記本設備該項測試的數據只有Predator掠奪者G9的40%甚至不到30%),尤其是存儲部分的表現非常非常值得炫耀,5000的效果是我們職業生涯中為數不多的幾次見證之一!那麼這次測試我們是不是可以預測除了游戲,Predator掠奪者G9初步具備了某些中-高端專業工作站的性能實力了呢?當然這里指的僅僅是就計算效率而言。
Predator掠奪者G9電池容量為90000mWh,約合6600mAh,這是15英寸屏筆記本中非常大的容量,也是滿足GTX980M顯卡正常工作的保證之一。PCMARK 8續航測試,工作條件下是2小時22分鍾,雖然未有用更耗電的家用模式,但是也看得出這樣的容量對於沒有外接電源的游戲使用而言也是不夠用,不過要看到,Acer宏碁已經用這樣的設計實現了GTX980M顯卡和GTX960M類似的續航效果,非常值得肯定!
Predator掠奪者G9配置頂級,散熱部分的設計更顯充分。滿負載運行接近30分鍾,整機依然工作正常,穩定性很好。舒適度方面,FLUKE紅外測試顯示操作區域的平均溫度為35℃,常用操作位置沒有明顯的熱量堆積,掌托部位依舊保持涼爽體驗,底座平均溫度為32℃,全部熱量都被高效工作的風扇系統排解到尾部的出風格柵附近,見證了Predator掠奪者G9散熱、舒適、穩定的三項成功表現!
最後補充一個功能,這就是killer游戲網卡,Predator掠奪者G9通過一個定製化的玩家界面集中管理游戲聯網功能,只要玩家接入乙太網或者無線,Predator掠奪者G9自動通過該網卡誰的那個進行優化,不用玩家自行調整,簡單、直接,除了某些提供聯網功能的單機游戲,網路游戲都可以藉此提速。
D、評測總結
Acer宏碁今年全新一代的發燒級高端電競游戲本Predator掠奪者G9給我們最深的印象是游戲體驗,那種不管什麼游戲,只管用極高畫質,也照樣能輕松、流暢地跑出60FPS甚至以上的效果實在是讓人大呼過癮!同時,Predator掠奪者G9在設計方面的表現也讓無數玩家看到了什麼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游戲本產品!
【商品頁面】
(完)
『捌』 如何測量帶寬
你用迅雷下個東西就知道了,1.5M電信的話是140-160K左右,有可能會給你升級到2M最快200-230K左右,如果不是電信的就不好說了,因為是共享寬頻,有時快有時慢
『玖』 怎麼測帶寬
測帶寬的方法如下:
1、瀏覽器搜索網速測試,點擊第一個進入;
2、入測速網頁,首先確認你的節點對不對,如果不對,可以點擊更換節點;
3、我們可以手動更換到正確的寬頻節點,然後返回;
4、系統開始測試帶寬,分別測試上行和下行網速,兩次看到進度條100%測試完成;
5、測試成功後,會給出上載和下行的最高速度,然後匹配出你的帶寬
『拾』 測試伺服器帶寬的幾種常用的方法有哪些
一、下載測試法
下載測試法主要是將一個大型的文件放置在伺服器上,然後通過下載的方法來對帶寬的下載速度和穩定性進行測試,這種方法比較適用,特別是對於搭建下載網站或者在線視頻這種需要大帶寬支持的用戶來說。不過通常這種方法也需要服務商的配合。一般情況下:
1Mbps的帶寬下載速度:100K-150K/S
2Mbps是200-280K/S
4Mbps是400K-500K/S
8Mbps是800-950K/S
10Mbps光纖共享能達到1M-1.5M/S
註:(1Mbps寬頻理論下載速度128K/s,2Mbps寬頻理論256K/s,4Mbps是512K/s)
2、使用Ping測試網速
通過ping
服務商所提供的IP地址來對網路的當前情況進行測試。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種方法只是對帶寬的一個估算,而不是直觀地將數值表現出來,這種方法最重要的測試伺服器的訪問速度穩定性。
3、使用測試網站
只要用戶在搜索引擎上一搜,其實有很多網速測試網站可以進行網速測試,是最常用的網速測試方法,而且用戶根據網路使用情況選擇測試線路,測試點遍及全國各省、美國、澳大利亞、日本等海外國家,用戶可選擇任意測試點進行測試,網站採用flash實現測速功能,可視化的測試過程,測試結果能准確反映本地網路速率,無需下載安裝插件或添加額外設備,使用簡單,操作方便。
4、使用路由跟蹤
常見的路由跟蹤命令行 windows有Tracert和winmtr, Linux下有traceroute和mtr,
windows的winmtr是帶gui的使用比較簡單。根據以上帶寬的速度,然後除頁面文件大小,乘以打開頁面的時間(秒為單位)。這樣就可以算出1M帶寬能同時承受多少人訪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