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第一台存儲程序式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是
世界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是ABC
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Atanasoff-Berry Computer,簡稱ABC)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為愛荷華州立大學的約翰·文森特·阿坦那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和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貝瑞(Clifford Berry)在1937年至1941年間開發。
第一台存儲程序式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是 ENIAC
「埃尼阿克」(LJC32),誕生於1946年2月14日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並於次日正式對外公布。在賓大莫爾電機學院揭幕典禮上,這個佔地面積達170平方米、重達30噸的龐然大物,為來賓表演了它的「絕招」——在1秒鍾內進行了5000次加法運算,這比當時最快的繼電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來賓們喝彩不已。
世界上第一台現代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LJC32),誕生於1946年2月14日的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並於次日正式對外公布。在賓大莫爾電機學院揭幕典禮上,這個佔地面積達170平方米、重達30噸的龐然大物,為來賓表演了它的「絕招」——在1秒鍾內進行了5000次加法運算,這比當時最快的繼電器計算機的運算速度要快1000多倍。這次完美的亮相,使得來賓們喝彩不已。
『貳』 世界上第一台實現存儲程序控制功能的計算機是什麼
埃迪塞克(Edsac)是世界上第一部實現即時存儲定量數據的計算機。
『叄』 真正實現存儲程序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什麼時候什麼人提出的
1931年,Vannever Bush 發明了一部可以解決差分程序的計數機,這機器可以解決一些令數學家,科學家頭痛的復雜差分程序。
1935年,IBM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 Corporation) 引入 "IBM 601」,它是一部有算術部件及可在1秒鍾內計算乘數的穿孔咭機器。 它對科學及商業的計算起很大的作用。總共製造了1500 部。
1937年,Alan Turing 想出了一個 "通用機器(Universal Machine)」 的概念,可以執行任何的演算法,形成了一個"可計算(computability)」的基本概念。Turing 的概念比其它同類型的發明為好,因為他用了符號處理(symbol processing) 的概念。
1939年11月,John Vincent Atannsoff 與 John Berry 製造了一部16位加數器。它是第一部用真空管計算的機器。
1939年,Zuse 與 Schreyer 開鈶製造了"V2」〔後來叫Z2〕,這機器沿用 Z1的機械貯存器,加上一個用斷電器邏輯(Relay Logic)的新算術部件。但當 Zuse完成草稿後,這計劃被中斷一年。
1939-40年,Schreyer 完成了用真空管的10位加數器,以及用氖氣燈(霓虹燈)的存貯器。
1940年1月,在 Bell Labs, Samuel Williams 及Stibitz 完成了一部可以計算復雜數字的機器, 叫「復雜數字計數機(Complex Number Calculator)」,後來改稱為「斷電器計數機型號I (Model I Relay Calculator)」 。它用電話開關部份做邏輯部件:145個斷電器,10個橫杠開關。數字用「Plus 3BCD」代表。在同年9月,電傳打字 etype 安裝在一個數學會議里,由New Hampshire 連接去紐約。
1940年, Zuse 終於完成Z2,它比運作得更好,但不是太可靠。
1941年夏季,Atanasoff及Berry完成了一部專為解決聯立線性方程系統(system of simultaneous linear equations) 的計算器,後來叫做"ABC (Atanasoff-Berry Computer)」,它有60個50位的存貯器,以電容器(capacitories)的形式安裝在2個旋轉的鼓上,時鍾速度是60Hz。
1941年2月,Zuse 完成"V3」(後來叫Z3),是第一部操作中可編寫程序的計數機。它亦是用浮點操作,有7個位的指數,14位的尾數,以及一個正負號。存貯器可以貯存64個字,所以需要1400個斷電器。它有多於1200個的算術及控制部件,而程序編寫,輸入,輸出的與 Z1 相同。 1943年1月 Howard H. Aiken完成"ASCC Mark I」(自動按序控制計算器 Mark I ,Automatic Sequence -- Controlled Calculator Mark I),亦稱「Haward Mark I」。這部機器有51尺長,重5頓,由 750,000部份合並而成。它有72個累加器,每一個有自己的算術部件,及23位數的寄存器。
1943年12月, Tommy Flowers與他的隊伍,完成第一部「Colossus」,它有2400個真空管用作邏輯部件,5 個紙帶圈讀取器(reader),每個可以每秒工作5000字元。
1943年,由 John Brainered領導,ENIAC開始研究。而 John Mauchly 及J. Presper Eckert負責這計劃的執行。
1946v第一台電子數字積分計算器(ENIAC)在美國建造完成。
1947年,美國計算器協會(ACM)成立。
1947年,英國完成了第一個存儲真空管O 1948貝爾電話公司研製成半導體。
1949年,英國建造完成"延遲存儲電子自動計算器"(EDSAC)
1950年,"自動化"一詞第一次用於汽車工業。
195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製成磁心
1952年,第一台"儲存程序計算器"誕生。
1952年,第一台大型計算機系統IBM701宣布建造完成。
1952年,第一台符號語言翻譯機發明成功。
1954年,第一台半導體計算機由貝爾電話公司研製成功。
1954年,第一台通用數據處理機IBM650誕生。
1955年,第一台利用磁心的大型計算機IBM705建造完成。
1956年,IBM公司推出科學704計算機。
1957年,程序設計語言FORTRAN問世。
1959年,第一台小型科學計算器IBM620研製成功。
1960年,數據處理系統IBM1401研製成功。
1961年,程序設計語言COBOL問世。
1961年,第一台分系統計算機由麻省理工學院設計完成。
1963年,BASIC語言問世。
1964年,第三代計算機IBM360系列製成。
1965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推出第一台小型機PDP-8。
1969年,IBM公司研製成功90列卡片機和系統--3計算機系統。
1970年,IBM系統1370計算機系列製成。
1971年,伊利諾大學設計完成伊利阿克IV巨型計算機。
1971年,第一台微處理機4004由英特爾公司研製成功。
1972年,微處理機基片開始大量生產銷售。
1973年,第一片軟磁碟由IBM公司研製成功。
1975年,ATARI--8800微電腦問世。
1977年,柯莫道爾公司宣稱全組合微電腦PET--2001研製成功。
1977年,TRS--80微電腦誕生。
1977年,蘋果--II型微電腦誕生。
1978年,超大規模集成電路開始應用。
1978年,磁泡存儲器第二次用於商用計算機。
1979年,夏普公司宣布製成第一台手提式微電腦。
1982年,微電腦開始普及,大量進入學校和家庭。
1984年,日本計算機產業著手研製"第五代計算機"---具有人工智慧的計算機
所以計算器比計算機早
『肆』 世界上首次實現存儲程序的計算機是EDSAC還是EDVAC
世界上首次實現存儲程序的計算機是EDSAC。
在研製ENIAC的同時,以馮·諾依曼為首的研製小組提出了」存儲程序控制」的計算機結構,並開始了存儲程序控制的計算機EDVAC的研製。由於種種原因,EDVAC直到1951年才問世,而吸收了馮,諾依曼的設計思想,由英國盒0橋大學研製的EDSAC先於它兩年誕生,成為事實上的第一台存儲程序的計算機。
(4)第一台電子存儲式計算機擴展閱讀:
EDVAC使用了大約6000個真空管和12000個二極體,佔地45.5平方米,重達7850千克,消耗電力56千瓦
EDVAC為二進制串列計算機,具有加減乘和軟體除的功能。一條加法指令約864微秒,乘法指令2900微秒(或2.9毫秒)。 使用延遲線存儲器,具有1000個44位(bit)的字。
EDVAC方案明確奠定了新機器由五個部分組成,包括:運算器、邏輯控制裝置、存儲器、輸入和輸出設備,並描述了這五部分的職能和相互關系.報告中,諾伊曼對EDVAC中的兩大設計思想作了進一步的論證,為計算機的設計樹立了一座里程碑。
『伍』 公認的第一台存儲程序計算機叫什麼
世界公認的第一台通用電子數字計算機是1946年由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莫爾學院的莫奇利和埃克特領導的科研小組建造的,取名為ENIAC
1949年5月,英國劍橋大學莫里斯·威爾克斯(Maurice Wilkes)教授研製了世界上第一台存儲程序式計算機EDSAC(Electronic Delay Storage Automatic Computer)
1939年,美國依阿華州大學數學物理學教授約翰·阿塔納索夫(John Atanasoff)和他的研究生貝利(Clifford Berry)一起研製了一台稱為ABC(Atanasoff Berry Computer)的電子計算機。
不知道、是否全對、、但希望可以幫到你、、、
『陸』 世界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的年份是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
阿塔納索夫-貝瑞計算機(Atanasoff-Berry Computer,簡稱ABC)是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為艾奧瓦州立大學的約翰·文森特·阿塔納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和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貝瑞(Clifford Berry)在1937年至1941年間開發.
第一台得到應用的電子計算機
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國軍方為了解決計算機大量軍用數據的難題,
成立了由賓夕法尼亞大學的莫奇利和埃克特領導的研究小組.
經過三年緊張的工作ENIAC終於在1946年2月14日問世.
我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
我國第一台巨型計算機—「銀河」億次巨型計算機,是在1983年12月研製成功的!
1999年,由國防科技大學計算機學院研製開發「銀河—Ⅲ」巨型機,運算速度在百億次以上.
第一台機械電腦
算籌、算盤等是人類最早的手動計算工具.
法國人帕斯卡於17世紀,製造出世界上第一台機械式加法機,
在法國引起了轟動.帕斯卡的加法機向人們揭示出:用一種
純粹機械的裝置去代替人們的思考和記憶,是完全可以做到的.
2.美籍匈牙利科學家馮·諾依曼最新提出程序存儲的思想,並成功將其運用在計算機的設計之中,根據這一原理製造的計算機被稱為馮·諾依曼結構計算機,世界上第一台馮·諾依曼式計算機是1949年研製的EDSAC,由於他對現代計算機技術的突出貢獻,因此馮·諾依曼又被稱為「計算機之父」.
『柒』 世界上公認的第一台電子計算機誕生的年代是多少
1946年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埃尼阿克
第一台電子計算機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不久製成的,那時,隨著火炮的發展,彈道計算日益復雜,原有的一些計算機已不能滿足使用要求,迫切需要有一種新的快速的計算工具.這樣,在一些科學家、工程師的努力下,在當時電子技術已顯示出具有記數、計算、傳輸、存儲控制等功能的基礎上,電子計算機就應運而生了.世界上第一台電子計算機命名為"埃尼阿克",是1946年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埃克特等人研製成功的.它裝有 18 000多隻電子管和大量的電阻、電容,第一次用電子線路實現運算."埃尼阿克"每秒能做 5 000次加法,或者400次乘法.如果用當時最快的機電式計算機做40點彈道計算,需要兩小時,而"埃尼阿克"只要3秒鍾,這在當時,的確已是很了不起的成績.然而"埃尼阿克"還不完善,實際上它沒有存儲器,只有用電子管做的寄存器,僅僅能寄存10個數碼.當需要換算別的題目時,得重新焊接連線,很費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