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食材存儲要求及注意事項
食材存儲要求及注意事項
食材存儲要求及注意事項,食物的保鮮是我們每個人都需要做到的事情,這樣才能吃到新鮮的食物,保存不同的食物其實也有不一樣的技巧,下面看看食材存儲要求及注意事項。
食材存儲要求及注意事項1
選擇新鮮食物,注意飲食衛生
購買食物是一個選擇與決策的過程,要足夠認真挑選、精打細算,要有健康理念,選擇營養豐富的食物,結合個人喜好、經濟條件等做出更明智的決策。
新鮮食物是指近期生產或加工、存放時間短的食物,例如收獲不久的糧食、蔬菜和水果,新近宰殺的畜、禽肉或剛烹調好的飯菜等。選擇新鮮食物是從源頭上注意飲食衛生的第一關,學會辨別和采購新鮮、衛生的食物,是保證飲食衛生的關鍵。
首選當地當季食物
選擇本地種植生產的當季食物能最大限度保障食物的新鮮度和營養。食物從生產地或加工點到銷售點,需要經過一段運輸距離,路途中會增加貯藏時間。
如果儲運距離遠,耗時長,會導致食物中水分丟失,還增加食物自身的代謝時間,同時腐敗性微生物會大量生長繁殖,造成食物中營養物質被降解或分解,食物新鮮度減低,感官品質變差,嚴重時腐敗性微生物的發酵還可導致食物腐敗變質。因此,選擇本地、當季食物,保證新鮮衛生,也是節能、低碳、環保的重要措施。
學會辨別食物的新鮮程度
預包裝食品可以通過看食品標簽上的生產日期了解食物的新鮮程度;當無法獲得生產日期等信息時,食物是否新鮮,可以用看、觸、聞等手段通過食物的外觀、色澤、氣味等感官指標加以辨別。不同食物,新鮮程度不同,其感官性狀不同,辨別方法也不相同。蔬菜水果等植物性食物比較容易識別,動物性食物新鮮程度的辨別方法如下:
畜肉類
鮮肉的肌肉有光澤、紅色均勻、脂肪白色(牛肉、羊肉或為淡黃色),外表微干或微濕潤、不黏手,指壓肌肉後的凹陷立即恢復,具有畜肉應有的正常氣味。有筋腱的肉,筋腱富有彈性、堅韌。在自然光下觀察肉的外部狀態、色澤和有無干膜,注意有無血塊、黴菌和蠅蛆的污染,並確定肉深層組織的狀態和發黏的程度。
不新鮮肉的肌肉無光澤,脂肪灰綠,外表極度乾燥或黏手,指壓後的凹陷不能復原,留有明顯痕跡,可能有臭味。
禽肉類
鮮禽肉表皮和肌肉切面光澤自然,表面不黏手,具有正常固有氣味,肌肉結實有彈性。
不新鮮禽肉體表無光澤,皮膚表面濕潤或發黏,呈暗紅、淡綠或灰色,或有霉斑,肉質鬆散,手指按壓肌肉有明顯指痕,可能有霉味或腐敗味。
蛋 類
鮮蛋的蛋殼堅固、完整、清潔、常有一層粉狀物,手摸發澀,手感沉,燈光透視可見蛋呈微紅色。
不新鮮蛋的蛋殼呈灰烏色或有斑點、有裂紋,手感輕飄,燈光透視時不透光或有灰褐色陰影。打開常見黏殼或者散黃。「壞」蛋的產生,是由於蛋殼上有許多類似人皮膚上汗毛孔一樣的小孔,而蛋殼表面常帶有細菌、黴菌等微生物。當外界環境溫度劇變,蛋殼上有水凝結或有機械損傷後,這些微生物就通過殼上的小孔進入蛋內。在微生物和蛋中酶的作用下,蛋白質被分解。
貼殼蛋:蛋白系帶分解引起蛋黃移位,形成「貼殼蛋」;
散黃蛋:蛋黃膜被分解,蛋黃散開,形成「散黃蛋」;
渾湯蛋:微生物繼續繁殖,導致蛋黃、蛋清混為一體,形成「渾湯蛋」;
臭蛋:蛋白質進一步被微生物分解形成硫化氫、胺類、糞臭素、吲哚等腐敗物質後,散發出惡臭,形成「臭蛋」。「臭蛋」中有許多對人體有害的物質,食用後會引起中毒,危害人體健康。
健康知識「劃重點」
◆ 購買雞蛋要看標簽時間,一周內的雞蛋最好。
◆ 雞蛋應在 2~5℃冷藏,最好在 20 天內食用。在室溫下一天,相當於一個雞蛋在冰箱一周的時間,初冬自然保存,盡量 15 天內食用。
◆ 雞蛋冷藏可以預防沙門菌污染,也會阻礙雞蛋成分老化過程。
◆ 在無霜冰箱里,雞蛋不易壞而更容易乾涸。
◆ 新鮮雞蛋的蛋黃成形且蛋黃多,稠蛋白多,稀蛋白少。
魚 類
鮮魚的體表有光澤,鱗片完整、不易脫落,眼球飽滿突出,角膜透明清亮,鰓絲清晰呈鮮紅色,黏液透明,肌肉堅實有彈性,手指按壓後凹陷立即消失,腹部正常,肛孔白色、凹陷。不新鮮的魚體表顏色變黃或變紅,眼球平坦或稍陷,角膜渾濁,鰓絲粘連,肌肉鬆弛、彈性差,腹部膨脹,肛孔稍突出,有異臭氣味。
乳 類
新鮮乳為乳白色或微黃色,呈均勻的流體,無沉澱、凝塊和機械雜質,無黏稠和濃厚現象,具有特有的乳香味,無異味。
不新鮮乳為淺粉紅色或顯著的黃綠色,或是色澤灰暗,呈稠而不勻的溶液狀,有乳凝結成的緻密凝塊或絮狀物,有明顯的異味。若常溫保存的液態奶出現脹包現象,會存在變質風險,建議放棄食用。酸奶、乳酪比較耐儲藏,但酸奶和乳酪其實始終處於發酵過程中,時間太長了也會變酸、變質,所以需要冰箱儲存。
其 他
富含蛋白質的豆製品,也容易被細菌和病毒污染。不新鮮的豆腐呈深灰色、深黃色或者紅褐色,表面發黏,有餿味等不良氣味,組織結構粗糙而鬆散,塊形不完整。用手觸易碎,無彈性。
食物生熟要分開
在食物清洗、切配、儲藏的整個過程中,生熟都應分開。處理生食物要用專用器具。家中的菜刀、砧板、容器均應生熟分開,包括洗菜的盆和洗肉的盆也應分開,避免可能的交叉污染。
在烹飪中,應常常洗手,避免蛋殼、生肉的污染。
在冰箱存放生熟食品,應分格擺放;直接可食用的熟肉、火腿腸、即食的冷盤等應嚴格與生食物分開,並每樣獨立包裝。
冰箱分格存放生熟食品
食物儲存要得當
食物合理儲存的目的是保持新鮮,避免污染。糧食、乾果類食品儲藏的基本原則是低溫、避光、通風和乾燥。經常採取的措施是防塵、防蠅、防鼠、防蟲及防止霉變。儲放食物,特別要注意遠離有毒有害物品,如農葯、殺蟲劑、殺鼠劑、消毒劑和亞硝酸鹽等,防止污染和誤食。
動物性食物蛋白質含量高,容易發生腐敗,應特別注意低溫儲藏。一般低溫儲藏分為冷藏和冷凍。常用的冰箱冷藏溫度是 4~8℃,冷凍溫度為 -23~-12℃。
新鮮蔬菜若存放在潮濕和溫度過高的地方容易產生亞硝酸鹽,腐爛後亞硝酸鹽含量更高,所以也有必要將其存於低溫環境並盡快食用。但是,有些食物是不適宜冷藏的。
如熱帶水果(香蕉、荔枝、火龍果、芒果等)在冰箱冷藏,會有凍傷的表現;黃瓜在冰箱放置三天以上表皮會有水浸狀表現,失去原有風味;一些焙烤食品(如麵包等)在冰箱放置時間過長,會逐漸變硬或變陳,影響食物的口感和風味。因此上述食物盡量現買現吃。
烹煮好的食物也應盡快食用。如果需要存放 2 小時以上,特別是在氣溫較高的夏、秋季節,應將存放溫度控制在 60℃以上或 5℃以下,以減慢微生物的生長速度,防止致病菌的大量繁殖,冰箱不要塞太滿。
冷空氣需要足夠的循環空間來保證製冷效果;生、熟食物別混放,熟食在上,生食在下;剩飯菜在冰箱中存放後盡快吃完,重復加熱不能超過一次;定期檢查冰箱,發現食物有變質腐敗跡象要馬上清除;定期清洗冰箱,擦洗冰箱內壁及各個角落。
冷凍食品也應注意飲食衛生
冷凍條件下大多數微生物處於休眠狀態,因此食品冷凍能保存 / 保鮮較長時間。考慮到有些微生物在低溫環境下也可以存活繁殖,建議冷凍食品在家儲存時,應關注生產日期、保質期,保證食品在保質期內盡快食用;冷凍散裝食物時可分成若干小包裝,每次食用一份,避免反復凍融,增加食品安全風險。冰箱儲存肉類的適宜時間見下表,冰箱儲存食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見下圖。
冰箱儲存食物過程中的注意事項
在超市 / 市場選購冷凍冰鮮食品時,可佩戴一次性塑料袋套挑選,避免用手直接接觸;如果網購境外冷凍食品,也要關注海關食品檢疫信息,給外包裝消毒後食用或保存。
食材存儲要求及注意事項2
一、豆漿:
1、脾虛易腹瀉、腹脹的人及遺腎虧的人,不宜飲用豆漿。
2、不能與葯同飲:如四環素、紅黴素等。
3、不宜沖入雞蛋:蛋清會與豆漿里的胰蛋白酶結合,產生不易被吸收的物質。
4、不要飲用過量:過量易引起消化不良,出現腹脹、腹瀉等不適病症。
5、不要空腹飲用:空腹飲會使蛋白質在體內轉化為熱量被消耗,降低補益作用 。
二、五種堅果因人而食
1、開心果:可謂心臟之友。可降低血膽固醇,減少心臟病
2、南瓜子:每天吃50克左右的南瓜子,可有效地防治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降低血壓。胃熱病人宜少食。
3、花生:被譽為「長生果」,是結核病人及腫瘤患者的食療佳品。
4、松子:被譽為「長壽果」,含有蛋白質、脂肪、糖類,常吃可滋補強身。膽囊功能不良者應慎食。
5、腰果:腰果中對人體不利的飽和脂肪酸含量要稍高一些。因此,應避免吃得太多;含有多種過敏原,可能會有過敏反應。因此,第一次吃腰果最好不要多吃。
三、十種食物不宜多吃
1、腌菜:內含致癌物質亞硝酸胺。
2、臭豆腐:含大量揮發性鹽基氨及硫化氫,是蛋白質分解的'腐敗產物,對人體有害
3、味精;每日攝入量不應超過3克,過多會使血液中谷氨酸鈉的含量升高,限制鈣和鎂的利用。
4、方便麵:常吃會造成營養不良。
5、葵花籽:多吃會消耗膽鹼,使體內脂肪代謝發生障礙,影響肝細胞的功能。
6、菠菜:含草酸多,食物中鋅和鈣會與草酸結合而排出體外,引起鈣與鋅的缺乏。
7、松花蛋:經常食用會引起鉛中毒和缺鈣。
8、豬肝:常食會導致動脈硬化。
9、烤肉:在熏烤過程中會產生苯並芘等有毒物質而誘發癌症。
10.油條:明礬是含鋁化合物,對大腦及神經細胞產生毒害,甚至引發老年痴呆症。
四、茶飲:
1、泡茶水溫不宜過高:不同的茶葉需要不同的水溫,如高檔綠茶,要將沸水放至70一80℃時再沖泡。2、茶宜現沖,不宜隔夜:喝隔夜茶不利於健康。
3、茶宜兼飲:夏季飲綠茶,冬季飲紅茶,春秋兩季飲花茶,是比較好的兼飲方法。
4、茶宜淡飲,不宜過濃:過量飲濃茶,可導致胃腸功能失調。
5、茶宜擇時飲:飯後與午間飲茶有益,空腹茶心慌,晚茶睡不香。
6、茶宜溫飲,燙飲有礙健康。
7、茶不宜送葯:服鎮靜葯、鎮咳葯和知母、貝母、酸棗仁等安神止咳葯時,不能與茶同用,服人參、黨參、使君子、土茯苓、威靈仙和鐵劑、麻黃素、阿托品時,不能飲茶。
五、八種不宜保存在冰箱里的食物
1、西紅柿:低溫冷藏、易出現黑斑或裂紋;儲存較久會變酸腐敗。
2、黃瓜:黃瓜儲存的適宜溫度為10~12℃。
3、青椒:青椒的適宜儲存溫度為7~8`℃。放冰箱儲存,易發生凍傷而變質。
4、香蕉:存放於冰箱後,表皮會發黑。
5、巧克力:冷藏取出後有結霜,易發霉。
6、火腿:低溫儲存時水分凍結成冰,會結塊松軟,肉質變味,質量下降。
7、涼拌菜:涼拌菜在冰箱久放再食用,非常不安全,容易發生腹瀉。
8、啤酒:低干零度時出現混濁,味道大減。
食材存儲要求及注意事項3
夏季冰箱儲存食物注意事項
1、食物擺放有講究
食物不能擺放過多,與冰箱壁之間要留有空隙,便於空氣流通;吃剩的飯菜生熟分開,避免交叉污染,一般熟食品在上,生食品在下。冷藏室的溫度上低下高,因此魚、肉等動物性食品宜放在上面,而水果、蔬菜等放在下面。冷凍櫃內,冷飲等直接入口的食品放在上層,凍魚凍肉則放在下層。
2、存放時間有限制
肉類生品冷藏時間一般為1~2天,瓜果、蔬菜為3~5天。雞蛋在冰箱里最多冷藏15天,蛋殼臟要先擦拭,但不要用水洗。綠葉蔬菜冷藏5天後,即使沒變色,最好也不要吃。冷凍櫃內,魚肉存放的時間最好不要超過兩個月。如果肉凍得發黃,說明脂肪已經被氧化,最好丟棄。
3、蔬果放冰箱前不要洗
一般蔬果表面都有一層蠟質,具有保護其不受微生物侵害的作用。蔬果在清洗後,尤其是用洗滌劑清洗干凈後,其表面的蠟質層會遭到破壞,細菌很容易進入蔬果內部,導致蔬果變質腐爛。
推薦的冷藏溫度:
鮮肉、禽類、魚類和乳品:低於5℃;
鮮蛋和活的貝類:低於7℃;
新鮮蔬菜和水果:5~7℃;
定型包裝食品一旦拆封後:低於5℃。
其他注意事項:
蔬菜和水果在冷藏條件下容易脫水,貯存的相對濕度蔬菜一般應在85%~95%,水果應在80%;
蔬菜和水果呼吸時會釋放出水和二氧化碳,冷藏時應保持適當的空氣流通,密封薄膜包裝應在薄膜上扎些小孔,以保持新鮮;
蛋類和蔬菜貯存前不需進行清洗,因為蛋類清洗後會破壞雞蛋外殼表面原有的一層保護膜,使微生物易於進入蛋內,而蔬菜清洗後則易於霉變。這兩類食品一般應在加工前進行清洗;
從冰箱中取出的鮮蛋要盡快使用,不可再久置或再次冷藏。因雞蛋取出後在室溫下會「發汗」,小水滴將破壞蛋殼的表面保護層,使污染微生物輕易地穿透蛋殼進入蛋的內部;
生食或半生食的魚類在加工前應經過冷凍(-20℃7天或-35℃15小時),以殺滅可能存在的寄生蟲,或者確認生產廠已經過上述處理;
貯存於常溫條件下的干制食品原料(如大米、麵粉、堅果等)應裝於密封的容器(或包裝袋)內,以防止吸濕返潮後引起變質。
㈡ 化學品儲存有什麼要求
各種化學物品危險特性不—樣,在溫濕度要求上也應分別對待,以有利貯存安全保證質量。
1、易爆物品:
應儲存在庫內溫度低於30℃的條件下,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5—80%。
2、氧化劑:
一般氧化劑應控制在30℃以下。對於一些含結晶水的氧化劑如硝酸鹽類因受熱後熔化失去結晶狀態引起潮解,庫房溫度就不宜超過28℃,要保持在保溫庫房內。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5%以下。
3、壓縮和液化氣體:
倉庫溫度應不宜超過32℃,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0%以下,以防止鋼瓶生銹。
4、自燃物品:
倉庫溫度應在28—30℃左右,相對濕度應保持在80%以下。儲存黃磷庫房,冬季庫房溫度最低不能低於3℃。
5、防潮物品:
庫房溫度應在30℃左右。相對濕度一般應在75℃以下,要特別注意採取防潮的措施。
6、易燃液體:
必須嚴格控制庫內溫度,防止庫內溫度過高,特別要根據液體的沸點與閃點的高低來控制溫度。
7、易燃固體:
濕度過高或濕度過大,都會影響易燃固體的安全儲存。如硝化棉的貯存需含有30%的濕潤劑乙醇,庫內溫度應控制30℃以下。樟腦、精茶等相對濕度應在80%以下。儲存二級易燃固體的倉庫,溫度不得超過32℃。
8、毒害品:
毒害品倉庫溫度不宜超過32℃,相對濕度應控制在80%以下。對於氰化物,庫內要保持乾燥,因為氰化物與潮濕空氣接觸可產生劇毒的氰化氫氣體。
9、腐蝕性物品:
這類物品,品種較多,性能各異,固、液體都有,為此必須根據其性質,對溫、濕度加以控制。
如對一些吸濕潮變質或冒煙的腐蝕物品如五氧化二磷、三氯化磷、氰化硫醯、氯化亞碸等,倉庫要保持乾燥,相對濕度應保持在75%以下。對易揮發的溴素,易分解的過氧化氫雙氧水含量在40%以下,庫溫應保持在28℃以下,最好是25℃左右。對怕冷怕凍的腐蝕性物品。如受凍結冰的冰醋酸,受凍聚合沉澱的甲醇等,庫房溫度應保持在15℃左右,冬季要保暖。答案來自
㈢ 物品存儲有哪些注意事項
大家在存儲私人物品的時候,通常會由於不明白正確的步驟和程序導致發生意外情況。所以知悉並了解物品存儲的流程和注意事項變得十分重要,接下來樂存樂庫給大家說說物品存儲過程中需要注意哪些事項?
當我們在公共服務場所存儲物品時,比如餐館、超市、酒店等,工作人員通常會詢問你存儲的是何種物品,在得知物品的大概信息後他們便會按照不同的分類進行存放。如果是易碎物品便會單獨存放;如果是貴重物品便可能會放入專門的儲物櫃;如果是易燃易爆物品便不允許存放。所以告知工作人員自己物品的真實信息十分重要,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和意外情況。
在一些特殊場合寄存物品前可能會需要填寫一份物品存儲合約,用以規定雙方的責任和義務,所以我們在簽署合約錢一定要仔細檢車合約的每項條款,如有不合理甚至違法的地方應該拒簽並反映給相關管理部門。
㈣ 倉庫出入庫應注意哪些事項
入庫出庫要注意:
1、賬實對應。
2、先進先出。
3、庫位規劃。
物料入庫之前要進行相關資料的登記,一般都有采購單的Excel表格,裡面詳盡記錄了物料的有關參數,直接導入倉儲系統即可,倉管對照表格入庫即可。如此操作可以做到賬實對應。
為了方便尋找物料,具搏緩有某些相同屬性的物料可以集中放置在一個庫位上,為了倉庫內物流的便利,還要對庫位過道進行合理的排列。這就是上文提到的庫位規劃。
(4)不同商品存儲注意事項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庫存商品要進行定位管理,其含義與商品配置圖表的設拿野計相似,即將不同的商品分類、分區管理的原則來存放,並用貨架放置。倉庫內至少要分為三個區域:
第一,大量存儲區,即以整箱或棧板方式儲消銀喊存;
第二,小量存儲區,即將拆零商品放置在陳列架上;
第三,退貨區,即將准備退換的商品放置在專門的貨架上。
2、區位確定後應製作一張配置圖,貼在倉庫入口處,以便於存取。小量儲存區應盡量固定位置,整箱儲存區則可彈性運用。若儲存空間太小或屬冷凍(藏)庫,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彈性運用。
3、儲存商品不可直接與地面接觸。一是為了避免潮濕;二是由於生鮮儀器吸規定;三是為了堆放整齊。
4、要注意倉儲區的溫濕度,保持通風良好,乾燥、不潮濕。
5、庫內要設有防水、防火、防盜等設施,以保證商品安全。
6、商品儲存貨架應設置存貨卡,商品進出要注意先進先出的原則。也可採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顏色的標簽,以明顯識別進貨的日期。
㈤ 儲存的時候需要注意什麼
1、注意防潮,不宜混存。因為大米吸濕性較強,所以應注意防潮,不宜混存。例如,大米不宜靠牆著地,通常要放在墊板上,防止受潮:大米不宜與魚、肉、蔬菜等水分高的食品同時儲存,否則大米吸水,容易霉變或生蟲。
2、注意隔熱,遠離熱纖鎮源。在高溫環境下,大米容易發熱霉變,因此應注意隔熱,遠離熱源。例如,大米不宜存放在廚房內,因廚房溫度高、濕度大,對大米質量影響很大;大米不宜放在爐灶旁,因碧豎悄離熱源太近,大米會發熱從而引起質量變化。
3、注意陰干,切忌曝曬。如果大米受潮悔渣,應放在陰涼通風處攤開晾乾吹透,切忌曝曬。因為暴曬會使水分迅速散失,一些顆粒會碎掉,導致食用品質大打折扣,若再放回潮濕環境更容易受潮、霉變、生蟲。
㈥ 倉庫管理注意事項
倉庫管理指的是對倉儲貨物的收發、結存等活動的有效控制,其目的是為企業保證倉儲貨物的完好無損,確保生產經營活動的正常進行。
倉庫管理的方法
首先,制定倉庫管理制度。其實任何企業的管理都離開不了制度的約束,尤其是在倉庫管理這方面,程序多,項目繁雜,小到貨物的擺放,大到全部貨物的采購,都應該有一個可以遵循的制度,這樣才能井井有條的來做,井井有條就是倉庫管理制度的核心內容,以條例管理,以制度執行,倉庫管理才有效果。
最後,強化倉庫管理執行力。有了制度,有了倉庫管理軟體,剩下最重要的就是執行力了,強化執行力,對於倉庫管理工作至關重要,畢竟制度事實和平台操作都是靠人來完成的,人不操作或者隨意操作,一切都是白搭,執行者根據倉庫管理軟體上的倉庫信息,嚴格按制度執行,這樣再亂的倉庫,都會管理好的。
倉庫管理的注意事項
1、庫存商品要進行定位管理,其含義與商品配置圖表的設計相似,即將不同的商品分類、分區管理的原則來存放,並用貨架放置。倉庫內至少要分為三個區域:第一,大量存儲區,即以整箱或棧板方式儲存;第二,小量存儲區,即將拆零商品放置在陳列架上;第三,退貨區,即將准備退換的商品放置在攜拆專門的貨架上。
2、區位確定後應製作一張配置圖,貼在倉庫入口處,以便於存取。小量儲存區應盡量固定位置,整箱儲存區則可彈性運用。若辯毀棗儲存空間太小或屬冷凍(藏)庫,也可以不固定位置而彈性運用。
3、儲存商品不可直接與地面接觸。一是為了避免潮濕;二是由於生鮮儀器吸規定;三是為了堆放整齊。
4、要注意倉儲區的溫濕度,保持通風良好,乾燥、不潮濕。
5、庫內要設有防水、防火、防盜等設施,以保證商品安全。
6、商品儲存貨架應設置存貨卡,商品進出要注意先進先出的原則。也可採取色彩管理法,如每周或每月不同顏色的標簽,以明顯識別進貨的余談日期。
7、倉庫管理人員要與訂貨人員及時進行溝通,以便到貨的存放。此外,還要適時提出存貨不足的預警通知,以防缺貨。
8、倉儲存取貨原則上應隨到隨存、隨需隨取,但考慮到效率與安全,有必要制訂作業時間規定。
9、商品進出庫要做好登記工作,以便明確保管責任。但有些商品(如冷凍、冷藏商品)為講究時效,也採取賣場存貨與庫房存貨合一的做法。
10、倉庫要注意門禁管理,不得隨便入內。
㈦ 倉庫貨物種類多,怎麼規劃儲存
1、總體布局的基本原則:
1.1利於作業優化。倉庫作業優化是指提高作業的連續性,實現一次性作業,減少裝卸次數,縮短搬運距離,最短的搬運距離;最少的搬運環節;使倉庫完成一定的任務所發生的裝卸搬運量最少。同時還要注意各作業場所和科室之間的業務聯系和信息傳遞。保證倉庫安全。
1.2單一的物流流向,保持直線作業,避免迂迴逆向作業;強調唯一的物流出口和唯一的物流入口,便於監控和管理;
1.3最大限度的利用平面和空間
1.4節省建設投資。倉庫中的延伸型設施——供電、供水、供暖、通訊等設施對基建投資和運行費用的影響都很大,所以應該盡可能集中布置。
1.5便於儲存保管。提高物品保管質量;
1.6保管在同一區域的貨物必須具有互容性,當貨物的性質互相有影響或相互有抵觸時,不能在相同的庫房內保存。
1.7保管條件不同的貨物不能混存。如溫濕度等保管條件不同,不宜將它們放在一起,因為在同一個保管空間內,同時滿足兩個或多個保管條件的成本是非常高的,是不實際的。
1.8作業手段不同的貨物不能混存。當在同一保管空間內,物體的體積和重量相差懸殊時,將嚴重影響該區域作業所配置的設備利用率,同時也增加了作業的復雜性和作業難度。
1.9滅火措施不同的貨物不能混存。當火方法不同的貨物放在一起,不僅會使安全隱患增加,也增加了火災控制和撲救的難度和危險性。
2、
區域規劃的方法
2.1按照倉儲的功能不同進行分區。各功能區的規劃和布局是否合理,將對倉庫作業的效率、質量、成本和贏利目標的實現產生很大的影響。一般使用面積的1/3被用作非倉儲功能。除非受條件所限將物流出入口規劃在一個區域。
2.1.1通道。通道暢通;物流入口和物流出口要掛牌;將通道和功能區域用油漆在地面規劃出來。分為主通道、副通道、檢查通道。需要路面平整和平直,減少轉彎和較差。
2.1.2辦公區。為了增加保管面積,倉儲辦公室盡可能設置在倉庫內的二樓,或規劃在入口處,便於溝通交流和快速反應;
2.1.3生活區。食堂、更衣室、衛生間、休息區。
2.1.4工具區。集中管理,便於維修、養護;規定消防設施存放的位置;車庫;變電室;油庫;維修間;
2.1.5保管區。保管區內功能的規劃。
2.1.5.1驗收區。接待供應商的區域。
2.1.5.2整貨區。主要的倉儲區域。
2.1.5.3散貨區。規模大的企業可以將拆包的整件貨單獨設置區域,貨位與整貨區相對應,便於分揀備貨管理。這一區域的規劃對高效作業和客戶服務起著關鍵性作用。
2.1.5.4備貨區。提前按定單備貨。
2.1.5.5復核區。對出入庫的最後把關,與客戶交接區域。
2.1.5.6退貨區。接受顧客退貨。
2.1.5.7廢品區。等待報廢核銷。
2.1.5.8次品區。有修復或退貨給供應商的可能。
2.2按照庫存(www.chinatpm.net)商品理化性質不同進行分區,確定存入同一庫房的物資品種理化性質相同,便於採取養護措施;如:金屬區、塑料區、紡織區、冷藏區、危險品區等。
2.3按照庫存商品使用方向不同進行分區,如專用品:中葯、西葯、保健品;
2.4 按照庫存商品供應商不同進行分區,便於項目管理。
3、《倉庫平面圖》,顯示倉庫內的通道和區域、門窗、樓梯、電梯的位置,顯示消防設施位置,顯示倉庫所在的地理位置,所處的外界周邊環境;
4、貨位規劃
4.1貨位擺放原則
4.1.1最接近物流出口原則。在規定固定貨位和機動貨位的基礎上,要求物料擺放在離物流出口最近的位置上。
4.1.2以庫存周轉率為排序的依據的原則。經常性的出入庫頻次高且出入量比較大的品種放在離物流出口最近的固定貨位上;當然,隨著產品的生命周期、季節等因素的變化,庫存周轉率也會變化,同時貨位也在重新排序。
4.1.3關聯原則。由於bom表或習慣,兩個或兩個以上相關聯的物料被經常同時使用,如果放在相鄰的位置,就可以縮短分揀人員的移動距離,提高工作效率。
4.1.4唯一原則。(合格的)同一物料要求集中保管在唯一貨位區域內,便於統一管理,避免多貨位提貨;當然,自動化立體倉庫不用嚴格遵守這個原則。
4.1.5系列原則。同一系列的物料,設置一個大的區域,如油品區、半軸區、軸承區、晨新(供應商)區、富奧區、標准件區、橡膠件區、易損件區等。
4.1.6隔離易混物料原則。外觀相近,用肉眼難以識別的物料,在標示清晰的基礎上,要間隔2個以上的貨位,防止混在一起,難以區分。
4.1.7批號管理原則。適用於食品、葯品、化妝品等對有效期比較敏感的商品,一個批號的商品必須單獨放在一個貨位上;通過先進先出,進行嚴格管理,同一批號的商品如果檢驗不合格或者早產不允許放行,要設立紅牌警示,避免混出工廠,產生質量事故;
4.1.8面對通道原則。即把商品的標示面對通道,不僅是把外面的一層面對通道,而且要把所有的商品標示都要面對通道,面對同一方向,使分揀人員能夠始終流暢地進行工作,不用中斷工作去確認標示。不圍不堵。
4.1.9合理搭配原則。要考慮物料的形狀大小,根據實際倉庫的條件,合理搭配空間;避免空間不足多貨位放貨,避免空間太大使用不充分。
4.1.10上輕下重原則。樓上或上層貨位擺放重量輕的物料,樓下或者下層貨位擺放重量大的物料,這樣可以減輕搬運強度,保證貨架、建築與人員的安全。
4.1.11化學品、易燃易爆危險品單獨區域存放原則。重點管理維護,避免影響其它物料的安全。
4.1.12目視化看板原則。繪制《貨位平面圖》,標明商品明確的貨位,即使是臨時人員,也能准確無誤的分揀出正確的商品。
4.1.13「五距」——頂距:距離樓頂或橫梁50厘米,燈距:防爆燈頭距離貨物50厘米,牆距:外牆50厘米,內牆30厘米,柱距:留10-20厘米,垛距:留10厘米。易燃物品還應留出防火距離。
5、貨位的存貨方式
5.1類型
5.1.1固定型。是一種利用信息系統實現將貨架進行分類、編號,並貼上貨架代碼,各貨架內存儲的貨物事先加以確定貨位的存貨方式。要注意設定每一個貨位的容量都應該大於在該貨位儲存貨物的最大庫存量,否則將會出現貨位不足,貨物不能及時入庫的現象;通過設置一定數量的周轉貨位來解決,及時調整到其他臨時貨位上。適用於非季節性貨物的管理,適用於固定的重點客戶和種類多性質差異大的庫存。具有準確性和便利性的特點。
5.1.2流動型。是一種不事先確定貨位的存貨方式,所有貨物按到貨順序擺放在空的貨架中。由於貨物和貨位是不斷變化的,當頻繁變更登陸管理信息系統時,出現差錯的機會就比較高。適用於出入庫頻繁、周轉量大、物流量變化劇烈的貨物,如一些季節性商品。
5.2貨位編碼管理
貨位唯一性:每一個貨位編碼。只能代表唯一的貨位;
編碼順序:庫位、區位、架位、層位、(格位);
系統檢索時,能跟蹤每一批貨物的來源、去向、批號、保質期等各個方面的特點。
貨位盤點:參看盤點方法。
5.3堆碼方式:
就地堆碼—大批量、單一品種的貨物;
貨架存放—小批量、多品種的貨物;
平台堆碼—當庫房凈空較高時,可搭建平台,提高空間利用率;
5.4基本要求:
5.4.1合理。是指性質、品種、規格、批次不同的貨物和不同客戶的貨物,應該分開堆放。取保先入先出。
5.4.2牢固。是指堆放穩定結識,不偏不斜。貨垛較高時,上部適當收小,防止倒垛。不穩定的貨物要使用繩索捆綁固定。
5.4.3定量。是指每一垛的數量保持一致,底數和層高一致。長寬高的數量最好是整數,便於過目成數。
5.4.4整齊。是指垛型整齊,標准化統一化管理,橫平豎直,不壓線,不出肚。
5.4.5節約。是指在規定允許的范圍內盡可能加高,節省貨位,提高倉容利用率;一次性作業,避免重復勞動;
5.4.6方便。是指堆碼方便出入庫、裝卸搬運、盤點作業。
6、規劃的「6不」改善法
6.1不讓等。使員工和設備閑置時間為零。通過正確的安排作業流程和作業量,使其連續工作。
6.2不讓碰。員工與物品的接觸機會為零。利用機械化和自動化的物流設備,減輕勞動強度。
6.3不讓動。縮短移動距離和次數。科學規劃,優化物品設備的位置,減少物品和人員的移動;或者物品移動人員不動。
6.4不讓想。操作簡便。按照專業化、簡單化和標准化的原則,分解作業活動和作業流程;大量應用計算機和自動化控制設備等現代化手段。
6.5不讓找。通過現場「5S」管理,使工具、物品、文件等放置的位置一目瞭然或通過簡單的查詢記錄馬上能夠找到。
6.6不讓寫。無紙化作業。應用條形碼、無線射頻等信息技術,使作業的記錄自動化。
7、公司倉庫規劃管理制度
第一條
庫位規劃
物料管理室應依成品繳出庫情況、包裝、方式等規劃所需庫位及其面積,以使庫位空間有效利用。
第二條
庫位配置
庫位配置原則應依下列規定:
1.配合倉庫內設備(例如油壓車、手推車、消防設施、通風設備、電源等)及所使用的儲運工具規劃運輸通道。
2.依銷售類別、產品類別分區存放,同類產品中計劃產品與訂制產品應分區存放,以利管理。
3.收發頻繁的成品應配置於進出便捷的庫位。
4.將各項成品依品名、規格、批號劃定庫位,標明於「庫位配置圖」上,並隨時顯示庫存動態。
第三條
堆放
物料管理室應會同質量管理室的質量管理人員,依成品包裝形態及質量要求設定成品堆放方式及堆積層數,以避免成品受擠壓而影響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