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超融合是存儲嗎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超融合是存儲嗎

發布時間: 2023-03-14 14:19:01

❶ 什麼是超融合一體機,有用過的嗎

在談超融合一體機價格前,我們要知道何為超融合一體機呢?實際上它就是把計算、存儲、網路等硬體和軟體資源整合到一起的一整套系統,也就是說把之前分別用於計算、存儲和網路的獨立伺服器集中打包在一起,組成的多功能一體機。舉個例子,最初的個人電腦,顯卡、網卡、音效卡等設備都是獨立存在的,在攢機時必須單獨購買這些產品。隨後,這些產品都被整合到主板上,用戶在裝機時只需要一塊主板就可以了,無須再去購買網卡、音效卡等產品。

關於超融合一體機的優勢,這里簡單做一下總結:

1)簡化了部署,加快了業務上線時間。以前企業在部署自己的IT系統時,往往需要采購不同的設備,安裝調試過程比較長,甚至會影響業務的上線時間。有了超融合一體機,企業只需要購買一台這樣的產品即可,安裝和調試過程非常方便,大大簡化了部署難度,加快了業務的上線時間。

2)降低了運維難度和成本。以前公司有多少種不同的硬體設備,就需要多少個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採用超融合一體機後,系統管理難度降低,一個技術人員就可以輕松搞定,降低了運維的難度和成本。

3)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超融合一體機在設備故障方面要低很多,即使出現問題,解決起來也相對比較簡單和快速,這就很好地提高了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節省了開支。相對於多台設備組成的IT系統的采購價格而言,超融合一體機的售價會低很多。

那哪些方面影響 了超融合一體機的價格呢?

1、硬體構建方案

雖然超融合產品的核心是軟體,但其硬體的性能、穩定性,亦是超融合一體機性能的基礎,所以不同的硬體配置,超融合一體機的性能不一樣,也導致價格的不一致,就比如杉岩超融合一體機,就提供了6中不同的產品規格,用戶可以選擇自己合適的產品規格,就會導致價格的不一樣,可在技術顧問的建議下采購

3、品牌知名度與服務

一個公司的品牌知名度也反映了產品的價值高低,同時也反映了公司服務的品質,杉岩作為國內知名的軟體定義存儲廠商,為客戶提供專業的售前、售後服務,用戶可隨時咨詢了解相關的服務細節,以便作為價格對比的參考。

4、超融合收費模式

目前超融合軟體除了按照節點或者CPU一次采購的傳統收費模式,也開始出現了按年訂閱的收費模式,這種收費模式一年會遠低於一次采購的模式,但累加三年後可能超過一次性的采購模式,需要采購者格外注意。杉岩超融合一體機支持自定義CPU、GPU、內存、系統雲盤、數據雲盤、公網IP的計費單價。可基於賬戶進行計費,統計賬戶各項目消費情況。

❷ 超融合和經常提到的分布式存儲有什麼關聯

首先你必須了解什麼是超融合?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Infrastructure,或簡稱「HCI」)也被稱為超融合架構,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x86伺服器)中不僅僅具備計算、網路、存儲和伺服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還包括緩存加速、重復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備份軟體、快照技術等元素,而多節點可以通過網路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scale-out),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其次你必須了解什麼是分布式存儲

關於分布式存儲實際上並沒有一個明確的定義,甚至名稱上也沒有一個統一的說法,大多數情況下稱作 Distributed Data Store 或者 Distributed Storage System。

其中維基網路中給 Distributed data store 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是一種計算機網路,它通常以數據復制的方式將信息存儲在多個節點中。

在網路中給出的定義是:分布式存儲系統,是將數據分散存儲在多台獨立的設備上。分布式網路存儲系統採用可擴展的系統結構,利用多台存儲伺服器分擔存儲負荷,利用位置伺服器定位存儲信息,它不但提高了系統的可靠性、可用性和存取效率,還易於擴展。

盡管各方對分布式存儲的定義並不完全相同,但有一點是統一的,就是分布式存儲將數據分散放置在多個節點中,節點通過網路互連提供存儲服務。這一點與傳統集中式存儲將數據集中放置的方式有著明顯的區分。

區別與聯系

超融合基礎架構從定義中明確提出包含軟體定義存儲(SDS),具備硬體解耦的能力,可運行在通用伺服器之上。超融合基礎架構與 Server SAN 提倡的理念類似,計算與存儲融合,通過全分布式的架構,有效提升系統可靠性與可用性,並具備易於擴展的特性。

由於很多讀者對超融合構成還比較混淆,以下以 SmartX 的超融合軟體 SMTX OS 為例說明分布式存儲和其他模塊的關系。

❸ 分布式存儲和超融合區別及優勢

超融合是指計算、存儲和網路的融合。
計算一般是指虛擬化,存儲一般是指分布式存儲,
網路一般是指sdn。分布式存儲不一定是分布式文件系統,
也可能是分布式塊存儲。在超融合場景下,
「用戶看到的」一般是指分布式塊存儲——
即為每個計算單位(虛擬機)
提供虛擬硬碟(塊設備)的分布式存儲。
當客戶的it預算有限,it能力有限時,
會傾向於超融合,因為買一套東西解決了所有的問題。
然而,當客戶的it環境變大變復雜的時候,
超融合的服務要求就體現出來了,
例如神州雲科在拓展超融合業務時,
採用首先提供用戶測試機的方式,
一方面幫助用戶了解在不同的需求和應用環境下,
需要怎樣的方案配合,才能實現用戶利益的最大化。
另一方面,也通過實際使用場景的測試,
神州雲科的售前工程師與用戶一起,
共同設計一個更智能、更友好,更具擴展性,
性價比更高的超融合方案。為此,
神州雲科提出了服務"三個一流"的承諾,
"一流技術能力、一流響應時間、一流服務態度",
所以,神州雲科能順利進入金融、醫療、教育、製造、安防
等多個超融合應用領域

❹ 超融合架構(HCI)和軟體定義存儲(SDS)的關系

很簡單,HCI 是一室一廳(同時扮演著客廳,書房,卧室的角色)適合小規模分支機構,從業務的角度一個應用一套系統,整合了計算,存儲,網路
SDS 是四室兩廳,每個房間都有自己獨立的功能,適合大型企業,適合多業務場景,文件,塊,對象,大數據HDFS需求
業務部門喜歡HCI,一套集群搞定,IT 運維和基礎架構部門,喜歡SDC,SDS,SDN 拆分部署,計算,存儲資源容易量化
HCI 的弊端是選擇一個廠家的HCI,比如虛擬機是KVM就沒法再選擇 VSPHERE ,計算跟存儲無法分開擴容,不適合30個節點以上的集群需求,實際上HCI的案例,大部分都是30節點以內一個集群,如果有大型案例,用戶一般都會拆分到很多個集群去管理,SDS 比較好的廠商,一個集群200個節點很常見,比如電信全球眼,移動咪咕,這些基於SDS架構的平台,20PB 是常見容量,這些應用不適合採用 HCI

❺ 軟體定義存儲是超融合嗎

軟體定義存儲(SDS)是什麼

SDS 的全稱是 Software Defined Storage ,字面意思直譯就是軟體定義存儲。關於 SDS 的定義可以參考全球網路存儲工業協會(Storage Networking Instry Association,SNIA),SNIA 在 2013 正式把 軟體定義存儲(SDS) 列入研究對象。

SNIA 對軟體定義存儲(SDS) 的定義是:一種具備服務管理介面的虛擬化存儲。 SDS 包括存儲池化的功能,並可通過服務管理介面定義存儲池的數據服務特徵。另外 SNIA 還提出 軟體定義存儲(SDS) 應該具備以下特性:

  • 自動化程度高 – 通過簡化管理,降低存儲基礎架構的運維開銷

  • 標准介面 – 支持 API 管理、發布和運維存儲設備和服務

  • 虛擬化數據路徑 – 支持多種標准協議,允許應用通過塊存儲,文件存儲或者對象存儲介面寫入數據

  • 擴展性 – 存儲架構具備無縫擴展規模的能力,擴展過程不影響可用性以及不會導致性能下降

  • 透明度 – 存儲應為用戶提供管理和監控存儲的可用資源與開銷

超融合是什麼

參考維基網路中的超融合定義: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是一個軟體定義的 IT 基礎架構,它可虛擬化常見「硬體定義」系統的所有元素。HCI 包含的最小集合是:虛擬化計算(hypervisor),虛擬存儲(SDS)和虛擬網路。HCI 通常運行在標准商用伺服器之上。

超融合基礎架構(hyper-converged infrastructure)與 融合基礎架構(converged infrastructure)最大的區別在於,在 HCI 裡面,無論是存儲底層抽象還是存儲網路都是在軟體層面實現的(或者通過 hypervisor 層面實現),而不是基於物理硬體實現的。由於所有軟體定義的元素都圍繞 hypervisor 實現,因此在超融合基礎架構上的所有實例可以聯合共享所有受管理的資源。

軟體定義存儲與超融合的區別與聯系

軟體定義存儲(SDS) 的著重點在於存儲資源虛擬化和軟體定義,首先在形態上,軟體定義存儲(SDS)區別於傳統的「硬體定義」存儲,它不依賴專屬的硬體,可以讓存儲軟體運行在通用伺服器上,可避免硬體綁定以及有效降低硬體采購成本;擁有標准 API 介面和自動化工具,有效降低運維難度。存儲資源虛擬化,支持多種存儲協議,可整合企業存儲資源,提升存儲資源利用率。但從定義上來說,但 軟體定義存儲(SDS) 從部署形式上來看,並不一定是分布式或者是集中式的,也就是說 SDS 不一定是分布式存儲(雖然常見的 軟體定義存儲(SDS) 更多的是分布式的),SDS 存儲內部有可能是單機運行的,不通過網路分散存放數據的,這種形式的軟體定義存儲(SDS) 的擴展性就可能有比較大的局限。

超融合基礎架構從定義中明確提出包含軟體定義存儲(SDS),具備硬體解耦的能力,可運行在通用伺服器之上。超融合基礎架構與 Server SAN 提倡的理念類似,計算與存儲融合,通過全分布式的架構,有效提升系統可靠性與可用性,並具備易於擴展的特性。

❻ 什麼是超融合技術

超融合技術是指在同一套單元設備(x86伺服器)中不僅僅具備計算、網路、存儲和伺服器虛擬化等資源和技術,而且還包括緩存加速、重復數據刪除、在線數據壓縮、備份軟體、快照技術等元素,而多節點可以通過網路聚合起來,實現模塊化的無縫橫向擴展(scale-out),形成統一的資源池。

超融合是針對傳統架構的改良換代,具體區別如下。


  • 物理融合及管理融合:超融合架構把伺服器、網路及存儲進行了融合,並且搭載在統一管理平台上進行維護;而傳統架構則是全部分離的。

  • 存儲架構:超融合採用分布式存儲,傳統架構使用集中式存儲。

  • 網路:超融合使用萬兆乙太網,而傳統架構多使用光纖交換機。

  • 可靠性方面:可以看出可靠性方面,超融合架構的優勢非常大,但其實這里的優勢都是分布式存儲本身應該具備的。

  • 性能方面:超融合在性能方面的架構優勢非常明顯,當然代價就是消耗計算資源,所以計算資源的消耗是檢驗超融合專業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 擴展性方面:超融合的架構是擴展能力強,擴容簡單快速,系統復雜度不會隨擴容增加而增加。

  • 部署運維方面:相對傳統架構,超融合布局,維護簡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智能運維。

❼ 什麼是超融合超融合一體機有什麼好處

一、什麼是超融合?有什麼優勢?

說到這個就不得不先提及超融合替代的產品:傳統IT架構。

通過國外的Nutanix、VMware(vSAN),中國的SmartX等超融合廠商的案例描述中看到,他們所替代的產品大量的是老牌存儲廠商EMC、HDS等公司的存儲產品。所以,用戶采購超融合並不必須替換原有的伺服器品牌(比如Dell)或者虛擬化品牌(比如VMware),只有存儲(比如EMC)是一定需要替換的。所以最重大的區別是存儲架構不同,超融合使用的是分布式存儲,它可以很好地基於X86伺服器構建一個易擴展、高可靠的存儲資源池,這是超融合的基礎,也是核心技術點。

傳統IT架構與超融合架構的區別與對比

具體而言有以下幾方面的區別:

  • 物理融合及管理融合:超融合架構把伺服器、網路及存儲進行了融合,並且搭載在統一管理平台上進行維護;而傳統架構則是全部分離的。

  • 存儲架構:超融合採用分布式存儲,傳統架構使用集中式存儲。

  • 網路:超融合使用萬兆乙太網,而傳統架構多使用光纖交換機。

  • 可靠性方面:可以看出可靠性方面,超融合架構的優勢非常大,但其實這里的優勢都是分布式存儲本身應該具備的。

  • 性能方面:超融合在性能方面的架構優勢非常明顯,當然代價就是消耗計算資源,所以計算資源的消耗是檢驗超融合專業性的一個重要因素。

  • 擴展性方面:超融合的架構是擴展能力強,擴容簡單快速,系統復雜度不會隨擴容增加而增加。

  • 部署運維方面:相對傳統架構,超融合布局,維護簡單,能夠在一定程度上智能運維。

二、超融合一體機有什麼好處?

超融合一體機是指廠商根據客戶的需求,和自身的產品策略,為用戶提供的開箱即用,一體機化的交付方式,一體機包含了軟體和 廠商選定並適配的 x86 伺服器。可見開箱即用,一體化交付是其最大優勢。在簡化部署、維護,以及可用性,可靠性等方面優勢更明顯。具體如下:

1) 簡化了部署,加快了業務上線時間

以前企業在部署自己的IT系統時,往往需要采購不同的設備,安裝調試過程比較長,甚至會影響業務的上線時間。有了超融合一體機,企業只需要購買一台這樣的產品即可,安裝和調試過程非常方便,大大簡化了部署難度,加快了業務的上線時間。

2) 降低了運維難度和成本

以前公司有多少種不同的硬體設備,就需要多少個不同專業的技術人員,採用超融合一體機後,系統管理難度降低,一個技術人員就可以輕松搞定,降低了運維的難度和成本。

3) 提高了設備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超融合一體機在設備故障方面要低很多,即使出現問題,解決起來也相對比較簡單和快速,這就很好的提高了它的可靠性和可用性。

4) 節省了開支

相對於多台設備組成的IT系統的采購價格而言,超融合一體機的售價會低很多。

三、聯想超融合一體機怎麼樣?

2019 Gartner 中國超融合廠商競爭格局報告,列舉了包括SMARTX在內的近十家國內超融合廠商,算是一個比較不錯的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