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存儲技術研究院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存儲技術研究院

發布時間: 2023-02-01 06:37:33

A. 存儲技術發展史:從磁帶到硬體液化

信息是人類認知外界的方式,最初的信息都會對應到現實世界的一個客體或者相關描述。人類是通過不斷增加、完善信息來接觸、認知並改變世界的。

最初人類依靠大腦中的神經突觸來存儲信息,但有些信息是如此重要,所以人們想出一切辦法來使這些信息能保存下來。於是人類發明了一種描述信息的信息,這種信息就是數據。

數據是可以保存在一種物理介質上的,其實, 在「說話」的過程中,空氣可以被視為一種短暫的物理介質。人類通過振動聲帶在空氣中產生波動,聲波在空氣中可以短暫保留並擴散,不同波形攜帶了不同數據,這種波動被鼓膜接收到,達到了數據傳遞的效果。

但是,空氣只能將信息保存一瞬間,之後就要靠大腦了。人是會生老病死的,除了口耳相傳,人類需要更可靠的數據存儲方法與更長久的物理介質。在過去,人類將數據保存在石板、竹簡上,後來人類將數據保存在紙上,配合印刷術,使得信息可以大范圍長久傳播保存。

人類學會以電磁波的方式承載信息後,距離不再是信息傳輸的限制,但電話無非是遠距離說話,電報無非是快速郵寄的信件,最終所有的信息還要回歸到大自然構造的眼睛、耳朵和大腦。直到計算機問世後,人類終於可以突破自己處理信息的生理學極限,讓程序和電路代替自己處理信息。

1928年,可存儲模擬信號的錄音磁帶問世,每段磁帶隨著音頻信號電流的強弱不同而被不同程度的磁化,從而使得聲音被記錄到磁帶上。1951年,磁帶開始應用於計算機中,最早的磁帶機可以每秒鍾傳輸7200個字元。20世紀70年代後期出現的小型磁帶盒,可記錄約660KB的數據。

1956年,世界上第一個硬碟驅動器出現,應用 在IBM的RAMAC305計算機中,該驅動器能存儲5M的數據,傳輸速度為10K/S,標志著磁碟存儲時代的開始。1962年,IBM發布了第一個可移動硬碟驅動器,它有六個14英寸的碟片,可存儲2.6MB數據。1973年,IBM發明了溫氏硬碟,其特點是工作時磁頭懸浮在高速轉動的碟片上方,而不與碟片直接接觸,這便是現代硬碟的原型。

1967年,IBM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張軟盤。隨後三十年,軟盤盛極一時,成為個人計算機中最早使用的可移介質。這個最初有8英寸的大傢伙,可以保存80K的只讀數據。四年後,可讀寫軟盤誕生。至上世紀九十年代,軟盤尺寸逐漸精簡至3.5英寸,存儲容量也逐步增長到250M。截止1996年,全球有多達50億只軟盤被使用。直到CD-ROM(只讀光碟,Compact Disc Read-Only Memory)、USB存儲設備出現後,軟盤銷量才開始下滑。

進入21世紀,信息爆炸導致數據量成倍增長,硬碟容量也在飆升,單盤容量已可達到TB級別。即便如此,單塊磁碟所能提供的存儲容量和速度已經遠遠無法滿足實際業務需求,磁碟陣列應運而生。磁碟陣列使用獨立磁碟冗餘陣列技術(RAID)把相同的數據存儲在多個硬碟,輸入輸出操作能以平衡的方式交疊進行,改善了磁碟性能,增加了平均故障間隔時間和容錯能力。RAID作為高性能、高可靠的存儲技術,已經得到非常廣泛的應用。

21世紀以來,計算機存儲技術飛速發展,如何快速高效的為計算機提供數據以輔助其完成運算成為存儲技術新的突破口。在RAID技術實現高速大容量存儲的基礎上,網路存儲技術的出現弱化了空間限制,使得數據的使用更加自由。

網路存儲將存儲系統擴展到網路上,存儲設備作為整個網路的一個節點存在,為其他節點提供數據訪問服務。即使計算主機本身沒有硬碟,仍可通過網路來存取其他存儲設備上的數據。基於網路存儲技術,分布式雲存儲、容災備份、虛擬化和雲計算等技術得以廣泛應用。其中,「硬體液化」與「存儲資源盤活系統」是其中最新的技術方向。

如果把所有分散硬體都看做一個整體,所有數據統一定義並存儲,盡可能充分發揮其中所有硬體的效率,不光會消除數據孤島,還會提升整體硬體利用率,變相「創造」出新的資源,節省購置新設備與其配套軟體、服務設施的成本。這種將所有硬體視為一個整體的概念就是「硬體液化」,即,將原本以各個伺服器為單位的硬體資源進行打散、重組,使之像液體一樣可以流到任何需要的地方,將數據孤島溶解在硬體液化的海洋中。

存儲資源盤活系統是貫徹硬體液化思想的產品之一,它是純軟體的存儲控制器,能夠安裝在任意Linux伺服器上,可以把各伺服器中分散的磁碟整合成高性能的存儲資源池,通過分布式雙控制器架構保證了低延遲、高可用、易拓展的特性;通過完善的控制台、命令行與API來統一調度管理所有存儲設備;通過強大的兼容性和獨特的硬體異構特性充分利用全部存儲資源。

存儲資源盤活系統不獨占硬體資源,可與現有應用混合部署在同一套硬體設備上,不影響現有業務的運行的同時將閑置存儲資源予以整合,幫用戶把現有伺服器集群中存儲資源利用率不高的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形成統一存儲資源池。可基於異構硬體進行部署,兼容x86、ARM、龍芯等平台設備。可以通過標准 iSCSI 協議為上層應用提供虛擬 Target 和邏輯卷,提供分布式塊存儲服務並可被靈活調度、分配、使用。

參考資料:

存儲小白-為什麼需要存儲

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下一代數據存儲技術研究報告

維基網路-計算機存儲技術

IDC-《IDC FutureScape: 全球雲計算 2020 年預測——中國啟示》.

B. 中科院有哪些研究所比較好

1、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成立於1956年,是以基礎研究為主,有重點地開展國家急需的、有重大戰略目標的高新技術創新研究,並與高新技術應用和轉化工作相協調發展的多學科、綜合性研究所,是具有重要國際影響、高水平的化學研究機構。

C. 問:新加坡有哪些研究所研究所開設課程嗎

答:新加坡的研究所包括:
新加坡生物信息研究所(BII)*
新加坡生物處理技術研究所(BTI) *
新加坡國立數據存儲研究所(DSI)
新加坡基因組研究所(GIS) *
新加坡信息技術研究所(I2R)
新加坡生物工程與納米科技研究所(IBN)*
新加坡高性能計算研究所(IHPC)
新加坡材料研究所(IMRE)
新加坡微電子技術研究所(IME)
新加坡分子細胞生物研究所 (IMCB)*
新加坡製造技術研究所(SIMTech)
*BII, BTI, GIS, IBN及IMCN位於新加坡"緯壹"科技城內的Biopolis生物科技園One North
新加坡的研究所與本地的兩所大學(新加坡國立大學和南洋理工大學)合作開設研究生課程。

D. 中科大碩士有去長鑫存儲的嗎

中科大碩士有去長鑫存儲的。

近日,中國科大知產院與長鑫存儲公司就商業秘密知識產權保護進行交流研討。宋偉院長,合肥市局知識產權保護處嚴立慶處長,我院老師葛章志、王仁文、張學和、張宇、汪洋等參加會議。

首先,宋偉院長應長鑫存儲有限公司邀請,為公司法務部及公司知識產權相關工作人員作了「商業秘密法律保護與科學管理」的現場講座,長鑫存儲北京分公司和部分出差人員線上參加講座。

宋院長從商業秘密的知識產權屬性、法律保護、科學管理、技術路徑等多個方面進行了講解,剖析了高技術企業商業秘密保護的關鍵問題,提出了切實可行的綜合保護模式,並在現場和與會人員進行交流互動,講座得到參會人員的熱烈歡迎和高度認可。

雙方就商業秘密保護及鑒定進行了深入的探討,初步達成依託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知識產權研究院學科和平台優勢,共同建立商業秘密鑒定保護研究中心的意向。長鑫存儲作為行業有重要影響力的骨幹企業,希望通過研究中心的建立,進一步建立健全商業秘密保護各項內外部管理制度,提升企業商業秘密自我保護能力;並且積極參與行業標准和地方標准研製,構建集成電路產業商業秘密保護服務體系,為合肥打造全國商業秘密保護新高地貢獻力量。

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作為一體化存儲器製造商,專業從事動態隨機存取存儲晶元(DRAM)的設計、研發、生產和銷售,目前已建成12英寸晶圓廠並投產。DRAM 產品廣泛應用於移動終端、電腦、伺服器、虛擬現實和物聯網等領域。

E. 超弦存儲器研究院是國企嗎

超弦存儲器研究院不是國企。北京超弦存儲器研究院(以下簡稱「研究院」)於2020年9月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成立,總體定位為國際先進的存儲器技術研發機構、政產學研對接平台和集成電路高端人才培養基地,致力打造具備全球影響力的存儲器研究院。

F. 北京時代全芯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前景

北京時代全芯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前景很好。
因為北京時代全芯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對外投資10家公司,具有15處分支機構。經營范圍廣泛包括製造普通機械、電子產品等。所以北京時代全芯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前景很好。
北京時代全芯存儲技術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2005年11月,是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九研究院和航天電子技術股份有限公司重組航天微電子資源。

G. 中科院有哪些研究所比較好

1、中科院物理所

在國內,中國科學院是一個頂尖的學術機構,它是由很多所組成的,中科院物理所就是其中之一。中科院應用物理所的地址在北京中關村,是我國物理研究最頂尖的研究所之一,吳有訓、趙忠堯、嚴濟慈、吳健雄、錢三強等著名科學家曾先後在物理所工作過。

2、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主要從事微生物學基礎和應用研究。研究所以微生物資源、微生物生物技術、病原微生物與免疫為主要研究領域,開展基礎性、戰略性、前瞻性研究。

3、中國科學院計算技術研究所

2012年,研究所形成了由17萬億次計算能力的共享平台、最高達64核2TB內存的多核大內存實驗機、572TB統一存儲平台、可同時支撐400台虛擬機的雲平台、以及20餘台大型專用儀器構成的所級科研支撐環境。

4、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

中國科學院海洋研究所始建於1950年8月1日,是從事海洋科學基礎研究與應用基礎研究、高新技術研發的綜合性海洋科研機構,是國際海洋科學領域具有重要影響的研究所。

H. 開展微型數據存儲技術創新研發搶占未來大數據存儲技術高地的建議

我國數據存儲核心技術長期落後,大數據中心按照傳統的 科技 房地產的思路將面臨資源約束。為了防止我國存儲技術「卡脖子」,節省未來海量數據存儲佔地空間,系統化整合資源解決當前中國大數據存儲技術產品的容量問題,建議國家立項 開展微型數據存儲技術創新研發

我國數據儲存的現狀和面臨的問題

計算機數據存儲技術是信息技術應用的核心。一切計算機應用數據都需要由物理設備來存儲,以便計算機系統進行讀寫等處理,數據應用與數據存儲恰似樹干與樹根的密切關系。伴隨著信息技術應用的持續高速發展,可以預見未來的數據量必將呈現爆炸式增長,隨之而來的海量數據存儲瓶頸問題必然日趨嚴重,加劇著數據存儲領域長期面臨的容量、安全、性能、擴充、維護、災備、監管等諸多挑戰。其中,容量困境,首當其沖。

當前痛點。 為了滿足數據存儲容量日益增長的需求,大數據存儲中心建設必不可少。放眼當下全國各地的大數據存儲中心建設,由於數據存儲基礎核心技術缺位,流行的模式是不可持續的「 科技 房地產」,即單純拓展佔地面積蓋樓建設數據中心,進而耗費寶貴自然資源。目前我國城市監控視頻圖像數據受限於數據中心存儲容量空間,一般只能保留一個月左右,相關的數據應用嚴重受制。

應用基石。 底層數據存儲是信息產業發展的基石,數據存儲技術產品是信息應用系統的架構基礎,也是我國的關鍵行業技術短板。有效的數據存儲技術產品涉及到所有信息技術應用場景:人工智慧,信息安全,智慧城市,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城市大腦,雪亮工程,城市管理視頻監控,醫學影像識別,等等。

嚴峻局面。 追溯信息技術百年來的發展軌跡,中國在數據存儲基礎技術領域的貢獻幾乎為零。國內數據存儲行業主要擅長於市場側的商業應用創新,數據存儲底層管理的核心技術研發嚴重依賴國外的開源開放。缺乏基礎研發梯隊,沒有關鍵理論 探索 ;沿襲陳舊的發展思路,習於外購器件設備;底層技術積累短缺,核心創新能力薄弱;嚴峻的局面至今沒有重大改變。

危情險勢。 中國在核心存儲產品、底層支撐技術、商業應用理念上長期跟跑,遭受外部勢力釜底抽薪式的「存儲底層關鍵核心技術精準打擊」的隱患和風險極大。面對復雜多變的國際環境,一旦遭遇卡脖子,如外購存儲產品斷貨或核心技術交流封鎖,舉國上下所有涉及信息技術應用的行業領域都必然窒息。從而直接降低相關產業迭代發展速度,掣肘 社會 前進步伐,削弱國家治理能力,進而危及影響到國家的政治和 社會 穩定。

時不我待。 我們需要立即行動起來,通過立項開展微型數據存儲技術創新研發,凝聚國內外數據存儲領域資源力量,構建數據存儲專業核心技術團隊;從研發軟體定義的存儲(數據去重)技術產品入手,填補國內技術產品領域空白;啟動研發微型化(原子級)數據存儲設備,搶占未來數據存儲領域的制高點。這項舉措也是解除我國數據存儲技術產品創新研發「卡脖子」危機的最佳途徑。

開展微型數據存儲技術創新研發的思路

我國應抓住當前數據應用驅動信息技術升級換代的大數據發展 歷史 契機,凝聚國內外資源力量,構建中國數據存儲專業核心技術團隊。近期:研發部署模塊化數據去重技術產品,壓縮海量數據存儲空間需求,填補國內底層數據存儲管理技術空白。遠期:啟動研發微型數據存儲設備,搶占未來數據存儲技術領域的制高點。

從開展微型數據存儲技術創新研發入手,聚焦國際存儲技術領域的戰略性前沿技術趨勢;聯手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生產企業、大型用戶的資源,建設國家級核心技術團隊;積極引進/培養數據存儲技術人才,研發自主可控系列產品。

1.近期跟蹤行業動態

對標國際頂級數據存儲技術產品,砥礪學習底層模塊級數據存儲去重技術,壓縮海量數據存儲空間需求,實現自主可控國產數據存儲技術管理軟體產品的商務應用。基本原理是首先識別出重復的數據模塊,然後優化存儲多個重復數據模塊中的單一模塊,以及同其它重復模塊的鏈接關系。進而減少企業級客戶存儲數據所需的物理空間佔有量,降低采購部署數據存儲設備的增量。

2.遠期重點突出推進

探索 下一代數據存儲技術,整合跨學科資源啟動開展研發微型存儲器,力圖將現有基於磁碟/光碟/磁帶的計算機數據存儲器,轉化為未來基於原子/電子運動狀態的微型化數字信息採集與存取機制。其原理是將現在耗費數百萬個原子的材料介質所表徵的一位「0」或「1」二進制計算機數據,試圖由單個原子狀態變化來表徵。於是,可以將現有數據存儲設備體積縮小數十萬乃至百萬倍,最終將佔地約足球場面積的大數據存儲倉庫縮小為攜帶型器件。

3.研發工作開展建議

開展微型數據存儲技術創新研發應該建設成為國內領先、國際一流的數據存儲技術研究機構、產業孵化溫室、以及人才培養基地。

延攬數據存儲技術專家領銜擔綱咨詢顧問。全球招聘在世界頂級數據存儲公司工作多年的業界精英加盟指導。

構建中國數據存儲技術研發團隊。採用引進師資/開設培訓課程等有效方式,積累培育國內數據存儲技術力量。

結盟矽谷存儲技術研究院。依託美國矽谷地區的數據存儲實體公司,共享數據存儲底層技術知識。

注冊成立企業運營機構。開發軟體定義存儲(數據去重)技術產品,服務數據用戶市場,遵循商務運作規律。

融資涵蓋多種基金渠道。申報獲取國家重大專項基礎項目研發資金,吸引專業投資基金加盟。首期投資約需10億元人民幣(參考國際相關工程估值:美國IBM公司同類項目投資約600億美元/10年)。

推動微型數據存儲技術創新研發的建議

我國在開展新型基礎設施建設的同時,應當抓住當前數據計算應用驅動信息技術升級換代的大數據發展 歷史 契機,建立數據存儲技術的自主知識產權體系,填補國內空白,保障數字中國建設長遠規劃實施,推進國產數據存儲產品崛起,為相關產業發展鋪路。

2.建議遠期緊跟世界主流研發創新步伐,聚焦研發原子級微型化數據存儲技術產品(2020-2040年),在2040年前研發出原子級大數據存儲技術,並逐步實現產業化。

3.建議將微型化數據存儲技術創新作為國家戰略。搭建政產學研用共建共治共享的中國數據存儲技術聯合創新平台,建設國家級重點實驗室。依託科研院所/高等院校/相關企業,奠定從微型數據存儲理論、硬體設計、軟體開發、結構設計、系統集成等一整套原子級微型數據存儲技術研發工作的基礎。

4.建議國家相關部委給予配套資金支持。加快推進原子級大數據存儲技術研發和產業化轉化。支持申報重大 科技 項目和專項扶持資金。

5.建議形成能夠長期從事數據存儲技術創新的人才隊伍。借鑒全球數據存儲技術創新研發經驗,引進海內外數據存儲技術領域頂尖科學家和工程師。在高等院校與科研院所開設數據存儲技術專業課程,搭建完善的國內人才培養體系。

6.建議立項過程不宜採用常規項目申報、審批流程,亟需特事特辦予以批准。主要是有鑒於本項目相關的科研生產領域中,國內現有技術力量薄弱分散,評估體系資源匱乏。

7.建議項目推進應當低調快速務實:不重造勢,不揚虛名,不謀近利。主要是基於當前復雜敏感的國際政治經濟形勢,預計本項目勢將關聯國家核心產業戰略布局,影響未來數十年中國數字經濟命脈與發展。

作 者:中央 財經 大學中國互聯網經濟研究院研究員 歐陽日輝

通訊員:李 翀

戰略性新興產業專題報道 辦事,「刷臉」就行

張家口敢闖敢試、先行先試,積極 探索 氫能產業創新發展的有益路徑

「東數西算」正式啟動,樞紐網路如何建設?

「十四五」浪潮下如何構建城市數據中心網路?

「我為群眾辦實事」北京市發展改革委發布第三批政策工具應用指南

大美密雲 助推新興產業發展

東方測控:打造智能製造示範工廠,引領礦山行業新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