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3PAR是什麼
3Par
一家全球領先的公用存儲廠商,其先進技術包括基於多租戶集群存儲架構的「共用存儲」系統,這種架構用於以服務的形式為虛擬化數據中心和雲計算交付軟硬體的平台。 對於國內存儲市場來說,3PAR 是不折不扣的後來者。也是個相對陌生的存儲產品,以至於其競爭對手的人員甚至都不知道這家公司已經殺入中國市場。 3PAR在1999年成立,幾個創始人主要出自Sun,前身叫作3PARdata ,2008年上市。要知道在存儲技術領域競爭還是比較激烈的,EMC/HDS等控制著高端存儲的主要市場,3PAR能突破技術壁壘並最後成功上市,沒兩把刷子那是絕對做不到的。 解析3PAR InSpire 硬體結構 3PAR 背板採用全網狀的連接結構,每個控制器節點之間高速直連。因為是全網狀的,所以基本上一個鏈路壞掉隻影響直連的兩個節點的通信,對其它節點無影響。每個控制器節點內置一塊硬碟,用於操作系統安裝。控制器節點最多可以擴展到8個,是3PAR存儲最核心的組件。 相比之下,HDS 架構採用全光線交換方式(Universal Star Network),而 EMC 是採用直連矩陣方式(新一代產品採用虛擬矩陣架構--Virtual Matrix ,其實已經放棄了直連矩陣架構了)。這些連接方式的孰優孰劣歷來是廠商攻擊競爭對手的著眼點,能否最大限度發揮性能是用戶最需要關心的。 3PAR 針對 I/O 指令和數據移動使用不同的計算晶元。I/O 指令(元數據/控制Cache)用 Intel 的晶元,而 數據移動/Cache 則使用專門設計的 ASIC 晶元來完成。 因為有專門的硬體 ASIC 晶元用於 RAID 5 XOR 校驗,3PAR 號稱有了其第三代 ASIC 晶元,實現的 RAID 5 是業界最快的,甚至 SATA 盤也能有不錯的性能表現。(從 Oracle 公司測試的數據來看,和 RAID 10 速度的確相差無幾。) 內容導航 InForm 操作系統軟體與虛擬化 3PAR 的操作系統叫 InForm,最初就是面向層次化的設計。與其他存儲不同的是,3PAR 所有磁碟被分成 256MB 統一大小的小盤(Chunklet),可以根據需要用多個 Chunklet 組成 RAIDlet(邏輯磁碟)。因為這個獨特的設計方式,3PAR 是可以很容易做到不同容量的磁碟混用,同一個 RAID 組里都可以有不同大小、不同轉速的磁碟混用,這是其他存儲做不到的。而且,所有的磁碟都可以利用,因為Hotspare Chunklet 以更小的單位分散在不同的磁碟上,也不再需要單獨留熱備盤。空間利用率可以更充分一些。 多說一句,有這個冗餘機制,3PAR 更換磁碟也是與眾不同:直接抽磁碟盒子(一個盒子可是四塊磁碟啊),我當初看到 3PAR 技術人員這么操作真是著實嚇了一跳。 因為固定大小的 Chunklet 的存在,可以將 I/O 更為均勻的分散到多個磁碟上。 對於熟悉Oracle 的朋友來說,會發現這和 ASM 的思想非常接近。因而也可以和 Oracle 資料庫進行無縫集成: 因為軟體做得非常具有易用性,日常管理與維護遠遠沒有其他高端存儲那麼復雜,新增磁碟這種事情,都是一行命令之後底層自動處理。其實在 Thin Provisioning 方面 3PAR 也是很值得一說的,比一些廠商的偽 Thin Provisioning 具體多了。限於篇幅,不贅述。 3PAR 在美國有很多金融證券行業的客戶,也有 Web 2.0 行業的客戶--MySpace 。在保證 I/O 響應在 10ms 以內的前提下,3PAR 的 IOPS 能力非常優異(這才是賣點,不難理解其客戶多集中在證券、金融領域)。雖然有些廠商號稱能得到更高的 IOPS ,但那是在 I/O 響應時間很差的情況下的數據。要說明的是,現在隨著一些存儲廠商在高端伺服器上也支持 SSD ,未來幾年如何還要再看。 前兩年 3PAR 推行所謂 Utility Storage(公用存儲) 理念,現在貌似改成雲存儲了。說實話,3PAR 命令行批量創建LUN 真的很讓人感覺舒服。3PAR 原來只做中高端市場,只有 T 這一個系列,現在也開始關注中低端市場了,推出了 F 系列的產品。軟硬體體系基本沒變,倒是沒仔細看過。
『貳』 寬睿科技和華銳哪個好
寬睿科技和華銳都是知名的IT企業,分別在不同領域有著廣泛的業務和優秀的業績,兩者難以簡單地進行比較。以下是寬睿科技和華銳各自的優勢和業務范圍,供您參考:
寬睿科技:
優勢:
1. 成立時間較早,具有豐富的技術積淀和行業經驗。
2. 已建立全球運營體系,覆蓋全球市場。
3. 全球領先的高端伺服器、存儲和高性能計算產品提供商。
4. 高品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獲得了眾多用戶的信任和好評。
5. 多年來一直處於良好的行業地位和經濟效益。
業務范圍:
1. 伺服器和存儲設備的開兆猛發、製造和銷售。
2. 數據中心解決方案提供商。
3. 提供高性能計算和人工智慧等領域的解決方案。族指橋
華銳:
優勢:
1. 成立時間較早,擁有了很多優秀的團隊和精湛的技術。
2. 在金融、公共安全和社會管理等行業積累了豐富的經驗。
3. 高品質的產品和優質的服務,獲得用戶的信任和好評。
4. 持續擴大全球業務范圍,穩固了國際市場地位。
5. 兼具定製化解決方案和公共產品的生產供應。
業務范圍:
1. 金融行業軟體解決方案的開發和銷售。
2. 公共安全行業的軟體和硬體產品研發。
3. 社會管理行業的數據管理和信息處理解決方案。
總的來說,寬睿科技側重於高端的伺服器、存儲和計算產品,在數據處理和人工智慧方面相對較強;而華銳則更多地專注於金融和公共領域的軟逗局件和硬體解決方案,較為全面的行業經驗和豐富的服務團隊,可為用戶提供更加全面的解決方案。因此,選擇哪個更好需要根據具體的需求來進行選擇。
『叄』 什麼是NAS如何計算
NAS是network attached storage 的簡稱,中文稱為網路附加存儲。再nas存儲結構中,存儲系統不再通過i/0匯流排附屬某個特定的伺服器或客戶機,而是直接通過網路介面與網路直接連接,由用戶通過網路訪問。
nas實際上是一個帶有瘦伺服器(thin server)的存儲設備,其作用類似於一個專用的文件伺服器。這種專用存儲伺服器不同於傳統的通用伺服器,它去掉了通用的伺服器原有的不適用的大多數計算功能,而僅僅提供文件系統功能,用於存儲服務,大大降低了存儲設備的成本。這種專用存儲伺服器不同於傳統的通用伺服器,它去掉了通用伺服器原有的不適用的大多數計算功能,而僅僅提供文件系統功能,用於存儲服務,大大降低了存儲設備的成本。為方便存儲到網路之間以最有效的方式發送數據,專門優化了系統硬軟體體系結構,多線程、多任務的網路操作系統內核特別適合於處理來自網路的i/o請求,不僅響應速度快,而且數據傳輸速率也很高。
與傳統以伺服器為中心的存儲系統相比,數據不再通過伺服器內存轉發(這回引起額外延遲和阻塞),直接再客戶機和存儲設備間傳送(即所謂第三方傳送),伺服器僅起控制管理的作用,因而具有更快的相應速度和更高的數據帶寬。另外,對伺服器的要求降低,可大大降低伺服器成本,這樣就有利於高性能存儲系統在更光的范圍內普及應用。
它具有較好的協議獨立性,支持unix、netware、windows nt、os/2或intranet web的數據訪問,客戶端也不需要任何專用的軟體,安裝簡易,甚至可以充當其它機器的網路驅動器,可以方便的利用現有的管理工具進行管理。 與傳統的通用伺服器不同,nas專用伺服器能在不增加復雜度,管理開銷,降低可靠性的基礎上,使網路的存儲容量增加,具有非常好的可擴展(scalability)。由於不需要伺服器提供更多的硬體及服務,使伺服器的可靠性和i/o性能大大提高,能充分利用可得到的10m~100mb網路帶寬,有較大的數據吞吐量。 nas可以通過集線器(hub)或交換機tch)方便地接入到用戶網路上,是一種即插即用的網路設備。為用戶提供了易於安裝、易於使用和管理、可靠性高和可擴展性好的網路存儲解決方案。 nas使文件訪問操作更為快捷,並且易於向基礎設施增加文件存儲容量。因為nas關注的是文件服務而不是實際文件系統的執行情況,所以nas設備經常是自包含的,而且相當易於部署。 nas設備與客戶機之間主要是進行數據傳輸。今天在lan/wan上傳輸的大量數據被分成許多小的數據塊。傳輸的處理過程需要佔用處理器資源來中斷和重新訪問數據流。如果數據包的處理佔用太多的處理器資源,則在同一伺服器上運行的應用程序會受到影響。由於網路擁堵影響nas的性能,所以,其性能局限性之一是網路傳輸數據的能力。此外, nas存儲的可擴展性也受到設備大小的限制。增加另一台設備非常容易,但是要像訪問一台機器上的數據那樣訪問網路環境中的內容並不容易,因為nas設備通常具有獨特的網路標識符。由於上述這些限制,nas環境中的數據備份不是集中化的,因此僅限於使用直接連接設備(如專用磁帶機或磁帶庫)或者基於網路的策略,在該策略中,設備上的數據通過企業或專用lan進行備份。 與san不同,nas是部件級的存儲方法。nas將存儲設備通過標準的網路拓撲結構連接到一群計算機上,所以nas在適用性方面具有不少優勢。首先,nas可以無需伺服器直接上網,不依賴通用的操作系統,而是採用一個面向用戶設計的、專門用於數據存儲的簡化操作系統,內置了與網路連接所需的協議,因此使整個系統的管理和設置較為簡單,其次nas是真正即插即用的產品,並且物理位置靈活,可放置在工作組內,也可放在其他地點與網路連接。 nas沒有解決好的一個關鍵性問題,是其在備份過程中的帶寬消耗,網路帶寬要同時滿足存儲和正常的數據訪問。現在,一個比較一致的看法是:nas可以很經濟地解決存儲容量不足的問題,但難以獲得滿意的性能,對於關鍵事務應用而言,它必須使用專用的寬頻網段; 因此,如果公司的發展將需要大量的nas設備或是網路帶寬需求超過千兆乙太網,就應該考慮最高端的存儲解決方案san。不過,從適用性和tco的角度出發,nas依然應該是國內多數企業的首選結構。 nas分類 電器型伺服器電器型伺服器是nas系列設備中最低端的產品。與本文中的其他存儲方案不同,電器型伺服器不是專門附加的存儲設備。它們為網路提供了一個存儲的位置,但是由於沒有冗餘的以及和高性能的組件,它們相對比較便宜。如果你十分注重高可靠性或一流的性能(而且你願意為此多花一些成本),還是應當考慮nas類的更高端產品。
nas的特點:
1)低tco(total cost of ownership總擁有成本);
2)擴充性;
3)跨平台;
4)高可用性;
5)高速度;
6)方便的安裝、維護、使用。
『肆』 數字經濟時代,高性能數據分析存儲迎來新機遇
數字經濟時代,數據已成為新的核心生產要素,其重要戰略資源地位和核心科學決策作用已日漸凸顯。數據潛能的激發,有賴於數據的採集、存儲、計算、管理和應用,其中,作為數據採集後進行處理的第一道關口,數據存儲無疑是數字經濟最重要的「底盤」。
海量數據爆發,數據存儲成關鍵
當前,數據呈現指數級增長,數據規模已經從之前的GB、TB、PB,上升到EB級、甚至ZB級。據Hyperion預測,到2025年,全球數據空間將增長到163ZB,這是2011年HPC產生數據16.1ZB的10倍。爆炸式增長的數據,哺育了數字技術發展和應用,但是同時也對計算和存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高性能計算(HPDA)中,計算、存儲、網路三大部件缺一不可。以前,產業創新的焦點都在追求更高的算力。而隨著大數據、多樣性算力等相關技術的快速發展,高性能計算的重心開始從以計算為核心,向以數據為中心的計算演進;傳統HPC開始向高性能數據分析(HPDA)方向演進。據IDC統計,全球67%的高性能計算中心(HPC)已經在使用AI、大數據相關技術,HPC與AI、大數據加速融合,走向以數據密集型為典型特徵的高性能數據分析HPDA時代。
HPDA時代下,各行業數據量迎來了井噴式增長。地震勘探從二維向三維的演進中,數據量增加了10-20倍;電影渲染從2K升級到8K的革命中,數據量增長16倍;衛星測繪領域,探測精準度由20米縮小到2米,數據量同比增長近70倍。
數據規模激增之外,業務模型復雜以及分析效率較低等挑戰,也都在呼喚著更高效率的存儲。
存儲作為數據的承載者,逐步成為推動HPC產業發展的新動能。然而,傳統的HPC存儲在混合負載性能、成本、跨協議訪問等多方面存在壁壘,無法匹配HPDA場景的需求。如何打破存儲性能、成本、效率的限制,充分釋放數據潛能,成為制約HPC產業升級換代的掣肘。
高性能數據分析存儲,加速HPC產業發展
當前,作為數據應用和數據分析的支撐平台,以及 科技 強國的關鍵基礎設施,數據存儲已成為國之重器,在金融核心交易、新型油氣勘探、基因測序、自動駕駛、氣象預測、宇宙 探索 等領域發揮重要作用。數據的存儲與處理能力已經成為提升政府管理水平、提高企業經營效率、增強企業發展韌性的關鍵,數據存儲正成為加速數字化轉型的堅實底座。
新的產業變化以及數據存儲的重要地位,對高端存儲提出了新的挑戰,同時也在加速存儲技術的革新——從HPC部分場景向HPC/HPDA全場景擴展,存儲開始承擔起加速產業向「數據密集型」轉型的重任。根據國際權威分析師機構Hyperion Research 2020年針對HPC市場空間的數據顯示,數據存儲的增速第一,遠高於整體市場平均增速。
高性能數據分析(HPDA)存儲,能夠匹配各HPDA場景的高端存儲,可以讓基因測序、氣象海洋、超算中心、能源勘探、科研與工業創新、智能醫療、深度學習、人臉識別等數據密集型HPDA應用場景,在效率、品質、性價比等方面實現飛躍式提升。
值得注意的是,華為OceanStor Pacific系列下一代高性能數據分析(HPDA)存儲,可以高效應對超高密設計、混合負載設計以及多協議互通上的關鍵挑戰,推動HPC產業向數據密集型升級。目前已經成功應用於自動駕駛、基因測序、氣象預測、衛星遙感等眾多國內外高性能計算場景企業及機構。
存儲作為高性能數據分析的重要引擎,正全面釋放HPC的應用價值,驅動著HPC產業不斷進步,跨越「計算密集型」到「數據密集型」的鴻溝,持續推動人類 社會 繁榮 健康 發展。
『伍』 傳統的存儲對於雲計算而言會淘汰嗎
傳統的存儲設備不會隨便就被淘汰的,雲計算一定不能缺少了網路 ,而總有上不了網的地方,而且即插即用的設備,有時候也方便一些。
數據存儲對象包括數據流在加工過程中產生的臨時文件或加工過程中需要查找的信息。數據以某種格式記錄在計算機內部或外部存儲介質上。
數據存儲要命名,反映信息特徵的組成含義,數據流反映了系統中流動的數據,表現出動態數據的特徵;數據存儲反映系統中靜止的數據。
(5)高端存儲計算擴展閱讀:
存儲設備是由技術變革而造成浪費性支出的典型,但也存在其必然性和必要性。在2005年,集成驅動電子設備主要被用作低端數據存儲,而小型計算機系統介面硬碟主要用於高端伺服器。
IDE非常慢,直到其發展為增強型IDE,之後就是SATA技術登場。SATA III2015年以及可以與高端存儲選項——串列鏈接SCSI媲美。
所有這些存儲設備都使用旋轉硬碟,這樣的硬碟無法與2015年的快閃記憶體抗衡。快閃記憶體一開始是作為攝像機存儲介質,脆弱而小眾,但2015年已經成為大多數數據中心設備廠商首選的存儲介質。
『陸』 超融合解決方案的優勢
超融合解決方案的優勢如下:
1、存儲架構
超融合架構與傳統架構,最大的區別是存儲架構不同;傳統架構使用集中式存儲,超融合架構採用分布式存儲。我們都知道,分布式存儲比集中式存儲更快,超融合的雙副本機制,也讓數據存儲更安全。
2、融合方面
超融合架構是計算、網路、存儲一體化高度整合;傳統架構是分別調度管理。
3、擴展性方面
超融合架構是積木式建設、線性可按需快速擴展;傳統存儲擴展難度過,存在IO瓶頸。
超融合產品的優勢從運維管理上來講:超融合架構小型化,集中簡易化,所以超融合能開箱即用、可快速部署;減少了傳統架構需要漫長的部署時間。
4、超融合產品價格優勢
大概可以節省30-60%的費用;當然每個廠家都不一樣。例如互聯先鋒超合一體機,採用高性能多節點伺服器,基於分布式存儲和伺服器虛擬化技術,將計算節點、存儲資源和網路交換高度集成於一台2U伺服器,為用戶提供的硬體與軟體一體,產品與服務一體的企業雲解決方案。
大大降低了雲計算的設備成本。超融合產品應用場景如:伺服器虛擬化建設、搭建企業應用系統環境、桌面虛擬化建設、建設雲計算數據中心、研發測試環境、大數據運行環境等。
超融合產品具備以上這么多的優勢,但也並不是說沒有弱點,就目前優勢方面來說,超融合的雲桌面交付技術,可滿足每位用戶的性能、安全性和靈活性要求,是時下流行高效的產品與服務一體的企業雲解決方案。
超融合一體機產品更適合在企業內部IT系統中部署,既降低了企業的運營成本,又提高了更可靠、可用的IT基礎設施。
『柒』 華為天才少年主攻存儲領域研究
自古英雄出少年。
本年度的華為天才少年項目再次引爆眼球。一位是從普通本科一路「逆襲」到華中科大博士,並成為唯一拿到本年度最高檔年薪的青年才俊;另一位則是在多種A類期刊發表論文,集智慧與美麗於一身的美女博士。這兩位成功入圍項目的華中科大博士迅速成為街頭巷議的熱門話題。
值得關注的是,本年度入圍的兩位華為天才少年在校研究方向均跟數據存儲有著緊密聯系。因此,這二位不約而同地選擇華為做存儲相關的研究,讓人不得不感嘆華為存儲對於基礎研究與人才的重視。
事實上,從十八年前正式起步開始,華為存儲一路發展始終與各大高校科研機構保持著緊密聯系,高校科研機構不僅是華為存儲人才重要的來源地,也是華為在存儲基礎領域聯合創新的重要合作對象。如今,華為存儲已經成長為全球Top 5、中國Top1級別的重要廠商, 在存儲技術的產、學、研、用上逐步 探索 出一條價值閉環,真正讓基礎研究的創新成果加速走向落地,並利用市場成果不斷反哺基礎研究的創新 。
以本次入圍天才少年項目的美女博士為例,其研究方向之一的非易失性存儲器(NVM)、NVMe協議是當今存儲產品中最為重要的技術趨勢,而華為存儲正是端到端NVMe全快閃記憶體當之無愧的領導者。華為存儲的產、學、研、用價值閉環在端到端NVMe全快閃記憶體這個存儲細分領域體現得淋漓盡致。
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同樣,在存儲產品中,性能是衡量存儲是否優秀的重要指標之一。在單位時間內IO越高、延遲越低,存儲的性能就會越好,也意味著可以承載更多應用和更加及時響應業務請求,讓用戶體驗更好。
NVMe正是存儲領域一門關於快的武功。如果將為機械硬碟設計的SAS協議比喻為紅綠燈多、卡口多的省市級公路;那麼專為快閃記憶體而生的NMVe協議則是不限速的高速公路。初看NVMe可以讓數據真正放飛自我,但是如何讓NVMe這條數據高速公路修的更加合理、智能,讓數據在高速公路上「不翻車」,則絕對需要常年修煉、不斷打磨才能實現。
這是因為在數據中心這張數據網路中,IO路徑涉及到伺服器、存儲、網路等多種設備,還有FC、IP、IB、PCIe、SAS等多種網路協議,經常面臨數據傳輸路徑過長、協議互相轉化等挑戰。因此,NVMe的落地往往「牽一發而動全身」,需要對整個數據中心數據傳輸網路進行規劃和設計,僅僅是一兩款NVMe SSD或者NVMe快閃記憶體控制器是遠遠不夠的。
華為正是NVMe全快閃記憶體領域的頂尖高手,用「老司機」形容不為過。 作為存儲行業SSD碟片級專利最多的廠商之一,華為對於NVMe協議進行了長期深入研究,在業界唯一端到端開發了NVMe SSD盤,NVMe 快閃記憶體控制器和NVMe全快閃記憶體操作系統,並且在業內率先實現了全系列端到端NVMe全快閃記憶體。
華為是如何做到這些的?讓我們一探究竟。
華為之所以對於NVMe十分重視,是因為NVMe與快閃記憶體有著緊密聯系,可謂是快閃記憶體性能潛能釋放的關鍵所在。而華為早在2005年就開始對快閃記憶體進行研究,對於NVMe如何走向落地和價值如何實現有著深刻的洞察與實踐。
2010年,NVMe最初作為一種硬碟介面協議誕生,充分釋放出快閃記憶體性能。但要想真正釋放數據中心包括計算、存儲和網路的性能,NVMe作為硬碟介面協議是遠遠不夠的。因此,NVMe經過多年發展,逐漸發展到存儲網路領域,NVMe over RoCE技術孕育而生。
NVMe over RoCE(Non-Volatile Memory Express over Remote Direct Access Memory over Converged Ethernet)作為新一代高性能存儲技術,將NVMe協議和網路領域中RDMA技術結合,它的出現真正讓數據中心的數據高速公路成為一種統一的網路,擁有性能、組網便利性和方案成本等多種優勢。但是它也存在著鏈路故障感知時長、網路實驗穩定性、部署易用性等方面的挑戰。
為此,華為集合全公司重量級產品線力量,從存儲和網路兩個方面對標准NVMe over RoCE方案進行增強,推出了NOF+增強方案。
具體到產品方面,華為是業內唯一端到端開發了NVMe SSD盤、NVMe快閃記憶體控制器和NVMe全快閃記憶體操作系統,率先實現全系列端到端NVMe全閃的廠商。
比如,華為去年推出的全新OceanStor存儲Dorado系列,其性能高達2000萬IOPS、極致時延達到0.05ms,各項指標遠超市場上同類競品。
在華為OceanStor存儲Dorado系列全快閃記憶體中,同時提供32G FC-NVMe和NVMe Over 100G RDMA全IP組網設計,實現前端網路連接、後端硬碟框連接、scale-out的控制器互聯均採用同一種網路協議;OceanStor存儲Dorado系列全快閃記憶體還針對NVMe設計了一套IO調度機制,徹底取消原來IO路徑上的盤級互斥鎖,避免了IO下發時隊列鎖沖突,降低軟體開銷,實現最佳性能。
此外,華為OceanStor存儲Dorado系列全快閃記憶體在操作系統層面針對NVMe進行了優化,智能晶元、FlashLink智能演算法,充分發揮了多核優勢,並且通過智能學習統計IO規律,提升讀緩存命中率和縮短批處理時間,大幅提升了性能與效率。
為了讓數據的高速公路更加穩定與可靠,華為OceanStor存儲Dorado系列全快閃記憶體在組件層提供了充足的保障。
例如,為增加埠可靠性,華為自研SSD支持原生雙埠技術,而不是採用內部Switch實現雙埠的方式,埠獨立、互不影響,為整個全快閃記憶體提供了牢固的硬體基礎和可靠性;此外,華為通過PCI-E多年的技術積累,具備完善的PCI-E鏈路管理、異常處理、熱插拔技術,支持SSD盤在任何時間、任何方式拔出,並提供端到端PCI-E系統可靠性,保障單盤更換或發生故障時不擴散。
針對大容量SSD使用容易造成數據丟失的情況,華為OceanStor存儲Dorado系列全快閃記憶體採用創新的RAID-TP軟體技術,基於Erasure Code演算法,在3塊盤同時失效的情況下能夠容忍數據不丟失、業務不中斷。華為成為業界唯三可以同時容忍3塊盤失效的廠商,並且是三家廠商中唯一可以實現15分鍾/TB 高效重構,重構速度領先其他兩家廠商20倍。華為OceanStor存儲Dorado系列全快閃記憶體還擁有諸如快照、克隆、遠程復制等完備的數據保護技術。
當前, 華為通過十多年的技術積累,華為已經擁有1000多個NVMe全快閃記憶體成功案例,用戶涵蓋到金融、政府、製造、能源等多個領域。
例如,成立於1996年的南華期貨,是全國期貨公司Top 10,主要從事期貨經紀、資產管理、證券投資等業務。南華期貨在大交所、鄭商所、深交所、嘉興聯通、香港PCCW等行業數據中心和電信運營商處租用VIP機房和機櫃,就近部署交易系統。
這樣做的目的只有一個:「快人一步」。南華期貨的業務是典型的「時間就是金錢」,一點點時間差往往可能帶來利潤的大幅變動,這種交易型的業務決定了其對時延要求極低,通常需要小於1ms。南華期貨通過部署華為OceanStor存儲Dorado全快閃記憶體來承載綜合交易平台,不僅穩定可靠,性能還提升3倍,為投資者提供了極佳的用戶體驗。
可以說,華為存儲的「快人一步」讓用戶在業務中也「快人一步」。
十八年風雨兼程,華為存儲如今已經成長為全球Top 5、中國Top 1級別的廠商,在全球布局了12個研發中心,擁有超過4000名研發工程師、800多項存儲專利,服務了全球超過12000家涵蓋各個行業的用戶並且連續十九個季度位列中國市場第一,更是在全快閃記憶體領域連續多個季度實現全球增速第一。
在這十八年中,技術創新是華為存儲的信仰,技術創新的腳步永不停止讓華為在高端存儲架構、NVMe、智能存儲等多個領域不斷實現突破,逐漸從市場的跟隨者成長為業界當之無愧的技術領先者。去年,華為存儲更是首次針對數據基礎設施技術難題設置了「奧林帕斯獎」,鼓勵和獎勵全球在數據基礎設施領域取得突破性貢獻的科研工作者。
未來,隨著更多華為天才少年以及其他人才的不斷加入,華為存儲有望在舞台中央施展更多精彩。
『捌』 超融合系統哪個好
超融合系統天融信超融合好。
超融合管理系統(TopHC)是弊散天融信超融合產品,可以同時將自主研發的計算、存儲、網路、安全的虛擬化能力融合在一台伺服器節點中,實現超融合功能組件的積木式部署。
以軟體定義所有關鍵數據中心功能,並通過統一管理平台實現可視化集中運維管理,幫助客戶快速構建賀渣安全、高效、可靠的新一代雲計算數據中心,助力客戶業務輕松上雲。
超融合系統作用:
1、提升雲計算中心的存儲性能
超融合架構存儲系統採用的軟體定義技術,首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傳統集中存儲的性能問題,傳統架構的存儲設備已無法滿足雲計算架構對存儲性能和靈活性的需求,超融合租拍氏架構存儲是分布式的,可以徹底擺脫傳統IT架構對存儲系統的性能約束。
2、業務快速部署,降低成本,提升ROI
超融合基礎架構首先給用戶帶來的價值是加快業務部署。傳統的項目要經過一個非常長的項目設計、規劃,然後到整個采購,之後要去進行集成、部署、測試等相關工作。
而超融合架構一般都預集成封裝虛擬化平台、雲平台管理軟體、SDN網路和分布式存儲,集成整個存儲、計算和網路以及應用軟體讓整個IT架構的搭建簡化了很多,整個項目的IT部署周期可以縮減50%的時間,而且還可以降低很多人工出錯風險。
3、大數據分析平台
目前大部分企業都在考慮部署大數據分析平台,對於存儲的空間擴充和數據管理將是非常大的挑戰。超融合架構具備橫向擴展的特性,針對海量數據存儲應用,可以實現大規模通用集群存儲。
超融合架構存儲系統通過網路技術將大量基本X86存儲單元整合起來協同工作,對外提供統一數據存儲服務。
另外,超融合架構設備廠商還會針對大數據環境進行了性能優化,並採用了副本、集群等大量容錯技術,各項技術性能指標完全可以達到主流中高端存儲陣列水平,替代傳統集中式的存儲設備。
『玖』 奇跡!美國三大存儲巨頭收入大幅下滑,華為逆勢猛增劍指全球第一
科技 先生頻道∣公眾號:zgkjsir
文/中國 科技 先生 胖猴
近日,美國疾控中心副主任舒查特博士對媒體直言, "由於新冠病毒傳播速度太快、范圍太廣,目前美國疫情正呈失控狀態"。
從發展態勢來看,確實如此。據美國約翰斯·霍普金斯大學統計數字顯示,截止當地時間6月30日上午,美國新冠肺炎確診病例超過268萬,死亡病例為12.95萬。 過去一個星期,全美每天新增的新冠病例數量同比猛增42%,達到約38200例。
形勢如此嚴峻,經濟重啟因而變得艱難。美國媒體6月30日程,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再攀高峰, 包括得克薩斯州和佛羅里達州在內的至少16個州已經暫停重啟經濟的計劃。
疫情的影響,已然涉及整個 社會 的方方面面,連美國三大存儲巨頭Dell EMC、NetApp和HPE也大受沖擊。
近日,全球權威分析師機構Gartner發布2020年第一季度的外部存儲市場份額報告,報告顯示,Dell EMC、NetApp和HPE收入都出現大幅下滑,分別下滑11%,16%和19%。
美國存儲巨頭迎來至暗時刻,來自中國的 科技 公司華為,卻展現出逆勢進擊的彪悍。
2020年第一季度,盡管同樣受到疫情影響,華為依然實現了24.7%的高速增長,增長率排名第一。
具體到不同區域,在第一季度受疫情影響最嚴重的中國區,華為仍然保持15.4%的收入增長,增長率中國區第一。海外市場方面,華為實現了38.5%的增長率,增長率排海外市場第一。
不難看出,華為干翻了一眾海外巨頭,成為全球存儲市場唯一的一抹亮色。在華為這里,疫情也好,巨頭林立也罷,都不是戰斗停歇的理由,恰恰相反,困難越多,越要能轉危為機。
要知道,此前,美國三大存儲巨頭"制霸"全球存儲市場,風頭最勁的當屬Dell EMC。
在911事件中,Dell EMC幫助摩根斯坦利24小時恢復全部業務,從而名聲大噪。隨後,Dell EMC完成一系列收購,"迅速完成了從高端存儲廠商到存儲巨頭的角色轉換,開啟了長達十五年的存儲霸主生涯"。
權威分析機構IDC發布的報告數據顯示,2020年第一季度,Dell EMC依舊是最大的企業外部存儲系統廠商,佔全球收入的33.2%,NetApp則以11.0%的收入份額位列第二,其次是HPE/新華三,份額為9.9%。
面對美國巨頭,華為無可倚靠,只能仰仗技術研發,不斷深耕。你可能想像不到,征途之初,可以用"篳路藍縷"來形容。
2002年,華為開始對存儲業務進行投入,"團隊加起來也就十來個人",但必須在一年之內把預研的產品研發出來。
怎麼辦?華為存儲首先想到與高校科研機構合作。於是,華為存儲與華中理工大學(後來改名為華中 科技 大學)謝長生教授團隊展開合作,開始基於標准伺服器+商用FC卡+開源RAID代碼+Cache/SCSI組件打造預研的存儲系統。
經過一年努力,存儲原型機終於研發成功,通過了管理層驗收。第二年,也就是2003年,華為存儲正式啟動研發。
到2005年,華為又完成對雙控存儲系統的研發工作,這意味著華為存儲研發實現了階段性勝利。
此後,技術研發的實力日積月累,越發雄厚。 目前,華為在全球布局了12個研發中心,有超過4000名工程師從事存儲研發,存儲專利超過800項,華為OceanStor存儲Dorado系列全快閃記憶體更在日本年度最大規模ICT展會Interop Tokyo 2020上再次獲得Best of Show Award金獎。
得益於研發投入,華為存儲爆發出驚人能量,不僅受到海內外眾多用戶青睞,市場份額也節節攀升。2019年,華為存儲在全球市場份額殺進前四,而在中國市場,華為存儲已經連續19個季度排名第一。
對此,華為雲與計算BG副總裁、數據存儲與機器視覺產品線總裁周躍峰當仁不讓地坦承: "華為公司成為全球第一的存儲廠商指日可待。"
按照華為長期的技術研發,尤其是現在這樣迅猛的增長速度,加上美國三大巨頭發展變得疲軟,華為存儲將會趁勝追擊,最終屹立於全球存儲市場之巔。
這一天,正在加速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