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8031單片機擴展32K外部ram時,需多少條地址線
8031和8051是最常見的mcs51系列單片機,是inter公司早期的成熟的單片機產品,應用范圍涉及到各行各業。
8031單片機擴展32K外部ram時,需15條地址線:P0.0至P0.7 地址的低8位以及P2.0 至 P2.6 地址的高8位。
『貳』 存儲容量為4Kx8位的RAM存儲器,地址線_____條,數據線_____條。
地址線12,數據線8。
4Kx8位,8位,當然是8根數據線,表示一次能讀取8位。4K=2^12,即有12條地址線,表示12條地址線能分辨4K個不同的8位。
地址線,用來傳輸地址信息用的。舉個簡單的例子:cpu在內存或硬碟裡面尋找一個數據時,先通過地址線找到地址,然後再通過數據線將數據取出來。 如果有32根.就可以訪問2的32次方的位元組,也就是4GB。
(2)擴展程序存儲器需要多少根地址線擴展閱讀
在兩種多處理器模式中,接收步驟如下:
①在接收地址塊時,SCI埠喚醒並申請中斷(必須使能SCICTL2的RX/BK INT ENA位申請中斷),讀取地址塊的第一幀,該幀包含目的處理器的地址。
②通過中斷檢查接收的地址啟動軟體常式,然後比較內存中存放的器件地址和接收到數據的地址位元組。
③如果上述地址相吻合表明地址塊與DSP的地址相符,則CPU清除SLEEP位並讀取塊中剩餘的數據;否則,退出軟體子程序並保持SLEEP置位,直到下一個地址塊的開始才接收中斷。
『叄』 要訪問1g容量的存儲器,一般需要幾條地址線
要訪問1g容量的存儲器,一般需要30條地址線。
存儲器單元實際上是時序邏輯電路的一種。按存儲器的使用類型可分為只讀存儲器(ROM)和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兩者的功能有較大的區別,因此在描述上也有所不同。
存儲器是許多存儲單元的集合,按單元號順序排列。每個單元由若干二進制位構成,以表示存儲單元中存放的數值,這種結構和數組的結構非常相似,故在VHDL語言中,通常由數組描述存儲器。
工作原理
存儲器是用來存儲程序和各種數據信息的記憶部件。存儲器可分為主存儲器(簡稱主存或內存)和輔助存儲器(簡稱輔存或外存)兩大類。和CPU直接交換信息的是主存。
主存的工作方式是按存儲單元的地址存放或讀取各類信息,統稱訪問存儲器。主存中匯集存儲單元的載體稱為存儲體,存儲體中每個單元能夠存放一串二進制碼表示的信息,該信息的總位數稱為一個存儲單元的字長。
存儲單元的地址與存儲在其中的信息是一一對應的,單元地址只有一個,固定不變,而存儲在其中的信息是可以更換的。
指示每個單元的二進制編碼稱為地址碼。尋找某個單元時,先要給出它的地址碼。暫存這個地址碼的寄存器叫存儲器地址寄存器(MAR)。為可存放從主存的存儲單元內取出的信息或准備存入某存儲單元的信息,還要設置一個存儲器數據寄存器(MDR)。
『肆』 用容量為16K x 1位存儲器晶元構成一個32K x 8 位的存儲系統,需要多少根地址線多少根數據線
需要5根地址線和2根數據線。而且需要2*8個16K x1存儲器。
16Kx1到32Kx8,字數和字長都變化了,也就是綜合兩種拓展方法拓展。16K到32K是兩倍,使用非門作為解碼器(1線-2線),故需要兩個存儲晶元。
構成存儲器的存儲介質主要採用半導體器件和磁性材料。存儲器中最小的存儲單位就是一個雙穩態半導體電路或一個CMOS晶體管或磁性材料的存儲元,它可存儲一個二進制代碼。由若干個存儲元組成一個存儲單元,然後再由許多存儲單元組成一個存儲器。
注意事項:
分類:
cf快閃記憶體卡:一種袖珍快閃記憶體卡。像pc卡那樣插入數碼相機,它可用適配器,使之適應標準的pc卡閱讀器或其他的pc卡設備。
sd快閃記憶體卡:存儲的速度快,非常小巧,外觀和MMC一樣,市面上較多數數碼相機使用這種格式的存儲卡。
數字膠卷:一種數碼相機的存儲介質,同日立的sm卡、松下的sd卡、索尼的memorystick屬同類的數字存儲媒體。
『伍』 用8K*8位的晶元進行字擴展,擴展成64K*8位的存儲器,需地址匯流排幾條地址線參與
8k=8192=2^13;就是說一塊8K的晶元需要14根地址線:A13----A0
64K=8*8K,就是需要8塊晶元,這8塊晶元(2^3=8)需要3根地址線定址,
就是 A16A15A14,加上一塊14根,總共需要17地址線;
『陸』 AT89s51單片機並行擴展16KB存儲單元需要多少根地址線,若存儲器首地址為3000H
AT89s51單片機並行擴展16KB存儲單元需要14根地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