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dram存儲設備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dram存儲設備

發布時間: 2023-03-21 13:15:52

① ROM、RAM、DRAM、SRAM和FLASH的區別是什麼

1、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導體存儲器,ROM在系統停止供電的時候仍然可以保持數據,而RAM通常都是在掉電之後就丟失數據。

2、RAM分為兩手讓仔大類:SRAM和DRAM。

SRAM為靜態RAM(Static 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讀寫最快的存儲設備,但是它也非常昂貴,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級緩沖,二級緩沖。

DRAM為動態RAM(Dynamic RAM/DRAM),DRAM保留數據的時間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過它還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從價格上來說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計算機內存就是DRAM的。RAM價格相比ROM和FLASH要高。

3、LASH存儲器又稱快閃記憶體,它結合了ROM和RAM的長處,不僅具備電子可擦除可編程(EEPROM)的滑穗性能,還不會斷電丟失數據同時可以快速讀取數據(NVRAM的優勢),U盤和MP3里用的就是這種存儲器。

(1)dram存儲設備擴展閱讀:

存儲器的概念很廣,在集成電路中畢汪,一個沒有實物形式的具有存儲功能的電路也叫存儲器,如RAM、FIFO等;在系統中,具有實物形式的存儲設備也叫存儲器,如內存條、TF卡等。

計算機中全部信息,包括輸入的原始數據、計算機程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保存在存儲器中。它根據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有了存儲器,計算機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

計算機中的存儲器按用途存儲器可分為主存儲器(內存)和輔助存儲器(外存),也有分為外部存儲器和內部存儲器的分類方法。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等,能長期保存信息。內存指主板上的存儲部件,用來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數據和程序,但僅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關閉電源或斷電,數據會丟失。

參考資料:存儲器 網路

② FLASH存儲器DDR存儲器RAM存儲器SRAM存儲器DRAM存儲器有什麼區別各有什麼作用

Flash存儲器:

它屬於內存器件的一種,是一種非易失性( Non-Volatile )內存。快閃記憶體的物理特性與常見的內存有根本性的差異:目前各類 DDR 、 SDRAM 或者 RDRAM 都屬於揮發性內存,只要停止電流供應內存中的數據便無法保持,因此每次電腦開機都需要把數據重新載入內存;快閃記憶體在沒有電流供應的條件下也能夠長久地保持數據,其存儲特性相當於硬碟,這項特性正是快閃記憶體得以成為各類便攜型數字設備的存儲介質的基礎。

DDR存儲器:

DDR=Double Data Rate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嚴格的說DDR應該叫DDR SDRAM,人們習慣稱為DDR,其中,SDRAM 是Synchronous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即同步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而DDR SDRAM是Double Data Rate SDRAM的縮寫,是雙倍速率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的意思。DDR內存是在SDRAM內存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仍然沿用SDRAM生產體系,因此對於內存廠商而言,只需對製造普通SDRAM的設備稍加改進,即可實現DDR內存的生產,可有效的降低成本。

RAM存儲器:

存儲單元的內容可按需隨意取出或存入,且存取的速度與存儲單元的位置無關的存儲器。這種存儲器在斷電時將丟失其存儲內容,故主要用於存儲短時間使用的程序。 按照存儲單元的工作原理,隨機存儲器又分為靜態隨機存儲器(英文:Static RAM,SRAM)和動態隨機存儲器(英文Dynamic RAM,DRAM)。

SRAM存儲器:

是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靜態存儲器,和動態存儲器DRAM相對。由於SRAM工作原理是依靠晶體管組合來鎖住電平,並不需要進行刷新,只要不斷電,數據就不會丟失,因此稱為靜態RAM。

DRAM存儲器:

DRAM(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即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最為常見的系統內存。DRAM 只能將數據保持很短的時間。為了保持數據,DRAM使用電容存儲,所以必須隔一段時間刷新(refresh)一次,如果存儲單元沒有被刷新,存儲的信息就會丟失。 (關機就會丟失數據)

③ 簡述SRAM,DRAM型存儲器的工作原理

個人電腦的主要結構:
顯示器
主機板
CPU
(微處理器)
主要儲存器
(記憶體)
擴充卡
電源供應器
光碟機
次要儲存器
(硬碟)
鍵盤
滑鼠
盡管計算機技術自20世紀40年代第一台電子通用計算機誕生以來以來有了令人目眩的飛速發展,但是今天計算機仍然基本上採用的是存儲程序結構,即馮·諾伊曼結構。這個結構實現了實用化的通用計算機。
存儲程序結構間將一台計算機描述成四個主要部分:算術邏輯單元(ALU),控制電路,存儲器,以及輸入輸出設備(I/O)。這些部件通過一組一組的排線連接(特別地,當一組線被用於多種不同意圖的數據傳輸時又被稱為匯流排),並且由一個時鍾來驅動(當然某些其他事件也可能驅動控制電路)。
概念上講,一部計算機的存儲器可以被視為一組「細胞」單元。每一個「細胞」都有一個編號,稱為地址;又都可以存儲一個較小的定長信息。這個信息既可以是指令(告訴計算機去做什麼),也可以是數據(指令的處理對象)。原則上,每一個「細胞」都是可以存儲二者之任一的。
算術邏輯單元(ALU)可以被稱作計算機的大腦。它可以做兩類運算:第一類是算術運算,比如對兩個數字進行加減法。算術運算部件的功能在ALU中是十分有限的,事實上,一些ALU根本不支持電路級的乘法和除法運算(由是使用者只能通過編程進行乘除法運算)。第二類是比較運算,即給定兩個數,ALU對其進行比較以確定哪個更大一些。
輸入輸出系統是計算機從外部世界接收信息和向外部世界反饋運算結果的手段。對於一台標準的個人電腦,輸入設備主要有鍵盤和滑鼠,輸出設備則是顯示器,列印機以及其他許多後文將要討論的可連接到計算機上的I/O設備。
控制系統將以上計算機各部分聯系起來。它的功能是從存儲器和輸入輸出設備中讀取指令和數據,對指令進行解碼,並向ALU交付符合指令要求的正確輸入,告知ALU對這些數據做那些運算並將結果數據返回到何處。控制系統中一個重要組件就是一個用來保持跟蹤當前指令所在地址的計數器。通常這個計數器隨著指令的執行而累加,但有時如果指令指示進行跳轉則不依此規則。
20世紀80年代以來ALU和控制單元(二者合成中央處理器,CPU)逐漸被整合到一塊集成電路上,稱作微處理器。這類計算機的工作模式十分直觀:在一個時鍾周期內,計算機先從存儲器中獲取指令和數據,然後執行指令,存儲數據,再獲取下一條指令。這個過程被反復執行,直至得到一個終止指令。
由控制器解釋,運算器執行的指令集是一個精心定義的數目十分有限的簡單指令集合。一般可以分為四類:1)、數據移動(如:將一個數值從存儲單元A拷貝到存儲單元B)2)、數邏運算(如:計算存儲單元A與存儲單元B之和,結果返回存儲單元C)3)、條件驗證(如:如果存儲單元A內數值為100,則下一條指令地址為存儲單元F)4)、指令序列改易(如:下一條指令地址為存儲單元F)
指令如同數據一樣在計算機內部是以二進制來表示的。比如說,10110000就是一條Intel
x86系列微處理器的拷貝指令代碼。某一個計算機所支持的指令集就是該計算機的機器語言。因此,使用流行的機器語言將會使既成軟體在一台新計算機上運行得更加容易。所以對於那些機型商業化軟體開發的人來說,它們通常只會關注一種或幾種不同的機器語言。
更加強大的小型計算機,大型計算機和伺服器可能會與上述計算機有所不同。它們通常將任務分擔給不同的CPU來執行。今天,微處理器和多核個人電腦也在朝這個方向發展。
超級計算機通常有著與基本的存儲程序計算機顯著區別的體系結構。它們通常由者數以千計的CPU,不過這些設計似乎只對特定任務有用。在各種計算機中,還有一些微控制器採用令程序和數據分離的哈佛架構(Harvard
architecture)。

④ DRAM存儲器的中文含義是:_______

B、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內存是計算機運行的基礎。當與CPU結合使用時,可以運行指令集(程序)和存儲工作數據。隨機存取存儲器(RAM)是眾所周知的存儲器類型,因為它能夠以大致相同的時間延遲訪問存儲器中的任何位置。

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RAM)是一種特定類型的隨機存取存儲器,它允許以較低的成本獲得更高的密度。筆記本電腦和台式機中的內存模塊使用DRAM。

隨機存取存儲器是根據地址訪問數據,而不是順序的訪問數據。

隨機訪問存儲器,或稱隨機存取記憶體(RandomAccessMemory,簡稱RAM),是一種在計算機中用來暫時保存數據的元件。

它可以隨時讀寫,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式之臨時資料存儲媒介。它可以令電腦的容量提升,不同隨機存取記憶體也有不同的容量。

當電源關閉時RAM不能保留數據。如果需要保存數據,就必須把它們寫入一個長期的儲存設備中。所以叫隨機存取存儲器。


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是一種半導體存儲器,主要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電容內存儲電荷的多寡來代表一個二進制比特(bit)是1還是0。

由於在現實中晶體管會有漏電電流的現象,導致電容上所存儲的電荷數量並不足以正確的判別數據,而導致數據毀損。

因此對於DRAM來說,周期性地充電是一個無可避免的要件。由於這種需要定時刷新的特性,因此被稱為「動態」存儲器。相對來說,靜態存儲器(SRAM)只要存入數據後,縱使不刷新也不會丟失記憶。

⑤ ROM SRAM DRAM SDRAM DDR的區別

ROM是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的簡稱,是一種只能讀出事先所存數據的固態半導體存儲器,其特性是一旦儲存資料就無法再將之改變或刪除。通常用在不需經常變更資料的電子或電腦系統中,資料並不會因為電源關閉而消失。

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即隨機存喚譽消儲器,隨機是指數據不是線性依次存儲,而是自由指定地址進行數據讀寫,通俗來說就是可以以任何順序訪問,而不管前一次訪問的是哪一個位置。ROM在系統停止供電的時候仍然可以保持數據,而RAM通常都是在掉電之後就丟失數據, 典型的RAM就是計算機的內存 。

RAM又分兩大類,一種稱為 靜態RAM(Static RAM/SRAM) ,另一種稱為 動態RAM(Dynamic RAM/DRAM) 。

SRAM是一種具有靜止存取功能的內存,不需要刷新電路即能保存它內部存儲的數據,也就是說加電情況下,不需要刷新,數據不會丟失。SRAM速度非常快,是早期讀寫最快的存儲設備了,但是SRAM也有它的缺點,即它的集成度較低,相同容量的內存需要很大的體積,且功耗較大;同時它也非常昂貴,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 譬如CPU的一級緩存,二級緩存 。

DRAM 只能將數據保持很短的時間,為了保持數據,DRAM使用電容存儲,所以必須隔一段時間刷新(refresh)一次,如果存儲單元沒有被刷新,存儲的信息就會丟失(關機就會丟失數據);它的速度也比SRAM慢,不過它還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從價格上來說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 計算機內存就是DRAM的 。

SDRAM又是在DRAM的基礎上發展而來,同時也是屬於DRAM中的一種。SDRAM即Synchronous DRAM,同步動態隨機存儲器,同步是指 Memory工作需要同步時鍾,內部命令的發送與數據的傳輸都以它為和知基準;

DDR SDRAM又是在SDRAM的基礎上虛笑發展而來,這種改進型的DRAM和SDRAM是基本一樣的,不同之處在於它可以在一個時鍾讀寫兩次數據,這樣就使得數據傳輸速度加倍了。 這是目前電腦中用得最多的內存,而且它有著成本優勢 。

⑥ RAM ROM FLASH 和DRAM的區別

ROM和RAM指的都是半導體存儲器,ROM是Read
Only
Memory的縮寫,RAM是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ROM在系統停止供電的時候仍然可以保持數據,而RAM通常都是在掉電之後就丟失數據,典型的RAM就是計算機的內存。
FLASH存儲器又稱快閃記憶體,它結合了ROM和RAM的長處,不僅具備電子可擦出可編程(EEPROM)的性能,還不會斷電丟失數據同時可以快速讀取數據(NVRAM的優勢),U盤和MP3里用的就是這種存儲器。在過去的20年裡,嵌入式系統一直使用ROM(EPROM)作為它們的存儲設備,然而近年來Flash全面代替了ROM(EPROM)在嵌入式系統中的地位,用作存儲Bootloader以及操作系統或者程序代碼或者直接當硬碟使用(U盤)。
SRAM是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的縮寫,中文含義為靜態隨機訪問存儲器,它是一種類型的半導體存儲器。「靜態」是指只要不掉電,存儲在SRAM中的數據就不會丟失。這一點與動態RAM(DRAM)不同,DRAM需要進行周期性的刷新操作。
然後,我們不應將SRAM與只讀存儲器(ROM)和Flash
Memory相混淆,因為SRAM是一種易失性存儲器,它只有在電源保持連續供應的情況下才能夠保持數據。「隨機訪問」是指存儲器的內容可以以任何順序訪問,而不管前一次訪問的是哪一個位置。

⑦ DDR、RAM和DRAM都是指的內存,那麼它們三者有什麼聯系嗎怎麼會有這三種說法

ram是隨機存儲器。dram是動態隨機存儲器(這和前者沒什麼不同)或者直接隨機存儲器(直接是指和CPU某種程度上直聯)。ddr 是指雙通道的ram

隨機存取存儲器(英語:Random Access Memory,縮寫:RAM),也叫主存,是與CPU直接交換數據的內部存儲器。它可以隨時讀寫(刷新時除外),而且速度很快,通常作為操作系統或其他正在運行中的程序的臨時數據存儲介質。

RAM工作時可以隨時從任何一個指定的地址寫入(存入)或讀出(取出)信息。它與ROM的最大區別是數據的易失性,即一旦斷電所存儲的數據將隨之丟失。RAM在計算機和數字系統中用來暫時存儲程序、數據和中間結果。


存儲器是數字系統中用以存儲大量信息的設備或部件,是計算機和數字設備中的重要組成部分。存儲器可分為隨機存取存儲器(RAM)和只讀存儲器(ROM)兩大類。

隨機存取存儲器(RAM)既可向指定單元存入信息又可從指定單元讀出信息。任何RAM中存儲的信息在斷電後均會丟失,所以RAM是易失性存儲器。

ROM為只讀存儲器,除了固定存儲數據、表格、固化程序外,在組合邏輯電路中也有著廣泛用途。

⑧ ROM、RAM、DRAM、SRAM和FLASH的區別是什麼

1、價格不同

RAM價格相比ROM和FLASH要高。

RAM分為兩大類:SRAM和DRAM

SRAM為靜態RAM(Static RAM/SRAM),SRAM速度非常快,是目前讀寫最快的存儲設備,但是它也非常昂貴,所以只在要求很苛刻的地方使用,譬如CPU的一級緩沖,二級緩沖。

DRAM為動態RAM(Dynamic RAM/DRAM),DRAM保留數據的時間很短,速度也比SRAM慢,不過它還是比任何的ROM都要快,但從價格上來說DRAM相比SRAM要便宜很多,計算機內存就是DRAM的。

2、容量大小不用

RAM的容量是最小比ROM和FLASH容量相對較小,RAM的特點是可讀可寫,給存儲器斷電後,裡面存儲的數據會丟失。我們經常說的內存,比如計算機的內存,手機的內存,包括CPU里用的高速緩存,都屬於RAM這類存儲器。

ROM和FLASH容量比RAM的容量相對較大。一般定製一個ROM修改系統版本信息都在這裡面。(system)為系統所在目錄,相當於PC系統的Windows文件夾,(boot.img)是一個鏡像文件,就是所謂的內核核心,一般移植ROM的時候會用到。

3、掉電數據丟失狀況不同

ROM和FLASH掉電不會丟失數據。

但相對於ROM和FLASH的掉電不丟失數據相比,RAM掉電會造成數據丟失。

⑨ dram存儲器的中文含義是

dram存儲器的中文含義是動態隨機存取存儲器。

(Dynamic Random Access Memory,DRAM)是一種半導體存儲器,主要的作用原理是利用電容內存儲電荷的多寡來代表一個二進制比特(bit)是1還是0。與大部分的隨機存取存儲器(RAM)一樣,由於存在DRAM中的資料會在電力切斷以後很快消失,因此它屬於一種易失性存儲器(volatile memory)設備。

工作原理:

DRAM通常以一個電容和一個晶體管為一個單元排成二維矩陣,左圖所示是一個4×4的矩陣。基本的操作機制分為讀(Read)和寫(Write),讀的時候先讓Bitline(BL)先充電到操作電壓的一半,然後再把晶體管打開讓BL和電容產生電荷共享的現象,若內部存儲的值為1,則BL的電壓會被電荷共享抬高到高於操作電壓的一半。

反之,若內部存儲的值為0,則會把BL的電壓拉低到低於操作電壓的一半,得到了BL的電壓後,在經過放大器來判別出內部的值為0和1。寫的時候會把晶體管打開,若要寫1時則把BL電壓抬高到操作電壓使電容上存儲著操作電壓,若要寫0時則把BL降低到0伏特使電容內部沒有電荷。

⑩ 什麼是存儲器

存儲器(Memory)是現代信息技術中用於保存信息的記憶設備。其概念很廣,有很多層次,在數字系統中,只要能保存二進制數據的都可以是存儲器;在集成電路中,一個沒有實物形式的具有存儲功能的電路也叫存儲器,如RAM、FIFO等;在系統中,具有實物形式的存儲設備也叫存儲器,如內存條、TF卡等。計算機中全部信息,包括輸入的原始數據、計算機程序、中間運行結果和最終運行結果都保存在存儲器中。它根據控制器指定的位置存入和取出信息。有了存儲器,計算機才有記憶功能,才能保證正常工作。計算機中的存儲器按用途存儲器可分為主存儲器(內存)和輔助存儲器(外存),也有分為外部存儲器和內部存儲器的分類方法。外存通常是磁性介質或光碟等,能長期保存信息。內存指主板上的存儲部件,用來存放當前正在執行的數據和程序,但僅用於暫時存放程序和數據,關閉電源或斷電,數據會丟失。
存儲器的分類特點及其應用
在嵌入式系統中最常用的存儲器類型分為三類:
1.隨機存取的RAM;
2.只讀的ROM;
3.介於兩者之間的混合存儲器
1.隨機存儲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
RAM能夠隨時在任一地址讀出或寫入內容。 RAM的優點是讀/寫方便、使用靈活;
RAM的缺點是不能長期保存信息,一旦停電,所存信息就會丟失。 RAM用於二進制信息的臨時存儲或緩沖存儲
2.只讀存儲器(Read-Only Memory,ROM)
ROM中存儲的數據可以被任意讀取,斷電後,ROM中的數據仍保持不變,但不可以寫入數據。
ROM在嵌入式系統中非常有用,常常用來存放系統軟體(如ROM BIOS)、應用程序等不隨時間改變的代碼或數據。
ROM存儲器按發展順序可分為:掩膜ROM、可編程ROM(PROM)和可擦寫可編程ROM(EPROM)攔耐。
3. 混合存儲器
混合存儲器既可以隨意讀寫,又可以蘆族在斷電後保持設備中的數據不變。混合存儲設備可分為三種:
EEPROM NVRAM FLASH
(1)EEPROM
EEPROM是電可擦寫可編程存儲設備,與EPROM不同的是EEPROM是用電來實現數據的清除,而不是通過紫外線照射實現的。
EEPROM允許用戶以位元組為單位多次用電擦除和改寫內容,而且可以直接在機內進行,不需要專用設備,方便靈活,常用作對數據、參數等經常修改又有掉電保護要求的數據存儲器。
(2) NVRAM
NVRAM通常就是帶有後備電池的SRAM。當電源接通的時候,NVRAM就像任何其他SRAM一樣,但是當電源切斷的時候,NVRAM從電池中獲取足夠的電力以保持其中現存的內容。
NVRAM在嵌入式系統中使用十分普遍,它最大的缺點是價格昂貴,因此,它的應用被限制於存儲僅僅幾百位元組的系統關鍵信息。
(3)Flash
Flash(閃速存儲器,簡稱快閃記憶體)是不需要Vpp電壓信號的EEPROM,一個扇區的位元組可以在瞬間(與單時鍾周期比較是一個非常短的時間)擦除。
Flash比EEPROM優越的方面是,可以同時擦除許多位元組,節省了每次寫數據前擦除的時間,但一旦一個扇區被擦除,必須逐個位元組地寫進去,其寫入時間很長。
存儲器工作原理
這里只介紹動態存儲器(DRAM)的工作原理。

工作原理
動態存儲器每片只有一條輸入數據線,而地址引腳只有8條。為了形成64K地址,必須在系統地址匯流排和晶元地址引線之間專門設計一個地址形成電路。使系統地址匯流排信號能分時地加到8個地址的引腳上,藉助晶元內部的行鎖存器、列鎖存器和解碼電路選定晶元內的存儲單元,鎖存信號也靠著外部地址電路產生。
當要從DRAM晶元中讀出數據時,CPU首先將行地址加在A0-A7上,而後送出RAS鎖存信號,該信號的下降沿將地址鎖存在晶元內部。接著將列地址加到晶元的A0-A7上,再送CAS鎖存信號,也是在信號的陪衡弊下降沿將列地址鎖存在晶元內部。然後保持WE=1,則在CAS有效期間數據輸出並保持。
當需要把數據寫入晶元時,行列地址先後將RAS和CAS鎖存在晶元內部,然後,WE有效,加上要寫入的數據,則將該數據寫入選中的存貯單元。

存儲器晶元
由於電容不可能長期保持電荷不變,必須定時對動態存儲電路的各存儲單元執行重讀操作,以保持電荷穩定,這個過程稱為動態存儲器刷新。PC/XT機中DRAM的刷新是利用DMA實現的。首先應用可編程定時器8253的計數器1,每隔1⒌12μs產生一次DMA請求,該請求加在DMA控制器的0通道上。當DMA控制器0通道的請求得到響應時,DMA控制器送出到刷新地址信號,對動態存儲器執行讀操作,每讀一次刷新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