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SK海力士宣布開發出23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將於明年量產
SK海力士宣布開發出23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將於明年量產
SK海力士宣布開發出23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將於明年量產,SK 海力士 238 層 NAND 快閃記憶體在達到業界最高堆棧層數的同時實現了全球最小的面積。SK海力士宣布開發出23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將於明年量產。
SK海力士宣布開發出23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將於明年量產1
據國外媒體報道,周二,韓國晶元製造商SK海力士宣布,它已開發出238層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
該公司表示,這款晶元是最小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數據傳輸速度與上一代晶元相比提升50%,讀取數據消耗的能量降低21%,將用於PC存儲設備、智能手機和伺服器,計劃在2023年上半年開始批量生產。
去年12月30日,SK海力士宣布完成收購英特爾NAND快閃記憶體及SSD業務的第一階段。在第一階段的交易中,英特爾向SK海力士出售SSD業務(包括轉讓NAND SSD相關的知識產權及員工)和大連的NAND快閃記憶體製造工廠,SK海力士則向英特爾支付70億美元。
這筆收購交易的第二階段預計將在2025年3月及之後進行,屆時SK海力士將向英特爾支付餘下的20億美元。據悉,英特爾出售給SK海力士的相關資產交由後者新設立的子公司Solidigm管理。
由於全球經濟的不確定性正在抑制消費者對電子產品的購買力,SK海力士在7月下旬宣布,將無限期推遲投資33億美元新建存儲晶元工廠的擴張計劃。
據悉,SK海力士決定推遲擴建的工廠是該公司此前決定在清州園區建設的M17存儲晶元工廠,該工廠原本計劃於2023年晚些時候開工建設,預計最早於2025年完工。
外媒報道稱,該公司之所以決定推遲擴建計劃,可能是由於成本上升以及市場對晶元的需求放緩等問題。
SK海力士宣布開發出23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將於明年量產2
SK 海力士官宣全球首發 238 層 512Gb TLC 4D NAND 快閃記憶體,將於明年上半年投入量產。現在,SK 海力士官方發文對其最新技術進行了介紹。
據介紹,SK 海力士 238 層 NAND 快閃記憶體在達到業界最高堆棧層數的同時實現了全球最小的面積。
SK 海力士在 2018 年研發的 96 層 NAND 快閃記憶體就超越了傳統的 3D 方式,並導入了 4D 方式。為成功研發 4D 架構的晶元,公司採用了電荷捕獲型技術 (CTF,Charge Trap Flash) 和 PUC (Peri. Under Cell) 技術。相比 3D 方式,4D 架構具有單元面積更小,生產效率更高的優點。
官方稱,新產品每單位面積具備更高的密度,借其更小的面積能夠在相同大小的硅晶片生產出更多的晶元,因此相比 176 層 NAND 快閃記憶體其生產效率也提高了 34%。
此外,238 層 NAND 快閃記憶體的數據傳輸速度為 2.4Gbps,相比前一代產品提高了 50%,晶元讀取數據時的能源消耗也減少了 21%。
SK 海力士計劃先為 cSSD 供應 238 層 NAND 快閃記憶體,隨後將其導入范圍逐漸延伸至智能手機和高容量的伺服器 SSD 等。SK 海力士還將於明年發布 1Tb 密度的全新 238 層 NAND 快閃記憶體產品。
SK海力士宣布開發出238層快閃記憶體晶元,將於明年量產3
7月26日,美國美光科技表示將開始出貨其最先進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也是首家正式宣布將NAND晶元擴展到超過200層的企業;本周三,韓國的SK海力士也宣布開發出一款超過200層的快閃記憶體晶元。
美光的快閃記憶體晶元由232層存儲單元組成,數據傳輸速度將比其上一代176層的晶元快50%,且封裝尺寸比前幾代產品還要小28%。該晶元將主要瞄準人工智慧和機器學習等以數據為中心的領域,滿足其低延遲和高吞吐量的需求。
韓國SK海力士公司今日也宣布,開發出超200層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該款晶元由238層存儲單元組成,比美光的最新晶元還要多裝6層。
據SK海力士稱,238層晶元是其尺寸最小的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數據傳輸速度和功率比上一代提高了50%,讀取數據消耗的能量也減少了21%。
SK海力士這款最新晶元將在2023年上半年開始量產;而美光則表示將於2022年底開始量產232層NAND。
層數越高越好
NAND快閃記憶體幾乎應用與所有主要的電子終端之中,智能手機、電腦、USB驅動器等都有它的存在。快閃記憶體受不受市場歡迎的兩個重要因素,一是成本,二就是存儲密度。
而自2013年三星設計出垂直堆疊單元技術後,晶元的層數比拼一直是各大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廠商競爭的重點。
與CPU和GPU仍在競爭增大晶體管密度、用更精細的技術大幅提高晶元性能不同,在NAND市場,目前,想要大幅提高存儲密度,增加層數就是關鍵。因此,NAND快閃記憶體從最初的24層一路上升,發展到現在的200多層。
不過也有專家表示,在快閃記憶體晶元領域,各個廠家都有各自的技術架構和演進路線圖,並不完全一致,各家都有各家的技術工藝特色。在低層級的時候,3D堆疊確實能夠顯著提升快閃記憶體的性能,但是隨著層數的增加,性能提升也會遭遇瓶頸,需要在技術、成本和性能之間尋找一個平衡。總體而言,層數的領先並不能代錶快閃記憶體技術上的絕對領先,還是綜合成本和性能來看。
美光232層NAND使用了與三星第七代快閃記憶體相似的「雙堆棧」技術。將232層分為兩部分,每部分116層,從一個深窄的孔開始堆疊。通過導體和絕緣體的交替層蝕刻,用材料填充孔,並加工形成比特存儲部分,從而製造出成品晶元。
而蝕刻和填充穿過所有堆疊層的孔,就成為了NAND快閃記憶體層數增加的技術關卡。
200層的野心
目前,大多數的快閃記憶體晶元仍在生產100+層數的晶元,但眾多生產企業對200層的生產工藝都是躍躍欲試。
早在2019年,SK海力士就做出過大膽假設,在2025年推出500層堆疊產品,並在2032年實現800層以上。
今年稍早,美國西部數據與合作夥伴日本鎧俠稱,將很快推出超過200層的BiCS+內存晶元,預定在2024年正式面世。
參與層數競爭的三星電子也被曝將在今年底推出200層以上的第八代NAND快閃記憶體,業界猜測可達224層,傳輸速度和生產效率將提高30%。
現在全球的快閃記憶體格局,三星電子雖是技術的奠基者並在過去一直領導市場發展,但在200層以上的競爭上,略落後於美光與SK海力士。這兩家公司入局雖晚,但技術演進勢頭很猛,在技術上可能保持領先優勢。
而未來,據歐洲知名半導體研究機構IMEC認為,1000層的NAND快閃記憶體也不是很遠,或在10年內就會出現。層數之爭依舊是NAND快閃記憶體的主旋律,就看能否有人彎道超車了。
⑵ 海力士收購大連英特爾後員工怎麼辦
大多數還是會留用的,少部分會遭到裁員。員工還是該怎麼樣就怎麼樣,待遇應該會漲一些,但不會很多,跳槽的話也不是不可以,主要還是看自身能力。大部分員工應該還是可以留下來的,畢竟大換血對公司本身也不好。
大連市人民政府相關人員表示,SK海力士與大連達成合作,標志著大連與SK海力士進入密切合作的新階段。
英特爾大連項目於2007年奠基,2010年投產。2015年,英特爾宣布投資55億美元,升級大連項目為非易失性存儲技術製造基地。2018年9月,英特爾大連項目非易失性存儲二期項目投產。
拓展資料
根據合作諒解備忘錄,SK海力士收購英特爾大連晶元廠後將繼續進行投資與建設,大連市人民政府將為大連晶元廠的順利交接與過渡提供必要支持。此外,SK海力士將與大連市人民政府在更廣泛的領域開展合作,包括建立起大連信息技術產業創新生態系統和產業集群等。
英特爾已同意將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出售給韓國公司SK海力士,價格約90億美元。英特爾正在採取全面措施,專注於主營業務的經營。
SK海力士周二表示,將支付10.3萬億韓元,收購英特爾的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具體包括英特爾的固態硬碟、Nand快閃記憶體和晶元業務,以及大連英特爾工廠。自2019年鮑勃·斯旺(Bob Swan)出任英特爾CEO以來,他一直在尋求出售幾項非核心業務,專注於PC和伺服器處理器。
此前,英特爾新一代晶元生產線的生產已延遲,該公司在晶元製造技術方面落後於競爭對手。今年到目前為止,英特爾股價下跌約9%,而基準的費城半導體指數上漲近29%。
剝離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可能有助於英特爾解決當前晶元技術的困境。盡管投產推遲,但英特爾的伺服器業務一直表現良好。
去年,英特爾已經將智能手機基帶晶元業務出售給蘋果,今年早些時候還將家用互聯晶元業務出售給了MacLinear。今年7月,英特爾表示,正考慮放棄自主生產晶元。幾個月前,英特爾就已透露,正在研究Nand快閃記憶體業務的多種戰略選擇。
⑶ 大連英特爾三期哪年完工
大連英特爾三期2015年完工。根渣臘據相關公開信息查詢,英特爾大連工廠於2007年宣布建立,2010年正式投產65納米邏輯晶元產品,是英特爾在亞洲磨悄的第一家晶圓製造廠,2015年宣布轉產為非易失性存儲器(3DNAND)製造,2018年成立研發(TD)團隊。目前英特爾大連是集存儲技術研發與制如游滑造一體化、全球領先的半導體公司之一,專注於非易失性存儲半導體研發與製造,擁有來自11個國家的近五千名員工,其中碩士與博士人才佔比超過40%。
⑷ 大連英特爾為啥被賣
賣給了笑晌大連,因為各方面都非常出鉛升腔色。因為大連的整體經濟環境和城市環境都是相當出色的,所以英特爾在華建廠時,選擇了大連。作為全球集成槐衫電路產業的領軍企業,英特爾對投資選址有極為苛刻的標准。
⑸ 大連英特爾還在嗎
大連英特爾不在了
英特碰纖物爾公司正式撤笑液離大連,英特爾退出大連,把包括大連的生產工廠在內的項目,以及固態硬碟業務、NAND快閃記憶體晶元產品、晶圓業務,以90億豎陪美元的價格打包賣給了韓國的海力士。
⑹ 大連英特爾供應鏈是做什麼的呀
DMTM——英特爾全球的第一個存儲器晶元工廠,坐落在美麗的海濱城市大連。作為英特爾全穗宏球最先進的存儲器生產基地,DMTM的拳頭產品是英特爾第一代 3D NAND 晶元。英特爾有著長期增長的願景,而內存和存儲將為這個願景的實現帶來強勁的動力,所以DMTM 的工作對於英特爾的成功至關重要。簡言之,這里銷售的每一塊內存晶元,都將促進物聯網,數據中心和 CPU 相關領域的發伍拿展——這些正腔族搭是英特爾的核心增長領域。因此,內存技術作為一項基礎技術,對我們支撐智能互聯的世界至關重要。
⑺ 大連英特爾何時開工有招聘計劃么
開工時間得等廠房建好後才能知道
招工計劃是1500人,從07年就開始招聘了, 相當變態,寫的是從大專起招,但基本上技工都要搜頌答求本科以上的學歷。
招聘計劃:
英特爾的製造設備技術人員要求能夠以高度精確的方式進行防護和修復性的維修,同時作為員工榜樣,也櫻絕要承擔培訓,指導,分享專業技能給其他技術人員的職責。
技術人員參與創造了具有先進技術和良好性能的工具,他們是英特爾旨在創立世界一流處理器理念的核心人物。他們生產製造微處理器,網路處理器和存儲器元件,為當今出售的絕大多數電腦提供動力。在我們分布在全球的15個半導體生產製造企業,都有技術人員運用最先進的製造工藝完成生產。
工作職責:
--能夠完成精確的防護和修復性的維修並能成為員工榜樣
--確保每次以正確的同樣的方式進行維修
--能夠培訓,指導其他技術人員
--能夠完成技術含量相當高的工作
職位要求:
-大專學歷
-在設備維護或其他相關職位具有兩年以上工作經驗
-設備技術人員必須具備以下幾個方面的能力:
-了解安全危險品知識
-了解維護的相關內容
-了解設備故障解決方法(包括電子,自動,氣動,機械,光學,控制系統等)
-了解設備/過程相互作用世慧機制
-了解自動化應用(包括RCT, 站點控制器,工具控制器等)
-了解機器原理, 主要部件,以及常規系統使用(包括高真空,伺服電動機,機器人,氣體,液體,電子學等)
-樂於接受並提出建設性回饋
-善於根據日程環境變化作出及時調整
-能夠發現並掌握安全問題的處理方法
-良好的解決問題能力
-能夠妥善處理個人事務和團隊工作
-出色的口頭及書面表達能力,熟練進行計算機基本操作並擁有一定的數理基礎
-具有同時處理多項任務的能力
-具有培訓其他人員經驗者優先
-具有一定的英語水平-至少擅長英語讀寫;有良好的英語口頭表達能力者優先。 CET3及以上者優先考慮。
⑻ 英特爾dmtm全稱是什麼
英特爾大連非易失性存儲技術製造基地。
英特爾大連非易失性存儲技術製造基地簡稱DMTM,英特爾,全球的第一個存儲昌亂技術研發生產基地,坐落在海濱並迅畢城市絕芹大連。
英特爾是半導體行業和計算創新領域的全球領先廠商,正轉型為一家以數據為中心的公司,2020年,英特爾營收達到779億美元,連續五年創新高,2020年9月,英特爾推出新的品牌形象,2021年8月2日,位列2021年《財富》世界500強排行榜第108位。
⑼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30年前是什麼樣子
我是1986年因長春理工大學在馬橋子開辦公司而隨父母來到大連開發區。
當時開發區只把道路建的漂亮、寬廣、四通八達了,零星幾家公司正式投產,但沒有區內公交車,去大連市也一天兩、三班公交車,因為當時還小,記不太清楚。有個馬橋子市場,市場盡頭有家賣紅糖心餅的,印象深刻,每次老媽去買菜,就跟著去為了吃餅,後來再沒有吃到那麼好吃的餅了。
後來因為我們上學不便,父親賣掉了位於東山小區公司分的三室一廳的房子在市內買房,他則通勤,就離開了開發區。
後來去過幾次開發區,當初建設的道路和我住了三年的東山小區沒有改變,派出所也是在原址上重建的,依然倍感親切。
30年前的開發區,在我的記憶里,有建設中的道路,正在興起的廠房,孤獨的立在果園和農村菜園中的唯一的居民小區東山小區,還有銀帆賓館第一批美麗的職員每天繞著小區晨練的口號,和管委會食堂非常美味的飯菜。那是一段美好的記憶。希望開發區越來越好。
作為大連本地人,對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30年前的印象雖然不深,但是,仍然有一定的記憶,下面,本人截取一下幾個片段,對大連開發區三十年前的某些樣子進行回憶。
或許有的80後對這兩種大客車有印象,但是,大多數可能都沒啥印象了。
小時候,大連-開發區的長途客運任務主要就是由這兩種大客車擔當。
長大後,通過網路瀏覽我才明白:
上面那種客車叫「桑諾斯(SANOS)」是前南斯拉夫製造的,這種車在目運州隱前的中國大陸已經很難見到了。
下面那種客車叫「伊卡璐斯(IKARUS)」是匈牙利製造的,這種車在目前的中國大陸已經很難見到了,不過,在俄羅斯倒是不少見。
想當年,這兩種客車可是大連-開發區的客運主力。
30年前,也就是1989年,我才5歲。那時的大連開發區還不叫開發區,還很荒涼,那陣子就是金州管轄的一大片荒地,叫馬橋子,就是個村落罷了,人也少得可憐。
那時,大連市內和開發區之間不同什麼快軌3號線,更沒有什麼公交車,能通的只有這種長途客車。
一般,這兩種大客車的前擋風玻璃前都會有個牌子「大連——馬橋子(市際長途)」。那個年代,由於馬橋子沒有什麼柏油路,所以,從大連市內開到那裡也很費勁,車到那兒基本上車輪胎上都帶著黃泥。
現在因為有了快軌和公交車,我們感覺大連市內到開發區的距離並不遠,但是,在那個年代卻很遠。這兩種巴士在那個年代也算豪華大巴,每個座位都是類似沙發一樣的軟座。
小時候我旁廳並不沒有坐過大連-開發區的那種長途客車,去大連開發區的次數很有限。僅有的一次去開發區是隨著我老姨的五十鈴小貨車去那邊的工地看望我大舅。
那時的開發區的建設已經初具雛形道路周圍已經有了高樓大廈了,而且,有了柏油路了,不過,路上的車很少,沒有現在的開發區那麼多車,當時,我老姨的五十鈴在那種路上都敢開到100KM/H。
車開了不一會兒就到了大舅所在的工地,當時,看到一個打更的大叔,然後,他把我們帶到大舅所在的工棚。
大舅當時是這片工地的工長,今天在這個工地里值班,這個工地是在這里蓋一棟樓,當時地基已經起來了。
我看到大舅當時戴著安全帽,高高的個子,駝了的背。看到我這個外甥來他很高興,在這么荒涼的地方看到自己家人來看望,確實有一種說不出的激動。
我們帶了些吃的給我大舅,之後去工棚里坐定,馬上就開始聊了起來,無非就是聊聊馬橋子蓋的這棟樓的工程進度等方面。當然了,大舅對這里也是充滿了希望,認為這里未來一定會很繁華。
多年之後,果然不出他所料,這里真的是如此跡跡繁華。
開發區逐漸建設出雛形後,有了些高樓大廈,在我兒時的記憶中,有這樣三個開發區的地方無法抹去,分別是「 銀帆賓館,五彩城和萬寶至馬達 」
銀帆賓館 是因為建築的造型特別而令我印象深刻的。當時的開發區還沒有安盛這樣的商業區,不過,有銀帆賓館也說明有了一定的人氣。銀帆賓館這種階梯形的建築確實及其特別,以至於我小時候可能不知道開發區別的建築,只知道開發區那個「樓梯形建築」的賓館。
甚至小時候我還有過異想天開的想法:我應該可以從樓外底層踩著這個像樓梯一樣的階梯形建築登到賓館頂端吧?現在看確實有些異想天開了,估計銀帆賓館層高就得4米,想像登樓梯一樣在樓外攀到賓館頂也是不現實的。
五彩城 是大連開發區商業的代表。那時的開發區,慢慢發展出了商業,五彩城就在這樣的環境下逐漸繁榮起來。小時候我就聽說過開發區五彩城。
萬寶至馬達 這是一家日資企業,當時在大連當地的新聞里常常能聽到這個日資企業。大連開發區在建設出了雛形後開始招商引資,建設工廠,成為這些國際知名的大品牌的代工廠。
這些代工廠,以日資企業居多,像三洋冷鏈,利優比,萬寶至馬達等。萬寶至馬達便是這些日資企業的典型代表。
那個時候,我對這個單位的名稱還有個誤解,我還以為萬寶至馬達是長途客車呢,從萬寶到馬達的車。長大了才明白,這個單位是生產馬達的,品牌名叫「萬寶至」。
如今,大連開發區交通也方便了,也發展出了成熟的商業,儼然就是一個小城市。只不過,這幾年隨著外資企業的搬遷,這里再度陷入了寂靜。希望這里未來能找回當年開發馬橋子的那種勁頭,使這里再次繁榮起來。
「1984年10月,中國設立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在「偉大歷程 輝煌成就——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大型成就展」上,簡單一句話的背後,濃縮了改革開放以來大連乃至東北發展的一段重要 歷史 。正是從設立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開始,東北對外開放掀開了嶄新的一頁。
如今,走在大連金普新區的金馬路上,看著眼前的車水馬龍、高樓林立,感受著國際化、現代化帶來的都市感,很難想像在35年前,這里還只是一個小小的漁村。
198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批轉《沿海部分城市座談會紀要》:除進一步開放沿海14個港口城市外,有條件的城市可以「劃定一個有明確地域界限的區域,興辦新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這一年,中國第一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在此奠基,「神州第一開發區」的名字從此響徹大江南北。
35年來,雖然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行政區劃、功能定位隨著經濟的發展幾經演化,但它立於改革開放潮頭,創新引領、先行先試,不斷 探索 經濟發展新模式的初心,從未改變。
當年年底,大連開發區第一家中外合資企業——東興紡織有限公司簽約落戶。
隨後幾年,國內外投資者紛至沓來:首家工業企業——北方五三制罐有限公司工程動工興建;首家中日合資企業——遼寧恩巴有限公司破土動工;中國第一家日本獨資企業——萬寶至馬達大連有限公司簽約落戶……中美合資的輝瑞制葯、日本獨資的佳能大連、中國石化企業的首家外資公司大連西太平洋石油化工有限公司此後紛紛簽約。
在上述負責人看來,在那個時候,「神州第一開發區」每邁出的一小步,都是大連、東北地區乃至中國對外開放的一大步。
據了解,1994年,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的開發面積、固定資產投資、基礎設施投資、外商投資企業協議投資總額、實際利用外資額、 社會 總產值、出口創匯金額等多項經濟指標,均居全國開發區之首。1999年,「神州第一開發區」走完了西方國家上百年的工業化進程,成為東北腹地的開放門戶和大連充滿活力的現代化新區。
2010年4月,大連市政府宣布啟動新市區管理體制改革,「神州第一開發區」與千年古城金州一並規劃為大連金州新區。2014年6月,國務院同意設立東北首個國家級新區——大連金普新區。從經濟技術開發區到國家級新區的一部分,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對外開放的形式與內容,都在悄然發生著變化。
該負責人表示,2000年4月,國務院批准設立大連出口加工區,躋身全國首批15個出口加工區試點行列,成為東北腹地企業和海爾集團等國內其他地區企業參與國際競爭的「橋頭堡」。2007年,專為英特爾配套的大連出口加工區B區封關運作,成為中國開放領域的一個創新之舉,使英特爾實現了大連生產線與其全球配套體系的「無縫連接」。8年後,英特爾決定增加固定資產投資55億美元升級英特爾大連工廠,打造世界最先進的「非易失性存儲器」製造基地,這也是目前我國引進的單筆最大的外資項目。
從大連開發區建設之初「成本為先」的投資思路,到外商逐漸更注重這里的技術、市場、人才和營商環境,越來越高質量的項目,帶來的是越來越強的發展後勁。
從開發區到國家級新區,經濟結構的變化更加顯著。開發區建區之初第二產業「一產獨大」、日韓投資占絕對主體地位,之後歐美投資項目數量和質量逐年提升、一二三產業協調發展,尤其是金普新區建設全面實施後,戰略新興產業成為發展重點,國家級新區成為新經濟、新活力的匯聚之地。
2017年4月,中國(遼寧)自由貿易試驗區大連片區在大連金普新區正式掛牌。大連片區分為大連保稅區和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兩部分,其中開發區部分規劃面積28.8平方公里。一直立於改革開放潮頭的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被賦予了新的使命。
其實,從建區之初到現在,解放思想的創新舉措層出不窮。
建區之初,大連開發區全國第一個掛出「開發區管委會」的牌子,以市政府派出機構的形式,高效便捷地行使政府職能,加快區域建設和經濟發展。
2002年1月,大連開發區管委會推出「一站式」辦公服務大廳,將各職能部門適合窗口辦理的業務放進一個辦公大廳統一辦理,實行集中審批、聯合辦公。在上述負責人看來,「一站式」辦公給大連開發區帶來的更深刻的變化是,以行政服務大廳為龍頭,管委會根據投資者和廣大市民的實際需要再造政府工作流程,逐步向「辦事人員只跑一次、審批手續內部流轉」的全新模式轉型升級。
進入自貿區時代,大連自貿片區綜合服務大廳在東北率先推行行政服務「單一窗口」制度,全面取消了各職能部門窗口,只設統一接辦的綜合窗口,涉及企業的200多項行政服務事項均可在一個窗口辦理完成。
據了解,如今在自貿區大連片區注冊企業只需一個工作日即可完成,其他審批事項辦理完成時間一律壓縮到法定時限的40%。同時,相繼取消調整了1626項市級行政審批事項。
在上述負責人看來,國家級新區和自貿區建設的發展機遇,極大增強了外商投資和擴大發展的信心,新區再次掀起投資熱潮。2017年,新區新批外商投資企業51家,投資總額4.6億美元、注冊資本4億美元;新批增資項目30個,新增投資總額27.7億美元、注冊資本7.7億美元;批准外商投資項目31個,固定資產投資總額105億元。實際利用外資完成量位列全市第一。
從小漁村到自貿片區,這片土地的面貌日新月異,但改革創新的精神卻從未改變,開放的腳步永不停歇。
這是在管委會旁邊的一家照相館的牆上拍的,上面還有一些標注,應該是09年印的。
小時候爸爸單位 旅遊 去趟開發區就像走挺遠了,挨個去封神榜、西遊記宮,大和尚山那會兒廟都挺破的。五彩城倒是挺漂亮,裡面沒人。銀帆賓館是最豪華的涉外賓館了。董家溝的海邊,刺鍋子懸了。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1984規劃成立,是中國第一批對外開放沿海十四城市之一試點開發區,是中國東北最早最大經濟技術開發區,現被金普新區所替代!金普新區:中國十大國家級新區!是東北最大自貿區,世界500強企業大多數落戶這里,也是我國日資企業最多經濟特區!
沒開發之前是個窮地方,土地種莊稼都不豐收,灣里以前樓房還有400塊錢一平方的,隨著日企進駐就開始繁華了,當年的工業區是人來人往,開發區現在又完蛋操了
開發區是多麼美好的回憶呀。滿街的小棍寧,真多呀。真好。離開大窯灣也有幾年了。開發區現在沒事也不過去了。
大連經濟技術開發區三十年前名叫「馬橋子」。那時別說那兒,就是大連周邊,尤其是甘井子區,基本上都是荒地一片,當然啦,大部分還是「菜園子」居多!
「菜園子」相信大部分老大連人都懂的……如今全都是高樓大廈和住宅小區啦,不說了,再說就跑題啦!
那台大客車不是當時的南韓大客車嗎,開發區當時就那一台,一個民間樂隊擁有的。
⑽ 英特爾為何在大連建廠
據英特爾方面介紹,目前,世界上大部分的數據中心都採用了英特爾的伺服器晶元和固態硬碟。非易失性存儲固態硬碟項目是英特爾核心計算業務,英特爾將利用大連晶圓廠拓展非易失性存儲晶元製造能力,大連新工廠也將成為英特爾在全球第一個用300毫米晶圓領先生產技術的非易失性存儲產品集成電路製造中心。
英特爾公司全球副總裁、中國區總裁楊旭表示,該戰略性計劃是英特爾深化其非易失腔仿性存儲器業務發展戰略的一個重要舉措。今年恰逢英特爾紮根中國30周年,這項投資將成為英特爾進一步踐棗滑行「生根中國,綻放世界」戰略的重要里程碑。
(10)英特爾出售大連存儲器擴展閱讀:
英特爾會將其與美光合資開發的最新「非易失性存儲技術」引入中國,並在大連工廠完成製造環節。英特爾大連工廠自2010年起投產運營,是英特爾在亞洲唯一的晶圓製造工廠。在過去的5年中,該工廠擁有了世界先進水平的基礎設施、運營管理、人才儲備和專業能力。
大連市市長肖盛峰在簽約儀式上表示,大連是中國對外開放最早、經濟合作功能最全的城市之一,已經成為跨國公司投資發展的一片熱土。英特爾公司作為全球知名跨國公司和集成電路領域的領軍企業,以雄厚的技術實力和巨額投資參與大連的產業發展,必將為集成電路產業迅速壯大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