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數據的存儲在哪裡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數據的存儲在哪裡

發布時間: 2023-03-06 04:20:53

資料庫中的數據到底是放在哪了

放到了file里
在oracle中
對database的定義是
在磁碟上一些file的集合

當然不同的資料庫
file也不同
比如說Oracle
分為controlfile,datafile,serverparameterfile,redologfile等

比如說sql server
分為datafile,transactionfile等

至於數據怎麼放到file中的,
不知道怎麼回答

假如你自己定義了某種語言來作為解釋器
並用這種語言寫了個程序,
可以捕捉鍵盤輸入並以某種形式
寫到某個你指定的文件里

你還要問怎麼把從鍵盤輸入的東西寫到那個文件里的么?

② 資料庫的數據一般存放在磁碟中

資料庫的數據一般儲存在磁碟陣列中,和普通電腦的磁碟是不一樣的。

③ 安卓手機里的軟體的數據是存儲在哪的

1、安卓系統手機默認只能把軟體安裝在手機內存里;
2、手機ROM相當於PC上的硬碟,用於存儲手機操作系統和軟體,也叫FLASH
ROM,決定手機存儲空間的大小。手機RAM相當於PC的內存,其大小決定手機的運行速度;
3、Android系統中把軟體安裝到SD卡上,比這還簡單,兩步就夠了:
第一步、存儲卡分區
需要對手機SD卡進行分區,分一個FAT32分區和一個Ext3分區,FAT32分區用於正常存儲圖片、音樂、視頻等資料,而Linux格式的Ext3分區就是用於擴容安裝軟體的分區。
第二步、將軟體移動到SD卡
需要把系統默認的軟體安裝目錄/data/app轉移到SD卡的Ext3分區上,通過ln命令建立軟鏈接,使系統自動把軟體安裝到SD卡上,達到節省手機內存空間的目的。
將存儲卡裝回手機,重新啟動,使系統識別到Ext3分區。
4、在手機上運行超級終端,依次輸入以下命令來驗證系統是否識別了Ext3分區:
su
(會提示高級許可權授權,選擇「總是同意」)
busybox
df
–h
如果顯示的列表中有/dev/block/mmcblk0p2的信息說明系統已成功識別了Ext3分區。
然後依次輸入以下命令將/data/app目錄轉移到SD卡的Ext3分區:
cp
–a
/data/app
/system/sd/
(將/data/app目錄復制到/system/sd/下)
rm
–r
/data/app
(刪除/data/app目錄)
ln
–s
/system/sd/app
/data/app
(建立軟鏈接)
Reboot
(重啟手機)
重啟之後,手機上安裝的所有軟體就全部轉移到了SD卡上。
注意:
1.軟體移動到SD卡上後,原有的部分桌面插件會無法正常顯示,刪除後,重新加入桌面即可;
2.SD卡的Ext3分區可以視為手機硬體的一部分,移除SD卡後,安裝的軟體將無法運行。插入SD卡,重新啟動手機即可正常使用。

④ 有個疑問,比如Mysql資料庫,他存的數據到底放在哪

mysql資料庫會在硬碟上建立相應的各種數據文件,然後會把數據分文別類的放到各個數據文件上。至於文件的位置,當然是在你安裝的硬碟上。
主要分為幾類文件

(1)存放表結構的frm文件:文件名與表名相同,每個表對應一個同名frm文件
(2)根據資料庫管理方式的不同(myisam和innodb兩種方式)設置不同的文件
myiasm:
MYD文件:表數據文件
.MYI文件:索引文件
.log文件:日誌文件
innodb:
InnoDB資料庫文件(即InnoDB文件集):
ibdata1、ibdata2等:系統表空間文件,存儲InnoDB系統信息和用戶資料庫表數據和索引,所有表共用
ibd文件:單表表空間文件,每個表使用一個表空間文件(file per table),存放用戶資料庫表數據和索引
日誌文件: ib_logfile1、ib_logfile2
浙西文件都存在具體的存儲器中,這個存儲器就是硬碟(就算在雲上,其實也是在網路存儲上)。
具體位置跟你安裝的資料庫的位置有關。

⑤ 計算機的數據是存放在哪裡

硬碟是存儲數據的,內存是臨時存放從硬碟中調用的數據的,當前實際進程中使用的數據是直接從寄存器中取出的。

⑥ 數據的存儲結構包括哪四種

存儲結構有:

1、鏈接存儲:在計算機中用一組任意的存儲單元存儲線性表的數據元素(這組存儲單元可以是連續的,也可以是不連續的)。

例:鏈。

2、順序存儲:在計算機中用一組地址連續的存儲單元依次存儲線性表的各個數據元素,稱作線性表的順序存儲結構。

例:數組,鏈。

3、索引存儲:除建立存儲結點信息外,還建立附加的索引表來標識結點的地址,索引表由若干索引項組成。

例:線索樹。

4、散列存儲:散列存儲,又稱hash存儲,是一種力圖將數據元素的存儲位置與關鍵碼之間建立確定對應關系的查找技術。

例:棧(既可以通過順序存儲也可以同通過隨機存儲)。

順序存儲和鏈接存儲的基本原理:

在順序存儲中,每個存儲空間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元素之間的邏輯關系是通過數組下標位置簡單計算出來的線性表的順序存儲,若一個元素存儲在對應數組中的下標位置為i,則它的前驅元素在對應數組中的下標位置為i-1,它的後繼元素在對應數組中的下標位置為i+1。

在鏈式存儲結構中,存儲結點不僅含有所存元素本身的信息,而且含有元素之間邏輯關系的信息。

在數據的順序存儲中,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都可以通過簡單計算得到,所以訪問元素的時間都相同。

而在數據的鏈接存儲中,由於每個元素的存儲位置保存在它的前驅或後繼結點中,所以只有當訪問到其前驅結點或後繼結點後才能夠按指針訪問到,訪問任一元素的時間與該元素結點在鏈式存儲結構中的位置有關。

⑦ 電腦里的東西都是儲存在哪裡的

電腦里的東西都是儲存在硬碟里。

硬碟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碟片外覆蓋有鐵磁性材料。

硬碟包括固態硬碟(固態硬碟、新硬碟)、機械硬碟(硬碟傳統硬碟)和混合硬碟(HHD,一種基於傳統機械硬碟的新硬碟)。

固態硬碟使用快閃記憶體粒子進行存儲,硬碟使用磁碟進行存儲,混合硬碟(HHD):混合硬碟是一種集磁性硬碟和快閃記憶體於一體的硬碟。絕大多數硬碟是固定硬碟,並且永久密封和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

(7)數據的存儲在哪裡擴展閱讀:

硬碟使用方法:

當硬碟在工作的時候,千萬不要強行關掉電源。在硬碟工作的時候關掉電源,會導致硬碟的物理損壞,而且也會丟失數據。

在硬碟中有高速運轉的部件,如果一旦強行關機的話高速運轉的碟片就會突然停止,而在關機後又馬上開機的話,就更有可能造成硬碟的損壞。所以筆者認為,在關機後不要馬上再次打開電腦。至少在半分鍾以後再打開。

在硬碟工作的時候要盡量避免它的震盪,因為,磁頭與磁片的距離非常近,如果遭到劇烈的震盪會導致磁頭敲打磁片,有可能磁頭會劃傷磁片,也可能會導致磁頭的徹底損壞,使整個硬碟無法使用。

在使用硬碟的過程當中,經常會有很多用戶會在「磁碟空間管理」當中進行壓縮。把硬碟用此程序進行壓縮,這樣會導致壓縮卷文件不斷增大。

⑧ 電腦中的數據都存放在哪

有很多不懂電腦內容結構的朋友不知道電腦裡面的如系統、文件到底是存在哪個部件中,特別是「內存」的名字給人感覺很像能存東西一樣,所有就有人誤以為是存在於內存里。 其實電腦數據不是存在內存條和cpu裡面的,而是存在硬碟裡面的。如果電腦換了其它部件,如內存、顯卡、CPU,只要硬碟沒換,你存於電腦中的數據是不會沒了,最多是驅動一下新換的部件。 如果你喜歡看一些現代警匪片之類的電影,留心就會注意到,他們用電腦之後,不想讓機密的東西外泄,就是消毀硬碟。 硬碟(港台稱之為硬碟,英文名:Hard Disk Drive 簡稱HDD )是電腦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知名的品牌主要有日立、三星、希捷、西數、富士通、東芝、IBM等。 硬碟外觀:硬碟一般都安裝的機箱的前下端。

⑨ 在計算機中,文件是存儲在哪

在計算機中,文件是存儲在硬碟上。

絕大多數硬碟都是固定硬碟,被永久性地密封固定在硬碟驅動器中。早期的硬碟存儲媒介是可替換的,不過今日典型的硬碟是固定的存儲媒介,被封在硬碟里 (除了一個過濾孔,用來平衡空氣壓力)。

硬碟的容量以兆位元組(MB)或千兆位元組(GB)為單位,1GB=1024MB,1TB=1024GB。但硬碟廠商在標稱硬碟容量時通常取1G=1000MB,因此我們在BIOS中或在格式化硬碟時看到的容量會比廠家的標稱值要小。

硬碟的容量指標還包括硬碟的單碟容量。所謂單碟容量是指硬碟單片碟片的容量,單碟容量越大,單位成本越低,平均訪問時間也越短。



(9)數據的存儲在哪裡擴展閱讀:

轉速是硬碟內電機主軸的旋轉速度,也就是硬碟碟片在一分鍾內所能完成的最大轉數。轉速的快慢是標示硬碟檔次的重要參數之一,它是決定硬碟內部傳輸率的關鍵因素之一,在很大程度上直接影響到硬碟的速度。

硬碟的轉速越快,硬碟尋找文件的速度也就越快,相對的硬碟的傳輸速度也就得到了提高。硬碟轉速以每分鍾多少轉來表示,單位表示為RPM,RPM是Revolutions Per minute的縮寫,是轉/每分鍾。RPM值越大,內部傳輸率就越快,訪問時間就越短,硬碟的整體性能也就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