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這個問題問的有些籠統,看了其他大神的答案基本上都對。
存儲資料用什麼硬碟這要取決於你所存儲資料的重要性和查看頻率來決定。
如果存儲的資料很重要查看頻率不高的話,機械硬碟加磁碟陣列是必須的。raid1鏡像備份模式加企業級硬碟是最佳組合。雖說成本較高,但畢竟硬碟有價數據無價。
如果存儲的資料很重要查看頻率高的話,NAS就是首選了。NAS其實是盤陣的網路版,同樣企業級機械硬碟加raid1保障數據安全的同時只要有網就能隨時查看和保存資料。當然NAS增加了網路功能自然就比陣列要貴不少。
如果存儲的資料不重要的話,那就不用考慮查看頻率的問題了,就存在電腦的普通機械硬碟里就成。
為何不建議使用固態硬碟作為存儲介質,一是價格問題,畢竟就算是萬轉的SAS盤也比固態便宜不少。二是數據的可恢復性,這也是決定固態不適合用於數據儲存的最主要原因。固態硬碟存儲介質就是快閃記憶體晶元,如果晶元壞了其存儲的數據就無恢復的可能性,而機械硬碟的儲存介質是碟片,就是碟片出現壞道也不會影響其他磁軌上面的數據。
最後向你推薦一種被你忽略的資料保存介質,也是最安全的保存介質,它就是光碟。現在網路時代光碟光碟機已經從以前電腦的必備品變成可有可無的雞肋,也致使很多人忽略了光碟這種最安全的存儲介質。光碟它的材料就決定了其穩定性毫不誇張的說把數據寫入光碟後只要存儲妥當,少說三十年後數據隨時讀取。
㈡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有什麼區別 固態硬碟容量這么小這么存儲文件 不如機械的容量大
01 本質區別:存儲介質存在差異
固態硬碟和機械硬碟本質上都是用於數據存儲的DIY硬體,其本質上的區別在於存儲介質。所謂存儲介質,就是指硬碟內部存儲數據的材質。
傳統的機械硬碟,是以機械磁碟為存儲介質,通過磁臂和磁頭、磁碟之間的機械構造進行數據存儲。
NAND快閃記憶體
固態硬碟則是以NAND快閃記憶體,即一種非易失性的存儲器,作為存儲介質,通過存儲器內部的電荷數即cell的通斷電進行數據的讀取和寫入,進而實現數據存儲。
02 架構區別:機械結構和半導體工藝
在內部核心組成,或者說組成架構上,二者也有著相當的區別。機械硬碟的核心其實是以次面、磁頭、磁臂等機械結構為主,通過三者之間高速的機械配合實現數據存儲,其本質依舊是機械核心。這就使得機械硬碟,有著怕碰、怕摔、不防水等一切機械產品擁有的共同弊端。
PCB板集成
至於固態硬碟,則是以半導體技術支撐,在單位面積PCB板上,集成了包括主控晶元、快閃記憶體顆粒(即存儲介質)以及緩存晶元,外加大大小小的控制晶元和核心單元等核心組件,通過通電和放電的形式,將數據存儲到快閃記憶體介質之中,實現數據的存儲。半導體工藝製程,讓固態硬碟的內部結構更加穩定,同時擁有著防磕碰、防摔、防水(部分)等突出優勢,更能適應負責的工作環境。
03 性能區別:百兆和千兆的時代差異
基於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在存儲介質、核心架構上的原理性差異,二者在實際應用中的性能差異也是相當明顯的。
機械硬碟的機械結構存在的性能瓶頸,使得現階段的機械硬碟的讀取性能大多徘徊在100MB/S-200MB/S之間,某些應用了全新技術的高端機械硬碟能夠到達300MB/S;
至於採用了NAND快閃記憶體架構的固態硬碟,則是在性能方面有著明顯的優勢,普通SATA介面的固態硬碟基礎性能能夠達到500MB/S以上,至於採用NVMe協議的M.2固態硬碟,最大讀取性能則能夠達到3000MB/S以上的性能,同時隨著介面的升級和協議的擴容,在更先進的PCIE4.0標准下,固態硬碟的最大讀取性能已經能夠達到5000MB/S。
至於固態硬碟,則是以半導體技術支撐,在單位面積PCB板上,集成了包括主控晶元、快閃記憶體顆粒(即存儲介質)以及緩存晶元,外加大大小小的控制晶元和核心單元等核心組件,通過通電和放電的形式,將數據存儲到快閃記憶體介質之中,實現數據的存儲。半導體工藝製程,讓固態硬碟的內部結構更加穩定,同時擁有著防磕碰、防摔、防水(部分)等突出優勢,更能適應負責的工作環境。
性能差異
所以,回想到此前的話題,即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之間的區別,其實是基於二者之間完全不同的內部架構、存儲介質以及工作核心,而產生了巨大的性能差異;隨著技術的進步,機械結構的弊端會被進一步放大,而固態硬碟半導體結構帶來的全面優勢,遲早將老舊的機械硬碟淘汰出局,這也是二者的宿命。
㈢ 簡述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
機械硬碟和固態硬碟的區別如下:
固態硬碟的最大區別就是存儲介質。
就是有點像初中物理所說道的聲音的傳播,聲音在不同介質中傳播的速度是不一樣的,在固體中傳播速度高於在氣體中的傳播速度。
硬碟也是一個道理啊,固態硬碟存儲介質是FLASH晶元,機械硬碟的存儲介質是磁性碟片。讀取速度自然不一樣。
再者就是結構不同。
傳統的機械硬碟結構復雜,有許多機械零件,碟片也很脆弱,受到外界的沖撞很容易損壞。而且機械部件也帶來了不可避免的功耗和雜訊。
固態硬碟則成功的避免了機械硬碟的缺點,無機械部件,0雜訊,壽命長,抗沖撞,功耗更低(固態硬碟不需要12V供電,傳統的3.5寸固態硬碟需要12V供電)。而且速度非常快(最好是主板支持SATA3介面,不然體現不出固態硬碟讀寫速度的優點)。
㈣ 怎麼判斷硬碟是固態還是機械
電腦里分辨固態機械硬碟:可以從電腦的屬性當中可以查到,可以用一些魯大師或一些硬碟檢測工具可以看到。
如果是固態硬碟它顯示為SSD,如果是機械硬碟就沒有SSD的顯示。如果想辨別硬碟是固態還是機械可以將硬碟拆下來從外觀上去觀測,如果是固態硬碟的話,它的外面是一一個盒盒子裝的東西,如果是機械硬碟的話,那麼我們可以看到外殼的背面有電路板。
含義
磁頭可沿碟片的半徑方向運動,加上碟片每分鍾幾千轉的高速旋轉,磁頭就可以定位在碟片的指定位置上進行數據的讀寫操作。信息通過離磁性表面很近的磁頭,由電磁流來改變極性方式被電磁流寫到磁碟上,信息可以通過相反的方式讀取。硬碟作為精密設備,塵埃是其大敵,所以進入硬碟的空氣必須過濾。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機械硬碟
㈤ 儲存數據用固態硬碟還是機械硬碟
如果存儲的數據對讀寫性能要求不大的話。建議用機械硬碟。相比於固態硬碟,機械硬碟在長時間大量存儲數據方面比較有優勢。
一是機械硬碟成本低,同樣的價格可以買到容量更大的機械硬碟。二是機械硬碟壽命長,數據存儲在磁碟中。如果保養得當保存10~15年是沒問題的。三是數據恢復希望較大,比較安全。只要碟片沒受損,即使電子部分都燒光了也能恢復數據。而固態硬碟要是由於雷擊或電路故障等情況導致快閃記憶體晶元燒毀數據基本上都報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