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U盤的存儲原理是什麼
U盤的存儲原理是:計算機把二進制數字信號轉為復合二進制數字信號(加入分配、核對、堆棧等指令)讀寫到USB晶元適配介面,通過晶元處理信號分配給EPROM2存儲晶元的相應地址存儲二進制數據,實現數據的存儲。
EPROM2數據存儲器,其控制原理是電壓控制柵晶體管的電壓高低值(高低電位),柵晶體管的結電容可長時間保存電壓值,也就是為什麼USB斷電後能保存數據的原因。
(1)循環存儲優盤擴展閱讀
U盤最大的優點就是:小巧便於攜帶、存儲容量大、價格便宜、性能可靠。U盤體積很小,僅大拇指般大小,重量極輕,一般在15克左右,特別適合隨身攜帶,我們可以把它掛在胸前、吊在鑰匙串上、甚至放進錢包里。
一般的U盤容量有2G、4G、8G、16G、32G、64G(1GB已沒有了,因為容量過小),除此之外還有128G、256G、512G、1T等。價格上以最常見的8GB為例,20-40元左右就能買到,16G的50元左右。快閃記憶體檔中無任何機械式裝置,抗震性能極強。另外,快閃記憶體檔還具有防潮防磁、耐高低溫等特性,安全可靠性很好。
快閃記憶體檔幾乎不會讓水或灰塵滲入,也不會被刮傷,而這些在舊式的攜帶式存儲設備(例如光碟、軟碟片)等是嚴重的問題。
而快閃記憶體檔所使用的固態存儲設計讓它們能夠抵抗無意間的外力撞擊。這些優點使得快閃記憶體檔非常適合用來從某地把個人數據或是工作文件攜帶到另一地,例如從家中到學校或是辦公室,或是一般來說需要攜帶到並訪問個人數據的各種地點。由於USB在現今的個人電腦中幾乎無所不在,因而到處都可以使用快閃記憶體檔。不過,小尺寸的快閃記憶體檔也讓它們常常被放錯地方、忘掉或遺失。
快閃記憶體檔雖然小,但相對來說卻有很大的存儲容量。早期快閃記憶體檔容量較小,僅可存儲16-32M文件,即便是這樣,也相當於當時通用的可擦寫移動存儲介質軟盤容量的10-20倍。隨著科技的發展,U盤容量也依摩爾定律飛速猛增。
到2012年為止,4G容量U盤已基本處於淘汰的邊緣,主流U盤容量發展為8-16G,相當於2-4張DVD光碟的容量。最大容量則已達到1T,相當於240餘張DVD光碟的容量。
快閃記憶體檔使用USB大量存儲設備的類別,這表示大多數現代的操作系統都可以在不需要另外安裝驅動程序的情況下讀取及寫入快閃記憶體檔。
快閃記憶體檔在操作系統裡面顯示成區塊式的邏輯單元,隱藏內部快閃記憶體所需的復雜細節。操作系統可以使用任何文件系統或是區塊定址的方式。也可以製作啟動U盤來引導計算機。
與其它的快閃記憶體設備相同,快閃記憶體檔在總讀取與寫入次數上也有限制。中階的快閃記憶體檔在正常使用狀況下可以讀取與寫入數十萬次,但當快閃記憶體檔變舊時,寫入的動作會更耗費時間。當我們用快閃記憶體檔來運行應用程序或操作系統時,便不能不考慮這點。
有些程序開發者特別針對這個特性以及容量的限制,為快閃記憶體檔撰寫了特別版本的操作系統(例如Linux)或是應用程序(例如Mozilla
Firefox)。它們通常對使用空間做優化,並且將暫存檔存儲在電腦的主存中,而不是快閃記憶體檔里。
許多快閃記憶體檔支持寫入保護的機制。這種在外殼上的開關可以防止電腦寫入或修改磁碟上的數據。寫入保護可以防止電腦病毒文件寫入快閃記憶體檔,以防止該病毒的傳播。沒有防寫功能的快閃記憶體檔,則成了多種病毒隨自動運行等功能傳播的途徑。
快閃記憶體檔比起機械式的磁碟來說更能容忍外力的撞擊,但仍然可能因為嚴重的物理損壞而故障或遺失數據。在組裝電腦中,錯誤的USB連接埠接線也可能損壞快閃記憶體檔的電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