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計算機存儲程序核心思想是什麼(不是核心軟體)
計算機存儲程序核心思想:將程序和數據存放到計算機內部的存儲器中,計算機在程序的控制下一步一步進行處理,直到得出結果。
存儲程序原理就是將我們為解決特定問題而編寫的程序存放在計算機存儲器中,然後按存儲器存儲程序的首地址執行程序的第一條指令,以後就按照該程序的規定順序執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結束執行。
(1)存儲系統設計思想擴展閱讀
馮·諾依曼結構,也就是存儲程序奠定了現代計算機的基本結構,其特點是:
(1)使用單一的處理部件來完成計算、存儲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儲單元是定長的線性組織;
(3)存儲空間的單元是直接定址的;
(4)使用低級機器語言,指令通過操作碼來完成簡單的操作;
(5)對計算進行集中的順序控制;
(6)計算機硬體系統由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部件組成並規定了它們的基本功能;
(7)採用二進制形式表示數據和指令。
『貳』 分頁存儲管理的基本思想
分頁式存儲管理的基本原理:採用分頁存儲器允許把一個作業存放到若干不相鄰的分區中,既可免去移動信息的工作,又可盡量減少主存的碎片。分頁式存儲管理的基本原理如下:
1、 頁框:物理地址分成大小相等的許多區,每個區稱為一塊;
2、址分成大小相等的區,區的大小與塊的大小相等,每個稱一個頁面。
3、 邏輯地址形式:與此對應,分頁存儲器的邏輯地址由兩部分組成,頁號和單元號。邏輯地址格式為
頁號 單元號(頁內地址)
採用分頁式存儲管理時,邏輯地址是連續的。所以,用戶在編製程序時仍只須使用順序的地址,而不必考慮如何去分頁。
4、頁表和地址轉換:如何保證程序正確執行呢?採用的辦法是動態重定位技術,讓程序的指令執行時作地址變換,由於程序段以頁為單位,所以,我們給每個頁設立一個重定位寄存器,這些重定位寄存器的集合便稱頁表。頁表是操作系統為每個用戶作業建立的,用來記錄程序頁面和主存對應頁框的對照表,頁表中的每一欄指明了程序中的一個頁面和分得的頁框的對應關系。絕對地址=塊號*塊長+單元號
以上從拓撲結構角度分析了對稱式與非對稱式虛擬存儲方案的異同,實際從虛擬化存儲的實現原理來講也有兩種方式;即數據塊虛擬與虛擬文件系統.
數據塊虛擬存儲方案著重解決數據傳輸過程中的沖突和延時問題.在多交換機組成的大型Fabric結構的SAN中,由於多台主機通過多個交換機埠訪問存儲設備,延時和數據塊沖突問題非常嚴重.數據塊虛擬存儲方案利用虛擬的多埠並行技術,為多台客戶機提供了極高的帶寬,最大限度上減少了延時與沖突的發生,在實際應用中,數據塊虛擬存儲方案以對稱式拓撲結構為表現形式.
虛擬文件系統存儲方案著重解決大規模網路中文件共享的安全機制問題.通過對不同的站點指定不同的訪問許可權,保證網路文件的安全.在實際應用中,虛擬文件系統存儲方案以非對稱式拓撲結構為表現形式.
虛擬存儲技術,實際上是虛擬存儲技術的一個方面,特指以CPU時間和外存空間換取昂貴內存空間的操作系統中的資源轉換技術
基本思想:程序,數據,堆棧的大小可以超過內存的大小,操作系統把程序當前使用的部分保留在內存,而把其他部分保存在磁碟上,並在需要時在內存和磁碟之間動態交換,虛擬存儲器支持多道程序設計技術
目的:提高內存利用率
管理方式
A 請求式分頁存儲管理
在進程開始運行之前,不是裝入全部頁面,而是裝入一個或零個頁面,之後根據進程運行的需要,動態裝入其他頁面;當內存空間已滿,而又需要裝入新的頁面時,則根據某種演算法淘汰某個頁面,以便裝入新的頁面
B 請求式分段存儲管理
為了能實現虛擬存儲,段式邏輯地址空間中的程序段在運行時並不全部裝入內存,而是如同請求式分頁存儲管理,首先調入一個或若干個程序段運行,在運行過程中調用到哪段時,就根據該段長度在內存分配一個連續的分區給它使用.若內存中沒有足夠大的空閑分區,則考慮進行段的緊湊或將某段或某些段淘汰出去,這種存儲管理技術稱為請求式分段存儲管理
『叄』 設計層次化存儲系統的理論依據是什麼
計算機系統中存儲層次可分為高速緩沖存儲器、主存儲器、輔助存儲器三級
高速緩沖存儲器用來改善主存儲器與中央處理器的速度匹配問題
輔助存儲器用於擴大存儲空,即硬碟,光碟等,容量大,但存取數據慢,計算機都是先把輔存中要讀的東西放到主存後處理,然後在依據情況是否寫回。
主存即為內存,斷電信息丟失,但存取數據塊,他的容量大小直接影響計算機運行速度。
『肆』 提出「存儲程序和採用二進制系統」這個設計思想的科學家是
提出「存儲程序和採用二進制系統」這個設計思想的科學家是馮諾依曼。
「存儲程序」」原理,是將根據特定問題編寫的程序存放在計算機存儲器中,然後按存儲器中的存儲程序的首地址執行程序的第一條指令,以後就按照該程序的規定順序執行其他指令,直至程序結束執行。
這兩種不同狀態可用兩種不同的電平,即高電平(H)或低電平(L)來表示。這種二狀態系統稱為二進制系統。
(4)存儲系統設計思想擴展閱讀:
存儲程序的特點:
1、使用單一的處理部件來完成計算、存儲以及通信的工作。
2、存儲單元是定長的線性組織。
3、存儲空間的單元是直接定址的。
4、使用低級機器語言,指令通過操作碼來完成簡單的操作。
5、對計算進行集中的順序控制。
6、計算機硬體系統由運算器、存儲器、控制器、輸入設備、輸出設備五大部件組成並規定了它們的基本功能。
7、採用二進制形式表示數據和指令。
8、在執行程序和處理數據時必須將程序和數據從外存儲器裝入主存儲器中,然後才能使計算機在工作時能夠自動調整地從存儲器中取出指令並加以執行。
二進制系統的兩個數字1和0是一個開關量,常稱為比特。在數字系統中,這兩種狀態的組合稱為碼,可用來表示數,,字母,符號以及其他類型的信息。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存儲程序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二進制系統
『伍』 記錄存儲系統的設計原則是什麼
1:1存儲的設計原則:
1、存取頻率相近的,放一張表;相差很多的,分成兩個表,尤其要考慮讀的頻率
2、列表查詢,冗餘所有在列表項需要展示的內容,在一張表中,避免join
3、長欄位,考慮性能,單列
4、如果語義上有很大差別,可以通過ORM的方式,在domain層分裂成多個對象
5、開始的時候,不要用update來更新單個或者少量欄位。開發速度優於運行速度。 直到性能出現瓶頸的預警時,才考慮優化為update.
6、重要欄位password,必須加密傳輸,減少更新
7、有些時候添加新功能產生的1:1欄位,可能會用新的
8.資料庫記錄的id,除了唯一標識記錄這一個用途之外, 不允許做任何業務含義。 例如根據id來排序神馬的,這都是扯蛋的設計。
『陸』 計算機的存儲器系統設計是如何實現容量大、速度快和成本低的要求
存儲器(memory)是計算機系統中的記憶設備,用來存放程序和數據。計算機中的全部信息,包括輸入的原始數據、計算機程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保存在存儲器中。它根據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
詳情:
http://ke..com/view/87697.htm
『柒』 1. 簡述存儲系統層次結構的基本思想
制約計算機存儲器設計的問題歸納起來有三個:容量多大?速度多快?價格多貴?
容量多大的問題似乎沒有限制,不管容量多大,總要開發出應用來使用它。速度多快的問題在某種意義上更容易回答。為了獲得多大的性能,存儲器速度必須能夠跟上處理器的速度,即當處理器執行指令時,我們不想使它停下來等待指令或操作數。最後一個問題也必須考慮,對於實用的系統,存儲器的價格相對於其他部件必須是合理的。
正如人們所預料的,在存儲器的3個關鍵特性即價格、容量和存取時間之間需要進行權衡。任何時候,都有各種技術可用來實現存儲系統。在這個技術領域中,存在如下關系:
存取時間越短,每位的價格就越高;
容量越大,每位的價格就越低;
容量越大,存取時間就越長;
很顯然,擺在設計者面前的難題是,不僅需要大容量,而且需要低的每位價格,因此希望採用提供大容量存儲器的技術。但為了滿足性能需求,設計者又必須使用昂貴、容量較小和存取時間快的存儲器。
解決這個難題的方法是採用存儲器層次結構,而不只是依賴單一的存儲部件或技術。下圖給出了一個通用存儲層次結構,圖中從上到下,出現下列情況:
每位價格降低;
容量增大;
存取時間增大;
處理器訪問存儲器的頻度降低;
因此,容量較小、價格較貴、速度較快的存儲器可作為容量較大、速度較慢的存儲器的補充。這種組織方式成功的關鍵是最後一項,即處理器訪問存儲器的頻度降低。
條件四有效的基礎是訪問局部性原理。在程序執行的過程中,處理器訪問存儲器中的指令和數據傾向於成簇(塊)。程序通常通常包含很多迭代循環和子程序,一旦進入了一個循環和子程序,則需重復訪問一小組指令。同樣,對於表和數組的操作,包含存取一簇簇的數據。在一長段時間內,使用的簇是變動的;而在一小段時間內,處理器主要訪問存儲器中的固定簇。
因此,通過分層結構組織數據,有可能使存取較低層的百分比低於存取高層存儲器的百分比。考慮剛才給出的二級存儲器的例子,讓第二級的存儲器包含所有程序的指令和數據,當前的簇臨時放在第一級,第一級的某些簇會不時地交換回第二級,為將要進入第一級的簇騰出空間。然而,平均來說,多數的訪問是對第一級中的指令和數據。
這個原則可以應用到二級以上的存儲器。考察圖所示的分層結構,速度較快、容量較小且價格最貴的存儲器是處理器的內部寄存器。下跳兩層是主存儲器,它是計算機中主要的內存系統。主存儲器常用速度更快,容量更小的高速緩存來擴充。
(很多體系結構或組成原理相關的書籍上都有的。回答比較粗糙,建議你參考William Stalling的計算機組織與體系結構,這本書上有對該問題的完整的論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