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服務存儲 » 深科技被忽視的存儲晶元
擴展閱讀
webinf下怎麼引入js 2023-08-31 21:54:13
堡壘機怎麼打開web 2023-08-31 21:54:11

深科技被忽視的存儲晶元

發布時間: 2023-04-04 16:52:23

『壹』 深科技是晶元公司嗎

深科技不是晶元公司。深科技主要研究和生產硬碟磁頭產品、多功能電表產品、稅控產品等產品,主營業務為計算機硬體、通訊設備等。深科技製造晶元,但是深科技並不是晶元公司。

深科技的經營范圍:開發和生產計算機軟、硬體系統及其外部設備、通訊設備、電子儀器儀表及其零部件、元器件、接插件和原材料;金融計算機軟體模型的製作和設計、精密模具CAD/CAM技術、節能型自動化機電產品和智能自動化控制系統辦公自動化設備。

深科技主要在計算機、半導體、醫療器械、汽車電子、商業與工業產品的製造、自動化設備、物聯網系統的研發生產服務等領域研發、生產。深科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先進的通訊電子產品製造企業之一。

深科技的總部位於中國深圳,擁有深圳福田、深圳石岩、蘇州、惠州、東莞、成都、重慶、馬來西亞、泰國、菲律賓等十個研發製造基地。

深科技成立於1995年7月4日,上市日期為1994年2月2日。深科技,即深圳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原名為深圳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貳』 深科技和長城開發什麼關系 深科技由長城開發改名而來

深科技全稱為深圳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其實公司原名為長城開發,後來改名為深科技。

深圳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於1985年,是全球領先電子產品研發製造型企業。1994年,長城開發在深交所掛牌上市簡稱長城開發(現已更改為深科技),由長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控股,是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核心企業之一。

「長城開發」正是由深科技自2006年10月更名而來。長城開發介紹稱,當時更名主要是為發揮中電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原為「中國長城計算機集團公司)旗下上市公司在資本市場上的整體協同效應,有利於」長城品牌的宣傳和推廣。現長城科技已在香港聯交所私有化並退市,長城開發將直接變更為中國電子下屬二級企業,上述協同效應已弱化。

深科技致力於為全球客戶提供計算機與存儲、通訊與消費電子、半導體、醫療器械、汽車電子、商業與工業產品的製造服務和計量系統及工業物聯網系統的研發生產服務。

深科技還具有高端存儲晶元(DRAM、NAND FLASH)從晶元封測到模組、成品生產的完整產業鏈,自主封測技術達國際先進水平,已實現動態存儲顆粒DDR4、 DDR3的批量生產,每月封裝測試產量達5000萬顆以上。

此外深科技是國內唯一一家在歐洲大批量部署智能電表,並參與歐洲多個大型AMI項目的公司,自2002年起,已為全球33個國家、80多家能源公司提供逾6700萬只智能計量產品。同時,也是中國先進的通訊電子產品製造企業之一,為全球多家一線品牌提供製造服務,是行業領軍品牌商的核心合作夥伴。

目前對於深科技一些人也習慣叫做長城開發,而早在2006年的時候曾改名長城開發,後來在2015年又改回了深科技並一直沿用至今。

『叄』 有人在沛頓科技(深圳)做過嗎那裡的普工待遇怎樣

待遇挺好的,不過不好進的,純看運氣,沒什麼標准,考試很簡單,要面試,面試問的很詳細,不管他們廠是要多少人,都不會一次性招完,就算他只招十個人,這一回來了十個人來面試,也會刷下去一半,明天再繼續招。

進去了,會有各種培訓,各種考試,算下來十次左右,下生產線要有老員工帶習,沒有的話,犯錯誤是你自己的,那些領導不會聽你解釋的,每個人要做十幾個工序,新員工不犯錯誤是不可能的,試用期三個月不會讓你過的,要看運氣遇到好領導!

工資方面:一般的公司普通的話就在3500~4000元,都是靠加班加的,當然也有一些高一點的,但是對身體有害。

公司簡介:

深圳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深科技 )是全球領先的EMS企業,為全球客戶提供製造、供應鏈、物流等全產業鏈服務。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證券代碼:000021),是央企、世界500強企業中國電子信息產業集團的核心企業之一。


深科技成立於1985年,注冊資本14億元人民幣。公司總部位於中國深圳,擁有30餘年豐富的產品生產製造經驗,擁有1.5萬平米10000級到100級的凈化車間,150多條SMT生產線,覆蓋包括深圳福田、深圳石岩、蘇州、東莞、惠州、成都、馬來西亞、泰國等八個研發製造基地。同時公司在美國、英國、荷蘭、印度、新加坡、香港等十多個國家或地區設有分支機構或擁有研發團隊,現有員工超過33000人。


深科技致力於提供硬碟零部件、固態存儲、通訊及消費電子、商業與工業類產品、醫療器械等各類電子產品的製造服務和計量系統、金融電子支付、自動化設備等產品以及觸摸屏、蓋板玻璃等零部件產品的研發生產。建立了集合技術研發、工藝設計、生產控制、采購管理、物流支持等不同服務模塊的完整EMS服務鏈,為全球客戶提供高端電子產品研發及製造服務。2010年-2015年,公司連續在MMI全球EMS行業排名中位於前十名。


作為MMI全球排名前十的EMS企業,深科技掌握硬碟盤基片的核心製造技術,磁頭產量佔全球10%,深圳彩田園區是深圳政府授予的特色存儲產業園,擁有國內唯一完整的磁記錄產業鏈;中國最大的通訊電子產品製造企業之一,為全球多家一線品牌提供技術製造服務,年產智能手機5000萬台;中國最大的智能電表及控制系統出口企業,累積出口高端智能電表到歐洲、南亞和東南亞等地3000萬台;中國最大的半導體存儲模組製造企業,年產3000萬片;中國最先進的DRAM/flash封裝測試企業,月產能4500萬顆。


深科技是國家高新技術企業,擁有中國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認可的專業實驗室,具備優秀的可靠性、材料分析、先進機械、熱模擬、表面貼裝(SMT)、以及靜電防護等工程技術能力,被認定為廣東省工程技術中心和深圳市公共技術平台。

『肆』 深科技是國企還是私企

國企。
深科技是國企,而且是央企。圳長城開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為全球客戶提供技術研發、工藝設計、生產控制、采購管理、物流支持等全產業鏈服務。1994年在深交所上市,是中國電子核心企業之一,是中國500強、深圳市工業百強企業。 深科技成立於1985年,擁有30多年豐富的產品生產製造經驗,1.5萬平方米10000級到100級的凈化車間,150多條SMT生產線。
拓展資料
深科技成立於1985年,經過三十六年的發展,是全球領先的電子產品製造服務(EMS)專業提供商,在電子產品製造領域擁有逾三十年的技術沉澱和工程製造經驗積累。公司旗下子公司沛頓科技,於2000年初就進入存儲半導體封測行業,全資子公司沛頓科技專注於存儲晶元的封裝測試,擁有行業最領先的封裝測試生產線及十七年量產經驗,自主封測技術水平與國際先進水平同步,具備多層堆疊封裝技術,公司作為目前國內唯一具有從集成電路高端DRAM / Flash晶圓封裝測試到模組成品生產完整產業鏈的企業,公司可提供從晶元封測、SMT製造、IC組裝到晶元銷售的一站式服務,從封裝晶圓到完成內存成品小於7天,在行業內位於領先水平。
國企單位:
在不同的國家、不同的體制和不同的歷史時期,世界各國對國企的定義有很大的差別,按照控制權和經營目標來定義我國的國企,即政府能對其行使有效的直接或間接控制權(要合法地行使控制權,首先表現在所有權上)、具有商業或非商業目標的企業都可以定義為國企,包括國有控股股份制企業。就是通常所說的國有企業,即國企。

『伍』 存儲半導體上市公司

存儲半導體上市公司有華天科技公司、深科技公司。
1、華天科技:項目總投資80億元,分三期建設,主要進行存儲器、MEMS、人工智慧等集成電路產品的封裝測試。
2、深科技:深科技致力於提供計算機與存儲、通訊與消費電子、半導體、醫療器械、汽車電子、商業與工業產品的製造服務和自動化設備、計量系統及物聯網系統的研發生產服務。
拓展資料:
按功能的不同,半導體存儲器可分為隨機存儲器(RAM)、只讀存儲器(ROM)和串列存儲器三大類。
1、隨機存儲器
對於任意一個地址,以相同速度高速地、隨機地讀出和寫入數據的存儲器(寫入速度和讀出速度可以不同)。存儲單元的內部結構一般是組成二維方矩陣形式,即一位一個地址的形式(如64k×1位)。但有時也有編排成便於多位輸出的形式(如8k×8位)。隨機存儲器主要用於組成計算機主存儲器等要求快速存儲的系統。
2、只讀存儲器
用來存儲長期固定的數據或信息,如各種函數表、字元和固定程序等。其單元只有一個二極體或三極體。一般規定,當器件接通時為「1」,斷開時為「0」,反之亦可。若在設計只讀存儲器掩模版時,就將數據編寫在掩模版圖形中,光刻時便轉移到硅晶元上。這樣制備成的稱為掩模只讀存儲器。這種存儲器裝成整機後,用戶只能讀取已存入的數據,而不能再編寫數據。其優點是適合於大量生產。但是,整機在調試階段,往往需要修改只讀存儲器的內容,比較費時、費事,很不靈活(見半導體只讀存儲器)。
3、串列存儲器
它的單元排列成一維結構,猶如磁帶。首尾部分的讀取時間相隔很長,因為要按順序通過整條磁帶。半導體串列存儲器中單元也是一維排列,數據按每列順序讀取,如移位寄存器和電荷耦合存儲器等。

『陸』 車規級mcu晶元龍頭上市公司是什麼

如下:

士蘭微(600460):生產的MCU晶元廣泛應用於光伏逆變器、工業變頻器、電動車、紡織機械等諸多領域,是如今國內掌握核心科技的行業領賣鬧頭羊,銷售額大幅上漲。

兆易創新(603986):國內快閃記憶體晶元巨孫鬧頭,全球NORFlash的市佔率達6%,2011年就開始布局MCU晶元,是目前中國最大的MCU晶元製造企業。

因全球晶元的短缺,營收大幅上漲,產品性能和價格在業內極具競爭力,生產32位的通用MCU晶元有望吃到這波MCU國產化的紅利,研發水平業內領先,簽約客戶已超兩萬家。

公司MCU業務的爆發實現了凈利潤的暴漲,2019年再次推出新型的risc-V內核MCU,2020年又開始車規級MCU生產,是MCU晶元龍頭。

芯海科技(688595):多年來專注高性能MCU產品的研發,提供物聯網問題的解決方案,在行業深耕多年對MCU技術有著豐富經驗,產品在智慧家居、微控制器和工業測控領域有諸多應用,同美的、小米、中興、海爾等主流品牌建立合作關系,還是鴻蒙生態的戰略夥伴。

投入的研發費業內領先,擁有數百項專利,32位MCU開始量產,車用MCU的布局,賽道空間廣闊,極具核心競爭力,未來可期。

北京君正(300223):生產的MCU晶元應用在汽車照明和觸控領域,一季度業績翻倍,新產品競爭力強,MCU生產線正快速擴張。

國民技術(300077):MCU晶元的主流品牌,同寧德時代、華為和大疆等一系列大客戶簽約,目前正研發M7內核的最新產品,通信、安全領域雙向拓展。

中穎電子(300327):中國工控晶元最大的供應商,從事MCU設計,通過家電使用的MCU晶元打開市場規模,並逐漸發展到家電主控、物聯網、電機控制等各品類工業應用,中國MCU晶元最大的供應廠商,利潤高復合增長,是優質的MCU龍頭。

四維圖新(002405):公司從事高精確度的地圖設計,提出了「晶元+數字地圖+物聯網+大數據+自動駕駛」的戰略格局,目前MCU晶元的業務營收佔比12.3%。

樂鑫科技(688018):在MCU通訊晶元領域技術先進,中凱罩掌握了前沿的研發科技,產品應用在智慧家居、支付終端、工業控制等眾多領域,市佔率位於全球首位。

景嘉微(300474):斥資13億發展高性能圖形晶元和電子晶元的研製。

深科技(000021):子公司提供DRAM和Flash晶元的終端業務,是中國存儲晶元行業的強有力競爭者。

『柒』 三星搞出3nm晶元,我們7nm晶元試產成功,卡脖子即將解決

全球晶元大戰,不斷燃起戰火,真是奪人眼球,舉世矚目,最近,三星就突然宣布,自己搞出來了3nm晶元,這個消息,猶如晴空中的一個驚雷,三星正是以此,來震懾自己的老對手台積電和英特爾。

俗話說:兵不厭詐。激烈的市場競爭,讓各大公司,絞盡腦汁,想盡一切辦法,來打壓競爭對手。

那三星說的,自己已搞出來了3nm晶元,到底是真是假呢?

首先說,這個事,是真的。就在最近的國際固態電路大會上,三星亮出來了全球首款3nm的SRAM存儲晶元。

這個晶元,的確厲害,容量高達256GB,性能提升30%,功耗降低50%,計劃明年量產。

三星這么做,就是一直在精準卡位台積電,終於搞出來了3nm晶元,以此碾壓台積電。

其實,我們都知道,這個台灣的晶元製造企業,台積電,的確是晶元製造領域的「一哥」,那向來是一家獨大,特別是在全球最先進的5nm晶元上,更是橫掃天下,打遍天下無對手。華為的麒麟9000晶元,絕大多數,都是台積電生產的,這家公司,的確牛。

那半導體領域的另一大巨頭,三星呢,一直就不服氣,在台積電的屁股後面,拚命努力,窮追不舍。這就形成了世界高端晶元領域的競爭格局。

你看,晶元製造,如今已經是一個非常成熟的領域了,大家分工明確,相互依存,從上游的各種材料設備,到中游的設計與製造,再到下游的封測,各個環節,有條不紊,形成了各大產業鏈。

比如說,華為,那在晶元設計的領域,全球首屈一指,技術非常厲害,所以,才不斷的推出了自己的各種高端晶元。

縱觀全球的半導體領域,有的公司擅長設計,比如華為。有的公司擅長製造,台積電,就是在晶元製造上,有絕對的領先優勢。

但是,三星和英特爾,這兩個巨頭,卻與眾不同,這兩個公司,不僅能設計,還能製造,同時也能封測,集三大技術於一身,可以說是,萬事不求人,自己都搞定。

其實,華為吃虧就在自己設計能力極強,但缺乏製造能力,一直在讓台積電給自己代工。結果,被卡了脖子以後,晶元就徹底被斷供。

曾經,世界的晶元市場,就是被三星和英特爾,這兩大巨頭所佔領,這哥倆,那是你爭我奪,輪流坐莊,依次成為世界第一,別人呢,只有看的份,誰也打不過他倆。

而這個時候的台積電,也是非常弱小,因為出道晚,所以,沒多大競爭力,英特爾公司呢,就把自己的一些低端訂單,分給台積電做。

雖然起步晚、底子薄,但台積電的野心可不小, 創始人 張忠謀,卻一心想著如何去逆襲,從而,擠進世界最強的晶元公司行列。

這個24歲,這畢業於麻省理工學院碩士的張忠謀,非常的聰明,他認准,只要解決一個定位問題,聚集所有兵力,集中優勢打殲滅戰,就可以一招致勝。

於是,張忠謀就決定,我台積電,只做晶元製造,別的啥也不做,你像晶元的設計,台積電絕不進入,你先設計好了,方案拿給我就ok,我保證把晶元給你做得特棒。

一招鮮,吃遍天!

就這一招,讓台積電,一下子,脫穎而出了,它的晶元製造能力,成為了世界最強,張忠謀,也被譽為了「晶元大王」、台灣「半導體教父」,他還成為了台灣機械科學院院士。

想當初,那是在2010年,iPhone4剛發布,

蘋果就讓三星代工晶元,可是,三星手機,越做越大,竟然和蘋果,在市場競爭中,成了一對死敵。

就在這個節骨眼,台積電殺了出來,一舉拿下了蘋果的晶元代工業務,同時,又積極地和高通、華為合作,那營業額,就像火箭一樣,嗖嗖的,直線上升,不僅如此,台積電的晶元製造工藝,也大幅提升,當做到10nm晶元時,一舉超過三星,成為了全球最強的晶元製造公司。

科技 無止境,隨著時代的進步,在10nm晶元之後,又發展到了7nm,這個時候,英特爾的技術就不行了,直接止步於7nm這條線了。而如今,已發展到了5nm,你像華為的最新款手機,都是用的5nm晶元。

而在全世界,只有台積電和三星,能夠做出5nm晶元,但是三星的良品率,對比台積電,低了不少,一直被大家所指責。

所以,你看,蘋果和華為的5nm晶元,都交給台積電來做,基本不考慮三星,除非台積電真是趕不出來了,才會去找三星代工。

雖然,英特爾公司,止步於7nm這條線了,但是,很多設備對晶元的要求,7nm就足夠了,只有高端的智能手機,才需要5nm晶元。

所以,從公司的營收上看,英特爾和三星,依然占據著全球晶元市場的最大份額。

根據Gartner發布的2020年,半導體廠商的營收預測,英特爾去年營收,同比增長3.7%,能突破700億美元;三星去年營收,同比增長7.7%,能實現560億美元。他們哥倆,繼續稱霸全球。

而台積電呢,2020年全年營收,同比增長25%,約474億美元。凈利潤同比增長了50%,約183.3億美元。

從這個數據,我們可以看出,雖然台積電的全年營收,比英特爾和三星少,但營收增速,卻比英特爾和三星多了好幾倍,英特爾是3.7%,三星是7.7%,台積電卻是25%,這么一看,台積電超越英特爾和三星,那是指日可待。

另外,從目前的公司市值,更是顯示出,台積電的後生可畏。

你看,英特爾目前的市值是2556億美元,而台積電則高達6135億美元,相當於2.4個英特爾,台積電一舉成為了全球市值最大的半導體公司。

台積電的創始人,「晶元大王」張忠謀,擔任了紐約證券交易所的顧問和斯坦福大學的顧問,真可謂是名利雙收啊。

那在這種情況下,三星會就此認輸嗎?答案是:絕對不會。

雖然在高端晶元的市場大戰中,不論技術、還是規模,三星都已經被台積電打敗,但三星一直在努力,尋找反敗為勝的機會。

因為現在的市場,晶元需求量太大,甚至出現了求大於供的局面。

你像去年,當蘋果把晶元,交給台積電,代工時,由於要的晶元數量太大,蘋果一家公司,就占據了台積電5nm晶元25%的產能,這給台積電忙的,日夜趕工,滿負荷運轉啊。

一旦當台積電,做不出來的時候,蘋果就會考慮,找三星代工,雖然三星做得不如台積電好,那沒辦法,台積電的產能也是有極限的。目前,高通的5nm晶元,就是找三星代工的。

所以,三星完全有機會,戰勝台積電。雖然去年,三星在5nm晶元上,輸給了台積電,但如今,三星率先搞出來了,全球首款3nm的SRAM存儲晶元。

因為,早在2019年,三星就啟動了「半導體2030計劃」。

這個計劃的核心內容是,三星要在10年之內,成為全球最大的半導體公司,超過台積電。

但對於台積電,當前是一家獨大,以最先進的5nm晶元,橫掃天下的局面,三星是奮起直追,所以,搞出來了全球首款3nm晶元。

但是,三星的這個3nm晶元,是SRAM存儲晶元,主要是在手機里用,負責手機里的數據存儲。而台積電的晶元,擅長於中央處理器,負責全方位的性能輸出,工藝技術那是更高一籌。

而且目前,台積電計劃在明年,主打3nm晶元,蘋果已經完成了首批訂貨,當2022年,台積電量產3nm晶元時,將率先用在蘋果的手機等設備之上。

看著半導體領域的巨頭們,這場驚心動魄的晶元大戰,作為一個中國人,最關心的,還是我們自己的晶元製造。

因為製造晶元,那是投資非常巨大、見效卻又緩慢的事情,所以,我們過去,一直習慣於買買買,我需要晶元了,直接花錢就ok了。

根據數據統計,僅2018年,中國晶元的進口總量,就高達3120億美元,佔了全球市場規模的近60%,進口額已經超過了石油,位居國內進口商品的第一位。

可現在,當出現了被卡脖子的狀況時,一下子,喚醒了國人,那就是,在關鍵的晶元 科技 領域,我們得有自己的生產製造能力啊,你看,華為被制裁的多厲害,你有錢,也沒用,我不賣給你,你就傻眼。

好在當前,我們清楚地看到了這一點,開始加大了我們的晶元製造能力。

國家也出台了政策,明確表示,要在2025年,把晶元的自給率,從2019年的30%,提升到70%,以應對不斷惡化的外部環境。

就在去年的7月份,我們國家還出台重磅政策,鼓勵晶元行業的快速發展,就是在未來1到2年,對晶元的設計、製造、封裝等各個環節,企業均可減免所得稅,最高的,直接免稅10年。

通過我們的共同努力,舉全國之力,把高端晶元搞出來,徹底的突破封鎖。

被卡了脖子的華為,更是痛定思痛,在想盡一切辦法,來解決晶元短缺的問題。

可網上,卻有人這樣噴:晶元這種高 科技 的東西,只有國外才能製造出來,華為,你就在夢里搞吧!

這么講話,真是讓人氣憤。如今,一個好消息傳來,真是讓國人振奮,我們的7nm晶元,在中芯國際,試產成功了。

就在去年的時候,中芯國際的14nm製程工藝,就達到了量產的水準。如今,中芯國際,仍然沒有EUV光刻機,那是怎麼實現7nm的突破呢?

我們都知道,EUV光刻機,那是你有錢,也買不著的。

而中芯國際,通過不斷的技術研發,利用深紫外光DUV光刻機,在多重曝光,和特殊的工藝處理之後,就能達到生產7nm晶元的水準,這一重大突破,真讓我們高興,目前,中芯國際,准備在今年的4月份,嘗試風險生產。

如今,我們不僅在7nm晶元上,實現了突破5nm晶元,也在研發當中,一些相關的技術,正在部署,就差將來,能買到EUV光刻機了。

如果,中芯國際,在沒有EUV光刻機的情況下,也能量產7nm的晶元,那就會成為,全球第3家,掌握10nm以下工藝技術的晶元製造企業,將來,只要ASML阿斯麥,一鬆口,賣給我們一台EUV光刻機,我們就能和台積電,一決高低。

7nm在中芯國際,已經取得重大突破,5nm,還遠嗎?一旦卡脖子的問題,得到了解決,未來在全球的高端晶元競爭當中,必將有我們的一席之地!對此,你怎麼看?

『捌』 深科技做華為晶元嗎

深科技是我國存儲晶元封測的領先企業,也是華為電子設備的供應商

『玖』 深科技才是國與國之間未來競爭的致勝點




贍養人類

獨特的概念



科技 是高掛枝頭的鮮亮果實,滋養人類,無人不知。而深旦陸 科技 則是深藏地下的清遲磨盤虯樹根,本盛末榮,知者甚少。



深 科技 (Deep Science,深層科學技術)具有雙重涵義,既是商業的,也是科學的。



投資公司Prove(x)的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斯瓦蒂·查圖爾韋迪(Swati Chaturvedi)於2014年創造了這一術語。根據她的定義,深技術是指「建立在科學發現或有意義的工程創新基礎上的公司」,也尋求使世界變得更美好。從科學的角度上來看,介於應用 科技 和基礎 科技 之間,是一類比基礎 科技 更加現實和實用的 科技 ,對科學、經濟發展和 社會 進步產生巨大推動作用的集合,通常包括——


新型材料、人工智慧、生物技術、區塊鏈、無人機和機器人、光子學和電子學以及量子計算等領域。





當幾乎所有的創業項目都披上 科技 公司的外衣時,只要我們仔細觀察就可以發現問題所在。 大部分所謂 科技 公司都是建立在商業模式創新上,或者是利用現有技術應用到商業模式。


以Uber為例——

優步建立在「共享經濟」的概念之上,這是一種商業模式創新。或者我們熟悉的螞蟻金服,企圖利用互聯網技術上市,但仍從事傳統的金融服務。


而深 科技 公司則是建立在有形的科學發現或工程創新之上的。他們正在努力解決真正影響周圍世界的重大問題。 例如,

一種新的醫療設備或技術,用於癌症的治療;

一種數據分析技術,以幫助農民種植更多的食物;

或者是一種清潔能源解決方案,試圖減少人類對氣候變化的影響。



分析腦神經細胞, 探索 人腦奧秘




深 科技 公司承諾使用大數據,人工智慧或深度學習等技術在廣泛領域中提供解決方案,其方法比媒體報道的 科技 公司所採用的科學方法更為科學。 他們不是近年來增長最快的 科技 公司(例如Facebook或Spotify),也不是基於創新的業務模型(例如Airbnb或Uber)。相反,他們通過有意義的科學或技術發展來解決問題。



深 科技 的三大特點



在商業領域,深 科技 具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這些技術可以產生巨大的影響,需要很長 時間 才能應用於市場,同時需要大量的 資金 來開發和規模化。



1-巨大的影響


基於深技術的創新可以產生巨大的經濟價值,但其最終影響遠遠超出了商業領域,更大的影響在於可以改變人類的日常生活。


2-漫長的研發


深 科技 需要時間從基礎科學轉向可用於實際使用案例, 這個時間比基於商業模式創新的 科技 公司要長得多。

從項目立項到技術驗證再到技術設計最後到生產,往往需要五至十年甚至更長的時間,再加上深 科技 項目往往是開拓性的,監管的壓力導致研發答斗時間進一步延長。與之相比,開發移動應用程序之類的 科技 公司平均開發時間僅為數月。


3-艱巨的資金


深層 科技 公司的資金需求很大,但深 科技 領域往往因為其復雜性而難以找到初始資金。

基本上,即使來自投資者(特別是早期投資者,如天使投資)也 往往難以理解深 科技 公司得創業潛力 ,因為很難找到一個在某一特定主題上如此特別有能力的投資者,能夠真正理解創業公司提供的創新技術。

另一個是市場風險。 許多深 科技 公司都在早期研究階段尋求資金,遠未將產品甚至原型交到潛在客戶手中,這意味著深 科技 投資者幾乎沒有任何 KPI可以評估其牽引力和市場潛力。




播種未來



一些深 科技 公司也許你早有耳聞,比如戰勝柯潔等一眾人類圍棋高手的Alpha Go,它的創造者DeepMind就是一家根植於神經網路領域的深 科技 公司。

更多深 科技 名聲不顯,但專注的項目卻離我們並不遙遠,更是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 例如


Gel-e Life Sciences 公司,這家公司希望利用生物材料技術生產出更加快速安全的止血材料。

Aromyx 公司,專注於氣味的採集與分享,未來將在農業和食品領域大有作為。

Lilium Aviation 公司,正在研發如同科幻作品一樣可以垂直起飛的日常交通工具。

Luminance 公司目標將人工智慧技術應用到法律領域。



剛剛在上面提到的4家公司



深 科技 回答了人類如何到達未來,而僅此一點已經足夠的深刻。


為了實現這些目標,我們將不得不投資於生命科學、計算機、新能源等等……這就是為什麼投資深技術很重要的原因——

因為沒有這些技術,人類就無法前進。


我們 不會 通過投資 健康 穿戴應用程序來治癒癌症。我們 也不會 通過投資互聯網公司或移動應用來種植更多食物,提高能源效率或進行更有效的手術。


除了改變世界的目標之外,深技術公司還是一個有吸引力的投資機會。


Propel(x)堅持認為:「深厚的技術投資仍然會帶來風險,有時面臨更長的流動性之路, 但它們的低估值可以帶來可觀的回報。」


根據Wavestone的一項調查,在歐洲,自2015年以來,風險投資(VC)對深 科技 的投資增長速度比B2C 科技 初創企業世界快3倍。Atomico顯示,2017年,深 科技 在600宗交易中投資佔了35億美元。



prople(x)是一家專注於深 科技 的VC平台


開枝散葉



其實,積極進取和有遠見的科學家和企業家一直都在。

越來越多的科學家成功創業後,同時成為創業家,而部分創業家則轉化成為天使投資人,支持新的 科技 創業者, 形成了「科學家—創業者—天使投資人—新的科學家」的「人才循環」模式。


這其中非常重要的改變是,有技術的人(know how)能夠獲得技術能力、資金和其他關鍵資源,將他們的夢想帶入實驗室,帶入市場,這才真正促進了深 科技 的蓬勃發展。這包括——


1-新平台技術的興起


其實,過去幾十年的創新主要得益於一些強大的平台技術(硅晶元、台式計算機、互聯網和移動技術)。

這些技術在許多行業產生了廣泛的應用。當下,強大的新平台技術正在持續涌現,為未來幾十年的創新鋪平了道路。

比如在 軟體(機器學習)、硬體(量子計算)和生物學(基因測序和CRISPR-Cas9,它們正在重創生物技術)等等領域 ,這不僅使它們的潛力倍增,也創造了推動新工業革命的勢頭。



2-創新成本的降低


隨著新平台技術的興起,創新成本大幅度降低。

今天的創新者擁有豐富的技術能力。電子計算機的價格低廉且功能強大,雲服務能夠提供更強大的計算資源,可省去前期的大額技術支出。

同樣,軟體也是開源的,並且作為一種服務廣泛提供:計算機輔助設計製造和 3D 列印徹底改變了原型設計;在生物技術領域,DNA測序和合成已成為標准服務。



3-創新需求的增多


今天的創新比以往更加分散和多樣化。 更多的初創公司正在尋求更多的應用途徑,例如人工智慧,可以應用於區塊鏈,生物技術,新型材料開發,無人機,新能源等諸多領域。


4-可用資本的增長


在創新創業的文化氛圍下,風險投資並不缺乏。

根據Crunchbase的數據,2018年第三季度全球風險交易價值接近1000億美元,比2017年增長40%以上。在此期間,成交量也增長了40%,接近10,000輪。初創公司實現新的科學和商業成功水平的能力鼓勵投資者向小型公司注入數千億美元。


5-政府的支持


世界各國政府在新技術研發支持提供了更多的支持。

根據《經濟學人》編制的數據,過去20年,為了和歐美國家競爭,中國在研發方面的購買力平價支出增長了約400%,每年超過4000億美元。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數據顯示,美國研發總支出相當於GDP的2.7%,其次是中國2.1%,歐盟2.0%。


6-自身的魅力





營造生態



深 科技 不像種植小麥,播種耕耘即有收獲。 更像珍貴的野生菌,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中,等待其壯大。



深 科技 的發展,也需要 創新生態環境。


商業生態系統並不新鮮,但深 科技 在新興領域運作,其生態系統正在萌芽,尚未穩定下來。


深 科技 生態系統是高度動態的——玩家來來去去,他們創造了一種新的關系,這種關系並不總是正式的,由合同定義的,或者由設置決定的。


例如,與早期初創公司相比,商業化階段的成熟初創公司需要較少的技術、IP 和監管專業知識,以及更多的知名度和進入市場的機會。各類合作夥伴的吸引力也發生了變化,因為初創公司會隨著時間而轉向不同的利益相關者,以便獲得所需的資源。


深 科技 生態中的協作較少依賴於中央協調者,而更多地依賴於參與者之間的多層面互動。 即使生態系統在中心有一個強大的參與者(通常是將其他各方聚集在一起的參與者),也很少有實體完全控制。其角色更多的是磁鐵的作用,而不是管理合夥人的角色。每個合作夥伴都可以影響整體的方向,參與者之間的聯盟也可以在關鍵戰略問題上改變權力平衡。


此外,區別於傳統的商業生態,深 科技 生態中流動的能量不僅僅只是貨幣。 知識、數據、技能、專業知識、聯系人和市場准入也是連接生態系統參與者的能量。 這意味著傳統的財務措施,如收入和利潤,並不總是評估已實現的價值的最佳手段。深 科技 生態系統通常涉及建立在非傳統、間接或非金融聯系(例如涉及數據或服務)的關系之上,這些聯系推動公司、初創公司、投資者和其他公司開發新的協作和薪酬模式。生態系統參與者同時以各種能量進行交換。


最後,深 科技 生態系統的最終結局和前進道路高度不確定。 任何特定的想法,啟動-或新興的技術-可能或可能不會成功。傳統的自上而下戰略和研發項目管理技術需要通過旨在管理不確定性的方法來加強。 不同的管理方法可以激發、培養和增加預期結果的可能性,但它們無法設計。在這樣的環境下,公司和投資者不應該以單一的"賭注"或"賭注"來思考。他們需要參與並培育整個生態系統,並尋找成功的初創公司或技術從中脫穎而出。





倫敦,就成功培育出了這樣的一片沃土。


報告顯示,2020年英國深 科技 行業吸引投資金額在全球排名第三,雖然僅為美國吸引投資額的十分之一,但增速高達17.37%,位居全球第一。


雖然2020年一直籠罩在疫情和脫歐的陰影之下,但英國 科技 行業逆流而上,交出了一份亮眼的成績單,並進一步鞏固了其作為歐洲第一 科技 中心的地位。2020年,英國脫穎而出的深 科技 初創企業有:能源 科技 公司Octopus Energy;電動 汽車 製造商Arrival;物聯網公司Connexin;聚變能研究公司Tokamak Energy;自動駕駛初創企業FiveAl(劍橋);植物肉公司The Meatless Farm Company(利茲)。




過去15年,英國數字經濟中的工作崗位增加了近50%, 科技 工作在勞動力市場中所佔的比重越來越大,而2020年的居家辦公也預示著未來幾十年可能衍生出怎樣的工作模式。總的來看,深 科技 對英國經濟的貢獻正在增加。

一個新的深度技術生態系統正在形成,

要不就加入其中,要不就被拋棄。




『拾』 什麼是"eMMC"

eMMC介紹x0dx0aeMMC(Embedded MultiMediaCard) 為MMC協會所訂立的內嵌式存儲器標准規格。。它的一個明顯優勢是在封裝中集成了一個控制器,提供標准介面並管理快閃記憶體,使得設計含世廠商就能專注於產品開發的其它部分,並縮短向市場推出產品的時間。這些特點對於希望通過縮小光刻尺寸和降低成信消本的NAND供應商來說,具有同樣的重要性滑老知。x0dx0ax0dx0aeMMC架構x0dx0aeMMC 結構由一個嵌入式存儲解決方案組成,帶有MMC (多媒體卡)介面、快閃記憶體設備及主控制器—— 所有都在一個小型的BGA 封裝。介面速度高達每秒52MB,eMMC具有快速、可升級的性能。同時其介面電壓可以是1.8v 或者是3.3v。x0dx0ax0dx0aeMMC特點x0dx0aeMMC目前是最當紅的便攜移動產品解決方案,目的在於簡化終端產品存儲器的設計。由於NAND Flash晶元的不同廠牌包括三星、東芝(Toshiba)或海力士(Hynix)、鎂光(Micron)等,當設計廠商在導入時,都需要根據每家公司的產品和技術特性來重新設計,過去並沒有1個技術能夠通用所有廠牌的NAND Flash晶元。 x0dx0ax0dx0aeMMC的設計概念,就是為了簡化內存儲器的使用,將NAND Flash晶元和控制晶元設計成1顆MCP晶元,手機客戶只需要采購eMMC晶元,放進新手機中,不需處理其它繁復的NAND Flash兼容性和管理問題,最大優點是縮短新產品的上市周期和研發成本,加速產品的推陳出新速度。x0dx0ax0dx0aeMMC應用行業x0dx0aeMMC現在的目標應用是對存儲容量有較高要求的工業級及消費類電子產品。今年已大量生產的一些熱門產品,如Palm Pre、Amazon Kindle II和Flip MinoHD,便採用了eMMC。x0dx0ax0dx0aSmartcom品牌隸屬於置富存儲科技(深圳)有限公司旗下,其主要產品包括SSD固態硬碟、SD卡、CF卡、DOM電子硬碟等,廣泛應用於軍工、通訊、網路安全、工業控制、鐵路及各種應用領域。x0dx0aSmartcom擁有強大的自主研發實力和高素質的專業團隊,從核心控制晶元到整體電子盤皆為品牌自行研發、設計和生產製造,並能根據不同應用及客戶需求,提供各式各樣的客制化設計服務,在機構、安全數據保護機制、接頭與認證標准等部分可根據不同需要進行客制化設計,優質的產品服務和關鍵技術的掌握為品牌迅速贏得口碑和市場份額,並深獲國際大廠的認可和肯定,和多家知名廠商簽署了友好合作協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