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華中科技大學的計算機系統與存儲方向的實力,你覺得怎麼樣呢
中國人民大學的金融瞎褲專業是學校最王牌的專業之一,錄取位次基本理科都在全省前三百名,文科全省前100名,華中科技大學的計算機也是該校最王牌的專業之一,即使最好的計算機卓越計劃實驗班全省錄取位次在900名左右。你既然在人大和華科之間選擇,肯定不會是文科生,如果你的高考成績可以報人大金融,那浙大、中科大、南京大學的計算機專業你也能報,北航的計算機也不比華科差,就業形勢比華科好。
現在新高考志願填報是志願+學校,你如果填報順序為人大金融,華科計算機,如果你的分足帆旅夠高,肯定人大金融錄取你,如果你先華科計算機後人大金融,即使你的分足夠高,人大金融也錄不了你。
❷ 尋找宇宙第一縷曙光,華為HPC存儲為地球擦亮眼睛
愛因斯坦曾經說過「宇宙中最不可理解的事情,就是宇宙是可以被理解的。」人們尚不足以理解宇宙,但人們卻一直以來都嘗試觀測宇宙。也許每個人都曾仰望星空,好奇宇宙到底有多大,引力波、暗物質、黑洞都是怎麼回事兒。天文讓我們意識到人類的渺小,好奇心又讓人類不斷 探索 宇宙。可以說天文望遠鏡是地球的眼睛,關於它,你是否也有很多問號?
一問: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是?
答:不是哈勃望遠鏡
在絕大多數人們的印象中,能叫出名字的天文望遠鏡一定是哈勃望遠鏡了。哈勃望遠鏡的全稱是哈勃空間望遠鏡(Hubble Space Telescope),是以美國天文學家愛德溫·哈勃為名,於1990年4月24日成功發射,位於地球的大氣層之上的光學望遠鏡。
而人類有史以來建造的最大射電天文望遠鏡,則是平方公里陣列射電望遠鏡(Square kilometer Array, SKA)。於2011年由全球超過10個國家共同出資建造、運行、維護和管理的一部國際大科學裝置,將是人類有史計劃建造的世界最大綜合孔徑射電望遠鏡,將開啟人類認識宇宙的新紀元。
作為全球最大科學合作計劃,SKA始終致力於回答宇宙的一些最基本問題,如宇宙的第一縷曙光、宇宙的結構形成、宇宙中的生命起源等。碰蠢對這些問題的研究必將開辟人類認識宇宙的新紀元。中國作為SKA成員國之一,致力於尋找「宇宙第一縷曙光」,揭開宇宙從黑暗走向光明這一壯觀的 歷史 畫卷。
二問:SKA牛在哪?
答:不但能打,還不單打獨斗
SKA橫跨三大洲,台址位於澳大利亞、南非及南部非洲8個國家的無線電寧靜區域,由分布在3000km范圍內的約2500面15m口徑碟形天線(高頻)、250km范圍內的250個直徑約耐旁60m的緻密孔徑陣列(中頻)以及130萬個對數周期天線組成的稀疏孔徑陣列(低頻)組成,其等效接收面積達平方公里級,頻率覆蓋范圍為50MHz 20GHz,核心處的半徑在5km左右。與現有地面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陣列EVLA相比,SKA的靈敏度提高了50倍,巡天速度提高了10000~200000倍
以往的天文望遠鏡往往是單打獨斗或僅形成局部網路,受地域限制都只能觀測星空的很小一部分,許多重要天文事件可能因此未被發現。而將世界各地的天文望遠鏡連成網路後,可以更加全面地觀測整個星空,減少「魚兒漏網」的幾率。此外,在某一重大天文事件發生時,也可通過寬廣的觀測網路來抵消地球自轉的影響,利用各地望遠鏡持續不斷地觀測。
三問:SKA還有什麼超出想像?
答:將產生天文學有史以來最大的數據流
SKA將產生天文學有史以來最大的數據流。一旦投入運行,僅在SKA的第一階段,生成的數據將達到約760PB!(1PB約105萬GB)
SKA能否取得里程碑式的重大科研成果,取決於SKA 科學數據處理能力和科學分析研究水平。承擔SKA最終的科學處理、面笑畝陪對科學家用戶、直接產生科學成果的工作將由 SKA 區域中心完成。中國SKA區域中心將作為國際上幾個大型區域數據中心之一,一方面承擔一定份額的SKA數據處理和存儲的國際義務,另一方面重點為中國乃至亞洲區域科學用戶提供必要的計算和數據存儲資源以及技術支持。
中國SKA區域中心原型機研製任務,由上海天文台負責完成。其中存儲系統的構建,是至關重要的一環。SKA巨大的數據量,高性能計算集群,分布在全球的SKA科學用戶,對區域中心的存儲系統提出了極高的要求,包括極致(I/O)高帶寬低時延;動態擴容、模塊化設計,保護投資;極致可靠,對數據缺失零容忍。
滿足SKA的存儲需要具備四種能力
首先,SKA需要處理多任務高度並發的應用 。以SKA第一階段全規模工作流實驗為例,整個實驗模擬宇宙再電離6小時觀測,多任務高度並發,數據峰值速度達到400Gb/s。需要構建高性能存儲系統,提升最大並發用戶數。
其次,需要大幅提升IO性能, 支撐SKA的天文大數據處理。以SKA的特徵星體檢索任務為例,天文學家人工分析模式下需要169天,超強算力升騰集群服務將時間縮短為10秒。為了匹配高性能計算集群,縮短數據訪問時間,需要構建低時延、高帶寬的存儲系統。
第三,海量天文數據的深度分析、存檔發布、科學研究、技術研發,面臨可擴展性、經濟成本可承受、穩定性和靈活適應性等多方面的挑戰 ,需要可以平滑擴容的存儲系統,降低TCO和提升存儲系統利用率。
第四,SKA區域中心,將吸引SKA國際夥伴和其他成員圍繞SKA進行科學研究和交流。 其數據重要性不言而喻,任何天文數據的缺失都會對最後的科研結果產生影響,失之毫釐謬以千里。這需要高可靠性的存儲系統,來保障SKA區域中心的全天候可訪問的能力。
四問:地球之眼誰來擦亮?
答:華為HPC存儲舍我其誰
為解決當前SKA天文數據處理過程中的問題,上海天文台攜手 華為OceanStor海量存儲 ,打造了高性能、高可靠、平滑擴容的數據分析處理平台。基於華為OceanStor海量存儲,上海天文台建成「 世界上首台SKA區域中心原型機 」,入選2019年中國天文十大 科技 進展,滿足SKA數據中心未來10~30年數據發展需求,在即將籌建的SKA區域中心全球網路中發揮引領性作用。
華為OceanStor海量存儲,採用DHT(Distributed Hash Table)演算法結合對高性能硬體(全NVMe SSD配置時)快速兼容,最大並發用戶數由400增加至1000,成功支撐迄今最大規模的SKA工作流程測試。
創新分層讀緩存機制,縮短數據訪問時間,對於常見的4K數據讀寫,平均時延保持在1ms左右;對於內部組網,採用大吞吐、低時延的InfiniBand交換機,內部數據交換帶寬由10Gb/s擴展至128Gb/s,縮短數據訪問時間,大幅提升IO性能,支撐天文大數據處理。
採用Scale-out架構設計,可以進行動態靈活擴容。增加存儲節點和存儲設備,在不影響原有業務的情況下,容量和性能兩個維度進行擴展。降低TCO和提升存儲系統利用率,應對SKA區域中心未來10~30年數據發展需求。
採用創新EC演算法,為SKA提供數據可靠保障。重構能力也能提升到傳統存儲的10倍,1小時重構2TB。
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射電天文科學與技術室副主任&SKA課題組組長安濤表示:
我們需要重點解決海量數據的高效能的匯集海量數據的處理以及協同功能。華為OceanStor系統具有 高效能,高穩定性和大規模擴展能力 ,非常適合SKA數據處理和數據存儲能夠支持SKA項目的數據處理需求。我們期待在未來與華為公司能夠有更深入的合作,進一步的驗證和拓展華為OceanStor分布式存儲的能力,共同 探索 一條面向未來SKA EB量級海量存儲的解決方案。
❸ 國內的分布式存儲公司有哪些
杉岩數據,專注軟體定義存儲,目前,杉岩數據軟體定義存儲系列產品主要為統一存儲平台(SandStoneUSP)、海量對象存儲(SandStoneMOS)、超融合一體機(SandStoneHyperCube),已經在政府、企業、醫療、教育、金融和運營商等多個行業近百家用戶中成功部署。杉岩數據與Intel、Mellanox和三星等基礎架構技術領導廠商均有緊密的研發合作關系,在產品創新、用戶體驗、性能及可靠性等方面將不斷提升和優化,力爭成為中國領先的軟體定義存儲領導廠商。
❹ 宏杉存儲mach5000配置
MS5000G2與MS7000G2:宏杉科技新一代高端存儲陣列產品,採用PCIE與低延遲乙太網交換雙平面,性能比上一代產品提升2倍,均支持32Gb FC、10Gb、25Gb乙太網技術,MS7000G2同時支持100Gb乙太網。
❺ 國內的分布式存儲公司有哪些
瑞馳憑借自主可控、成熟、穩定的大數據及雲計算產品,提供豐富、完善、應需而變的全套解決方案。vCluster分布式存儲系列採用先進的分布式架構,將一個任務分給多個存儲節點並行處理,大大提高了存儲效率。我的答案能否幫你解決問題,如果能希望能採納下
❻ 紫晶存儲的ZL系列光存儲系統有哪些優勢
紫晶存儲的光存儲它現在在數據的保存壽命,安全性以及怒號方面具有一些相對的優勢,還是挺不錯的。
在第八屆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在深圳會展中心舉辦時,吸引全國乃至世界范圍超過十萬名觀眾到現場參觀以及超過50家企業及專業團體組團參展,專業觀眾超過60000人。如此盛大的展會中,當然也少不了展現中國力量的紫晶存儲。
紫晶存儲成立於2010年,是國內領先的光存儲高科技企業,公司面向大數據時代推進數據智能冷熱分層存儲管理,沿著光存儲「介質-設備-軟體-解決方案」的發展路徑,形成全產業鏈的競爭優勢,成為大數據存儲解決方案和產品提供商。
在當下數據呈指數級增長的同時,也呈現出了分層的特徵。根據訪問的頻率,從高到低可分為熱數據、溫數據、冷數據。紫晶存儲發現,隨著時間推移,80%以上都會變為冷數據。基於此,紫晶存儲的研究人員提出了數據冷熱智能分層的存儲理念,並推出光存儲介質為核心的磁光電融合存儲系統和多款產品。
展會中,紫晶存儲重點展出型號為ZL2520、ZL6120的兩款產品。ZL系列光存儲產品是紫晶開發的第二代光存儲產品,較上一代產品相比大幅度提高了存儲密度和數據傳輸速度。系統採用轉籠設計,ZL6120單台可達到6120碟的超大容量,該系列另一款型號產品ZL12240,單台可實現12240碟光碟裝載量,處於業界領先水平。產品可應用於金融行業、醫療行業、數據中心數據長期存儲,政府災備等多個領域。
ZL系列產品線完整,支持從小規模開始,擴展到PB級海量存儲,滿足各種規模數據中心需求。磁光電一體化存儲,利用高速介質承接數據,永固性介質做數據長期保存,安全可靠,可實現50年以上保存年限,數據不被篡改。產品採用RRC、ECC等多重校驗機制,保證數據不丟失;採用標準的UDF編碼格式,在系統層保證每張光碟的數據獨立有效,只要光碟介質沒有被損壞,數據依然可以被恢復。
支持主流操作系統,提供標准Restful介面,支持標准NFS/CIFS協議,無縫集成,能和多種業界方案集成,實現數據分層存儲、數據歸檔、數據備份、數據容災。
新財網對文中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准確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讀者應詳細了解所有相關投資風險,並請自行承擔全部責任。本文內容版權歸新財網投稿作者所有!
❼ 中國科大將光存儲時間提升至1小時,這對你有何觸動
我認為這項研究具有重要作用。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的研究團隊,最近已經將光存儲時間增加到1小時,極大地刷新了德國團隊在2013年創造的1分鍾光存儲世界紀錄,這其實也是實現量子USB快閃記憶體驅動器的重要一步,根據我的了解,量子U盤現在廣泛用於全球衛星量子通信,超長基線干擾天文測量系統和其他領域,該成果將光存儲時間從數分鍾延長到數小時,並且滿足了量子U盤對光存儲壽命指示器的基本要求。
一、可以清潔能源因為長時間保存光實際上是一種新的能量存儲和利用方式,所以還可以使人類更有效地利用太陽能, 地球上的光和熱主要來自太陽,但是太陽始終都是無私的,因為他會一直散發出光和熱,所以大部分都浪費在宇宙中,所以我們為了有效利用太陽能,根據科學家不可靠推測,通過在夏天捕獲太陽多餘的光和熱並在冬天釋放太陽。
關於以上的問題,今天就分析到這里,有其他想法可在下方評論。
❽ 華為存儲系列產品有哪些
華為OceanStor 磁碟存儲系列:
華為OceanStor S2200T
華為OceanStor S2600T
華為OceanStor S5500T
華為OceanStor S5600T
華為OceanStor S5800T
華為OceanStor S6800T
華為OceanStor HVS85T
華為OceanStor HVS88T
華為大數據雲存儲系列:
華為OceanStor CloudStor CSE
華為OceanStor CloudStor CSS
華為面向企業高性能存儲:
華為OceanStor Dorado2100
華為OceanStor Dorado5100
以上差不多是華為存儲全線產品,目前誠愷科技均有最新價格。
❾ 分布式存儲排名前十名有哪些
一、 Ceph
Ceph最早起源於Sage就讀博士期間的工作、成果於2004年發表,並隨後貢獻給開源社區。經過多年的發展之後,已得到眾多雲計算和存儲廠商的支持,成為應用最廣泛的開源分布式存儲平台。
二、 GFS
GFS是google的分布式文件存儲系統,是專為存儲海量搜索數據而設計的,2003年提出,是閉源的分布式文件系統。適用於大量的順序讀取和順序追加,如大文件的讀寫。注重大文件的持續穩定帶寬,而不是單次讀寫的延遲。
三、 HDFS
HDFS(Hadoop Distributed File System),是一個適合運行在通用硬體(commodity hardware)上的分布式文件系統,是Hadoop的核心子項目,是基於流數據模式訪問和處理超大文件的需求而開發的。該系統仿效了谷歌文件系統(GFS),是GFS的一個簡化和開源版本。
❿ 浩祥科普 | 什麼是B端互聯網的新存儲體系
什麼是B端互聯網的新存儲體系?
(1)是信息基建(包括伺服器、IDC和存儲等);
(2)是網路安全,包括等保2.0帶來的態勢感知等新方向;
(3)互聯網流量端和SaaS雲化軟體;
站在這個時點上,B端互聯網的產業趨勢從根基部分來說顯著區別於C端互聯網的計算體系。
為何要建設新存儲體系?
因為傳統存儲技術,難以解決B端互聯網大數據痛點,傳統存儲技術受到容量,性能和架構限制不具備擴展性和兼容性。當然,雲計算巨頭們也有在考慮冷數據存儲問題,推出的產品有同質化趨勢。
具IDC預測2025年我國數據達48.6ZB(18年至25年復合增速超過30%),其中超過80%為非結構(文檔、圖片、數據),存儲容量與數量成為巨大挑戰!
傳統存儲通過縱向拓展(只增加容量),性能與容量成反比,無法解決海量增長的非結構數據存儲管理問題。
新形態、新應用、新價值
企業將迎來系性能數據時代
2019年,各 各業的數字化轉型進程不斷加速,受政府的戰略推動,中國數字化轉型IT 出將 次超過 數字化轉型IT 出,占 達到51%。IDC預測,到2020年,全球將有 少55%的組織成為「數字化的堅定者」,部署數字平台的組織數量將增加 倍,達到60%。到2022年,由數字拉動的經濟產值將佔全球GDP的60%, 中國數字經濟產值占 將超過全球平均 平,達到65%。
隨著數字化進程的加速以及智能化 標的推進,企業產 的數據將持續增 ,數據呈海量、多元發展趨勢;多雲和雲-邊-端等部署環境更加復雜,2020年全球 於雲基礎架構的硬體 出將超過傳統數據中 基礎構 出,占 達到52.9% ;在應 層 ,企業對數據的實時性和可靠性的要求越來越 ,根據IDC預測,2020年中國全快閃記憶體陣列市場將同 增 52.3%,達到7.6億美元,分布式存儲系統也將在2019年取得61.0%的同 增 ,並在未來五年(2020-2024年)保持23.2%的年復合增 率;企業也將更加重視數據價值的挖掘,以提供優質的產品和服務。2020年,新數據時代已經來臨。
企業的需求和挑戰進 步驅動了數據時代的發展,在新數據時代下,企業的IT轉型將更加緊迫,IT供應商需要為各 業的轉型提供助 。IDC通過分析數據在 融、交通、電信、能源、製造、醫療等代表性 業的發展現狀和痛點,發現新數據時代下企業主要在數據海量增 ,數據實時和可靠性以及數據整合及管理三 臨挑戰。
數據海量增 - 在數字化轉型的推動下,企業每年產 的數據量將繼續保持 速增 ,這將對存儲設備供應商帶來巨 挑戰,但同時也提供了發展機遇。通過IDC調研發現,存儲介質和存儲設備供應商在2018年為全球增加了超過700EB的數據存儲容量,創造了超過880億美元的收 。預計2018-2023年,全球存儲裝機容量將以18.4%的年復合增 率增 ,2023年的存儲裝機容量將達到11.7ZB,其中企業級存儲裝機容量將達到25.1%的年復合增 率,與2018年相 增幅超過3倍,遠 於個 存儲容量5.9%的年復合增 率。
從全球存儲介質來看,預計增 最快的存儲介質是固態硬碟(SSD),未來五年的其年復合增 率將達到44.0%,遠 於整體存儲裝機容量18.4%的年復合增 率。在中國,從企業級外置存儲市場來看,全快閃記憶體陣列得益於其較 的市場價值,從2015年 2018年市場出貨價值快速增加, 2018年迎來增 峰值,總市場規模達到5億美元。鑒於更多的技術升級,如 持端到端的NVMe,IDC認為2019年全快閃記憶體陣列仍會保持較 增 ,2019年第 季度預測顯 ,中國全快閃記憶體存儲陣列市場將實現52.3%的同 增 ,達到7.6億美元。
從全球存儲設備類型來看,2017年,企業級存儲系統已經取代PC和平板電腦,成為總體容量最 的存儲設備;預計2019年,企業級存儲系統的裝機容量同 增 率達32.9%,遠超總存儲裝機容量17.1%的同 增 率;2021年,企業級存儲系統的裝機容量將占 半左右的全球存儲裝機容量;到2023年該 例將繼續增 ,預計將達到56.2%。此外,預計到2023年,視頻採集存儲占 將達到10%左右,並有望在2023年之後超過PC和平板電腦,成為僅次於企業級存儲的的第 存儲市場。在中國,已被市場 泛接受的分布式存儲系統,在未來五年將保持23.2%的年復合增 率。
數據的可靠性和實時性- 未來 論是企業還是個 都對數據產 了更 的依賴。數據作為未來企業最重要的核 資產之 ,保證數據存儲的可靠性成為 種必要,尤其在諸如 融、電信、醫療等與 關系密切的 業。為了實現數據存儲的安全可靠,未來存儲設備的容災和冗餘機制必不可少,避免因 然災害、設備損壞等意外引發的數據丟失是企業數字化轉型的重要訴求。同時,隨著互聯 、物聯 以及 智能等技術在各 業的不斷滲透,企業對於數據實時性的需求 益增加。IDC預測,到2023年,實時數據將佔全球數據圈24.5%的份額。許多 業場景,例如 融的 險評估、交通的 動駕駛、運營商的智能 絡等,都需要依賴快速實時的數據採集、存儲和分析得以實現。同時,應 對延遲的要求也越來越嚴苛,部分應 甚 要求亞毫秒級的延遲。在新數據時代,IT供應商需要提供更優化的 絡、接 和存儲介質,以確保IT基礎架構的響應速度能夠滿 未來數據實時性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