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存儲器、CPU和輸入/輸出介面集成在同一塊晶元上的計算機稱為
存儲器、CPU和輸入/輸出介面集成在同一塊晶元上的計算機稱為微處理器;
微處理器能完成取指令、執行指令,以及與外界存儲器和邏輯部件交換信息等操作,是微型計算機的運算控制部分。它可與存儲器和外圍電路晶元組成微型計算機。
(1)配上存儲器輸入輸出介面擴展閱讀:
微處理器與傳統的中央處理器相比,具有體積小、重量輕和容易模塊化等優點。微處理器的基本組成部分有:寄存器堆、運算器、時序控制電路,以及數據和地址匯流排。
自從人類1947年發明晶體管以來,50多年間半導體技術經歷了硅晶體管、集成電路、超大規模集成電路、甚大規模集成電路等幾代,發展速度之快是其他產業所沒有的。半導體技術對整個社會產生了廣泛的影響,因此被稱為「產業的種子」。
中央處理器是指計算機內部對數據進行處理並對處理過程進行控制的部件,伴隨著大規模集成電路技術的迅速發展,晶元集成密度越來越高,CPU可以集成在一個半導體晶元上,這種具有中央處理器功能的大規模集成電路器件,被統稱為「微處理器」。需要注意的是:微處理器本身並不等於微型計算機,僅僅是微型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
2. 微型計算機硬體系統中最核心的部分是什麼
CPU中央處理器
3. 以cpu為中心配上存儲器輸入輸出介面電路及系統匯流排所組成的計算機稱為什麽
微型計算機都採用匯流排結構。
系統匯流排在微型計算機中的地位,如同人的神經中樞系統,CPU通過系統匯流排對存儲器的內容進行讀寫,同樣通過匯流排,實現將CPU內數據寫入外設,或由外設讀入CPU。
匯流排就是用來傳送信息的一組通信線。微型計算機通過系統匯流排將各部件連接到一起,實現了微型計算機內部各部件間的信息交換。一般情況下,CPU提供的信號需經過匯流排形成電路形成系統匯流排。
特點
微型計算機的特點是體積小、靈活性大、價格便宜、使用方便。自1981年美國IBM公司推出第一代微型計算機IBM-PC以來,微型機以其執行結果精確、處理速度快捷、性價比高、輕便小巧等特點迅速進入社會各個領域,且技術不斷更新、產品快速換代,從單純的計算工具發展成為能夠處理數字、符號、文字、語言、圖形、圖像、音頻、視頻等多種信息的強大多媒體工具。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微型計算機
4. 外部儲存器與主板相接使用的是那種介面
外部存儲器主板相接的介面類型有很多,有sata,CISO和I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