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外存儲器又稱為輔助存儲器
外存儲器也稱為輔助存儲器,常用的輔助存儲鍵啟器有軟盤存儲器缺亮殲、硬碟存儲器、光碟存儲伏沖器、優盤存儲器和移動硬碟等。
㈡ 計算機常用的輔存儲器有
1、硬碟:是計算機主要的存儲媒介之一,由一個或者多個鋁制或者玻璃制的碟片組成。
2、光碟:是以光信息做為存儲的載體鄭薯野並用來存儲數據的一種物品。
3、磁帶:是一種用於記錄聲音、圖像、數字或其他信號的喊喊載有磁層的帶狀材料,是產量最大和用途最廣的一種磁記錄材料。
4、U盤:全稱USB快閃記憶體檔,是一種使用USB介面的手兄無需物理驅動器的微型高容量移動存儲產品,通過USB介面與計算機連接,實現即插即用。
㈢ 外存儲器有哪些
什麼是外存儲器
外存貯器
來自ITwiki,開放的信息技術大網路
Jump to: navigation,
在計算機外還有輔助存貯器,又叫外存貯器,簡稱外存。外存貯器有補充內存和長期保存程序、數據及運算結果的作用。外存貯器存貯的內容不能直接供計算機使用,而要先送入內存,再從內存提供給計算機。外存的特點是容量大、能夠長時間保存存貯的內容,存取速度比內存慢。外存貯器通常用磁碟和磁帶。磁碟由金屬圓片組成,在單一面或兩面塗有磁性材料來存貯信息。磁帶的存貯容量比磁碟大,存取速度比磁碟低,適於長期保存不經常使用的程序或數據
外存儲器包括什麼
外存儲器包括
1 軟磁碟存儲器
2 硬磁碟存儲器
3 只讀光碟(CD-ROM)存儲器
電腦外存儲器有什麼種類
外存儲器的作用是可以非常方便地將其中存儲的數據轉移到另一個設備中。
1、外儲存器是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
2、現在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常見的外存儲器有哪些?它們各有什麼特點?
磁碟,已淘汰。
光碟,容易存放,價格低,易刮花,容量一般,CD碟600M左右,DVD碟單層4.7G,雙層8.5,BRD是新產品,容量更大,價格不菲。光碟有可刻錄和只讀之分,有一次性刻錄和反復刻錄之別。必需配置光碟機、碟機、刻錄機等其中一樣設備才能使用。
硬碟,存儲、讀寫比較容易,存儲量也較大,價格高,現在市場上幾百元元就能買到1T的產品,但是便攜性比較差,再就是由於硬碟內部是物理結構器件,有磁碟,磁頭,集成電路,電機等器件,也就決定了它的防震性能較差,受到摔打或撞擊後容易形成硬傷。
U盤,又稱快閃記憶體檔,擁有讀寫速度較快,攜帶方便,體積小等優點,容量一般,價格一般,現在普遍使用的是2G,4G,8G等產品,當然還有容量更高的16G,32G,64G等產品,但是價格也就不菲了。
快閃記憶體卡,又稱內存卡,體積小巧,攜帶方便,存儲快,與U盤相似,擔體積更小,容量一般,目前常見的1G,2G,4G,價格一般。按材質分為TF卡、MMS卡(又稱記憶棒)、SD卡、XD卡、MMC卡等。必須配置讀卡器才能使用,現在手機、數碼相機等電子設備都內置有讀卡器。
常見的外存儲器有哪些?他們各有何特點?
外存儲器
外存儲器也稱輔助存儲器,簡稱外存或輔存。外存主要指那些容量比主存大、讀取速度較慢、通常用來存放需要永久保存的或相對來說暫時不用的各種程序和數據的存儲器。
外存儲器設備種類很多,目前微機常用的外存儲器是軟磁碟存儲器、硬磁碟存儲器和只讀光碟(CD-ROM)存儲器
不管是軟磁碟還是硬磁碟存儲器,其存儲部件都是由塗有磁性材料的圓形基片組成的,由一圈圈封閉的同心圓組成記錄信息的磁軌。
磁碟是由許多磁軌組成的,雖然每個磁軌長度不一樣,但每道磁軌的容量都是相同的,因而它們的信息存儲密度不一樣。每個磁軌又被劃分成多個扇區,扇區是磁碟存儲信息的最小物理單位。通常對磁碟進行的所謂格式化操作,就是在磁碟上劃分磁軌和扇區。剛出廠的磁碟上沒有這些劃分,所以必須經過格式化後才能使用。
磁碟的存儲原理是由寫入電路將經過編碼後的"0"和"1"脈沖信號,通過磁頭轉變為磁化電流,使軟盤上生成相應的磁元,這樣便將信息記錄在軟盤上。讀出時,軟盤上的磁元在磁頭上產生感應電壓,再經讀寫電路還原?quot;0"和"1"數字信息,送到計算機中。
1. 軟磁碟存儲器
軟磁碟是一種塗有磁性物質的聚酯塑料薄膜圓盤。由於碟片質地柔軟,故稱為軟盤(flop-py)。為保護軟盤不被沾污和磨損,把它封裝在一個方形保護套中,構成一個整體。
在微機中使用的軟盤按其尺寸可分為 5.25英寸軟盤和3.5英寸軟盤兩種,5.25英寸軟盤現在已很少使用。不管是3.5英寸軟盤還是5.25英寸軟盤,都有兩個比較重要的部分:
讀、寫窗口:軟盤驅動器的讀、寫磁頭通過此窗口,與軟盤的記錄表面接觸,完成數據讀、寫操作。平時不可以用手觸摸,否則軟盤將不能夠使用。
防寫口:是軟盤上保護數據的裝置,可防止數據被誤刪除或防止病毒侵入。
3.5 英寸軟盤的防寫口在磁碟背面,窗口中有一可移動的滑塊。若移動滑動使窗口透光,則磁碟處於防寫狀態,此時只能讀出,不能寫入。當移動滑塊使窗口封閉不透光時,就可對磁碟進行讀、寫操作。
5.25英寸軟盤其側面有一個缺口,如果此缺口被封住,則軟盤上的數據受到了保護,只能讀出數據,不能寫入、刪改,也不會受。如果此缺口未被封住,則軟盤上的數據未受到保護,既可讀出,也可寫入、刪改。
對於軟盤而言,一般每一扇區的存儲容量為512B(位元組)。由此,可計算出常用的5.25英寸軟盤和3.5英寸軟盤的存儲容量:
5.25英寸軟盤容量=2面?80磁軌/面?15扇區/磁軌?512B/扇區
=1228800B(即稱1.2MB)
3.5英寸軟盤容量 =2面?80磁軌/面?18扇區/磁軌?512B/扇區
=1474560B(即稱1.44MB)
除了微機中常用的5.25英寸1.2MB和3.5英寸1.44軟盤外,還有3.5英寸2.88MB的軟盤,以及10MB的軟盤。
2. 硬碟存儲器
硬碟存儲器是一種塗有磁性物質的金屬圓盤,通常由若乾片硬碟片組成碟片組與軟盤不同,硬碟存儲器通常與磁碟驅動器封裝在一起,不能移動,由於一個硬碟往往有幾個讀寫磁頭,因此在使用的過程應注意防止劇烈震動。
與軟盤相比,硬碟的容量要大得多,早期的硬碟,其容量只有10MB、20MB,目前的硬碟容量一般是800MB、10GB、2......>>
常見的外部存儲設備有哪些?
可移動存儲設備包括有: PD光碟機, MO(MagnetoOptical), 移動硬碟, 大容量軟碟機, 艾美加的Clik和IBM的CF卡式硬碟, FlashRAM, 磁帶機, CDR/CDRW, U盤, 多媒體記憶卡等
什麼是內存儲器,什麼是外存儲器?代表有哪些?
存儲器分為內存儲器(簡稱內存或主存)、外存儲器(簡稱外存或輔存)。外存儲器一般也可作為輸入/輸出設備。計算機把要執行的程序和數據存入內存中,內存一般由半導體器構成。半導體存儲器可分為三大類:隨機存儲器、只讀存儲器、特殊存儲器。
RAM
RAM是隨機存取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其特點是可以讀寫,存取任一單元所需的時間相同,通電是存儲器內的內容可以保持,斷電後,存儲的內容立即消失。RAM可分為動態(Dynamic RAM)和靜態(Static RAM)兩大類。所謂動態隨機存儲器DRAM是用MOS電路和電容來作存儲元件的。由於電容會放電,所以需要定時充電以維持存儲內容的正確,例如互隔2ms刷新一次,因此稱這為動態存儲器。所謂靜態隨機存儲器SRAM是用雙極型電路或MOS電路的觸發器來作存儲元件的,它沒有電容放電造成的刷新問題。只要有電源正常供電,觸發器就能穩定地存儲數據。DRAM的特點是集成密度高,主要用於大容量存儲器。SRAM的特點是存取速度快,主要用於調整緩沖存儲器。
ROM
ROM是只讀存儲器(Read Only Memory),它只能讀出原有的內容,不能由用戶再寫入新內容。原來存儲的內容是由廠家一次性寫放的,並永久保存下來。ROM可分為可編程(Programmable)ROM、可擦除可編程(Erasable Programmable)ROM、電擦除可編程(Electrically Erasable Programmable)ROM。如,EPROM存儲的內容可以通過紫外光照射來擦除,這使它的內可以反復更改。
特殊固態存儲器
包括電荷耦合存儲器、磁泡存儲器、電子束存儲器等,它們多用於特殊領域內的信息存儲。
此外,描述內、外存儲容量的常用單位有:
①位/比特(bit):這是內存中最小的單位,二進制數序列中的一個0或一個1就是一比比特,在電腦中,一個比特對應著一個晶體管。
②位元組(B、Byte):是計算機中最常用、最基本的存在單位。一個位元組等於8個比特,即1 Byte=8bit。
③千位元組(KB、Kilo Byte):電腦的內存容量都很大,一般都是以千位元組作單位來表示。1KB=1024Byte。
④兆位元組(MB Mega Byte):90年代流行微機的硬碟和內存等一般都是以兆位元組(MB)為單位。1 MB=1024KB。
⑤吉位元組(GB、Giga Byte):目前市場流行的微機的硬碟已經達到4.3GB、6.4GB、8.1GB、12G、13GB等規格。1GB=1024MB。
⑥太位元組(TB、Tera byte):1TB=1024GB。
(三)輸入/輸出設備
輸入設備是用來接受用戶輸入的原始數據和程序,並將它們變為計算機能識別的二進制存入到內存中。常用的輸入設備有鍵盤、滑鼠、掃描儀、光筆等。
輸出設備用於將存入在內存中的由計算機處理的結果轉變為人們能接受的形式輸出。常用的輸出設備有顯示器、列印機、繪圖儀等。
(四)匯流排
匯流排是一組為系統部件之間數據傳送的公用信號線。具有匯集與分配數據信號、選擇發送信號的部件與接收信號的部件、匯流排控制權的建立與轉移等功能。典型的微機計算機系統的結構如圖2-3所示,通常多採用單匯流排結構,一般按信號類型將匯流排分為三組,其中AB(Address Bus)為地址匯流排;DB(Data Bus)為數據匯流排;CB(Control Bus)控制匯流排。
......>>
計算機的常用外存有哪些
按照當前來說,主要包括磁碟(主要包括硬碟、磁帶等)、各類Flash存儲器(例如U盤和各類存儲卡、外置固態硬碟等)、光碟(例如Blu-ray等)。
好好學習天天向上
外存儲器有什麼作用
外存儲器的作用是可以非常方便地將其中存儲的數據轉移到另一個設備中。
1、外儲存器是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
2、現在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計算機(電腦)外存儲器都有哪些?
硬碟、光碟、u盤、存儲卡、軟盤等
㈣ 輔存儲器有哪些
輔存儲器有內存、軟盤、硬碟、光碟(可擦寫光碟、DVD光碟等)、移動存儲介質(U盤等)、磁帶、異地存儲或備份(雲存或消儲)等。
外儲存器是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存儲器的種類很多,按其用途可分為主存儲器和輔助存儲器,主存儲器又橋團敬稱內存儲器(簡稱內存),輔助存儲器又稱外存儲器(簡稱外存)。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像硬碟,軟盤,磁帶,CD等,能長期保存信息,並且不依賴於電來保存信息,但是由機械部件帶動,速度與CPU相比就顯得慢的多。C機常見的外存儲器有軟盤存儲器、硬碟存儲器、光碟存儲器等。磁碟有軟磁碟和硬磁碟兩種。光碟有隻讀型光碟CD-ROM、一次寫入型光敏慎盤WORM和可重寫型光碟MO三種。從馮。諾依曼的存儲程序工作原理及計算機的組成來說,計算機分為運算器、控制器、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這里的存儲器就是指內存,而硬碟屬於輸入/輸出設備。
㈤ 輔助存儲器指什麼
輔助存儲器是一種計算機存儲器,它不能由計算機的中央處理器(CPU)直接存取,通常作為非易失性存儲器使用。這種存儲器最常見的形式之一是計算機的硬碟驅動器,它用於存儲操作系統(OS)和其他程序。其他形式的輔助內存包括用於CD(CD)或數字多功能光碟(DVD)的磁碟驅動器,以及可移動快閃記憶體。
與此相反,主內存是由CPU直接訪問的計算機內存,通常是易失性內存和第三內存指可以通過各種方式直接訪問的計算機外部的系統。計算機硬碟屬於輔助存儲器計算機系統使用不同類型的內存,輔助存儲器是最常見和最重要的存儲器之一。
這種類型的存儲器通常由計算機系統如何使用以及數據存儲在其中的方式來識別。這種類型存儲器的主要特點是它不被CPU直接訪問,但是通過一個允許CPU使用的連接。這種類型的內存通常也是非易失性存儲器,這意味著即使沒有電源也能保存數據。
(5)計算器常用的輔存儲器擴展閱讀:
USB設備使用輔助內存最常見的輔助存儲器類型之一是計算機上的硬碟驅動器。CPU通過幾種不同的間接方法之一訪問該驅動器,即使沒有電源,數據也會保留在驅動器上。其他的磁碟驅動器,如CD和DVD一起使用的驅動器,也是用於其他用途的輔助內存類型。易移動的內存類型,如快閃記憶體驅動器,也是輔助內存,使用介面,如通用串列匯流排(USB)埠供CPU訪問。
此外二級內存,許多計算機系統也使用主內存、三級內存和離線存儲。主內存是計算機上由CPU直接訪問的內存,即隨機訪問內存(RAM)和用於存儲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的內存。三級內存通常是計算機的外部內存可以通過某種類型的自動化系統直接訪問,例如通過使用機器人電樞連接到計算機的硬碟庫。離線存儲是可以遠程使用和訪問的內存,例如可以通過Internet連接進行數據備份或存儲的伺服器。
㈥ 微型計算機外(輔)存儲器是指
微鎮鏈型計算機外(輔)存儲器是指磁碟,外儲存器是指除計算機內存及CPU緩存以外的儲存器,此類儲存器一般斷電後仍然能保存數據。常見的外存儲器有硬碟、軟盤、光碟、U盤等。
微型計算機系統從全局到局部存在三個層次:微型計算機系統、微型計算機、微處理器(CPU)。單純的微處理器和單純的微型計算機都不能獨立工作,只有微型計算機系統才是完整的信息處尺虛理御困孫系統,才具有實用意義。
(6)計算器常用的輔存儲器擴展閱讀:
軟體系統可分為系統軟體和應用軟體。系統軟體是指管理、監控和維護計算機資源(包括硬體和軟體)的軟體。它主要包括:操作系統、各種語言處理程序、資料庫管理系統以及各種工具軟體等。其中操作系統是系統軟體的核心,用戶只有通過操作系統才能完成對計算機的各種操作。
應用軟體是為某種應用目的而編制的計算機程序,如文字處理軟體、圖形圖像處理軟體、網路通信軟體、財務管理軟體、CAD軟體、各種程序包等。
㈦ 計算機常用的輔助存儲器有哪些
計算機常用的輔助存儲器有很多輔助存儲器多指外部存儲器,最主要的是硬碟硬碟有機械硬碟,固態硬碟也有光碟驅動器,包括CD光碟,DVD光碟驅動器也包括外接設備,USB介面的U盤,USB介面的移動硬碟。
㈧ 計算機常用的輔助存儲器有哪些
計算機的內存儲器是由半導體器件構成的。從使用功能上分,有隨機存儲器(RandomAccessMemory,簡稱RAM),又稱讀寫存儲器;只讀存儲器(ReadOnlyMemory,簡稱為ROM)。外儲存器硬碟、U盤以及光碟。
更多關於計算機常用的輔助存儲器有哪些,進入:https://m.abcgonglue.com/ask/19586d1615811095.html?zd查看更多內容
㈨ 計算機中常用的存儲設備有哪些呢
計算機中的存儲器,可分為內存和外存。內存,又稱為主存儲器,可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外存,又稱為輔助存儲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