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辦公室想弄個伺服器 專門存儲和共享數據 大概6T左右 用磁碟陣列櫃好還是磁碟陣列卡好價格方面
你6T的數據是在幾塊硬碟里??
你是想用原有的硬碟 還是買新的
再就要看你對網路的需求性了
要是需求小上傳下載都在每秒100M以下 同時訪問用戶在3人以下
找台機器連就行
要是網路訪問量較大 就再加塊陣列卡和千兆網卡 二手的就行
有條件的話 把主板換成伺服器的板子 穩定性好
陣列櫃等你的數據量到了 10T再說
規范要是新盤就組RAID5 三塊允許一塊掛了 容量是總容量的75%
『貳』 家庭入門級nas有必要用raid功能嗎
不建議RAID:
1、這種設備系統性能相當一般,軟RAID是要系統開銷的,對CPU來說是雪上加霜;
2、RAID不是絕對安全的;
3、2盤位只能組R1和R2,利用空間有限,還會加重單個硬碟的負載量;
4、對重要數據自動按時備份,會比RAID方案更有價值。
家用NAS,不要組RAID!沒有特殊需要,不要用存儲池!
由於NAS目前對家用市場重視不足,系統更新後說實話沒有什麼新意。近期不少用戶詢問為什麼家庭用戶在使用NAS的時候,不要採用RAID和存儲池呢?
家庭應用,不要用存儲池,不要用RAID!不要用RAID1!不要用RAID5!不要用RAID6!重要的事情說n遍。由於RAID的設計初衷是為了提高系統可用性,保證部署在伺服器上的業務系統在存儲出現故障時,可以做到系統不下線,在線完成存儲的修復。
雖然可以在某些層面提高數據的安全性,但在硬碟故障後做數據恢復時,後續問題會更多!一般家用2-8盤位居多,大多數會用RAID1和5。RAID5的安全性爭議由來已久,那麼RAID1呢?結論還是沒有必要。以4盤位為例,文字模擬一下幾種使用情況:
1、4塊4T,組RAID5,獲得12T空間,(注,RAID5和存儲池需搭配使用)。
優點:存儲空間連續,單文件夾即可存儲12T內的資源。
缺點:磁碟性能會受到影響;在使用tr充當下載機的情況下,全盤24小時持續工作,損失全部硬碟壽命。
壞掉一塊硬碟後;如果恢復RAID,根據使用空間和零碎文件的多少,大概需要1-4天的時間。由於4塊硬碟一般同時購買又是同批次,1塊硬碟由於讀寫過多導致故障時,其他3塊磁碟的壽命也差不太多。
加上連續讀寫高發熱,高震動,在這個情況下又要連續工作很久,如果這時候再有一塊硬碟出現故障,或者遇到NAS硬體故障或者斷電,數據就完蛋了。數據完全損毀。這個後果你可以承受的了嗎?
2、4塊4T,使用存儲池,獲得16T的連續存儲空間。
故障後,你根本就不會知道你損失掉了哪些數據。家用請直接Pass掉這種使用方式。
3、推薦的方式:
全部無腦使用靜態磁碟分區 ,也有叫Basic分區的,QTS 4.3後叫靜態卷,都是一個意思,就是沒那麼多花樣和功能,每一塊硬碟自成體系,還擁有最高的性能。建議先安裝一塊硬碟,把所有需要的APP裝完之後,再安裝其他的硬碟。並且,如果使用下載功能,請將下載目錄設置在這塊硬碟。
其他的硬碟,建立多個文件夾,僅用於存儲數據。這樣一來,不論是下載時,還是調用APP時,大多數情況,僅僅這一塊硬碟在工作。其他的硬碟會處於休眠模式。
很多人又會問到NAS現在的系統就無法休眠,這個是什麼情況。根據我個人的理解來看。我所認為的休眠模式,硬碟是無法讀寫的。在你訪問其他盤上的共享目錄時,可以明顯聽到磁碟的磁頭有啟動的聲音,而且在這幾秒的啟動過程中,你是沒辦法訪問這些數據的。
這也是硬碟的某種休眠方式,可以提高硬碟的壽命,減小整機功耗,都有積極的意義。至於數據的備份方式,非常簡單。請使用系統自帶的備份軟體,混合型備份與同步中心,通過備份或者同步功能,來實現把數據存兩份的功能。
『叄』 家用小型硬碟櫃與NAS有何區別
家用小型硬碟櫃與NAS的區別
一、家用小型硬碟櫃:功能類似SD卡讀卡器,只不過它安裝的是硬碟,另外它有獨立的供電。它只是一個存儲設備,無法單獨運行,需要連接電腦或其它設備才有存儲功能。
『肆』 個人存儲NAS怎麼選
隨著數字化時代的演進,大家的電子數據越來越多,你是不是開始擔心數據在你的電腦里存不下了,空間不夠了,擔心硬碟要是壞了怎麼辦,數據丟失怎麼辦?這些擔心都說明你很在乎你的數據安全,那麼我們如何來解決這個困擾呢。辦法很多,就看你怎麼選了?
優點:優點自然是什麼都不需要想,只需要注冊後就可以使用了,雲盤網盤提供存儲服務相對穩定,數據不會輕易丟失,數據存取方便。
缺點:缺點也很明顯,那就是自己的數據放在別人家,你覺得安全嗎? 有的取消免費服務,有的給限速,還有的直接倒閉了, 這些年關閉網盤的公司不少吧。免費的雲盤關了就是關了,都免費給你用,還要啥自行車?付費用戶或許還能給你些時間轉移數據。
選擇:免費的雲盤網盤空間有限,能否滿足你的需求就要具體看了,也可適當選擇付費,畢竟免費的才是最貴的,付費不僅可以有更多的存儲空間,還能有相應的服務,如下載速度等的提高。
在乎個人數據隱私,個人數據安全的自然要選擇本地存儲了,這才是今天的重點,網盤雲盤只是個引子哈。
雖然是重點,但同樣是有優缺點的
缺點:得花錢,得剁手,得考慮選哪個品牌,得考慮需要哪些功能,得考慮自己的實際需求和預算,太花時間了,作為小白真的很頭大。
優點:最大的優點當然就是安全啊,自己的數據放自己家,是不是安全許多,其他的不管,心裡上肯定是覺得安全啊。其次,訪問速度快。再者,現今的NAS在任何地方一樣都是可以訪問的,只要有網路,只要NAS開著。最後正如前面說的免費才是最貴的,那麼這么看來花點錢保數據安全也是值得的哈。
既然選擇了NAS作為個人數據存儲,那麼如何選呢?
選之前先來了解下什麼是NAS,NAS看起來很神秘,說白了就沒那麼神秘了,我們來稍微解剖下,英文: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中文:網路存儲器/私人網盤/個人存儲器, 說得通俗點呢,它就是個偏向提供存儲的電腦主機,重點在這個「偏向」二字,所以這個電腦應該是硬碟比較多,有提供數據安全的功能,有提供數據冗餘的RAID卡,有提供共享存儲的系統,然後還 功耗低,發熱低,噪音低,並且 在穩定性方面比普通電腦更強,需要7*24小時不斷的運行著。當然NAS除了提供數據存儲還可提供影音服務,網站服務等。
了解了NAS的組成對於技術宅,極客,DIY愛好者來說,自己DIY一台完全不是問題。極盡折騰之能事,選主板,選RAID卡,選硬碟(PMR/CMR盤,疊瓦盤,西數紅盤,希捷酷狼),選機箱,選系統( TrueNAS/ Unraid/黑群暉)等等,絕對得不亦樂乎。
對於小白來說沒有比選個可靠的品牌NAS來得更合適了。選好NAS型號,選好硬碟,做到這兩步,然後下單即可。
NAS品牌選擇:群暉,鐵威馬,威聯通,華碩等等。
首先肯定是預算,根據銀子多少選擇NAS的外觀,性能,功能,盤位。
外觀:這個東西很主觀,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風格,選擇自己喜歡的就是了。
功能:目前各家系統提供的功能大同小異,差別不大。
性能:通常就是銀子多少決定的,預算多就買好點的,少,那就將就下。不過個人/家庭使用2000-3000元的已經很夠用了,性能過剩也是浪費。
盤位:通常個人使用2-4盤位已足以。
硬碟選擇:希捷,西部數據,東芝, 也就這三家了,什麼日立,三星, 邁拓,富士通都已被前面這三家收購了哈。
通常NAS是不帶硬碟的,所以還得選擇硬碟,個人或家用的NAS 硬 盤傾向於安靜的默默工作,需要7*24小時工作,要做到低功耗,低噪音, 追求安全性以及穩定性 。NAS盤是介於監控盤、台式機硬碟之間的一種盤,性能略低於企業級,但比監控盤、台式機硬碟可靠性高,所以NAS盤往往比普通硬碟(7200轉)的速度要求更低,通常為5400轉或5900轉。
硬碟的寫入技術,這是關乎數據安全的問題,所以簡單了解下兩個概念疊瓦和非疊瓦,想深入了解的同學可以自行搜索。
PMR: Perpendicular Recording,垂直寫入技術。 隨著技術的發展,現在PMR的磁記錄方式里,又細分出了兩種形式:CMR和SMR (這兩者是相互的一對概念)。 CMR稱為傳統磁記錄方式,這種方式保留了最早PMR替代LMR時的傳統技術 , 即:磁軌間留有保護間距,數據不會被重復疊寫。而SMR( Shingled Magneting Recording )則被稱為疊瓦式磁記錄,是有重疊的磁記錄方式,在長時間寫入數據的時候,可能會出現速度急劇下降的情況。
目前疊瓦技術出現問題的概率似乎比非疊瓦的高,所以選擇NAS硬碟時盡量選擇非疊瓦技術的PMR/CMR盤,通常 上硬碟廠商的官網,搜索硬碟的型號,然後找到硬碟的規格參數來確認 ,多比對型號來確定是否為疊瓦盤,挺多人說看緩存, 小緩存的大概率說是不是疊瓦,如64M緩存,這種方法只能是結合判斷,不可作為唯一標准。
當然對於個人數據存儲這種極少量的使用,在作RAID的情況下,在常見的大量出貨的品牌和型號中,選自己喜歡價格又合適的即可,不需要太糾結。硬碟這玩意有時也看人品,重要資料雙盤鏡像備份,再加上電腦里還有一份,能做的都做了,剩下的就盡人事,聽天命了。
這個其他一來不是今天的重點,二來是留給你們補充的,謝謝各位客官老爺能看到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