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網路保險箱分布式存儲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網路保險箱分布式存儲

發布時間: 2023-03-18 14:15:20

『壹』 Ceph分布式存儲是怎麼防止腦裂的

解決腦裂問題,通常採用隔離(Fencing)機制,包括三個方面:

共享存儲fencing:確保只有一個Master往共享存儲中寫數據。

客戶端fencing:確保只有一個Master可以響應客戶端的請求。

Slave fencing:確保只有一個Master可以向Slave下發命令。

Hadoop公共庫中對外提供了兩種fenching實現,分別是sshfence和shellfence(預設實現),其中sshfence是指通過ssh登陸目標Master節點上,使用命令fuser將進程殺死(通過tcp埠號定位進程pid,該方法比jps命令更准確),shellfence是指執行一個用戶事先定義的shell命令(腳本)完成隔離。

切換對外透明:為了保證整個切換是對外透明的,Hadoop應保證所有客戶端和Slave能自動重定向到新的active master上,這通常是通過若干次嘗試連接舊master不成功後,再重新嘗試鏈接新master完成的,整個過程有一定延遲。在新版本的Hadoop RPC中,用戶可自行設置RPC客戶端嘗試機制、嘗試次數和嘗試超時時間等參數。

在「雙機熱備」高可用(HA)系統中,當聯系2個節點的「心跳線」斷開時,本來為一整體、動作協調的HA系統,就分裂成為2個獨立的個體。由於相互失去了聯系,都以為是對方出了故障,2個節點上的HA軟體像「裂腦人」一樣,「本能」地爭搶「共享資源」、爭起「應用服務」,就會發生嚴重後果:或者共享資源被瓜分、2邊「服務」都起不來了;或者2邊「服務」都起來了,但同時讀寫「共享存儲」,導致數據損壞(常見如資料庫輪詢著的聯機日誌出錯)。
運行於備用主機上的Heartbeat可以通過乙太網連接檢測主伺服器的運行狀態,一旦其無法檢測到主伺服器的「心跳」則自動接管主伺服器的資源。通常情況下,主、備伺服器間的心跳連接是一個獨立的物理連接,這個連接可以是串列線纜、一個由「交叉線」實現的乙太網連接。Heartbeat甚至可同時通過多個物理連接檢測主伺服器的工作狀態,而其只要能通過其中一個連接收到主伺服器處於活動狀態的信息,就會認為主伺服器處於正常狀態。從實踐經驗的角度來說,建議為Heartbeat配置多條獨立的物理連接,以避免Heartbeat通信線路本身存在單點故障。
1、串列電纜:被認為是比乙太網連接安全性稍好些的連接方式,因為hacker無法通過串列連接運行諸如telnet、ssh或rsh類的程序,從而可以降低其通過已劫持的伺服器再次侵入備份伺服器的幾率。但串列線纜受限於可用長度,因此主、備伺服器的距離必須非常短。
2、乙太網連接:使用此方式可以消除串列線纜的在長度方面限制,並且可以通過此連接在主備伺服器間同步文件系統,從而減少了從正常通信連接帶寬的佔用。
基於冗餘的角度考慮,應該在主、備伺服器使用兩個物理連接傳輸heartbeat的控制信息;這樣可以避免在一個網路或線纜故障時導致兩個節點同時認為自已是唯一處於活動狀態的伺服器從而出現爭用資源的情況,這種爭用資源的場景即是所謂的「腦裂」(split-brain)或「partitioned cluster」。在兩個節點共享同一個物理設備資源的情況下,腦裂會產生相當可怕的後果。
為了避免出現腦裂,可採用下面的預防措施:
添加冗餘的心跳線,例如雙線條線。盡量減少「裂腦」發生機會。
啟用磁碟鎖。正在服務一方鎖住共享磁碟,「裂腦」發生時,讓對方完全「搶不走」共享磁碟資源。但使用鎖磁碟也會有一個不小的問題,如果佔用共享盤的一方不主動「解鎖」,另一方就永遠得不到共享磁碟。現實中假如服務節點突然死機或崩潰,就不可能執行解鎖命令。後備節點也就接管不了共享資源和應用服務。於是有人在HA中設計了「智能」鎖。即,正在服務的一方只在發現心跳線全部斷開(察覺不到對端)時才啟用磁碟鎖。平時就不上鎖了。
設置仲裁機制。例如設置參考IP(如網關IP),當心跳線完全斷開時,2個節點都各自ping一下 參考IP,不通則表明斷點就出在本端,不僅「心跳」、還兼對外「服務」的本端網路鏈路斷了,即使啟動(或繼續)應用服務也沒有用了,那就主動放棄競爭,讓能夠ping通參考IP的一端去起服務。更保險一些,ping不通參考IP的一方乾脆就自我重啟,以徹底釋放有可能還佔用著的那些共享資源。

『貳』 分布式存儲的數據安全嗎

之前專業做分布式存儲的元核雲公司來我們公司做過技術交流,從描述來看分布式存儲數據安全性是遠大於傳統存儲的,支持多副本、糾刪等多種存儲策略,數據存在不同機櫃不同主機不同硬碟上,不像傳統存儲數據可靠性就在一個盤櫃里靠raid演算法保障,如果出問題整個盤櫃數據就全丟了。

『叄』 Ziwa新一代分布式存儲通信協議

ZiwaNetwork是由ziwa實驗室開發的新一代分布式存儲和通信協議,Ziwa主要基於以太坊的DApp代碼、用戶基礎數據、區塊鏈和狀態數據,以及無法追蹤的分散和冗餘存儲等問題提供解決方案,以太坊開發者可以直接通過ziwa完成數據去中心化存儲的任務,而不是直接依賴IPFS、AR,BitTorrent等外部生態系統,構建自己的去中心化應用程序。

Ziwa的發展來源於以太坊需求的引導和啟發。

Ziwa團隊正在努力打造無停機、零故障、反審計的點對點存儲和服務解決方案。在紫窪內部建立經濟激勵體系,將促進資源交換價值的支付和轉移。該項目在以太坊區塊鏈中使用了不同的協議和技術。 Ziwa 的存在使互聯網再次去中心化。 Ziwa 的長期願景是成為一個重新分布的互聯網操作系統。它將為數據的供應鏈經濟提供可擴展和自我維持的基礎設施。

Ziwa實現了哪些功能

隨著Web 2.0的席捲全球,P2P(P2P)的革命正在加速並同步悄然發展。事實上,P2P已經接管了大量的數據包。毫無疑問,所有用戶最終都可以使用到目前為止尚未充分利用的上行帶寬,這可以提供具有相同可用性和吞吐量的內容,而這只能在大公司及其數據中心的幫助下才能實現。依靠互聯網骨幹網最寬的帶寬,可以以很小的成本實現。更重要的是,用戶對其數據保留了更多的控制權和自由度。最後,即使面對關閉強大且資金充足的實體的暴力手段,這種數據分配方法也被證明具有顯著的靈活性。然而,即使是最先進的 P2P 文件共享模式,沒有跟蹤器的 BitTorrent 也只是文件級別的共享。這根本不是 Web 2.0 上的 Web 應用程序所期望提供的那種互動式、響應式體驗。此外,雖然BitTorrent已經變得非常流行,但它並沒有考慮到經濟學或博弈論的概念。

BitTorrent 的天才在於其巧妙的資源優化,它解決了舊的和中心化的超文本傳輸協議 (HTTP),這是主從設計中最困難和根深蒂固的問題。該協議是萬維網的基礎。它通過使用分層分段散列來防止作弊,但這種精緻而簡單的方法有五個相應的缺點,

例如:

*缺乏經濟激勵——沒有內在的激勵來傳播下載的內容

*初始延遲 - 通常,下載開始緩慢且有一些延遲

*特殊性嚴重限制了BitTorrent在需要快速響應和高帶寬的互動式應用程序中的使用。

*缺乏細粒度的內容定址 - 小數據塊只能作為它們包含的較大文件的一部分共享。

*沒有隱私或歧義——攻擊者可以輕松地發現託管他們想要刪除的內容的對等點的 IP 地址,然後作為攻擊者使用 DDoS 攻擊。

*沒有繼續共享的動力——一旦節點達到其目標(即從對等方檢索所有必需的文件),它將不會因其共享的工作(存儲和帶寬)而獲得獎勵。

然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加入,我們最終將迎來真正的 Web 3.0:一個去中心化和反審查的設備,用於共享和集體創建內容,同時保持對其的完全控制。而且,利用和共享利用率低的計算機的強大功能,完全可以解決上述問題。 Ziwa 項目的目的是為未來的自主主權數字 社會 構建一個未經許可的存儲和通信基礎設施。

Ziwa 的主要目標是為以太坊公共記錄提供完全去中心化和冗餘的存儲,特別是存儲和分發 DAPP 代碼和數據以及區塊鏈數據。從經濟的角度來看,它允許參與者有效地池化他們的存儲容量和帶寬資源,為網路中的所有參與者提供這些服務,並接受以太坊的激勵。 Ziwa 更廣泛的目標是為去中心化 Web 應用程序 (DAPP) 開發人員提供基礎設施服務,尤其是:消息傳遞、數據流、點對點會計、可變資源更新、存儲保險、監管掃描和修復、支付渠道和資料庫服務。

以太坊對世界計算機的願景構成了即將到來的數據場景的免信任(即完全信任)結構:支持數據存儲、傳輸和處理的全球基礎設施。

如果說以太坊區塊鏈是世界計算機的 CPU,那麼 Ziwa 最好被視為它的「硬碟」。當然,這個模型掩蓋了Ziwa的復雜特性,其功能遠不止簡單的存儲。Ziwa的范圍和數據完整性在三個維度從開發人員的角度來看,Ziwa 最好被視為一種公共基礎設施,它為 Web 2.0 時代熟悉的實時互動式 Web 應用程序提供動力。它為作為復雜應用程序構建塊的原語提供低級 API,並為基於 Ziwa 的 Web 3.0 開發堆棧的工具和庫提供基礎。 API 和工具旨在允許從任何傳統 Web 瀏覽器訪問 Ziwa 網路。

『肆』 沃家雲盤安全性有保障嗎

沃家雲盤產品擁有電信運營商級的安全保障,是家庭數據的「保險櫃」;
〖1〗五星級運輸局做簡中心機房,高品質電信網路,分布式雲存儲保障物理安全;
〖2〗訪問控制,身份認證與多重加密手段保障管理安全;
〖3〗兆梁隨機驗證碼,簡訊通知,指紋識別等保障應用安全;
〖4〗實現從雲、管、端全方位的完整安全防禦體系,保障家庭數據最高等級的私密純猜褲性,打造您萬無一失的私人保險櫃。

『伍』 靈動的分布式存儲是什麼呢

當前時代的IT系統架構伴隨著軟體定義的發展,正發生著巨大的變化,作為IT架構核心數據保險箱的存儲單元正在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前端業務應用規模從數據量、性能、安全性以及應用類型上都有了成倍的增長,傳統的存儲設備和解決方案很難滿足這種大規模應用場景的需求。不同的應用場景產生的數據類型及訪問數據的IO模型各不相同,採用軟體定義的分布式存儲解決方案可以更好的應對目前的挑戰。

分布式存儲

分布式存儲是軟體定義存儲解決方案的實現,它是通過軟體將硬體進行抽象化管理,將集群全部的CPU資源、內存資源、硬碟資源、網路資源等進行池化,組合成統一資源池,然後通過簡單友好的管理界面或API提供給用戶個性化的存儲解決方案。

軟體定義存儲解決方案可以使生產系統在線運行的情況下進行縱向擴展(Scale-Up)或橫向擴展(Scale-Out),且存儲系統在擴展後可以達到容量與性能均線性擴展的效果。其具有以下特性:

高性能

分布式存儲系統能夠將所有存儲節點的處理器資源、硬碟資源、網路資源進行整合,將任務切分給多台存儲節點,進行並發數據處理,避免了單個硬碟或設備造成的瓶頸,提升整個集群的處理能力。分布式存儲系統具有良好的性能擴展能力,可以滿足應用程序對存儲性能不斷增長的要求。

高擴展性

分布式存儲系統通過擴展集群存儲節點規模從而提高系統存儲容量、計算和性能的能力,通過增加和升級伺服器硬體,或者指通過增加存儲節點數量來提升服務能力。分布式存儲系統支持在線增加存儲節點,對前端業務透明,系統整體性能與存儲節點數量呈線性關系。

高可用性

分布式存儲系統同時基於硬體及軟體設計了高可用機制,在面對多種異常時(如存儲節點宕機、網路中斷、硬碟故障、數據損壞等)仍可提供正常服務,提高分布式存儲系統硬體的可用性可以通過增加存儲節點數量或者採用多種硬體冗餘機制保證。分布式存儲系統多採用副本機制或糾刪碼機制保證數據的高可用性,副本機制可以提供較高的數據冗餘度,但會降低存儲系統有效空間的利用率,糾刪碼機制可以在保證一定數據冗餘度的情況下,大幅提高存儲系統的有效空間利用率。

高安全性

分布式存儲系統支持可靠的許可權控制及互信確認機制,同時採用私有的數據切片及數據編碼機制,可以從多重角度保證集群系統不受惡意訪問和攻擊,保護存儲數據不被竊取。分布式的「四高」特性,使得其在高性能計算、大數據

『陸』 分布式文件存儲系統通過什麼方式提高可用性和安全性

分布式存儲的六大優點


1. 高性能

一個具有高性能的分布式存戶通常能夠高效地管理讀緩存和寫緩存,並且支持自動的分級存儲。分布式存儲通過將熱點區域內數據映射到高速存儲中,來提高系統響應速度;一旦這些區域不再是熱點,那麼存儲系統會將它們移出高速存儲。而寫緩存技術則可使配合高速存儲來明顯改變整體存儲的性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先將數據寫入高速存儲,再在適當的時間進行同步落盤。

2. 支持分級存儲

由於通過網路進行松耦合鏈接,分布式存儲允許高速存儲和低速存儲分開部署,或者任意比例混布。在不可預測的業務環境或者敏捷應用情況下,分層存儲的優勢可以發揮到最佳。解決了目前緩存分層存儲最大的問題是當性能池讀不命中後,從冷池提取數據的粒度太大,導致延遲高,從而給造成整體的性能的抖動的問題。

3. 多副本的一致性

與傳統的存儲架構使用RAID模式來保證數據的可靠性不同,分布式存儲採用了多副本備份機制。在存儲數據之前,分布式存儲對數據進行了分片,分片後的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保存在集群節點上。為了保證多個數據副本之間的一致性,分布式存儲通常採用的是一個副本寫入,多個副本讀取的強一致性技術,使用鏡像、條帶、分布式校驗等方式滿足租戶對於可靠性不同的需求。在讀取數據失敗的時候,系統可以通過從其他副本讀取數據,重新寫入該副本進行恢復,從而保證副本的總數固定;當數據長時間處於不一致狀態時,系統會自動數據重建恢復,同時租戶可設定數據恢復的帶寬規則,最小化對業務的影響。

4. 容災與備份

在分布式存儲的容災中,一個重要的手段就是多時間點快照技術,使得用戶生產系統能夠實現一定時間間隔下的各版本數據的保存。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多時間點快照技術支持同時提取多個時間點樣本同時恢復,這對於很多邏輯錯誤的災難定位十分有用,如果用戶有多台伺服器或虛擬機可以用作系統恢復,通過比照和分析,可以快速找到哪個時間點才是需要回復的時間點,降低了故障定位的難度,縮短了定位時間。這個功能還非常有利於進行故障重現,從而進行分析和研究,避免災難在未來再次發生。多副本技術,數據條帶化放置,多時間點快照和周期增量復制等技術為分布式存儲的高可靠性提供了保障。

5. 彈性擴展

得益於合理的分布式架構,分布式存儲可預估並且彈性擴展計算、存儲容量和性能。分布式存儲的水平擴展有以下幾個特性:

1) 節點擴展後,舊數據會自動遷移到新節點,實現負載均衡,避免單點過熱的情況出現;

2) 水平擴展只需要將新節點和原有集群連接到同一網路,整個過程不會對業務造成影響;

3) 當節點被添加到集群,集群系統的整體容量和性能也隨之線性擴展,此後新節點的資源就會被管理平台接管,被用於分配或者回收。

6. 存儲系統標准化

隨著分布式存儲的發展,存儲行業的標准化進程也不斷推進,分布式存儲優先採用行業標准介面(SMI-S或OpenStack Cinder)進行存儲接入。在平台層面,通過將異構存儲資源進行抽象化,將傳統的存儲設備級的操作封裝成面向存儲資源的操作,從而簡化異構存儲基礎架構的操作,以實現存儲資源的集中管理,並能夠自動執行創建、變更、回收等整個存儲生命周期流程。基於異構存儲整合的功能,用戶可以實現跨不同品牌、介質地實現容災,如用中低端陣列為高端陣列容災,用不同磁碟陣列為快閃記憶體陣列容災等等,從側面降低了存儲采購和管理成本。

『柒』 雲存儲空間是什麼

雲儲存空間是指網路中的虛擬個人儲存空間,需要賬號和密碼。

雲存儲是在雲計算概念上延伸和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是一種新興的網路存儲技術,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路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將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系統。

當雲計算系統運算和處理的核心是大量數據的存儲和管理時,雲計算系統中就需要配置大量的存儲設備,那麼雲計算系統就轉變成為一個雲存儲系統,所以雲存儲是一個以數據存儲和管理為核心的雲計算系統。

簡單來說,雲存儲就是將儲存資源放到雲上供人存取的一種新興方案。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透過任何可連網的裝置連接到雲上方便地存取數據。

(7)網路保險箱分布式存儲擴展閱讀

1、工作原理

雲存儲是在雲計算(cloud computing)概念上延伸和衍生發展出來的一個新的概念。雲計算是分布式處理(Distributed Computing)、並行處理(Parallel Computing)和網格計算的發展。

是透過網路將龐大的計算處理程序自動分拆成無數個較小的子程序,再交由多部伺服器所組成的龐大系統經計算分析之後將處理結果回傳給用戶。

通過雲計算技術,網路服務提供者可以在數秒之內,處理數以千萬計甚至億計的信息,達到和」超級計算機」同樣強大的網路服務。

雲存儲的概念與雲計算類似,它是指通過集群應用、網格技術或分布式文件系統等功能,網路中大量各種不同類型的存儲設備通過應用軟體集合起來協同工作,共同對外提供數據存儲和業務訪問功能的一個系統,保證數據的安全性,並節約存儲空間。

簡單來說,雲存儲就是將儲存資源放到雲上供人存取的一種新興方案。使用者可以在任何時間、任何地方,透過任何可連網的裝置連接到雲上方便地存取數據。如果這樣解釋還是難以理解,那我們可以借用廣域網和互聯網的結構來解釋雲存儲。

2、優勢

(1)存儲管理可以實現自動化和智能化,所有的存儲資源被整合到一起,客戶看到的是單一存儲空間;

(2)提高了存儲效率,通過虛擬化技術解決了存儲空間的浪費,可以自動重新分配數據,提高了存儲空間的利用率,同時具備負載均衡、故障冗餘功能;

(3)雲存儲能夠實現規模效應和彈性擴展,降低運營成本,避免資源浪費;

3、雲存儲技術在安防領域應用存在的問題

受限於安防視頻監控自身業務的特點,監控雲存儲和現有互聯網雲計算模型會有區別,如安防用戶傾向於視頻信息存儲在本地、政府視頻監控應用比較敏感、視頻信息的隱私問題、視頻監控對網路帶寬消耗較大等問題。

『捌』 浪潮信息分布式存儲AS13000是如何保障影像業務數據安全的

在保障影像業務數據安全可靠方面,浪潮信斗鋒息分布式存儲AS13000通過亞健康智能監測功能,對硬體、系統、網路等進行實時監測,當系統發現運行過程中存在亞健康狀態塵態時,可快速定位原因、上報並對處於亞健康的部件進行必要的處理,降低亞健康狀態對存派銷源儲系統的影響⌄保障用戶數據服務的可靠、高效。

『玖』 浪潮信息分布式存儲市場表現怎麼樣

得益於極致全面的產品力,浪潮信息分布式存儲在主流行業實現了規模化部署,像運營商、國有銀行、大型保險公司之類的行業頂級用戶也都是浪潮信息的客戶。當然,好不好,數據最有說服力,在網路了解到2021年第三季度中國SDS市場銷量22,527台,浪潮分布式存儲銷量就達到3,515台,占據16%的市場份額,位居中國第一,這實力還是非常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