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四種形態和教育懲處相結合
法律分析:「四種形態」為:1、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2、黨紀輕處分肆孝盯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3、對嚴重違紀慎差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4、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我們要認真領會和貫徹落實中央精神,用最堅決的態度減少腐敗存量,用最果斷的措施遏制腐敗增量,始終做到態度不能變、決心不能減、尺度不能松。
法律依據:根據《中國共產黨黨章》第四十條規定:黨的紀律主要包括政治紀律、組織紀律、廉潔紀律、群眾紀律、工作紀律、生活紀律。堅持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執紀必嚴、違紀必究,抓早抓小、防微杜漸,按照錯誤性質和情節輕重,給以批評教育直至紀律處分。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處分、組織調整成為管黨治黨的重要手段,嚴重違紀、嚴重觸犯刑律的黨員必須開除黨籍。黨內嚴格禁止用違反黨章和國家法律裂和的手段對待黨員,嚴格禁止打擊報復和誣告陷害。違反這些規定的組織或個人必須受到黨的紀律和國家法律的追究。
②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和教育懲處相結合政策的理解
法律分析:「四種形態」: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極少數。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監察法》 第五條 國家監察工作嚴格遵照憲法和法律,以事實為根陸咐據陪悉敏,以法律為准繩;在適用法律上蘆枝一律平等,保障當事人的合法權益;權責對等,嚴格監督;懲戒與教育相結合,寬嚴相濟。
③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指的是什麼
「四種形態」為:
1、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2、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大多數。
3、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4、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
四種形態」是全面從嚴治黨的具體舉措,彰顯了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的理念,體現了我們黨「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一貫方針。
(3)四種形態和教育存儲擴展閱讀
「四種形態」提出後,紀檢監逗氏察機關堅持邊探索實踐、邊總結提煉,逐步規范「四種形態」的運用。
為客觀反映「四種形態」的實踐情虧指握況,中央紀委研究建立紀檢監察機關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統計指標體系,進一步推動和引導落實「四種形態」。
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圍繞把握運用「四種形態」出台實施辦法,不斷固化工作成果。天津、福建、江西、四川、雲南、新疆等26個省銷慶區市紀委,中央紀委駐中組部、教育部、體育總局、證監會等30家紀檢組,分別出台實踐「四種形態」的指導性意見以及有關實施辦法,為實踐「四種形態」提供製度保障。
④ 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和教育懲處相結合政策的理解
法律分析: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卜睜桐」早伍,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型坦數;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第七條黨內監督必須把紀律挺在前面,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經常開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黨紀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⑤ 談談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和教育懲處相結合的政策的理解
法律分析:根據我國法律規定,情況如下:
(一)反映不實,或者沒有證據證明存在問題的,予以了結澄清;
(二)問題輕微,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採取塌數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等方式處理;
(三)反映問題比較具體,但被反映人予以否認,或者說明存在明顯問題的,應當再次談話函詢或者進行初步核實。
法律依據:《中國共產黨紀律檢查機關監督執紀工作規則》第二十一條 談話函詢工作應當在談話結束或者收到函詢回復後30日內辦結,由承辦部門寫出情況報告和處置意見後報批。根據不同情形作出相應處理:
(一)反映不實,或者沒有證據譽衫嫌證明存在問題的,予以了結澄清;
(二)問題輕微,不需要追究黨紀責任的,採取談話提醒、批評教育、責令檢查、誡勉談話等方式處理;
(三)反映問題比慶手較具體,但被反映人予以否認,或者說明存在明顯問題的,應當再次談話函詢或者進行初步核實。
談話函詢材料應當存入個人廉政檔案。
⑥ 談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和教育懲處相結合政策的理解
法律分析:
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既是紀律審查的工作要求,更是紀律審查的工作目標。「四種形態」的每一種形態都是從嚴治黨的利器,都很好地詮釋了「嚴是愛、松是害」的道理。
法律依據:
《中國共產黨紀律處分條例》第五條: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經常開櫻亮掘展批評和自我批評、約談函詢,讓「紅紅臉、出出汗」成為常態;黨紀輕處分、組織調整成為違紀處理的大多數脊核;黨紀鍵橋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的成為少數;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成為極少數。
⑦ 監督執紀的"四種形態"是指什麼
「四種形態」為:
第一種:黨內關系要正常化,批評和自我批評要經常開展,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
第二種:黨紀輕處分和組織處理要成為彎行大多數。
第三種: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應當是少數。
第四種:而嚴重違紀涉嫌違法立案審查的只能是極少數。
(7)四種形態和教育存儲擴展閱讀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王岐山2015年9月24日至26日在福建調研並主持召開座談會,聽取黨員和群眾代表對修訂廉政准則和黨紀處分條例的意見建議。他強調,要在思想認識、責任擔當、方法措施上跟上中央要求,把紀律和規矩挺在前面,把握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嚴明的紀律推進全面從嚴治黨。
「四種形態」是方法論。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是認識對待違紀違規問題不同發展階段的方式方法,是當前執紀機關開展監督執紀問責應遵循的一般性原則。監督執紀「四種形態」揭示的原則符合違紀行為發展的一般規律。
違紀問題有一個發展演變的過程,開始出現違紀苗頭時,處於第一種形態的處置范疇;如果埋宏嘩沒有及時提醒教育,就有可能出現較為輕微的違紀行為,從而進入第二種形態;如果仍沒有及時發現處理,就有可能出現較為嚴重的違紀行為,也隨之進入第絕洞三種形態;對於已經出現嚴重違紀行為,還是沒有發現並給予重處分、作出重大職務調整,就很有可能出現違法犯罪行為,滑進犯罪深淵。
「四種形態」針對黨員幹部違紀行為的共性規律,解決了「量的積累」與「質的變化」的關系,描畫了從提醒式的批評教育到紀律處分、從違紀到違法的梯度軌跡,給出了由輕到重的因應之策。與此相應,「四種形態」所針對黨員的數量和規模,存在著依次遞減的關系。
「四種形態」針對治標和治本的雙重任務,解決了「抓早抓小」與「查大要案」的關系,治標有效才能治本有道。從紀律上嚴格起來,以輕處分和組織柔性處理,強化「不想腐」,既體現了懲又體現了治,既是治標之舉又是治本之計;以重處分、重大職務調整、立案審查等雷霆手段,堅決減少腐敗存量、遏制腐敗增量,強化「不敢腐」,是標本兼治的戰略抉擇。
「四種形態」是執紀理念。「四種形態」是一個相互聯系的有機整體,是一個對違紀行為逐級設防的過程。在「四種形態」中,從第一種形態到第四種形態,其行為性質和量紀程度在層層加重,後一種行為是前一種行為發展的必然結果,後一種形態是前一種形態有效發揮作用的重要保障。前一種形態的工作真正做到位了,就會有效減少後一種形態問題的發生。
參考資料:網路—四種形態人民網—深化對監督執紀「四種形態」的認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