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數據安全保護的方法有什麼
方法如下:
大數據安全防護要「以數據為中心」、「以技術為支撐」、「以管理為手段」,聚焦數據體系和生態環境,明確數據來源、組織形態、路徑管理、應用場景等,圍繞大數據採集、傳輸、存儲、應用、共享、銷毀等全過程,構建由組織管理、制度規程、技術手段組成的安全防護體系,實現大數據安全防護的閉環管理。
1.大數據採集安全
元通過數據安全管理、數據類型和安全等級打標,將相應功能內嵌入後台的數據管理系統,或與其無縫對接,從而保證網路安全責任制、安全等級保護、數據分級分類管理等各類數據安全制度有效的落地實施。
2.大數據存儲及傳輸安全
通過密碼技術保障數據的機密性和完整性。在數據傳輸環節,建立不同安全域間的加密傳輸鏈路,也可直接對數據進行加密,以密文形式傳輸,保障傳輸過程安全。數據存儲過程中,可採取數據加密、磁碟加密、HDFS加密等技術保障存儲安全。
3.大數據應用安全
除了防火牆、入侵監測、防病毒、防DDos、漏洞掃描等安全防護措施外,還應對賬號統一管理,加強數據安全域管理,使原始數據不離開數據安全域,可有效防範內部人員盜取數據的風險。另外還應對手機號碼、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年齡等敏感數據脫敏工作。
4.大數據共享及銷毀
在數據共享時,除了應遵循相關管理制度,還應與安全域結合起來,在滿足業務需求的同時,有效管理數據共享行為。在數據銷毀過程中,可通過軟體或物理方式操作,保證磁碟中存儲的數據永久刪除、不可恢復。
(1)物理安全措施:物理安全主要包括環境安全、設備安全、媒體安全等方面。處理秘密信息的系統中心機房應採用有效的技術防範措施,重要的系統還應配備警衛人員進行區域保護。
(2)運行安全安全措施:運行安全主要包括備份與恢復、病毒的檢測與消除、電磁兼容等。涉密系統的主要設備、軟體、數據、電源等應有備份,並具有在較短時間內恢復系統運行的能力。應採用國家有關主管部門批準的查毒殺毒軟體適時查毒殺毒,包括伺服器和客戶端的查毒殺毒。
(3)信息安全安全措施:確保信息的保密性、完整性、可用性和抗抵賴性是信息安全保密的中心任務。
(4)安全保密管理安全措施:涉密計算機信息系統的安全保密管理包括各級管理組織機構、管理制度和管理技術三個方面。
國際標准化委員會的定義是"為數據處理系統和採取的技術的和管理的安全保護,保護計算機硬體、軟體、數據不因偶然的或惡意的原因而遭到破壞、更改、顯露。"中國公安部計算機管理監察司的定義是"計算機安全是指計算機資產安全,即計算機信息系統資源和信息資源不受自然和人為有害因素的威脅和危害。"
2. 重要數據怎樣存儲,哪種存儲方式可以保證數據的安全
談到這里
我不得不向你陳明一種觀點
不管你把東西放哪都是有危險的
就像 把錢放到保險櫃 保險櫃可以撬 存到銀行 可以被搶
沒有完全的安全
洗成照片 不好保存
硬碟壞? 這恐怕是外行話把
現在讓我們剖析一下硬碟
眾所周知
硬碟是在真空中工作的
磁針浮在碟片上很短距離進行數據的讀寫
你所擔心的是物理壞道 也就是磁針擦住了盤面留下了劃痕
但硬碟的碟片不像光碟 受劃痕後無法讀取上面的數據
硬碟是磁性材料做的 而光碟是一種激光塑料做的
兩種盤的讀法不一樣 簡而言之 就是 電磁 和 激光
那你肯定會問為什麼硬碟還會壞呢
硬碟壞 是除碟片之外的地方出了問題
導致數據無法讀出
而你要認清一點 數據是存在盤上的 即使劃傷了依然有辦法能把裡面的數據救出來
但會很麻煩 需要反還硬碟的製造原廠 而且你為此也要有一些花費
當然那已經是最壞的打算了
你完全沒必要讓你的硬碟受傷
當然 即使不受傷 數據的儲存也會有年限
建議你進行以下操作:
在你的電腦上劃出一個20G的分區
不要建文件夾
把你需要存的照片都放在裡面
建議放之前都改名 而且是漢字
數碼照片 就打10M一張的 20*1000=20000 20000/10=2000
大概就能放2000張
然後對該分區用ghost備份
再去買一個15G左右的 150左右 移動硬碟 把這個文件裝進去
找個穩當 乾燥的地方 把移動硬碟放好
當然 除非這些照片對你真的很重要
不然你也沒必要 這么做
切記 存數據 沒有一勞永逸的辦法
3. 企業如何保障數據存儲安全
企業數據的安全性至關重要,因為它們涉及到企業機密,很多公司在員工入職的時候都要求它們簽一份數據保密協議,但這依然不能阻止數據泄露。
一般來說,企業數據可以保存在兩個位置,一個是自己手裡,也就是私有化部署;一個是服務提供商手裡,也就是SaaS。下面我們就分別來介紹一下,到底哪一種數據保存形式更安全。
1. 私有化部署的安全性:數據位置存放在本地
私有化部署將軟體直接部署在內網的本地伺服器中,數據把握在企業內部。也就是說只要保證企業的伺服器不被攻破,那麼數據就是安全的,因為他們是可控的。
但是對於私有化部署,企業需要安排專人對伺服器維護,保證數據安全,但是大部分企業不會將大部分精力放在伺服器上,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說私有化部署的安全性降低了。
2、 SaaS的安全性:專業
SaaS部署的系統是企業通過購買SaaS服務提供商的服務,從而獲得相應的所需功能,但企業通過該服務所處理的數據將無一例外的保存在SaaS服務提供商的伺服器中。
服務提供商向很多公司提供租用的服務,所以會有很多工程師進行對系統的日常維護和升級,也更專注於系統的安全性,至少比大部分企業的安全做的更好更全面。
綜上所述,好像SaaS的優勢更強一些,那就是說我們應該選擇SaaS來存儲數據嗎?其實,究竟選擇哪一種數據安全存儲方式還應該結合照公司的實際情況。
對於大型企業而言,可以選擇私有化部署。首先在本地需要購買伺服器,搭建環境,安排專人進行管理,安全保護,此中需要耗費人力財力。但由於企業大、資金足,這些不是考慮的重點,他們完全有能力將自己的系統搭建好,而且也能保證安全性。
對剛起步的中小型企業,選擇SaaS是更好的選擇,剛起步的企業沒有精力去搭建並維護這些系統,且不說有沒有能力去搭建這個系統,就算能搭建好這些系統,也不會比SaaS服務提供商的更加安全。所以選擇SaaS部署可以給中小型企業節省搭建本地伺服器的精力,減少開支,讓他們專注於核心業務,更是提供了更多的安全保證。所以即使涉及到核心數據的問題,但是中小型公司應該相信SaaS服務提供商,選擇SaaS模式來助力自己的發展。1m築造是建築裝飾行業標准化的SaaS
ERP軟體,在保存數據方面,我們的安全性毋庸置疑。
4. 如何保護資料庫
資料庫系統的安全除依賴自身內部的安全機制外,還與外部網路環境、應用環境、從業人員素質等因素息息相關,因此,從廣義上講,資料庫系統的安全框架可以劃分為三個層次:
⑴ 網路系統層次;
⑵ 宿主操作系統層次;
⑶ 資料庫管理系統層次。
這三個層次構築成資料庫系統的安全體系,與數據安全的關系是逐步緊密的,防範的重要性也逐層加強,從外到內、由表及裡保證數據的安全。下面就安全框架的三個層次展開論述。
2. 網路系統層次安全技術
從廣義上講,資料庫的安全首先倚賴於網路系統。隨著Internet的發展普及,越來越多的公司將其核心業務向互聯網轉移,各種基於網路的資料庫應用系統如雨後春筍般涌現出來,面向網路用戶提供各種信息服務。可以說網路系統是資料庫應用的外部環境和基礎,資料庫系統要發揮其強大作用離不開網路系統的支持,資料庫系統的用戶(如異地用戶、分布式用戶)也要通過網路才能訪問資料庫的數據。網路系統的安全是資料庫安全的第一道屏障,外部入侵首先就是從入侵網路系統開始的。網路入侵試圖破壞信息系統的完整性、機密性或可信任的任何網路活動的集合,具有以下特點:
a)沒有地域和時間的限制,跨越國界的攻擊就如同在現場一樣方便;
b)通過網路的攻擊往往混雜在大量正常的網路活動之中,隱蔽性強;
c)入侵手段更加隱蔽和復雜。
計算機網路系統開放式環境面臨的威脅主要有以下幾種類型:a)欺騙(Masquerade);b)重發(Replay);c)報文修改(Modification of message);d)拒絕服務(Deny of service);e)陷阱門(Trapdoor);f)特洛伊木馬(Trojan horse);g)攻擊如透納攻擊(Tunneling Attack)、應用軟體攻擊等。這些安全威脅是無時、無處不在的,因此必須採取有效的措施來保障系統的安全。
從技術角度講,網路系統層次的安全防範技術有很多種,大致可以分為防火牆、入侵檢測、協作式入侵檢測技術等。
⑴防火牆。防火牆是應用最廣的一種防範技術。作為系統的第一道防線,其主要作用是監控可信任網路和不可信任網路之間的訪問通道,可在內部與外部網路之間形成一道防護屏障,攔截來自外部的非法訪問並阻止內部信息的外泄,但它無法阻攔來自網路內部的非法操作。它根據事先設定的規則來確定是否攔截信息流的進出,但無法動態識別或自適應地調整規則,因而其智能化程度很有限。防火牆技術主要有三種:數據包過濾器(packet filter)、代理(proxy)和狀態分析(stateful inspection)。現代防火牆產品通常混合使用這幾種技術。
⑵入侵檢測。入侵檢測(IDS-- Instrusion Detection System)是近年來發展起來的一種防範技術,綜合採用了統計技術、規則方法、網路通信技術、人工智慧、密碼學、推理等技術和方法,其作用是監控網路和計算機系統是否出現被入侵或濫用的徵兆。1987年,Derothy Denning首次提出了一種檢測入侵的思想,經過不斷發展和完善,作為監控和識別攻擊的標准解決方案,IDS系統已經成為安全防禦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
入侵檢測採用的分析技術可分為三大類:簽名、統計和數據完整性分析法。
①簽名分析法。主要用來監測對系統的已知弱點進行攻擊的行為。人們從攻擊模式中歸納出它的簽名,編寫到IDS系統的代碼里。簽名分析實際上是一種模板匹配操作。
②統計分析法。以統計學為理論基礎,以系統正常使用情況下觀察到的動作模式為依據來判別某個動作是否偏離了正常軌道。
③數據完整性分析法。以密碼學為理論基礎,可以查證文件或者對象是否被別人修改過。
IDS的種類包括基於網路和基於主機的入侵監測系統、基於特徵的和基於非正常的入侵監測系統、實時和非實時的入侵監測系統等。
⑶協作式入侵監測技術
獨立的入侵監測系統不能夠對廣泛發生的各種入侵活動都做出有效的監測和反應,為了彌補獨立運作的不足,人們提出了協作式入侵監測系統的想法。在協作式入侵監測系統中,IDS基於一種統一的規范,入侵監測組件之間自動地交換信息,並且通過信息的交換得到了對入侵的有效監測,可以應用於不同的網路環境。
3. 宿主操作系統層次安全技術
操作系統是大型資料庫系統的運行平台,為資料庫系統提供一定程度的安全保護。目前操作系統平台大多數集中在Windows NT 和Unix,安全級別通常為C1、C2級。主要安全技術有操作系統安全策略、安全管理策略、數據安全等方面。
操作系統安全策略用於配置本地計算機的安全設置,包括密碼策略、賬戶鎖定策略、審核策略、IP安全策略、用戶權利指派、加密數據的恢復代理以及其它安全選項[7]。具體可以體現在用戶賬戶、口令、訪問許可權、審計等方面。
用戶賬戶:用戶訪問系統的"身份證",只有合法用戶才有賬戶。
口令:用戶的口令為用戶訪問系統提供一道驗證。
訪問許可權:規定用戶的許可權。
審計:對用戶的行為進行跟蹤和記錄,便於系統管理員分析系統的訪問情況以及事後的追查使用。
安全管理策略是指網路管理員對系統實施安全管理所採取的方法及策略。針對不同的操作系統、網路環境需要採取的安全管理策略一般也不盡相同,其核心是保證伺服器的安全和分配好各類用戶的許可權。
數據安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數據加密技術、數據備份、數據存儲的安全性、數據傳輸的安全性等。可以採用的技術很多,主要有Kerberos認證、IPSec、SSL、TLS、VPN(PPTP、L2TP)等技術。
4. 資料庫管理系統層次安全技術
資料庫系統的安全性很大程度上依賴於資料庫管理系統。如果資料庫管理系統安全機制非常強大,則資料庫系統的安全性能就較好。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是關系式資料庫管理系統,其安全性功能很弱,這就導致資料庫系統的安全性存在一定的威脅。
由於資料庫系統在操作系統下都是以文件形式進行管理的,因此入侵者可以直接利用操作系統的漏洞竊取資料庫文件,或者直接利用OS工具來非法偽造、篡改資料庫文件內容。這種隱患一般資料庫用戶難以察覺,分析和堵塞這種漏洞被認為是B2級的安全技術措施。
資料庫管理系統層次安全技術主要是用來解決這一問題,即當前面兩個層次已經被突破的情況下仍能保障資料庫數據的安全,這就要求資料庫管理系統必須有一套強有力的安全機制。解決這一問題的有效方法之一是資料庫管理系統對資料庫文件進行加密處理,使得即使數據不幸泄露或者丟失,也難以被人破譯和閱讀。
我們可以考慮在三個不同層次實現對資料庫數據的加密,這三個層次分別是OS層、DBMS內核層和DBMS外層。
⑴在OS層加密。在OS層無法辨認資料庫文件中的數據關系,從而無法產生合理的密鑰,對密鑰合理的管理和使用也很難。所以,對大型資料庫來說,在OS層對資料庫文件進行加密很難實現。
⑵在DBMS內核層實現加密。這種加密是指數據在物理存取之前完成加/脫密工作。這種加密方式的優點是加密功能強,並且加密功能幾乎不會影響DBMS的功能,可以實現加密功能與資料庫管理系統之間的無縫耦合。其缺點是加密運算在伺服器端進行,加重了伺服器的負載,而且DBMS和加密器之間的介面需要DBMS開發商的支持。
定義加密要求工具
DBMS
資料庫應用系統
加密器
(軟體或硬體)
⑶在DBMS外層實現加密。比較實際的做法是將資料庫加密系統做成DBMS的一個外層工具,根據加密要求自動完成對資料庫數據的加/脫密處理:
定義加密要求工具加密器
(軟體或硬體)
DBMS
資料庫應用系統
採用這種加密方式進行加密,加/脫密運算可在客戶端進行,它的優點是不會加重資料庫伺服器的負載並且可以實現網上傳輸的加密,缺點是加密功能會受到一些限制,與資料庫管理系統之間的耦合性稍差。
下面我們進一步解釋在DBMS外層實現加密功能的原理:
資料庫加密系統分成兩個功能獨立的主要部件:一個是加密字典管理程序,另一個是資料庫加/脫密引擎。資料庫加密系統將用戶對資料庫信息具體的加密要求以及基礎信息保存在加密字典中,通過調用數據加/脫密引擎實現對資料庫表的加密、脫密及數據轉換等功能。資料庫信息的加/脫密處理是在後台完成的,對資料庫伺服器是透明的。
加密字典管理程序
加密系統
應用程序
資料庫加脫密引擎
資料庫伺服器
加密字典
用戶數據
按以上方式實現的資料庫加密系統具有很多優點:首先,系統對資料庫的最終用戶是完全透明的,管理員可以根據需要進行明文和密文的轉換工作;其次,加密系統完全獨立於資料庫應用系統,無須改動資料庫應用系統就能實現數據加密功能;第三,加解密處理在客戶端進行,不會影響資料庫伺服器的效率。
資料庫加/脫密引擎是資料庫加密系統的核心部件,它位於應用程序與資料庫伺服器之間,負責在後台完成資料庫信息的加/脫密處理,對應用開發人員和操作人員來說是透明的。數據加/脫密引擎沒有操作界面,在需要時由操作系統自動載入並駐留在內存中,通過內部介面與加密字典管理程序和用戶應用程序通訊。資料庫加/脫密引擎由三大模塊組成:加/脫密處理模塊、用戶介面模塊和資料庫介面模塊,如圖4所示。其中,"資料庫介面模塊"的主要工作是接受用戶的操作請求,並傳遞給"加/脫密處理模塊",此外還要代替"加/脫密處理模塊"去訪問資料庫伺服器,並完成外部介面參數與加/脫密引擎內部數據結構之間的轉換。"加/脫密處理模塊"完成資料庫加/脫密引擎的初始化、內部專用命令的處理、加密字典信息的檢索、加密字典緩沖區的管理、SQL命令的加密變換、查詢結果的脫密處理以及加脫密演算法實現等功能,另外還包括一些公用的輔助函數。
數據加/脫密處理的主要流程如下:
1) 對SQL命令進行語法分析,如果語法正確,轉下一步;如不正確,則轉6),直接將SQL命令交資料庫伺服器處理。
2) 是否為資料庫加/脫密引擎的內部控制命令?如果是,則處理內部控制命令,然後轉7);如果不是則轉下一步。
3) 檢查資料庫加/脫密引擎是否處於關閉狀態或SQL命令是否只需要編譯?如果是則轉6),否則轉下一步。
4) 檢索加密字典,根據加密定義對SQL命令進行加脫密語義分析。
5) SQL命令是否需要加密處理?如果是,則將SQL命令進行加密變換,替換原SQL命令,然後轉下一步;否則直接轉下一步。
6) 將SQL命令轉送資料庫伺服器處理。
7) SQL命令執行完畢,清除SQL命令緩沖區。
以上以一個例子說明了在DBMS外層實現加密功能的原理。
5. 大數據存在哪些安全問題
一、分布式體系
大數據解決方案將數據和操作分布在許多體繫上,以便更快地進行處理和分析。這種分布式體系能夠平衡負載,並避免發生單點故障。然而,這樣的體系很容易遭到安全要挾,黑客只需進犯一個點就能夠滲透到整個網路。
二、數據拜訪
大數據體系需要拜訪操控來限制對敏感數據的拜訪,不然,任何用戶都能夠拜訪秘要數據,有些用戶可能將其用於惡意意圖。此外,網路犯罪分子能夠侵入與大數據體系相連的體系,以盜取敏感數據。
三、不正確的數據
網路犯罪分子能夠通過操作存儲的數據來影響大數據體系的准確性。為此,網路罪犯分子能夠創建虛假數據,並將這些數據提供給大數據體系,例如,醫療機構能夠使用大數據體系來研究患者的病歷,而黑客能夠修改此數據以生成不正確的確診結果。
四、侵犯隱私權
大數據體系通常包括秘要數據,這是許多人非常關懷的問題。這樣的大數據隱私要挾已經被全球的專家們評論過了。此外,網路犯罪分子經常進犯大數據體系,以損壞敏感數據。此類數據泄露已成為頭條新聞,致使數百萬人的敏感數據被盜。
五、雲安全不足
大數據體系收集的數據通常存儲在雲中,這可能是一個潛在的安全要挾。網路罪犯分子已經損壞了許多聞名公司的雲數據。如果存儲的數據沒有加密,而且沒有適當的數據安全性,就會出現這些問題。
關於大數據存在哪些安全問題,青藤小編就和您分享到這里了。如果您對大數據工程有濃厚的興趣,希望這篇文章能夠對你有所幫助。如果您還想了解更多關於數據分析師、大數據工程師的技巧及素材等內容,可以點擊本站的其他文章進行學習。
6. 維護數據安全應當堅持什麼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
維護數據安全,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提高數據安全保障能力.數據治理方式下:利用數據驅動業務,實現企業增值。數據治理的智能化程度,決定了企業數字化轉型的加速度。數據治理關注於數據本身的組織,使用和傳輸、業務支撐等場景下的規范、流程等。國家積極開展數據安全治理、數據開發利用等領域的國際交流與合作,參與數據安全相關國際規則和標準的制定,促進數據跨境安全、自由流動。依據規定,要維護數據的安全,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提高數據安全保障能力。制定數據安全的標准,落實各部門的職責。
數據安全治理不僅僅是一套用工具組合的產品級解決方案,是從決策層到技術層,從管理制度到工具支撐,自上而下貫穿整個組織架構的完整鏈條。組織內的各個層級之間需要對數據安全治理的目標和宗旨取得共識,確保採取合理和適當的措施,以最有效的方式保護信息資源。
什麼是數據安全?
1、信息安全或數據安全有對立的兩方面的含義:一是數據本身的安全,主要是指採用現代密碼演算法對數據進行主動保護,如數據保密、數據完整性、雙向強身份認證等,二是數據防護的安全,主要是採用現代信息存儲手段對數據進行主動防護,如通過磁碟陣列、數據備份、異地容災等手段保證數據的安全,數據安全是一種主動的包含措施,數據本身的安全必須基於可靠的加密演算法與安全體系,主要是有對稱演算法與公開密鑰密碼體系兩種。
2、數據處理的安全是指如何有效的防止數據在錄入、處理、統計或列印中由於硬體故障、斷電、死機、人為的誤操作、程序缺陷、病毒或黑客等造成的資料庫損壞或數據丟失現象,某些敏感或保密的數據可能不具備資格的人員或操作員閱讀,而造成數據泄密等後果。
3、而數據存儲的安全是指資料庫在系統運行之外的可讀性。一旦資料庫被盜,即使沒有原來的系統程序,照樣可以另外編寫程序對盜取的資料庫進行查看或修改。從這個角度說,不加密的資料庫是不安全的,容易造成商業泄密,所以便衍生出數據防泄密這一概念,這就涉及了計算機網路通信的保密、安全及軟體保護等問題。
法律依據:
《中華人民共和國數據安全法》
第四條 維護數據安全,應當堅持總體國家安全觀,建立健全數據安全治理體系,提高數據安全保障能力。
7. 數據存儲的安全性問題有哪些
主要說的就是泄露風險了,尤其是對於企業而言,數據一般都是存儲在員工電腦中的,如果員工泄露數據就會給企業帶來很大的損失,如果使用域之盾的話這個問題就變的比較簡單了。
8. 數據存儲安全的數據存儲安全保障措施
數據的存儲已經成為了人們日常生活與工作中必須要做的一項任務。隨著人們對數據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嚴重,逐漸的開始對數據存儲安全重視起來。當前,很多企業面臨的挑戰是如何找到安全與支出之間的平衡,當整個企業都在努力降低成本的時候,IT管理員要如何說服公司投資安全工具呢?人為錯誤通常是企業存儲環境面臨的最重要的存儲安全錯誤,隨著2009年網路犯罪和身份盜竊的不斷增加,企業需要更加警惕防禦抵制因為人為因素而導致的釣魚攻擊和社會工程攻擊。
企業不能忽視安全問題,即使預算緊張,安全泄漏、數據丟失和停機時間造成的總成本損失都遠遠超過企業需要花在保護數據和網路上的錢。如果企業安全成為經濟危機時期的另一個受害者,那麼短期收益將可能造成長期損失。
1. 確定問題所在
對所有部署的安全措施和設備進行廣泛的審計—所有的硬體、軟體和其他設備,並審核授予企業內員工的所有特權和文件許可權。積極測試存儲環境的安全性並檢查網路和存儲安全控制的日誌,如防火牆、IDS和訪問日誌等,來了解所有可能的安全事件,事件日誌是很重要的安全信息資源,但是常常被忽視。
2. 監測活動
全年全天候對用戶的行為進行檢測,對於單個管理員你,檢測事件日誌並定期進行審計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但是,檢測存儲環境比檢測整個網路要更加現實。日誌被認為是很重要的資源,因為如果安全泄漏發生的時候,日誌可以用於隨後展開的調查。日誌分析能夠幫助管理員更好地了解資源使用的方式並能夠更好的管理資源。
3.訪問控制
對數據的訪問許可權只能授予那些需要訪問數據的人
4. 維護信息
保護所有企業信息。使用不受控制的移動存儲設備,如快閃記憶體驅動和DVD等,讓大量數據處於威脅之中,這些設備很容易丟失,並且很容易被盜竊。在很多情況下,位於移動存儲設備的數據經常沒有使用加密技術來保護。
5. 需要知道和需要使用
制定技術政策,根據明確的政策來使用設備。最近的研究表明,當人們被炒魷魚的時候,這些人泄漏數據的比率不斷增加。移動設備(如USB棒或者 PDA)可以容納大量數據,檢測網路中這些設備的使用是降低數據泄漏風險或者不滿員工的惡意行為的關鍵因素。僅限於真正需要使用移動設備的人使用移動設備。
6. 數據處理政策
實施嚴格的安全政策,包括數據是如何處理的、如何訪問和轉移等。單靠技術本身是不足以保護公司數據的。強有力的可執行的安全政策,以及員工和管理層對安全問題的認知,將能夠提高企業內的存儲安全水平。
7. 簡單的員工溝通
用簡單明確的語言向員工解釋每一種政策的含義,和政策部署的方式。
8. 員工教育
員工需要注意,不應該將自己的密碼寫在粘貼在監視器的記事貼上,他們需要了解共享密碼就像共享自己家裡的要是一樣。需要告訴員工不能在未經認證的情況下,將任何信息透露給第三方,他們需要對安全和最常見的威脅(如電子郵件釣魚和社會工程)有基本的了解。另外,他們需要注意他們的行為正在被監視。
9. 備份所有的東西
備份所有通信和數據,定期檢查備份以確保公司的網路崩潰的時候,能夠在短時間內獲取所有信息,你當然不希望備份遭到破壞。
10. 人員管理
存儲安全比使用各種安全技術保護數據更加重要,這也是訓練人事管理的機會。使用和創建數據的人是最大的安全威脅和最薄弱的安全環節。